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回 住处

    方菲玥扶疏雨的手起来,轻声道谢:“多谢疏雨姐姐。”

    疏雨嘴角轻轻弯了弯,在心底叹道这三姑娘倒是平稳有礼,不像大姑娘高高在上,对谁都冷冷淡淡的,又不像二姑娘目中无人,喜怒无常。心里立刻对这位三姑娘多了几分好感。

    方菲玥才站起来,就听老太太吩咐刘氏道:“告诉下面的人,今日三姑娘回府的事儿谁也不许在背地里嚼舌根,如若发现立刻送到庄子里做苦工。”

    方菲玥心里一暖,老太太还是向着她的。

    刘氏面上看不出一丝不悦,恭敬道:“媳妇省得。”

    老太太满意点点头,道:“我也累了,都回去歇着吧。”

    刘氏屈身为难道:“媳妇还有一事请老太太示下。”

    老太太有些疲惫地闭上眼:“何事?”

    刘氏颇有深意地看了方菲玥一眼,为难道:“最近家里事多,供三丫头住的韶离馆还未收拾出来,媳妇想着不如咋今晚上先让三丫头跟二丫头挤一挤,明儿尽快把韶离馆收拾出来,明晚再让三丫头搬过去,老太太觉得如何?”

    刘氏话音刚落,方菲榆立刻噘嘴不满道:“老太太,榆儿不习惯与人同枕!”

    说完还不满地看向刘氏,母亲今儿是怎么了,明知道她最讨厌这些个庶妹,怎地还将庶妹,给她挤一张床?她堂堂方府嫡女怎能跟庶妹同床,说出去还不被那些交好的各府千金笑话?

    方菲玥一听话题关于她,立刻低下头,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这种时候她还是不要开口比较好。

    老太太漫不经心地扫了众人一眼,刘氏垂目站在床尾,一副恭敬端庄的模样,二丫头撅着嘴,一副不情愿的模样,方礼臣和大丫头倒是没什么表情,三丫头低头不语,瘦小的身影看上去格外楚楚可怜。

    住处没收拾好?怕是借着这个由头试探自己对三丫头的态度吧?

    老太太眼中精光一闪,淡淡道:“既然如此,疏雨,收拾收拾,就让三丫头先住在我套间的暖阁里,等过了老太爷丧事再说韶离馆的事。”

    刘氏心里咯噔一下,老太太竟这般护着这个野丫头!

    纵然心里再气,刘氏面上不显,跟随方礼臣领着两个女儿一起行了礼,恭敬地退了出去。

    待疏雨带着几个丫鬟婆子将暖阁整理出来的时候已经将近子时了,她引着方菲玥去暖阁的时候静姝已在候着了。

    方菲玥上上下下打量了静姝一番,见她无事,才轻轻舒了口气。

    疏雨毕竟是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见此情景便知主仆两人有话说,便告辞出来了。

    她道了谢,亲自送了疏雨出去,这才摇晃着上前拉了静姝的手,问道:“那些人可为难你了?”

    静姝立刻红了眼圈。

    方菲玥急道:“她们欺负你了?”

    静姝摇摇头,呜咽道:“那些人不曾欺负奴婢,只是静姝听说姑娘在院里跪了一个时辰,心疼姑娘。”

    方菲玥心里一宽,柔声安慰她:“无事。静姝,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家了,你要相信,我们一定会站稳脚跟,在这里越过越好的!”

    她这些话与其是说给静姝听,不如说是说给自己听,在这深深庭院里,她毕竟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却要面对嫡母的算计,实在是太需要这些话来鼓励自己了。

    静姝看着她坚定的目光,重重点了点头。

    这厢主仆情深,那厢疏雨折回老太太屋里回了话:“奴婢已将暖阁收拾妥当,三姑娘带回来的丫头静姝也在一旁服侍了,只是三姑娘跪了这么久,想是膝盖淤了血,走路不大稳当。”

    老太太心知今日的事孰是孰非,悠悠叹了口气,呢喃道:“无论如何这丫头是接回家了,如此也算是对得住她娘了。只是,璃儿还是在怨我啊!”

