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事救援。”赵德利无奈的叹了口气,心中暗道:父亲,儿子现在暂时救不了你了,等以后儿子做到守备一定会练一支洋枪队来给您老报仇的。

    父亲死了就死了,只要大伯安然无恙,自己的地位就能保住,也有很大的可能再进一步,毕竟黄守备手下数十人都不敢去围捕那一个匪党,那么黄守备肯定会被训斥,很可能会被降至发配。只要我能多带一些人马,那么总会可以为父亲报仇的。

    很快,三百多名绿营兵便在赵德利的指挥下转身向县城的方向快速跑去。

    正准备偷袭的刘杞见状大喜,连忙取出一支特制的礼花,射向天空,很快四组十二人便向同一地区围去。

    绿营兵退的突然,并没有派人去通知那三队赵家堡护卫队。

    刘杞距离预计目标的护卫队最近,很快刘杞三人便已经趴在那群护卫队的附近。

    刘杞等人看着前面不远处正在休息吃干粮的数十人,枪口对准了那队护卫队的队长。赵家堡护卫队共有五个队长,二十五个小队长。小队长先不谈,五个队长经过李四宝的描述,刘杞等人还是大概知道对方长什么样的,尤其是五个队长并不用水连珠,而是用的短枪。

    所以,刘杞第一个瞄准的就是这队护卫队的队长,场中唯一一个没有水连珠的人,隐隐约约的看见那人的腰带上有个枪套,套着一支短枪。

    只是那个队长坐在众人的中间,身形大半都被旁人遮挡住,凭刘杞的枪法还无法射中那个几乎只露出一点点身子的队长。

    刘杞只能等待机会,不久,另外三组人也先后来到刘杞的附近。

    四个少年用眼神交流了一下,纷纷打了手势,招呼手下两名新兵蛋子四散开来,准备袭击眼前的那队赵家堡的护卫队。

    那队赵家堡护卫队东西吃的很慢,有几个还在窃窃私语。

    说是窃窃私语并不恰当,那几个人的声音其实很大,只是就那几个人在说话,其余的人只是安静的在吃着东西。

    刘杞并不知道,那几个说话的是这对护卫队的几个小队长,原本是五个小队长,但由于刘杞等人的偷袭,那队长恼羞成怒派了一小队十人去追击,却被刘杞等人一个埋伏打的全军覆没,那追击的小队长也是当场死亡。

    那四个小队长交谈的声音开始很小,但是随着交谈的深入,几人的声音越来越大,渐渐的声音也传入刘杞等人的耳中。

    其中一个小队长甲说道:“三少爷也真是的,现如今是洋枪的天下,他居然就敢带着三百多拿着大刀长矛的官军就想去剿灭那些跟我们拿着同样武器的山匪。”

    “就是,”又一名小队长乙附和道,“他也不想想,朝廷几十万大军都让几千拿着洋枪的洋人给打的落花流水。三少爷就三百多拿着大刀长矛的,还不让我们这些拿洋枪的打头阵,虽然我们这些人枪打的并不准,但好歹百余柄洋枪齐射,那声势定会吓得那只有十几人的山匪屁滚尿流。”

    小队长丙也说道:“可惜的是三少爷将我们分开才三路,这三路距离都有两三里,一路遇袭,另外两路根本就援之不及。”

    小队长丁也道:“那山匪也可恨,三少爷的官军不去打,尽找我们这些护卫队打冷枪。打冷枪也就算了,还在外面埋伏。可怜的王队长,就那样被——哎,不说他了。”

    ps:本文纵横首发,更多内容尽在纵横《血色大地》,欢迎前去围观!

