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马丁、他父亲和伊冯三人参加那简单的葬礼。然后,老皮特·史密斯回家,接着去凿几天前送来的那块订购的大理石。马丁和伊冯驱车回哈洛,路上两人默默无言。
以后几个月里,新泽西的费尔丁·罗思作出几项重大决定。其间总公司人员多次来往于大西洋两岸。
作为七号缩氨酸主要成分的粉末状白色结晶,将由建在爱尔兰共和国的新厂生产。该厂厂址已选好,建筑师的设计图正在加紧完成,这将是费尔丁·罗思生产分子生物学方面药品的第一家专门工厂。这里还将留出地方,以便今后生产己菌素w中的化学主剂。
生产七号缩氨酸的最后工序,是把液状药剂注入容器。这将在波多黎各一家现有的工厂中进行。容器则按原计划由其他公司制成后运至该厂。比起在美国国内生产,这种海外安排在纳税上有很大好处。
总计划牵涉到巨额投资。董事会对此曾疑虑重重,多次讨论之后才通过。
一天在吃晚饭时,西莉亚给安德鲁讲那些疑虑时说,“我们缺的是资金,一切都靠贷款。如果资金白搭了进去,费尔丁·罗思也就完蛋。不过,我们一致认为只有这样干。我们把公司赌了进去,而且大家都有一种此时不干更待何时的心情。”
另外还有一些决定,涉及面虽小却相当重要,其中包括为七号缩氨酸确定商品名称。
承办费尔丁·罗思广告业务的,仍是纽约的四方·布朗公司。它不惜工本开始了彻底的研究,对现有的大量药名作了审查,对建议采用的新名进行了推敲,否定掉一大批名称。这样工作了几个月之后,在费尔丁·罗思总公司召开了最高一级的药名审定会;公司方面出席的是西莉亚、比尔·英格拉姆和其他六名职员。
广告公司来了一小批人,由四方·布郎公司的总经理霍华德·布莱登率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来赴会“主要是为了往日的情谊”。会前,西莉亚、英格拉姆和布莱登回忆了他们十六年前的相会,那次会议的结果是为新促他健定出了“幸福妈妈计划”,如今该药在门市产品中仍畅销不衰,是公司固定的收入来源。
董事会会议室里竖起了广告板和黑板架。八个建议采用的药品名称,每个名称都用几种不同的格式书写,依次在板面上展现。
广告公司的客户业务经理宣布说,“经过我们筛选之后,可供选用的几个名称都和大脑与人的理解力有关。”它们依次是“早知晓”、“增智灵”、“促尔敏”和“健脑乐”。前三个名称分别由“知觉”、“理解”和“敏悟”三字化出。
比尔·英格拉姆提出,第四个名称与一种常见的家庭用品名称相似。于是,“健脑乐”的名称立即被取消了。
“我真不好意思,”布莱登说,“我们怎么都会忽略这一点的,我简直弄不清楚。不过没什么可解释的,我道歉。”
接下去的两个名称,据那客户业务经理说,是“表示明亮的意思——因睿智而闪光。”它们是“智慧光”和“心明亮”。
最后两个名称是“健尔脑”和“补脑灵”。有人指出,后一个名称暗示此药可以“补偿”不用药时会失去的东西。
随后进行了一小时的讨论。比尔·英格拉姆喜欢“早知晓”,不喜欢“心明亮”,对其余名称则不置可否。公司方面有三个人赞成用“智慧光”。布莱登自己表示主张用“补脑灵”。西莉亚听着别人发言,任其争论下去,自己却不表态。有一阵子想道:为这定名一事也要耗费好几千美元。
布莱登终于问她,“你的意见如何,乔丹太太?过去总是你提出一些绝妙的主意。”
“哦,”西莉亚说,“我在捉摸,为什么我们不把我们的新药干脆就叫七号缩氨酸呢?”
