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注释】1流沙:沙子和水一起流行移动的一种自然现象。2虚:大丘。即指山。

    【译文】流沙的发源地在钟山,向西流动而再朝南流过昆仑山,继续往

    西南流入大海,直到黑水山。

    东胡在大泽东。

    【译文】东胡国在大泽的东面。

    夷人在东胡东。

    【译文】夷人国在东胡国的东面。

    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y1n),灭之。

    【译文】貊国在汉水的东北面。它靠近燕国的边界,后来被燕国灭掉了。

    孟鸟在貊国东北。其鸟文赤、黄、青,东乡(xi4nq)1。

    【注释】1乡:通“向”

    【译文】孟鸟在貊国的东北面。这种鸟的羽毛花纹有红、黄、青三种颜

    色,向着东方。

    海内昆仑之虚(q&),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

    仞1。上有木禾,长五寻2,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ji4n)3。面

    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4。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

    [夷]羿(y@)莫能上冈之岩5。

    【注释】1仞:古代的八尺为一仞。2寻:古代的八尺为一寻。3槛: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

    杆。这里指井栏。4百:并非实数,而是言其多。5夷羿,即后羿,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善于射

    箭,曾经射掉九个太阳,射死毒蛇猛兽,为民除害。

    【译文】海内的昆仑山,屹立在西北方,是天帝在下方的都城。昆仑山,

    方圆八百里,高一万仞。山顶有一棵像大树似的稻谷,高达五寻,粗细需五

    人合抱。昆仑山的每一面有九眼井,每眼井都有用玉石制成的围栏。昆仑山

    的每一面有九道门,而每道门都有称作开明的神兽守卫着,是众多天神聚集

    的地方。众多天神聚集的地方是在八方山岩之间,赤水的岸边,不是具有像

    夷羿那样本领的人就不能攀上那些山冈岩石。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

    【译文】赤水从昆仑山的东南角发源,然后流到昆仑山的东北方,又转

    向西南流而注到南海厌火国的东边。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

    所导积石山。

    【译文】黄河水从昆仑山的东北角发源,然后流到昆仑山的北面,再折

    向西南流入渤海,又流出海外,就此向西而后往北流,一直流入大禹所疏导

    过的积石山。

    洋(xi2ng)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

    南。

    【译文】洋水、黑水从昆仑山的西北角发源,然后折向东方,朝东流去,

    再折向东北方,又朝南流入大海,直到羽民国的南面。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译文】弱水、青水从昆仑山的西南角发源,然后折向东方,朝北流去,

    再折向西南方,又流经毕方鸟所在地的东面。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译文】昆仑山的南面有一个深三百仞的渊潭。开明神兽的身子大小像

    老虎却长着九个脑袋,九个脑袋都是人一样的面孔,朝东立在昆仑山顶。

    开明西有凤皇、鸾(2n)鸟,皆戴蛇践蛇,膺(y9ng)有赤蛇。

    【译文】开明神兽的西面有凤皇、鸾鸟栖息,都各自缠绕着蛇踩踏着蛇,

    胸前还有红色的蛇。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玕(y&)琪(q0)树、不死树1,凤皇、

    鸾鸟皆戴瞂(f2)2,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du@)3。

    一曰挺木牙交。

    【注释】1珠树:神话传说中的生长珍珠的树。文玉树:神话传说中的生长五彩美玉的树。

    玕琪树:神话传说中的生长红色玉石的树。不死树: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长生不死的树,人服食了它可

    也长寿不老。2瞂:盾。3离朱:即太阳里的踆乌,也叫三足乌。甘水:即古人所谓的醴泉,甜美的

    泉水。圣木曼兑:一种叫做曼兑的圣树,服食了它可使人圣明智慧。

    【译文】开明神兽的北面有视肉怪兽、珠树、文玉树、玕琪树、不死树,

    那里的凤皇、鸾鸟都戴着盾牌,还有三足乌、像树似的稻谷、柏树、甘水、

    圣木曼兑。另一种说法认为圣木曼兑叫做挺木牙交。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zh2)窳(y*)

    之尸,皆ca不死之药以距之1。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注释】1距:通“拒”。抗拒。

    【译文】开明神兽的东面有巫师神医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

    巫相,他们围在窫窳的尸体周围,都手捧不死药来抵抗死气而要使他复活。

    这位窫窳,是蛇的身子人的面孔,被贰负和他的臣子危合伙杀死的。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12ng)玕(g1n)树1。

