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珩进攻的路线正好是选择了吐火罗骑兵的身后,两下夹击,吐火罗骑兵小半天的奔逃,大半夜的苦战,实在是挡不住这样的攻击,士气一下落到了低谷,一下就崩溃了,这样的崩溃来得太快,快得连大食骑兵的将领都来不及反应,满地都是吐火罗乱串狂呼的溃兵了,吐火罗人再也受不了这样的血战了,他们的伤亡超过了四成,一万多骑兵全部背转身开始往相反的方向溃逃。
加里萨尽力阻止,手下的亲兵斩下了几十颗逃兵的脑袋,但军心一沮就再难挽回,根本阻止不了吐火罗骑兵的溃逃,随后段珩的骑兵根本像是没有经历过半夜苦战一般又冲杀进了大食骑兵当中,张效勇这个老将也不是浪得虚名,立即组织自己的部队进行反攻,渐渐的大食的这一部骑兵支持不住了,先是个别的大食骑兵开始单独脱队逃跑,然后就是一片一片的骑兵逃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吐火罗骑兵的溃逃让大食骑兵也受到了影响。
说实话,大食骑兵战斗到现在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在远程武器根本不占上风的情况下,伤亡达到了六成,三万骑兵现在还在马上的只有一万左右,又苦战了大半夜,体力和马力都已经压榨到了极限,何况张效勇所统的步兵也是顽强得令人绝望,死伤再多也是牢牢的守住阵形,一点也没有被攻破的迹象,加上段珩骑兵的凌厉一击,大食人崩溃了。
骑兵转身就走,将自己的后背留给了弩箭,段珩骑兵的马力要比这些大食骑兵充足一点点,马上开始了有限追击,不少大食骑兵的战马才跑出不远就一头栽倒,将背上的骑兵甩出老远,段珩追了不到两里,立即收拢骑兵,转回战场,张效勇也将自己的步兵集合,一步一骑两只部队将古牧尔山谷这边堵住了。
后面就是还在和段云天步兵缠战的艾卜穆斯林的骑兵部队,艾卜穆斯林已经看见了自己手中部队加上吐火罗骑兵的溃败,但他像没事一般组织自己的骑兵一轮轮顶着周军弩箭发起冲锋,艾卜穆斯林知道自己已经败了,败在这里也宣告了大食对安西疏勒的图谋彻底的完蛋,也让大周有借口对大食出兵,这一败真的断送了大食,不但大食最精锐的部队损失了,自己心中的穆罕默德家族成为大食皇帝的愿望只怕也成了泡影,这才是令艾卜穆斯林绝望的事情。
艾卜穆斯林不想逃了,在自己派去阻击段珩骑兵被击溃的那一刻他还是有时间逃走,但那有什么意义?回去大食一样的要面对死亡结局,泽尔法尔绝对会将自己交给大周作为替罪羊,说不定还会将整个穆罕默德家族都交出去,大阿亚图拉古辛穆罕默德这时估计已经被泽尔法尔囚禁了吧?艾卜穆斯林心中只有冰冷的绝望,就让自己英勇的死在战场上吧?这个十四岁从奴隶到将军的传奇人物,在绝对力量的面前,放弃了求生的念头。
艾卜穆斯林麾下的穆斯林军团,是都愿意为他死战的精锐,段云天都觉得奇怪,这么大的压力,对面的敌人仿佛根本不在乎伤亡一般舍生忘死的战斗,地上的尸体都层层叠叠,居然还是没有半点犹豫朝着长枪上扑了过来,士兵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将手中的武器砍向周兵,这已经不是在战斗了,是在求死。
当张效勇和段珩在艾卜穆斯林身后逼近时,这场战斗已经接近尾声了,段云天的步军摆成了半圆形,张效勇和段珩在后面一顶,将艾卜穆斯林身边的七千左右的残兵一起围在了当中,艾卜穆斯林已经插翅难飞了。
