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耀很无视他们这俩个小孩,只是小小的说了句:“这山是你们家的?”
两个人听到了仁耀说的话,明显有一个人就火气很大的想冲了过来,只是被另一个小孩拦住了,对仁耀说道:“这位大叔,这山不是我们家的,我们只是想进水镜山庄学习一下天下的大道,今天我俩看天气不错,闲来无事便想去山上看看,可刚没上去几步,就被人拦住,赶了下来。”
仁耀呆呆的看着这个小孩,样子很清秀,比起那个火爆的小孩来英俊多了,看他如此礼貌的说,仁耀也只能对他俩到了个歉。
只是为什么每个小孩都叫我大叔,仁耀是真搞不懂他有那么老吗?
“小伙子,你叫什么?”仁耀弯腰对那偏清秀的小孩说道。并没有理后面那个小孩。如今仁耀才发现,他已经被当代的风俗打败了,见到有才的人后,总想知道他的名字。
“大叔,我小名阿瞒,后面的这个是我从小的玩伴,他叫夏侯惇。”
初听阿瞒的时候仁耀倒是真没反应过来,只是听到夏侯惇的时候,猛然发现眼前的这位英俊少年就是曹操曹孟德,这要仁耀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刚穿越过来就看到一个大巨头,“治国之能臣,乱世之j雄”。而那个夏侯惇之凶狠又有谁不惧之。想当初他跟吕布作战,被流矢击中眼睛,结果当场就把眼珠挖出来吞了,还说什么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之类的话,只是想想吞眼珠就知道这种事的残忍和恐怖,其人可见一般。
“大叔,要是没什么事的话我俩就告退了。”说完那两个小孩便往客栈方向走去。
仁耀呆呆的望着他俩的背影,没想到年龄这么小却还有如此大的魄力,也难怪他们能在乱世中崛起,曹操和夏侯惇。
两天里,仁耀到处游荡着,与正在客栈房里看书的考生学习的气氛而言简直是天壤之别。仁耀从小到大始终相信一句话:“临阵磨枪,有个鬼用。”
两天后,一大群人被召集到一个偌大的广场,每等距位置都有一套桌椅,仁耀大致数了下,近三百套桌案。据说这个考场还分了整整三场,今早,下午和明天上午,当然题目也全然不同。一个九百选一的选秀活动热烈的拉开了序幕。而仁耀就是在今天上午考试的。
水镜山庄的招徒考试也随之开始。
张仁耀坐在一个桌子前,呆呆的看着发给他的问卷纸上简简单单的写着六个字:“纵观天下之势。”
第三十一回纵观天下(三)
张仁耀能否通过笔试,难道之后还有所谓的面试等待着我们的主人公,考试之后又会有什么等待着他?
下一回纵观天下(四)——张仁耀
都快凌晨2点了,我依旧奋斗在最前线,曹操和夏侯惇的出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华丽,当然华丽的出场有可能会反衬着悲惨的结局。看到曹操和夏侯惇的出现,我也明白三国战乱离我很近了。
累了,困了,睡了,醒了,一天又过了,过了一天了。日子仅是如此。
第三十二回 纵观天下(四)——张仁耀
张仁耀呆呆的望着考试卷上的题目,“纵观天下之势”。
看着周围的很多人已经开始奋笔直书了。而纵观天下,仁耀实在是什么都不知道,这该如何是好呀?
