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灾害打击下,尽管元朝政府中少数清醒的官吏主持下竭力挽回。但不可避免的,底层农民在自然灾害的打击下,迅速破产。由此而来的大量流民开始游动。

    而萧羽通过输出钢铁厂一半以上的产量换取各大世家的支持中的一项也开始发挥威力了。

    萧羽一方面大力支持精武门五堂的扩张,让这五个自己直接掌控的力量快速成长。

    一方面放开对各大世家的戒意,同时对南方临近琉球各省的中小世家表达善意。

    而此时的琉球已经完全不是原来那个小渔村的样子了。因为萧羽放开倪,夏,赵三大世家在琉球的经营。迅速扩大的贸易,带来了琉球的快熟成长。

    而萧羽一系列的商业计划通过整合原来数千琉球民众力量也使得琉球在发展中得到了最大的收益。

    如果说,三个月前琉球的发展是令人目不暇接,日新月异的话。现在的琉球甚至可以说是第二泉州了。尽管还有诸多差距,萧羽集团急剧上升的地位以及颇为强大的实力以及诸多“先进事迹”完全有资格向各大中小家族表达善意。

    而这些原本萧羽从来不曾知道的家族也迅速摆上琉球大厅众人的桌案上。

    而萧羽付出大量钢铁供应给三大家族后,倪,夏,赵三大家族都是眉开眼笑地接纳了琉球这个小字辈的后起之秀。在达成的数项协议中,就有帮助萧羽表达善意的一项。

    对于三大家族这盟友的选择,现在萧羽想想就非常庆幸。三大家族中,一开始都有强力人物亲善琉球,不然琉球压根就不会崛起的如此迅速。甚至,连大都的中央政府都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即使福建行省有些觉察,那些高官也未能想到琉球崛起如此迅速,毕竟将近一年的时间将一个小村子发展成一座十万人的大城市实在太过妖孽了。这些人根本不可能想得到,就是有些觉察,也难以相信。

    后期新秀琉球和三大家族的合力让整个南方以及接近南方的一些北方中小世家动起了脑子。

    撇去隐藏起来的故宋宗室不谈,这个皇室有着无比的底蕴以及强大的号召力,而经过数十百年的隐忍,对于这些中小世家来说有着强大非常的影响力。

    而倪家,这个曾经没落的巨商家族现在已经重新成为一个他们仰望的庞然大物,遍布南北方甚至西域草原的商业网络让每个面对倪家的中小世界不得不掂量掂量再掂量。

    至于和萧羽个人最为暧昧的夏家,传闻中,家主之女夏鸥和萧羽的私定终身的言论热度一直没减过。而夏家的实力,却是元朝沿海各大势力不可能忽视的,甚至,元朝的水师也不敢和夏家的船队交恶。因为在南洋后宋解体后,相当一部分水师就被夏家收拢了。加上这个大陆沿海最大的海盗细白三十年后,重新整合了力量的夏家可以说是三大家族中武力最为强横的,就是综合实力最为强大的赵家也不敢过分刺激这个“土包子”“海鳖”。虽然这些蔑称都是附属家族不满夏家蛮横的私下喊法,赵家族人可是一个都不敢这么喊的。

    而新兴的琉球,虽然十分陌生。但能和三大家族一个台面上的人肯定是不能怠慢的。

    巨大的流民移动为流求现在带来了将近三万的人口,而这些仅仅只占据了流民潮中百不足一的份额。琉球在大陆实在太陌生了,但饶是如此,能让一个从未闻名的地方吸取三万人三月,三大家族的力量给萧羽带来异常深刻的直观体现。

    巨大发展下的萧羽自然不肯落后,几乎将刘由留下资产全部花光后。萧羽已经有了三家钢铁厂,一家全力生产,一家刚刚生产正在适应,而一家则是刚刚建成。不过,这三家都是萧羽个人的私产。避免了日后琉球政府和精武门纠缠这些财产问题。而其他的,盐池不下二十个,砖窑不下十个,加上各种店铺至少五十以上,就是青楼赌坊,也各有三五家之多。其他手工场更是不计其数,但更多的是萧羽当初为了激起琉球民众办厂,开店铺所起头的而已。

    若在资产上,萧羽可谓占了大部分。但数目上,却远不及。而大量流民带来的劳动力也为流求发展助推很多。

    故而,三万流民来了后,很快就被商业大潮吸收起来。若不是萧羽及时发现,劳动力很快就要恶性发展了。当时,带着体制完善的三科加上协助的五堂,萧羽布置了整整一天该让三万流民以琉球为中心四散务农去了。

