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天策二人。

    到了出发的日子,众人打点好行装,准备启程上路去洛阳,这次夏侯敦带了同族兄弟夏侯渊、曹仁、曹洪一起上路

    典韦穿上盔甲后威风凛凛好似钢铁战神一般,看得夏侯敦众兄弟暗暗心折,可惜典韦的身材注定了他永远也无法成为马上将军,因为没有一匹马能承受得住他的重量,更别提他还穿着沉重的盔甲。

    而张天策也不会骑马,但他总不能走路吧,所以他让人制作了一个藤木的座椅,挂在典韦后背上,由典韦背着自己上路,这就形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场面,一个威猛的大汉,身穿拉风的盔甲,可背后却坐着一个年轻俊秀的青年,虽然身着重甲还背着张天策,但典韦行进的速度可一点没有慢下来,依然健步如飞,跟在马队后面一点也不落后。

    张天策坐在典韦背后,几乎每时每刻都在闭目修炼太平要术,因为他知道自己和典韦夏侯等人的实力差距,虽然身具奇门法术,可是在刀光剑影的沙场上,等自己释放出法术早被人砍成无数段了,所以他现在主要学习内功,强化自身肉体,就算达不到一流武将,也至少要有个二流武将的身手保命。

    这个时候的洛阳已经可以算是世界第一大都市了,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门外车水马龙,人群川流不息,一片繁荣,一点也看出这个大汉王朝的其中的腐败。

    队伍进入洛阳,就直奔曹操的府邸,现在的曹操还是洛阳北部尉,因为申明禁令、严肃法纪棒杀了宦官蹇硕的叔父,受到宦官集团的排挤,要不是他的祖父曹腾在宦官集团中也算实力强劲,曹操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现在的曹操空有一腔热血,却只能与朝中宦官虚与委蛇。

    因为最近各地的起义如雨后春笋一样爆发,弄的汉灵帝烦不胜烦,所以下旨让各地官府自行招募民兵,以解决各地的起义,曹操就是这样才通知夏侯兄弟来洛阳的。

    张天策看着简朴普通的门庭,曹操的确和史书上记载的一样生活简朴,身为朝廷官员,竟然住在这样的宅院内,不得不让张天策对曹操这个未来的j雄心生敬佩。

    夏侯敦上前叫门,很快一个老仆人打开了门,夏侯敦说明身份,老仆人把众人请进宅院,跑进里面通报曹操。

    不多时,一身内衫的曹操跑了出来,见到几个族弟表现的热情洋溢,拉着众兄弟的手嘘寒问暖,张天策带着典韦站在一边打量着曹操,张天策见到曹操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很精神,有种蓬勃向上的劲头,这种亲和力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曹操跟夏侯敦等人寒暄了一会,注意到了站在旁边的张天策,询问夏侯敦道:“元让,这两位是。。。。?”

    夏侯敦走到典韦身边,拍了拍典韦的肩膀说道“兄长,这两位是我在家乡结交的高人,随我一同来洛阳的,这位是典韦典破空,身手高强,与我的武艺不相上下。而这位是典韦的师傅张梁张天策,不但武艺高强,仙术造诣更是登峰造极。”

    听了夏侯敦的介绍张天策都微微脸红,虽然他的确会用一些道法,可是登峰造极的确夸张了些,不过对于从未见过神奇技法的夏侯敦来说,张天策已经是他所遇到最牛b的道术使用者了。

    曹操见典韦长的粗犷威猛,还有那极具震撼性的身材,一眼就觉得典韦是个当猛将的好材料,而夏侯敦所谓的师傅张天策,只是个白白净净看起来文弱的年轻人,不过曹操一向知人善用,对身边的人从不轻视小看,所以对张天策也是礼敬有佳。

    曹操的表现让张天策很满意,曹孟德待人真挚,从眼神中就能看出他心地正直,并非史书中和戏剧中所演的,那个多疑的白面j臣。

    现在是黄巾之乱的前期,离黄巾起义还有两年,还没到曹操在历史舞台亮相的时候,所以张天策和典韦在曹操的府上是以门客友人的身份居住,没住几日,曹操就上书朝廷为自己的几位堂弟推举了官职,因为典韦不识字,所以曹操让许褚加入他的北部尉当一名小队长,平时随他维持洛阳治安,巡个逻什么的。本来曹操想推举张天策当一名书记官,可张天策用自己年纪尚轻,借口推却了曹操的好意。

