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梁费力的用右手支起身体,拿起床边矮几上的水壶喝了口水,轻轻活动了一下受伤的肩膀,已经不是那么疼痛了,刚要起身下地走动走动。
忽然张梁按着床的手好像摸到了什么东西,因为床上铺着的毯子被张梁刚才推开,露出了下面的木板,张梁感觉触手凹凸不平,张梁用右手摸索了半天也没摸出是什么,只是密密麻麻好像有字。
张梁起身点燃了桌子上的油灯凑到床前,掀开上面的毯子,张梁发现床板上写着很多字,他把油灯凑近一点以便看的仔细些,张梁发觉这些字竟然是张角写的,如果不是自己鬼使神差的住在这间屋子,根本不可能发现这些字,也许这就是天意。
床板上的字是张角领兵去支援安平以前留下的,床板上的字迹很凌乱,显然写的时候非常匆忙。
张梁仔细阅读后震惊不已,上面的文字是张角写下来留给张梁和一众徒弟的,上面写的大概意思是:“本人张角,用恩师传下的太平要术创建太平道,被信徒尊奉为大贤良师,为了普天之下的百姓起义反抗朝廷暴政,可惜本人被j人下毒所害,无力领导太平道。多亏三弟张梁临危授命,以弱冠之身接下了太平道,才不至于起义功败垂成。也是因为我的三弟,才使我脱离了药物的控制,为求早日回复昔日的功力,我毅然修习恩师禁止我修炼的功法,因为我修炼种心之术日久,修炼起法术的速度一日千里,果然在不到半月的时间里,我恢复了全身功力,更是修炼出了一身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法术。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恩师嘱咐我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短时间内就把太平要术修炼得大成,随着修炼的法术越高,我的心也随之迷失,经常产生幻觉浑浑噩噩,每一天仿佛在梦中度过,等我醒来的时候却记不得自己做了什么,我感觉自己好像被一股邪恶的力量控制住了。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清醒多久,也不知道自己以后会作出什么,所以我留下这篇文字,如果谁看到了请务必让我的两位贤弟得知,千万不要修炼太平要术内的法术,切记、切记。如果……我会……请……杀了我。”
床板上最后的字迹开始变淡,仿佛往上面写字的人失去了力量一般,开始变得非常模糊,字迹也渐渐不可见。但最后张角的意思是让人杀了他。
张梁完全震惊了,难道张角的性情大变是因为修炼太平要术的话,那自己修炼了这么久会不会变得跟张角一样?
张梁坐在床上,摸索着床板上的字迹发呆,他回想自己的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的所作所为,再联想一下自己现在的性格,他发现自己现在不但变得功利,而且冷酷,杀起人来毫不手软,对敌人更是残忍无比,本来他以为是这个乱世,是这人吃人的世界改变了他,今天张梁才明白过来,人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如果没有遇到非常大的巨变,想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非常不容易,要不怎么有句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呢?
张梁更发现,自己刚才看完张角留在床板上的东西后,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自己学习了太平要术以后有没有事,而不是去想张角的性情大变问题,这种自私的,只顾及自己的想法虽然是人之常情,但是想想过去自己的行为,难道每件事不是都为了自己而做吗?这难道也是太平要术的影响?
太平要术如果能让张角的性格改变这么大?难道不能在自己修炼的时候潜移默化的改变自己的性格吗?