    第二十二章

    “好了,别说了。”那大队长站了起来,打断手下几个小队长的谈话,“我们准备出发了,别让三少爷——”

    “呯。”一声清脆的枪响,大队长应声栽倒。

    却是刘杞等到了机会,果断的开枪了。

    “队长死了。”

    “队长死了。”

    “队长死了。”

    护卫队顿时炸窝了。

    一些人四处乱跑,一些人想要拿起武器跟袭击的人对射。

    刘杞看了眉头一皱,手中长枪对空中开了一枪,大喝道:“对面的赵家堡护卫队的,你们都给我听好了,你们已经被包围,赶紧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别听他的,”小队长甲大喊道,“想想上午追出去的第三小队,可是被他们这些山匪杀的连一个人都没活下来。”

    “呯。”小队长甲立马就到底不起了。

    “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刘杞大喊,“你们现在要想活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放下武器,举手投降。如果像刚才那位想要负隅顽抗,格杀勿论。”

    众护卫队都将目光看向剩下的三个小队长,可是平时作威作福的那三个小队长却也不敢看他们,只是低下头,默默的思考自己的出路。

    负隅顽抗?见鬼的负隅顽抗,没看见小队长甲不就是说了一句话就被对面的山匪一枪给崩了,如果自己下令开枪还击,估计也就是眨眼的时间就会像刚才小队长甲那样被一枪射杀。

    可是投降?如果投降了,家小怎么办?家小都在赵家堡内住着,作为护卫队的一员,还是五名队长、二十五名小队长这三十人之中的一员,家小都是住在赵家堡的。自己的投降了,暴怒的赵老爷定会拿自己的家小的开刀。

    怎么办,怎么办。

    怎么办?

    刘杞见对面的护卫队愣在那里,便继续大喝道:“赵家堡的护卫们,你们本也是良家子,何苦为赵剥皮卖命?赵剥皮这十余年来强买土地、放高利贷,搞的多少人家破人亡,你们的亲戚朋友又有多少人没被赵剥皮压迫过?”

    “对面的梁山好汉你们别说了,”小队长乙大声喊道,“我们也想投降,可是我们的家小都住在赵家堡内,如果我们投降了,赵老爷定会拿我们的家小开刀。我们并不想因为自己要活命就去让我们的家小送死。所以,对面的梁山好汉们,我们并不能投降。”

    “这——”刘杞愣了一下,才想起昨天李四宝来送情报的时候提了一下,说是赵剥皮为了能控制护卫队,护卫队的队长和小队长们的家小都住在赵家堡内。

    刘杞冷笑道:“刚才喊话的是这只护卫队的小队长吧?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住在赵家堡内的就只有五个队长和二十五个小队长,那些普通的护卫队员的家小并不住在赵家堡内吧。”

    小队长乙听的冷汗直流:“好汉爷,我们也是上有老小的下有小的,求好汉爷能饶小的们一命,小的们不能投降,也不想跟好汉爷们对抗。好汉爷们就当小的们是个屁,把小的们放了得了。”

    “放了你们?”刘杞冷笑道,“放你们回去继续跟我们对抗吗?我们早就给你们赵家堡一次机会,当时我们只要五千两银子,可是赵剥皮不但不给,还想派人过来打我们,现在更是不堪,居然勾结官军来攻打我们。放你们回去,赵剥皮定会要你们继续跟我们对抗,所以——”

    “好汉爷,小的们再也不敢跟好汉爷们对抗,小的回去偷偷接出家小离开赵家堡,再也不护卫队跟好汉爷们对抗了,只求好汉爷们将我们放掉即可。”三个小队长苦苦哀求。

    “少废话了,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要么赶紧投降,要么你们就负隅顽抗吧。”刘杞冷哼道,“你们不要妄想逃跑,只要你们有逃跑的意图,我们立即开枪射杀。”

    “既然如此,就毋须多言,我们接着就是。”小队长乙也是暴怒。

    “你想抵抗,不知你们的手下想不想抵抗?”这时赵宁却是接口问道。

    “你——”那小队长乙却是又软了下来,继续哀求道:“好汉爷,小的们也不容易,要不是家小都在赵家堡内,小的们早就想弃暗投明了,奔投各位梁山好汉了。”

    “就是啊,”小队长丙也接口道,“小的们虽然做了赵家堡护卫队的小队长,可是家小却是无辜的,他们住在赵家堡内什么坏事、恶事都没干过,而且在赵家堡内还要被一些管事的欺凌。我们不想抵抗各位好汉爷,可也不想家小被赵老爷——啊不,是赵剥皮给打死,我们虽然做了赵家堡的狗腿子,家小——家小——”

