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着而来的挑战也会将萧羽拉进来!

    “东家,这可真是列祖列宗的保佑呀,今日琉球看谁还敢说钢铁厂的废话!”王五这句话道出了所有钢铁厂工人的心声,平时间,家人多是满意这个耗资数万贯的钢铁厂的,现在能扬眉吐气,心中抑郁一扫而空。自然万分舒爽。

    “呵呵,你们想想以前是什么打铁的?”萧羽微笑道,对于这种迷信的东西。萧羽一向是敬而远之的:“再说,平常你们一炉能出多少铁?这次,我们又是出了多少铁?仔细想想,也不过是概率问题。”萧羽额外规避了方法改进的事情,毕竟很多东西一解释起来,就完全说不清楚了。既然如此,还是让他们不知道的好。

    “原来如此,东家可真是南斗星君下凡,一炉练出这么多铁来。”同时也是恍然大悟,以前炒铁先将生铁捶成碎片,和木炭一起放入比这个小得多的炒铁炉里,风箱从炉子顶上鼓风。烧得久了,生铁融化,再拿棍子搅拌,直到铁凝聚成团,最后取出锻打挤渣。

    这样一次不过炒几十百多斤铁,楚大人的炒铁炉,直接用高炉炼出的铁水,一次炒铁上万斤,相当于以前炒百多炉的铁,出一两块精钢,实在不值得惊讶。

    不过古人看问题却是有趣。本来被萧羽几近否定的祖宗保佑一下子变成了萧羽星君下凡,却是个换汤不换药的法子,能萧羽是哭笑不得。

    萧羽将这些钢材交给王五负责锻炼,温班虽然手艺精湛,但要说起来单独在打铁上却是不如。倒无怨念之情。

    欢天喜地的王五高兴的带着徒弟去了,萧羽一笑也跟着上去观摩。

    钢锭被锻锤敲成了薄薄的一片,温度降低,钢铁烧透的金红色消退了,王五又把它放到锻炉上烧得红热,拿錾子敲了中间几下,铁钳一用力,就从中间折弯了叠在一起,再放到锻炉下敲打。

    钢片再次被敲薄,再次折叠,冷了就放到锻炉上加热……所谓百炼钢,是指每回炉加热一次叫做一炼,回炉百次称百炼。当然在没有使用水力锻锤的时代,一般是师父拿铁钳夹钢片,徒弟拿铁锤敲打,人力抡锤敲得慢,敲不上几下钢胚就冷了,必须回炉加热,折叠一次往往要回炉四到六次,所以百炼钢也就折叠18-25次。

    水力锻锤每分钟敲击150下,密如鼓点般锻打到钢胚上,比人力快了岂止十倍?

    “这真是太快了,想当初我们打铁所耗之时,所费之力……今日一看,才晓得什么才是打铁。这等速度,就是小老儿几十年也不曾见得的奇事呀。真是神迹,神迹呐!”王五虽然也知道些其中的原理,但亲眼看见,还是不敢置信。

    “呵呵,今后的所谓“神迹”你还会看到更多。先人所掌握的巧妙技艺,今人为何不可超越。需知,长江后浪推前浪嘛。后人该有昂扬的心态来对待前人的技艺,要想着超越,而为固步不前!”萧羽微笑着说道,众人都是点头称赞。这里的匠师大多年轻,就是王五也不过四五十岁。萧羽的说法,他们很容易接受。

    水力锻锤打得快,钢胚折叠一次才回炉一次,二十次回炉就折叠了二十次,达到百炼钢的水平了。

    现在要用锻锤给钢胚成型了,最后回炉加热了一次,冯火山把它拿到锻锤下,乒乒砰砰的一阵敲,渐渐显出形状了。

    “好剑,好剑呐!”赵姓中年人抚摸着一把青莹如玉的宝剑,就像抚摸着十六岁少女缎子般的肌肤。

    家世渊源,本来就是前朝宗室。这位赵姓中年人赫然就是那日买盐的赵斋。这赵斋按辈分还是赵巧妍的叔父,在赵氏中身份尊贵。但不大理会俗事,颇喜游历。若不是上次赵巧妍的哀求,也不会理会萧羽和赵巧妍之间的买卖。

