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和李大钊却留了下来。此时的中央最高领导人要就接下来东北局的任务进行讨论,因为毫无疑问,东北局的工作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章 苏张条约
5月30日,陈独秀坐上张学良为他安排的飞机,前往莫斯科,准备与苏联就东北当局以粮食换取工业设备以及武器弹药的问题进行协商。毕竟陈独秀是总书记,想来苏联人是要给他些面子和支持的。
临走前,陈独秀拉着李大钊和张学良的手,反复叮嘱两人要尽快壮大党的队伍,早日在东北建立的体系。
望着直冲云霄的飞机,李大钊看了看身边的张学良。今年才20岁的张学良看上去非常精神,外表俊朗确实很容易给人好感。可是李大钊却叹了口气“唉,汉卿,搞搞理论,宣传,我还比较熟悉。可是现在我实在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工作了。”
张学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从北京叫些学生来,以他们为骨干尽快宣传党的政策,壮大党的队伍,怎么样?”李大钊苦笑道“是啊,我这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确实应该如此。”“嗯,”张学良应了一声,随即说道“至于我嘛,就要准备为我党组建第一支武装力量了。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有另外一件大事要做。”
李大钊奇道“好有什么比编练新军更急的吗?”张学良笑道“自然是尽量集资准备和苏联做买卖了。”
张学良10多日没有回家,但家人早已习以为常。张作霖更是觉得儿子大了,自然不该管教的太严格。至于张作霖在奉天城的眼线,自然是知道张学良这几日的行迹。只是,少帅行事,大家都以为是大帅属意的。哪有人吃饱了撑的向大帅打少帅的小报告,这不是找大帅骂嘛。
所以张作霖并不知道张学良这几日的作为。而外界就更不知道了。此时的在全国不过50多党员,自然不会有太对人注意。至于陈独秀等名人来奉,事前早已商量好,自然是低调,低调,再低调。
张学良回家后顾不上休息就来到了老爷子房间门口,大声道“报告,张学良求见。”只听里面一个温和的声音道“哦,大帅,是小六子来了。”就听老爷子那熟悉的声音道“进来吧。”张学良推门进去,看见老爷子和一位40多岁的将军在沙发上并肩而坐,想来是关系极好了。仔细回忆了一翻,方想起来,这位想必就是父亲的把兄弟,奉系军阀的二号人物——张作相了。
张作霖也不吩咐他坐下,就问道“这几日又跑到哪野去了?”张学良辩解道“哪有玩,我办的是正事。”张作霖就笑骂道“来,来,来,把你的正事说给我听听。”“是,”张学良应了一声随即说道“今日结识了几位南方的朋友,让我得了个发大财的机会。”“哦?”张作霖和张作相对望一眼,都有些不信“说说,什么发大才的机会?”
“是,”张学良看到老爷子挥了挥手,就坐在了打横的沙发上继续说“苏联今年不是闹粮荒吗?可是我们有粮食啊,而且今年年景好,新政实施又让垦地增加了不少,到时候收获的粮食我们可以卖给苏联人,也可以从苏联人那换取武器弹药或者工业设备。而我这些朋友在苏联很有些办法,这笔生意自然是正事吧。”
张作霖听了点点头,也没有说话。张作相倒是问道“小六子,这事可靠得准吗?”张学良答道“叔父放心,靠的准的。我的朋友今天早上已经坐飞机去苏联了。应该很快会有消息传回来。”“嗯,”张作相点点头,对张作霖说道“大帅,此事要是做成了,那可是有天大的好处啊。”张学良又说“只是单靠我们政府手里的存粮,这笔生意也做不大啊。我觉得咱们应该再拿一些钱收购粮食,日本人问起来就说备战准备南下入关。”
张作霖听了,终于说道“这些事,我也不太懂,这样你去找王永江,这次的事就你们两个来弄。”张学良对这位理财能手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啊。张作霖也是个如火的性子,当下就打电话叫王永金过来。
三人扯了一会闲篇,王永江就在门外高声打报告。张作霖喊他进来之后,张学良又将情况跟他说了说。王永江低头默算一会,抬头对三人说,“大帅,辅帅,少帅,现在能拿出来的还有300万大洋,加上咱们的存粮,我们大约手里可以掌握大概6000万吨的粮食。如果少帅的朋友办事妥当,苏联人又能给我们一个比较公道的价格,多的不说,赚个150万大洋不是难事。”
张作霖闻言大笑道“好,好。”张作相就说“那,大帅,这笔买卖咱们就做了?”张作霖把手在茶几上一拍“自然做了,岷源,这次的事你来主持,让小六子从旁帮忙,你也教教我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王永江自然听的出大帅对这个儿子的喜爱,况且苏联粮荒,东北今年冬小麦眼看着就要丰收,王永江也看得到这份商机,只是奉系一直依靠日本,跟苏联人实在是搭不上话啊,想不到如今却有这样的机会。当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递枕头啊。
这几日,张学良就与王永江就筹粮的事细细商讨了一边。张学良知道他是老爷子面前的红人,又是长辈。所以说话很是恭敬。同时,又不停的用后世经济学的观点来纠正王永江一些因为时代限制的错误。让王永江感叹这位少帅的才华的同时,也因为张学良恭敬的态度。对这位少帅高看了一眼。
6月5日,陈独秀从苏联发回密电。询问张学良大约可筹粮多少?