    疏雨知道老太太还在为当年没有阻拦老太爷撵柔姨娘和三姑娘出府得事内疚,但这事又涉及到方家私密,她又不便开口,只垂首静静立在那里。

    老太太叹了半日,才回过神道:“疏雨,将我那盒上好的活血化淤的药膏给三丫头送过去,今日也可怜那丫头了!”

    “诶!”疏雨应了一声,自去找了药膏送去方菲玥处。

    第七回 初见兄长

    晚上躺在床上,方菲玥怎么也睡不着。膝盖和肩上隐隐的疼提醒她今日遭受了怎样的待遇,来之前娘亲说要隐忍,今日一看便知道夫人与二嫡姐是不好相与的,这日子岂是隐忍就能过下去的?就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她在心里叹气,本来还想着查清娘亲被赶出府的真相呢,看来要慢慢从长计议了。

    第二日卯时,方菲玥就被静姝叫醒,换了件粗布素色衣裙,洗漱完毕就去了正厅给老太太请安。

    刚到老太太门前,正巧疏雨提了茶壶从里面出来,她忙道:“疏雨姐姐好。”

    疏雨是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自然是要交好的对象。

    疏雨忙将水壶交给门口的一个小丫鬟,蹲身行礼道:“三姑娘来的好早,正巧老太太也起了,奴婢这就进去通报。”

    方菲玥侧身受了半礼,客气道:“麻烦姐姐了。”

    待疏雨领着她进去请安的时候,老太太已在饭桌前坐定了,见她只淡淡说了一句:“坐下陪我用早膳吧。”

    方菲玥规规矩矩地请了安,方才毕恭毕敬地坐在了老太太下首。

    就见有两个小丫头拿了食盒进来了,打开却是两碗稀粥。

    因还在热孝期,吃饭就只是喝粥。早晨煮一把米,傍晚煮一把米,表示热孝在身,完全没有心思去想饮食的滋味。

    柔姨娘虽为人妾,却也是书香世家出来的小姐,该教导方菲玥的规矩一点也没有落下。

    因此老太太看她规矩没废,用膳不发出一点声响,姿态优雅,心中无不欣慰。

    用了早膳,方礼臣刘氏亦带着众子女来请安了。众兄弟姐妹里,除了两位嫡姐方菲玥是见过的,还有个被|乳|母抱着来请安,约四岁,粉妆玉琢,憨态可掬,这便是三姨娘之女方菲苓。另一个浓眉大眼,文质彬彬的男童应该就是小自己一岁,方府嫡子方凌昊了。

    只是,怎地不见她兄长方凌澈呢?

    方礼臣请了安便带了方凌昊出去了,老太爷登天,还有许多事待她处理。刘氏则恭敬地立在老太太身旁,细细回禀着老太爷丧事的各种细节。

    刘氏正说着,只见一个鹅蛋脸,大眼睛的丫头快步走了进来,声音婉转动听:“老太太,大爷回来了。”

    话音未落,一个长身立玉的少年早已冲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老太太面前泣道:“祖母,孙儿回来了,孙儿回来迟了!”

    老太太颤巍巍地扶着疏雨和刘氏的手站起来,一下抱住那少年,泪水纵横,泣道:“澈儿,你可算是回来了,你祖父去前还一直念叨着你啊……”

    念起老太爷,屋内之人之人无不掩面泣涕。

    哭了半日,到底刘氏先止住泪,和众人一道慢慢将老太太劝解住了。那少年这才给老太太和刘氏请了安,又和众姊妹问好。

    待到方菲玥面前,那少年顿住了,一双丹凤眼写满了困惑,不解地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便解释道:“澈儿,这便是你的胞妹方菲玥,她当年离府时你们都还小呢,可还有印象?”

