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两半了。张保总再纵身跃下,失去控制的飞机一头就撞另外一架飞机上,没几秒钟,“轰”地爆炸了。

    张保总一看乐了,今天没白来,也算炸了两架,虽然他始终没明白,这两架飞机究竟怎么炸的?

    孟飞龙眼睛一扫,机场上的飞机全着火了,赶紧去问赵营长:“咱们是不是该撤了。”

    这赵营长看着孟飞龙淡淡一笑:“你……带着同志们……赶紧撤吧……”

    孟飞龙一听奇怪了,说:“营长,应该是你带着同志们撤啊!”再仔细一看,哎哟,不好,赵营长的胸口血流不止,原来赵营长早被鬼子的冷枪打中了,他一言不发,坚持指挥到最后。

    望着满天火光的阳明堡机场,赵营长缓缓闭上了双眼,他为了国家民族、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流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血。与他同时牺牲在这里的还有三十多名八路军同志,他们的血没有白流,24架日军飞机被摧毁,一百多个鬼子命丧当场,这些为了民族存亡而献出年轻生命的烈士,将永远被我们铭记。

    怀着无比悲痛,背着战友们的尸体,几百名八路军离开了遍地烽烟的阳明堡机场,准备迎接新的任务。而忻口战场的国民党部队,一连几天都没有看到鬼子飞机,开始还颇为奇怪,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非主流的八路军把鬼子机场端了,这真让他们喜出望外,这才深深感到正面战场、敌后作战,不管是主流,还是非主流,那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缺一不可啊!

    话说回来,就在飞龙小队配合陈锡联团摧毁鬼子机场的同时,孟飞龙的好朋友郭吟天也没闲着,他随着东北军刘多荃部,来到了硝烟弥漫的淞沪战场,而迎接郭吟天等人的,将是一场无比残酷的恶战!

    (拍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九回 淞沪地中日决战 上海城军民喋血

    “长平烈士缘何葬,街亭孤山为谁伤?愿执龙泉定天下,不凭口舌(拍木)空图强。”一首东旭鹰所写歪诗《怀古有感》献予诸位,诗中之意是说有才之士,应当身体力行,用真本领做实事,不要像赵括、马谡那样,空谈误国,关键时刻误国误民。为什么今天引用这首诗呢,因为今天为各位看官所讲的这回书,颇有些近代长平之战重演之意。

    上回书说到,日本鬼子一路打入山西,结果在平型关被八路军打了个埋伏,士气大挫,不久又让八路军的另一支部队夜袭阳明堡,端掉了前线的轰炸机。孟飞龙带着几个兄弟组成了飞龙小队,在两场著名战役中,表现出众,很多人都听说八路军中有几名高手组成秘密特种部队飞龙小队,在抗日战场上所向披靡、杀得鬼子闻风丧胆,这传闻是越传越玄乎,在普通老百姓口中,好像有天兵天将下凡相助八路军似的,但八路军那里呢?却毫无反应,对飞龙小队的存在,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另一方面,孟飞龙的好朋友郭吟天,在大概一个月的整顿中,也对此略有耳闻,他一听到飞龙小队,就暗自猜想,这个是不是孟飞龙那三人呢,可惜无法确定。当然,他也顾不上这个,因为东北军刘多荃部,即将进入中日一决雌雄的淞沪战场。

    淞沪战场从8月13日打到10月,中国与日本出动了海陆空三军,打了一场空前大决战。中国军队的指挥者最初是张治中,后来是冯玉祥,到最后,蒋介石亲自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直接指挥中国的上海抗战。可见蒋老爷子对上海是何等的重视。

    而日本方面最初挑衅者是海军陆战队,而很快日本就派出了多达五个师团的上海派遣军,指挥官则是公认的中国通与攻坚战专家的松井石根大将。这松井石根可不一般啊,当时民国政府的德国顾问,为国民革命军设计了一道“塞克特防线”,当时日军参谋总部琢磨,怎么着也要两个月突破这道防线,结果你猜怎么着?这松井老鬼子只用了两天就突破了。