张学良回电,约6000万吨上下。
6月8日,俄国特使在陈独秀的陪同下抵达奉天。东北当局代表张学良王永江和俄国特使开始秘密会谈。俄国紧缺粮食,而且对于远东的控制每况愈下,也希望张作霖壮大实力可以在远东牵制日本。再加上苏共对的支持。双方很快就敲定了条约内容。
而在谈判期间,王永江也开始在东北组织收购粮食。同时,李大钊也发动他的学生积极响应,要知道民国时期念得起大学的委实没有几个家贫的。竟从关内也收购了500万吨粮食。
6月15日,双方正式签订条约。
条约内容如下,1,东北当局以欧美市场价格将6500万吨粮食出售给苏联。其中2000万吨收现金,以美元结算。
2,3000万吨,以苏联重工业设备充抵,其中包括在鞍山建设一座完整的钢铁厂,年产量在5万吨左右。以及一个机械制造厂
3,1500万吨,换取苏联武器弹药,其中三八式步枪2万五千支,马克沁姆重机枪300挺,捷克式轻机枪1200挺,150野战炮60门,105加农炮40门,85火炮40门。60迫击炮120门。子弹不要,各式炮弹共计1万5千发。
4,东北当局接受苏联工人如东北工作,但不将其编入中国国籍。所有苏联工人由东北当局提供食宿,但工资全部交给苏联当局。
5,东北当局承诺,击败日本关东军即恢复苏联沙皇时期在东北的一切特权。
张作霖签署条约之前,对前三天还是很满意的,可后面这两条,一条是看不懂,另外一条则是差点指着张学良破口大骂了。
张学良倒是坦然的很,对老爷子解说道“苏联现在愁得是没粮食,咱们替他们养这些工人,又把工钱给他们政府,还不能留人,苏联随时是可以撤人的。所以他们肯定没什么不愿意的。至于咱们,咱们缺的就是技术,由这些苏联工人带一带,多则1年,少则6个月,咱们就会有自己的熟练工人了。”
张作霖把桌子一拍,吼道“这都是小事,就这最后一条,简直是丧权辱国,难道我张家要出个汉j不成。”张学良平静的说“父亲多虑了,是,这条约是签的丧权辱国。可等咱们有实力打败日本,自然也就不怕苏联了。到时候不承认就是了,一纸条约而已。”
张作霖又一拍桌子,“好,好小子,条约嘛,撕了签,签了撕,不过一张纸罢了。你换回来这些武器弹药才是真实惠。”张学良立即起立,神情严肃的说“父亲,我想编练新军。就用这批武器。”张作霖也不犹豫,“好,不过你小子可要给我带出个样子来。”张学良一敬礼“请父亲放心,我不但练军,而且不再花父亲一分钱,就用上次父亲给我的10万大洋编练新军。”
而早在张学良还在和俄国特使谈判时,李大钊已经带着一些北大的学生来到了奉天。
张学良从苏联获得的装备是足够武装一个甲种步兵师,以及一个重炮旅的。张学良深知陆地战争,坦克为王。但是现在的条件下,坦克实在不好搞。那么就用战争之王—火炮。而且是足够数量,足够密集的火炮的话,其威力之大可以仅凭炮击就打夸一支军队的战斗意志。
而一支军队如何掌控在自己手中呢?张学良自然想起来后世的政委制度。所以这批学生一来东北,张学良就把其中的男生全部投入东北讲武堂学习。他不仅希望这些人可以成为优秀的政委,要是出一两个指挥官,那就更加高兴了。
一个甲种师再加一个重炮旅,作战部队加辎重部队大约要5万人,10万大洋自然是坐吃山空。也幸好那位俄国商人终于再一次来到了奉天。
因为苏张条约的必须隐秘,所以这位大鼻子并未听到什么风声。按时运来了张学良列好的清单上的机器设备。
其实这种设备非常简单,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容易就能出口到中国。张学良又从老爷子那要来了自家的土地。自从签订苏张条约之后,老爷子对他是彻底放心了。也不问他要土地用来做什么。大手一挥,准了。
要做什么生意呢?其实非常简单,种烟叶,卖香烟。当时的中国除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外,是没有大规模的烟草公司的。而禁烟令(鸦片)是势在必行的,所以烟草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的,而且张学良自然要讲烟草作为国家垄断行业的。虽然现在只能在东三省实行垄断,但这已经是一笔相当客观的收入了。
