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了一大通,蒋介石在连番收到震动之后,才想起来此行的目的。对张学良道“汉卿,你前年去广东的时候,和孙先生是谈好的。可是我们进攻北方的时候,你怎么又通电让我们停战呢?”张学良一边心里默念着,老爷子莫怪我。一边道“是家父的意思,他老人家毕竟出身北洋一脉,和几位叔伯很有些交情。所以他们求到老爷子跟前了,也就答应了。”蒋介石听了心里腹议不止,什么北洋一脉,谁不知道你爸爸是土匪出身,跟北洋军又能扯上多大的关系?不过还是客气的道“那,汉卿啊。你看我们合适什么时候进攻呢?”
张学良闻言大笑道“介石兄说笑了,我以弱冠之龄治理关外已经是筋疲力尽,力有不逮了。这广东政府的事怎么能问我呢?”
蒋介石心里又是一阵大骂,你倒推了个干净。就你们东北军现在这阵势,我们敢打吗?您老人家要是不同意,直接援助北洋政府一批军火,我们也别打了,能守住就不错了。张学良看了眼蒋介石不渝的脸色,道“我觉得嘛,都是中国人,何必大动干戈呢?你们两家不如坐下来谈谈吧?那边都是我的叔叔辈,汉卿自问还能说得上几句话。”
蒋介石闻言沉吟了起来,没有说话。张学良又接着道“段叔和吴叔他们不仅是北洋元老,同时也是革命元老嘛。他们也许都做过一些错事,可是也不能因此否定他们的功绩。我觉得两家坐下来和和气气的谈一谈最好了。打来打去的,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还是咱们中国人。却让那些外国人得了不少的力。你们这边要是愿意,我去和他们谈一谈,好吧?”
蒋介石沉吟了一会儿,道“汉卿,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不是我所能决定的。能不能等我跟广东方面沟通一下?”
张学良点了点头,“这个自然。”
蒋介石又看了一眼张学良,心里的滋味就更复杂了。他一向自视甚高,可是这个年轻人给他的冲击太大了。本来蒋介石来之前,对张学良是充满了羡慕的。以弱冠之龄做到东北军总司令,确实令人羡慕。可蒋介石认为他更多靠的是父荫罢了。等到了东北,蒋介石才知道,早在一年前,张学良就已经是东北的实际统治者了。而大街小巷谈论的也更多的是这位无比年轻的领导人。可以从那些东北人的眼神中和话语中感觉的出来,对这位才20来岁的领导人,他们发自心底的热爱和尊敬。这些东北人坚信张学良可以给他们一个无比幸福的生活。而这些,是蒋介石在别处没有见过的。
今天的会面,让一向热衷于权柄的蒋介石更是大受刺激。自己还比人家大几岁呢。可是张学良做出这种决定无需和任何人商量,而自己虽远在千里之外,也依然只能当个传话筒。这让一向傲气的蒋介石有点失落。
张学良自然看得出蒋介石的情绪,可是他并不打算安慰他。来自后世的他深知这位蒋委员长的性格。让他来参观鞍山工业区,也不过是一种权谋。告诉他自己在中国未来的走向上拥有绝对的发言权。而以蒋委员长对于工业实力的绝对迷信,他肯定会劝说孙中山同意和谈的。在原本的八年抗战中,蒋介石也不愿意做亡国奴,可他之所以一直对抗日有一种悲观情绪就是他太过迷信工业实力,他太过看重两国的工业实力差距了。
果不出张学良所料,蒋介石回宾馆的当天晚上,就向广东政府拍去了一封电报。而戴笠在这封电报发出1小时后就拿了一份交给了张学良。张学良直看了一眼就坐了起来。戴笠并不知道他们今天下午的谈话内容。而这里面所涉及的许多数据也是戴笠不知道的。可是这张纸上却全部对得上号。这就证明了这份资料的准确性。
张学良奇道“你破译了他们的电报?”戴笠摇了摇头,“破译密码,我们现在人手还不够,也缺这方面的人才。这份东西,是我买通了他们的电报员再加上手下弟兄们偷听,弄来的。”张学良心下哑然,好家伙,这才上任几天就有这样的战绩了。不愧是戴笠啊。张学良道“你去东北大学数学系找找这方面的人才。或者有些信得过的教授也是可以帮得上忙的。”
戴笠听着点了点头,见张学良没有什么吩咐了,就退了出去。张学良这才细细的看了这份材料。前面倒是没什么。不过是一些对于鞍山工业区规模和生产能力的介绍。重点在于后面。