    接着,他又用了两个星期突破了中国军队的最后防御中心——大场镇,强渡苏州河。而那时中国军队在上海的50万精锐之师,居然被日军5个师团撑死十多万人逼到如此地步。这不是松井石根太厉害,就是当时蒋老爷子指挥水平有些失常……当然,也备不住是正常……

    另外呐,还有一种说法,说当时中国军队比较依赖德国,顾问是德国,教官是德国的,武器装备也是以德国的为主。但这德国,那与日本是穿一条裤子的,就算那些顾问教官为了工资尽心尽责,但德国的兵工厂在中国如此危急时刻,送来的弹药总是短缺不齐,导致中国军队弹药不足。这个说法曾盛行一时,但在下却无法考证。

    再说当时老蒋屡遭挫败,他仔细琢磨原因,寻思着,(江浙腔)我们打不过日本人呢?是不是人不够啊,50万太少了,接着调人吧!

    于是他四处下令,调集各路军队进入上海,这么说吧,最后中国军队投入兵力达到6个集团军,70多万人,几乎聚集了国民党军队绝大部分的主力。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大约10月底,东北军49军,即刘多荃部来到淞沪战场外围,郭吟天、曹子君、因苏阿、关毛也准备投入战斗,偏偏此刻,刘多荃交给郭吟天一个特殊的任务,什么任务啊?其实也就是解决一个小小的麻烦,这个小麻烦是一位女大学生,长得文文静静的,往那一坐那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男人只要不是同性恋,见了就心动。

    这位客官说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有什么麻烦的?关键是她坐的地方不对,她坐在哪了,她坐在49军军部门口了,说是要参军,不收她,她就不走。刘多荃军长,心说这淞沪战场那是龙潭虎丨穴啊,我们军队这帮大老爷们进去,都保不定能不能活着回来,带个小丫头,那不更拖累了,也太可惜了。于是,他就让素质较高的郭吟天去劝劝这丫头别添乱。

    郭吟天也从来没经历过这种事啊?他硬着头皮出了军部,挺客气地说:“小姑娘,我们马上要上战场了,你别添乱,赶紧回家吧!”

    这姑娘微微一笑,那个倾城倾国啊,郭吟天心说“这姑娘出生早了,晚出生几十年评个‘紫荆花小姐’什么的,绝对能拿名次,‘超级女生’那就算了,估计如此貌若天仙、文静贤淑,够呛能选上!”

    他这正瞎琢磨了,那姑娘猛地脸色一变,像吃了枪药似地大喝一声:“让我回家?为什么你不回家,你有什么权利阻止我抗日救国,你压制我们青年拳拳报国之心,你这是汉奸行为,你这是卖国行为!”

    郭吟天一听,谑~~~~刚才我寻思那些全部收回,这脾气那么爆,三两句话给我定个汉奸,比孟飞龙还愤青,“超级女生”她或许有一拼。

    俗话说“好男不跟女斗。”郭吟天也是好脾气,别看让对方呛了一下,还在这耐心解释:“这打仗啊,是我们军人的事,你们老百姓别瞎掺和!”

    这女学生根本不听这一套,说句话更冲:“我不,国家有难,匹女有责!”

    郭吟天一听,呵,这词都出来了,这丫头究竟叫孙尚香啊,还是姓赵名薇啊?问问吧:“姑娘,你先别激动,你叫什么啊?”

    “怎么着?要给我报名啊?行,听清了,我叫雪琼,雪琼的雪,雪琼的琼!”

    郭吟天愣了一下,雪琼的雪,雪琼的琼,你说了半天,到底哪两个字啊!