太阳在山坡上探出了头,柔和的金色光芒在古牧尔山谷中慢慢铺开,阳光照射下整个山谷都亮了,地上的尸体在这个庞大的山谷中铺了一地,各种表情的尸体还定格在死前的一瞬间,不少的伤兵在尸体中发出微弱的呻吟,一小队一小队的周军士兵正在仔细的打扫战场,将自己的伤兵抬走,敌人伤兵则是干脆的给上一刀,结束他们的痛苦,丢在战场上的骑槊和弩箭要尽量收回,这些都是钱。
战马的尸体集中起来,放在一辆辆大车上,这些是肉食,不能浪费,敌人的尸体和自己人的尸体分开,敌人尸体集中起来,直接丢进挖好的坑中,五十个巨大的坑洞在山谷中已经挖好了,将敌人身上的铠甲武器收了,尸体往坑中一丢,一个坑满了马上就填好,这些事情都是中午时从吐火罗大营送来的一万俘虏干的,这些吐火罗俘虏看到如此惨状一个个都老实得不得了。
周军大军出动,将周围山上的树木砍了无数,一个个的周军阵亡士兵的尸体排得整整齐齐,二十个个临时搭建的巨大的焚尸炉正在喷吐火焰,周军阵亡将士被摘下军牌,收集好骨灰,装进一个个制作精美的木盒,这是要运回位于龟兹的战神殿供奉的,无数面军旗插在焚尸炉边上,这是失去编制的周军的军旗,步军有个旅全军阵亡,连旅帅在内都阵亡了,骑兵战死两千五百人,步军战死八千一百人,吸引对方伏兵的张效勇部最后只剩了三千八百人,伤兵就达到了一千一百多,几乎伤亡了六成多,是此战损失最大的部队。
周军战死一万零六百七十三人,而伏击的大食和吐火罗军,战死三万六千多,俘虏了一万五千多,逃走了一万左右,大多数都是最先逃跑的吐火罗士兵,艾卜穆斯林战死,最后关头被包围了之后,艾卜穆斯林亲自领着剩下的骑兵向周军发动了决死冲锋,最后找到了这位大食最强统帅的尸体的时候,身上中了六十一只弩箭,战马身有一百多只弩箭,艾卜穆斯林身边的骑兵,最后只活下来了三百多人,都是受伤了之后被俘的。
第二天想要骗开达伦关的大食偏师被识破,结果想强攻达伦关却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在退回的时候有遇上了段珩带领五千骑兵回达伦关拿收殓将士骨灰盒,结果又是一通好杀,两千多败兵冲进了达伦关以西的山中不知去向。
至此整个达伦关会战落下帷幕,此战段云天共出动四万五千周军,吐火罗联军和大食军共十八万大军,周军战死一万三千多人,伤将近一万,也是伤亡惨重,但是击杀敌人十万,俘虏三万,整个吐火罗一线再无胡人可战之兵,而大食六万大军残余不过五千只数,最精锐的部队几乎全部在古牧尔山谷的血战之中全部交代了,这次战斗奠定了此后两百年大周西边的局势,史称古牧尔血战。
第二十四章 望江山南北(大结局)
~日期:~10月19日~
,nbsp;第二十四章 望江山南北(大结局)
东去春来,转眼十年匆匆而过,长安这座天下雄城已经成为了天下真正的中心,今日是定武十一年二月初二,正是那龙抬头之日,长安城中熙熙攘攘,大小马车不计其数都在向城外去,这是踏春好时节,春风拂面,温度适中。(,,duka
街面上林林总总的食肆一路铺开,生意正好,今日是难得的做生意的好时候,报国寺,佛恩寺等等寺庙做起了规模宏大的庙会,无数香客信徒云集,不信佛的长安居民也去赶个热闹看看,长安城中的十八佛寺听说是下了大本钱,去的人不管是信不信佛,都有佛饼可吃,还有高僧开光护符送,这可是非同一般,自从大周所有宗教都要计产上税,何时见过佛寺有如此慷慨的时候?