    张天策本身是个黑户,一点身份的证明也没有,兄弟张角又是黄巾军的首领,他怕为朝廷效力被人查出自己的身份,张天策可不觉得自己的身手能在重兵围攻下全身而退。

    所以张天策虽然未能为官,但每日应曹操的邀请,在他的身边帮忙,曹操对张天策淡泊名利的态度很是欣赏,觉得虽然张天策年纪尚轻,却谈吐不俗,经常说出一些惊人之语,有时候张天策随便一句话,就能让曹操思考半天,让曹操越发觉得张天策深不可测。

    所以曹操对张天策折节相交,常常设宴款待张天策,把他奉为上宾,张天策也对曹操甚有好感,常常拿出后世的一些理论来和曹操讨论,让曹操这个古代的枭雄获益匪浅。

    说道一些兵法,谋略,还有治世之法,谁能比现代人知道的更全面?张天策来到汉末唯一的优势就是他所了解的现代知识,随便给曹操透漏点内容,都能让曹操惊为天人。

    曹操为了挽留住张天策,特意让自己的长子曹昂拜张天策为师,张天策虽然推脱,但经不住曹操三番五次的恳求,无奈之下收了曹昂为徒,现在的曹昂已经五岁了,在曹操的严格教育下,不但聪明懂事,对张天策也是恭恭敬敬。张天策看着面前粉嫩的娃娃,想到未来这个孩子为了救自己的父亲曹操死在张绣的叛乱中。

    史书中曹昂是个有名的孝子,所以张天策打算拉这个孩子一把,张天策可不管什么历史的进程,本身他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就是个变数,谁说不能替别人改命?

    所以张天策在观察了曹昂多日后,也对曹昂施展了种心之术,曹昂还小,不能像许褚一样强行打通经脉,所以张天策把自己的内息灌输进曹昂的体内,让他自己感觉真气的走向,从而按自己身体的条件修炼真气。

    第十章 洛阳方帅

    曹昂的资质还算不错,种心用了一个时辰才结束,在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已经不容易了,张天策把太平要术偷偷的给曹昂看后,没想到曹昂竟然告诉他,书里的内容一点也看不懂,看来书中没有符合曹昂学习的内容,也许是曹昂太小,所以张天策只好让曹昂勤练真气,先慢慢强化一下身体再说,至于武功,真气修炼到一定程度,没有武功一样可以开山劈石,行动如飞,张天策并不担心曹昂的发展。

    除了叮嘱曹昂修炼真气,张天策对典韦的教育也没有落下,典韦的自身条件太好了,学起武功都是事半功倍,张天策的种心之法加上典韦的天生神力,让典韦进步神速,有时候张天策在想,如果现在的典韦和吕布对战,会有多大的胜算。

    在指导典韦的时候,张天策发现,这个时代的人的自身条件都非常好,如果多锻炼锻炼身体,很轻松的就能超越现代人的身体素质,也就是说古代的一个普通人,经过锻炼会比现代的某某拳王和练武者强。

    可是这个时代的人的练气方法非常的粗糙,只是会一些简单的真气运行,对自身的真气锻炼非常懵懂,说直白些,这些古代的猛将大多是凭着一身蛮力去战斗,体力用光了就是败退之时,要不三国时期的很多猛将怎么会最后惨死在乱军之中,大多的情况都是苦战力竭的原因。

    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修炼真气的好处就是可以持久的战斗,加快休息时体力的恢复,对身体内脏起到保护作用,而在战斗的时候,真气通过战斗的时候发挥,打入敌人的体内可以破坏敌人的身体组织。这些都说明真气的重要性。

    不知不觉张天策已经在曹操的府上住了快一个月,除了每天练习太平要术和教导曹昂基本无事可做,曹昂他已经没什么东西可教了,再教就是现代科学,也没办法让曹昂实践,他更不能把这些超时代的东西教给小曹昂,谁知道会不会造成历史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日闲来无事张天策准备去外面走走,来洛阳这么久了,他还没游览过这个九朝古都呢,所以张天策穿了件青衫文士装就出门了,一路上他东瞧西看感受着古代的风土人情,熙攘的闹市各种摆摊卖货的商人吆喝着自己的商品,忽然他看到在闹市有人用黄铯的布幔围了一片空地,一面大旗迎风飘扬,上书:“太平道。”