    不过,今日而来,却是萧羽得知赵斋在泉州特意请过来的。本来颇为中意萧羽的赵斋也是抽空来看一下,却不想竟然能有如此收获。

    “此剑怕是古之干将莫邪也不过如此罢了。”说着,赵斋屈指一弹,一声犹若龙吟般的声音传来。顿时让赵斋不由沉入其中。

    这是一把好剑,绝世好剑!哪怕现在翻遍赵氏宝库也未必能找到一把与之比肩的宝剑!

    这等宝物若不能有,不如毁之!打定主意下的赵斋,双目灼灼地看向萧羽:“赵某愿以三千贯购此宝物?不知萧羽小友意下如何?”

    萧羽微微一笑,摇摇头。刚欲说话,不料却被打断。

    “若不能得此剑,赵某愿以五千贯请毁此剑!”赵斋斩钉截铁道,显然是下了大决心了。

    “赵世叔说笑了,这等身外之物,如何能用阿堵物相论。这柄剑,算在下赠与赵世叔了。”萧羽微微一笑,举手间便将宝剑赠了别人。

    “好,你这一身世叔。我接下了……哈哈”

    “呵呵……”

    第三十三章 腾飞,情报

    古代商业长期处于压制状态。自然,很多系统性的东西都没有得到发展。所以,现代人只要穿越到古代,发财都是不难的,自然这是在纯粹不考虑其他外因下。毕竟,在封建社会里,若是你钱真的够多,不用那些高官动手,他们的手下就第一个收你的家资然后献给上级,图个升迁了。

    但现在萧羽却是不同了,萧羽占据了琉球,又有泉州一众奥援,自然不怕官府的侵扰。此时的萧羽还不知道泉州的紧张气氛,自然也不用担心官面上的东西。再加上,琉球这些月来发展很快。人气远非刘由在时可比。因为去高丽瀛洲航线的原因,流动人口不下三万。常住之民也不少万二之数。

    只是大多数人在琉球匆匆购了财货就启程去了高丽瀛洲,不然繁荣之相,就是道一声小澎湖也是可以的。虽然流求群岛那也可以补充东西,但毕竟是外夷之地,远不若琉球这般尽皆汉民。自然看着可亲多了。

    但随之而来,却又有大麻烦了。

    琉球兵事也算频繁了。自然,琉球之民也是多少知些兵事的很快就觉察到了危险。

    现在琉球也算升格为乡了。在内陆也是镇一级的,自然也是占地颇广。就是将原先的桃花村和温家坞合并了,才算满足了极大人口带来的需求。

    其中,客栈,酒肆,各式的店铺,当铺,甚至青楼赌坊也让外面的商人带了过来。知其中隐情的自然不会以为大头都让外来客商给占据了,其中当铺青楼之所,酒肆客栈之地,多为琉球大院份子最多。这些紧要的地方,消息最为灵通,自然不可能让重视情报的萧羽忽略。

    不过,两者也是有区别的。酒肆客栈,流动之人最多。但消息也是最为庞杂,虽然不时也有些值得的消息传出,但多是些流言,值得萧羽费的心思不多。反倒是青楼酒肆之地,人员流动未必第一,但其中多是些有身份,有财资的人,消息的价值自然也高些。所以,前者多为风讯堂训练教习新人之所。因为消息庞杂,信息量很大,需要人也多。

    这现成的训练之所,哪里找去?故而,酒肆客栈的小厮虽然伶俐讨人喜,但想不到的是,这里间的小厮多为风讯堂子弟。

    至于青楼酒肆之所,却是让萧羽头疼许久。青楼之地,萧羽虽然也在小说传奇中见过不少催人泪下的悲欢离合,其中才子佳人也是出过不少。但无论如何,自己来办这东西一想想就很是接受不了。