要注明一下,三国演义的开篇是从黄巾起义开始,而三国志只是人物传记,一个人一个人开始讲,所以即使仁耀有这两本书,却在这个黄巾起义还未开始的时期,当真是一无所知。
时间一秒一秒流逝着,仁耀依旧呆呆着望着那张纸,那六个字无论怎么看都只是那六个字。身旁已经有很多人都交卷了,而仁耀是满头大汗。难道说自己无论在哪里都没有考试命,在现世仁耀经常不及格,那分数不堪入目,当然比季沐鱼和李勤寿倒是好多了。穿越到这来,考试不会还跟以前一样吧。
考试官突然说了句:“离结束只有一炷香时间了。”
经验告诉张仁耀乱写东西总比交白卷好,记得政治老师曾告诉他们,不管什么题目,都要写点东西,乱扯点都是好事。
受到如此的教育,所以经验告诉仁耀一定要在这个纸上写点东西。
张仁耀苦恼的咬了咬笔头,“嗯,这个,纵观天下之势,虽然现在的时期我不太了解,可是之后会发生什么我还是明白的。没错,大不了写以后的事,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想完之后,仁耀立刻动笔写了起来。
“观今天下之势,虽太平却暗潮流涌,只一人即可反天下,众人之心不在一,又如何抵御外敌。天下大乱后,又只需一人即可平天下。天下仅如此而已。”之后有留下了自己的大名。
写完之后总觉得文笔甚是不错,自我陶醉了很久后才姗姗的交了上去。
一出了考场仁耀就开始后悔起来,如今天下太平,而他就写了些反乱的事,说不定要被人抓起来。还没走几步,就浑身发抖,张仁耀暗自悔过,你说我怎么这么笨了,大可言世间太平,吾皇万岁,现在可好,提心吊胆的,仁耀还一直琢磨着他是否要跑路。
郑乾两兄弟在考场外等着仁耀,一看见他出来便涌了上来,问道:“张兄,考得如何。”
仁耀极奇艰难的摇摇头,叹道:“各安天命了。”
郑乾是下午考试的那一场,中午吃完饭后,仁耀和郑乾郑坤就来到了考场外面,郑乾紧张的踱来踱去,张仁耀笑笑说道:“兄弟,考试呀,不要太紧张,镇定点才能发挥平常的实力,正所谓考场如战场,我们要重视但也不能太过重视。总之几千句话都不如一句加油。”
郑乾奇妙的看看仁耀,如品尝茶道一样品味他的话,“兄弟,那个加油为何意,在下实在不理解。”
“这个嘛,加油。”怎么解释加油嘞,“就是祝福你能考得更好,希望你能进入水镜山庄。”
“那真谢谢张兄弟了,那你也加油。”
仁耀无奈的笑笑,世间事就是如此,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这都是互相的。同身为孤儿的他们自然知道生活其中的艰辛。
没过多久,考生就要进场了,郑坤看着哥哥进入考场,口里喃喃的念着,仁耀自然知道郑坤是多么想要哥哥进入山庄学习,那不仅仅是光宗耀祖的事,学业成后在世间一定会有所大作为。
其实孤儿们最渴望的就是一个家,所以他们总想要的凭自己的力量建筑一座属于自己的家园。
考试结束,郑乾低着头走了出来,神情低落,郑坤还是跑了上去,询问着哥哥。
只是郑乾并没有说什么,郑坤也不敢再闹什么,跟着郑乾走回了客栈。
此行无话,仁耀也知趣的回到自己的房间,整理着他带来的行李。
整理完了之后,两天的休息也确实把他前几天的疲劳消除了,夜里突然有了精神,无聊的走到了楼下,本来想出去逛逛的,可刚一下楼,便看到厅中郑乾在喝着闷酒。
仁耀也知道郑乾这次考试没有考好,也无奈的坐到他的身边,叹道:“郑兄,何必一个人喝闷酒呢?”
“张兄弟呀,你不知道我弟弟郑坤他多么想让我进入水镜山庄学习一番,可是如今倒好,连面试都进不了,我还有什么脸面面对我弟弟呀。”
仁耀一听,怎么觉得这场考试就跟个高考样的,可是现世对高考也有很多的怨言,今天自己不妨套用一下吧。仁耀立刻安慰道:“郑兄,且让我跟你分析分析,你进水镜山庄所为何?”