现在长安城可不光是有佛教,什么穆斯林、莫姆教、喇嘛教,战神教林林总总只怕二十几个教派都是有的,各教各显神通,传教之时弄得规模宏大,各种手段不足而一,只为多吸收信徒入教,两下来去免不得有些摩擦,后来大周皇帝李佐国见这样可不是个办法,就将整片西南的两条街直接弄成了宗教街,所有的佛寺和宗教都搬去那边,定下法规只许和平传教,不得硬拉信徒,也不得相互攻击,这才使这些教派消停。
大周这十年内部通过科举选材,各种不已儒家为唯一学习对象的学堂在大周各地纷纷出现,一批批学院学成之后成为了大周底层官吏的主要来源,这使得不少读圣贤书的前朝学子才发现,原来不读儒家圣贤书,也能做官,开始的时候反对之声不少,不过大周皇帝是谁?那可是一手一脚用武力打下如此庞大帝国的开国皇帝,认定一件事的时候可不管谁在反对,就这么办,于是注重实用的新的大周官吏升迁系统通过十年的时间慢慢巩固了下来。
老百姓的期望其实不高,专业吏的大量使用,使老百姓真正体会到了好处,种田,有专门的农吏来指导,做工具,有匠吏帮忙,更不要说各种水利设施的使用,合理积肥等等利农的好处,年年的丰收令天下迅速安定了下来,正所谓吃饱了不会想造反,话粗理正。
稳定的内部环境令大周能够有力量开始对外扩张,自古牧尔山谷血战之后,大周当时并没有马上对大食和吐火罗等国进行报复,而是稳守达伦关和安齐斯关,唯一有动作的军事方向就是李逸所在的朔方。
后将军李逸直接出兵,对回鹘连同河西一带的突厥部落开始了强力的围剿,出兵进行打击,分为前出和慢进两种,前出就全是骑兵,轻骑出动,可以一夜之间行军三百里以上,这使得回鹘和草原上的部族着实领教了大周骑兵的犀利,打也打不过,逃跑也跑不过这样的轻骑兵,这让草原上的一个个势力全部傻了眼。
李逸慢进则是用步兵在草原上设立一个个的牧场,每个牧场有一个至几个小型的堡垒作为防御依托,堡垒中有大周的强弩作为防御利器,哪怕草原士兵十倍的兵力也很难攻破这样的小堡垒,而且有人攻击的话,大周骑兵的报复是非常可怕的,很可能全族都会变成牧奴,李逸也不是在草原上盲目设立牧场,而是形成了一个弧线,以十二个最大的堡垒作为这条防线的最外围,十二个堡垒将河西最肥美的牧场基本上都圈了进去。
回鹘作为最强的一个立国的国家,在李逸的重点关照之下损失最大,无奈之下几乎是举国向西北方向迁徙,不愿意接受大周直接统治的部族也跟随回鹘一起迁徙,最后这一只被逼走的草原民族经过残酷的长时间迁徙,翻过天山,一路向西北而去,进入了今天的乌克兰一带,定居下来,这一次迁徙时间经历五十年,可以说是三代人的痛苦旅程,不但要战胜自然,还要和当地的土族作战,开始迁徙的时候回鹘连同三十几个部族总人口有将近四百万,最后定居下来只剩下了七十万,几乎是损失了九成的人口。
而东北大都督李归仁,这十年已经基本肃清了幽州以北,以西的草原民族,同样迫使不愿意成为大周附庸的部族北迁,进入苦寒的西伯利亚,而十年中不停的人口北迁政策,也令幽州河北的人口基数稳固,三次大捷将新罗百济等不甘心让大周的手伸到自己鼻子底下的国家几乎失去了大半军队,李归仁牢记皇帝的交代,稳扎稳打,不停的分化这些敌对国家的实力,定武十年第一次使新罗承受不了俯首称臣,想必百济也不会坚持太久。