蒋介石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和北洋政府和谈的事,而是劝谏孙中山也要发动关系在南方尽快发展军工产业和重工业。更是直言,如果可能的话,要尽快从日本进口一批器材发展重工业。在最后,蒋介石才谈到,凭现阶段东北军的实力。无论是广东政府还是北京政府都不可能与之抗衡,所以还是和谈的好。
张学良看完笑了笑,看来老蒋同志是完全入瓮了啊。和谈只是个幌子罢了,张学良自然知道无论是老段还是老吴都不可能和谈的。因为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袁世凯的问题,给他如何定性,这是双方最大的分歧所在。广东政府的立场肯定是要给袁世凯定一个卖国贼的罪名,而北京政府肯定是不愿意的。如果袁世凯被定位卖国贼,那么继承自袁世凯手中的北京政府的法统就会存在很大的问题。
双方扯皮起来就要天长日久了,而张学良就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做很多事情。而对于广东政府要建重工业区,要发展军工。张学良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如果日本人援建最好,那么他们要达到一定水平和质量至少也要2年左右。如果是自己发展,那么就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到那时,东北军也许早就入关了。而那些熟练工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至于北伐军的装备更新,张学良完全不放在眼里。因为按照鞍山现在的发展。多则一年,少则半年。张学良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空军了。到那时,再大口径的炮都是浮云。
想到这,张学良呵呵一笑,以手指敲击着桌子,缓缓的唱道“想当初,老子滴队伍才开张,总共才10几个人七八条枪。哈哈哈。”唱着唱着自己先乐得不行。
杨颖端了茶和点心进来,看到张学良正在爽朗的大笑就是一阵开心。她已经好久没见过张学良笑得这么开心了。
第四十九章 新春贺礼
1924年的春节,张家过的很热闹。但是相对于往常来说,也许这样的家庭最喜欢的莫过于这样平静而热闹的春节了。张学良看着房间里笑闹着的家人,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嘴角就有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
张老夫人正在和杨颖说着什么悄悄话,想来也是催促她早点要孩子。而这个从杨颖羞喜的瞟了张学良一眼,就完全看得出来。学铭已经考上了东北大学,不过他读的是什么系,张学良这个哥哥却是忘记了。许灵韵也和他一起考上了,不过她的专业,张学良却是记得的。许灵韵读的是医学。张学良曾经笑着问过她,怎么选的这个啊?许灵韵当时脸色微红,没有作答。不过杨颖晚上的时候却告诉张学良,许灵韵是想学医将来照顾张学良。
学思也开始读中学了,这位小正太始终以大哥为榜样。小小年纪就整天研究着怎么带兵打仗。学习成绩自然就不怎么理想。可他身为帅府最小的公子,老师也实在不怎么敢管他。倒是张学良听说了之后,彻底当了一次长兄如父。把他好好管教了一次。这小子才好好得读起了书,不过要大哥每年都要带他去军队里看看。张学良没奈何只好答应了下来。
一家人吃罢了饭,又喝了点酒聊聊天。学铭突然道“大哥,咱们去放烟花吧?”张学良看了他一眼,道“等到12点吧。”学铭就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了。学思却是笑着叫道“大哥不羞,东北军总司令还要玩我们这些小孩子的玩意吗?”