英格拉姆笑出声来,因为这里只有他资历较深,对西莉亚也非常了解。
布莱登犹豫了一下,接着脸上也慢慢绽开了笑容。“乔丹太太,我认为你这想法简直高明极了。”
西莉亚挖苦说,“只因为我把自己当成顾客,所以想出来的名称并不高明,只是一目了然罢了。”
经过进一步的简短讨论,大家同意:由七号缩氨酸制成的药品定名为七号缩氨酸。
转眼一年过去了。
七号缩氨酸的临床试验进展之快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料。它在英国和美国都证明异常成功。已过中年的患者用药后疗效显著,没出现任何副作用。现在资料已全部汇集起来,送到了伦敦的药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华盛顿的食品药物局。
在哈洛和博恩顿两地,经马丁·皮特·史密斯、文森特·洛德和西莉亚等人认真讨论后,决定不将七号缩氨酸的减肥作用正式列入“适应症”里。这意味着:尽管已知该药有减肥效果,尽管这一效果在向医生介绍药性时予以透露,但不推荐它作为减肥药。
当然大家也知道,有些医生可能开出该药用于减肥,可是如果他们那样做,将由医生自己负责,与费尔丁·罗思无涉。
至于该药的性刺激作用,尽管在动物身上的反复试验证明存在这效果,但在进行人体试验时排除了这方面的试验,而且在所有的上报材料中,这一点尽可能放在不显眼的地方。
在上述两种情况中,着眼点仍然是:七号缩氨酸是有重大意义的药,用于延缓大脑的老化。其任何不值一提的用途都将贬低该药的重要作用,有损它的声誉。
临床试验的结果既无懈可击,又不寻求该药的额外适应症,看来对七号缩氨酸的正式批准不大可能久拖下去。
与此同时,爱尔兰新厂的建造和波多黎各旧厂的改建工程也已接近尾声。
在哈洛,马丁对临床试验的结果虽然极感兴趣,却把细节问题交给所里医务人员去办,自己则在七号缩氨酸上进一步下功夫,探索制造其他脑缩氨酸的前景。这是他早先研究成果开辟出来的一个领域。
马丁与伊冯仍然同居。一九八○年一月,伊冯参加了a级考试;使她和马丁欣喜万分的是,各科成绩都是a。她也同时参加并通过了剑桥大学的考试,因为她申请进入该校的露西·卡文迪什学院。根据考试成绩,学院接受她入学。入学通知书的说明上提到该院是个“女校,对那些曾耽误学习或中途辍学的女子特别关照”;这使伊冯非常高兴。
九月,伊冯辞去费尔丁·罗思的工作,开始在露西·卡文迪什学院学习,攻读兽医学。
这时已是十月,她已习惯于每天驾车往返于住地和剑桥之间,路上需要一小时。
除学习以外,伊冯对英国王室里正在发展的一段罗曼史也颇感兴趣,因为威尔士亲王正与英国人都称之为“戴女士”的闺秀相恋。伊冯不停地和马丁絮叨这件事。她声称,“我一直就在讲,只要他等一等,他会找到一朵英国玫瑰的。瞧,他果真找到了!”
马丁照旧深情地倾听着伊冯说的各种琐事趣闻,总听得津津有味;如今话儿里又添上了剑桥大学的内容。
第二年一月份,正是里根总统在四千英里之外就职之日,英国卫生大臣签发了经销七号缩氨酸的许可证。两个月之后,食品药物局也宣布:批准该药在美国使用。加拿大则一如既往,跟在食品药物局后行事。
在英国,预定四月份将该药投放市场;美国和加拿大则定在六月份。
可是在三月份——这时该药尚未在任何地方上市——发生了意外事件。
这就证实了早先的担心,并似乎使七号缩氨酸的整个前景处于危险中。
事情从一次电话开始。伦敦《每日邮报》的记者给研究所打电话,要找马丁·皮特·史密斯博士或萨斯特里博士。在听说那天上午这两人都不在后,他留下了话并由秘书打字记录下来,放在马丁的办公桌上。内容如下:
本报得悉,你们即将推出一种神奇药品,它能使人激发春情、精力旺盛,使人减肥,使中、老年人有恢复青春之感。我们要在明天报道此事,望贵公司今天尽早对此发表意见。
马丁看到这份留言时,还差半个钟头就中午十二点了。他的反应是既惊又怕。凭一家只想登轰动一时新闻的该死的报纸,难道就将毁了他的一切努力和梦想?
