终于,十几天前,平原军区传来命令通报,说原红军二方面军的师参谋长、八路军一二○师现任主力团团长常山将到津渡河分区任司令员。听到这个消息,金岩终于长出一口气,感觉压力小了许多,常山毕竟是老红军出身,一直在红军著名将领贺龙将军麾下,有着十几年的战斗经验,绝对是一员虎将,他来领导分区肯定游刃有余,这样,分区的军事工作就好抓了,自己的压力就会小了许多。
听到常山已经出发在赴任途中的消息后,金岩马上把分区警卫连派了出去,到分区边界接应司令员常山——金岩对于常山的到任已经到了渴望的程度。
这天清早,金岩组织分区几个县的领导就根据地建设、反扫荡斗争工作开了一个长会,会上就反扫荡工作争了一个不亦乐乎,也没形成什么决议,昏头脑涨之下,金岩只能宣布散会,出来一看,会议已经开到下午四点钟了。
会后,金岩来到自己住处——堡垒户贫农李二锁的后院三间茅屋,准备休息一下,开了半天多的会,金岩感觉确实有点累了。躺到那张废旧木板搭成的小床上,尽管很是疲累,金岩却怎么也无法入睡,索性坐了起来,坐在房东提供的两个木箱搭就的办公桌前,思考分区纷繁复杂的事情。
分区目前确实事情很多,周围敌情复杂,根据地创建困难,部队作战能力偏低,部队和根据地群众补给困难,金岩想得头都大了,感觉也没什么好办法。同时,金岩也为常山担心,四百华里的路程,走了十几天了,按说早该到了,也不知警卫连和司令员会合上没有,毕竟从军区通报上得知,司令员只带了一个仅有十个人的警卫班呀,遇到大股敌人,太难对付了。
正在烦闷之际,警卫员小胡闯了进来,这个农家孩子今年才十七岁,慌慌张张的一进院子就喊:“政委,政委!来了,来了!”
金岩一阵紧张,迅速站起来:“什么来了?敌人吗,有多少人?”
小胡马上意识到政委误解了自己的意思,不好意思地挠头说道:“政委,不是敌人来了,是警卫连把常司令接回来了。”
金岩听完放心的坐下,轻声斥道:“你这个小胡,都十七岁了,毛毛糙糙,还是这么慌!”
接着又问道:“司令员在哪?都顺利吗?”
小胡答道:“司令员在村口,马上就到这了。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事,司令员还带着六十多人呢!”
“什么,六十多人?不说就带了一个警卫班吗。”
金岩也顾不上思考什么原因了,听说司令员马上到了,赶紧带着小胡迎了出去。
村口,常山和警卫连长一起走向李二锁家,樊雨天和他手下的兄弟以及警卫班的人员由警卫连带着安顿到几个堡垒户家里去休息。
武平庄是一个不大的村庄,全村才一百多户人家、五百多口人,从村头到村尾不过五百多米,几分钟后,常山两人就到了李二锁家门前。金岩早已迎了出来,警卫连长介绍双方,两人敬礼后,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
金岩首先开口:“司令员,可把你给盼来了,一路上还顺利吧?”
常山道:“挺顺利的,政委,让你们担心了。”
金岩道:“这下可好了,司令员来了,分区就好办了,你是老红军、老八路,今后分区就靠你了,咳,这些日子可把我愁死了!”
常山道:“政委,咱们两个今后就搭伙计了,哪能总这么客气,我一个人有什么本事,今后要靠大家的一起努力,主要要靠根据地群众的支持,更要政委的支持呀!”
两人说着话,走进小北屋,警卫员沏上两杯水,让两个人单独聊起来。
休息一晚,第二天上午,金岩组织军分区司令部和分区部队主要军政负责人在武平庄司令部驻地村北小庙开了一个简短的见面会,分区参谋长闻敏学、独立一团团长岳子林、独立二团团长赵平和津渡河游击大队大队长王尚明等主要军政首长参加了见面会。
简单寒暄一番后,常山提议,大家先别急着回去,马上开一个军事会议,分析一下军分区的情况和周围敌人的情况,常山首先要了解目前敌我双方的态势。
金岩有些犹豫,心想:这个司令员还是个急脾气,有心缓一缓,怕马上驳司令员印象不好,于是对参谋长闻敏学说道:“还是由参谋长先说吧,不要太具体,大体上介绍一下就可以,反正司令员以后有的是时间来熟悉,是不是,司令员?”