杨颖和许灵韵也是两双妙目看着他,实在想不出他还有如此童心。张老夫人自然是开口问了“小六子,你要去放炮仗啊?”张学良笑着摇摇头,道“你们一会儿啊,听就是了。”学铭自然是知道张学良的打算的,可是大哥不让说,他也就只能憋着了。看着一家人好奇的样子,突然就觉得和大哥有个秘密真好玩。
12点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奉天成外,乌兰巴托城外,还有山海关,鞍山以及已经修筑好了的长白山—鸭绿江工事群。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东北军所有火炮开始咆哮,整个东北大地都仿佛在爆炸,这些空包弹是张学良早就命人准备了的。他要在中国最隆重的节日里,向所有人展现东北军的实力。
那些老百姓本来打算在院里放鞭炮的,可是突然就听到了如此大的响动。一时间都惊在了那里。待看到城外红了的半边天,听着士兵们的欢呼。他们才知道是他们的少帅在为他们鸣炮庆祝春节。
本来张学良今年家里是不能放炮的,因为老爷子刚过世。家里自然是不能放炮的。可是张学良还是选择了这样去和东北老百姓庆祝春节。想来老爷子也会喜欢这样霸气的方式来过年吧。东北军此时光口径150的重型火炮就有300余门。其余火炮,即使不算迫击炮都有3000多门。这样大规模的炮击。让北京和关东军都不用听前线电报就知道东北军有动作了。
在北京的吴佩孚和在天津的段祺瑞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就听到了响动。两个人都正在和一家人吃饭。筷子也是同时掉在了地上。段祺瑞心里嗑膯一下,好家伙,小家伙发飙了?而吴佩孚则立刻冲到了机要室要接前线电话。待听到前线说,对面打得全部是空包弹的时候,才放下了心。再一低头,看见自己脚上只穿了一只鞋的时候,也不由苦笑道“自己原来这么怕他吗?”
关东军虽然是不过中国春节的,但是官兵们还都是放了假在休息。炮击开始的第一时间,关东军的士兵们和军官就放下了手头的事开始集结。而此时的关东军司令官白川义则已经下达了准备作战的命令。前线才传回电报,对面的东北军只是打的空包弹。白川义则看着齐集司令部的十数位军官,也只好苦笑道“都回去继续休假吧。”军官们就一阵嘈杂。
参谋长川田明治少将,道“司令官阁下,这明显是东北军对我皇军军威的挑衅。我觉得我们是否可以还击一下?”
白川义则先是眼睛一亮,想了想又摆了摆手道“刚才的炮击你也听到了,这样大规模的炮群,我们也没有把握可以一击必胜。再说了,对方既然准备了空包弹又岂会没有实弹?这样的挑衅想来也是对方的计划,既然是对方的计划,又怎么会不做好我们一旦出击的准备?而且,我想,这样的示威也不是针对我们来的。”
川田明治想了想,道“哈伊,将军阁下说得是。”白川义则挥了挥手,几位军官都退了出去。看着窗外的飘飘洒洒的大学,白川义则苦笑道“这个年轻人还真不好对付啊。”
第二天一早,戴笠就送来了张学良想要的情报。北京的反应和关东军的反应。张学良看完这些东西,才笑着问他“吴老爷子鞋跑丢了,你都能知道?”
戴笠略带自豪的道“只要总座想知道的,我都能让您知道。”张学良就笑道“好家伙,那你闲来得空的时候,给我去查查日本天皇穿不穿内裤吧?”戴笠自然知道张学良在和他开玩笑,不过还是很认真的答道“好,卑职这就去查查。”