他当即想到给西莉亚去电话,一回家他就把这事办了。莫里斯城这时是上午六点半,西莉亚正在淋浴。马丁焦急地等她擦干身子,穿好浴衣。
一听见西莉亚的声音,马丁立刻陈述了事情经过,并将记者留言念给她听。他的声调听得出异常焦急。西莉亚很重视,和他也有同感,但同时也很实际。
“这么说来,七号缩氨酸的性刺激作用被捅出去了。我总认为这事难免要发生的。”
“我们能设法制止吗?”
“显然办不到。人家的报道有事实根据。因此我们无法完全否认。此外,哪家报纸一旦弄到这消息,是不会放弃的。”
马丁的声音听来异常惶惑可怜。他说,“那我在这儿该怎么办呢?”
她告诉他,“给那位记者回话,如实地回答他的提问,当然要尽可能简短。务必强调该药的性刺激效果仅在动物试验时观察到,这正是我们没有推荐该药用于激发人们xing欲的原因。对减肥效果,也可这样解释。”西莉亚又补充说,“或许这样来,他们就只发一条简讯,不致引起别处注意了。”
马丁沮丧地说,“我不大相信。”
“我也一样。但试试看吧。”
马丁打来电话三天之后,哈蒙德向西莉亚汇报了新闻界对七号缩氨酸的关注概况。这位公众事务负责人说,“英国报纸那第一篇报道就像冲开了防洪闸门。”
《每日邮报》的报道用了如下标题,
科学大突破一种神奇新药即将问世!使你xing欲旺盛,年轻苗条报道接着在认定七号缩氨酸有性刺激作用这点上大做文章,但对这作用只在动物试验时有正式记录的事实支吾其词。对“春丨药”一词,马丁和费尔丁·罗思的其他人很害怕,但文中却多次出现。从公司方面看,更糟糕的是,报社记者似乎打听到米基·耶茨这人并向他作了采访。有一幅照片的题头是“谢谢,七号缩氨酸!”照片上是老耶茨,他在夸耀过他性功能已经恢复后满面笑容,身旁是他的妻子不自然地在笑,她刚证实过她丈夫的话不假。
报道中还提到费尔丁·罗思的高级职员先前不知道的事,就是哈洛的其他几个自愿试药者也体验到异常的性刺激。而且提到了这几人的名字,引用了他们的谈话。
西莉亚曾抱一线希望,只求那篇报道局限在一种报纸上,但结果证明那仅仅是希望而已。《邮报》上的报道不仅被英国的其他报纸和电视台转载转播,而且所有的新闻通讯社都向海外拍发了电讯。这在美国立即引起了兴趣,大多数报纸提及七号缩氨酸的性刺激作用和减肥效果,甚至连电视台也讨论此事。
这消息一经在美国传开,费尔丁·罗思的电话交换台就忙得不可开交。报纸、电台、电视台纷纷询问关于七号缩氨酸出笼的详情。尽管公司方面感到,新闻界的这种一窝蜂的耸人听闻做法有弊无利,不想理它,但别无良策只有如实作答。
打电话来的人里面,只有极少数问及此药的真正目的:延缓大脑老化。
新闻界的电话高潮后面又来了第二个高潮:公众提问题了。大部分人询问关于药物的性刺激和减肥方面的特点。对这些人的回答是给他们听一个简短声明,大意是并未推荐七号缩氨酸作上述之用。接线员汇报说,这答复看来对方并不满意。
有的电话显然是一些怪人打来的,另一些电话则来自yin荡好色之徒。正如比尔·英格拉姆评论的,“突然间,我们仔细安排好的一切成了马戏团的一场杂耍了。”
正是这种杂耍般的作用使西莉亚最担心。她想,这药的名声已不好了,医生会不会不想同这药有牵连,从而干脆不开七号缩氨酸的处方?