    雪琼一看,哼了声说:“你怎么这么笨呢?我写给你看!”她这一写,郭吟天才明白,哦,下雪的雪,琼楼玉宇的琼,这名字倒是和这女学生外形很相近,但跟这脾气比,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雪琼写完就问:“我去哪报到?”这还急脾气。

    “什么报到啊?”郭吟天有点后悔,没事问人家姑娘名字干什么,急忙找词儿,“我说雪琼姑娘,不是我们不收你,我们是作战部队,不是舞蹈团,不是说你长得漂亮,名字好听就能加入的,你会什么啊?”

    这姑娘一听,也开始琢磨,一边琢磨一边把她那点本事往外倒:“我会打枪……”

    “唉,这个行,枪法怎么样”郭吟天赶紧问。

    “很少打中靶子……”

    “嗨!你很少打中靶子你说什么?”郭吟天鼻子没气歪了,“你再说说,你还会什么?”

    “对了,我打架打得好,我们班男生没人打得过我!”

    郭吟天一听,心里就明白了,随口就问:“是不是午饭时他们还争着给你打饭,放学时他们还争着送你回家,没事儿约你一起自习。”

    雪琼说:“对啊,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每天谁约我自习,教室都是空的,我一直觉得这事儿很神奇。”

    郭吟天一摆手:“嗯~!这没什么神奇的,是不是每次那黑板上还写着‘下午三点有会,谢谢合作’?”

    雪琼说:“对啊,你怎么知道的?”

    “这是追女生必修课,不会这个,怎么假装说开会,让别人都不敢进这个教室,然后借自习跟女生约会啊?”

    郭吟天一解释,这姑娘明白了:“原来是这个样子,不过长官你怎么对这些都明白?”

    郭吟天说:“因为我也年轻过啊,我跟女孩儿打架也总挨打,谁让狼多肉少呐……咳咳,咱先不说这个,你那打架不算,你还有没有别的本事?”

    这雪琼想了半天,终于想出来了:“对了,我在学校学过急救,不过事先说明,人工呼吸我不干!”

    郭吟天心说,你这么优秀的条件,人工呼吸不干太可惜了,不过现在部队里确实缺医疗兵,有总比没有强。想到这里,郭吟天说,你等着吧!

    他回去跟刘多荃军长一说,这个女孩怎么怎么坚决,还会点急救,可能用的上。

    刘多荃仔细一听,这也是好事,行啊,那她就归你们几个照顾了,不过刘军长又嘱咐:“现在中国危急时刻,而且咱们中国自古以来重男轻女,弄的狼多肉少,这又爱国又漂亮又有文化的女学生也很难得,而且这个女孩她不是一般的人……”

    郭吟天一听:“怎么,这女孩儿还是有来历的?”

    刘多荃说:“没错,要不然她怎么敢坐在我的军部面前?她的父亲也是一位国军的将领,是谁我不能说,要保密。这位将领一生深爱自己的妻子,但妻子就为他生了这么一个女儿,便难产而死。这位将军痛心之下,对女儿雪琼爱如掌上明珠,对女儿言听计从。这雪琼也确实跟父亲学过开枪和格斗,但本事都不怎么样。淞沪会战中,这位将军与鬼子力战身亡,日本鬼子也损失巨大,发誓要杀尽将军家人,是将军旧部拼命把这女孩儿救出上海,为此付出巨大牺牲。这雪琼是心怀国仇家恨,才到处闹着要参军、为父报仇。可就凭她那两下子?谁敢让她上战场,有个三长两短,如何对得起阵亡烈士?吟天,我也是对你本事了解,才把她交付给你,无论如何,你们得保证她安全归来。”

    郭吟天一敬礼:“放心吧,长官,保护女孩儿我最有经验,交我们绝对没问题。毕竟我也年轻过……”