    方凌澈苦思冥想了半日,摇摇头,道:“不记得了。”

    有刘氏在场,方菲玥也不敢表现的太热络,规规矩矩行礼问好:“大哥哥安好。”

    方凌澈亦是淡淡回了礼,态度不冷不热与众姊妹无异:“妹妹安好。”

    这场面刘氏看在心里又是一记冷笑,就算是亲兄妹又如何,到底不是一起长大的,这感情怎么也是亲厚不起来的。只是,到底血浓于水,况方凌澈这孩子从小心思就多,还是小心比较好。

    方凌澈一一与众人问了好,老太太就命人领他去了灵堂祭拜老太爷。

    此时已过了卯时,老太太挥手道乏了,方菲玥便对静姝使使眼色,随众退出来跟随刘氏前去灵堂哭灵。

    要说这哭灵是最最煎熬的了,方菲玥自小在庄子里长大,连老太爷什么样都没见过,对老太爷感情并不深厚,见身旁一个个丫鬟婆子跪在地上哭得起劲,她只想着远离生母,又在这深宅里步步小心谨慎看人颜色,方才哭出泪来。

    好不容易挨了一日,晚上回去膝盖上又是一片青紫。

    唬得静姝忙找了老太太赏的药膏给她涂,她一面小心涂着药膏一面心疼地念叨:“姑娘连着跪了几日,膝盖都肿了,后头还不知道要跪几日,这膝盖要跪坏了可怎么好?”

    方菲玥道:“没事,这事可别让老太太知道。”

    老太太本就伤心欲绝,何苦再拿自己这一点小事去烦她。

    静姝点头:“我省得。”

    方菲玥这才小声道:“今儿打听出来什么了?”

    静姝小声回道:“姑娘跟随夫人去哭灵的时候,奴婢去帮老太太院里的几个婆子做杂事,听说大爷是老太太一手养大的,吃穿用度一度将昊二爷比了下去,为此夫人背地里没少生气。因大爷聪颖敏锐,十岁的时候就被老太爷送去了洛阳最好的书院读书,一年也回不了几趟家,老太爷病重的时候就派人去请了,只是路远,故今日才回府。”

    方菲玥认真听了,待听到兄长“吃穿用度一度将昊二爷比了下去”心中欣慰不已:“哥哥这般争气,娘亲也该放心了。”

    静姝道:“正是呢,据说大爷学问极好,必定是有大出息的人,老太爷那些门客也常常称赞不已呢!”

    主仆俩正说着话,忽听到敲门声,疏雨的声音隔着门传过来:“三姑娘可睡了?”

    她屋里灯还亮着,自是没睡,只是这么晚了疏雨找她会有什么事呢?

    第八回 赐丫鬟

    静姝开了门,就见疏雨领了一个莫约十一二岁,容貌齐整,肌肤白净,生得唇红齿白的丫头进来。

    她笑盈盈地了礼,告罪道:“叨扰姑娘了。”

    方菲玥忙站起来去扶,因着膝盖红肿,站起来时趄趔了一下,唬得几人争相去扶。疏雨道:“三姑娘快坐下,今儿又跪了一日,可是膝盖上的伤严重了?”

    方菲玥道:“不碍事。姐姐这么晚来可是老太太有事吩咐?”

    疏雨笑道:“老太太见姑娘里里外外只有静姝一人伺候着,怕她一人忙不过来,又因在热孝期家里里里外外的忙,不便大肆安排姑娘身边的人事,便先指了身边的丫头过来伺候姑娘。”

    她话音刚落,那丫头已跪在地上磕头请安:“奴婢请三姑娘好。”

    方菲玥扶着静姝的站起来,亲自扶了她起来,感激道:“多谢老太太惦念着。”

    疏雨道:“老太太还说,请姑娘看着给着丫头取个您叫着顺口的名,也算是她的福分。”

    那丫头又跪下,恭敬道:“请姑娘赐名。”

    老太太话都说到这份上,方菲玥也不矫情,心想着自己身边有了静姝,便给她取名“静菡”。

    静菡欢天喜地地谢了恩,就静静站在站在了静姝身后。

    疏雨见差事已完,就笑着告辞。

    方菲玥亲自送了她出去,临出门前将一个装有二两银子的小荷包塞进疏雨怀里:“麻烦姐姐这一趟。”