张学良摆摆手,道“你得了吧,这个不用你查我也知道。日本人都穿的兜裆布,天皇自然不会例外。”戴笠也笑了起来。张学良又道“那,有没有关于南北和谈的最新进展?”戴笠皱了皱眉头,道“这两天过年,他们都不谈了。不过我估计总座这一阵炮轰得他们肯定是要好好谈了。”张学良笑着点了点头。
自从张学良跟老蒋谈了之后,又和吴老爷子说了说。南白两方就开始正式谈判了。不过两边显得都没什么诚意。从8月谈到1月了,都要过年了。什么建设性的结果都没有。倒是给两边的文人了一个好舞台。北京政府骂广东政府是非法政府,搞独立,不为中华民族着想。而广东政府骂北京政府法统不纯,丧权辱国。两边骂来骂去,一点结果都没有。张学良自然是期待他们可以谈的更久。这样张学良就可以准备的更加充分。
可是他们也要谈出一点成果啊,要不然你骂好几年,张学良还要背这个骂名呢。所以,他也只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劳师动众的给两边加加温。想来以吴老爷子的反应,应该会有些效果的。不过这个效果也要等到大年初七以后才看得出了。
大年初三的时候,张学良带着全家老少来到了毛乌素沙地,这里人烟稀少,正是做军事基地的好地方。而这里也正是东北军第一架飞机准备试飞的地方。整个地区都被戒严了。戴笠更是于2天前就亲赴现场。检查张学良再三强调的保密工作。此前,这架试飞的飞机已经试飞过两次了。赵工更是天天都盯着,确实没出什么大问题。这才通知张学良来观看的。要不然第一次飞就摔了,赵工脸上也不好看。
一家人本来打算在家里好好过节的,谁也不知道张学良大过年的把大家弄到这儿来要干嘛?只有学思一见是进了军营,不停的咯咯的笑着。张学良穿着一身呢子军装,鼻子还是冻的通红。
老夫人和杨颖还有许灵韵一人一身皮大衣也是冷的不停的跺脚。张学良看着皱了皱眉头,对赵工道“还要多久啊?”赵博文连连道“马上好,马上好。”正说着,一间仓库的门缓缓的打开。一架飞机慢慢的驶了出来。一时间全家人都呆住了,他们自然都是见过飞机的。坐过的都不在少数。可是张学良大过年的把一家人弄到这来。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学铭声音颤抖的问道:“大哥,这个是咱们自己的飞机?”
张学良点了点头,喃喃的道“是啊,是咱们自己的飞机。”
学铭更是挥了一下拳头,道“好家伙,咱们自己都能造飞机了。”
飞机缓缓的开到了跑道上,开始缓缓的滑翔。待滑了200多米的时候,机头猛地一抬直冲霄汉。学思大喊道“飞起来了,飞起来了。”杨颖和许灵韵也是大喊大叫。而学铭却要沉稳一些,对大哥道“大哥,有了飞机。咱们就彻底不用怕日本人了。”张学良笑着点了点头。
老夫人看到这一幕,眼角含泪的默念道“老爷,你没有看错人。小六子干得真的很好。你看,咱们都有自己的飞机。”
张学良虽然也很开心,但他更关注的是这架飞机的实用价值。转头问道“赵工,这飞机和小日本的比起来怎么样?”赵博文虽然都看了两次了,不过也很激动。道“总座放心,咱们这可是按照美国飞机的标准弄得。无论是火力还是装甲都比小日本的强。就是因为这些失去了一定的机动性。不过也比小日本的差不了多少。”
张学良点了点头,道“那可以造运输机,轰炸机。这样的大型飞机吗?”
赵博文点了点头,道“等咱们熟悉了这些小飞机,造大的也不难。”
张学良这才开心了起来,使劲的握紧了双手。心里默念道“好,好,好。我们将来就和日军好好争一争制空权。我倒要看看你们还未面世的零式战机到底有多厉害?”
----------------------------
ps;今天小生过生日啊。大家是不是给点票票呢?