    郭吟天怎么表决心咱们就不细说了,反正他们几个人带着临时加入的雪琼,跟着49军就上了前线。进了上海,他们就听到好多市民都传唱着一首歌,歌词中最主要的几句是这样的:(表演者如果能演唱更好,是抗战时著名歌曲《中国一定强》)“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这歌唱起来让刚上战场的东北军将士们热血沸腾,可是怎么会冒出来这么一首歌呢?原来在上海的四行仓库,当时中国军队的谢晋元团长率领着四百多人,号称八百人,在这里坚守4天4夜,击退日军6次进攻,杀死敌人200多人,伤敌无数,自己仅阵亡9人,伤20余人,附近市民听说,大为激动,值此民族危亡之际,居然还有这样的中国军人,宁死不退,实在太让人感动了。

    咱们中国古代的时候,曾有一个楚汉相争时期,那时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有位诸侯田横战败后,率领五百义士隐居海岛。刘邦强令田横投降,田横为保护手下的兄弟们,被迫去觐见刘邦。但田横是个很有气节的人,他虽然表面臣服,半路上就自尽了,以表示宁死不屈。田横手下的五百义士听说主公身死,二话不说全部自尽殉主,刘邦得知后,深为感动,把田横用王侯的礼节安葬,而这五百人则被称为“五百义士”。

    现在有人就把这“五百义士”同这号称八百人的仓库守军联系起来,称他们是“八百壮士”,就是说,认为他们足以与古代的田横五百义士相比。上海市商会,还派个女子杨惠敏,去给守军们送上一面代表中国的青天白日满红旗,谢晋元这些抗日壮士就把旗帜高高升在四行仓库顶,直到10月30日,他们奉命退到英租界,也始终高举着这面旗帜。

    郭吟天等人听说了谢晋元的事迹,那是倍加鼓舞,他们立即随105师在钱江弄、江桥一线血战敌军。那仗打得是昏天黑地,郭吟天、曹子君、因苏阿、关毛大显神威,郭吟天的计算能力、曹子君的格斗技巧、因苏阿的疾风身法、关毛的神勇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跟他们对敌的鬼子就没有活着逃回去的。

    这奋战之间,一个伤兵胳膊受了伤,雪琼立马上去就包扎。郭吟天打了几枪回头再一看,没吓着,赶紧问:“我说雪琼啊,你这包扎的是伤员啊,还是木乃伊啊,人家胳膊受伤,你包脑袋干什么?”

    那伤兵也支支吾吾地想说什么,但嘴也包着呐,郭吟天赶紧把头上绷带给他解开。这哥们透过气来第一句话就是:“求求你们了,让鬼子杀了我吧,落到这姐姐手里,我气都喘不过来,简直生不如死啊我!”

    郭吟天一听,得了,告诉雪琼,你别做医疗兵了,找地方躲着吧!雪琼不干,拿过那伤兵的枪就打,郭吟天差点急了,说:“你别乱开枪,别打着自己人!”

    雪琼说了:“放心,我虽然打得不准,但子弹从来没回来过!”

    郭吟天一听也是,现在这军事技术,也没有那么高科技的产品。那就让雪琼试试吧,弟兄们都护着点儿就是。

    这雪琼打了几枪,郭吟天发现一个奇迹,这雪琼枪法确实不好,比如说,她瞄准一个鬼子冲锋兵,结果那子弹打着了旁边三米一个鬼子刚举起的手雷,炸死了好几个鬼子。她瞄准别的鬼子手雷时,最后子弹打着旁边五米一个鬼子军官,吓得鬼子们直缩头,以为遇到中国狙击手了。

    嘿,这丫头枪法不准,运气太好了!这郭吟天才略略放心,这战场上有时本事再强,你架不住好运气,这丫头,真本事没有,好运十足,这就够了。

    一会儿,十几个鬼子突破火力网朝这冲过来,郭吟天刚想说:“雪琼,你站我后面!”再回头,哎哟,要了亲命了,雪琼早就冲出去了,吓得郭吟天赶紧带着弟兄们追过去。

    最前面的鬼子兵看见过来一个身材苗条、面容清秀的女兵,哎呀,那哈喇子都流下来,流着口水喊:“(日本汉语腔)花姑娘滴,大大滴好,啊!!!!”