“当然是光宗耀祖,寻得更好的前途。”
“既然如此,那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光宗耀祖呢?”仁耀继续诱导他的思路。
“这个嘛,当然也有其他的方法,就是从小官做起,一直坐到大官。”
“哦,这条路要相当多的时间,恐怕你等不及也不好走吧。”
郑乾思考片刻,也叹口气说:“这我的确等不了,所以我也只能靠水镜山庄这条路了。”
“呵呵,其实这也不是最好的路,郑兄,虽然如今我是一介白身,可能您并不会相信我现在的话,但是如今我还是要说,等你教完我剑术后,如果郑兄相信我的话,我一定能带郑兄实现你心中的理想。”
郑乾明显犹豫的看着仁耀。
“呵呵,有些事只能等时间的验证,不急不急,兄弟,如果可以的话不如我们认个兄弟吧。”
郑乾还是很犹豫的望着仁耀,久久没有开口。
仁耀支起身,笑了笑,拍了拍郑乾的肩,走回了房间。
原来这就是手中没有实权的结果,连一个人都不愿意与你拜把子,也许郑乾会想自己在攀他这个高枝吧。
仁耀躺在床上,想不清楚他的未来该如何往前走。
第三十二回纵观天下(四)
剑术,兵法,教育,这便是下回的主题。
下一回纵观天下(五)——张仁耀
这几天算是停更前的一些冲击吧,也希望大家能收藏下,毕竟会有十四天的时间不能更新,两周可能会让读者忘记了俺这个作品了。所以很希望大家能收藏下,方便以后我重回来大家能更方便的找到我的作品。谢谢大家了。
第三十三回 纵观天下(五)——张仁耀
第二天一大早,仁耀就被郑乾从被窝里拽出来,拉到了考场前面,张仁耀揉着惺忪的眼睛,说道:“今天不是还有一场考试吗?我和你昨天不是考完了,这么早来这干嘛。”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现在就会宣布昨天笔试过关的人,知道过关的人就要准备三天后的面试,至于今天考的人明天再宣布。”
仁耀简单的哦了一句,没想到这里办事效率这么快,果然是知名的山庄呀。
可是仁耀也知道他来这根本没什么用,张仁耀所写的那些反动的事情,不被抓都是一件喜事。
只看见一个文官拿着一个锦帛慢悠悠的走了出来,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特有的尖锐声音说着:“嗯,昨天的笔试过关的有。”在场的每个人都紧张的看着他,话说在场聚集了足足有一千多人,比仁耀他们来得早的有的是。所以仁耀一行人也只是站在了后面几排。
“沛国谯县人曹操曹孟德。”听到他读了第一个名字,仁耀就知道曹操所写内容一定是深受主考官的喜欢,毕竟人家以后会成为魏王,自己这个无名小卒拿什么去比?一本《三国演义》还是一本《三国志》呀,到时候没权没势的自己照样还是改变不了历史。
之后那文官念了大致三十多位名字,突然停住了,片刻后,说道:“最后一位了,张仁耀。”说完便收起锦帛走了回去。
周围的人一哄而散,有兴奋的,亦有失落的,只留下仁耀和郑乾两人傻傻的站在那里,张仁耀不可置信的问着郑乾:“最后一个人的名字叫啥来了。”
郑乾更加不可置信的说着:“那人说叫张仁耀。”
“难道说的是我?”仁耀指指自己。
“如果没有重名的话,便是你了,只是一般人都会在名字前加上家乡,请问你加了什么?”