    回府之前,柔姨娘偷偷在她包袱里塞了几十两银子,还是静姝到这收拾东西后才发现的,也幸好有柔姨娘的这些银子,她才不至于那么拮据,才能拿出打赏的银子。

    疏雨连连推辞,“这是奴婢应该做的,三姑娘无须这般客气。”

    方菲玥再三推让,她方才受了赏,见三姑娘行事大方得体,又毫不娇柔做作,心里对她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送走疏雨,方菲玥便笑着与静菡说话,问她几岁了,家里都有什么人之类的话。

    她问话的时候静菡一直恭敬地垂着头,露出细白的脖颈,待方菲玥问完话才一一答道:“回三姑娘,奴婢今年十一了,老子在前院管着马车上的事,娘在后院浆洗上主事,奴婢上头还有个姐姐,名疏影的,在老太太身边伺候,下头还有个兄弟,在门房上作活,奴婢不懂什么规矩,还请姑娘和静姝姐姐不吝赐教。”

    她与静姝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满意的神态,方菲玥笑道:“你静姝姐姐初来府里,怕要你多教她呢。”

    静菡忙挥手,连道不敢。

    方菲玥临睡前有泡脚的习惯,静姝在给她涂药一时走不开,静菡便主动请命去提热水。

    她看着静菡的背影小声交代静姝:“虽是老太太身边的人,到底还没摸清楚脾性,我贴身的事暂且不要交给她,且观察一段日子,过些时候再说。”

    静姝应是。

    次日方菲玥仍是卯时起床去向老太太请安,因老太太赐她丫头,又谢了恩,这才坐在老太太下首陪她用膳。

    早膳仍是稀稀的白米粥,清淡无味,方菲玥喝了几口便放下了。

    待众人都来请了安,方菲玥便带了静菡跟随刘氏前往灵堂。

    老太爷是正二品的督察院御史,陪夫君来吊唁的夫人诰命不少,方菲玥便跟在刘氏身后机械地行礼还礼,偏偏半中午的时侯肚子就咕咕叫起来。

    她怕人听见,便悄悄带静菡去灵堂后方藕香榭里的茶水间。因藕香榭离灵堂较近,便做了家人休憩之处,茶水充足。

    方菲玥倒了一大杯白开水来,一股脑都喝下去,肚子撑撑的总算是不叫了。

    静菡见她这样格外心疼:“姑娘正是长身体的时侯,这样可怎么行,不如奴婢偷偷去厨房拿着糕点来给姑娘。”

    方菲玥摇头:“不用了,明日老太爷便大殓了,等出了殡就好了。”

    于是,为了止住肚子叫,她一连去了好几趟藕香榭。

    方菲榆见她去茶水间去得勤了,认定她是偷懒,第四次便硬是跟着她一起去了藕香榭。

    第九回 平阳侯夫人

    两姐妹到了藕香榭,方菲榆扬扬下巴道:“我先进去,你在门口守着”,说完也不待她回应便推门进入了。

    方菲玥无声笑笑,也不与她计较,站在门口等待。

    等了莫约一炷香的功夫也不见二姐从里面出来,她等得焦急,上前敲了敲门:“二姐,你可好了?”

    里面传来一阵悉悉碎碎的声音,和方菲榆略带慌乱的声音:“好了好了,催什么催!”

    方菲玥摇摇头,这个二姐还真是急脾气。

    她悠悠叹了口气,望向灵堂的方向,也不知静菡见她这么久没回去着急了没有。

    通往灵堂的是一条僻静的小路,两旁种了不少杏花。正值杏花盛开的时节,绿叶粉花,嫩蕊吐芳,密密匝匝开了满树,芳香馥郁。忽见穿着孝服的婆子在杏花天影里急匆匆直奔藕香榭而来。

    那婆子走到方菲玥面前行了半礼,面色焦急道:“三姑娘,老奴是二姑娘的奶娘杨妈妈,姑娘可曾瞧见我们姑娘了?”