    诶,他喊什么呀?原来那雪琼跑起来不是一般地快,噌地来到鬼子面前,抬脚就踢,百分之百准确的撩阴脚,直接把鬼子变成了骟人,还是新骟的人,疼的那鬼子满地打滚儿。他后边小鬼子一瞪眼,举枪就要打,雪琼吓得手一哆嗦,“啪”地枪走火了,直接送那鬼子归西了。吓得其余鬼子赶紧找地方隐蔽,嘴里喊着:“(日本汉语腔)这个花姑娘大大滴厉害,支那女武士滴干活!”

    诶,这雪琼得意了,还在这喊呐:“还~有~谁?”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冯小刚那黑帮干过。

    要说这雪琼运气就是好,换别人如此嚣张,十有八九,就被鬼子乱枪打死了。偏偏她挑衅这时候,郭吟天几个到了,把雪琼往后一拉,开枪的开枪、耍刀的耍刀,连那骟了的鬼子十几个人一起杀得是干干净净。这雪琼安然无恙,闹得更欢:“看见了吧,知道厉害了吧,不服气的再过来!”

    郭吟天赶紧把她往回拽:“别闹了,别闹了,一会儿你招不来狼,也把炮弹招来了。”

    果然如郭吟天所料,鬼子冲锋不成,炮弹跟下雨似地炸来,如果没有哥几个护着,那雪琼早就交待了。但可惜,不是每个中国军人都这么好运气,在鬼子的猛烈炮火下,626团团长顾忠全阵亡,该团一营伤亡过半。在纪王庙、马同桥一线的东北军109师更惨,四个团长三个阵亡,营长伤亡了三分之二。109师一个整师基本都打光了。

    最要命的是,蒋老爷子光顾调部队去和鬼子争夺市区,日军三个师团、一个旅团趁机在远离市区的杭州湾登陆,这里的少数中国部队6fny_7)n根本挡不住。这样,上海的九个日军师团,由此形成了对中国军队的包围之势。老蒋一看,这样不行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保留实力就是胜利,上海不要了,赶紧给我撤。结果轰轰烈烈的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的全线溃败告终。

    最后经统计,22万余人的日军,伤亡9万多人,中国军队70多万人,伤亡25万多人,剩余的几十万军队兵败如山倒,一路撤向南京,士气大落。最可怜的是上海的乡亲们,日本鬼子从进上海开始,就大肆屠杀,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几千名中国百姓,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之下,而这只是日本鬼子在中国发泄yin威的开端而已……

    再说郭吟天五个人凭着过人本事、加上雪琼的好运气,从敌人重围中杀出上海,结果兵荒马乱间,跟49军失去了联系。只见周围到处是溃兵伤员和逃亡的百姓,又到哪去找49军呢?他们就像跟父母失散的孩子,毫无目的地向南京走啊走啊。不知走了多少天,突然间,郭吟天见前方有支东北军打扮的军队,为首军官颇为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郭吟天定睛一看,哎呀,原来是他呀!

    (拍木)若问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回 繁华金陵化炼狱 六朝古都遗悲歌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路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征旗大将坛,寰海尘氛纷未已,(拍木)诸君莫作等闲看!”一首李鸿章的旧作,作为本回书的定场诗,献给诸位。

    上回书说到,日本鬼子大肆攻打上海,蒋老爷子亲自指挥作战,但是不知道他老人家这指挥能力是失常啊,还是正常,几十万军队光顾着跟鬼子争夺市区,把大后背的沿海郊区晾给了日本鬼子,结果十多万鬼子对四、五十万中国军队形成包围之势。老蒋唯恐实力受损,匆忙下令:全军撤退。

    就这样,乱军之中,原来隶属东北军49军的郭吟天这一行5人,跟部队失散,随着溃败的军队一路向南京撤来,正行走间,猛然看见一队东北军在前方驻扎,为首军官正视察驻地,郭吟天一看,哟,这人我认识啊!