而烟草的成长期只有30天,这无疑是非常容易赚钱的财路了。
第五章 剿匪练兵
8月份的奉天城气候怡人,而由于张作霖等奉系军阀的治理。再加上进来和苏联人做的一笔交易以及今年上半年的新政发布。让奉天城内外都多了不少厂子。
张学良的东北卷烟厂便是其中一家。经过第一个月的实验。8月的厂子已经可以生产出不错的香烟了。张学良自己试了试,味道还是不错的。香烟造好,张学良的第一个销路在哪?
自然是军队了。军队对香烟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张作霖的东北军有30万人,加上张学良还未组建的新军4万余人,再加上日本关东军7万多人。这可是最稳定的销路了。而通过王永江和张作相,一个财神,一个辅帅。张学良毫不费力的成为了东北军的香烟供应商。
关东军自然是由张作相出面联系又给与关东军司令立花小一郎分得一成红利,也是毫无问题的。8月上旬,东北禁烟令(鸦片)正式发布,凡吸食,贩卖鸦片者格杀勿论。一时间,东北卷烟厂的销量大增。让张学良又扩充了几条生产线才不至于断货。
自己的生意做做好,当然也不能忘了东北重工的发展。苏联绕道蒙古,已经将第一批钢厂设备偷运进了鞍山。而张学良也向父亲讨令,命第27师第一旅在鞍山一代军事演习,以封锁消息。
总之东北形式一片大好。但此时的关内却是乱成了一锅粥。广东政府与北洋政府在报纸上论战不断,而北洋政府内部直皖两系也是你来我往闹得不可开交。
张学良知道再过一年左右,历史上,东北军就要入关参加直皖之争,而且那一次,奉系是胜了的。张学良不打算影响这个历史进程,但他要让奉系真正获得北方的统治权。而不是一个名义上的大总统。而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他必须尽快让自己的军队组建起来且形成战斗力。
张学良之所以对组建新军拖了两个月,就是在等待卷烟厂的利润。现在有了钱,自然是可以开始了。
1921年前后的东北,正是闯关东很是热闹的时候。所以兵源是不愁的。但张学良自然不会全部招收新兵,因为这样要训练的时间实在太长。等到他们训练好了,还好有机会实战训练。这样一来,等这支被张学良寄予厚望的部队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王牌部队。估计日本关东军都打过来了。
于是,他从老爷子起家的队伍-27师中要了一个团。又聘请了不少当时驻扎在海森崴的苏联红军作为炮兵教员。同时,对于官兵的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落到李大钊带来的学生身上了。
11月,鞍山兵营。
由张学良任军长的新一军正式整编完毕。新一军下辖两个步兵师又一个重炮师。作战人员和辎重部队共计43200人。由张学良从老爷子那要来的一个团,所有官兵官升一级,打散编入新一军第一师和第二师,但重炮旅全部是新兵,暂时由苏联红军的一位上校担任师长,不过副师长,总参则都是张学良从东三省讲武堂中挑选出来的他的师弟们。
今天,是新一军成军的日子。同时,张学良也要发布第一次作战命令。
只见操场上,军列整齐,士气高昂。虽然没有那种百战之师的煞气,但这样的军队在见过几次血后是会很快成长起来的。新一军总参谋长王鹏举在话筒前,吼道“全体都有,稍息。”
只听哗的一身,整个队伍仿佛就如一个整体一般。张学良看到这样的训练成果还是很满意的。来到话筒前,“今天,是我们新一军成军的日子。你们之中有满人有汉人,还有蒙古人。有的来自辽北,有的来自吉林,甚至还有关内来的。但是,我想告诉诸位,我们都是中国人。所以,我不希望新一军中出现各种小团体。战友是值得我们用生命去捍卫的。对吗?”