她向安德鲁请教,他证实了她的担忧。“很抱歉,我只有说实话,不过相当多的医生会那么想的。不幸的是,经报纸这么一宣扬,人们有点会觉得:
七号缩氨酸跟苦杏素,茴香烈酒和斑蝥粉等东西是一路货。”
西莉亚不高兴地说,“你这样讲倒不如我不问的好。”
这样一来,本来以为七号缩氨酸将作为有重大意义的好药问世的,却在距这一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西莉亚对之已感到消沉、不安和担心了。
在英国,马丁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十七
西莉亚很久以后还往往回忆说,“结果证明,七号缩氨酸上市后的最初几个月,我们真的碰到了麻烦,而且麻烦还非常严重。在我们费尔丁·罗思,所有的负责人都度过了不少紧张和焦虑的日子,我们咬着手指甲,熬过了许多不眠的夜晚!然而怪就怪在麻烦问题跟我们原先估计的并不一致。”说到这儿,她常哈哈一笑,又说了下去,“这一切清楚地说明:对任何事情,谁也说不准人们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西莉亚所说的麻烦是指药品供不应求。
七号缩氨酸一上市——就是说,凭医生处方,可在药房买到该药——一连有好多个月始终满足不了空前惊人的需要。药房柜台前面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顾客散开只是因为该药已经卖完,他们要另找药房去排队。
后来才弄清楚,原因——这次引用比尔·英格拉姆的话——在于“那些该死的医生和药房老板不仅自己用这药,还截留下一些给自己的亲友”。
缺货现象有一阵还极其严重,美国缺货,英国也一样。公司里的老职员从没见过这样的事。结果,当时新泽西、爱尔兰、哈洛、波多黎各、芝加哥、曼彻斯特之间的电话没完没了——芝加哥和曼彻斯特是生产塑料容器和装配手压喷头的地点。特别在波多黎各,据费尔丁·罗思的一个采购代理人说,“那地方老是嚷容器供应不上。只要容器一到,他们就尽快装好药,把药运走。”
在爱尔兰和波多黎各的工厂,生产加班加点,昼夜不停。与此同时,也多次包租了喷气机,载上七号缩氨酸的宝贵主要成分从爱尔兰直飞波多黎各。
在这段困难时期,承受最大压力的是英格拉姆,所有的安排都由他监督实施。用他的话说,那时“我们勉强应付着,凭现有的产量变戏法,尽量使想要买七号缩氨酸的公众满意”。
现在回顾那段紧张日子,焦虑早已成为过去,他也会笑吟吟地说,“不过,要感谢大家!我们都干得挺卖劲,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连那些变得讨人喜欢的医生和药房老板也都帮了忙,使七号缩氨酸取得了金光闪闪的胜利。”
“金光闪闪”一词用得再恰当不过了。这新药简直就像在制药业刮了一阵龙卷风。一年后,《幸福》杂志刊出一篇特写,冠以这样的标题:
费尔丁·罗思有钱日子好过
据《幸福》估计,七号缩氨酸第一年的销售可创收六亿元。这估计和早先的一些估计使费尔丁·罗思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暴涨;用一位经纪人的话说,“涨得穿破屋顶直冲同温层”。药品刚刚上市,该股票的价格在一个月内就涨了两倍,一年内又翻了一番,随后八个月又翻了一番。这以后,董事们投票决定:以五比一的股票分割(股票分割指将一公司流通在外的股份分成更多的股数。译者注),将股票价格维持在合理的交易范围以内。
即使这样,会计师们结算完毕时,发现《幸福》的估计还少估了一亿元。
《幸福》还说,“自从一九七六年史密斯·克兰公司研制出著名的抗溃疡药甲晴咪胺以来,没有一种药可与七号缩氨酸的局面相比。”
成功并不限于金钱方面。
成千上万中老年男女都用这种药,一天两次把它喷入鼻腔,并宣称他们用后感到有效果,记忆力灵了些,精力比较充沛。如果有人问,“精力”是否包括性功能,一些人坦率回答说“当然”,另一些人则微微一笑,声称那是他们的私事。