    这才让人口流动转为良性。也避免了琉球的畸形发展,至少靠着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大片大片肥沃的土地,琉球的粮农产品是不用担心了。

    将两万多纯农民分配好后,留下的七千多有技术,或者有文化的被商铺船队吸收做了员工,或者经过萧羽迪深组织的考试成为琉球的公务员。最后,最为杰出的青年都没萧羽首先吸收到精武门去了。由此,琉球精武门人员已经超过了三千。

    个人负担三千人的伙食薪酬,若非萧羽有强大的经济后盾以及原来琉球大片的土地支撑,早就得垮下来了。但这样,萧羽还是不得不撑着,琉球政府现在还很弱小,一方面是元朝的原因,公然独立萧羽即使现在也是不敢的,若是真那样,恐怕第一个离萧羽而去的就是三大家族了。但这样也给琉球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好处,精武门的强力让萧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利集中,而权力的集中让琉球的事物变得简单起来。

    因为琉球的发展,原先的五堂三科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些暂且不说,稍后再提。

    萧羽的第一步成功了。

    利用手中钢铁的过剩产能,萧羽换取了三大家族的支持。从而为流求带来了最为急需的人力,而大量的劳动力又给琉球的发展带来了大大的助力。

    三大钢铁厂的建成稳定持续生产给琉球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虽然流求的迅速发展也需要大量铁器和兵器,但问题是此时没有战争,即使精武门消化了一部分的产能,但所占的也不过是一厂不到一半。

    若不是后续的铁匠因为流水线的问题,萧羽将兵械制造厂的时间延迟了,琉球的兵械产能更为吓人。

    但萧羽这一手绝妙非常。因为巨大稳定的产能,萧羽找上了三大家族,当第一次交易圆满结束后。三大家族虽然眼馋异常,但彼此的戒心却让萧羽在其间得到了安全。

    最后,当兵械制造厂建成时,被琉球精良铁器折服的三大家族的高层已经定下了和流求交好的策略。并不是他们不考虑侵吞琉球,而且三大家族各自身份都颇为超然,又是彼此戒备加上琉球武力本来不凡,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于是,这场超级大交易中。

    萧羽的钢铁厂和兵械厂都得到了巨大发展。也为琉球带来了巨大声望。

    巨额持续稳定的订单让钢铁厂和兵械厂得到了足够的锻炼,而在制造中,次品卖给了那些中小世家。中品给了三大世家和琉球需要交好的势力。最后,上品都留给了自己和少量供应三大家族的上层。

    不仅得到了锻炼,让琉球的产能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兵械的精良也日益精深。同时萧羽也得到了三大家族的友谊,以及在各个中小世家的声望。除了朝廷,现在能如此大规模,高质量【想必元末颇为糜烂的军械制造,次品的质量完全当得高质量三字】。自然,本来陌生的琉球也在他们心中占据一个颇高的位置。落后就要挨打,若是有强大的实力,你就可以欺负那些落后的了。现在琉球就是那个强大的,况且琉球在各个中小世家面前展示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琉球现在最为核心的力量精武门的确切实力,就是萧羽的岳父,也不能完全知道。

    现在,加上倪家背后的大陆中小世家。

    赵家背后的南洋故宋世家。

    夏家背后的各大中小海商,以及海洋世家,海盗。

    这些实力萧羽若能整合,天下舍萧羽其谁?

    第一章 别三月,琉球当刮目相待

    距离那场让整个琉球喜气洋洋的大婚已经三个月了。

    而萧羽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一年多了,现在的时间是公元1450年的春天。这一年,脱脱重新任职宰相,但颇有才干的脱脱在面对的却是极其窘迫的境地。

    许是因为琉球大力吸收流民的缘故,南方的局势比起北方来说要好上一些。加上三大家族的暗中操作,经过干旱,洪涝,绝收,饥饿等等冲击的元帝国南方竟然一时间出现了诡异的宁静局面。

    于是乎,见到这副场景的脱脱顿时信心大振,以为是自己主政效果。于是,在经济上所知不多的脱脱开始了自己的雄心大业,也是为了缓解现在物价快速上涨,百姓生活贫困局面。但本意是好的,却不值得结局……

    若按年代顺利,脱脱主持的第一个重大措施就是改善政府的财政状况,即为广开财源。但他认为增加徒弟、盐业、商业等传统税收的税率是不可行的,这些收税大多在不断收缩。接着是1350年底决定印发的新钞,但可悲是,脱脱在进行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措施时冰没有财源作后盾。

    在1351年首批就印发价值两百万锭的纸钞。

    更为关键,消息不在这里。而且,萧羽手下的风讯堂怎么可能只带回这么一点没什么价值的消息?