仁耀摇摇头,说:“什么都没加,我以为就个姓名就好了。”话说他要加什么家乡嘞,现世的?谁认识。想当然两个时期的地名和风貌已经变化了很多。
“那就一定是你了,没想到兄弟你卧虎藏龙,我都没发现。”郑乾有点兴奋的说着。
只是仁耀依旧没感到什么激动的感觉,总觉得这么不真实。
仁耀和郑乾回到客栈,郑乾对仁耀的态度明显转变了很多,对仁耀说:“今天下午我就把初步的剑术交给你了,倒时候从客栈直走,大约不远处有一池塘,我在那里等你。”
仁耀抱拳向郑乾鞠了一躬,“在此先谢过郑兄了。”
中午过后,仁耀又去看看了关于三国的书,再次确信了其中没有郑乾这个名字,也看了看前期的一些,关于十常侍,关于何进,关于董卓,又熟悉了一番。
才整理好,走出客栈,是呀,这几天仁耀要练剑术了,所实话战场上剑术并不很厉害,在马上主要还是长兵器的优势,像张飞的八丈蛇矛,像吕布的方天画戟。然而剑术在这里只是一个保身用的工具。至于仁耀学剑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如今在这个即将乱世的社会里,没一点武艺只能惨死街头,所以现在是不学白不学。
果然没走多久,就看到了一个池塘,不远处站了两个人,不用说肯定是郑乾和郑坤。仁耀有点迫不及待的走到他们俩跟前。
“你来了,在教你之前,我们还有点事交代。”郑乾略微严肃的说到。
张仁耀也知道这就是相当与拜师之前的很重要的交代。比如杨过进入古墓,小龙女在教之前也说了很多事项,这样的类似的情况在现世也有很多。
“这个,我和郑坤会把剑术的攻守技都交给你,你也知道,我主攻,我弟弟主守,当初我们兄弟俩决定把一样学精,再加以配合,对于你而言当然是两个都要学。还有在此之前你要发个誓。”当时的人对发誓是很看重的,这个仁耀也知道,远远不如现代,现代发誓跟玩一个样。
仁耀立刻跪了下来,把手举到头上,郑乾点了点头,说:“我要你发誓,此剑术只能用在正道上,不能用它来做歪门邪道的事情。”
怎么弄个跟武侠一样的发誓咯,仁耀莫名其妙的发完了誓。
“好了,你可以跟我们学习了,关于剑,看来有必要跟你说明一下。”郑乾润了润嗓子,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剑最早出现与商代,剑也被称为‘百兵之君’。至于自古有名的剑客,例如曹沫,专诸,要离,豫让,聂政,荆轲等人,剑的招式是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搅、压、挂、云等为主。而我们郑家的剑术据说是传自与王家。”
听着听着仁耀觉得头疼死了,你说教剑术就教剑术咯,何必把它的爸爸的爹爹的老祖宗也叫唤过来,话说那剑客他也不认识,当然除了荆轲之外,实在忍受不下去的仁耀对郑乾说:“这些历史晚上再跟我说,趁着天不晚我们先练练吧。”
郑乾看了看天,其实仁耀也知道他讲的意犹未尽,只是既然被打断了,也没有法子继续讲下去了,之后无奈的对仁耀说:“那好吧,今天下午你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会基本的剑法,就是刺,劈,砍。这是对战中用的最多的,这几个用好了,自保是没有问题的了。”
接着郑乾便演示了一遍刺,劈,砍。
其实在仁耀眼里,郑乾就只是拿了个剑刺了一下,劈了一下,砍了一下,极奇的简单,郑乾演示完毕后,就把剑丢给了仁耀,仁耀也照样子刺了一下,劈了一下,砍了一下。
郑乾得意的说:“不错,看来你天资很不错,那今天下午就把这三个动作各重复一千遍。”
首先仁耀真不知道该往哪里吐槽,这样几下就天资不错了?既然天资不错的话,干嘛要他练这三个简单动作?