药物专家们认为增强记忆是该药最重要的作用。备尝健忘之苦的人用了七号缩氨酸之后,记事清楚了。很多人过去常常想不起别人的姓名,用药后发现没那问题了。电话号码不用费劲就能记住。以前健忘的丈夫,现在开始记住了妻子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一个老先生声称,他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当地公共汽车的行车时刻表;当朋友们考问他时,证明他说的是事实。发明“用药前与用药后”测试法的心理学家们满意地证实:七号缩氨酸效果显著。
该药的减肥作用虽然被认为不如增强记忆作用重要,但这一点很快变得肯定无疑,且大有好处。肥胖人,包括较低年龄组的人用药后,去掉了多余的重量,增进了身体总的健康情况。这一效用很快获得广泛承认,因此费尔丁·罗思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申请将减肥一项正式加进“适应症”中,作为七号缩氨酸名正言顺的另一用途。看来这项申请无疑会获得批准。
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也都加快步伐,赶紧批准使用七号缩氨酸并进口这种新药。
至于该药是否能减少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率,现在还不得而知。要弄清这问题得再过若干年,但是许多人却寄以希望。
有人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七号缩氨酸目前的情况是否像从前其他药品发生过的情形:被医生们用得过滥?答案可说是当然如此。不过七号缩氨酸和其他药有所不同,人们即使不需要用它,用了也没坏处,不至于上瘾。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说该药有反应的不利报告几乎没有。
有个妇女从得克萨斯州来信诉说,每次她按剂量用过药,晚上房事时临了总是头疼。这报告循例由费尔丁·罗思转送食品药物局调查。当他们发现那妇女已八十二岁时,就不理这事了。
加利福尼亚的一个男人到小额赔偿诉讼法庭去,要求费尔丁·罗思为他重置四季衣裳,因为七号缩氨酸使他掉了三十磅肉,早先的衣服全不能穿了。
这要求已被驳回。
问题比这严重的报告却一份也没有。
至于医生,他们对这药的热情似乎没有止境。他们向病人推荐七号缩氨酸,说它安全、有效,是医药史上的又一次大进步。医院也在使用这药。那些喜欢社交的医生,无论是去赴宴还是参加鸡尾酒会,难得不在口袋里装上一叠处方笺。因为他们知道有人会要他们开这药的;而满足主人或其他人的要求后,这些人下次又会邀请他了。
在谈到医生这话题的时候,西莉亚对安德鲁说,“这一回你可错了,那些舆论并没有使大夫们打退堂鼓,实际上倒推动他们了。”
“是我错了,”丈夫承认说,“你也许今后老提醒我这件事。但是我错得高兴,特别是为你高兴,我亲爱的。因为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应归功于你,当然还有马丁。”
舆论的宣扬似乎经久不衰。西莉亚认为,这也许是由于七号缩氨酸使那么多人重新获得欢乐。报纸上经常提及这药的效用,电视里也不时谈论它。
比尔·英格拉姆提醒西莉亚说,“从前你对我讲过,电视自身的特性总有一天会对我们有用。果然这样。”
英格拉姆一年前已被提升为常务副总经理,分担了很大一部分西莉亚原先的担子。现在,西莉亚的主要任务,是考虑如何处理正大量流入的和预计将越积越多的钱财。
现已退休的塞思·费恩哥尔德还保留顾问的身分,偶尔露露面。七号缩氨酸在美国上市一年半之后,他见过一次西莉亚并告诫她说:“在怎样用掉一部分现金的事上,你得早拿主意,否则税收将会吞掉很大一笔钱。”
花掉现金的办法之一是买下其他公司。在西莉亚的催促下,董事会同意买下芝加哥那家生产七号缩氨酸容器的公司。接着又买了亚利桑那州一家专搞新药发送的企业。还在谈判买下一家光学材料公司。另有好几百万元将用于筹建新的遗传工程研究中心。还准备向海外扩展。
新的总公司所在地也在酝酿之中。因为博恩顿现有的大楼已不够用了,有几个部门安置在租用的房子里,离得较远。新建筑将造在莫里斯城内,附设一个旅馆,作为整个费尔丁·罗思高层综合大楼的一部分。
