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张学良就从长白山赶回了奉天。虽然男人骨子里都是好战的,但ba出身的他虽有东三省讲武堂的记忆。毕竟于打仗显得很外行,留在前线反而妨碍了高志航的指挥。所以他就赶回了奉天,毕竟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剿匪练兵这么一件事。
年关将近,帅府上下都在忙碌着准备年货。这种事自然是不用张作霖和张学良做的。张学良倒是想去给母亲帮帮忙,反而被母亲笑着训了两句。自然是君子远庖厨之类的话了。张学良没奈何,只好拿了些钱交给母亲算是补贴家用吧。这个母亲到没有拒绝。想来看着长大的儿子也是分外高兴的。
张学良正想着母亲充满欣慰的笑容,就听后面老爷子熟悉的声音,“小六子,你回来过年了,可别忘了前线的将士们。”张学良回头请父亲坐下,才说“怎么会,孩儿给将士们军饷加倍,还着人给军属们都送了些年货的。”老爷子这才点点头“你也大了,有些事也不用我提醒,不过,这一次剿匪是不是下手有些狠了。听说你们新一军都杀了万人了。这个可不大好啊。”张学良也坐在父亲身边“是,各部歼敌合计是有6万余人了。不过这都是那些顽固抵抗的,还有些投降的,我们也没有杀啊。”老爷子拍拍他的腿,“不是这个意思,杀人有什么,杀了也就杀了。只是这些土匪就像地里的韭菜一样,那是砍完一茬长一茬。不好搞啊。”张学良拉着老爷子的手,说“父亲,这些你就不操心了。之所以有那么多土匪,还不是连年战乱引起的,我们发布新政,让老百姓衣食锝饱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当土匪。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组建一支专门用来剿匪的部队。”
“哦?”老爷子眼睛一亮“怎么说?”张学良继续解释道“长白山一带的张海天手下有3000多人,已经派他的师爷和高志航接触过了。是准备接受我们收编的。这些人自己就是土匪,剿匪想来也算是内行了,自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老爷子点点头“话是不错,不过他们信的过吗?”
张学良笑笑“不管信得过,信不过。枪是给他们了,可他们的给养全部掌握在我们手里,他要是有异心,那些枪也不过是些烧火棍罢了。再有,他一旦开始剿匪,以后这东三省自然是再没有他张海天可以落草的地方了,他也就只能死心踏地的跟着咱们了。”
老爷子哈哈大笑“不错,不错。小六子是长大了,这些事你自己看着来,不错,不错。”
两人正说着话,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在门口探头探脑的。老爷子看见了就训斥他“不好好进来,在门口鬼鬼祟祟的干什么?”张学铭挠了挠自己的脑袋“父亲,大哥。”张学良拉着他的手让他坐下,问道“怎么,有什么事吗?”张学铭就说“大哥,老管家说,有人求见,说是高师长带来的。”“哦”父子俩人想望一眼,知道应该是张海天派来的人了。张学良对老爷子说“父亲,我去看看。”老爷子点点头。
叫老管家把人带到张学良住的东院的会客厅,是高志航手下的一个参谋陪着张海天的师爷,李笑来的。两个人见了张学良一个敬礼,一个鞠躬。就这一下,让李笑就感觉了一种卑微感,这正规军和自己这些土匪就是不一样啊。
张学良吩咐参谋给李笑上了一杯茶后又请他坐下。李笑哈了哈腰才开口道“少帅,高长官说,我们这事还得您拿主意。”张学良点点头,问他“你们山上有多少人?”李笑答道“3126,这些不算家属。”