    不过萧羽的想法要是被那些大家族训练密探的人知道恐怕还得气死,事情刚刚发生不过半月,却能让相隔数千里外人收到详细准确,并且经过整理的情报。

    自然其中有倪家商业网络的大力支持,但萧羽风讯堂的能力才是核心。

    关键的消息是:两百万锭纸钞是黄河河工的工资。

    萧羽的思想有那么一些恍惚,手中的绝密情报纸悄悄掉落在地上。一旁的温佳妮静静的捡起来。放好,给了萧羽一个安静的环境。相处三月的夫妻俩自然心意相通,虽然不解萧羽为何如此,但还是如此做了。

    两百万锭纸钞自然可以帮脱脱缓解财政上的拮据,政府所付出的不过是一些纸张,然后在上面印上字。可得到的却是十七万河工兵士的物资,工钱。这样的好事元廷还是继续做下去,然后几个月过去。

    河工们自然就会知道真相,到时候,悲愤的河工们将会汇聚十七万青年壮丁,成为反元的第一斗士。

    而刘福通,这个自称宋徽宗后代的家伙就能挖出一只独眼的石人,然后……石人一只眼,跳动黄河天下反。

    属于,自己的历史就要来临了……

    自己,准备好了么?

    萧羽默默问着自己。

    琉球经过一年的发展,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默默不问的小村庄了。

    最为紧要的两大块,精武门和琉球大院已经得到巨大补充。

    精武门还是精武门,名字不变。但琉球大院却被萧羽换成了琉球政府,反正现在琉球的实力已经够了,只要不挑开最后一层膜,官府自然不会来管,况且政府这个词恐怕得到近代才能知道他的确切意思。

    精武门还是五堂。但职能和人数都发生了变化。

    五堂中,处于大脑地位的参谋堂人数算是最少的。不过二十一人,职务都是参谋学员。

    但每个普通学员都比其他堂的普通成员都要高半级,不仅都是各堂聪慧优异者才能人的,地位更是崇高。堂主也是最得萧羽器重的温科。

    二十一人中,有专司联络的,上传下达的参谋。有专司情报的,分析风讯堂资料的参谋。有专司地图方面的,构建沙盘,绘制地图的参谋。有专司分析战场的……等等。这二十一人可谓是萧羽现在的大脑,随时可以为萧羽出谋划策。虽然萧羽现在只有一个还不成熟的名将:常遇春。但有了这二十一个正式合格的参谋,胜利并不遥远!

    其二的风讯堂更是规模庞大,直接隶属萧羽。堂主,金智。随时可以和萧羽见面,每天更是有情报汇报的时间。正式有档案的职工现在就有八百余人,其中在琉球有四百人。出去一百余文职,三百留在琉球的都是学员,而在外的四百人就是萧羽现在的耳目了,他们都是成绩优秀的弟子,每个人忠诚都是毫无疑问。虽然因为时日尚短的原因,都只在大中城市设立了情报点,但网络已经铺开,后面的发展就容易多了。

    而人员最多的就要数尚武堂了,多大两千五百人。而精武门总共加起来也不到五千。堂主正是陆猛。

    尚武堂的实质就是萧羽给琉球军队披上的一层保护膜罢了。不论是训练还是管理,分工都是正正经经按照军队的目的建立了。

    而且也兼职了新兵营的作用。为精武门训练了大量的合格兵士。

    两千五百总共三营经过至少半年正规军事化训练的军队,让萧羽的底气也硬了起来。虽然还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但震慑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却是足够了。

    而琉球兵械的精良是人所共知的,加上萧羽在先前表现的魄力以及智慧。倒也没哪些人敢把主意打到琉球上。再加上琉球本身就是一个岛屿,海洋世家和流求关系良好,大陆世家对琉球很是陌生。沿海世家又是跟三大家族联系紧密和琉球暧昧不亲。更为让琉球的安全大大增加。