张学良最后两个字几乎是从嘴里吼出来的。场下一片寂静。他们都知道东北有这样一位少帅,早些年风流倜傥的名声也是传遍大江南北,没想到穿上一身中将服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
“新一军是我第一支统领的军队,我希望你们可以为我争口气,当然,我张学良肯定不会亏待大家。军饷绝不克扣。这是我给大家的承诺。另外,每个连我都安排了指导员。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去找他。如果他也解决不了,你们可以向自己的长官反应,我一定尽力为你们解决。”
利诱说完,张学良就要开始讲民族大义了。
“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东北还驻扎有日本人的军队。而且各地土匪横行,为患地方。我张学良也不跟大家讲什么大道理。你们大多数人在东北都是有家的。现在土匪让我们家人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我们军人是不是应该消灭他们?以保障我们家人的安全?”
台下顿时一片乱哄哄的答应声。张学良双手向下一压。待安静之后,说道“现在请参谋长发布作战命令。”
“是,”王鹏举向张学良敬了一礼之后,站到话筒前。“现在,我宣布。新一军第一号作战命令。军警卫团,101团,重炮师1团1营,特务营随军部行动。102团及重炮师1团2营向西北进发。103团及重炮师1团3营向北进发。201团及重炮师2团1营向东北进发。202团及重炮师2团2营向东进发。203团及重炮师2团3营向东南进发。作战任务,凡在行军路线上碰到一切私人武装力量都予以缴械,拒绝缴械者就地消灭。以国境为界。各参战部队务必在明年2月之前到达各方向国境。
之后原地休整,等待命令。另外,各指挥人员注意,如遇外队,及时上报总部。完毕。东北新一军中将军长,张学良。民国10年11月2日。”
典礼完毕,张学良又在王鹏举的陪同下检阅了军队。张学良一边走一边对王鹏举道“鹏举,你是老军人了。这一次出征还要多多依仗你啊。”王鹏举练练摆手“少帅说哪里话,为大帅,少帅尽忠是本分。我是仗打得多些,少帅有用的着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张学良笑着点点头。
当晚,张学良在鞍山军营宴请新一军全体团以上军官。当然俄国人肯定是不请了。诸位军官坐好,张学良举杯起立。“诸位,我虽于军校毕业,但仗打得确实没有诸位多。此次清剿土匪,关乎我东北发展大事。望诸位鼎力相助。”当下,就有个中校站起来端着杯子说“少帅,我虽书读的少,但也知道忠君爱国的道理。少帅放心,就凭咱们新一军的装备,别说是这些土匪了。比起小鬼子的关东军也不差。这仗再打不好,我刘桂五提头来见。”
多位校官,将官也是轰然称是。张学良就将酒杯一举,“好,诸位,那我就提前喝大家的庆功酒了。”满堂军官起立,军人喝酒自然都是大腕。说实话,这样的豪饮,张学良确实有些不适应。一碗下去,肚子就有些翻江倒海了。不过看着众人有些赞赏的眼光。张学良只能强压酒气。摆摆手,见几个警卫员每个人手里托着个盘子走上来。上面全部是白花花的大洋。一时晃花了众人的眼。
张学良吃了口菜,压压酒气。才开口说道“诸位,这些是我私人送给大家的。”话未说完。就有一位少将衔的军官站出来。张学良认得他是新一军一师师长高志航。高志航脸红脖子粗的道“少帅,我们感念大帅的恩德,才来跟着少帅干的,这些钱不要也罢。”话一出口,就博得满堂喝彩。张学良没想到,他觉得这个时代的军官大多数都是视财如命的。所以就想了这么个办法,只要他们收下了,自己再严明军纪。想来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张学良就朝高志航拱拱手,“那,这些钱就当是给诸位杀敌的奖赏了。”高志航一看自己顶撞少帅,他也不生气。索性继续道“少帅善待我等之心,我们都明白。只是这奖赏还是等到我们凯旋之日再发吧。”张学良也就不过多废话了。军人最是见不惯假惺惺的。