“哦,你们既然打算接受收编,我也不是非要把你们杀光不可,只是如果你们答应了,再反悔,可别怪我心狠手辣。“
李笑连忙站起来,又是摆手又是哈腰“可不敢,可不敢。弟兄们虽然落草,那也是生计所迫。既然当了少帅的部下,自然不会反悔的。”
张学良让他坐下“既然你们愿意,那咱们就不废话了。我先提我的条件。”李笑又站了起来“您说,您说。”张学良竖起一根手指“一,你们既然是正规军了,军纪要遵守。”李笑赶忙点头“这个自然。”“二,把你们的家属都接下山。当然我会给他们分一块地的,再加上你们的军饷,肯定会让你们衣食无忧。”李笑忙答应下来。“第三,你们出身土匪,自然对你们那一套比较熟悉,我要让你们去剿匪,你可答应吗?”李笑愣了一下,“少帅,弟兄们只有3000多人,装备又太差,想要剿匪也没那好牙口,怕是不行吧。”张学良笑笑“你们既然投入我麾下,装备自然是我来解决,步枪,机枪,火炮,该有的一个都不少。而且,我不拆开你们,还是你们这些人,给你们编一个团。”李笑点点头,“少帅,您看,我回去跟我们大当家传一下您的话?”张学良道“这个自然。”
“哎,那我就走了。”张学良挥挥手示意他退下,又吩咐那个参谋照顾好,别委屈了客人。
做完这件事,张学良回到自己的房子,发现老爷子和弟弟还在。张学良一进门,老爷子就问道,“怎么样?”张学良笑着坐下,“没什么大问题,不过3000多人,也翻不出什么浪来。”老爷子点点头,也就不再说什么了。父子三人就聊些别的。张学良更是考校了弟弟一翻功课。
大年初一,张学良一早换上新的中山装,外面再罩上大衣。做一身学生打扮。带着两个弟弟出门逛逛。后面远远的跟着今天轮值的警卫班。虽然重生快一年了。但一直忙东忙西,就连去了一趟北京也没有逛过。现在诸事都有了些眉目。也让他终于有心情看看民国时候的年是怎么过的。
街上没有多少做生意的,毕竟忙了一年,很多人都歇了下来。倒是有很多小孩子在街上嬉戏,放炮仗。看着他们脸上天真的笑容。张学良突然感到一股沉甸甸的责任。因为他知道再过10年,这些孩子中有些可能战死沙场,有的可能被残杀,也有的可能会对小日本卑躬屈膝以求苟活性命。乱世之民不如狗啊。
15岁的张学铭已经有些懂事了,看着从小最疼自己的大哥突然有些低落。忙问道“大哥,有什么事不开心吗?”张学良摇摇头,问两个弟弟“你们要放炮玩吗?哥给你们买些?”
小弟拍着手叫好,就要拉着张学良去买。倒是张学铭皱着眉头说“大哥,那些炮仗有什么好玩的,你什么时候带我去看看大炮吧,父亲总说我还小,不让我看。”小弟学思问自己二哥“二哥,大炮的响声大吗?”学铭答道“当然大了,我听老师说,大哥去剿匪的时候,只一通炮就吓得那些土匪动都就不敢动了”
学思就抱着张学良的腿“大哥,也要带我去看。”张学良忙点点头,“看看看,等大哥的军队消灭了土匪回到奉天,大哥带你们看最大的那种。”兄弟三人其乐融融。
过完年,初九。高志航发来电报说,张海天已经同意接受收编,并且已经开始缴械下山了。张学良便从奉天向101团的驻地赶去。
虽然大雪纷飞,但东北的公路这些年修的还是不错的。所以,张学良还是在天黑之前,赶到了101团的驻地。远远的就看到,高志航陪着一个膀大腰圆的大汉走了出来。皮袄子,皮帽子,一双靴子。一副标准的东北土匪头子的打扮。还没走到进前。那汉子就朝张学良拱拱手,“少帅。”高志航确实等走到张学良进前才敬礼问候。
两人把张学良迎进指挥部,高志航吩咐侍从给张学良上茶后,高志航才介绍“少帅,这是震中华的大当家的,张海天,人称老北风。”张海天忙站起来,这一次确实敬了个礼。不过动作滑稽,让张学良差点把口里的茶喷了出来。张海天的脸就有些红。张学良忙摆手道“没事,没事。这些以后自然会有人教你们的。闲话就不说了。我提的条件,你知道了吗?”