常山含糊的应了一下,心中想道:这位政委可能对自己还是有些不太信服呀,于是向参谋长闻敏学示意说吧。
闻敏学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先看了常山一眼,得到常山肯定后,站起来拿了一份平原地图,铺在桌上,说道:“好吧,那我就先说了。首先,我先向司令员介绍一下我们自己的情况吧。”
津渡河分区位于冀中平原中部,管辖着河源、永安、林县、柳河四县,方圆六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三百余万,是一个经济、政治和位置都很重要的地区。
自从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吕正操司令员在平原举起抗日旗帜组建游击军后,为了组织津渡河地区的抗日工作,派遣闻敏学、王尚明等几人到河源县农村组织敌后抗日工作。
抗战之初,平原各地涌现了大批地方武装,闻敏学等人在当地地下党的帮助下,收编了一些地方武装,同时动员一些当地农民参军,也趁着日军正忙着进攻比较大的城市和交通干线区域,还顾不上向农村扩张,分区就建起来了,成立了两个独立团和一支游击大队,下面还有几支小游击队。
架子是搭起来了,可战斗力太差,几乎可以说是“乌合之众”,毕竟差不多都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马上拿起枪来,不可能迅速成为正规军。再说,队伍的装备也太差,一共才有七百多只枪,多是从民间收集的汉阳造、老套筒一类,机关枪等重武器只有两挺,弹药还不足,所以虽然竖起三个团的架子,也不敢多扩军,部队的编制很小,一团算是主力了,只有六个连,七百多人,二团有四个连,五百多人,游击大队只有三百多人,战士们有一多半拿着大刀片和扎枪。
最困难的是军事干部太少,只有闻敏学、岳子林是从东北军里过来的,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和作战经验,其余的大都是地方干部和地方武装里出来的,纯粹靠着一腔勇猛。这半年来,主要靠着闻敏学和岳子林训练部队,差点把二人累吐血。
再说敌人吧,虽说分区拥有四县之地,但县城都被日军占据,每县都有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中队驻守。尤其是永安县城因为作为四县中心,驻扎着日军一个联队、伪军一个大队,日伪军三千多人,还有一个弹药库,而永安县城距武平庄仅五十多华里,对于全部机械化装备的日军来说,只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也就是说,日军想进攻分区,随时都可能来,分区上任司令员就是遭到日伪军的突然袭击,进行反扫荡战斗过程中掩护撤退时牺牲的。
前两天,永安县城的内线传来情报,说日伪军正集中兵力,准备这几天扫荡这一带的八路军根据地,主要就是对付津渡河军分区,计划把这支刚刚发展起来的抗日武装彻底消灭。对此消息,分区领导已经研究了两天,政委金岩、独立二团团长赵平等主张带分区主力撤退转移,可又怕群众遭到损失,何况冀中平原四通八达,周围敌我交错,哪里是安全的地方,金岩也说不上来,参谋长闻敏学、独立一团团长岳子林等则主张进行积极的反扫荡,但凭借目前的兵力和装备,二人也是全无信心。双方争执不下,正在等待司令员来后定夺。
闻敏学介绍了将近一个小时,对常山说道:“司令员,基本就是这个情况,对这次敌人的行动,是走是打,还是你来拍板吧!”说完,如释重负的座了下来。
常山目光扫视了金岩等人一眼:“政委,岳团长、赵团长,王大队长,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和补充吗?”
金岩说道:“参谋长说的挺细致了,我没什么说的,就请司令员决定吧!”
岳子林、赵平、王尚明等人互相对视一眼,然后一致点头同意。
常山看罢,说道:“好吧,情况我基本了解差不多了,我们下一步具体是作战还是转移,明天再说。政委,现在就散会吧,我到下面部队去看看,金政委,你先休息,闻参谋长同我去一下吧。”
金、闻二人表示同意。岳子林等人分头赶回自己的驻地。
利用半个上午和一个下午的时间,常山带着两个警卫员,在闻敏学的引导下,分别到距武平庄均不足十华里的独立一团、二团、游击大队驻地看了看自己的部队。看到部队虽然装备简陋,但士气挺高,训练的也很卖力,常山还是比较满意的,并饶有兴趣的给一团战士做了射击示范,常山十发十中的射击表演令战士们艳羡不已,就连闻敏学也暗自钦佩。
闻敏学一路上多次试探常山对日伪军这次扫荡的态度,常山却态度模糊,只是一次次的说道:“别着急,明天再说嘛!”