“好,”张学良又喝了一碗酒,才对众人说“既如此,我也就不多说了。但是,”说到这,他将自己手里的碗往桌子上重重一放。继续道“本帅丑话说在前头,此次作战均在我国境内。你们剿灭了土匪,战利品是你们的。你就是从土匪窝里抄出1个亿的大洋,我张学良也不眼红,也不要你们的。但是对于老百姓,谁要是敢烧杀抢掠,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高志航看来是个好激动的人,听了张学良的话。又变得脸红脖子粗了。“少帅,我承认,以前咱们军队有时候是抢过老百姓。可是,那是以前了。现在,我们新一军拿着不其他部队高了一倍的军饷,少帅又从不克扣。我们要是还抢自己的老百姓,那还是人吗?少帅放心,别的人我不敢说,我们1师要是抢了,您就枪毙我。”高志航这话一出口。2师师长吴克仁就不答应了。“高疯子,你这话,像是就你们1师是好样的。我们2师就只会抢老百姓不成?”说着又朝张学良一敬礼“少帅,我吴克仁立下军令状,要是我们2师有人触犯军纪,您就枪毙我。”
张学良大声道“好,咱们是军人,干的是保家卫国的事,怎么能自己抢自己的百姓呢。”
第六章 小战一场
民国10年11月5日,新一军全军分6路从奉天出发赴东北各地剿匪。由于卷烟厂的大量盈利。使得张学良手中军费充裕,所以新一军的军饷也比其他军队多些。又是顶好的装备,又是顶高的军饷。让其他部队都眼红的不行。
因为鞍山的钢厂还没有投产,所以张学良只好从关东军那里高价买了一批弹药。不过幸好,弹药回填厂已经建好投产了。要不然,这一次剿匪,将士们就只好给大炮上刺刀了。
望着一眼望不到边的行军队列以及远处能看到的蒙着帆布的150的火炮。张学良的心里充满了欣慰和对这只军队的希望。他从士兵们的眼神中看到了坚毅和一种,怎么说呢?大概是自豪感。想来能加入少帅的亲卫军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荣耀。张学良正准备和走在身边的高志航聊两句。有一个通讯兵跑步过来,对张学良和高志航敬礼之后。气喘吁吁的道“报告,先头营在前方发现了一个屯子,”说到这,通讯兵头低了下去,脚一顿,“唉,少帅,你还是自己去看看吧。”张学良听完,眉头一皱“前面带路。”高志航也跟了上来。他虽然有点痴胖,不过多年的军旅生涯,跑起来也不慢。
目之所及,这是一个典型的东北屯子。本来像今年这样的丰收年,东北政府征收的赋税又不重。应该是家家门前都挂着玉米串,入冬以后屯子也就没什么事了。有的人家甚至都会开始准备年货了。毕竟这里地处偏远,无论是日俄战争还是军阀混战都影响不到这里。可是,本来应该是一副世外桃源样子的屯子,却在屯子口的大树上挂着5具尸体。其中还有一个岁孩子的。看的出来应该是一家五口。尸体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并未腐烂。但看着上面落得雪,想来也是有一段时间了。
张学良挥挥手,让几个士兵把尸体接了下来。对那个通讯兵说“你去,给我问问怎么回事。”又对高志航说“命令部队,把这村子给我围了。”两人都接令而去。张学良从兜里掏出烟来,点上。重重的吐了一口气,才把心中的气氛压了下去。毕竟来自21世纪,他是没有见过如此草菅人命的事的。那个年代,虽然是有些不平事,但总体是好的,怎么会有这样的场景让他一个企业的高管看到呢。
新一军虽说大多数新兵还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但两个多月的训练还是让他们养成了很好的纪律。张学良正抽着烟,通讯兵就回来了。“都问清楚了?”“是,都问清楚了。是这一代的一伙土匪干的。”
“哦?”张学良眼睛微微一眯“具体怎么回事。”
“报告少帅,保长说,政府今年把他们的余粮都买走了。没粮食交给土匪,土匪就随便调了一家老百姓杀了。还说如果再不交粮,就把全屯子的人杀光。”
“没问明白,他们下一次什么时候来吗?”