    方菲玥指指门:“二姐在里头呢。”

    杨婆子松了一口气道,“可算是找到这姑奶奶了”说着上前拍门道:“姑娘,平阳候和夫人来了,夫人唤您过去呢。”

    门“吱嘎”一声开了,方菲榆紧张地走出来:“怎地平阳候夫人这时候来了?”

    杨婆子催促道:“姑娘快些去前厅吧,莫让夫人等急了。”

    话音刚落方菲榆便撇下她快步走了。

    她快步从方菲玥面前走过,留下一丝淡淡的咸腥味。

    方菲玥暗暗思索,这个平阳候夫人怎地让二姐这么紧张?只是,这丝咸腥味是……

    杨婆子看着方菲榆慌里慌张的样子无奈摇摇头,回身对方菲玥道:“三姑娘也快些吧,夫人也让您过去呢。”

    方菲玥一怔,回过神淡淡一笑,客气道:“谢妈妈告知。”

    杨婆子一笑说无妨,行礼与方菲玥道别,心里却道,吴婆子回来说三姑娘粗俗无礼,没见过世面,可见吴婆子胡说,这三姑娘温和有礼,不卑不亢,哪里像她说的粗鄙。

    待方菲玥到前厅的时候静菡正在门口候着,看见她忙迎了过来:“姑娘可算是回来了,叫奴婢好找,夫人吩咐说姑娘回来便直接去偏厅给平阳候夫人见礼。”

    方菲玥皱眉,平阳候夫人是贵客,夫人怎地一味将自己这个庶女喊出来见客?

    夫人身边的大丫鬟思音在门口守着,见她过来,忙进去通报了。

    待思音出来打了帘子请她进去的时候,她才不慌不忙地整整衣裙,稳步走了进去。

    她依礼垂着臻首,走至前厅中央行礼如仪:“女儿拜见母亲。”

    刘氏微微扬眉,沉声喝道:“还不快来拜见平阳候夫人。”

    方菲玥这才走到平阳候夫人面前行了大礼:“夫人安好。”

    大启规矩,初见长辈都要行大礼以示尊敬。

    她从进来说话、行礼,规矩无半点错处,在平阳候夫人面前也没丢方家的脸,但是……刘氏的眼里的光渐渐深隧,但是今日让她见平阳候夫人就是为了让她出丑的,怎想到她竞应对的这样好!吴婆子不是说她粗俗无礼吗,怎地今日一点也看不出来?

    方菲玥跪在地上,耳边传来一道颇有威严的声音:“起来吧。”就是这声音好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一样。

    她道了谢,起身的时候飞快看了一眼上头,暗道,原来是她!是回府之前,那日一她出门为娘亲折桃花,被庄子里的恶奴欺压,幸而遇到了琪姐姐,而这位平阳侯夫人就是琪姐姐的姑母,但是好像平阳候夫人并未认出她。

    她站起来便恭敬退至一旁,和两位嫡姐站在一处。

    一个小小庶女平阳候夫人还未放在心上,只转过身与刘氏说着一些“切莫太伤心”、“节哀顺便”之类的话。

    两人说了半日话,两位嫡姐偶尔还能说上几句,方菲玥便一直站在一旁,尽量将自己当空气。

    终于平阳候夫人要走了,方菲榆殷勤道:“夫人,榆儿送您。”

    平阳候夫人赞道:“榆儿真是越来越懂事了。”

    方菲榆刚向前走了一步,衣袖里突然有一块黑乎乎的东西掉了出来,直接滚到了平阳候夫人脚下。

    刘氏和平阳候夫人并排站着,离得近,带看到那东西立刻变了脸色,方菲榆看清那东西脸色也立刻变得惨白。

    方菲玥还没看清那东西是何物,就听到一旁的嫡长姐指着她厉声道:“三妹,你竟偷在热孝期间吃荤腥!”

    第十回 牛肉干风波

    面对大姐突然的指责,方菲玥微微一愣。

    这才看清地上是一块牛肉干,但跟她有什么关系?