傍晚回到司令部,常山简单吃了晚饭就回到金岩给联系的房东吴老汉家睡去了。闻敏学焦心如焚的找到金岩,商量怎么办,金岩也是一筹莫展,只好劝慰闻敏学:“怎么着司令员也是贺师长手下的一员虎将,应该有办法的。”
说是这么说,可自己的心里更是没底,闻敏学走后,金岩无奈的回到房间休息,却怎么也无法入睡,反复思考直到下半夜才昏昏睡去。
早上,警卫员小胡急急匆匆来到房间,见金岩正昏昏沉沉的睡着,没办法,只好轻轻拍着金岩:“政委,醒醒,政委,醒醒!”
金岩睁开眼,见已经天光大亮,忙问到:“什么事,小胡?”
小胡说道:“政委,司令员请您到司令部去一下。”
金岩说:“有什么急事?”
小胡道:“不知道,司令员没说。”
金岩道:“好吧,你告诉司令员,说我马上就到。”
来到小庙,金岩发现闻敏学、岳子林、赵平等人都来了,另外,随常山一起到达武平庄的那个名叫樊雨天的汉子也在。常山正坐在会议桌旁看分区作战地图。
见金岩进来,常山抬头笑着冲金岩打了个招呼:“没休息好吗,政委,就等你了。”
金岩不好意思地说道:“咳,昨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可一睡下就起晚了。有什么情况吗,司令员?”
常山说道:“昨天,樊雨天很晚才回来,侦察到一些情况,昨天太晚了,今天请大家来一起分析一下,研究一下反扫荡的作战方案。对了,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同志。”
然后,常山给大家介绍了樊雨天:“大家可能没见过,不过可能早就听说过,这位就是杀富济贫的‘反天下’樊雨天,来分区的路上差点就把我抓了俘虏,当然,现在已经是我们八路军自己的同志了。樊雨天本人老家就在这一带,在这四县有不少老关系。临来之前我就听说过永安县有一座鬼子的弹药库,我计划把这个弹药库搞一下,一来嘛可以扩大改善我们的装备,不能让我们那么多的战士拿着木头棍子打仗嘛,二来呢,这个弹药库是鬼子对我们分区扫荡的基础,我们要把弹药库搞了,他还顾得上扫荡吗?所以前天一到这里,樊雨天就主动请求去县城侦察,现在已经把弹药库的情况搞清了,下面,首先让樊雨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永安县城和弹药库的情况。”
金岩闻敏学这才明白,原来司令员早有计划,怪不得这两天一直没看到这个同司令员一起来的汉子呢!不过,永安县城既然作为鬼子控制四县的中心,又有一个平原地区的最大弹药库,仅仅平时就有日伪军三千余人,装备精良,何况又在扫荡的前夕,肯定会重兵把守,仅靠分区这不足两千人、七百多条破枪的力量,反扫荡的防守还怕不够,还想主动攻击敌人防守严密的弹药库,恐怕是痴心妄想。常山确实是老红军、老八路出身,作战经验丰富,不过对于平原的情况还是不了解,这不是当年红军的“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时期了,想当然的想法是不作准的,万一失利,那大家好不容易创造的大好局面就会付之东流呀!
不过,这是常山到任后组织的的第一次军区军事会议,一上来就反对,好像分区老同志排斥外来同志领导似的,不利于军分区领导层的团结,所以,金岩闻敏学等人听后还是没作出反对,等看情况再说。
樊雨天向大家介绍了永安县城尤其是弹药库的相关情况。
永安县城方圆二十几华里,东南北各有一座城门,因为西侧为柳丫河,没留城门,不过有一条水闸开放。
日军驻军司令部驻扎南门附近的南关,弹药库也在南门附近,守备森严,平时驻扎两个小队日军,东北两门各驻扎伪军一个中队、日军一个班,另各有一个小队日军和一个中队伪军负责城内巡逻。近几天,由于日军准备扫荡,调集了大部分日军配合华北驻屯军统一行动,因此城内只有一个日军小队,守城主力是收编的地方民团为主组成的伪军大队,伪军战前在国军系列大都属于三流都算不上的武装,所以目前城内防守力量较差,不过,守城部队的火力还是很强的,拥有三门迫击炮和十几挺轻重机枪。
樊雨天介绍完后,常山说道:“目前,永安县城内敌军总兵力也就一百多个鬼子、四百多个伪军,对于我们来说,这是相当好的机会了,我建议打这一仗,一是提高一下我们的士气,二来呢,端掉鬼子的弹药库,改善一下我们的装备、粉碎鬼子的扫荡计划。大家看怎么样?”