可是师父毕竟是师父,总不能不听他的,于是这天下午仁耀在池塘边机械般的重复着刺劈砍。
第三十三回纵观天下(五)
剑法难道真是如此简单吗?还有一件事别忘了,还有面试那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哦。
下一回乱臣贼子——张仁耀
这几天鹏飞我可是相当的勤奋,码字呀码字。
第三十四回 乱臣贼子——张仁耀
张仁耀刺劈砍了一下午,他一回到房间就躺在床上放肆的揉着酸痛无比的手臂,自叹道武艺还真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
第二天,郑坤倒是没来,只有郑乾在池塘边等着仁耀,郑乾看到仁耀一边揉着肩一边走来到他面前,郑乾淡淡的说了句:“把昨天练出来的展示一遍。”
仁耀照着昨天的刺劈砍的动作又做了一遍,只是由于肩膀实在是过于酸痛,刺到一半手就开始抖起来了,劈则是手最多只能抬到水平程度,仁耀也知道自己这动作做得是不堪入目。
而郑乾没心没肺的笑着说:“我看你还要练这个,这样吧,后天你就要去面试了,这两天也不学别的,就练这个了,这三个动作每天各做一万次。”
仁耀心里暗骂着郑乾的祖宗,这还不学别的,我学了别的吗?拿个剑谁不会刺劈砍,还每个动作一万次,我真的真的不明白这些有什么用。
虽然是这样想,仁耀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持续练习了两天。
这一天算是艳阳高照。
也是张仁耀要去水镜山庄参加面试的日子,仁耀是很奇怪面试这想法是哪个鬼才想出来了,居然搞得这么现代。
仁耀来到考场外,看到居然排起了长龙,难道就这样一个一个进去面试,今天郑乾倒没有来陪自己,毕竟郑乾还有他自己的事情要做,再说一个面试,还要一个大男人陪,那算个什么事,仁耀这要想着。
只看见这条长龙,有老有少,那些老人大多都是白髯秃顶,不得不说这个时代有才的人多如牛毛,但有才又出名的却很少,都说乱世出英雄,如今还没乱自然没有显出英雄。
排队是一件极奇耗时间的事,直到等到中午,总算轮到仁耀了,他走了进去,有个人把仁耀带到了一个小厢房里,那里面只坐了一个小孩。
仁耀疑惑的看着那个小男孩,小男孩也饶有兴致的看着仁耀,那男孩穿着个白袍,头上扎了个球状的白布,那奶白的婴儿肤,仁耀是总算想到了,他放到现在就是一个正宗的正太。
那小男孩从袖中拿出一个纸,喃喃道:“你就是张仁耀?”仁耀点了点,不知道这个小男孩要干什么?
“家住哪呀?”小男孩一边问一边摇脑袋,那装大人的样真是可爱。
“家。”仁耀有点支支吾吾的回答,“家,我也不知道家在哪。”这是实话,家在哪,哪又能回家呢?这也是张仁耀最苦恼的地方。
“也罢,坐下吧,面试开始。”
什么,仁耀有点莫名其妙,这是面试,让一个毛都没长齐的人来当面试官?这算做哪门子的面试,以为这是面试幼儿园的老师是吧。
等仁耀反应过来,仁耀也知道刚才脸上那表情没有控制住,那小孩倒也没有管这些,估计怀疑他的人多得去了,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了。
“张仁耀,我看了看你的答卷。”突然一个响声,仁耀吓着抬头一看,原来那小男孩拍桌而起,把纸卷成棒状,胀红了脸指着我怒道:“你这个乱臣贼子,也有脸面来水镜山庄撒野。”
仁耀愤怒的想:被一个小男孩这样骂自己还是头一回,作为一个男人,更作为一个贱人,即使对手只是一个儿童,我也照样骂回去。
“无礼小儿,且不说我年龄比你大,算你长辈,你得敬我三分,就单单一个乱臣贼子岂是你能判断的。”仁耀也拍案而起。
那小男孩把手上的纸甩到仁耀的面前,“你看看你写的那些,明明是想颠覆我大汉王朝,你不是反贼是什么?”
“这是我对大汉的劝诫,有道是‘居安思危’,小鬼,你有没有听说过。”仁耀蔑视的看着那个小男孩,然后把卷纸捡了起来,摔门而出,大声吼道:“不要以为你们水镜山庄如何如何,不就是一个破山庄,哥还不稀罕嘞。”
张仁耀怒冲冲的回到客栈,郑乾正吃着午饭,连忙叫住仁耀:“张兄,为何有如此大的火气?”