    “咦?太平道现在正式起义前夕,怎么敢在这里明目张胆的传道?”张天策心中暗道。

    其实太平道在起义前还是算是个官方认可的宗教,朝廷并没有太多关注太平道,还以为太平道只是个导人向善的民间宗教呢。所以现在太平道的传教并没什么问题。

    他凑到围观的人群里想看个究竟,好容易挤进人群只见围住的空地上,竖起一个三米多的高台,上面坐着一个人正在讲道,仔细一看,竟然是张角的徒弟之一的马元义。

    张天策见马元义一身黄铯道袍,宝相庄严的正在为台下的信徒讲解道家的教典,这些信徒神情肃穆的正在认真听道,忽然台上的马元义感觉到张天策的目光向张天策所在的方向望来,正好和张天策的目光对上,脸上忽然现出惊喜的表情,马上交代台下的信徒,今日的讲道就到这里,大家明天继续。

    张天策在马元义的示意下走到了台子后面,等马元义让信徒散去后走下了讲台,马元义激动地抓住张天策的手道:“张梁,你真的没死,师傅说你吉人天相,我就知道你不会这么就死掉的。”

    “马大哥,这里就你自己在传道吗?我大哥二哥呢?”张天策道。

    “洛阳一向是由我来传道,师尊负责的是其他州的传道。我记得你落下悬崖的地方是在益州附近,你怎么跑洛阳来了?”马元义问道。

    “哎,一言难尽啊,反正我没死就对了,你现在能联系上我大哥吗?我找他有重要的事情。”张天策道。

    “当然可以,师尊虽然行踪行踪不定,但我们有特定的联系方式,你可以写书信给师尊。你随我来。”马元义道。

    马元义和张天策离开了道场,带着张天策走街串巷来到了城东的一栋民宅,这里是太平道的一处秘密产业,马元义在洛阳传道就住在这里,马元义带张天策来到后院,原来后院有一个大鸟笼,里面都是信鸽。

    张天策进入屋中写了一封书信给张角,然后绑在信鸽腿上发了出去,看着信鸽飞向蓝天,张天策希望自己发出的信能提醒一下张角,一是跟张角报个平安,二是在信中含蓄的告诉张角,黄巾起义后的军队组织问题,如果在前期打不下半壁江山,又被各路诸侯夹击,不如投靠一方诸侯以保太平道的延续。

    发完书信张天策和马元义回到屋内,两人落座后张天策问马元义道:“现在我们太平道在洛阳附近有多少人马?”

    “什么人马?张梁你在说什么?”马元义被问的一愣,神色不自然的含糊道。

    “这么多年的相处,虽然大哥一直不肯让我牵扯到造反的事情里面,但我又不是傻子,从蛛丝马迹中看出太平道要造反并不困难。你也不用对我说假话,事情我都知道了。”

    听到张天策一语道破太平道要造反的事情,马元义也不掩饰了,开口道:“师尊一直叮嘱我们师兄弟不让你知道这件事,哎~既然你知道了也好,省的以后再费口舌跟你解释,我们太平道在各地分为三十六方,我就是洛阳地区的方帅,领导洛阳附近所有的黄巾信徒,我们太平道在洛阳地区大概有一万多人。你问这干嘛?”

    “你什么也别问,替我挑选五百精壮的信徒出来,我有用处,最好是没有家室牵挂,孑然一身的最好。”

    马元义想了想道:“好吧,我可以帮你,但我必须知道你要人手做什么,师尊不在我要负责你的安全。”

    张天策见马元义说的诚恳,想了想道:“太平道要造反,但我们的部队大多是没经过训练的百姓,战斗力懦弱,所以我想训练一支部队,人不需要太多,五百足以,我想作为精锐部队以备后用。”

    听了张天策的解释,虽然马元义还是有点担心,不过他和张梁相处的也算久了,很了解张梁不是那种鲁莽的性格,只有五百人而已,交给他就交给他吧,所以马元义开口应承了下来。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张天策告诉了马元义现在他住在那里,让马元义有事就派人去找他,还约定好五百人在那里交接,之后张天策就离开了太平道的据点,马元义本来想派人保护张天策,不过在张天策显露了一下自己的仙术后,马元义就同意了张天策自己离去。

    回到了街上,张天策并不急着回到曹操府上,他继续逛着大街,脑子里一直在思考自己在黄巾起义爆发后,自己是依附与诸侯还是跟着黄巾军一起打天下呢,虽然自己有千年的历史知识和兵法策略,可是从来没有实际运用过,况且古人也不是白痴,跟太平道造反,凭他能打败各路诸侯和那些谋士吗?