张海天道“知道了,我们也都答应。不过,我有个要求。”“哦?”张学良朝他一点头,“你说。”张海天从椅子上站起来“我们土匪入伙都要有投名状以示忠心不二。少帅也吩咐了。我张海天就拿这东北的土匪做我们的投名状。不过,我们入伙之后可都是以兄弟向称的。所以我想跟少帅拜把子。”
高志航脸色突的一变,大声训斥“张海天,你疯了不成,我们少帅是什么身份,凭你也配。”张学良摆摆手,阻止了高志航继续说下去,“好,老北风在这一带虽是土匪,名声还不错。你也是条汉子,拜把子就拜把子。”高志航无奈,吩咐人把酒拿上来。两个人喝了血酒,拜了鬼神。这就算是兄弟了。张海天比张学良大10岁,自然是大哥了。
张学良握着张海天的手说“大哥,东北土匪已经为害很久了,这一次就拜托大哥了。”张海天忙道“兄弟放心,你的事就是大哥的事。”张学良点点头,把腰上的配枪解下来递给了他。张海天脸色一变,也没多说什么。把枪一拿。握着张学良的手不说话。心里却是认定,这条命就卖给少帅了。
高志航见张学良递枪就吓了一跳。待看到张海天的表情时就回过味了。心里不由钦佩起少帅。张海天的人下山的时候都是被缴械了的。送了这一把枪,只要张海天没有丧心病狂,少帅肯定是没有什么危险的。更何况双方又没什么深仇大恨。一把枪,换了一支职业剿匪的队伍。高志航自问是没这个本事的。
第八章 南下武汉
当晚,张学良与张海天还有高志航痛饮了一翻。张学良从张海天那里知道,东北的土匪不仅有因为生计所迫而落草为寇的。还有些是犯了官司,逃出来就上了山。这些土匪中有一些是无恶不作,而且暗中和日本人或者俄国人都有联系。
张学良喝的也有些高了,拉着张海天的手,大着舌头“大哥,这些事你比我了解,不说别的,兄弟为这1500万东北老百姓请你,不,求你,一定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啊。”张海天虽然酒量甚好,但听着张学良的话也有些感动“兄弟,你放心,哥哥我大道理不懂,但是你一个少帅把我这样一个土匪头子当兄弟,我没二话。一定把这事办的妥妥当当。”张学良摇了摇他的手,“大哥,你也知道,咱们中国以前那是何等的威风,现在,别说是那些老毛子,就连小日本鬼子也敢在这作威作福。可咱们呢,自家人半天打不完。”张学良又举起酒碗喝了一碗。伸手又去拿酒坛准备再倒。张海天连忙拦住他。“兄弟,可不能再喝了。你说的这些大事,哥哥虽然听不大明白,但以后凡是用得着哥哥的地方,你开口。刀山火海哥哥我眼睛都不眨一下。”张海天还准备再说,却看张学良已经爬在桌子上睡着了。
高志航和他把张学良扶上床,又看张海天一个大老爷们给张学良又是擦脸又是拖鞋。笑呵呵的说“少帅认你这个大哥还真是有眼光。”张海天一边让张学良躺好,一边头也不回的说“高师长,少帅对我那是恩重如山,我也不知道有啥能帮上他的,能做一点算一点吧。”
高志航摆摆手“哎,你说哪里话,少帅不是说了,你只要把剿匪这件事办好,自然就帮了少帅大忙了。再说,少帅心里想的怕也不只是东北这小地方,来日沙场征战,有的是你大展身手的地方。”两个人又聊了几句也就各自睡了。
第二天一早,张学良叫人把准备好的装备分发下去。又让张海天自己调了几个老兵去当教员。然后就带着高志航部返回奉天。
张学良返回奉天自然是要办下一件大事了。鞍山钢厂已经建成投产,第一批钢材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其中一部分已经可以用来造迫击炮了。虽然离那种大口径火炮还有一段距离,但毕竟也是一大进步。张学良要做的大事就是联络苏联,准备组建空军了。
有了钢材虽然不能自己造飞机,但制造配件,修理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更何况,对飞行员的训练更是要提早。张学良深知一个优秀的飞行员远比一架飞机的价值大的多。
陈独秀在苏联的关系又发挥了作用,张学良从东北各个大学挑选的2000多学生分批进入苏联各个航空学校学习。这些人中估计只有10分之一会成为飞行员,剩下的自然就是地勤了。
送走最后一批学生,又是10多天没有回到家的张学良刚进帅府就被老爷子叫了过去。
老爷子问了问他关于空军的事才从桌子上拿起一张电报递给他。张学良接过来,迅速浏览了一边。电报是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发给张作霖的,请张作霖看在国家和民族的份上,能在东北反对北洋军阀,兵进北京。促进全国统一。
老爷子待张学良看完,才问道“你怎么看?”张学良反问道“父亲的意思呢?”老爷子用手点点他“我是赞成的,我们与广东政府合作,打败北京不成问题。”
张学良点点头“是,可是打完之后呢?再跟广东政府打吗?”