张梁本来只是个在校的大学生,喜欢文学和艺术,而且热爱自然和生命,所以他才选择了考古这门学科。
可是现在这个杀伐决断,冷酷杀人不眨眼的人绝对不是他,如果是以前的张梁,虽然不能说连只鸡都不敢杀,至少不会残忍震碎别人全身的骨骼,更不会毫不犹豫下令屠杀几百上千人。现在的情况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太平要术改变了张梁。
张梁不敢想象,如果自己变得像张角现在那样残忍,嗜血,狠毒,会是个什么样子。他想想都不禁毛骨悚然。
可是现在让他救张角,怎么救?躲张角还来不及呢,张角一个人打跑了十万鲜卑骑兵,要是张角现在来巨鹿,张梁肯定会连想都不想,骑上一匹战马就有多远就跑多远。
张梁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忽然一阵地动山摇,张梁坐在床上整个人被弹了起来,头顶撞在了石室的顶棚上,差点把张梁的脖子撞断,这时候石室的门被人推开,张曼成冲了进来,张曼成在震动中步伐不稳的慌忙跑了进来,一把扶起张梁道:“师尊来了,我们快跑吧。”
张梁暗骂一声,说曹操曹操就到,自己正想张角的事呢,张角就杀上门来了,他在张曼成的搀扶下跑出了石室,刚跑出门外,身后轰隆一声,石室在剧烈的震动中塌了下来,两人要是跑慢半步就会被压在碎石之下。
张梁和张曼成爬起身来,张梁只觉得整个巨鹿城都在晃动颤抖,天空中仿佛有股巨大的力量在向巨鹿城施压。
张梁立刻就联想到张角的法术,没想到张角的法术如此厉害,连移山倒海都可以。
两人跑出巨鹿的城主府,府门外马元义波才带着受伤的张宝和四百张梁的护教军正在等候,马元义见两人奔出急忙喊道:“快上马,师尊在城外不知道施放了什么法术,巨鹿不能呆了,我们马上离开这里。”
张梁在张曼成的搀扶下爬上马背,然后张曼成一抽马屁股,一队人向南门狂奔而去。
张梁在马背上侧目看了看张宝,只见他脸色苍白,眯缝着双目,张梁大声道:“二哥,你怎么样,等离开这里我就为你疗伤。”
手臂上缠着白布的波才道:“将军失血过多,又被师尊伤了心肺,现在不宜多言,我们还是快跑吧。”
张梁也不多话拉住缰绳在地动山摇之中跟着队伍跑出了南门,张梁颤抖着声音对马元义等人道:“我们走!”然后狠狠一夹马腹,向南方跑去。
马元义等人在后面紧紧的在后面跟随着张梁,众人跑到一个小山坡上,在马上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巨鹿城,只见整个城池已经不见了,仿佛在大地上挖了一个大洞,整个巨鹿城陷入了地底,只留下一个大坑。
巨鹿城中的大概有上万名黄巾军没有撤出来,这些士兵没有马,根本逃不过张角的追杀,没想到张角这么狠,竟然用法术把偌大的巨鹿城沉进了地下,如果众人没有离开巨鹿,现在恐怕已经成了这个巨大坟墓中的亡魂了。
张梁对众人道:“我们还没脱离危险,张角还在巨鹿周围,随时会追上来,我们必须继续跑!”
波才沮丧的道:“现在师尊要追杀我们,南方的情况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该去那里?说不定广平已经被朝廷攻陷了。”
张梁道:“现在猜测也没用,我们只有先去广平再说,留在这里只能等死。你以为你们的师尊会饶过你们吗?张角已经疯了,他是六亲不认的!”
说完张梁一马当先跑下了山坡,他要活着,他不能让两百余名护教军白白牺牲,他现在不是为自己活,要是为了牺牲的兄弟而活!
张梁带着众人和护教军,一路风餐露宿,根本不敢进入大点的城市休息,路上只能吃野果,打点野兽作为食粮,终于在两天后到达了广平,可是到了广平以后张梁一行人呆住了,原来广平城坚固的城头上飘扬的大旗已经换成了朝廷的,张梁一行人藏在城外的树林里灰心丧气的看着城头上走来走去的巡逻兵,还有城外不断跑过的探马和警戒骑兵。
这究竟是怎么了,按理说这么短时间广平应该不会轻易沦陷,从城墙来看,并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拼杀,连上面的血迹都已经风干成黑色的痕迹。
张梁派出两名护教军趁着夜色偷偷抓了两名士兵,没想到从他们口中得到的消息竟然是,广平,毛城,馆陶三座黄巾军的城市是自己投降的。
原来张角以违抗皇命,藐视皇威派人前往广平处决贾诩,贾诩多聪明的一个人?他会甘心的俯首让人砍脑袋才怪,所以贾诩在迎接张角的信使的时候,早就派人在周围埋伏以防不测,没想到张角派的信使真的要对他不利,贾诩果断的下令把几名信使杀死,他立刻飞鸽传书去安平查探张梁的消息,这就是贾诩聪明的地方了,他不但在北方鲜卑和公孙瓒地盘上派出了很多细作,连黄巾军自己的地盘上也派出了不少的探子,本来只是监视一些黄巾军统领是否有异心,没想到现在竟然派上了用场,在得到张梁已经被张角打伤,并且囚禁的消息以后,贾诩就已经在为自己考虑后路了。
如果黄巾军由张梁来领导的话,贾诩还会死心塌地的帮黄巾军打天下,可是现在张梁已经失去自由被软禁起来,他贾诩凭什么帮他张角?况且张角还派人想杀自己,黄巾军在张角的领导下谁知道什么时候灭亡?