    毕竟后世虽然也知道有这种东西,但明文禁止的事情,现在却要自己亲自打破。其中勇气着实不少呐。

    最后,萧羽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想了个折中的法子,股份都是自己的,但其中经营之法,人员安排都是聘用他人。然后严令经营之人不可泄露自己身份。不过让被聘用之人不解的是,萧羽其中严令不可强迫民女,不可做那伤天害理之事。加上好几条福利医疗的好处给了妓女,若不是清醒着,这虽素衣,却是明丽动人的“经理”还以为这里是慈善堂了,就是真的慈善堂也未必能有这样好的条件了。

    待萧羽又不嫌啰嗦的将几条不准打骂女子的条令说清楚后,已经是口干舌燥了。

    “可都清楚了?这些女孩儿多是家庭不幸,生世凄苦的。我虽然力不能逮,也没有那么多心思来救济他们。但若能出上一分力,我也是心安的。所以,还请白娘子,多多费心了。”说罢,萧羽竟然挡着众多家眷的面上,真的给这个白娘子做了一个揖。也不管,众人的惊诧,看着仍然是目瞪口呆的白娘子。

    这白娘子本来是泉州一个最大妓院,春醒楼的头牌。自己的名儿,也是忘了。反正自从进了这个行当,就是将来凑够了金银,再想出来,加个良家的做妾也是凄凉的,等到哪一天夫君厌倦了,最后也不过仍旧是老死哪深深的宅院。可若是给个寻常人家做妻,这些个心高气傲的女子哪里肯甘心。

    于是,白娘子便也任这些年下来将真名儿忘却了。留下这欢场中人给她取下的名号。

    只是,人又旦夕祸福。春醒楼的靠山倒了后,便被几个泉州里的几个巨商分了去。这时的白娘子也是年过二十五了,这等年纪还能在青楼留下,已是不易。

    思量许久的白娘子这才托了门路,来了琉球。看这里气象日新,透着股朝气蓬勃的气色。便渐渐定了心思,打算长住下来。

    可一天,却看到两个穿着一袭白衣劲装。衣服样式都是奇异,却也整齐雅观。一看之下,赏心悦目。

    肩膀也上戴着白色简章。其中一个绣着一条横杠加上一个黑紫色的星星,另一个却是什么也没绣着,白色牌子纯如雪。

    这两人便是萧羽亲卫堂的人,亲卫堂在职责上分为两部分。其一便是亲卫,其二,即为特战。这两人便是得了萧羽令,请白娘子来的,一个是亲卫队副队长和一个亲卫。那黑紫色的星星,便是萧羽初次使用的军衔。亲卫堂少尉!

    亲卫,顾名思义。自然是为萧羽亲密卫队之意。能入亲卫的,都是精武门精英之人,不少人都是各堂之中的翘楚。却能甘心只在亲卫堂做一个小卒,虽然这个小卒地位颇高,但能心甘情愿之下为之,实为不易。自然,这些亲卫也是功夫,素养等等都是一流的才能进的。

    后来,能进亲卫堂的一个普通士卒退役后,和一个少尉军官相论也完全平等相处,这还是顾及了军官这一阶层的脸面罢了。

    无他,若是那士卒不进亲卫堂的话,一个尉官定然不在话下的。而另一个特战堂就不说了,日后自然论及。

    这两人来了毫无声息,就是原先的那些消息灵通的,竟也全然不知道。这样,白娘子抱着万分神秘到了萧羽这里。

    最后,半饷才是回过神来。脸上已不知是悲是喜了。

    “公子。奴家自问这些年来也算是见过不少所谓豪杰,枭雄。就是天下各色人物,奴家也是颇为自傲。今日看来,却全然想不到公子所为何意?”说道这里,白娘子也是眼中一阵迷惘,更是显得楚楚可怜,令人不由的为之怜惜。更平添了三分娇媚。

    不过,白娘子这一手,却是让房间内一丝改变都没有。这些亲卫堂能进来,第一自然是忠心。能进精武门的已经算得上是好苗子了,这亲卫堂的尤胜七分,自然不会被白娘子所惑。就是萧羽,经过温佳妮,夏鸥,小柯,倪念薇,赵巧妍这些国色天香级别的美女熏陶,又岂会露怯?