    愣的似乎不只她一个人,屋内众人也都愣了。还是刘氏先回过神来,却是立即附和方菲梦:“三丫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方菲榆也回过神来,毫无愧疚道:“三妹,你也太不像话了,热孝期间食用荤腥可是大不孝啊!”

    大启规矩,热孝期间食用荤腥或滛乱者视为大不孝,轻者关宗祠思过,重则一辈子幽禁族中私牢,永不见天日。

    方菲玥忽然想起藕香榭门口闻到的那丝咸腥味,再看看二姐毫无愧疚的模样,在心底无声冷笑,众目睽睽之下是要栽赃嫁祸么?还是这样重的罪名?

    见她不言不语,方菲榆以为她是怕了,不禁面色得意,热孝期间一味清粥咸菜的吃着,纵然母亲偷送了不少小点心给她和大姐,她还是无法忍受,那些妈妈更是将她素来爱吃的牛肉干都收起来了。

    今日她在与方菲玥去茶水间时吃了一些偷藏的牛肉干,还剩下几块就藏在了衣袖里,谁知差点铸成大错,亏得大姐有应变之才,这才使她轻松逃过一劫,不然背上大不孝罪名的可是她了。

    一旁的平阳候夫人见此情况出声告辞:“方夫人既有家事处理,我便告辞了。”

    刘氏尴尬不已:“三丫头初回府不懂事,让夫人见笑了。”

    眼看平阳候夫人就要走,方菲玥立即出声阻止道:“平阳候夫人且慢……”

    这一屋子都是刘氏的心腹,若平阳候夫人离去,她怕真真要背负上这大不孝的罪名了,所以,必定要留下平阳候夫人。

    平阳候夫人这才正眼瞧了方菲玥一眼,心道这不是前几日在庄子里遇见的小丫头么?原来她竟是方府庶女。面上不动声色道:“你有何事?”

    刘氏冷眼看了方菲玥一眼,警告意味十足。

    她面朝平阳候夫人跪下,道:“求夫人留下为小女子做个见证。”

    “做何见证?”

    方菲玥淡淡一笑,抬头看向刘氏背后的丫鬟离音:“离音,适才平阳候夫人欲走时,二姐说要送夫人,你可看清大姐二姐在哪里?面朝哪里?我又是站在哪里面朝哪里?”

    “我……”离音没想到三姑娘会突然问自己,小心翼翼看了刘氏一眼,吞吐着不知如何答话。

    刘氏淡淡扫了她一眼:“平阳候夫人面前,三姑娘问你什么便答什么。”

    离音应了一声,极力思索道:“奴婢记得大姑娘和三姑娘是面朝厅门口的,二姑娘是正要走向平阳候夫人的。”

    离音话音刚落,刘氏便喝道:“二姑娘,你可知错?!”

    方菲榆一愣,嚷道:“母亲迷糊涂了,那牛肉干明明就是从三妹袖中滑落的。”

    见她如此迷糊,又做出热孝期间偷吃荤腥的丑事,刘氏气得浑身发抖,又因着有平阳候夫人在场,越发觉得失了颜面,厉声道:“孽畜,还不快给我跪下!”

    方菲榆还想反抗,方菲梦上前轻轻扯了扯她的衣袖,她才不情不愿地跪下。

    平阳候夫人见此情形知道再留无益,又看不惯方夫人如此欺凌弱女,便道:“方夫人教女,我也不便多留,只是莫要冤枉了人才好。”

    一句话说得刘氏脸一阵红一阵白,狠狠瞪了方菲榆一眼才忙不迭地送了平阳候夫人出去。

    回来见方菲玥还跪在地上,脸上挂着笑忙将她扶了起来:“好孩子,适才母亲冤枉你了,可不要因此与母亲有了嫌隙才好。”

    方菲玥温顺道:“母亲说得哪里的话,母亲也是没看清楚,又有外客在,母亲一时心急也是有的。”

    她这话说得刘氏无比舒心,温言安慰了她两句就嘱咐她回去休息,“今儿也累了一天了,早些回去歇着吧,明儿老太爷大殓,还有好大一通事要忙活呢。”

    方菲玥应了一声,行了礼便恭敬退了出去。

    见方菲玥走远了,刘氏挥退下人,才对方菲榆道:“起来吧!”