如果贾诩再不替自己想个办法,就真的没有后路了,所以贾诩果决的投降了围困毛城的董卓,董卓现在还不是那个残暴的董太师,对多次打得他丢盔弃甲的贾诩投降,他是喜出望外,这可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董卓仿佛看到无数的金银财宝的影子在他面前浮现,作为这次平定黄巾军的功臣升官加爵那是免不了。
所以董卓恭恭敬敬的把贾诩请到了自己的大营接受了贾诩的投降,他不但得到了一个出色的谋士,更是成了镇压黄巾起义的功臣,老董现在是春风得意。
可是在树林里的张梁等人可就得意不起来了,张梁手下最得力的谋士背叛太平道,投降朝廷,这他妈简直出乎了张梁的意料之外,现在怎么办?冀州已经呆不下去了,北方有张角率领的几十万黄巾军,南方的广平前线完全落入了朝廷的手中,张梁现在又是朝廷通缉的要犯,去那里安身?这个问题困扰了林中的所有人。
这个时候马元义道:“我们去青州吧,青州现在还是我手下的几个信得过的将领在统帅,虽然青州穷了点,但是只要我们占据了青州,反攻只是时间问题。”
张曼成道:“青州现在什么情况我们还不知道呢,你手下的将领能守得住吗?”
马元义得意的说道:“你们放心,徐州的陶谦已经被我打的连门都不敢出了,青州现在清一色都是我们黄巾军的地盘,而且我们有黄河天险据守,朝廷是不可能攻进青州的,而且青州的黄巾军骁勇无比,只要有粮食,我随时能拉起一只百万人的部队!”
张梁考虑了一下,觉得马元义的话很有道理,青州本来就是最贫苦的地区,那里的百姓又彪悍异常,更有黄河阻挡了冀州张角或者朝廷的军队,正是安身立命的好地方。
张梁立刻拍板道:“好!我们立刻动身,去青州!”
第四十九章 失踪
青州,是当时最穷的一州,也是黄巾起义爆发最大的一州,因为青州在黄河下游,所以连年遭受天灾洪涝,朝廷的地方官对青州百姓还收取大量苛捐杂税,所以黄巾起义爆发以后,几乎整个青州都反了,青州的大小官员,地主氏族被杀的一干二净。
这些被长期压迫的百姓一旦爆发,威力势不可当,这些青州百姓加入黄巾军以后,作战凶猛,悍不畏死,在马元义和陶谦的连场大战中发挥了很强的战斗力,又多次和兖州的朝廷军队交战,使得青州黄巾军在短时间内锻炼成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
青州兵虽然作战骁勇,但是却军纪散乱,在战斗中只凭着一股勇猛之气疯狂进攻,在打下各地城市后还大肆劫掠百姓财物,跟强盗无异,虽然马元义在统领青州的时候知道这个问题,但是法不责众,几乎所有青州兵都是这样,马元义总不能全杀掉吧?所以马元义在对待青州兵的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青州兵可以说是非常的难以驾驭,还好青州兵几乎皆是太平道的信徒,虽然不知道有多少人真心信奉太平道,但是在太平道的号召下,这些青州兵除了喜欢烧杀抢掠外,还是非常听马元义的指挥的。
马元义和陶谦交战数次,青州的黄巾兵也跟随马元义冲进徐州,对徐州的地方造成极大的危害,在青州徐州接壤的地段,百里无人烟,所有的百姓都逃跑了,留下了上百里的真空地段。
现在张梁和马元义众人就看到一群青州兵正在劫掠一个小村庄,这支青州黄巾兵大概有五百人左右,头上扎着黄铯的头巾,这已经是张梁等人进入青州后看到的第七次了,开始的几次张梁还下令阻止,可是随着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张梁也只能无奈的放手置之不理了,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些青州兵已经“威名远扬”,早就把黄巾军的名声弄的臭不可闻,何来民心?