第五十章 学生
从毛乌素沙地回来的时候,一家人虽然都很疲惫。但是都很兴奋,他们虽然不知道飞机会有多大的用处。但是其他人可都是不会造的,起码在中国,会造飞机的仅此一家,别无分店啊。学思更是吵吵着,他将来要当空军,去开飞机。
张学良临走的时候跟赵博文交代了,如果试飞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尽快投入生产吧。毕竟战争的阴云还笼罩着神州大地。而能有一件有效的震慑所有人的武器,更是张学良梦寐以求的。飞机这边倒是还算顺利,可是坦克的研发却出了很多问题。首先是120口径的主炮在发射的时候产生的后座力严重影响了射击的精度,其次是射击的时候必须停下来。否则坦克甚至有可能被带飞。张学良自然是知道后世的坦克肯定不会射击的时候还要停下来。可是具体问题怎么解决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一时间也是没有主意了。
初七一过,南北谈判再次开始。这一次双方都放下了一些争论。总算是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对孙中山大家都很尊敬。北京方面也表示一旦和谈成功,南北合流。他们愿意奉孙中山为大总统。而张学良在得到信息的第二天也通电全国,表示完全拥护孙先生担任以后的大总统。
北京政府表面上让了一步,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损失,首先这个承诺是南北合流之后才谈得上的。而此时南北合流还没影呢。其次,他们也知道就威望而言,他们这边确实也没有人可以和孙中山去争这个位子。与其到时候败了,不如现在就让出去。起码能换一些实惠。
但是共识也只达成了这一点,第二天又卡在了袁世凯的问题上。广东政府坚决要求称袁世凯为国贼,北京政府自然是不愿意的。于是,双方又回到了原点,开始了无限的扯皮。消息传来,张学良实在是无奈了。只好默默的想,那你们就慢慢吵吧。本来你们要是好好合流了,我估计也没多大理由入关了。你们既然在那扯淡。到时候就别怪小张我下手无情了。
张学良刚过完年也实在没多少事好忙。整天猫在家里和杨颖聊聊天,造造人。这大概是他重生以来过的最舒坦的一段日子了。不过老天爷显然不想让他这么舒服的过活。
这天下午,张学良正在房子里面和杨颖卿卿我我的聊着天,杨颖把一双玉足压在他的腿上调皮的动来动去。陈叙就冲了进来。看见了有些尴尬,不过还是硬着头皮道“总座,你快去看看吧、东北大学的学生要游行啊。”张学良闻言豁然一惊,好家伙,这是怎么弄的?咱可没干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么,这是什么情况?
张学良赶紧的就往外跑,一边道“你去叫戴笠来。”话音刚喊完。戴笠已经从门口冲了进来。张学良忙问道“什么情况?动乱还是示威?”
戴笠苦笑道“都不是,是请愿。”张学良闻言心才沉了下来,问道“请愿?请什么愿?”
戴笠道“他们要求总座现在就挥军入关,统一中国。”张学良闻言睁大了眼睛“嗯?什么意思?这帮学生怎么了?盼着打仗吗?”戴笠还是一脸的苦笑道“唉,谁知道呢。今天早上有东大的学生演讲了一番。结果学生们就激动了起来。纷纷要求总座重振我中华雄风啊。总座,要不您就顺应民意,入关吧?”张学良闻言眼睛一眯,扫了戴笠一眼。戴笠立刻惊醒,立正道“卑职多嘴。”
张学良又看了戴笠一眼道“学生们自发的?”戴笠冷汗就下来了,忙道“是,是学生们自发的。”张学良又道“那局面控制住了吗?”戴笠道“也没什么控制的,学生们都很配合,只是拉横幅喊口号。并没有什么过激的举动。”
张学良点了点头,舒了口气。要说学生游行是最不好处理的事情了。动不动就会引发暴乱。还好张学良现在还算得民心,在东北老百姓的心目中确实不是不错。且不提张学良提高的东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是杨颖的基金会帮了那么多人,建了好些学校。让穷人的生活也有了盼头。而这些功劳老百姓自然是算在张学良头上的。所以大家对这位东北领导人确实是没多大的意见。
而学生们不过是见识了大年三十晚上东北军炮贺春节所表现出的实力,就期待张少帅能即刻挥军入关,让全中国统一起来。张学良知道这些可爱的学生的意思的时候,实在哭笑不得。不过还是要出去见一见的。要不然,游行的性质变了可就不好了。
张学良要出去和学生对话,戴笠和陈叙都不愿意。毕竟人太多了,安保问题实在不好保证。张学良也考虑了一下这个问题,最后对戴笠道“那你去请几个学生代表来。记住,一定是请的。他们要是不愿意,不准用强,明白吗?”戴笠立正,道“是。”转身出去了。张学良把玩着手中的茶杯,对陈叙道“你说他算个好人吗?”说着朝戴笠的背影努了努嘴。陈叙想了想,道“不算个好人,但是条好狗。”张学良闻言笑了起来,这个沉默寡言的侍卫长还真是一针见血啊。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戴笠都不是个好人。但,他绝对称得上是个好帮手。不过是需要多控制控制罢了。
张学良自然不会在里厅接见这些学生,穿着家居服也显得有些太随意了。这个年代的大学生还是很值钱的。所以张学良就换了一身上将礼服,坐在会客厅里等他们。不到一会儿,戴笠就带了3男1女四个学生进来。张学良忙站了起来,到门口去迎接他们。几个人都是20岁上下的年纪,稚气未脱。不过那个女孩儿却是让张学良眼前一亮。颇显秀气的五官却透漏出一种英武的味道,一看就是个刚强的女孩儿。张学良和他们一一握过手,就招呼他们都坐下来。
张学良坐下之后,笑着道“古时候,国子监里的太学生都是预备的官员,所以他们从来都有资格参与国家大事。现在虽然是民国了,不过你们这些大学生也是天之骄子。都不要紧张,你们不要当我是东北军总司令。咱们本来也差不多大。就随意的聊一聊。”
几个学生都点了点头。张学良又道“那你们谁能告诉我,你们今天为什么要游行呢?是我或者东北政府哪里做的不好吗?”