    这人是谁啊?此人姓李,名兰池,字锦卿,辽宁锦西人。是东北军57军112师副师长,他曾经参加过热河抗战与长城抗战,淞沪会战中,112师镇守江阴要塞一带,遭到日军海军、陆军的疯狂攻击,师长霍守义负伤,在接到撤退命令后,李兰池保着师长、率领旧部撤往南京。

    当年郭吟天在少帅张学良身边时,与李兰池师长也是有一面之缘的。李兰池师长一眼瞅见郭吟天了,赶紧打招呼:“吟天,你还好吧?”

    郭吟天也很高兴:“李长官,我可看见亲人了,我这刚从上海撤下来!”

    李兰池仔细一端详这几位,很好奇地问:“怎么,带着家眷撤下来的?”

    雪琼一听,愣了,没听说这郭吟天有家眷啊,这走了一路了,也没看见嫂子啊!再一瞧,李兰池说着家眷,往自己这里瞅,当时就火了:“你才是他家眷呐,我是医疗兵……”

    郭吟天赶紧拦:“咱别提医疗兵的事儿行吗?李长官这儿肯定伤员不少,他一高兴让你帮忙,又要包出几个木乃伊来!”

    这曹子君、因苏阿、关毛也赶紧往后拽雪琼,就怕她一激动,来个“超级女生大作秀”,惹出什么事来。郭吟天把雪琼的前因后果跟李兰池师长一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李兰池这才明白过来,心说:“幸亏有吟天提醒,要不然如果我刚才一激动,让这丫头进了医疗队,不定闷死我多少兵。”

    郭吟天又说:“李师长,我跟刘多荃军长失散了,您带我们走得了,我们怎么也算是东北军的兵。”

    李兰池说:“行啊,你们本事我也早有耳闻,你郭吟天神操作数、曹子君暗杀王、因苏阿跃山虎、关毛神刀客,都相当了得!”

    这几位一听,呵,绰号都有了,要说这李师长太有才了。

    但雪琼这不乐意了:“喂喂,还有我呐,我是什么?”

    “你啊?……”,李兰池倒吸一口冷气,想了半天,才冒出一句,“你幸运女神!”

    雪琼一听高兴了:“李师长你太有眼光了,他们充其量曹子君是个王,我女神,他们都要听我的!”

    曹子君接过话茬就说:“对对对,你最厉害,来,女神,给你块糖,边儿上玩去!”

    就这样,哄好了雪琼,这支特殊的战斗小组,就临时加入了112师。就在他们向南京进发时,蒋介石开会,提出南京必守,白崇禧等人是明确反对,其他高层不吭声,唯有唐智生表示愿与南京共存亡,于是大家都说:“那你来吧!这城就交你守了!”唐智生一看,呵,各位真不客气,他会后赶紧跟老蒋重新表了下决心:“蒋总裁,没有你的命令,我决不会下令撤退!”什么意思,他给自己留条活路,他知道老蒋最心疼手下这点儿军队,不定什么时候就下令撤了。

    虽然唐智生给自己留了活路,但准备起来却完全是死守的准备,他把所有能撤退的船交给36师控制,还在对岸布置了胡宗南的军队,说只要看见有人渡河,别管是中国军队还是日本鬼子,放开了机枪扫。这命令一下,那些基层官兵也有点振奋,既然长官们把后路都封死了,就是要与鬼子决一死战啊,那别犹豫了,准备拼命吧!那些没有逃走的南京市民,听说这消息,又没看见政府有疏散市民的意思,心说:“这下对了,咱们军队要玩真的了,南京毕竟是咱们的首都,说什么军队也要守住啊!”于是,本来有继续想逃走的,也留下来,就要看看中国军队怎么把鬼子消灭于城墙之下。

    老蒋为什么这么有决心要守南京呢?他其实是这么琢磨的,上海是各国租界,现在被日本占领了,那美国、英国能不干涉吗?另外,日本占领中国,必然威胁到苏联,苏联也不干啊?这几个强国跟日本一抗议,诶!中国就保住了,南京也没事了!