    “好了,看你们可怜,家小也无辜,我们就不要你们投降了,你们将枪和子弹袋都放下,各自逃命去吧。”赵宁直接打断了那小队长丙的哀求。

    “谢谢好汉爷,谢谢好汉爷。”是那个小队长大喜,练练作揖,然后果断的将枪支弹药扔下,飞快的跑了。

    “赵宁,你就这么放跑了那些狗腿子?”刘杞有些不满。

    “没什么的,”赵宁却是不介意的摇摇手,“那几个狗腿子已经吓破了胆,下次我们去攻打赵家堡的时候,这几个人可不敢阻拦我们,说不定为了他们家小的安全能最先反水呢。再说就算多了他们三人,赵家堡也会在我们强大的人民武装面前化为粉碎。”

    李天倚一直向他们宣传他们的理念是为了使所有百姓过上幸福、安稳、快乐的日子,他们组建的这支小小的武装就是为了解放中华名族而成立的,他们的武装就是工农武装、人民武装。

    “算了,这是你说了算,我不管了。”刘杞无奈的说道。

    ps:本书纵横首发,更多内容尽在纵横《血色大地》,欢迎对于本书看的上眼的可以去纵横看后面的内容,看完之余可以在纵横收藏一下,加入有帐号的话,没有的话也希望各位书友能够建一个帐号,也就一分钟的时间,谢谢!!!

    第二十三章

    “好了,”赵宁看了看前面的数十人赵家堡护卫队普通成员,大声说道,“你们作为俘虏现在有两条路可以选,第一条就是跟我们闹革命,杀贪官恶霸,分田地,要么你们回家去继续做你们的农民,等着我们消灭赵剥皮然后将赵剥皮的田地分给你们。”

    护卫队吃的普通成员们面面相觑,却一句话也没有,竟然一时冷了场。

    “哼,”刘杞冷哼一声,喝道,“难不成你们准备跟我们对抗不成?”

    半响,才有个护卫队员才紧张的问道:“好——好汉爷们,革——革命是——是什么?”

    “革命就是——”赵宁却说不下去了,对面的护卫队员都是些农民,大字不识一个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跟他们解释革命的意思,他们能听的懂吗?

    赵宁不由想起以前李天倚讲解革命的时候说过的话:革命者,自古有之,在《周易·革卦·彖传》中就曾写过这么一句话: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里面的革命的意思就是变革天命的意思,但我们**人的革命变革的不是天命,因为我们不信天,革命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同时也是解决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一切反动落后的统治阶级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都不会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都会竭力反抗进步阶级的革命,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进步阶级只有通过暴力才能达到变革社会制度的目的,所以革命又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同时革命又是政治的最高行为。(不全抄了,再抄就要被骂了!)

    李天倚在讲解完革命又诙谐的说了另外一些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最后又讲了革命的目的:革命的目标,就是为了人类世界人人安宁幸福平等,不仅在物质上,还要在精神上。也就是说,革命是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对一个不公平的制度的反抗。

    想了想,赵宁组织了一些语句,说道:“革命就是为了让你们过上安宁幸福平等的生活,是打倒贪官恶霸,还给你们一个朗朗乾坤,是为了让你们能够当家作主,成为我们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

    “我们当家作主,成为主人,这可能吗?”护卫队员们顿时交头接耳,乱糟糟的议论起来。

    “怎么不可能?”赵宁笑道,“你们认为不可能是因为你们还没有成为我们之中的一员,你们加入我们革命军,我们就会教授你们去识字,带领你们去打倒赵剥皮,打倒一切意图剥削——哦,就是想要喝你们血,把你们往死路上逼的贪官恶霸。”

    “那我们可不可以回去继续种我们的田啊?”一个护卫队员问道。

    “可以啊,前面我已经说了,你们有两条路可以走,一个是跟我们一起闹革命,一个是你们回去继续种你们的田,等我们消灭赵剥皮后把他的田都分给你们,让你们有自己的田可以种,不需要在向地主缴纳高昂的田租。”赵宁笑了笑。

    又继续道:“不过我希望你们能跟我们闹革命,以后我们革命胜利了,你们就是革命元勋,最少也会成为统领数百上千的手下。”

    “我们商量一下,可以吗?”那护卫队员又问道。

    “可以。”赵宁点了点头。

    对面的数十名护卫队员们顿时去商量去了。

    刘杞却走到赵宁的身边小声说道:“还是让他们快点决定吧,虽然赵德利带着满清绿营兵回师安塞了,可是赵家堡的狗腿子们还在附近,要是那两队围上来,这些人说不定会立马反水啊,那样我们就危险了。”

    “也对,”赵宁点点头,又看了了正带人在周围警戒的王志和王力,便对着赵家堡护卫队员大声道,“你们商量好了吗?”