老爷子愣了愣,他心里觉得打进北京自然就可以自己当总统了后面的事还真是没多想。
张学良见老爷子不说话就接着说“孩儿的意思是,我们与广东政府合作,打垮北京。这一步没什么。接下来就应该是进军华北以后,在华北再建一个鞍山工业区并向西北扩张。
再与广东政府和谈。我相信以孙先生之明,和平统一中国不是大问题。”
老爷子听了点点头“不错,可和谈之后谁当总统呢?”
张学良本待说自然是孙中山了。可看着老爷子的表情,一代枭却是不愿屈居人下。只好说“到时候再说吧,这第一步还没影呢。”
张作霖也觉得自己想的有些远了。就哈哈大笑起来“不错,不错。再过两年这些事就你来吧,我们这一代人是老喽,该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我和你叔父他们说起这些事,都知道要和广东合作打北京,可也没几个能再往后想一步的。”张学良忙谦逊了两句,才说“此次事关重大,孩儿准备亲去广州一趟,与孙先生面谈,不知父亲意下如何?”
张作霖点点头,“应该的,应该的。你把大虎带上,这样我放心些。”赵大虎是老爷子的侍卫长,武艺高强,枪法也是百发百中。是从老爷子发迹起就跟着他的。张学良就笑着说“那您怎么办?此去广州,谈的好不好,他们也不敢把我怎么样的。”老爷子不以为然的说“孙先生的大名我是听过的,自然信得过。但广东政府中怕也不乏阴险诡诈的小人,还是带上的好。”张学良想起两位后来的国民党高层顿时深以为然。
虽然奉天是有几架运输机的,但事属机密。还是微服坐火车的好。毕竟中国现在的飞机太少,目标太大啊。由于广东和北京的对峙,所以张学良只能从奉天坐火车到武汉,再从武汉坐船沿江而下到上海,最后从上海坐船去广东了。一想能逛遍半个中国,热爱旅游的张学良还是比较兴奋的。
临行前,张学良电告在各地完成剿匪任务的各部开始向奉天集结,并让参谋长王鹏举暂代军长职务。经过各部三个月的打击,东北大股的土匪几乎都被消灭了。剩下的到处流窜自然是交给张海天的东北剿匪总队来完成扫尾工作。这伙人对各部土匪远比那些正规军了解的多。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交代完新一军的事,张学良又找来李大钊。两个人就近来的工作向对方通告一番。张学良做的,李大钊自然都知道。轰轰烈烈的东北剿匪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而令张学良没有想到的是,由于东北工业的快速发展由此产生的大量工人阶级也让李大钊的工作进展顺利。仅仅是苏联援建的几个重工业长以及张学良的烟草厂就让李大钊发展出了200多名党员。再加上各个大学的学生还有新一军的官兵。东三省已经有了快10000名党员了。这让张学良不由不感叹李大钊的宣传能力。
说完了这些,李大钊得知张学良不日就要南下广州的时候,主动要求和张学良一起去。
这让张学良感到高兴的同时又有点遗憾。对民国时候的大上海,张学良内心是充满希望的。要是带着李大钊,显然就只能赶路了。要不有点娱乐,估计这位守常兄就要指责自己的党性原则了。
好说歹说,李大钊才同意让张学良用飞机送他去广州。虽然张学良怕暴露身份要坐火车,李大钊却没有这层顾虑。
终于在赵大虎和另外4个侍卫的陪同下,张学良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从武汉火车战出来。张学良也感受到了此时大武汉的繁华,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不过,显然没有人关注这时的市容问题。火车站刚出来的广场上,既有乞讨的老人小孩,也有拉客的风尘女子,自然也少不了民国一大风景——黄包车。可是,一线之隔的大街上,既有各种名车,也少不了繁华的商店和装潢豪华的大酒店。这样的贫富差距,让张学良很是感叹了一翻。
赵大虎自然是没有那么多感概的,上去问张学良,“少爷,怎么先找地方住下吧?”张学良听了点点头。赵大虎就引着张学良来到了武汉当时最大的酒店,也离码头不远的四国酒店。只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外国人开的。
一行人吃过晚饭。赵大虎吩咐一个侍卫去买去上海的船票然后便陪着张学良上了街。前世的张宇是个三好学生,除了抽烟以外,实在没干过什么出格的事。这一世,千钧重担压在肩上自然也没有什么心情去浪荡红尘一翻。只是在火车上坐的闷了,出来逛逛街罢了。
夜晚的武汉,街上还是灯火通明的。不过昏黄的灯光再加上等下站着的穿着高叉旗袍的浓妆女子,让整个街道都散发出一种暧昧的味道。赵大虎等四人护着张学良,自然是不会让这些站街女接近的。心里自然想的是,就是少帅想,也不可能看上这些货色。
“先生,买烟吗?”一个怯怯的声音传来。张学良扭头看过去,确实赵大虎拦着一个小姑娘不让她过来,不过小姑娘颇有些不屈不挠的架势,还是问了出来。
张学良摆摆手示意赵大虎让开,“有什么烟呢?”