金岩闻敏学等人均互相对视一眼,想到:新官上任三把火,看来这新来的常司令胃口不小,火也够大,不过,永安县可是鬼子重兵防守的县城,就算城内主力不在,可留下的五百多日伪军也不容小觑呀!抗战以来,日军节节进攻,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就算我们在敌后组织了抗战,那也是小打小闹,根本不敢正面和鬼子斗,毕竟分区部队不是老红军组成的八路军正规部队呀!再说了,分区就现在这点家底,虽然装备不济,可也是大家东讨西要、节衣缩食攒出来的,你常山不能脑子一热,“崽卖爷田心不疼”,把分区这点家底赔光了,怎么向纵队交待,怎们向分区三百万老百姓交待?
虽然这么想,但大家还是没敢直接说出来,怕司令员担心分区的老同志形成派系挤兑新来的同志,不过不说也不行,大家把眼光一起注视到闻敏学身上。闻敏学明白大家的意思,政委作为政治主官不便说,其他同志级别职务有差距,只有自己是参谋长,名正言顺的算是军事主官,正合适,于是只得站起身来,委婉的说道:“司令员,樊雨天同志的介绍我也听了,同我们掌握的情况也比较接近,应该说目前确实是个进攻的好机会,可大家也应该想到我们的家底,新兵多,军事干部很少,枪支弹药都严重不足,尤其是基本没有攻坚的重武器。再说了,就那五百多个鬼子伪军力量也不小呀,我们攻城,至少也需要一千多人,也就是说需要拿出我们分区的全部主力部队,鬼子是机械化部队,运动很快,大概不用两个小时增援部队就到了,那时候我们腹背受敌,恐怕这些部队损失就大了。司令员,我知道,你看了咱们分区装备不行,也理解你的心情,可恐怕‘吃不着包子却烫了嘴呀’!”
常山环视大家一眼,看出大家的担心,故意轻松说道:“我知道大家攒这些家底不容易,担心让我这新来的司令员给祸害光,放心,我不是败家子,我不会拿着这点家底去遭,不过,我对这场战斗另有一种看法。大家都看到鬼子的战斗力强大了,可是,大家想没想到,正是因为鬼子的强大,进攻的迅速推进,才使得现在的鬼子都非常狂傲,根本不相信我们‘土八路’敢于攻击重兵防守的县城,而我们呢,正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要攻击他,可以做到攻其不备。再说了,我也不用一千多号人浩浩荡荡的大举攻城,我给他来个偷袭,就选一个加强连、一百多人就行了,具体作战方案咱们再细说。所以,对我们津渡河分区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好的机会。”
金岩等人听罢不禁迷惑,通过了解常司令员不是一个嚣张不羁的人呀,为何如此简直大放厥词,以一百多人去进攻敌人防守严密的县城,恐怕是天方夜谭,不听从吧,又好像在道理上行不通,毕竟司令员的心情是好的,都是为了分区的发展。转念一想,既然只用一百多人,就算全部损失了,对分区的影响也不大,不能在司令员来后发布的第一个战斗命令后就反对,那就让司令员试试吧。
想到这里,金岩简单和大家商量了一下,就同意了常山的战斗计划。
第四章 夜袭
对于常山来说,这次战斗的意义非同小可,可以看出,津渡河分区的领导层对自己还不是十分信服的,这一仗对于解除分区领导层的怀疑、增强分区的士气还是很有必要的,必须精心布置,打出分区的气势和信心。
既然是偷袭,就不能规模太大,目标太大,偷袭的目标就不能达到,就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偷袭必需选择一支精干有力的小型战斗部队,要一个顶一个,甚至要一个顶十个使用。常山敢于提出偷袭县城的战斗计划,就因为他认为自己可以挑选出这样一支队伍来。