    众护卫队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下来,纷纷叫道:“我们原降。”

    当然其中还夹杂着几个不和谐的声音:“我想回去种地。”

    赵宁皱了皱眉头,便让那些护卫队分开,同意入伙的站左边,想回去种田的站右边。

    很快,这一波人便在左右站好,除去上午被偷袭和被埋伏打死的十几个人以及刚被打死的一个大队长、一个小队长和三个逃跑的小队长,剩下的共还有三十三人。这三十三人之**有二十八人愿意加入刘杞一伙,还有五人愿意回家种田。

    赵宁挥挥手,让想要回家种田的五个人先离开。

    待五人飞快的跑掉,赵宁看着剩下的二十八人大声说道:“欢迎你们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首先由我们这次行动的临时指挥官刘杞同志讲话。”

    刘杞愣了一下,然后才想起昨天分配任务的时候,这里四支小分队统一行动的时候是有自己担任临时指挥官的。

    刘杞咳嗽了声,才大声道:“我是这次行动的临时指挥官刘杞,也就是老猎户刘三的儿子,首先,我代表我们的所有同志欢迎你们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我们这个家庭是平等的,也是热血的。加入这个家庭意味着你们要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当然你们的牺牲不是无畏的,你们的牺牲是为了我们民族复兴。当然,你们现在不要理解这个牺牲,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跟着我们去梁山,好好的进行训练,好好的进行文化和政治思想的学习。训练好了,以后的战斗你们就会知道如何的保命,如何的更加效率的消灭敌人。”

    “好了,现在时间紧张,我就不多说了,现在拿起地上所有的武器,向梁山快步进军。”缓了缓,刘杞又大声说道。

    ps:本文纵横首发,更多内容尽在纵横《血色大地》,欢迎前去支持,谢谢!

    第二十五章

    “二十一年,孙、杨二逆在广州意图谋反,此举震惊寰宇,朝廷发海捕文书通缉孙、杨二逆。如今有匪党在安塞意图裹挟民众造反,打死朝廷官军数十人,安塞绿营守备黄某胆怯,不敢出城于匪党交战。致使匪党声望大增,安塞愚民附逆如云。”赵德利缓缓说道。

    “好计策。”赵知县大赞。

    赵知县站了起来,快步走到书案旁,拿起笔就在一张铺开的宣纸上豪书,写下了一段话,用信封装好。

    赵知县喊来师爷,令他速去驿站六百里加急送去京城。

    李天倚把玩着一支转轮手枪,这是前几天的伏击战中被击毙的赵家堡护卫队大队长的配枪。这把枪也是俄制的,是一把著名的手枪,沙俄时期的杰作——m1895纳甘转轮手枪。

    李天倚从小就在军营里长大,可以说是个枪迷,这m1895纳甘转轮手枪虽不曾见过实物,但也在网络上见过图片,现在那在手上当然是十分的喜欢。

    把玩了一会儿手枪,便收了起来。看着眼前的一堆白纸,渐渐的陷入了沉思。

    自从上次战斗之后,李天倚便决定不在管理军队的事情,将训练方面交给李大壮,将教授知识交给四个少年,将传输思想交给了刘三爷。

    李天倚前几天就开始设计未来的路怎么走,**不能仅局限于陕西一省,必须走出去,可是如何走出去,走出去后如何做,李天倚还没思虑好。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关心中理念能够得以实现,不得不慎重。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必须写一本书,写一本宣传**的书,而且内容要内涵,不能让封建反动势力看出是一本革命的书,而且还要让志同道合之士能够理解其中的涵义。这本身就是一个逻辑性相互矛盾的课题,光这本书就让李天倚头疼不已,到现在一个字都没写。