    这想法听着挺合理,但是有些事情,蒋老先生没想明白。那时世界强国主要分三大阵营,一个是法西斯国家日本、德国、意大利,一个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美国、法国,还有就是社会主义大国苏联。美、英、法,对苏联是完全敌视的,他们恨不得日本、德国这些法西斯国家,能跟苏联拼个两败俱伤,所以在欧洲对德国的小动作视若罔闻,对日本占领中国的行为,也是抗议多行动少,就想让德日东西夹击把苏联吃掉。苏联也不傻,知道迟早要和德国、日本开战,所以尽力拖延时间,实施战备,更要防止两线作战。所以无论是英美、还是苏联,暂时都不愿去公开和日本对抗,蒋老爷子的算盘打得未免有点一厢情愿。

    虽然如此,那时淞沪会战后,日军也伤了不少元气,向南京进发的日军,充其量不过七万人,甚至他们的行动还没有完全得到日本高层的支持。南京守军十万人,占尽地利。一旦发生巷战,日军的坦克飞机就全用不上了,另外还有不少中国军队正在向南京这边赶,一旦他们把鬼子从外围包围了,这七万鬼子大部分就交待了。

    这种局势南京守军心里很清楚,他们在接到死守命令时,真是下定决心,就算日军能攻下南京,也要让敌人损失了几万人,无力再承受中国军队的反攻。

    抱着这种心情,郭吟天等人随着李兰池来到蒋庙一带,准备与侵略者拼个鱼死网破。出于对这支战斗小组的重视,李兰池还挑选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参谋,名叫胡伯庸,让他协助郭吟天镇守阵地。

    有位看官说了,这郭吟天不就挺聪明吗?还要什么参谋?其实这郭吟天脑子是好,但他把脑子都用在具体战斗上,号称神算子,这要当个侦探什么的,说不定比什么柯南、金田一强得多,这只是一种微观的智能。

    而胡伯庸不同,他是个宏观策划的人才,早在七七事变时,他就提出日本在上海的海军陆战队一定会跟陆军较劲,很快就会在上海动手。淞沪会战时,他又说,杭州湾那里不能不守啊,你光跟日军在市区较劲没用,要防备日军从后面来一刀。

    这些话事后听起来无不有道理,但当时没人重视,一来这胡伯庸是个基层参谋,位卑言轻。二来他也没什么学历,也不是黄埔几期,这种战略决策的大事,如果都听他的,那还要蒋委员长这些人做什么?再说胡伯庸不懂迎合上司,就知道炫耀自己的智慧,这有什么用?上级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你不服那是绝对不行。就算是开间小偷公司都这样,何况这是在堂堂国民革命军中。

    因此,这位怀才不遇的胡伯庸,空怀满腹韬略,无施展之地,虽然受到李兰池师长的尊重,但李师长迫于军队整体体制,也没法提拔他,只能让这位胡伯庸在基层慢慢混资格,等年头够了,甭管你是不是江郎才尽了,还有没有那个能耐,也能提拔个一官半职。

    郭吟天在112师这几天,也听说过这个自诩不逊诸葛孔明的小参谋,今天见到了,觉得也是相貌平平、没什么特别之处,就随口问他:“兄弟,你说这南京咱们守得住吗?”

    胡伯庸嘿嘿一笑:“南京守得住,守不住,你问我没用,那要看蒋委员长的,他真想守,有的是办法能守住,他要不想守,你再拼命也没辙!”

    郭吟天一听奇怪了,又问:“这蒋委员长通过唐智生司令,不是已经下令死守了吗?听说他们把撤退用的船都统一管理起来,还让胡宗南的军队在对岸做督战队。”

    “哈哈哈,吟天兄,你太老实了!”胡伯庸悄声告诉郭吟天,“据我所知,唐司令的长官部,还有各师部、军部,都在下关准备好了专用船只,那些军长、师长只要想撤走,随时都可以走!现在就看蒋老爷子给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如果蒋老爷子不下令,他们就算走了,也要枪毙。”

    郭吟天说:“那你觉得委员长会下撤退的命令吗?”