    其后的执法堂算是人员稀少的一堂了,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加上急剧增加的人口带来一系列的治安问题,细作事件,内部卧底还有因为大量新人涌入带来精武门弟子素质的下降。萧羽一直对执法堂都很关心,首要的就是保证执法堂内部不出问题。所以,精武门上下五千多人就是只要一提执法堂,无不是像老鼠见了猫一样。

    而后,因为治安问题和反间谍问题越来越严重。萧羽将执法堂剥离出来一部分,加入到了琉球政府,成立了警务处。分管治安问题,并且在各个聚集点也设立巡逻点,这才让执法堂人手紧张得到了缓解。同时也让琉球治安大为好转。

    而萧羽又在风讯堂内剥离出去一部分人,直属在萧羽个人下成立了调查局处理反卧底内j事物。

    而此后,国内也形成了一个惯例,只要名字后面有局的都是直属帝王的。

    而琉球政府三科也与以前大不一样。温老和迪老还是做萧羽的副手。

    自然,最后一个亲卫堂是现在琉球最为神秘,最为强大的堂。因为,亲卫堂是始终跟随萧羽的,而且,琉球最顶尖的实力正是在亲卫堂。

    亲卫堂的特战分队队长正是琉球顶尖猛人常遇春!

    不过,财务科已经改名财政处。相应的农业科改名农业处,民政科改名民政处。新建立教育处大力建立初级学堂,以及各个方向职业学院。

    然后萧羽将司法处归属了琉球政府,又将琉球法院独立在琉球政府外。司法处负责建立琉球的法律体系,而法院则是独立处理各种案件。将法院独立出去,本来归属政府的司法权以及立法权变成了,不完整的立法权。因为萧羽自己也掌握一部分但不占多数的司法权和立法权。让政府能够更多的参与其他公共事务的管理。

    而且古代一个关系民心民意的便是官司。本来牵扯众多的官司被独立的法院拿去了,政府在行政的时候自然也要轻松很多,就是民众被判决不满,也不至于影响正常的政府运作。

    再加上商业处,卫生处,警察处三个看名字就知道职能的新单位。琉球政府在单位数目上已经超过了精武门。但萧羽不担心,这些头头脑脑很多都是精武门走出来的弟子。

    精武门本来就有相当大的教育职能。很多琉球的精英都是从精武门走出来的,甚至因为萧羽时不时的去讲课。精武门的几个小院隐隐有了整个琉球孩子向往的圣地之称。

    因为只要能进入那几个精武门新人训练营。日后在琉球的前途就不用愁了。至少都能博得一个好出身。

    而元廷呢,实在没有心思来关注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至于琉球的威胁,高官们笑了,难道指望一个弹丸之地能威胁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帝国么?

    琉球已经不是以前的琉球的了。

    本来的琉球占地不过只是一个大型村庄而已。

    但后来,萧羽将两个村子的人内迁。在现在基隆台北一带大力建设工厂。而本来的温家坞则成了一个港口城市。

    实际上,人流最多,人口最大的是在以前的温家坞,现在已经被萧羽命了新名字。

    北定港。

    意味不言而喻。

    而琉球现在所控制最远的地方已经到了台中地区。接受了原来琉球的汉人。在册的民户已经达到了三万户。

    琉球政府精武门各个部门单位已经开始在下面的地区建立下属机构了。

    而萧羽也已经派出不少人员在下面任职地方官吏。并且着手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因为萧羽有着精武门和琉球中央政府为后盾,人员物资都是不缺,加上本来琉球大部分地区都是出去无序状态。琉球的强力介入很快就排除了所有不欢迎的势力。

    当陆猛这号凶人带着五百尚武堂弟子冲进去时,整齐有力步伐,统一有序的队列,还有精良的制式装备。这一切都显示了琉球强大的武力。

    当琉球的步伐到了琉球中部,现在的嘉义地区时。一个消息让陆猛不得不停留在那里。人也马不停蹄的回了琉球城。

    第二章 南洋谢家

    有强势的一方,自然就有反抗的一方。南洋虽然有夏氏家族和赵氏这两个巨无霸,但跟随赵氏流亡到南洋的自然不可能只有夏氏一家。

    陆家的先祖就是南宋大名鼎鼎的忠诚陆秀夫,在原本历史上抱着小皇帝跳海的就是这个大学士。

    而在这个时空,陆秀夫却是一手让后宋短短兴盛一时的核心人物。可惜,后来的保守派暗中勾结了元廷,虽然陆秀夫后来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但却为时已晚,收到消息的保守派党魁当时谢家的家族谢炳联合了保守派的各大势力,发动了政变。