樊雨天的五十几个兄弟在个人战斗素养上还是不错的,尤其适合进行这种偷袭行动的,所以,常山计划以这支部队为主。同时,通过几天的观察,分区警卫连不愧是闻敏学、岳子林亲自训练出来的队伍,已经具有一定的战斗素质,尤其是警卫连长马苏,还真具有回族人民的坚韧和果敢,所以,常山决定由分区警卫连的一百二十号人加上樊雨天精选的四十兄弟作为这次偷袭的全部兵力。行动的指挥人员除自己外,原分区领导一个不用——让他们坚守根据地,主要依靠樊雨天和警卫连长马苏——尽管金岩等人不赞成,常山还是利用司令员的权威坚持了,这是常山来到津渡河分区后第一次否定了政委的意见。
经过短暂准备,第二天上午,偷袭分队开始分头出发。
先是樊雨天带领四十名兄弟,化装成小商贩、车夫、苦力等出发了,这部分人都没带枪械等现代武器,只随身携带了一些短刀、匕首、飞刀等冷兵器,|qi-shu-wang|目的就是混入县城和樊雨天提前联系好的关系会合,做好控制战斗目标的准备。枪械等武器由警卫连带到后通过柳丫河河闸处运送进城。
常山随着马苏带领的警卫连出发,警卫连几乎携带了全分区目前所能提供的全部主力装备,包括两挺轻机枪、大量弹药以及部分适宜短兵相接的冷兵器——短刀、匕首、飞刀等,可以说,这次行动已经基本动用了津渡河分区差不多全部的精兵和装备,用常山的话说,“出门要饭去还要给个打狗棒呢!就算我们再穷,怎么着也得给大家装点装点门面吧!”
警卫连在第二天中午出发,晚间到达永安县城西侧的柳丫河闸门附近隐蔽,等待樊雨天提前带进去的人做策应进行攻击。
按照常山的战前布置,城内南门的日军小队和弹药库守卫部队应该作为战斗的首要目标,必须拿出最精干的力量对付,所以常山命令樊雨天率领绿林出身的三十人和马苏的警卫一排先接近攻击目标,以偷袭的方式解决敌人,另外东门和北门只准备各一个警卫班配合绿林出身的五个樊雨天手下警戒防御——在常山看来,伪军部队的战斗力根本提不起来,有一个警卫班防御就没什么问题了,何况常山还将仅有的两挺轻机枪留给他们。另外留下一个排的警卫连战士由马苏带领作为机动部队。这一仗的关键在于樊雨天能否对南关和弹药库快速偷袭成功。
时值初冬,不到下午六点钟天就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并且正值月末,天上一点月光也没有,正是偷袭的好机会。
常山等一百多人隐蔽在县城西侧柳丫河两侧的枯木蒿草间,一动不动,任凭初冬的北风吹拂,仿佛刀割一般难受。大部分战士还都穿着夏天时的单夹衣,冷风吹来,瑟瑟发抖,恐怕牙齿打颤引起动静,口中还都紧紧咬着一根草根或者苇管。
常山也忍不住有些着急,已经接近夜间十一点钟了,战士们也在草丛中隐藏了将近两个小时,按照计划樊雨天早应该来接应了,再等下去,战士们怕要冻僵了。可没办法,此仗的关键并不在城外的警卫连,而在樊雨天的城内行动小组,不管多么困难,也必须等。
等待的感觉实在不是那么好受,马苏已经几次爬过来向常山申请,恳请带部队从柳丫河河道里潜伏进去行动,均被常山否决了。
将近夜间零点,终于有情况了。柳丫河中逆流浮来一只小筏,一个浑身是水的人被警卫连战士接应上来,随马苏来到常山面前。
到近前,常山才发现是迟晓文。迟晓文浑身透湿,牙齿打着颤说道:“司令员,雨天大哥派我回来汇报,情况有变,本来我们已经和原来的关系联系好,各个位置也布置好我们的兄弟。不料,傍晚,到外边扫荡的鬼子又回来两个小队,全驻扎在弹药库附近,并且鬼子不知是不是闻到什么味,晚上警戒十分严密,还好,雨天大哥带着弟兄们隐蔽的挺好,没被鬼子发现,就是出来太难了,我是好不容易才混出来的。司令员,雨天大哥问,行动还按原计划进行吗?”
