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有汤(y2ng)谷1。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
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注释】1下有:“下有”是针对“上有”而言,原图上自然画着上面有什么,但图画已不
存,而说明文字又未记述,故今不知何所指。汤谷:据古人解说,这条谷中的水很热。
【译文】下面有汤谷。汤谷边上有一棵扶桑树,是十个太阳洗澡的地方,
在黑齿国的北面。正当大水中间,有一棵高大的树木,九个太阳停在树的下
枝,一个太阳停在树的上枝。
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ca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
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黑身人面,各ca一龟。
【译文】雨师妾国在汤谷的北面。那里的人全身黑色,两只手各握着一
条蛇,左边耳朵上挂有青色蛇,右边耳朵挂有红色蛇。另一种说法认为雨师
妾国在十个太阳所在地的北面,那里的人是黑色身子而人的面孔,两只手各
握着一只龟。
玄股之国在其北。其为人衣鱼食■(#u)1,使两鸟夹之。一曰在雨师
妾北。
【注释】1衣鱼:穿着用鱼皮做的衣服。食■:■也作“鸥”,即鸥鸟,在海边活动的叫海
鸥,在江边活动的叫江鸥。食■即食鸥,就是吃鸥鸟产下的蛋。
【译文】玄股国在它的北面。那里的人穿着鱼皮衣而吃鸥鸟蛋,使唤的
两只鸟在身边。另一种说法认为玄股国在雨师妾国的北面。
毛民之国在其北。为人身生毛。一曰在玄股北。
【译文】毛民国在它的北面。那里的人全身长满了毛。另一种说法认为
毛民国在玄股国的北面。
劳民国在其北,其为人黑。或曰教民。一曰在毛民北,为人面目手足尽
黑。
【译文】劳民国在它的北面,那里的人全身黑色。有的人称劳民国为教
民国。另一种说法认为劳民国在毛民国的北面,那里的人脸面眼睛手脚全是
黑的。
东方句(g#u)芒1,鸟身人面,乘两龙。
【注释】1苟芒:神话传说中的木神。
【译文】东方的句芒神,是鸟的身子人的面孔,乘着两条龙。
建平元年四月丙戊,待诏太常属臣望校治,侍中光禄勋臣龚、侍中奉车
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主省1。
【注释】1这段文字不是《山海经》原文,而是整理者对本卷文字作完校勘工作后的署名。
建平是西汉哀帝的年号,而建平元年相当于公元前六年。秀即刘秀,原来叫刘歆,后来改名为秀,西
汉末年人,是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他曾继承其父刘向的事业,领导主持整理古籍、编撰目录的
工作,成就很大。
【译文】建平元年四月丙戊日,待诏太常属臣丁望校对整理,侍中光禄
勋臣王龚、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刘秀领衔主持。
山海经卷十 海内南经
海内东南陬(z#u)以西者。
【译文】海内由东南角向西的国家地区、山丘河川依次如下。
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
【译文】瓯在海中。闽在海中,它的西北方有座山。另一种说法认为闽
地的山在海中。
三天子鄣(zh1ng)山在闽西(海)北。一曰在海中。
【译文】三天子鄣山在闽的西北方。另一种说法认为三天子鄣山在海
中。
桂林八树,在番(p1n)隅东。
【译文】桂林的八棵树很大而形成树林,处在番隅的东面。
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q*)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
[山]。一曰(相)[柏]虑。
【译文】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都在郁水的南岸。郁水发源
于湘陵南山。另一种说法认为伯虑国叫做柏虑国。
枭(xi1o)阳国在北朐(q*)之西。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
见人(笑亦)[则]笑;左手ca管。
【译文】枭阳国在北朐国的西面。那里的人是人的面孔而长长的嘴唇,
黑黑的身子有长毛,脚跟在前而脚尖在后,一看见人就张口大笑;左手握着
一根竹筒。
兕(s@)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译文】兕在帝舜葬地的东面,在湘水的南岸。兕的形状像一般的牛,
通身是青黑色,长着一只角。
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译文】苍梧山,帝舜葬在这座山的南面,帝丹朱葬在这座山的北面。