    “我所为,自然是聚财而已。只是,萧某更想取得心安。心安处便是吾家,心安之金银才是正道。至于其它,日后你自然能知道!我现在都一一教你了,你若现在反悔,还有最后机会。到了日后,便是再想这般,也是晚了。”呵呵笑了一声,萧羽打趣道:“虽然有些可惜,但也不值得些什么,就当你刚才那百媚一笑的打赏罢了。”

    听到萧羽最后一句,白娘子心神一震。连忙正襟危坐,再也不敢小觑萧羽。就是青楼中那等魅惑的手段也是不敢出了。忙道:“公子,奴家出自那等地方,自然是知道姐妹们的艰辛。今日公子能如此善待我们这些身世凄苦之人,怎么让小女子感激涕零。现在能恢复自由之身,已经是莫大之幸,哪里还有什么后悔的。”说罢,按下字据,恭敬地站在一旁,俨然以属下自居了。

    “呵呵。你倒是聪慧,不过,那次我问倪员外要个懂行了。没成想却是你。嗯,不错。若是你所为,我能满意,自然有你惊喜的!”说完,萧羽便提杯喝茶,白娘子却是心中震惊不已。那两个白衣汉子显然身上就有着一股白练精兵的味道,而现在看到明显就是眼前这个东家的。这还不算,本来以为是侥幸逃出春醒楼那个牢笼,现在看到,完全是大错特错。这根本就是这个本以为是乡下土财主般东家所为,至于倪衡员外,这等豪商巨贾就是在东南数省也是排的上号的,竟然也交结上。

    现在的白娘子心中满意惊异,但不知不觉中却也觉得一股庆幸之意。心中莫名的安心了几分,连带着,也悄然间有了安居此处的打算。“也罢,那种牢笼就是死了也不去呆了。至于其它,出了那种地方还能有什么好下场,也不过是凄凉而终罢了。现在想来,此处未必不是我的好归处。”

    “亲卫堂和风讯堂虽然都是初创。但事事都给了优待,暂且也算达标了。情报收集也算合格,就是亲卫特战,还未实战。虽然也是经历过鲜血的,却不知道实效呐。钢铁厂虽然是顺利大成,甚至南洋的关系也是牢固不少,但现在琉球仍旧是自保有余,进取不足。”思量几回,萧羽忽然咧嘴大笑起来。

    “却是该给佳妮一个惊喜了。”

    第三十四章: 盛大婚礼

    要说人生之喜,自然离不开同房花烛。唔,萧羽所说要给温佳妮的惊喜呢,对于女孩儿来说也是这个人生第一大喜事儿了。

    萧羽推开本来不多的公务,因为琉球规模尚小的缘故,三科虽然简单,却也能暂且满足琉球的发展需求。再加上有精武门这么个军政机构和人才储备基地的存在,萧羽只要将具体的事物分发到下面去就行了。再加上风讯堂和亲卫的合作,下面人要想偷j耍滑却未必那么简单。