听罢常山不禁心头一动,莫非敌人已经得知我们的行动计划?不对,绝对应该不可能,我们从决定到行动不过一天多时间,就算分区的敌伪暗探特务再厉害,也不可能马上了解我们的行动计划。那就只能有一个原因,就是赶巧了。作为到分区后的第一次战斗行动,我们准备的已经比较充分,如果取消行动,不仅有损于分区的士气,樊雨天带领的四十名兄弟还就危险了,箭在弦上,那就只有发了。
想到这里,常山坚定地说道:“晓文,你告诉雨天,行动不变,马上按原计划行动!注意尽可能别使用火器,尽量用匕首、刀具等冷兵器。”
接近凌晨时分,常山的偷袭分队已经全部进城到达预先指定位置,常山在城南弹药库附近的一座影壁墙后等候,终于,樊雨天蹑手蹑脚的走了过来,轻声报告:“常司令,兄弟们都准备好了,开始行动吗?”
常山看到樊雨天一脸的兴奋,提醒道:“雨天,千万注意必须谨慎细致,马苏那边怎样?”
樊雨天道:“没问题,都准备好了,马连长已经指挥警卫连做好对东门、北门的警戒,放心吧,司令员,保证一切万无一失。”
常山略略看了一下远处的弹药库和附近的日军营地,夜色笼罩中,一切仍然显得那么平静,过了一会儿,冷冷的轻声说道:“开始行动!”
黑暗中,几条身影悄然而去,常山也随着樊雨天奔向南城弹药库。
战斗之初进行的相当顺利,樊雨天的兄弟擅长偷袭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仅用了匕首、飞刀等冷兵器很快就解决了南城鬼子兵营和弹药库的敌人哨兵,然后大家鱼贯而入,各自奔向指定位置,常山则同樊雨天、迟晓文等人直插鬼子军营司令部,去解决敌人的指挥中枢。而马苏带领警卫连的战士分头破坏了城内的通讯线路,使敌人联络失灵,南城行动展开后,东门、北门的敌人仍在酣然大睡!
常山虽然对战斗布置的周到细致,可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看来鬼子的娇纵心理太强了,根本没想到会受到“土八路”的袭击。
那就不客气了,常山一面命令警卫员通知马苏赶紧组织人员运送弹药枪械出城,一面督促各行动部队抓紧行动,力争在一小时时间内解决战斗,抓紧撤退。
不料,在接近圆满的战斗过程中还是出了变故。偷袭的十分顺利使大家产生了日军也不过如此的感觉,尽管常山一再告诫,大家还是放松了警惕。警卫连的战士执行命令还是坚决的,问题出在樊雨天的兄弟身上。
开始,樊雨天的绿林兄弟还是很谨慎的,唯恐破坏了整体计划,行动小心翼翼,动作干净利落。可偷袭行动了将近一个小时,日伪军也没什么大的反抗行动,这些兄弟开始故态复萌、自由行动了,樊雨天一再告诫也无济于事。
事故发生在偷袭弹药库的小队。弹药库在南门东北侧约三百米远的一家本地大户的宅院内,宅院很大,占地约5亩左右,有房屋约八十多间,弹药库在院落北侧的仓库中。偷袭的二十几个兄弟干掉院子里的哨兵后,按侦查好的情况,留几个人警戒,大部分人直奔院子北侧的弹药库,清理了弹药库守军后,就安排人往外运弹药枪械。不料,原以为两侧黑暗空洞无人的侧房出现了变故。
今天刚刚返回县城的两个日军小队原来就住在院落两侧的平房内,或许是出城扫荡太累的缘故,这两个小队日军都睡得很死,开始根本没察觉八路军的行动。可樊雨天的兄弟因为行动太顺利,开始放肆起来,有两个兄弟老毛病犯了,离开行动的大队,私下一间一间闯进房屋,准备顺手牵羊,捞点外快,逐渐响动就大了起来,引起日军的惊醒。
应该说,日军的战斗素养还是很高的,惊醒并发现遇到偷袭后,并不盲目乱打,而是十分有序的,一部分悄悄潜出房间,分头占领制高点和其他有利地形,留下一部分自房间内举枪瞄向院内的八路,一声号令,统一击发,樊雨天手下的十几个兄弟应声而倒,然后潜伏出来的日军也开始射击。