“问了,就是明天。这村子里有一个土匪的眼睛,刚才准备跑去报信,被弟兄们堵住了,请少帅处置。”
“砍了,祭奠老百姓。”当下士兵,领命而去。张学良对于杀人没什么特殊的嗜好。能不杀就不杀。不过对于这种吃里爬外,祸害乡里的人渣还是没什么好可怜的。
叫来高志航,跟他把情况一说。高志航笑道“少帅,打不打你说。”张学良也笑了“自然是要打,不过可不能让他们逃了几个,这些土匪要是躲在山里不出来,咱可就没办法了。”
高志航拍了拍胸脯,“少帅,你放心,一个都跑不了。”张学良点点头。
高志航也就不再废话,叫来2个团长和特务营以及炮营的营长,开始部署。张学良和高志航带着炮兵后撤5里架设炮兵阵地。看着训练有素的炮兵快速的调试火炮。高志航呵呵笑着对张学良说“少帅,这样的火炮对土匪估计用不到吧。”张学良却摇摇头“志航,我们这一次剿灭土匪是很重要,但,这不是这次出兵最重要的手段,练兵,只有实战中炼出来的部队才能打胜仗才能打硬仗。”高志航略有惊愕的看了张学良一眼,随即又觉得这样有些不敬,便迅速低下头去。在他心中,早些年张学良是个浪荡公子哥,最近听说搞了什么改革。他现在是把这位少帅当一名政客的。没想到,说起军事,他也是这么头头是道,不由得让他感叹,还得是大帅才生的出这样的儿子。
高志航正在内心感叹,炮营营长吴星过来请示,是否有必要把10门150野战炮架上?高志航正打算破口大骂,这败家玩意,你不知道那炮弹一发多少钱,打这些土匪用得着吗?张学良已经开口“架上,不过要保证射准了,你可别给我打到老百姓。”毕业于东三省讲武堂炮兵班的吴星性格比较沉稳,也没有多做保证,只是向两位长官敬礼之后就去准备了。
张学良晚上是靠着一门野战炮睡着的。虽然他还年轻,但几日的行军还是有些累。看着比后世漂亮的多的夜空就睡着了。
“啪,一声枪响。张学良和高志航同时跳起,两个人拿着望远镜一看。只见屯子里面已经打开了。土匪大约有2000人上下,武器杂七杂八,既有三八式步枪,也有原始的火铳,甚至还有长枪大刀。特务营占据了村子的制高点,又是以有备打无备,自然是几轮交火就将土匪压制住了。眼看不敌,土匪开始向屯子的南口撤退。张学良手一挥,顿时火炮齐鸣,只一轮攻击就让土匪开始向东口开始逃窜。
早在屯子枪响的时候,101团的几个排就运动到了东口,土匪是跑着出来的,但新一军的士兵确实趴着射击,虽然没有掩体,也不会出现大的伤亡。再加上火力悬殊。又把土匪堵了回去。早在进村的时候,特务营已经将骑着高头大马的匪首击毙了。两次突围都没有出去。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被包围了。整个队伍顿时就乱了。开始四散逃跑。
只听这时,村北口几声巨响。让原本嘈杂不堪的土匪们顿时安静了下来。迫击炮是绝对打不出如此打的响动的。许多土匪甚至就地放下了武器,因为过去张作霖也是组织过几次剿匪的。只要投降认输,自然还是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士兵们看着放弃抵抗的土匪没有接到上峰的命令之前也没有再开枪。
听着村子里渐渐稀落的枪声,张学良早就猜到了怎么回事。回头对高志航吩咐道,“命令前线,格杀勿论。不接受投降。”高志航一边给101团和警卫团打电话,一边感叹,看不出少帅长得斯斯文文的,下手真黑啊。就是大帅前几次剿匪也没这么狠啊。
士兵们接到命令,对这些土匪本来就有些愤恨的他们也不再犹豫。有机枪在手的直接就开始扫射,本来停战的双方距离就不远,屯子里的道路有比较狭窄。这一开枪,几乎是一发子弹两条人命了。又打了十分钟不到,枪声再次停了下来,想必是真的结束了。