    方菲榆赌气地哼了一声,仍是跪着,并不理睬。

    刘氏叹了口气,亲自上前将她扶了起来,方菲榆不满道:“明明是那野丫头的错,母亲怎将过错算在我身上?”

    方菲梦见她如此无知,皱眉解释道:“我和三妹面朝门口,如果我们袖中有东西,掉落也只会向门口处滚落,而不是滚落到平阳候夫人脚下,当时只有你面对平阳候夫人,那东西自是从你袖中滑落。”

    方菲榆这才明白始末。

    方菲梦道:“怕是二妹和平阳候世子的亲事是成不了。”

    刘氏叹息:“也怪你二妹无福。”

    “母亲,怎么就成不了了?”方菲榆一听自己亲事不成,想成为世子夫人的愿望落空,立刻哭喊道:“母亲,我也要像大姐一样有一个侯府的婆家。”

    方菲梦皱眉:“二妹,休要胡闹。”

    二妹心思单纯,头脑简单,凡事又不懂思量,依她的性子婆家门楣高了怕她也撑不住,以她说这亲事不成对二妹倒是极好的。

    刘氏被方菲榆闹的头疼,好言软语地劝了半天,她才安静下来,却是恨恨地咬牙切齿道:“今日之事都怪那方菲玥,有我在一日,我一定不让她好过。”

    刘氏亦冷笑,虽说那丫头还有用处,但仅凭她那生母和老太太对她的维护,在她发挥出价值之前,她也不会容许她好过。

    窗外夕阳正浓,照得刘氏眼里的算计与恨意像要燃烧了一般。

    第十一回 复杂的方府

    方菲玥带着静菡从灵堂一路回了老太太的绵福院,又去堂屋给老太太请了安方才回了暖阁歇息。

    静姝早在门口候着了,见方菲玥回来立刻打起帘子,扶她走了进去。静菡也不主动讨好巴结,笑道:“姑娘今儿又累了一天,让静姝姐姐陪您说会儿话,奴婢去打些热水来,好让姑娘泡泡澡去去乏。”

    见她点头,方才恭敬退了出去。

    方菲玥心想,这丫头倒是机灵。

    静姝小心扶了她坐下,已找了老太太送的药膏出来,轻轻卷起她的裤腿,用棉花沾了药,小心翼翼地在膝盖上涂抹。

    方菲玥低头,瞧见她认真柔和的侧脸,不由就想起回府之时,娘亲为她涂药的情景,心头蓦地一紧,不知母亲现在可好?

    “前两日刚回府,一切不熟,奴婢今日去了厨房,那些婆子最爱碎嘴,打听了不少事情出来,姑娘是否要听?”

    静姝突然开口打断了她的沉思,方菲玥立刻回神,道:“说吧。”

    “是。”静姝应了一声方才拣要紧的说了:“老太太这些年除了专心教导大爷,还最爱礼佛,很少过问府中之事,府里大小事务都由夫人打理,夫人赏罚分明,倒也颇得下人敬重。大小姐去年许了宁国公世子,据说夫人和平阳候夫人曾是闺中好友,二姑娘大约会许给平阳候府世子。”

    平阳候世子?眼前无端浮现出那日桃花林中嘴角坏笑的少年,方菲玥无声冷笑,怕是经过今日之事平阳候夫人也不会要一个身在热孝期就偷吃荤腥的媳妇吧?