    几场战役下来的后宋分崩离析,赵氏宗亲一部分人保留下来了大部分力量却不得不隐居起来,除了南洋的上层人物能够知晓。几乎消失在了公众的视线中。但南洋的世家却是都知道,赵氏家族是南洋彻彻底底的第一势力。

    实力第二的便是以武力称雄的夏家了,收编了不少训练有素的南宋水师使得当时的夏家一跃而上成为顶级世家。若不是谢家为首的保守派几乎掌握了南洋大部分中小世家。恐怕,赵,夏两家一联合。又一个后宋就出来了。

    此次萧羽的麻烦便是谢家!

    琉球的快速崛起,恐怕就是创始人萧羽也是没有完全想到了。而琉球的快速扩张同样不可避免的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以三大家族与琉球的良好关系,自然是不用担心的。而且萧羽对手中的商业控制的不错,用的大多是正当互利双赢的法子,加上琉球强大的产能和日新月异的手工场技术为后盾,并不会侵害多少人的利益,

    但对于南洋的一个利益集团来说,琉球的做法即使再怎么克制也被傲慢的他们视为了敌人。

    对于一个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的势力却来抢夺自己的市场。这样一个小小的家伙就算勾搭上的赵家和夏季也别想从我的手中抢食,这,就是谢家集团的想法。

    琉球商业很是发达,自然不可能少得了航运。福船的改造很成功,汇聚了一大批优秀工匠的琉球加上萧羽来自现代的奇思妙想让琉球拥有了自己型号的船只。

    他们把船楼结构并入船体,使得船只重心变低,加上把船体稍微变宽和丰满,船底再加了一条底翼,外加货物全部放在底舱,可以在保持良好的抗风性能基础上去除了福船原本需要的压仓石和船体两侧的护板。再就是对福船的船头部分进行了改进,由原本的面形改成了尖形,与尖削的船底和底翼融为一体,组成了一个非常流畅的流线型。船首楼并入船体后加了一根伸出的斜桅杆,而船尾的船楼继续保持,只是为了保持低重心降低了高度。

    为了获得更大的动力和便于操控,根据船队帆桨船的经验,萧羽和技术员【主要是孙启周字这些新秀带着的技师】们在新船上采用了软硬帆结合,大致的分布是这样的:

    最后一根桅杆是福船特有的纵硬帆,做为操纵帆,由于其可以转向,便于在逆风时使用,和历史上西方的三角帆功效差不多,但是更方便;其余两根桅杆均是软方横帆,而且每根桅杆上分段设帆,软横帆可以做的很大,一旦顺风的时候全部展开,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风力。

    斜桅杆也可以加一到两幅大三角帆,与西方历史上的盖伦级帆船一样,在顺风的时候为船只加速。为了抗风浪和承受火炮的后座力,萧羽要求技师们采用各种技术加固船体。根据这个要求,技师们放弃以前喜欢用的短材拼接,改用长板材铁钉连接,尤其是在萧羽提出龙骨、肋骨结合起来加固船体的概念后,结合福船原本的主龙骨以及依靠侧面夹持来加固船体的技术,将两者结合,使得新船比福船的坚固度提高了一半。