    算了,这个矛盾的书暂时放到一边,又思虑起首先攻打赵家堡到底对不对。

    赵家堡还有接近两百人枪,四挺马克辛重机枪。那些拿莫甘纳辛的不谈,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一枪开出去,打中人就要谢天谢地了。可是那四挺马克辛重机枪却绝对是大杀器,只要那重机枪往院墙上一架,突突的火舌吐露,就凭现在的这几十条人枪,就算全部战死也没有攻下赵家堡的希望。

    还是得招人,可是没有枪,再多的人也没有用。

    李天倚却是摇了摇头,他虽对敌人残忍,却不会让自己的同志去无畏的送死,那跟屠杀没什么两样。

    李天倚不会去做屠夫,也不想去做屠夫。

    必须要搞到更多的枪支了,哪怕是鸟铳也好。

    ,陕西本来就是天灾不断,这三年又恰逢连续大旱,又经过慈禧的刮地皮,陕西民众早已不堪重负,若不是陕西绿营兵是满清整个绿营兵系统中最精悍的一镇,估计早就出现大范围的你们起义了。

    可即使如此,小规模的抗捐、抗租等马蚤乱还是不断。

    所以赵家堡建立起了一只两百五十人的护卫队,赵家堡是安塞这一代最大的地主,就有两百五十条莫甘纳辛和四挺马克辛不算是问题。但赵剥皮不是安塞县唯一的地主,安塞县还有别的地主存在,那些地主手上肯定也有乡勇护卫队之类的。

    先打小地主,小地主的枪支肯定不多,他们也没有太大的财力去购买这些先进的洋枪。首先消灭几个小地主,将他们的枪支收缴过来,再去训练一拨人,然后去打中等规模的地主,这样枪支更多了,枪多了,人也就更多了,最后再去打赵家堡,等消灭了赵剥皮,那么能拿枪的同志就能有好几百人了。

    就这么办,革命的火种还十分的弱小,必须要用尽一切办法来进行扩大。

    看看天色,也渐渐暗下去了。

    由于一系列的战斗,刘三爷是这群反抗赵剥皮的头领中的一员已经泄露出去,索性刘三爷是从南京城逃难过来的,娶的妻子也是很远地方的人家,在此地并没有什么亲戚什么的。所以刘三爷早就搬进梁山之中。

    而现在赵家堡全线进行守势,李大壮、赵宁、王力、王志四人也公开的住进梁山之中,至于手下的或者招收或者投降而来的新兵也都是只能在梁山之中进行训练,除了出去执行任务,半步也不得离开。

    只听得李大壮一声粗壮的大吼:“立正,解散。”

    又听见众人齐声大喊:“谢谢教官。”

    然后便是一阵哄散声。

    很快,食堂那边便传来一阵铃声,那是准备开饭的信号。

    李天倚笑了笑,便打开房门,向食堂走去。

    从赵家堡护卫队投降的二十八人中挑选了三个不适合进行高强度军事训练的人组成炊事班后,这个基地的伙食就有这三个人组成的炊事班负责。

    看着眼前的四十二人,李天倚还是有点满足感的,虽然跟以前他在军营里跟千余人一起吃饭的场面相比十分的渺小,可是现在这四十二人却是他的班底,是可以是中华名族可以复兴,心中理念可以得到实现的班底。

    “今天在吃饭之前,我教你们唱首歌吧。”李天倚突然笑道。

    唱歌?

    众人都觉得十分的诧异。

    其实众人,尤其是新来的二十八人的赵家堡护卫队成员,白天的军事训练就已经很累了,可是晚上还要学习半个时辰的汉字,学完汉字还要经受半个时辰的思想教育,然后上床就是呼呼大睡。

    现在又要学习唱歌,这不是折腾人吗?

    “我要教给大家的歌曲名目叫《团结就是力量》”李天倚看见众人诧异的目光,还是把歌曲名目说出来了。

    《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什么歌,名字怎么怪怪的?

    但是众人还是看着李天倚,看他如何唱这首歌。估计大家学会了这首歌才能吃完饭,众人不由自住的摸了摸快要饿扁的肚皮。

    ps:本书纵横首发,更多内容尽在纵横《血色大地》,欢迎前去支持,谢谢!