小姑娘看有门,赶忙回答“都有的,先生要哪一种?”张学良看了看小姑娘捧在手里的大夹子,上面确实有不少的种类。张学良还看到了自己的东北卷烟厂出的烟。不过自己的烟抽着就没什么意思了。就要了一包美国的骆驼。给了女孩一个大洋。女孩显然没料到有人会拿大洋给她。忙有些窘迫的说“先生,我找不开的。”
张学良笑笑,“找不开就不找了,剩下的算我送你的。”
女孩就有些警惕的往后退了几步,赵大虎倒是迅速的拦住了女孩的去路。这让张学良实在哭笑不得。莫非在这位大哥心里,自己还干得出强抢民女的事不成。
张学良忙说“那算了,你看一块大洋能买几包,给我几包好了。”女孩本来看他眉清目秀,一副儒雅的气质才大着胆子上来的。听他这样说,也就放下心来。“好”然后又递给张学良几包烟。张学良就对他善意的笑了笑。
女孩一愣,居然说了句“先生,您真好看。”
张学良听了哈哈大笑,“男人怎么能用好看来形容呢?”
女孩顿顿脚,“反正就是好看。”
张学良只好笑着应下了,又觉得这个女孩很有意思,就问她“你多大了?”女孩回答“16了。”
张学良对赵大虎说“倒是和学铭一样大。”赵大虎对自己刚才的反应也有些懊恼,这么做不是惹少帅生气吗?忙点头应是。张学良又问那个女孩“小小年纪,怎么不读书跑出来做生意啊。”
女孩不服气的说“什么小小年纪,好像你多老是的。什么做生意,说的难听死了。我就是白天去学校读书,晚上出来卖卖烟给自己赚学费啊。”
张学良奇道“你父母呢?还要你自己出来赚学费吗?”
女孩很是神气的说“干嘛要靠爹娘,他们还要供弟弟上学呢,我自己照顾得来自己的。”
张学良正欲再和女孩聊聊。只见一个男人向女孩和自己走了过来。那男人看着似乎都有50多岁的年纪了。腰也挺不直了。显然沉重的生活压的他有些喘不过气。
男人走上前来,赵大虎也没有拦他。显然这样的体格让赵大虎觉得他并不具有什么危险性。男人拉着女孩,对张学良说“这位先生,可是小女有什么冒犯的地方吗?”