    难,太tm难了,张天策从来没像这一刻讨厌自己的身份,太平道教主的亲弟弟,我日!不过他同时也庆幸,要不是这样,他怎么有机会学习到太平要术呢?

    在黄巾起义后,就算自己不能在群雄中占据一席之地,至少也要保住自己的一条小命,为了活下去,老子拼了!!

    第十一章 佛前秘闻

    张天策一边思考着问题一边漫步街头,不知不觉的走出了洛阳城,张天策发现远处有一座建筑群,坐落在洛阳的近郊,张天策发现这座建筑与大汉的其他建筑截然不同,所以他行至这座建筑的前面,只见大门上书“白马寺”。

    张天策笑了笑,心道原来又是一个外来宗教,这座寺庙算是佛教在中国的第一座官办寺庙了,大门前有很多信徒进进出出,香火很是鼎盛,不停的有人进入寺里拜佛烧香。

    忽然从张天策的来路传来了嘈杂的车马声,一队骑士护送着一辆马车绝尘而来,停在了庙门口,马车装饰的华丽名贵,一看就是豪门氏族才能使用的,张天策随着人流退到庙门两边,看看究竟是什么人,这么大排场。

    这时候车门被人推开,一个面罩轻纱的女子走出了车厢,柔弱柳絮的腰肢轻摆着跳下了马车,娇小的身躯轻盈落在地面上,被长裙遮挡住的秀足一闪而逝,让一旁的张天策有些失望。

    随行的骑兵挡住庙门的入口,为这名女子开路,其他的香客虽然心怀不满,可是这个年代权贵就是特殊阶级,小老百姓哪敢有怨言。只能乖乖站在庙门两旁等人家权贵家的夫人小姐进香完毕自己再进去。

    女子接过丫鬟递过的进香用的贡品,在丫鬟的搀扶下进入了庙门,张天策注意到这名女子轻纱外露出的皮肤白皙嫩滑,一定是个年轻女子,不过看她需要丫鬟的搀扶,身体可能不是那么好。

    随着清风抚动,女子的动作柔弱的惹人怜惜,远远的张天策好像嗅到了淡淡的花香,此女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让人产生一种古典的美感。

    平日张天策也见到了不少女人,在张天策的审美观中,这些女人虽然算不上庸脂俗粉,但却绝对算不上天生丽质,而且这个时代的权贵家里的女子大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有机会让张天策看到。大多的穷人家女孩连饭都吃不饱,那有功夫去装扮自己,所以这时代的女人大都不会注重保养皮肤,根本入不了张天策的法眼。

    今天张天策好容易见到一个看起来还算比较顺眼的姑娘,虽然张天策的身体只是十几岁,但心里年龄已经二十多了,每天见到一些恐龙般的古代村妇,怎么会不厌烦,好容易看到一个能让他“冲动”的女人,张天策魂差点都被这个女子勾走。

    可是人家带着那么多骑士挡在庙门外,不让普通百姓进去,张天策想多看两眼都没机会,如果是一般人可能就这样失之交臂了,张天策是谁?虽然算不上身怀绝技,但小小的院墙还是挡不住他的,所以他绕到寺庙的侧面,飞身跃入墙内,一路躲避着庙里的僧人,潜向白马寺的大殿。

    大殿里的香客已经被骑士赶走,空荡荡的只剩下渺渺的轻烟缭绕,张天策偷偷躲到大殿后面的佛像后,准备偷偷的再看看这个姑娘,张天策现在的心态就像初恋的小伙子一样,只要能看看心爱的姑娘就满足了。

    不一会,只见那个姑娘独子挎着篮子进入大殿,把贡品摆放好,跪在佛像前祷告着什么,忽然一个须眉皆白的老僧从侧门走了进来,走到了女子的身后,伸手按住了女子的肩膀。

    “妈的!滛僧~!”张天策愤怒的就要跳出去海扁这个花和尚老贼秃。可是却因为两人的交谈忍住了冲动。

    只听老和尚开口叹息道“徒儿,辛苦你了,可是为了本教的大计,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下面的女子听后发出了幽幽的叹息声,那声音好似能让人心碎,听的佛像后的张天策心乱如麻,恨不能把这个女子搂在怀里好好安慰。

    忽然张天策惊觉,今天自己的情绪怎么这么容易冲动,尤其是看到这个女子之后,自己更是把握不住情绪的波动,张天策立刻运起功法凝神静气,继续偷听下面两人的对话,因为他觉得两人的对话有蹊跷,一个和尚竟然叫一个女子为徒儿,不称自己的佛号,竟然自称本教,奶奶的不会是什么邪教吧?