仁耀看了看他,把面试的情况都告诉了他,当然没有把那个卷纸上面的内容说出来,只是说上面写了点大汉朝廷不足的地方。
郑乾沉思了一会,说:“按我说,张兄你卷纸上面也并无过错,被说成乱臣贼子固然有点过了头,只是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这男孩可能是去年考进水镜山庄的那个孩童,你得罪了他,唉。”郑乾摇了摇头,我也知道其中的意味,得罪了面试官,肯定是不能进山庄学习了。
“也罢,此等山庄不进也罢。”
面试完后,张仁耀也没有去想面试的结果,开始决定专心和郑乾他们练剑。
张仁耀走后,那间面试的小房子里又多出来一个人,对着那男孩说:“你看此人如何。”
那小男孩不屑的说:“此子乃性情中人,不能成大事,我不怎么看好。”
那个人笑了笑,说:“孔明,你这么小就有嫉妒心了,这个毛病要改改才好,你也知道,他笔试部分答得非常不错,虽有点粗俗,却没有其他人的浮夸,在面试部分敢与你争论的也就他而已。此人是个可塑之才。特别是他那句‘居安思危’,说破了多少历代君王所没注意的地方。”
第三十四回乱臣贼子
孔明,没错,就是诸葛孔明,可是下回的题目居然是。。。。。。难道?
下一回诸葛小儿欺我太甚——张仁耀
相信若是看我作品的读者看了这一章就会莫名其妙了,好好第一人称怎么变成了第三人称了,我不得不说哥实在没有能力用第一人称把故事写好,体验了几章第一人称的写法,不得不说那几章不是很好。
所以本来想把张仁耀这一角度写成第一视角的结果还是功亏一篑呀。哥该死,我会把之前的都该成第三人称的。大家原来我吧,我只是想把文章写的更加好看。
第三十五回 诸葛小儿欺我太甚——张仁耀
话说张仁耀面试完后,完全放弃了进入山庄学习的希望,只是全身心的投身于练剑当中,这专心的劲倒是让郑乾很是敬佩。
虽然仁耀在面试完后跟着郑乾练了有近五天的时间,可是这五天里,郑乾依旧要仁耀继续那三个动作,刺劈砍。
说实话,仁耀觉得如果再这样写去的,他不是崩溃就是要疯了。
这天傍晚,郑乾让仁耀停了下来,把他扯到池塘边,说:“你看水里面的你,可有什么感觉?”
仁耀觉得好生奇怪,难道他要像个小学生那样说句大自然好奇妙,还是要像中学生那样说句这只是个反射原理,又或者像高中那样说句这现象关我屁事?
仁耀盯着郑乾的脸,想从郑乾的脸中望出什么答案来。
“不急,刚才这个是我小时候父亲问过我的,他说这个问题解决了,剑术就会更上一层楼的。好像说什么都是悟道。”郑乾傻傻的摸着头,继续说:“直到现在我也没参透什么,所以刚才想问问你的。”
仁耀想了想,悟和道,水里面的倒影,仁耀好似抓到了什么又什么也说不清。
“先不说这个了,刺劈砍仁耀你已经练了许久了,但是你要记住如果想要剑术卓越的话,这三动作必然是每天的必修课,这几天我也看出来了你的耐心,远在我和郑坤之上,也许你会问我这三个动作有什么用处,如今我要用事实来告诉你,郑坤,过来。”
郑乾对着郑坤说:“等会你和张兄对打一下。”郑坤老实的点了点。
然后转过来对仁耀说道:“张兄,刀剑无眼,可要小心。”