张梁在马上不满的瞪着马元义,马元义也羞愧的耷拉着脑袋,自己统领的青州兵就这副德行,实在让他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其实张梁早就猜到青州兵的情况了,黄巾军在冀州非常受百姓的拥戴,可是冀州以南的各地百姓却对黄巾军谈虎色变,几乎都是因为青州黄巾军的原因,想想都让张梁头痛。
有时候张梁真想撒手不管这写破事儿了,什么起义太平道,都见他妈鬼去吧,凭老子对历史的了解,找个好的主公帮他打天下还不是手到擒来,要不就去江东,除了初期的混乱,江东未来的几十年还算平静,无风无浪的过完下辈子算了。
不过很快张梁就抛开了这些沮丧的想法,权利这个东西一旦沾上手,想甩也甩不掉了,让他到山林里当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士,比杀了他都痛苦。
既然来这个乱世,稍微有点野心的人都不会随便归隐山林,谁不想成为一个叱诧风云的英雄?更何况手握大权的张梁?
据马元义介绍说,青州大概有三十万左右的黄巾军,当初张梁整编黄巾军的时候,冀州各地的统帅都剔除了老弱病残,只有青州没有,几乎保留了起义之初的所有兵员,因为这些青州兵几乎人人可战,如果裁撤掉他们,他们也不会安心回家种田,只能变成流寇和盗匪,给青州的统治带来大麻烦,所以当初参加黄巾军大集会的青州黄巾统帅带的人也是最少的。
张梁到达鲁国后第一个命令就是号令全青州的黄巾军马上整军备战,因为冀州的情况还不明朗,不管是朝廷还是张角,任何一方打赢了,都会起兵攻打青州。
其实张梁最怕的还是张角,与朝廷交战顶多是兵与兵将与将打,可是跟张角打,一个仙术放出来,整个城市都陆沉到地下去了,这还是人之间的战斗吗?看来冀州的朝廷军队要吃苦头了,凭张角的法力朝廷的军队定然不是对手。
可是几天后,冀州却传来了一个让张梁意外的消息,张角竟然失踪了!朝廷的军队一路凯歌,把黄巾军打的落花流水,无数的黄巾败兵逃入青州,寻求黄巾军现在的最高领导人张梁的庇护,张角在这个紧要关头竟然失踪了,让张梁心里总有种不详的预感。
从逃到青州的黄巾军口中张梁得知,张角是在领军迎战朝廷军队的时候失踪的,当时因为巨鹿已经整个被张角从地面上抹掉,所以张角带领的军队就驻扎在广宗这座小城周围,这时候朝廷的军队也打到了广宗,本来双方厉兵秣马准备第二天展开攻防战的时候,当天夜里张角就不知去向了。
群龙无首的黄巾军,士气严重的低迷,就算张角的“文武百官”怎么调度,这些士兵也无法振作,张角就等于是他们心中的神,现在他们的“神”,他们的“皇帝陛下”抛弃了他们,这些太平道的信徒沮丧无比,连战斗下去的信心都没有,朝廷的军队一次冲锋,就把广宗城打了下来,黄巾军顿时被打的七零八落。
这还不算,在这个时候北方的公孙瓒也趁机出兵了,在北方黄巾军的背后打开了一个大缺口,焚烧了黄巾军的粮草,把黄巾军的后方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冀州的黄巾军在几天的时间内就被朝廷剿灭,无数黄巾军被俘或者被杀,十几万对太平道信仰坚定,不肯投降的信徒被朝廷在屁股后面追杀,这些黄巾败军一直逃过了黄河,朝廷的追杀才算结束,可是能活着到达青州的只剩下不到五万人。大多数的士兵都在追杀中死去,或者在度过黄河的时候淹死。
张梁得到了消息以后,派人安置大批的黄巾败军,整编这些败军到青州兵的编制中,然后在黄河沿线的几座城市中驻扎部队,以防止朝廷军队乘胜追击,打过黄河。
第五十章 投降
朝廷的大军已经攻陷了冀州全境,剿灭了冀州的黄巾军残部,剩下的就是进攻青州各地的张梁所属,张梁在青州也越发的艰难,因为青州一下子养这么多的士兵已经超过负荷了,本来黄巾军在冀州抢劫官府和氏族还有很多的粮草,但是随着冀州的沦陷,青州又不是产粮之地,因为黄巾军在冀州的烧抢,百姓已经跑的差不多了,田地也已经荒芜。
现在已经接近十月份,又不是种粮食的季节,就算播下种子一时半会也长不出可供几十万黄巾军吃的粮草啊。
而朝廷又在冀州黄河沿岸,和兖州徐州等地对青州黄巾军形成了包围,黄巾军手中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这样下去青州的黄巾军就快要暴动了,这些尝到了烧杀抢掠甜头的黄巾军已经不安分的马蚤动起来。
张梁和马元义等人多次商量对策,但是一点解决的办法也没有,朝廷现在围而不攻,明显是不想浪费一兵一卒,而是想把几十万的黄巾军活活饿死在青州。
张梁也想了很多办法,青州临海,张梁派人出去打渔以供食用,可是这个时代的捕鱼技术实在太落后了,连个像样的大型渔船都没有,用那种只能乘坐几个人的小船能抓到多少鱼?更何况青州有几十万人啊!