张学良摆摆手“没有,没有,你的女儿很懂事。我们聊得很开心。”
男人显然误解了张学良话里的意思,忙对张学良又是作揖,又是哈腰“先生,小女还小,您高抬贵手,放了我们吧。”张学良还没说话,女孩已经反驳道“爹,你想哪去了。这位先生是好人呢。又没把我怎么样。”
第九章 到达广州
被女孩的父亲一搅和,张学良也没什么谈性了。朝她父亲笑笑“老人家,我走了。”又对女孩说“走了,有机会的话,我们下次聊。”女孩忙点头应是。
赵大虎看少帅走了,忙紧跟上一步,说“少爷,要不我把那女孩买下。”张学良本来想开口训斥,又念他是老爷子的老部下算来也是自己长辈了。就没有说话。只是自顾自的向前走去。
又逛了一会,连被人误会两次是恶少的张学良也实在是万分无奈,论相貌,人称民国四大公子的他怎么就看着像恶少了?再说他虽然早些年是爱玩了些。强抢民女的事也并未干过啊,也不知道赵大虎是怎么想的。真是令人费解。回了酒店,张学良洗漱了一翻也就睡了。
一路火车,他也确实很累了,一觉起来从中山装的上衣口袋里掏出父亲送他的怀表一看都已经是11点多了。翻身坐起来,穿好衣服。洗了洗脸,发现这时候的酒店也不错嘛。还有送的毛巾和牙刷,虽然看着都蛮原始的。不过想来也是只有这种在武汉数一数二的酒店才有的待遇吧。
推门出去,看到赵大虎正跟昨天那个卖烟的女孩说着什么。张学良指着女孩对赵大虎说“赵叔,这是什么情况?她怎么会在这?”那女孩倒是先叫了他一句“少爷。”张学良率有所悟的问赵大虎“你把她买了?”赵大虎忙点头应是。张学良无奈的看了他一会,才说“好吧,好吧。买了就买了吧。”又问那女孩“你叫什么名字啊?”女孩也是读过书的,民国又比较开放,也并不怎么害羞的回答他“许灵韵,言字许,精灵的灵,音韵的韵。”
张学良点点头“我要去很远的地方的,你愿意跟着我吗?”
许灵韵看了赵大虎一眼,赵大虎忙接口说“怎么会不愿意呢?”张学良摆摆手,又问她“你说,愿意吗?不愿意的话,我不勉强你的。送你一笔钱去好好读书吧?”许灵韵低头想了想才说“少爷,我愿意的。”
张学良揉了揉她的头发转身对赵大虎说“去上海的船票买好了吗?”赵大虎点头说好了。张学良又问“我想去灵韵家里看看,有时间吗?”赵大虎脸色一边,又不敢阻拦,忙说“有的,有的。灵韵家就在码头旁边。”张学良就问许灵韵“可以去看看吗?”
许灵韵也没什么好反对的。张学良就带着几名侍卫在她的带领下,去她家看看。此时的武汉码头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码头。江面上千帆蔽日,船只往来如梭,不少挑夫正低着头担着远比自己的身形大的多的挑子才在窄窄的木板上向船上挑着货物。木板很薄,每踩一步都要晃上两晃,看着一个年龄不大的挑夫终于有惊无险的把一担货物挑了上去,让张学良不由得替他舒了一口气。
许灵韵的家就在码头旁边。更准确的说,是在江上面的一艘小船上。一家人只有一对夫妇在赚钱,剩下的弟弟妹妹倒有7个之多。让张学良不由不感叹许灵韵的父母能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要咬着牙供儿女们读书,实在是不容易啊。而,中国也正因为几千年流传下的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使她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里硕果仅存的一个。
想来这样的父母应该也不会卖女儿啊?张学良正在惊奇。却看到一个中年妇女从船中几乎是冲了出来,忙把那几个正在岸上嬉戏的孩子护在身后。对着站在张学良身后的赵大虎说“先生,我这几个儿女还小,我求你行行好,放过他们吧。”张学良听到这自然就明白了。回头看了看赵大虎,苦笑道“赵叔,你非得把这欺男霸女的恶名带到我头上吗?”