    “师傅,我虽然被张让认为义女,但是平日的生活起居都被他派人监视,可见他对我猜忌之心甚重,我很难得到他的信任,要不是为了本教的计划,我真的一刻也在张府呆不下去了。”只听女子说道。

    “徒儿你可知道,你在的任务多重要,身为圣女,你的肩上的责任又有多重?张让现在深得灵帝宠信,独霸朝纲,连灵帝都称张让为父,你是本教放在张让身边的一颗重要棋子。作为本教和张让的合作条件,为师只能让你去当质子。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查探出来。”老和尚道凑近了女子小声说了句什么。张梁竖起耳朵也没听清楚内容。

    “可是是师傅,现在天下已经乱成一团,本教已经成功的使张让登上了十常侍的首位,更是协助他进行了“党锢”,难道徒儿做的还不够吗?”女子道。

    “你做的很好,我已经禀明教主为你请功,可是本教起事在即,更是要密切注意朝廷的动向,绝对不能出半点纰漏,你现在暂且忍耐,等我教起事后,为师让你把张让老贼挫骨扬灰。”老和尚道。

    张天策听到这里已经足够了,大殿里这二人竟然也是自己的同道中人,女子是这个什么教安排在大太监张让身边的暗棋,看来这天下大乱,群魔乱舞的日子不远了。

    张天策知道史书上记载东汉末年的起义此起彼伏,起义军多如牛毛,太平道只是较大的一股力量,其他的起义并没有详细记载,如果按此估算,大殿内的二人肯定是其中之一,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到来会不会有什么变数。

    老和尚继续道:“一旦我教起义,你一定要控制好张让和灵帝,你的师兄会帮你控制住洛阳,事关重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你一定要切记。”

    女子道:“是的师傅,我知道了,为了本教我就再忍耐一段时日吧。”

    老和尚道:“好了,你出来一段时间了,赶快回去吧,为师怕张让老贼起疑。”

    女子收拾了一下东西,跟老和尚告辞离去。

    张天策在佛像后等两人离开,在其他的香客陆续进入大殿后,混在人群中离开了白马寺。

    回程的路上张天策思考着两人的对话,很明显这个什么教的实力强劲,而且比太平道高明了许多,太平道是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发动大批的贫苦百姓造反。

    而这个不知名的教派就聪明很多,竟然想通过控制大汉皇帝到达自己的目的,而且听两人对话中的意思,这个教派在洛阳有很大的潜在力量,起事后居然能控制洛阳,洛阳是那么好控制的吗?手里没军队肯定无法成事,可见这个教派绝不简单。

    有道是同行是冤家,同样是造反,可是得了天下是你坐还是我坐就是矛盾的关键,和他们合作,可能吗?人家的组织严谨,计划周密,连皇帝身边都有人监视,洛阳的大汉军队里也有人,而太平道就只有一群狂热的信徒,光狂热有个毛用,人家一个计划就把皇帝控制了,这他妈差距也太大了。

    这些还不算,张天策还考虑到,既然这个什么教派能有这么严谨的部署控制洛阳和皇帝,那其他州呢?用膝盖想人家的势力也不可能这么点吧,张天策回到曹操府上,一头钻进自己的房间,想的他简直快要焦头烂额。

    张天策第一次对太平道的起义严重失去信心。虽然以前他也不是很自信,但总有拼一拼的想法,可是这次意外的偷听对他的打击有点沉重。尤其是对老和尚与女子说的那句话,似乎这个不知名教派想从张让那里得到什么东西。

    第十二章 黄巾特种部队

    张天策在房中烦躁的连晚饭都没吃,这个东汉末年跟他想的太不一样了,不但卧虎藏龙,奇人异士遍地,现在又有其他造反势力在洛阳潜藏,比起这些潜藏的未知势力,其他的诸侯反而不让张天策担心,因为张天策知道他们的底细和历史走向,可是未知的变数就让他头痛了。

    张天策躺在床上觉得自己不能继续在曹操府上住下去了,曹操府上高手太多,很多事情办起来太不方便了,而且曹昂他也没有什么东西可教了,所以他打算搬出曹府,到马元义那里去住。