争霸天下真不是人干的活啊!一个霸者,不但要有超人的智慧,和一颗杀伐决断的冷酷之心,还要面对各种困境,懂得统驭部下,领导百姓人民。
上面几条,张梁除了能做到杀伐决断,其他一样都做不到,随着天气越来越冷,青州的士兵已经出现冻死饿死的现象,各地还出现了士兵的暴动。
张梁知道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士兵需要粮食,需要食物,而食物从那里来?青州的隔壁就是富庶的徐州,那里粮草丰茂,只要能拿下徐州黄巾军就有出路。
可是青州四面都被朝廷的军队死死围困,现在的黄巾军根本没有粮草能维持一场战斗的消耗,士兵没吃东西怎么上战场打仗?
如果黄巾军拼了命不顾伤亡,几十万人绝对可以冲进徐州境内,青州已经完全荒芜,能吃的都被黄巾军吃掉了,张梁的部队就会像流寇一样走到那里抢到那里,像蝗虫一样席卷大地。这样对徐州百姓造成的伤害太大了。
到那个时候黄巾军还是起义军队吗?还是为解救天下百姓而战斗的吗?到时候又与流寇何异?这样的军队最后只能是在朝廷围剿,百姓憎恨中烟消云散。
张梁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人生中最大的抉择,那就是投降朝廷,张梁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张宝和马元义、张曼成等人,马上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张曼成道:“将军,我觉得这个方法行不通,不说我们和朝廷打了这么久,造成了朝廷的巨大损失,朝廷不可能接受我们的投降。就算接受,我们这些主犯,黄巾军的统领,也绝对得不到赦免。”
张宝脸色还是很苍白,但是明显精神好了很多,在张梁的救治下已经回复的差不多,只听他道:“三弟,我知道现在的形势很严峻,但是我们投降朝廷,我们太平道就彻底完蛋了,你要慎重啊。”
张梁沉声道:“你们相信我张梁否,现在只有投降朝廷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信我就听我的,太平道不会灭亡,它在人的心中,是无法消灭的。”
众人又劝说了张梁一会,见张梁心意已决,张宝叹息道:“三弟,你比我头脑聪明,懂得也比二哥多,既然你决意如此,好吧我听你的。”
见众人都同意自己的计划,张梁详细的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几人,几人听完张梁的计划后也不禁大吃一惊,张梁的计划是如此的庞大,众人这个时候才觉得张梁说的投降的确非常有道理。
—————————分割线—————————
朝廷徐州前线大营内,一队队的士兵顶盔冠甲在营内巡逻,曹操忙碌了一天正在自己的营帐内准备熄灯休息,这个时候忽然从营帐外吹进一阵风,把曹操营帐内的油灯熄灭,漆黑的深夜里,曹操只见一个身影站在自己的营帐内,曹操冷静的轻轻摸向自己床边的宝剑,只听营帐内的黑影轻轻说道:“不愧是曹孟德,果然胆色过人,被人无声无息的摸入营帐内竟然还能沉得住气。”
曹操听来人的声音好像很熟悉,开口说道:“你是什么人,夜闯朝廷大营,意欲何为?”
黑影轻笑了起来,说道:“怎么?孟德你连老朋友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吗?”
曹操恍然,站起身点燃了灯火,严肃道:“我说声音怎么如此熟悉,原来是天策先生。难道天策先生此次前来是想杀掉我曹某人吗?”
张梁解开头上的黑巾,露出满头的银发道:“孟德你误会了,虽然你我现在处于对立,但你我相识一场,我只是来看看久违的老朋友,并非来杀你的。”
曹操一副不信的神色看着张梁,张梁又笑道:“想想我能无声无息潜入你的营房,要杀孟德你我何必多费唇舌?怎么?老朋友来了,也不请我坐坐喝杯水酒?”