    最底层的船舱继续沿用了福船的密封舱技术,保持良好的防漏性和防沉性,而第二层船舱为了安装便于安装火炮,投石机等远程攻击武器,就采用了墙体甲板贯通技术。

    至于萧羽偷偷发明的艉柱绞链舵,在商船队伍上使用效果非常好,也被照用在新船上,而且依然是中国船特有的多孔平衡舵。

    新船上阵后萧羽船队的效率立时上升很多。速度更是比普通福船快上很多。

    庆幸也是如此,萧羽的三只船队共十八跳船因此没有折损在南洋现在的金兰湾。那里正是谢家势力的核心区域,就是赵家也未必在那里及得上谢家影响力大。

    这三只船队正是为赵氏家族和夏氏家族交易而来的。除了第一船队是正常与两家贸易外,其他船队都是运送武器钢材去的。

    三只船队前后相隔不久接连收到谢家船队的攻击,寡不敌众之下,三只船队都不得不丢下货物,依靠快谢家一筹的速度迅速脱离了战场。

    然后停留在了嘉义,现在萧羽命令的新城市。拥有一万人在册人口的新兴城市。此外,琉球精武门总部除了琉球一千尚武堂弟子留守外。都已经集中在了此处。

    琉球政府正式发布通告,动员了预备军队。在册的五千民兵都训练加倍。两千预备役士兵刀出鞘,箭出匣。琉球开始了三级警戒状态。

    琉球八处全力动员,随时准备进行战争。而精武门,除了留守的人以及必要训练新人的工作。都奔赴嘉义,归属了琉球最高领导人萧羽之下。

    三支船队受到攻击按说完全不必用着这么大的排场。但内里的事情却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

    三支船队遭袭后,赵氏和夏氏都没有表态,就是近在泉州的倪衡也只是表示会帮助船队归航而已。

    各大势力的快船往往反反,或许是三大家族都没有想到风讯堂的强大实力让萧羽每每能抢在三大家族之前至少也是同时收到萧羽。

    所以,他们几乎都是等着看琉球的笑话,看萧羽的笑话。

    虽然萧羽心中有一股不好的预感,但最终确认却是在倪念薇口中。沐柯本是萧羽的贴身丫环,但萧羽最后让小柯去帮温佳妮的忙。可大婚一过,小柯又名正言顺的成了温佳妮的陪嫁,现在又成了萧羽的侍妾。

    所以,倪念薇在琉球游玩的时候,温佳妮这个好友聊天中才透露出来最关键的萧羽。

    三大家族彼此互通音信,夏家和赵家更是彼此姻亲。若不是倪家在南洋的几个探子买的很深,也未必能知道这些消息。

    谢家本是亲近元廷的。实力强大,赵家和夏家都对之无法。

    而现在琉球无意中横插了一杠子,搅乱了南洋这一坛子浑水。

    于是,谢家选择了先手。第一时间将琉球打蒙掉,另一方面,向赵家和夏家发出强力的态度。甚至表明,一旦两家介入,谢家就将动用一切手段爆发战争!

    如此强硬的态度远远超出赵家和夏家高层的预料,主持赵家事务的赵巧妍在长老议会上没有取得决定成果,小心谨慎的长老们不敢为了一个琉球而在没有准备充分下与谢家开战。甚至,一些长老等待两方筋疲力尽后坐手渔翁之利。

    夏家倒是与之不同,夏鸥一方却是反对此时出兵先导。虽然夏家都赞同对抗谢家集团,却因为夏鸥的竭力反对被暂且压下。夏鸥的理由只有一个:要想成为夏家的盟友甚至领导者,必须要表现足够强大到折服他们的实力。

    萧羽已经知道他们的目的了。

    琉球的快速崛起已经让三大家族产生了戒意。但好在两方的性质并不一样,琉球更多的是一个由萧羽掌控的政治集团,他们图谋的并不在这一隅。而三大家族无论再怎么强大都只是一个家族而已,他们并没有政治上的野心。如果琉球将来某一天真的能取代元廷,萧羽也能登上那个位置。他们获得的也将完全超出他们的预料。

    而现在,若是他们连谢家也收拾不了,那么别谈什么争霸天下了,能不能在群狼虎视的地方生存都是一个问题。既然如此,琉球也别说什么让三大家族辅佐了,合作关系都未必能维持下去了。

    对于琉球来说,谢家。将是琉球的转折点。也将是能否折服他们最为关键的部分。

    因而,琉球现在兵丁一万人全部动员起来。精锐部分尽归萧羽带领,征战南洋。

    精武门参谋堂除了必要的琉球人员,二十一人中十八人来到嘉义。

    风讯堂,除了必要人员留守。四分之三的人来到嘉义。

    尚武堂,琉球的主战力量。全员三千人有两千人在嘉义。

    此次执法堂留守琉球。萧羽亲任执法官。

    而亲卫堂已经全员跟随萧羽。

    特战分队一百五十人,整装待发。

    此时,是时候让全天下人都知道琉球的存在了。元廷不用萧羽担心,黄河那边的局势越来越不稳定。元廷还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到时候即使知道了,也未必能腾出手。即使能抽出手,萧羽也有办法来砍掉它。