    只不过,一切都是初创,很多都是要萧羽亲自操手的,倒也让萧羽前些天忙的脚不沾地。

    但这些天过来后,已经是深秋时节的十月了。琉球地处南方,比之江浙之地还要温暖舒适。夏季的风雨过后,迎来秋收的季节。带着收获希望的琉球让人感觉到格外的惬意。

    走在回廊中,萧羽斜靠着柱子。不顾丫鬟奇怪的眼神,偷偷向温佳妮的闺房走去。

    “嘘……”竖起中指,萧羽悄悄赶走守在门外的丫鬟。

    脸上带着微笑,轻轻走到门前。手按在门上,正预悄悄打开,不想……

    琉球本来不过是一个小小渔村而已,最多因为温家坞的一众匠户们而显得比内地多数村庄要繁华一些。而温佳妮虽然是坞主唯一的女儿,却也不过比起其他女孩儿能吃饱穿暖而已。

    因而,虽然骤然富贵。温家上下却无一人敢耽于享乐。温老爷子每天为新修的船厂和新制福船而竭力思考。温班也是在钢铁厂上日夜奔波,至于温科更是努力消化萧羽教授的古代兵书,以及参谋的训练。

    而家中的女眷,温迪氏在家操持自不用说。温佳妮却是训练起了女兵,更是将刘府,哦,该是说萧府了中的丫鬟也训了起来。却是乐得其中。

    这一天,恢复了女儿家打扮的温佳妮身上多了一股与原来不同的气质。一股英气,温家出过几位中级军官又是没有背景的,自然在功夫上是精妙的。

    而到了这一代,温科却是因为身体原因不适合习武,又要继承祖业,自然不会去练武。故而,充极了佳妮的温老爷子便将功夫传到了温佳妮手中。

    但女儿家终归是要嫁与人妇的,自然不能整天舞刀弄枪。于是,却去武装衣红妆的温佳妮也老老实实地在闺房练起了女红。

    但今天的温佳妮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心里总是走神,却也怎么想不到原因。

    “喜爱的女兵也交给小柯了,按照小柯的本事,自然不会比我差的去。”

    “就是公子的生意也有周杞那么一大堆人操持,谅他们也不敢偷j耍滑。也不必担心……”

    “府中的事物也是井井有条,仆人都是感恩公子的善行,一切具是好的,可心中却还是静不下来。”

    想来想去确定所有事情都没有什么值得闹心的,心中却还是静不下来。温佳妮虽然是温柔可人的样子,性子中却带着坚韧。自然不肯就这么罢休。

    收拾好女红的,静静坐着,也不想其他。

    只是让佳妮心思难安的是那股难以平静的波澜好似得到什么补充似地,竟然越发不平起来。

    轻轻呼出一口浊气,好似要讲所有烦闷赶出去一样。佳妮决定出去透透气,这样折磨人的心境也许在外面会好一些。

    于是,温佳妮也莲步轻移,也不喊什么丫鬟,径自出去。

    推开门……

    “啊?”

    “呃……”

    两声惊到极点的声音响起,表达着不同的主人不同的情绪。

    一声惊异却是带着做贼心虚,另一清脆的女声则是显出主人惊喜掩饰不住的喜悦。

    “佳妮,唔,这些天你辛苦了……”萧羽虽然在谁面前都是一副料事如神的睿智样子,但在亲近的人面前不知怎么就像个木讷的木头一样。心中好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怎么说出来。

    “这些都是妾身该做的。”虽然还没有正式宣布过,但温佳妮的表现以及萧羽的默许无疑让温佳妮的主公夫人板上钉钉了。

    把玩着茶杯,萧羽一时也没话说了。却有似乎想到什么,连忙不着痕迹的将茶杯放下来。心中暗叫一声白痴。

    定下心神,看着眼前的佳人。本来的稚气渐渐脱去,更显得成熟和诱人。

    但萧羽看着却不自主的回忆起了以前温佳妮的样子。

    萧羽到这里来也将近有半年多了。琉球地处偏南,秋冬时节倒是没多大的区别。转眼间,半年就过去,好似恍惚间就过来了。

    过去一穷二白的小子现在成了一城之主,而本来的渔家小女孩现在也将成为自己的妻子。

    目光一转,看到桌上摆放着的女工用具。和温佳妮手上的针眼,眼光逐渐柔和起来,来到这个时代前的萧羽冲动,甚少想到别人的感受。但现在对萧羽而言,每一个身边亲近的人都是值得分外珍惜的,一时间,房间里面的气氛渐渐温馨起来。