仁耀自然知道这些道理,也没有回答什么,拿起了手中的剑,摆好了架势。
郑乾也退到了一边,在草地边坐了下来,饶有兴致的看着这场对打。
张仁耀也知道自己好歹也算学了几天剑法,总不能像以前那样拿起剑就乱砍吧,也没有立刻攻上去,而是盯着郑坤。
郑乾让郑坤跟仁耀对打也是想了很久才得出的两全之策,毕竟郑坤主守,一来也不会轻易伤到张仁耀,二来连自己都无法破解弟弟的防守,仁耀只学了三招,又怎么可能破解,这样也正好为仁耀做一个实战。
只是郑乾看的这个架势,不得不说这场比试太无聊了,张仁耀盯着郑坤,而郑坤只是保持的防守姿态,两个人在转圈圈。
实在忍耐不住的郑乾对两人大叫:“你们俩到底打不打,我们还要赶着回去吃晚饭嘞。”
其实张仁耀也不想拖这么久,仁耀也知道比武讲究找敌人的弱点,所以仁耀盯了这么久也不是白盯了,他一直在寻找郑坤的死角。
但是有一点却证明了张仁耀的确是初学者,哪个比武会像这样半天没动静,别人都是在对打中寻找死角。
郑坤也有点坐不住了,平常跟哥哥对打,哥哥都是二话没说就攻了上来,自己也可以转守为攻,可对面这货又不攻又不守,只跟着他绕圈圈,既然他不攻,我就攻了。
郑坤突然朝仁耀跑来,猛的就是一劈,仁耀也知道对方按捺不住了,只是郑坤劈的速度极快,不容仁耀退后,仁耀无奈把剑横档在上方,突然郑坤收起了劈招,仁耀还在奇怪嘞,怎么那一击还没下来。郑坤把收住的剑往仁耀胸前一刺。
这时仁耀也知道大事不好,急忙往右边奋身一跳,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后方站起来。
仁耀奇怪了,不是说郑乾主攻,郑坤主守吗?这郑坤咋也攻的这么猛嘞,当然仁耀是不会知道其实这是极奇简单的招数。
—奇—其实仁耀学的刺劈砍算是剑术的主要部分,刺劈砍的配合,在加上脚步的配合,最后在加上一点其他类似搅,压,云的技巧,可说剑术有千万种变化。
—书—就这简单的两招,仁耀就守不住了,张仁耀也不是蠢人,所以马上把剑丢在地上,对郑坤说:“认输了,再不认输了就会死的。”
—网—郑乾和郑坤无奈的笑笑,郑乾说道:“天色也不早了,回去再说把吧。”
一回到客栈,就看到客栈里有很多的人围在一起,张仁耀是个好事的主,也挤进了人群中,还不停的问:“什么事,什么事。”
好不容易仁耀挤进了人群的正中央,只看见那个在面试时候看到的小孩在那里,那小男孩一看见张仁耀挤了进来,马上笑着说道:“大家,主人公来了,如今能够当水镜山庄学徒的就是这位连来自哪都不知道的人,张仁耀,张先生。”说完后有走到了仁耀跟前,说:“小师弟,以后就是同个师门了,我自会好好照顾你的,不用担心,师兄不会欺负你的。”
其实这一连串的话说出来有点伤人,倒是仁耀也没在意,毕竟自己还处于迷糊状态,难道自己夺得了这个名额。
“小师弟,小师弟?”那小男孩连喊了几声,又笑着对大家说:“大家看看,这小师弟高兴的快傻了。”
仁耀回过神来,马上对那小男孩说:“够了,人可不要得寸进尺,辱我一次我也就算了,可是。”
那小男孩又马上用阴阳怪气的声音说道:“师弟,我可是跟你来道喜的,又哪有侮辱你的意思,再说了,你又何必跟一个小孩如此计较?”