赵大虎连连摆手,又对许灵韵的母亲说“你这个人,我昨天说了的。200个大洋是预付的工钱,你女儿就是给我家少爷打理打理衣物。我家少爷出门在外,身边又只有我们这几个男人,实在做不来这些。你说的倒像我要把你女儿卖了似的。”女人也不敢反驳赵大虎的话,只是低着头,但却依然护着几个儿女。
张学良推了推许灵韵示意她安慰一下自己的母亲,才说“大娘,是我叔叔照料我的心思有些急了。你别在意。这样,她要是不愿意跟我走,就留下吧。那些钱算是我资助她读书的,不过,她要是愿意,你放心,我会让她读书的。”
许灵韵小声跟母亲商量了一会,就转过身来,说“我愿意跟你走的,不过,我以后还能回来吗?”张学良笑着说“自然是能的,等我下一次到武汉来,肯定带着你。”许灵韵也就点着头答应了。她自然不知道,等张学良下一次来武汉的时候。可就不会是一个人带几个侍卫来了。张学良看她答应了,又让张学良给许灵韵了100大洋,让她交给母亲。女人自然是一翻感谢,又和女儿红着眼作别。
做到了去上海的船上,许灵韵慢慢的才停止了抽泣。看得出她是个很坚强的女孩。平复了一下心情。许灵韵又好奇的问道“少爷,你刚才为什么要让我把钱给我娘呢?让赵叔给不就是了吗?”张学良两根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才笑道“赵叔给,倒显得你娘把你卖了似得。你给了,她心里好受些。”许灵韵就笑了起来,脸上带着泪花的笑颜最是动人。“少爷,你心地真好。”张学良闻言也笑了起来。
经历了许灵韵的事,张学良也没心思再在上海多做停留了。毕竟,国家早一日统一。老百姓才能早一天过上好日子啊。
从上海又坐海船,颠簸了日才到广州。张学良前世是南方人坐船倒没什么,许灵韵船上长大的自然也没什么呢。倒是赵大虎几个标准的东北大汉吐了个天昏地暗。张学良一路上一直想着自己的心事,不过闲暇之余和许灵韵聊聊天倒是让他得到了不少来自底层的消息。也给了他不少启发。两个人一路说说笑笑,关系倒也亲近了不少。许灵韵也很快就在张学良面前恢复了她少女调皮的天性。
李大钊在广州码头接张学良的时候。看到从船上走下来的张学良身后还跟着女孩。满眼促狭的看着他,张学良也没想到这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革命家还会有这种表情。也没解释什么,毕竟是自己人。
两个人热情的握了握手之后,李大钊就带这张学良住到了一所民户中。广东不比武汉,张学良要在这里见孙中山,身份暴漏是肯定的。所以还是小心些好。安顿停当,李大钊拉着张学良坐下。“汉卿,知道你要到了,我和中山先生都说好了,他明天来这里见你。你看可好?”张学良自然是没什么意见,不过他有别的事要问“守常兄,广东这边,我党的情况怎么样?”李大钊笑着说“发展很快,国民党还是很支持我们的。”
“嗯,”张学良点点头“和北洋政府比起来,国民政府还是比较进步的。我们应该联合他们,并且改造他们。”
李大钊也深以为然。
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一早张学良就起来了。在屋檐下看着天空,想着自己的心事。在现阶段下,只能选择这样一条路了。孙中山手里的国民党还是不错的。他们也部分完成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如果孙中山能多活10年的话,想来国共也不会到后来的反目成仇了。
正想着心事,就听许灵韵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少爷,喝杯茶吃点东西吧。”张学良回过神来,忙让她把东西放下,两个人就坐在回廊上吃起早点。几日的相处,在张学良的坚持下,许灵韵也习惯了和张学良一起吃饭。
张学良堪堪吃完手里的千层饼,就听一个洪亮的声音“红袖佐餐,汉卿好兴致啊。”张学良忙起身,“孙先生,儿女私情的事,让您见笑了。”
“哎”孙中山摆摆手“年轻人嘛,更何况你又没结婚,很正常嘛。”
张学良笑着应是,把孙中山让进屋子又吩咐许灵韵重端上两杯茶来,两人坐定。孙中山说“汉卿,你远道而来,按理说,我是该待你歇两天再过来的。只是,国情如此不堪,实在是让人没心情讲究这些了。”
张学良忙摆摆手“不妨的,不妨的。先生是长辈,于共和一事更是汉卿的前辈。本该是我去拜访先生的。奈何身份特殊,只能劳烦先生了。”
孙中山笑着谦逊“汉卿客气了,守常向我说了你的事。不错,自古英雄出少年啊。我们这些人是老喽。”
张学良忙又谦逊了几句。
孙中山才把话迁入正题“我听守常说了你们的态度,只是不知你们何时可以挥军入关以除国贼?”
张学良也随即正色道“先生,我们是随时都可以的。但,我希望广东政府先做好准备。并且先行北伐,只要你们一开始,我这边自然没有问题。”
孙中山看了他一眼,才缓缓道“为什么一定要我们先开始呢?”
张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