    萧门主大婚的萧羽传出来,整个琉球都热闹起来。

    不说萧羽在琉球的影响力如何巨大,单论温佳妮的娘家温家,本就是琉球这些乡亲们当初移民的领头人。在琉球港口住着的人几乎每家每户都受过温家的恩情。

    论起来,倒也是门当户对。但远在泉州以及南洋的几个女子是如何心思就不得而知了。

    舍去这些,现在的琉球整个儿被喜庆的气氛环绕起来。

    萧羽不单是琉球的乡正,更是精武门的门主。撇去官方的职位,精武门上千号人的关系下来,少有亲人子弟不在精武门的家户。

    若不是萧羽明令不许下属弟子送礼,现在萧府门口礼物就能将一大条街给堵起来了。

    但饶是这样,感恩的琉球百姓也在自家门口为萧羽和温佳妮一对新人庆贺起来,用自己的方式祝福小俩口。

    令萧羽有些郁闷的是礼节问题。古代和现代不同,现代多受西方影响,很多礼节萧羽根本不知道。

    就只能像一根木头一样跟着长辈们和司仪指使过来过去。

    但一想到温佳妮的身影,萧羽心中的怨愤就很快散去了,为了自己的爱人受这么点繁琐的礼节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具体过程分为六个部分,即为传说中的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就是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则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时须携活雁为礼,使人纳其采择之意。《仪礼?士昏礼》中说:“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问名,是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婚。《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宾执雁,请问名。”问名的文辞大多是:“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若女方同意,则授礼;萧羽同意即通过占卜测定吉凶。如果男女八字相合,则进行下一步。

    自然萧羽和温佳妮就是不合,结果也会是合的。

    纳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也是以雁为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相当于现在的定婚,俗称送定、过定、定聘。

    现在萧羽和温佳妮进行的就是这一步。

    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崔駰的《婚礼文》中记载:“委禽奠雁,配以鹿皮。”《诗经?召南?野有死麋》中说:“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写的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因为古代纳聘多执雁为礼,故送聘礼又叫“委禽”。当然,古代纳征也并非全用鸟兽为礼,象《卫风?氓》中所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是以布为聘礼的例子。后来,纳征的礼仪越演越繁,成为六礼中礼仪最繁琐的过程之一。

    请期,即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现在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头”

    最后一步就是亲迎了。理解起来就是娶亲迎接,也是新郎官和新娘最该激动的一步了。

    新郎官萧羽激动是因为要骑着高头大马去迎接新娘,而新娘温佳妮嘛,自然是等着萧羽来迎接。

    萧羽带着一大帮子人去温家迎亲。回到萧府后,新郎萧羽、新娘温佳妮共鼎而食,再将一瓠瓜剖为两半,夫妇各执其一,斟酒而饮,谓之“合卺”——此即后世交杯酒的源起。这一过程,是婚俗文化中最富民俗色彩的事象之一。算得上是婚礼的高嘲部分。但因为萧羽和温佳妮的特殊身份,虽然两人不介意,但场面却更加偏向肃穆,安静,虽然显得神圣,但美中不足的也缺少了g情。不过小俩口不在乎,能够让全城都为之庆贺的婚礼,不能不铭记于心,哪里还顾得上这么些微末瑕疵。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

    第三十五章: 终成眷属

    刘由原本的大院早已成了萧府。萧羽不喜奢华,内院萧羽独辟了一个小院。简洁,别致,典雅,用这三个词来形容再适合不过了。

    自从小院建成后,渐渐成了萧府的核心,原来的房间也日渐成了办公的地方。

    别院也自此有了自己的名字,因为今天大婚,萧羽给别院命名了:佳馨院。现在萧羽在正厅与宾客饮宴。今天不仅是萧羽大婚之喜的日子,也是萧羽和各大世家来人见面的日子。

    三大家族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此外,最为活跃的恐怕就是各个中小世家了。

    三大家族各自侧重不同,这些中小世家隐隐都是分为三部分。其中,侧重大陆,商业网络遍布四方的倪家最多。其次就是南洋头号世家赵家,那些中小世家都是南洋世家,多以商业为主,祖先都是跟随故宋宗室去的大臣军官后代。数量其次,最少,却是武力最为强悍的就是夏家了。夏家三十年前还是海盗,其后致力于洗白,剥离了不少附属出去,现在跟在夏家后面的相当一部分就是本来夏家的势力,自然,不少东南南洋海商家族也是夏家一系的。