    高人就要有高人的潇洒,什么告别啦欢送啦全免,当夜张天策给曹操留了一封书信,请曹操帮忙照顾一下典韦,然后就“飘然”而去。

    张天策并不担心典韦,这段日子典韦已经懂事不少,待人处事已经不需要张天策叮嘱,而且曹操很看重典韦,有张天策留下的书信,相信曹操不会慢待他的。

    其实张天策把典韦留在曹操的身边,未尝没有在这个j雄身边留下一个眼线或者内应的想法。

    第二天张天策悄悄的离开曹府去找马元义,他并没打算把昨天偷听的消息告诉张角,张天策觉得张角就算知道,也没有办法,那个不知名的教派在洛阳潜藏的太深了(奇*书*网**整*理*提*供),自己除了知道白马寺的老和尚,和张让身边有个女子当卧底,其他的一概不清楚,甚至连这个女子的相貌都没见到。张天策打算自己想办法把事情解决。

    张天策心中奇怪自己怎么总是对那个女子念念不忘,对没见到这个女子的相貌很是耿耿于怀呢?张天策根本不相信什么狗屁一见钟情,可是他对这个女子的感觉很微妙,那种牵挂就像对待自己的初恋一样青涩期待。

    张天策连忙甩掉这个念头,这个女子和自己注定是敌人,说不定以后还要刀兵相见,有句话说的好,动什么也不能动感情。尤其是在这混乱的世道,感情用事是成就霸业的挡路石。

    张天策对马元义说明来意后,马元义当然的大大的欢迎,因为张天策的来到,马元义干脆也不去传道了,因为张天策需要的五百信徒已经挑选好了。

    因为张天策需要对这五百人进行训练,每天出城太不方便,所以马元义和张天策又搬出了洛阳,在洛阳近郊弄了一所民宅。

    张天策对马元义挑选出来的五百精壮很是满意,虽然典韦身手高强,但为人鲁莽,而且一两个人的力量永远也不成不了大事,张天策已经意识到了。他太需要人手了,总不能事事亲历亲为吧,他可不想学诸葛亮最后心力憔悴而死。

    张天策急于想建立自己的班底,一批死士或者叫亲卫正是他最需要的。

    张天策早就拟定好了这五百人的训练计划,他要打造一支强力的太平道特种部队,用来进行一些秘密活动。暗杀、袭击、潜伏、绑架、侦查、破坏、这些都在张天策的训练课程中。

    而且张天策还有一个极端的方法能迅速提高这批人的素质水平,那就是他在太平要术中学习的一种符箓,这种符箓可以激发人体的潜能,而且没有副作用,对提高普通人的身体素质有极大的好处,只是对施术人的功力要求比较高,而且非常损害施术者的寿元,在不损害自己寿元的情况下,五百人已经是张天策的极限了,并且被钟入符箓的人也会有一定的痛苦,那种激发了潜力,肌肉膨胀撕裂的感觉的确不是常人能够忍受的。

    只是张天策有点奇怪,张角也修炼过太平要术,可是却没有制造出这种符箓战士,难道是这个术法有问题?又或者张角没有学到这个法术?想到这里他心里难免有点惴惴不安,不过这个术法能否行得通,还得试验过才知道。

    当日张天策就拉着五百人进入了山里,只有先让这批人锻炼出忍受痛苦的耐力,让他们的体格在痛苦的训练中经过锤炼,才可以对他们施展符箓。否则一旦受不住施法时候的痛苦,这批人就死定了。

    这批人全都是太平道的忠实信徒,听说张天策是大贤良师张角的亲弟弟,马上尊敬的无以复加,张角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是神一样的存在,神的弟弟再不济也算个半神吧?所以对张天策的命令执行的坚决彻底,这些信徒用自己狂热的信念支撑着艰苦的训练,从来没有喊过苦累,连张天策都惊讶这些人的忍耐力简直是非人一般。按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这些人都是狂信徒。

    终于在山中进行了地狱训练一个月后,张天策带着五百好像野人一样的信徒们走出了大山。

    还没等这些信徒发出再世为人的喜悦,觉得时机成熟的张天策告诉他们,要教他们学习太平要术中的术法,更是让这批信徒雀跃。

    可是等待他们的却是地狱般的磨难,张天策从来没试验过太平要术里的术法,只是知道太平要术里的内容,虽然知道在人体内种植符箓会产生痛苦,可没想到竟然这么可怕,看着一个信徒浑身从毛孔中渗出鲜血,并且皮肤撕裂开来,有的地方还露出鲜红的肌肉。张天策不禁心中发毛,这太平要术里的术法他是知道的,没想到这么具有震撼性的效果。

    张天策只中了一个符箓就不敢继续了,他要观察种了符箓以后信徒的反应。张天策看着床上呼吸急促面容扭曲的信徒,不停的鼓励着他道:“想要学习太平要术,必须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你一定要坚持住!挺过去!你就是我太平道最坚定的信徒!”