还买进了一架喷气机——是架湾流3型客机。西莉亚和英格拉姆就是乘坐该机在北美来来去去,因为公司业务扩大,出差已日益频繁。
上次塞思和西莉亚会晤时,他还悄悄地说,“这大笔进款的另一好处是:可以拿出一部分来,解决对那些因蒙泰尼而致残的可怜孩子的赔偿问题。”
“我也为这点高兴。”西莉亚说。她早就知道,为处理蒙泰尼善后事宜而交给恰尔德斯·昆廷的那笔专款快用光了。
塞思忧伤地说,“在蒙泰尼问题上,我的内疚是永远也摆脱不掉的,永远也摆脱不掉。”
在与塞思共同清醒地回顾这一往事时,西莉亚想:在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都很可观时,有必要记住制药业的历史上也有过可怕的失误,有必要以此作为鉴戒。
在七号缩氨酸取得辉煌成就的整个过程中,马丁·皮特·史密斯也像老话说的那样,登上了七重天。此前,即使在他最乐观的时刻,他也从未想到自己对大脑衰老问题的研究会有如此成就。如今他已大名鼎鼎。人们崇拜他、尊敬他、需要他。颂扬和褒奖纷至沓来。他被选为英国最古老的科学团体皇家学会会员。其他学术团体请他去演讲。有人说下回该给他诺贝尔奖。传说他还将被封为爵士。
在万众瞩目之下,马丁总算还保留了一小片清静去处。他家里的电话号码更换了,并且不列入电话簿。在研究所里,凡不是最重要的电话和来访者,奈杰尔·本特利都替他挡掉。即使如此,马丁先前那种不被人注意的生活显然再也过不成了。
还有别的变化。伊冯决定不再和马丁同居,搬进了剑桥的一套房间。
他们两人没吵架,也没什么矛盾。她只是不声不响地悄悄决定分开,另走自己的路。近来马丁经常离开哈洛,把她一人留在家里。在这情况下,她每天往返于哈洛和剑桥之间看来毫无意义。当伊冯向马丁这样解释时,他表示理解,毫无意见地同意了。伊冯原以为马丁至少会装门面地与她争一下,见他并没这么做,她也没流露出什么失望情绪。他们同意今后不时见见面,继续做好朋友。
只在即将分手的时刻,伊冯才明白她内心多么痛苦,多么悲伤。她提醒自己,她目前学习兽医的环境是多么幸福;她刚上三年级。
两人刚一分手,马丁就外出了一个星期。他回来时,只觉得家里黑乎乎、空荡荡的。家里这个样子本是五年多以前的事,他可不喜欢。一星期过去后,他更不喜欢了。他感到寂寞,想见到伊冯的身影,想听到她那乐呵呵的絮叨。
一天晚上就寝前,他觉得他生活中的一盏明灯像是突然熄灭了。
第二天,西莉亚从新泽西州打来电话商谈公事,谈话快结束时,西莉亚说,“马丁,听声音你不大高兴,出事了吗?”只在这时,他才突然完全没有保留地向西莉亚吐露心事,说他想念伊冯。
“我真不明白,”西莉亚说,“你为什么让她走呢?”
“这不是让不让的问题,她是自由的,她已决定了。”
“你有没有劝过她,要她别走?”
“没有。”
“为什么不劝呢?”
“那似乎不公平。”马丁说,“她有她自己的生活。”
西莉亚同意说,“她是有她自己的生活,而且从那生活中,她想得到的东西无疑比你给过的要多。你是否想过要再给她点东西——比如说向她求婚?”
“说实话,我还真考虑过,就在伊冯离开的那一天。但我没有说,因为那似乎……”
“啊,上帝帮帮咱们吧!”西莉亚的嗓门高了。“马丁·皮特·史密斯,如果我在你那里,我就要把你猛摇一阵,让你清醒清醒!一个发明了七号缩氨酸的聪明人,怎么竟笨成这样?你这傻瓜!她爱你!”
马丁不相信地问,“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是女人。因为当时我见她还不到五分钟我就全明白了,就像明白你眼下呆头呆脑一样。”
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西莉亚问,“你打算怎么办?”
“如果不算太晚的话……我就向她求婚。”
“你怎么去求呢?”
他迟疑着。“哦,我想可以打个电话去。”
“马丁,”西莉亚说,“在公司里我是你的上级。现在我命令你马上离开办公室,开着你的车,不管伊冯在哪里都要找到她。找到以后怎么干就是你的事了。但我要劝告你,有必要的话,就跪在地上告诉她你爱她。我给你讲这些,是因为我怀疑你今后是否还能找到比她更适合你、更爱你的女人。
哦,对了,你在路上可别忘了下车买些花。至少你知道花的作用;我记得有一次你曾给我送过花哩!”