    但今天的主角不是他们,而是今天的新郎官——萧羽。

    而萧羽却看过今天的另一个主角,头皮隐隐发凉……

    “今天我就舍命陪君子了……”

    “干……”

    “继续,满上!”

    “祝合作愉快,合家欢悦!”

    …………

    …………

    关键的利益部分早在婚礼进行前就已经在密室里完成了,萧羽没有奢望能让这些中小世家现在倒向萧羽。不过,琉球现在就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和麻烦处理器。

    首先,琉球巨大的商机和通向北方贸易的转接点,这里没有元廷高额的税收以及苛刻的税收官员,也没有什么需要贿赂的政治环境,加上简单高效的行政体制,让琉球成为中小商人的天堂。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哪个地方比琉球更适合他们发展了。

    而另一大麻烦就不得不提内地的局势了。元廷的政治腐败愈加糜烂,大多官僚多是走后门进来的,本身并没有多少实才,而加上体制上的缺漏以及民族矛盾的尖锐化,加上一系列的天灾人祸使得这些中小世家日子也不好过去来。或许在他们自己的县市里他们能算得上前面的人物。

    但随着底层人民生活的越发艰难,越来越多不能承受的人开始起义,更多的选择在家里还有余粮的时候流浪。于是,大规模的流民开始出现了。

    对于流民,宗族世家没有喜欢的。也许一些好心的家族会出面作秀般的接纳一些流民。然后放任自流,更多的却是趁着灾害,田地大量贬值,让农民贱卖祖产。这样的事例不计其数。

    所以,在得知琉球大量吸收流民,并且用产能分量换时,这些家族一个个兴奋的几乎跳了起来。这些中小世家虽然也有少数清醒明智的,但更多的却是气度格局太小,看不出萧羽的目的。

    但正因为如此,也才会有这些明智世家崛起的机会。

    ………………我叫分割线……………………

    外面的喧闹似乎永远也不能扰乱小院半分的宁静,静谧的气氛加上雅致的装饰。

    小屋里面红烛跳跃映出影子下,一个窈窕的身影静静的坐着。竭力平息激动而带来喘息。

    一双秀气的小手却不自觉的绞着衣角。

    心中小鹿般跳跃起来,眼睛静静的闭着,睫毛却时不时的抖动。

    静谧的房间忽然被一声脚步声打破。

    走进小院的萧羽随即挥开了搀扶的仆人,年纪轻轻的萧羽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唯一的兄弟因为工作上的关系自然不可能来闹她姐姐的洞房,静谧的小院继续了往日的习性。

    好似充满灵性般小院在萧羽眼中忽然活了起来……

    不是因为美丽的景致,萤火虫在空中点点滴滴的播散,瞬间让小院多了几分唯美梦幻般的感觉。

    走进横穿小湖的长廊,随着萧羽的漫步,两边分散开来的星光点点飘来飘去,许久不曾散开,众星拱月的萧羽此时已经来到了新房旁边。

    识趣的女仆已经悄悄散开。萧羽脚步间的凌乱渐渐收了起来,嘴角带着微笑。

    今晚是和伊人最美妙的日子,怎能让醉意打扰情致呢?

    眼中的醉意渐渐消散,推开喜气洋洋的大门,看着静坐在床上的佳妮。

    走到床边,抓起佳妮的的小手,略带冰凉,萧羽轻轻吸一口气,从背后怀抱温佳妮,感受紧张带着颤抖的身躯,鼻尖传来佳妮发间馨香:“今夜,你就是我新娘!”