    胡伯庸说:“看吧!这只有蒋老爷子他自己知道。”

    郭吟天听完胡伯庸的情报,心下忐忑不安,他虽然不知道这老胡从哪里了解到的信息,不过看来是真实的,照长官们这么布置,坑的是前线将士,苦的是南京百姓啊,身为长官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虽然郭吟天心中满腹不快,但前锋鬼子刚一露面,他就顾不上想这个了,提起枪和战友们就投入战斗。这一打起仗来,他发现这胡伯庸轻易不打枪、不投弹,但子弹手榴弹一飞出去,就没有白费的。这位看官问了,敢情这胡伯庸弹无虚发,那倒不是,他打的往往不是人,比如说左翼的鬼子刚要冲锋,“啪啪”几发子弹,就打在了鬼子探头的墙角上,吓得鬼子又缩回去,以为被神枪手瞄上了。或者右翼的鬼子狙击手刚找好位置,一个手雷过去,把什么炸着了火,那狙击手鬼哭狼嚎、浑身火焰就冲出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练什么功**了。

    这胡伯庸不但打得怪、打的是地方,还指点雪琼,比如说:“喂,幸运女神,拜托你打那面太阳旗。”

    雪琼说了:“我八成打不准啊!”

    胡伯庸说:“没事,拿步枪尽管打过去!相信我,没错的!”

    雪琼难得遇到这么信任自己的人,用足精神,“啪”一枪过去,那旗子纹丝不动,连个窟窿都没有。雪琼一脸沮丧,转过头对胡伯庸说:“胡哥,让你失望了!”

    “不,没有!”胡伯庸一摇头,“你把旁边那机枪手打死了,挺好,挺好!我就要这效果!”

    就这么的,六个人守着自己阵地,愣是打退了几百个鬼子的冲锋,从12月10日一直打到12月12日。这时,郭吟天接到了命令:别打了,赶紧突围吧!

    怎么这就突围了?日军攻进南京了?其实本来鬼子别说进南京,就连南京郊外的地区,日军控制了还不到一半。但是,11日的时候,蒋介石下了手令,命令全军撤退,原因到现在都是个谜。唐生智开了会让与会人员按个签字,那意思:你们看,这蒋老爷子的意思,不是我要撤,你们可都看见命令了,以后给我作证。

    会议一结束,那些高级将领相当部分人根本就没有组织撤退,立刻坐上提前准备好的船,直接逃走了。有些人通知部队,赶紧撤,但居然无人把撤退命令告诉胡宗南。胡宗南带着军队在对岸守着,一看,哟,有人当逃兵,呵,这恨死我了,我要杀一儆百,开枪。

    然后“嘟嘟嘟嘟”,机枪就开始突突那些撤退的士兵,直到唐生智的小火轮到了对岸,胡宗南才知道,敢情这些人都是奉命撤退啊,得,反正人也杀了,对不起了您呐,我们也撤了。到这时,都已不知冤杀了多少人。

    更糟糕的是,此刻来到江边的难民和军队人数那是乌央乌央的,人太多了,都开始自相践踏了,完全失去了秩序,有位上校团长谢承瑞,就是在逃亡中,被人群踩倒身亡,后来还被追赠宪兵少将,也算国民政府的抗日烈士。

    中国守军大部分这么一撤,日本鬼子高兴了,呼啦啦就涌进城了,不少中国守军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人撤了,还在拼死抵抗,直到鬼子坦克都开进南京卫戍长官部了,这些人才知道自己被抛弃了。

    李兰池率领军队,虽说也是撤,却没有躲着鬼子走,而是勇敢地在太平门向敌人发起冲锋。小鬼子一看,有个好像当大官的,敢带着人跟我们玩儿命,集中火力就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