为首的那个男孩子道“总司令,您好。我叫王帅,来自东北大学政史学院。我们今天游行的主要目的是想请您挥军入关,统一中国。咱们的国家要发展不统一是不行的。而东北军也是有这个实力的。所以我们举行了这一次的游行。”
张学良伸出手点了点他,道“王帅同学,首先,我要肯定的是东北军确实有这个实力去统一全国。可是你不要忘了在我们的周围还有日本和苏联。而60万东北军是否可以战胜这两个强敌呢?说句实话,我的把握并不大。那么如果我们陷入了国内战争的泥潭,一时半会儿又打不完。我们的东北就会有危险啊。”
这个叫王帅的学生显然有些激动,他没有想到张学良回答他的问题非常的直白,没有任何的官腔。而是很明确的告诉了他东北军现在的出境和困难。激动的连连点头。这个时候,那个女孩儿说话了。“张总司令,您好。我叫蒋雨君。我是管理学院的学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希望您不要回避。”
张学良抬了抬放在沙发上的手,道“但问无妨。”蒋雨君就轻笑了一下,随即又严肃了起来,问道“您认为东北政府现在是民主的政府吗?”这个问题问出来,满是皆惊。旁边的一个男孩儿更是拉了拉她胳膊。而蒋雨君理都不理,一脸倔强的表情。
张学良轻笑了一声,道“这个,自然不是的。”张学良的回答让这些人更是吃惊。他们以为张学良会绕过这个问题,甚至会发脾气。没想到张学良直言坦承的承认了。蒋雨君的嘴巴更是成了一个o字型。不过愣了一下,继续接着问道“那您认为这是个怎么样的政府?”
张学良毫不犹豫的道“这是一个军政府,一个军事独裁的政府。或者说是一个我张某人独裁的政府。”蒋雨君这次却没愣着,继续直言道“那总司令认为这样对吗?”旁边都额几个学生包括戴笠都是一身的冷汗。
张学良笑了笑,道“那什么样才是对的呢?现在就在东北举行直选吗?在一个文盲率超过百分之90的地区实施直选,这明显是一次不负责任的选举。你说对吗?蒋雨君同学。”
蒋雨君秀气的眉毛蹙了蹙。显然在想这个问题。其余几个学生显然受到了蒋雨君的鼓舞,问得问题一个比一个大胆。最后有一个男生甚至问出了,“总司令是信仰哪一个主义呢?三民主义还是?”张学良道“这个不是关键的问题吧,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从来都是兼容并蓄的。像外国人为了让别人信自己的教,就能打来打去。再看看我们中国,五台山上不是佛庙旁边就是道观。大家各信各的就是了。不过,我想无论信什么,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谋福利。任何政党,只要你是为国为民好,那我就有和你合作的基础。如果你把这个都抛弃了。你把你的主义说得再天花乱坠,我也要坚决予以消灭。”
最后快结束的时候,蒋雨君这个小姑娘再一次石破天惊的问了一句“总司令,您刚也承认了您的政府是一个独裁的政府,那您打算这样独裁下去吗?”