    静姝专心擦药,并未注音到她的异样,继续道:“老爷不爱女色,这些年也并未再纳妾,大姨娘因病早逝,二姨娘是夫人的陪嫁,在前两年不知因何缘故失了老爷欢心,被谴送去了庵里,三姨娘是老太太赐的,养了四姑娘,在绛雪轩住着,四姨娘本也是夫人陪嫁,因多年前流产,便一心向佛,又性格古怪,老爷便渐渐不往她那里去了。”

    方菲玥静静听着静姝说话,将娘亲告诉他的和她打探来的消息结合起来,方礼臣是方家独子,老太爷从小就严格要求,他又知道上进,又因着老太爷的关系才有了这大理寺少卿的职位,也许是早些年太过严厉,就养成了老爷过于心软,却又自私凉薄的性子,以至于娘亲多年前被诬陷,他虽同情可怜,又怕祖父责怪才不管不问。

    大夫人是四川省总督之女,方刘两家是世交,又因当时朝中局势不稳,老太爷为巩固地位,保全方家,才为老爷求娶了夫人刘氏。刘氏善妒多疑,又极有心机,老爷被她驯服得服服帖帖,方府姨娘在她面前也个个温顺,偏偏这一切被娘亲打破了。

    想到这里方菲玥悠悠叹息,方府看着人口简单,却复杂性的很呐,她都不知道如何入手查娘亲当年之事。

    静姝以为他是为将来叹息,道:“姑娘不必忧心,老太太对您极好,定不会让您在府里受委屈的。”

    老太太对自己再如何好,将来自己的婚事和哥哥的婚事还是由夫人做主的,况自己刚回府就因衣服之事得罪了夫人,还有平阳候夫人面前为维护自身名誉又指出二姐,就怕夫人心存不轨,给自己和哥哥个华而不实的亲事,这就遭了。

    但这些事也不好与静姝说,说出来只是让她白担心罢了,便道:“是呢,有老太太在呢。”

    两人正说着话,正忽听到外面故意放重的脚步声,就见静菡提了水壶过来。

    静姝正好也给方菲玥上完了药,便收起药膏,一起帮静菡倒了水伺候方菲玥洗澡。

    第二日一早,方菲玥便早早去了老太太处请安,见老太太面色不快,又不知何事,便小心陪着老太太用了早膳。

    一直到老爷和刘氏带着众子女前来请安,老太太才凝重道:“二丫头,你昨儿做了什么丑事,还不说么!”

    老太太不苟言笑,素日的慈眉善目此刻也凌厉起来,一句话吓得方菲榆立刻惊慌着跪在地上。

    刘氏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她明明已让下人三缄其口,怎地老太太还是知道了?难道是三丫头告密?

    这样想着不由看向方菲玥,却见她低眉顺眼地站在一旁,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心想,这丫头还真是沉得住气。

    方菲榆显少见老太太如此疾言厉色,跪在地上眼中已蓄了泪,不知如何言语,只把求救的目光看向了刘氏。

    老太太见她错了也不知说一句悔过的话,痛心疾首道:“二丫头,你祖父素日里竟是白疼你了,才使你做出孝期里偷食荤腥的丑事。”

    第十二回 二姐受罚

    方菲榆嘤嘤泣道:“祖母,榆儿知错了。”

    女儿的哭泣声立刻将刘氏拉回神,她忙陪笑道:“榆儿年纪小不懂事,老太太责骂她两句也就是了,何苦跟小孩子置气,没得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方礼臣亦道:“老太太切勿动气,孩子不懂事您教训就是了。”

    老太太见儿子和刘氏如此怒气更盛,一扬手旁边茶几上那只质地细腻,釉色洁白,上好的白瓷茶杯便被掷了出去。茶杯“喀嚓”落地,发出清脆的声响,吓得众人皆打了个激灵。

    看老太太怒道:“小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么?真当下令封了下人的口我就不知道了?你可知昨儿你媳妇当着平阳候夫人的面是如何处理的?你可知这事若传了出去,我方府的姑娘这辈子还如何嫁人?我方府以后还怎能在世人面前抬头?”

    方礼臣并刘氏立刻跪下请罪,家主下跪,连带着一屋子人都跪下来,方礼臣俯首道:“儿子思虑不周,请母亲息怒。”

    刘氏亦道:“儿媳教女无方,求老太太息怒。”

    屋内一片寂静,两三方斜斜的日光透过扮演的窗子照进来,印着鹤寿鬼龄的青铜香炉里青烟袅袅,清淡的檀香味让老太太的怒火平息不少。

    半晌,老太太才重重叹了口气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