一下子,剩下的十来个兄弟和十几个警卫连战士被压制住了,躲在弹药库附近的角落里无计可施,幸好日军唯恐射中弹药库,不敢集中全部火力射击,给这部分八路军留下了喘息之机。
变故一发生,常山就知道了,同时,报告传来,北门、东门的敌人也已经发觉,正向南门行动。情况已经十分危险。
常山明白,此时此刻,容不得半点迟疑,也正是作为司令员的自己应该挺身而出承担责任的时候。常山略略思考了一下,坚定的命令:“通知马苏,警卫连分头以一个排的兵力防御北门和东门的敌人,坚决不能让他们和南门的敌人会合,至少给我顶住半个小时,其他人员跟我去弹药库。”
距离很近,包括警卫连的一个排在内的三十多人的增援部队几分钟就到达弹药库南侧。常山密切注视着院内的战斗情况,院内的鬼子也发现了八路军的增援部队,调出一半的兵力枪口转向院外,警戒注意着增援的八路,八路军不露头鬼子不开枪,意态悠闲的等待北门、东门的增援。
如今,八路军和鬼子形成了一层一层的包围与反包围——樊雨天带领着剩余的十几个兄弟和十几个警卫连战士被鬼子包围在弹药库附近,而包围樊雨天的鬼子又被常山包围,北门和东门的大队日伪军又拼命向南门运动,有对常山形成包围之势。
常山明白,眼前的关键就是能否尽快解决院内的敌人,接应樊雨天等人出来。正在想着,迟晓文跟了过来,火气冲冲的说道:“常司令,让我到几个弟兄冲进去,把雨天大哥接出来吧!”
常山摆手说道:“不能莽撞,你看,院子周围都是空旷地,从这里到院子足有五十米,硬冲那就是给鬼子当活靶子,白白送死。”
迟晓文急道:“那就眼睁睁的看着雨天大哥送死!他妈的,要是能从地下钻过去就行了。”
常山听到迟晓文的话灵机一动,招呼迟晓文道:“晓文,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就从地下钻过去,”看着一脸疑惑的迟晓文,常山耐心说道:“你看,今天夜色很暗,鬼子的视野不会很好,我在这边组织警卫连火力掩护,你带几个兄弟披上黑色的湿棉被,从两侧悄悄爬过去,注意不能快,千万要慢慢的,爬到院墙下,不要急着动手,每两人一组,准备好后,同时把手榴弹甩上房顶,多带手榴弹,一直不停的甩。你一动手,我带警卫排立刻往前冲,这五十米用不了一分钟就冲到了,怎们样?敢不敢?”
迟晓文涨红着脸:“还有我迟晓文不敢的事,司令员,你就瞧好吧!”
决定好后,马上行动。
常山命令:“集中火力,向院落房顶射击!”
一时间,枪声大响,院内日军也开始还击。
常山对迟晓文命令:“行动!”
迟晓文和精选的七名战士披上从南门鬼子宿舍内运来的用水浸湿的黑色棉被,分别从两侧匍匐运动。
时间好长呀,尽管只有五十米的距离,迟晓文等人运动了却有十几分钟。常山心一直揪着,为迟晓文等人担心。幸好,由于常山这里火力很猛,鬼子以为八路军要强攻,没注意到子弹横飞的战场下方那八个缓慢移动的黑色“小坦克”。终于,看到迟晓文到达了院墙下,常山命令:“全体准备,听到爆炸声全体冲上去,一个不留,注意要快!”
爆炸声起,常山率领警卫排三十多人冲了上去,尽管时间不足一分钟,迟晓文的偷袭对鬼子也有很大的杀伤,冲锋的警卫排还是伤亡了十几个人。不过,下来的战斗就比较轻松了,大家迅速消灭了房顶残余的鬼子,樊雨天也相当默契,立刻向两侧屋内的鬼子展开攻击,常山等人也冲进来一起行动,不到十分钟,弹药库的日军全部消灭。
常山命令大家快速拉来日军的大车,将弹药枪械装运上车,由警卫排长带领打开南门运送出城。同时,命令马苏等两支阻击部队迅速撤退,常山带着樊雨天、迟晓文等几个人阻击断后。
警卫连等人全部撤出城后,北门、东门的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