几分钟后,研究所的几个职员吃了一惊,因为他们的主任飞跑过走廊,冲过外门厅,跳上他的汽车后呼地开走了。
安德鲁夫妇送给马丁和伊冯的结婚礼物是个雕花银盘。西莉亚让人在盘里刻了几行《献给新娘》中的诗句,那是生于埃塞克斯郡的十七世纪诗人弗朗西斯·夸尔斯写的:
愿你的全部欢乐犹如五月,
愿你的一生犹如新婚之日;
愿悲伤、疾病、痛苦、烦恼统统与你无缘。
接下来是己菌素w了。
它预定在一年后上市。
十八
在己菌素w的临床试验中,当该药同其他选定的药物一起用时,它对患者产生了一些副作用——这样一起用药是要通过消灭游离基而获得高效药物。从零星送来的报告看,有人恶心和呕吐,另一些人腹泻、头晕或血压上升。这种种现象不算异常,不值得惊慌。这类症状不严重,在用药的病人中占的百分比也很小。任何药物免不了有点副作用。七号缩氨酸是明显的例外。
己菌素w的试验已进行了两年半,由文森特·洛德亲自监督执行。为此,他把其他事务交给下属,自己腾出手来干这个需要全力以赴的工作。在这成败攸关、接近完成的阶段,他不能让自己的心血结晶出现任何差错,不容许因别人工作上的疏忽和无能,影响他在科学上的光辉成就。
眼看七号缩氨酸经久不衰的巨大成功,洛德心情复杂。一方面他有点妒忌皮特·史密斯;另一方面因为有了七号缩氨酸,费尔丁·罗思如今实力更加雄厚,从而为研制另一种药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而这种药看来可与七号缩氨酸一样成功,甚至更为成功。
己菌素w的试验结果使洛德非常高兴,因为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有害副作用。与该药积极而优越的效用相比,那些轻微的副作用有的可加控制,有的无关紧要。
在试验的第三阶段,用药的都是病人,其用药条件与预想中今后的用药条件相似。试验结果也始终良好。有六千多人在相当长时间内用这药,许多病人是在医院有控制的条件下用的——这是达到试验目的的一种理想的安排。
比之大多数的第三阶段的试验,六千人这个数字颇大,不过之所以这样决定,是因为必须对己菌素w与其他各种药物一起用时的效果进行研究,而那些药物以往单独服用都是不安全的。
跟事先所希望的一样,关节炎的患者用药后效果特别好。他们不仅可以单独用己菌索w,还可以和其他强效消炎药一起用,而强效消炎药以前是不能单独用的。
在几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协同进行药物试验是非常庞杂的任务,为此要在公司内外召用额外的帮手。不过这事现已办妥。大量的试验资料汇集到费尔丁·罗思总公司,在以新药申请的形式送交食品药物局之前,这些资料由洛德尽量作些复核工作。
因为事关他个人利益,洛德在复核过程中大多心情愉快。不过,当他看到一组病例报告时,愉快的心情顿时消失。
洛德把刚才看的东西再仔细地看一遍,开始只是不安,继而困惑不解,最后勃然大怒起来。
这组报告由亚利桑那州的一位耶米纳大夫送来,他在该州首府菲尼克斯市行医。洛德不认识此人,但对这名字还熟悉,对这大夫的背景也略知一二。
耶米纳是内科医生。他有自己业务繁忙的诊所,还在两家医院兼职。和其他许多参加己菌素w试验任务的医生一样,他也受雇于费尔丁·罗思,研究一组病人服用该药的疗效——由他负责的病人共一百名。在研究开始前,需要先征得病人的同意,不过一般说来这并不难。
这样安排很正常。凡要对新药进行实用试验的公司,常是这样安排的。
耶米纳大夫过去就为费尔丁·罗思等公司干过。
为干这类事而签约的医生们喜欢这安排,原因不外乎下面两点:确实对研究有兴趣;有一笔可观的收入——这是所有医生都喜欢的。
一个大夫只需在几个月时间里额外花点工夫,就可按每个病人收取五百至一千元的试验费,具体金额则因制药公司及所试药物的重要性而异。以这次己菌素w的试验而论,耶米纳可收入八万五千元。而医生为这工作所花的开支却不多,因此,这笔钱大部分是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