    床上的太平道信徒狠狠的点了点头,疼痛已经让他说不出话来,喉咙里发出了野兽般的嘶吼,紧握的双拳不停的锤击着床板,可见他在忍受多大的痛苦。

    太平要术里的术法果然不是普通货色,第二天张天策来看这个信徒的时候,他已经呼吸平稳,身体上的撕裂也神奇的不药而愈,表情安详的陷入了昏迷之中,张天策观察着这名信徒的身体状况,在种植了符箓后这名信徒本来瘦弱的身体,好像吹气球一样鼓起了坚实的肌肉,每块肌肉仿佛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

    张天策不禁惊叹太平要术的神奇,简直太他妈太厉害了,短时间让一个体格瘦弱的人变成终结者一样,除了神没人能做到。

    又等了半天,这名信徒终于醒了过来,正在惊奇的打量自己身体的时候,只见张天策走了进来,张天策对他笑道:“你已经成功了,太平要术里的术法改变了你的体貌特征,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舒服?”

    信徒挥了挥手臂,对张天策施礼道:“回梁师,我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好像有发泄不完的精力,并没有什么不舒服。”

    张天策老成的拍了拍比他高了近一头的信徒道:“好!太好了!你证明了自己是一名坚定的太平道信徒,从今以后你就是太平道的护教弟子。”

    虽然张天策还年轻,但是在一个月的深山生活中,张天策在这五百信徒中建立的威信已经不亚于张角,张天策为了慑服这些信徒,经常在他们面前显露自己的术法功夫,所以张天策说要让这名信徒当护教弟子,这个信徒激动的马上跪倒在地喊起了师尊。

    因为他就见识过张天策的“神功”,有一次张天策带着队伍在山里训练,正赶上下暴雨,山上冲下了泥石流,一群人被眼看就要被山上冲刷下来的泥石流淹没,张天策看准一块山坡上的巨石,抓起身边的信徒,一手一个,刷一声就把人甩上了十几米高的巨石,这样的力量只有神仙才能做到,当时这个信徒就觉得自己好似腾云驾雾,一晃眼就稳稳的落在了巨石上面,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人从下面不停的飞上来,直到最后一个人飞上巨石,张天策才飘然跳上巨石。

    当时这五百人的心情可想而之,五百人啊,就是扔五百块石头胳膊都会酸痛不已,况且还是五百个人高马大的大男人从此这批信徒才对这个年轻的首领发自内心的开始尊敬起来。

    其实张天策只是用了点小法术,利用风力把人甩到巨石上面,要是他自己又这个能耐,他还用训练这批信徒吗?还不早就跑去单挑吕布了。

    第十三章 太平符箓

    张天策见在这名信徒体内种植符箓成功了,可是还不知道威力,所以叫上这名信徒到屋外空旷的操场上,指着操场上平时用来训练的木桩和石墩道:“试试看拳脚。”

    这名信徒点了点头,宁心静气,大喝一声,一记直拳轰中木桩,两人合抱的木桩好像稻草一样,齐根断裂,呼的一声被这名信徒的直拳打的飞出很远,然后重重的撞在操场的围栏上。

    这名信徒虚空挥了挥胳膊,好像在适应自己的新力量,然后腿部用力,飞奔像其他的木桩,在几百个木桩群中闪转腾挪,四肢带起强烈的劲风轰中木桩,打的木桩不停的发出让人牙酸的嘎吱声和砰砰声,声音吸引了营房内的其他信徒走出房间看个究竟。

    他们见到一个样貌熟悉的魁梧大汉,正在平时训练的木桩群中发飚,不时有木桩被轰上半空,木渣碎屑漫天飞舞,形成一道奇景,张天策满意的看着这名信徒发飚,已经打了一炷香的时间还没有停歇的迹象,张天策对场中的信徒喊了一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运起术法,卷起旁边的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