氾林方三百里1,在氾狌狌(x9ngx9ng)东。
【注释】1氾林:就是前文所说的范林。
【译文】氾林方圆三百里,在猩猩生活之地的东面。
狌狌知人名,其为兽如豕(sh!)而人面,在舜葬西。
【译文】猩猩能知道人的姓名,这种野兽的形状像一般的猪却长着人的
面孔,生活在帝舜葬地的西面。
狌狌西北有犀(x9)牛,其状如牛而黑。
【译文】猩猩的西北面有犀牛,它的形状像一般的牛而全身是黑色。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请)讼(s^ng)于孟涂之所,
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
[巴] 属也。
【译文】夏朝国王启的臣子叫孟涂,是主管巴地诉讼的神。巴地的人到
孟涂那里去告状,而告状人中有谁的衣服沾上血迹的就被孟涂拘禁起来。这
样就不出现冤枉而有好生之德。孟涂住在一座山上,这座山在丹山的西面。
丹山在丹阳的南面,而丹阳是巴的属地。
窫(zh2)窳(y*)龙首,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状如[貙]
(ch&)1,龙首,食人。
【注释】1貙:一种像野猫而体型略大的野兽。
【译文】窫窳长着龙一样的头,住在弱水中,处在能知道人姓名的猩猩
的西面,它的形状像貙,长着龙头,能吃人的。
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1,其实如栾2,
其木若苉(#u)3,其名曰建木。在窫(zh2)窳(y*)西弱水上。
【注释】1罗:捕鸟的网。2栾:传说中的一种树木,树根是黄色的,树枝是红色的,树叶
是青色的。3苉:即刺榆树。
【译文】有一种树木,形状像牛,一拉就剥落下树皮,样子像冠帽上缨
带、黄色蛇皮。它的叶子像罗网,果实像栾树结的果实,树干像刺榆,名称
是建木。这种建木生长在窫窳所在地之西的弱水边上。
氐(d!)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
【译文】氐人国在建木所在地的西面,那里的人都长着人的面孔却是鱼
的身子,没有脚。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
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译文】巴蛇能吞下大象,吞吃后三年才吐出大象的骨头,有才能德品
的人吃了巴蛇的肉,就不患心痛或肚子痛之类的病。这种巴蛇的颜色是青
色、黄色、红色、黑色混合间杂的。另一种说法认为巴蛇是黑色身子青色脑
袋,在犀牛所在地的西面。
旄(2o)马,其状如马,四节有毛。在巴蛇西北,高山南。
【译文】旄马,形状像普通的马,但四条腿的关节上都有长毛。旄马在
巴蛇所在地的西北面,一座高山的南面。
匈奴、开题之国、列人之国并在西北。
【译文】匈奴国、开题国、列人国都在西北方。
山海经卷十一 海内西经
海内西南陬(z#u)以北者。
【译文】海内由西南角向北的国家地区、山丘河川依次如下。
贰负之臣曰危1,危与贰负杀窫(zh2)窳(y*)2。帝乃梏(g))之
疏属之山3,桎(zh@)其右足4,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在开题西
北。
【注释】1贰负:神话传说中的天神,样子是人的脸面蛇的身子。2窫窳:也是传说中的天
神,原来的样子是人的脸面蛇的身子,后被贰负及其臣子杀死而化成上文所说的样子——龙头,野猫
身,并且吃人。3梏:古代木制的手铐。这里是械系、拘禁的意思。4桎:古代拘系罪人两脚的刑具。
【译文】贰负神的臣子叫危,危与贰负合伙杀死了窫窳神。天帝便把贰
负拘禁在疏属山中,并给他的右脚戴上刑具,还用他自己的头发反绑上他的
双手,拴在山上的大树下。这个地方在开题国的西北面。
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
【译文】大泽方圆一百里,是各种禽鸟生卵孵化幼鸟和脱换羽毛的地
方。大泽在雁门的北面。
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
【译文】雁门山,是大雁冬去春来出入的地方。雁门山在高柳山的北面。
高柳在代北。
【译文】高柳山在代地的北面。
后稷(j9)之葬,山水环之。在氐(d!)国西1。
【注释】1氐国:就是上文所说的氐人国。
【译文】后稷的葬地,有青山绿水环绕着它。后稷葬地在氐人国的西面。
流黄酆(f5ng)氏之国,中方三百里1,有涂四方2,中有山。在后稷
葬西。
【注释】1中:域中,即国内土地的意思。2涂:通“途”。道路。
【译文】流黄酆氏国,疆域有方圆三百里大小。有道路通向四方,中间
有一座大山。流黄酆氏国在后稷葬地的西面。
流沙出钟山1,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q&)2,西南入海,黑水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