    第二十六章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

    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

    比钢还强,

    向着封建主义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

    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国

    发出万丈光芒!”

    李天倚高声唱了一遍后说道:“这首歌十分的简单,但是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先教会你们唱这首歌,然后再说这其中的意义。”

    这首歌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那时敌后正处于战斗最紧张、最残酷,生活最艰苦的“黎明前的黑暗”的最困难时期。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疯狂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而产生一手经典的歌曲,传唱至今。当然,这至今是李天倚穿越之前的年代。

    再当然,李天倚将这首歌的歌词略作修改,将“向着法西斯帝开火”改成了“向着封建主义开火”,毕竟在这个年代还没有所谓的法西斯。但是封建主义,众人还是知道的,经过这几天高强度的思想学习,他们明白封建主义是他们的首要敌人……

    很快,这首歌众人就学会唱了。

    李天倚又让众人齐声唱了一遍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我来说说这首歌的意义,”李天倚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你们这群人中有最早就跟随我闹革命的,有中途召集过来的,有赵剥皮护卫队弃暗投明过来的,但不管怎么说,你们都是同志,都是革命的队伍,是生死相交的战友。你们不能看不起你们的同志、你们的战友。”

    李天倚的目光严肃的看向刘三爷在红河弯招来的八名战士,那八名战士羞愧的将头埋了下去。

    李天倚继续说道:“大家都是同志,都是战友,都在一个锅里吃饭,大家就是一家人,堪比兄弟的一家人。以后,我们的同志将会越来越多,所以你们必须要注意,对于以后加入进来的同志、战友,你们不能歧视他们,不要学习满清官军中的旧习气,而是在生活上要关心他们,在训练中要督促他们,让他们早日的成长起来,成为坚定的**战士。”

    “是。”众人起身齐声大吼。

    “好,坐下吃饭。”李天倚压压手,示意他们坐下来。

    吃罢饭,李天倚将李大壮和刘三爷叫道了自己的房间。

    待两人做下,李天倚就愁眉苦脸的说道:“赵家堡的实力太强了点,凭我们这么几十个人根本就连赵家堡院墙上的赛电枪都突入不了。我们必须要想一些办法来如何突破那些赛电枪的封锁,否则打下赵家堡,给农民们分田地就成了一句空口号。”

    李大壮连忙回道:“赵家堡内不是有四宝作为内应吗?”

    李天倚皱了皱眉头,道:“四宝兄弟只是一个人,而且他是第四大队的之负责守卫院门,而赛电枪却是第五大队的,四宝兄弟曾经说过,第四、第五两个大队的大队长不合,两个大队颇有点老死不相往来的意味。”

    “要不我们先将四宝吸收进来做为同志?”刘三爷疑虑的问道。

    “也好,”李天倚想了想点点头道,“那就有你们两人作为四宝兄弟的入党介绍人,先让四宝兄弟成为预备党员,那他就先在赵家堡护卫队中秘密发展,争取在我们攻打赵家堡时,四宝兄弟能策反一些护卫队员,从而瓦解敌人的防线。”

    “甚好。”刘三爷和李大壮点点头,笑道。

    “下一个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李天倚轻轻摸了摸下巴,道,“我们必须要增大武装力量,可是增加人数我们必须要有枪支的支持,没有枪我们就是人在多也没有用,现在、将来的战争是热武器的战争,陆战,枪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刘三爷赞道,“狼再凶悍,若没有尖牙和利爪,他们也不会是羊的对手,所以,我支持先生的观点,必须要想方设法的去找来枪,有枪了我们再去召集更多的人来加入我们的革命之中。”

    “可问题是我们去哪里找枪来?赵家堡的枪都是赵剥皮跟洋人买的,一支枪高达六十两银子,赛电枪跟贵,据说一挺要八百多两银子。”李大壮不解。

    “呵呵,”李天倚却笑道,“你们想想,陕西连连大旱,早已民不聊生,若那些地主豪强手上没有一些洋枪震慑,早已被民众给抄的鸡犬不留了。”