张学良摇了摇头道“今天的东北,在我的治下,相信你们也看得到,大家都过着不错的日子。老百姓们也并不反对我。如果有一天大多数人要求我下台。我自然会下来的。”
蒋雨君点了点头,有点调皮的笑道“希望总司令能信守诺言,不要到时候舍不得。”
张学良笑着点了点头。
第五十一章 谈一谈
南北方的会谈地点两边都同时选定了武汉,这个地方。本来张学良属意的是在南京谈。不过又有一大堆文人觉得在故都谈这种事情不大妥当。所以就只好在武汉谈了起来。只是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在张学良鸣炮示威后取得了一点成就之后,又陷入到了无限的双方互相谩骂之中。
而张学良则成为了双方卖力拉拢的第三方。两家虽然都有国外的势力支持,各自都有背后的列强的影子。可是无论是孙中山还是吴佩孚对列强答应的条件都是有自己的底线的。可是他们拉拢起张学良来那是真下血本。北京政府许的是三军副司令。而广东政府更下血本,直接是总理就要给张学良。张学良自然是双方都不得罪,但是谁的条件他都没答应。
以他现在的实力,他是有资格问鼎中原的,又何必非要屈居人下。
农历2月2,龙抬头的日子。张学良通电南北双方,希望三方的最高领导人可以当面谈一谈。张学良更是很有底气的道,这一次的会谈可以不在东北,他张学良不怕去任何人的地盘上会谈。
孙中山于政治上的事不是很明白,可蒋介石和吴佩孚都看出了张学良的用心。显然三家谈判。这谈判的地点放在谁那,都显得气势弱一些,胆子小一些。可是此时的中国,除了张学良。谁还要这个底气,不怕对方扣人呢?就是张学良自己也是冒着一定的风险的。遑论内部比不安定的孙中山和吴佩孚。
最后孙吴两人秘密商议了一番,双方对觉得还是去奉天谈的好。想来张学良也不敢同时扣了两家的主事人。要知道这两个人一扣,整个关内肯定就乱成一锅粥了。以张学良以往的行事作风来看。他应该不会有这个心。
张学良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不惧去任何地方谈,现在兜兜转转又决定在奉天谈。这样一个类似于会盟的和谈,从一开始就隐隐约约的给了张学良一个盟主的身份。而吴佩孚和孙中山更不会想到,这个他们眼中的子侄辈。所图的可不是这个带不来多岁实际利益的身份。
阳历的3月份,路远的孙中山和近在北京的吴佩孚、一前一后的进了奉天城。而此时的奉天城无疑再一次成为了整个中国的焦点所在。而此时所有的中国人才意识到,这个即将要过23岁生日的年轻人在教训了东洋人和老毛子之后,已经开始站在了中国最高的政治舞台上。而他的第一次亮相,就是如此的隆重。以盟主一样的身份,召集另外两家在奉天开会。
孙中山和吴佩孚分别来奉天的时候,张学良都亲自去迎接的他们。这无关多少政治因素,大多是一个子侄辈对长辈的尊敬罢了。想来两个人都明白,所以态度摆的也都很端正。在私下里,对张学良也是摆足了长辈的排场。对张老爷子的去世都表示了惋惜。可是上了谈判桌,曾经和张学良谈过的吴佩孚就不那么自在了。不过和孙中山比起来,吴佩孚对张学良的好感还是多一些。毕竟这个也是北洋子弟。
吴佩孚和孙中山自然是一个看一个不顺眼。孙中山眼里吴佩孚就等同于国贼一般的人物了。而吴佩孚对孙中山个人虽谈不上什么恶感。不过对于他在广东召开非正式国民大会,继而自立政府也是一肚子火气。所以三个人刚坐下。谁都没有开口。
张学良看着这样实在尴尬,虽然他很愿意南北政府交恶。可是毕竟来他的地盘开会了,总不能还是什么都谈不成吧。那样他脸上也不好看了。所以他只好先开口了“两位都是我的前辈,为国为民奔走疾呼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或者还是个小孩儿罢了。今天咱们既然决定要在这谈,还是把一些事情先放下吧?”说着看了看一样板着战斗脸的两个人。不过张学良这番话说出来,就是卖了两人面子了。继续僵下去也不像话。
到底孙中山的资格还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