曹操想了想的确是这样,以张梁的身手想要刺杀自己,的确不必如此多费功夫,只需手起刀落,他曹某人的大好头颅就送给张梁了。
所以曹操也放下心来对张梁笑道:“天策先生请坐,我唤人准备酒菜。”
张梁也不见外,脱掉靴子,盘膝坐在曹操的床上,任由曹操走出营外,一副毫无戒备的姿态,曹操走出营外真的十分想逃跑,可是见到张梁的言行,犹豫了一下奇_-_書*-*网-qiscom,还是找到士兵让其去准备酒菜,然后转身回到营帐内,曹操看着在榻上悠然盘坐的张梁道:“天策先生深夜来访,不会只是来找孟德叙旧的吧?”
张梁道:“知我者孟德,其实我这次是有事来求你,顺便送你一场富贵……。”
第五十一章 效忠
听到张梁这么说曹操笑了出来:“天策先生,你现在是黄巾军领袖,而我是朝廷命官,你送我一场富贵?天策先生不会是想拉我加入黄巾军吧?”
张梁也不在意曹操的讽刺说道:“孟德你我互为知交好友,你也清楚现在黄巾军在青州的形势,黄巾军已经山穷水尽,在朝廷的围困下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所以我有心想向曹将军你投降。”
曹操听了张梁的话后愣住了:“向我曹操投降?我手下不过一万多部队,你几十万黄巾军跟我曹操投降?天策先生你不是跟我寻开心吧?”
张梁肃然道:“当然不是,我是很有诚意来跟你谈此事的。”
曹操见张梁不像是说笑,皱起眉头道:“要知道黄巾军现在是朝廷必须要剿灭的反贼,虽然可以招降黄巾军的部队,但是你这样的黄巾军头领朝廷是必须处置的。”
张梁道:“你说的很对,朝廷不可能放过我和其他领导黄巾军的头领,所以这才是我找你的原因。我想请你的祖父和父亲帮忙疏通一下朝廷上下。”
曹操听了张梁的话就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现在的大汉朝已经腐败的不成样子了,张梁是想通过自己的祖父十常侍之一的曹腾用金钱贿赂张让等其他常侍,然后让自己的父亲曹嵩在朝廷上帮投降的太平道说点好话。
可是曹操担心,现在朝廷虽然腐败,但是这么大的事情如果一不小心牵连到自己的家族,甚至有株连九族的可能,曹操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这时候门外传来了士兵的声音,曹操起身出去,不大会拿了两个食盒进来,打开后拿出酒菜摆放在桌子上,曹操一边拿起酒壶给张梁倒酒一边道:“天策先生,你可知道这件事事关重大,如果一个不慎,很有可能让我的家族万劫不复,你我交情虽好,但是让我拿我的整个家族做赌注帮助你,未免有点太看得起我曹某人了吧?”
张梁饮了一口就放下酒杯看着曹操道:“孟德,你相信天命吗?”
曹操一愣道:“天策先生为什么这样问?”
张梁深沉的一笑,用深邃的目光看着曹操道:“你也知道,我这样学法术之人,难免会冥冥中预知到一些事情,比如说……孟德你的未来。”
曹操听后吃惊不小,张梁的法术他是见过的,那真是毁天灭地威力无比,否则他也不会对张梁这么礼敬,可以说在张梁闯洛阳的时候,曹操潜意中已经把张梁当成神人一般,挥挥手就有天崩地裂之能,比起那些成天鼓吹长生不老的方士道人可是有说服力多了。
曹操恭敬的试探问道:“那么天策先生,孟德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呢?”
张梁心中暗笑,这个时代的人就是太相信鬼神之说了,曹操又见过自己的法术,自己随便瞎掰忽悠两句,曹操这不就上钩了?
张梁轻抚着自己微微长出来的短须道:“孟德啊,你可知道天机不可泄漏?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你是有大志之人,而且你我的命运更是紧紧相连,我张梁将会为你指引未来的方向。”
曹操见张梁不肯告诉自己,不满道:“未来之事天注定,谁能看破?”
张梁傲然道:“但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张梁就是看破你曹孟德命运之人。”
曹操坐在榻上考虑了良久,说道:“天策先生,我们该怎么办?”