    “先生是说,我们暂时先不打赵家堡,而是去打那些势力小一点的地主豪强?”李大壮两眼精光一冒。

    “不错,”李天倚点点头,“先找几个只有几条枪或者十几条枪的小地主豪强们打一打,一来可以练兵,二来打他们也轻松一点,顺便可以弄点抢回来好扩大队伍。”

    “好好好,”李大壮大笑道,“整日进行训练,都快淡出个鸟来了,再不出去进行实战,队伍的战斗力增长的就很慢了。”

    “那就辛苦一下三爷了,”李天倚对刘三爷说道,“我对此地不熟,大壮同志也要对新兵进行训练,就只能辛苦三爷出去跑一趟了。”

    “好,这事就交给我吧,我一定会将安塞县的地主的实力探查出来。”刘三爷点点头。

    “不只是安塞县内的,就是外县的只要距离不是太远,我们也要搞一搞。我们革命不能只局限于安塞一地,必须要放眼全省、全国。”李天倚却是严肃的加了一句。

    “是,”刘三爷站起来,严肃的应道,“我定不会辜负先生所托。”

    说完便转身准备出去。

    “等一下,”李天倚却是喊住刘三爷,“休息一晚,明天再出发。”

    ***************

    ps:本文纵横首发,更多内容尽在纵横《血色大地》,欢迎大家前去支持,谢谢!

    第二十七章

    “众位臣工,候补道、安塞县知县的申请编练新军的折子,大家都听明白了吧。”慈禧扫视了下大殿中的文武百官,声音带些愤怒的意味。

    能不愤怒吗。

    庚子年,先是八国联军侵华,自己跟光绪仓惶出京——哦,是两宫西狩。好不容易跟洋人定了合约,以为日子又能安稳一些了,可是刚一回京,陕西又出乱子了。

    陕西出乱子了,自己可是刚从陕西回京。

    外务部会办大臣、文渊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王文韶立马道:“启奏太后,老臣认为首先要做的是发旨申斥赵有韶,以及罢免安塞守备黄戚。陕西绿营一直是我朝绿营中最彪悍的一支,可是在安塞绿营中数十人居然都不敢去围捕一名匪党,以致那匪党大闹安塞县城。”

    “咳咳,”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时、军机大臣荣禄却道,“陕西绿营虽然彪悍,可是安塞守备黄戚整日流连于青楼楚馆,以致安塞绿营军纪败坏。而且赵有韶奏折中言,安塞绿营兵手中武器竟然是一些长矛大刀,而匪党手中却是人手一只洋枪,安塞绿营不敌匪党不足为奇。所以对于赵有韶奏请编练新军,奴才还是要支持的。”

    “编练新军?”王文韶怒道,“他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也敢奏请编练新军,那还要陕西巡抚干什么?老臣请奏赵有韶的逾越之罪。”

    “鹿卿家,你曾抚陕多年,你来说下这赵有韶奏请编练新军之事。”慈禧没有接应王文韶的话,而是又问向另外一个军机大臣鹿传霖

    “启奏太后,”鹿传霖拱拳道,“老臣认为,陕西还是要编练新军的。”

    “哦,这是为何?”慈禧不解的问道。

    鹿传霖缓缓说道:“陕西今年连续大旱,民众早已不堪重负,所以有匪党前去陕西意图谋反。如果,陕西没有一只劲旅震慑,那么匪党的势力就会大增,从而成为朝廷之心腹大患。”

    “哼,”王文韶冷哼道,“陕西绿营乃是天下少有的精兵,安塞绿营毕竟只是其中的少数老鼠屎。所以老臣认为还是加强陕西绿营的兵力,为陕西绿营购置西洋火器——哦,对了,老臣听说汉阳兵厂的仿制西洋德国的武器还是不错的,不若就令汉阳兵厂拨一匹武器给陕西绿营,责令陕西提督加紧训练,不能再出现类似于安塞县的这种蒙羞的事情来。”

    “陕西绿营是天下少有的精兵又怎么样,”荣禄驳斥道,“可是绿营毕竟是旧制兵种,自长矛之乱以来,绿营兵就没有可以拿的出面的战绩来。能与长矛相抗的就是湘军、淮军而已,可惜现在湘军、淮军也没落了。所以,太后老佛爷,奴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