    而三大家族,萧羽更是势在必得,定了谢家。南洋,萧羽就有足够的时间让这里变成萧羽的大后院了。倒是,进可攻,退可守。不败之地已成。

    当然,若是败了,萧羽恐怕也只有终生蜗居那个小院子,若是不好,连个富商地主也是不成了。

    第三章 归来,参谋

    海风吹拂,军舰上旗帜飘动。庞大的船体显示琉球高超的造船技术。若是在一年前,琉球断然是没有这副实力的。

    但自琉球到了萧羽手中后,工匠的引进和各项技艺的发展都使得琉球舰船建造水平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而除了最先也是最大的琉球船厂,以及琉球其他两个大船厂外,嘉义同样有一个专司军舰制造的船队。

    现在嘉义的港口已经完全被军事管制了。虽然那些客商都不知道什么是军事管制。但只要睁开眼看着港口里迎风招展的三十六艘大船就知道嘉义这个主人的强大实力了,就是心中怨愤,也不敢有什么不满,自叹一声倒霉去了琉球。至少,琉球那里可不会弄什么军事管制。

    萧羽的船队一共有多少就是三大家族也不甚清楚的,要知道琉球在琉东的几个水师【琉球称作海军】基地一直不是不准外人探查的,若没有精武门的文件和证明,外人根本不可能进入。

    而这一切都是在半年前琉球就开始实施了,那时的琉球船队就有了三支,十艘了。

    而且这些都是商船,虽然在外人看来这些商船比一些较大海上的武装船还要强大,三大家族的有心人都是知道的,这些根本不是琉球最强大的力量。

    现在谢家跳了出来就再好不过了,三大家族所有探子倾尽全力,定要将琉球的实力给摸出来。

    古代海运不够发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造船工艺的问题,隋唐这样中国强盛时期也不能让海路航运摆到帝王的案桌上,这跟当时船只不过一两百料运载量有很大关系。虽然隋炀帝有大运河时船队富丽堂皇,规模宏大。但那不过是在内陆河运罢了,若真是拿到大海上,只怕几个大浪过来就能打散了。毕竟内陆是不可能出来暴风雨的。

    而元代就不同了,宋代时出名的商业发达,甚至国民生产总值还要超过隋唐。就是南宋,经济也是极大发达的,而宋政权的海军力量就是在即将要亡国的时候也是比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强大很多。知道宋亡以前,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都在汉人政权手中。

    所以,继承了宋代强大的造船工艺后,元代的海运有了极大的发展。而北方很多地区所需的粮食都是经过海运送去的。

    这也是方国珍不过万把人的小海寇就惹得整个元廷鸡飞狗——方国珍破坏了元廷的海上大动脉。最后方国珍降元后也是负责为北方海路输送粮食的。

    而郑和下西洋时期那近乎无敌的舰队,庞大,遮天蔽日更是鲜明的证明了元代造船水平,那时相距也不到百年。

    现在琉球的造船工艺经过萧羽这个一个穿越人士的指导,在释放了工匠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后,这才成就了和郑和舰队不相上下的造船水平。

    现在萧羽在一大帮人的簇拥下,走向港口。那里,有着辛苦回归而来的舰队。

    “全体预备!”萧羽突然大声喊了出来。在军事化的精武门众人下,近乎下意识般。

    刷刷响成一片。

    “为安全回归的勇士!敬礼!”又是刷刷声响声一片,但与前面稍显凌乱的声音想必。整体划一的摩擦声显得庄严神圣!

    此时,船队已经靠岸。

    见到岸上萧羽一众人的举动,本来处在惊恐中的船员们很快就安定下来了。船队的管理层本就是第一批从精武门萧羽手中亲手教出来的。

    自然认得萧羽,而船员们听到船长大副解释岸边笔挺站立人的身份后。都是惊喜交加,可一想到在南洋的生死逃亡,不禁哭出声来。

    三只船队的舰队司令分别是。第四舰队:温流。第五舰队:夜冰峰。第六舰队:章值。其中章值是逃亡中的最高长官,若非章值、温流、夜冰峰三人独立支撑。恐怕三大舰队的这群新手小毛头子都要崩溃了。

    在万里无人的海面,面临强大自己数倍的敌人,未知的恐惧,死亡的阴影。这一切让这些没多少经验的小毛头压力巨大。骤然见到自己人,终于能安全下来了。眼泪如何能不让他肆意的流着。

    章值三人连忙强忍住泪水,齐声高喝:归家的游子们,回礼!

    听到这些声音的所有船员,都是迅速起身。他们本就是经过系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