仁耀想这男孩还自称小孩,我看连大人都不是跟他对骂的对手。
“好了,以上都是玩笑话,仁耀师弟,以后自当相互关照,师兄我复姓诸葛,名亮。”
诸葛亮,仁耀心里暗笑,此等名人居然就在我眼前,而且还是一个小孩模样。
“诸葛师兄好。”毕竟是名人,仁耀也没有计较什么。
诸葛亮又凑到仁耀耳边,小声的说:“今晚二更,十里外竹林,师父说要见见你这个徒弟。”
仁耀点点头,也小声说:“师弟知晓。”
仁耀想这估计要跟我开小灶,想以前孙悟空拜师,也是半夜三更学艺,什么七十二变啦,什么筋斗云啦。
周围的人都是来看看能进水镜山庄的是什么奇人,结果却大失他们所望,结果是如此一个平凡的人。
仁耀越想越高兴。吃完晚饭就回到房间里,又紧张又兴奋。仁耀幻想连篇,难道要教我类似张角那样的呼风唤雨。(典型忘记三国演义只是小说的货)
二更不到,仁耀就从床上爬了起来,虽然有很大的睡意,但学艺更为重要。幸好这时是夏天,天气倒是不冷。
当仁耀悄悄的走出客栈时,发现他忘却了一件事,夏天的蚊虫极多,更何况是野外。
仁耀浑身被叮了几十个包,总算来到了竹林,呆等也只是被蚊虫咬的份,仁耀那个恨呀,为啥没搽点风油精再来嘞。可是如今回去只怕会误了时辰。
二更天已过,竹林里没有任何的人烟。
仁耀想了想,大概那些高人们都有迟到的毛病,比如马良那货,也是耐心的等嘛。
仁耀也没什么怨言,毕竟师父也有可能遭受蚊虫的叮咬,可是师父也没管就为了这么个刚进来的徒弟,想想受点苦也值了。
仁耀的睡意又袭上心头。
早上的阳光照在仁耀脸上,仁耀好不容易才醒过来,看到周围,这竹林依旧什么都没有。
难道,难道。仁耀的心里打着鼓。
仁耀又走回了客栈,郑乾一看仁耀回来,本来打算劈头大骂,说什么误了习武的时辰,只是一看那仁耀身上全都是红肿的包,又马上改口问道:“出什么事了?”仁耀摇摇头,说了句:“今天我先休息下,明天再来练剑。”说完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仁耀心里暗骂:诸葛小儿敢骗我,存心整我。
第三十五回诸葛小儿欺我太甚
进入了水镜山庄的仁耀还是要受这小煞星的折磨呀。
下一回灵活剑法
鹏飞祝大家元旦快乐。
第三十六回 灵活剑法——张仁耀
“一个月之后,凭此腰牌方可进去水镜山庄学习,到时候一切安排再另行通知。”一个白嫩秀气的书童把一块腰牌交到了张仁耀的手里,说完这些话后也没管仁耀的反应就匆匆的走了。
张仁耀观摩了一番这个腰牌,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华丽,本来他想这起码应该是一块翡翠腰牌,结果事实证明这只是用竹子做的一块简易的腰牌。正面只是刻了四个字,想也不用想,便是那“水镜山庄”。后面则是一句话,“梦尤水,水似镜,是亦非,真亦假,莫道命,由人定。”仁耀心中念了一遍,觉得好似有点道理,却实是不懂。
随后仁耀也没再管这句话的涵义了,自己有一个月的空闲时间,一个月之后就要在水镜山庄进修了,这手头上的事肯定要先解决,练剑的这事一定要在一个月之内练成。
仁耀对武功实在是懂得不多,毕竟小时候仁耀接受的是考大学论。考上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这样的理论被深深印刻在仁耀的脑子里。所以他根本不会知道练武人的幸苦,也许几个招式就要耗掉武人的毕生。像以前那些武术,想必开发者都是由很多人累积下来而形成的,最平常的莫非那太极拳了,可到如今太极又分了很多种,想必也是一代代传承,一代代改良的结果。
若仁耀把自己这幼稚的想法告诉郑乾的话,估计郑乾也不会再去教他什么剑法,如此一个轻视武术的人还教他做甚不是。可是有些时候仁耀就有这么一个优点,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