    【注释】1琅玕树:传说这种树上结出的果实就是珠玉。

    【译文】有一种服常树,它上面有个长着三颗头的人,静静伺察着那就

    在附近的琅玕树。

    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f))、蛇、蜼(w7i)、豹、鸟秩树1,

    于表池树木2;诵鸟、鶽(s(n)、视肉3。

    【注释】1蛟:像蛇的样子,但有四只脚,属于龙一类。蝮:大蛇。鸟秩树:不详何种树木。

    2树:这里是动词,环绕着、排列着的意思。3诵鸟:不详何种禽鸟。鶽:雕鹰。

    【译文】开明神兽的南面有种树鸟,长着六个脑袋;那里还有蛟龙、蝮

    蛇、长尾猿、豹子、鸟秩树,在水池四周环绕着树木而显得华美;那里还有

    诵鸟、鶽鸟、视肉怪兽。

    山海经卷十二 海内北经

    海内西北陬(z#u)以东者。

    【译文】海内由西北角向东的国家地区、山丘河川依次如下。

    蛇巫之山,上有人g)而东向立1。一曰龟山。

    【注释】1柸:即“棓”,音义同而字形异。棓,同“棒”。棍子,大棒。

    【译文】蛇巫山,上面有人拿着一根棍棒向东站着。另一种说法认为蛇

    巫山叫做龟山。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1。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

    (q&)北。

    【注释】1梯:凭倚,凭靠。几:矮或小的桌子。胜:古时妇女的首饰。

    【译文】西王母靠倚着小桌案而头戴玉胜。在西王母的南面有三只勇猛

    善飞的青鸟,正在为西王母觅取食物。西王母和三青鸟的所在地是在昆仑山

    的北面。

    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

    【译文】有个神人叫大行伯,手握一把长戈。在他的东面有犬封国。贰

    负之尸也在大行伯的东面。

    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柸)[杯]食1。有文马

    2,缟(g3o)身朱鬣(li6)3,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

    【注释】1方:正在。原图上就是这样画的,所以用这类词语加以说明。以下此类情况尚多。

    2文马:皮毛带有色彩花纹的马。3缟:白色。

    【译文】犬封国也叫犬戎国,那里的人都是狗的模样。犬封国有一女子,

    正跪在地上捧着一杯酒食向人进献。那里还有文马,是白色身子红色鬃毛,

    眼睛像黄金一样闪闪发光,名称是吉量,骑上它就能使人长寿千岁。

    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面蛇

    身。

    【译文】鬼国在贰负之尸的北面,那里的人物是人的面孔却长着一只眼

    睛。另一种说法认为贰负神在鬼国的东面,他是人的面孔而蛇的身子。

    蜪(t2o)犬如犬,青,食人从首始。

    【译文】蜪犬的形状像一般的狗,全身是青色,它吃人是从人的头开始

    吃起。

    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p9)发1。在蜪犬北。一曰

    从足。

    【注释】1被发:即披发。被,通“披”。这是原图画上的样子。

    【译文】穷奇的形状像一般的老虎,却生有翅膀,穷奇吃人是从人的头

    开始吃。正被吃的人是披散着头发的。穷奇在蜪犬的北面。另一种说法认为

    穷奇吃人是从人的脚开始吃起。

    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译文】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自有两座台,每座台

    都是四方形,在昆仑山的东北面。

    大蜂,其状如螽(zh#ng)1;朱蛾,其状如蛾2。

    【注释】1螽:螽斯,一种昆虫,体呈绿色或褐色,样子像蚂蚱。2蛾:古人说是蚍蜉,就

    是现在所说的蚂蚁。

    【译文】有一种大蜂,形状像螽斯;有一种朱蛾,形状像蚍蜉。

    蟜(qi2o),其为人虎文,胫(j@ng)有■(q!)1。在穷奇东。一曰

    状如人,昆仑虚(q&)北所有。

    【注释】1■:小腿肚子。

    【译文】蟜,长着人的身子却有着老虎一样的斑纹,腿上有强健的小腿

    肚子。蟜在穷奇的东面。另一种说法认为蟜的形状像人,是昆仑山北面所独

    有的。

    阘(t4)非,人面而兽身,青色。

    【译文】阘非,长着人的面孔却是兽的身子,全身是青色。据比之尸,

    其为人折颈被(p9)发,无一手。

    【译文】天神据比的尸首,形象是折断了脖子而披散着头发,没了一只

    手。

    环狗,其为人兽首人身。一曰猬状如狗,黄色。

    【译文】环狗,这种人是野兽的脑袋人的身子。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刺猬

    的样子而又像狗,全身是黄色。

    祙(6i)1,其为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