草原上归附大周的部族被约束起来,要求定居,战士则成为大周对付不听话部族的先锋,整个北方的局面正在向着李佐国计划的方向前进。
大食哈里发泽尔法尔在艾卜穆斯林战死之后马上收回了聚集在安齐斯关下的军队,同时对大周皇帝李佐国送上国书,还有一个庞大的礼物车队,希望李佐国能够接受大食的歉意,这次达伦关下的战斗是艾卜穆斯林个人行为,是穆斯林妄图染指安西的宗教行动,同时泽尔法尔为了表示诚意,在大食发起了针对伊斯兰教的军事行动,斩杀了不下十万教徒。
李佐国在长安手下了泽尔法尔的礼物,不过对泽尔法尔的国书并没有反应,而是温言抚慰了一翻大食使节,就将他们丢在四夷馆不闻不问了,泽尔法尔没有得到李佐国的明确答复,不安之下死力对伊斯兰教绞杀,这场迫害的闹剧一直持续了一年,本来泽尔法尔这样做也是一举两得,即推卸了对安西发动战争的责任,也给妄想建立伊斯兰政教合一国家的人以毁灭打击。
一直到第二年,李护来到了安西,大食国内的这场清洗才落下帷幕,李护这个魔王正是李佐国放出来对付大食和吐火罗的,定武三年,李护率五万大军出达伦关,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打下吐火罗全境,大周西边的这个建国不过一百多年的国家灭亡,月氏王朝覆灭,整个吐火罗全境并入大周,设立定西大都护,也同时获得了从西边进入吐蕃的道路。
随后在泽尔法尔发现不对想要再次遣使到长安的时候,李护直接出兵十五万,从安齐斯关出兵,打的旗号却是为穆斯林复仇,为默罕默德家族夺回皇位,当时迫于泽尔法尔压迫出逃安西的默罕默德家族也出现在了这只讨伐军中。
李护和泽尔法尔连番大战,两次决战基本歼灭泽尔法尔的阿拔斯王朝主力,最后一战李护直接坑杀了大食二十万降兵,泽尔法尔这个后世留名的大食中兴之王却落了个兵败自刎的下场,随后周军扶持默罕默德家族的哈希姆成为大食新的哈里发,这个政权从此成为了大食的正统,伊斯兰教重新回到了大食,成为国教,新的大食被大周称为穆罕默德帝国,也被称为穆罕默德王朝。
定武四年末,李护被李佐国一纸诏书召回长安,因为在大食的屠杀,李护再次被降爵,成为定西男,但因为在大食的军功,李护被升为大周帝国骠骑大将军,这已经是大周武将最高的军职。
定武七年,基本平定了朔方的李逸回长安,李麒成为朔方都督,接任李逸职务,李逸封护国将军,领武烈公,同年五月,李逸在石堡城出兵,同时吐火罗段珩领兵进入吐蕃,开始了两年的吐蕃之战,此战大周两路出兵,历时两年,将吐蕃打得遍地战火,和东北不同,对吐蕃大周实行的就是抢掠,以破坏为主,吐蕃这几年极不老实,发动过两次针对石堡城的战役,都被大周军队打了回去,修生养息几年之后,大周对吐蕃开战。
吐蕃地处高原,地广人稀,开始的时候战斗并不顺利,大周军队主要的减员就是高原反应,后来经过了一年的战斗都不能有所进展,可谓是大周立国以来最不顺利的战争,在一年的适应期之后,周军稳住了阵脚,先是李逸领六万步军,在丹库边上一个不知名的的坝子中一战击败吐蕃十万大军,随后西线段珩两万精兵奇袭正面吐蕃大军身后的亚姆布城,将十五万大军的粮草付之一炬,西线吐蕃大军缺粮之下全线溃败,将两条进入吐蕃的路线都让了出来,随后两只大周军队兵围吐蕃国都逻些(今日拉萨),当代吐蕃赞普达赞芒赞在抵抗了十五天之后,被李逸用火药炸开逻些北门,达赞芒赞投降。