张学良吩咐高志航组织士兵打算战场,自然是不能把一堆死尸留在村子里。他却没打算再进屯子了。毕竟是法治社会出来的人,对这种近似屠杀的场面实在是不太能接受的了。
这样一面倒的战斗,自然是不会有多少伤亡。
当天下午,军队开拔,继续向长白山方向前进。而,此时东北各地,这样的几乎称不上战斗的战斗各处都在进行。今年东北的粮食大多数都被张学良拿去跟苏联人做生意了。老百姓除了口粮,也确实没有多少余粮可以供土匪们抢的了。而且,还有不少土匪通过种种关系把手里的粮食卖了出去。所以这些平时正规军一来就躲进深山里的土匪。此次却有不少不得不下山。
张学良此次跟苏联人交易的时候确实没想这么远。不过在新一军将士看来自然是少帅算无遗策了。
打扫战场的时候才知道,消灭的这一股土匪就是长白山地区最大的两股土匪之一的张雨新部。虽然土匪几乎倾巢而出。但留守的土匪还是很快得知了消息。这样以来,整个长白山地区的土匪都知道,张少帅来长白山剿匪了。而且所帅部队装备精良。一时间整个长白山的土匪界人心惶惶。他们自问是没有实力和正规军作战的。往年还能躲在山上,可今年实在没有粮食啊。躲在山上吃土吗?
山上,长白山地区另一大土匪头子张海天正在和他的里四梁,外四梁商量对策。张海天30岁出头,头戴一顶极具东北特色的狗皮帽子,坐在虎皮上双目合实。显然此次张学良的剿匪让他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下面做的八个掌柜的,还有二当家张海生都望着他,没有说话。都知道大哥正在思考大师。谁也不敢打扰。张海生见他半天不说话,毕竟是自己亲大哥,也就壮着胆子说“大哥,张学良这次怕是来者不善啊。”张海天瞪了他一眼“废话,难不成他还是架着大炮给咱们送粮食来的。”翻垛的(也就是师爷)李笑站起来说“大哥,咱也可以当他是来送粮的。”“哦?”张海天闻言从坐了起来“怎么说?”李笑颇有些自得的笑了笑“咱们降了他,他可不是要给咱们军饷吗?”张海天听了摆摆手“你又不是不知道,张黑子2000多人都叫那小子杀完了。”李笑拱拱手“大哥不知,那是黑子爷点背,谁让他第一个碰上了张学良。要是张学良不杀人立威,还怎么在东三省继续剿匪?”张海天听了沉吟了一会,说“那,咱们可以降?”“是,可以降。张学良要的是东三省的平安,又不是非要把咱们都杀光。投了官兵,不仅给弟兄们谋个正经出身。凭手下这3000弟兄,他至少也要给大哥一个团长当当。”
张海天又看了看另外几个掌柜的,沉着声问道“你们的意思呢?要是你们不愿意的,我也不勉强。”另外几个土匪都是些忠勇的汉子,哪有什么主意,只知道跟着大哥就是了。张海天看没人反对,就对李笑说道“那好,这事就交给你了。”
李笑本是读书人出身,迫于生计才落草为寇的。现在有机会当官了。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第七章 收服匪首
1月的时候,东北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日子了。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张学良淡淡的吸了一口手中的烟。烟气朦胧中,看的出他脸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