    萧羽略显粗糙的大手顿时感到佳妮的慢慢平复,悦耳轻灵的声音传来,温佳妮坚定道:“妾身,永远都是公子的妻,虽死不悔……”

    牵着有些激动的佳妮,感受着冰凉小手回复的温暖。萧羽轻轻一笑:“今天是我们大喜的日子,不提这么不吉利的。来,妮儿,夫-妻-对-拜……”

    佳妮跟着萧羽的脚步,站定。

    夫-妻-对-拜。

    “双首相交,今世不悔。”萧羽喃喃道,看着佳妮,眼见渐渐带着几分迷醉。

    “今夜,掀起你的盖头来!”

    扶着佳妮回到床上,双手捂住佳妮的小手。

    捏着红盖头的两边,渐渐升起。

    仿若时光凝结一样,世界好似在此刻变得缓慢起来。

    当最为一丝盖头离开发丝,时光悄然在此刻凝结。

    精致的五官,巧若天工所制。美若西子当年,丽如昭君面君。

    人生最为重要的是能和自己喜爱人在一起,而此刻一身喜服的佳妮无疑是今生最美的一刻,这样的美不是因为妆粉添加而来的,也不是服饰所能盖过的,那是一种发自内心,源于全身的美。这样的美才让萧羽迷醉,才值得一生铭记,一生不负。

    此刻的温佳妮以及十五岁了,正是女儿家绽放的时节。离最初来时已经过去了近年许了,那时第一面见的温佳妮,就给了萧羽最深刻的印象。

    那样灵性的女孩儿,那样可爱精致,仿若集了天地的灵气般。然而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佳妮的武艺很好,萧羽怎会不知?

    而这样的女孩儿本可以静静在海盗来时呆在家里的,却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去抛头露面。

    这样本该静守闺房的小女人可以为了自己而选择手刃敌寇,这份情义又该是怎样的刻骨铭心?

    萧羽渐渐的醉了,交杯酒已饮。

    酒杯散落,掉落地上。这在皇室价值连城的水晶杯丝毫不值得房间里的两人一丝的关注。

    萧羽凝望这精致动人的面容,对视温佳妮渐渐睁开的眼眸。

    那样深邃,纯净。一如这样一个女孩儿对自己的感情。

    萧羽醉了,真的醉了,醉的是人,何尝不是他的心?

    曼纱帷帐轻落,红衣喜服褪开。

    雪肤嫩|乳|,红豆相思,两堆雪梨软玉。

    蛮腰轻扭双臂绕。三千青丝青丝绕,情牵此人,今生不离,永世不弃。

    修长嫩白的两根大腿紧紧绞着,双手紧抱,轻轻呢喃:“今夜,我就是夫君的人,永远都是!”

    一声莺嘀,朵朵残红散落……惊起窗边萤火……

    第三十六章: 诸家族的立场

    流求说大不大,说小也绝对不小。但对于内地穷困的流民来说,却是如仙境般的存在。

    元末的情况在后世最出名的或许就是《倚天屠龙记》了。通过电视剧上,也无论是否尽如其言,元末时期小老百姓的的生活是很艰难的。

    我们说元代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年代,这没错。通过诸多文献,遗迹的都可以值得元朝的繁荣。但这些都是和底层人无关的。

    元末历史上发生过数百次农民起义。撇去政治和宗教因素,但论这些就足以证明底层百姓的艰难。

    政治上的黑暗,生活的窘迫,再加上频繁的起义,经济上的拮据等等等等,一系列的因素造成了元末流民的急剧上升。而据剑桥中国史上所言,元末的人口是以亿计算的。

    而占据人口多数的南方距离琉球最近,相对北方中央政府的强力掌控,南方的流民流动起来就更加容易了。

    而近来来,频繁的自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