张梁笑了笑,从曹操自称“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曹操已经相信了自己,下面就看自己忽悠人的本事了。
张梁道:“几日后,我会对冀州和司州的朝廷军队发起猛攻,作出突围之势,孟德你只需要出兵即可,到时候你在后方攻击黄巾军,截断黄巾军的退路,我会安排黄巾军向你的部队投降,一个俘虏了几万黄巾军,并且斩杀黄巾军首领张梁的功臣,朝廷想必会重重嘉奖你吧。”
曹操道:“我只有两万部队,几万人我怎么俘虏?俘虏是我的部队的几倍。”
张梁道:“放心,我会安排妥当,你接收俘虏的时候无需多虑。”
曹操点头道:“那么黄巾军的其余部队呢?青州可是不只几万黄巾军吧?”
张梁沉声道:“我投降给你的是冀州撤退到青州的黄巾军,比较容易管理,而且有我的命令,不会出现暴乱,至于其他的青州黄巾军嘛……。”
张梁冷冷的盯着曹操道:“这些青州黄巾军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已经臭名远扬,已经没必要存在了,让他们和朝廷的军队拼个你死我活好了。”
曹操也知道青州黄巾军的所作所为,他对张梁想要牺牲青州黄巾军的计划并没有什么异议。
曹操道:“我接收了黄巾军的俘虏以后呢?怎么养活这么多人,况且随便收编也得有个说法吧?”
张梁笑道:“我会交给你大批金银,然后依靠令尊和令祖父在朝廷中的关系,给你捐一个官职,冀州或者青州牧如何?这两州因为黄巾起义已经快变成不毛之地了,想必朝廷也在为冀、青两州的重建伤脑筋吧?这个时候如果有人用大笔的金银捐官,朝廷一定会同意的。”
曹操听完后冷笑道:“天策先生,你的计划真是妙极,这个州牧捐下来以后,名义上是我曹孟德在管理,暗地里却是你在执掌大权,这样不但能逃过朝廷的围剿,还能躲在暗处偷偷发展,莫非天策先生觉得我曹某人适合当一个傀儡不成?你也太看不起我曹操了!!”
张梁抬起手掌向下压了压,示意曹操坐下,曹操虽然恼火,但是也只是一时在气头上,看到张梁那冷峻的面容,曹操讪讪的坐了下来,这个时候跟张梁闹矛盾简直是自寻死路。
张梁道:“孟德你还记得刚才我跟你说,我堪破了你的命运,而你的命运又和我紧紧相连,你懂我的意思了吗?”
曹操点了点头,随后又迷惑的摇了摇头,的确,曹操很迷茫,既然张梁能堪破他的命运,可是为什么又说和他的命运相连呢?这点就非常奇怪。
张梁见曹操的表情很迷惑,喝了杯酒后自顾说道:“我说我堪破了孟德你的命运,其实你未来生命中的每个片段都和我有关,也有我的出现,就因为这样我才会找上你,未来的你将会有一番大大的作为,而我张梁将会是你的得力臂助。而且只要有我在,你就能化险为夷,遇难成祥度过每个劫难。况且现在孟德你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我图谋的吧?就连你手中的兵也是朝廷临时派给你的,一旦战事结束就会收回,我的计划可以让你有一块可以立足的根据地,同时还会给你十几万忠诚的士兵和数之不尽的财富,而我张梁将会永远的效忠于你。你现在可以不信我的话,但时间能证明一切。”
说完张梁抬腿下榻,跪倒在曹操面前,恭敬的施了一个大礼。
曹操看着张梁,脸上阴晴不定,表情说不出的复杂,突然之间被这么大的馅饼砸中了脑袋,谁都会发懵吧。
张梁是不是人才?也许张梁自己觉得自己除了几手法术和领先时代的知识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可是在曹操眼里,张梁就是个天才,不但博古通今,还会一身神奇的法术,这样的人是每个人都想结交的。
现在这样一个厉害的人物跪在自己面前,向自己效忠,虽然没有什么赌咒发誓之类的话,可是曹操就是愿意相信张梁,思考着张梁过去的种种,曹操咬了咬牙,心道我曹孟德何德何能,能让这样的高人相助,况且我又有什么可让张梁图谋?
曹操终于做出了一个严重影响他未来的决定,那就是义无反顾的相信张梁。
曹操半天才缓过劲来,下地扶起了张梁,盯着张梁认真的说道:“天策先生,真的有命运吗?你给了我这么多,难道一点也不需要我的付出代价?”
张梁肯定的点了点头道:“天命所归,一切尽在我的掌握。我效忠与你,只为可以让我延续太平道的道统。”
这个乱世,谁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