达赞芒赞的投降宣布了吐蕃之战的结束,随后达赞芒赞的四个儿子都被送入长安学习,吐蕃割让西部羊同地区,羊同是当时吐蕃最重要的畜牧基地,失去了羊同地区可以说一下令吐蕃失去了大部分力量,定武八年中旬,大部分周军撤出吐蕃,吐蕃之战结束,大周西边最主要的几个势力基本都被扫平,这种武力威慑加上后来一直实行的殖民掠夺,令西面一直平静了近四百年,直到吐蕃第五十六代赞普贡松贡赞发动反周战争为止。
定武八年之后,三年的修生养息,加上重新繁盛的西部商路,整个大周一片繁盛,定武十一年的春天长安的人潮见证了这十多年的成果,长安城西门外,矗立了一座大殿,这座大殿周长五里,殿中石梁巨柱,极为宏伟壮观,所有墙壁柱子全是最为坚硬的花岗岩做成,门前是花岗岩铺成的巨大的广场,围绕广场的全是身穿大周铠甲石制的人像,都是军人打扮,这些石像栩栩如生,共有一百多座,都是三米多高,采用写实雕刻,正对广场的大殿正门,没有大门,十八根巨型石柱顶着一个一体的圆顶,取自天圆地方只说。
任何人在这个巨大的大门前都会觉得自己的渺小,大门正上方是一面巨大的石匾,上面是当今圣上亲手所书的三个大字“武帝殿”,大门进去之后就是一个长长的走廊,走廊两边都是石像,这些石像是当年陪伴李嗣业一同赴死的亲将,整个大殿这种石像共有一千多座,走廊的两边是碑廊,里面的石碑刻有密密麻麻的性命,全是这十几年中为了大周牺牲的将士名字,每个碑屋之前都有一个巨大的香炉,每日香烟不断。
走廊的尽头是三座巨大的建筑,里面巨大的石台上面层层叠叠放满了灵位,这是能够收集到的战死将士骨灰存放的地方,每月逢初一十五前来上香的人络绎不绝,走过这三座灵殿,最里面是一座大过前面三座灵殿的建筑,飞檐挂壁,整座建筑通体用黑色的石头砌成,外壁上面刻满大周士兵拼死战斗的浮雕,一股惨烈的气势扑面而来。
这座大殿只供奉了一个灵牌,巨大的石制灵牌如同一面超大的石碑,在殿中一个祭坛一般的石台之上矗立,石台顶端为四方型,都有石制护栏,灵牌正中刻有十七个大字“大周至真慈孝勇烈皇帝太祖李嗣业之位”,石碑一样的灵牌通体红色,被打磨得光可鉴人,石碑周围全是雕刻的云纹,最上端刻有一条云中龙,龙头在石碑上偏右,牙须宛如真龙,栩栩如生。
这块石碑的材料是安西碎叶取来,整块石料将近十米高,在长安城中加工了一年才成为现在的样子,整个武帝殿建设了六年才建成,这是李佐国为了几年自己的父亲李嗣业建造的祭拜之处,大周战死的将士接受供奉的地点也在此处,武帝殿将作为大周英烈最后的归宿,陪伴大周王朝一路辉煌。
武帝殿不禁止百姓入内,只有这摆有李嗣业灵位的真正武帝殿是禁止普通人接近,这里长年有三百禁军将士把守,李佐国已经定下规矩,所有的皇位继承人,包括不是太子的皇子,还有公主,在十二岁这一年必须来武帝殿居住半年,李佐国要让自己的子孙都要记住,大周是以武立国,所有的盛世繁华都是打下来的江山,先辈的牺牲后世子孙不可相忘。
今日是二月二,正是踏青登高的好时节,此时武帝殿内却是静悄悄的,殿外本来站岗的禁军士兵也是一个不见,石台之上石碑之前,一个身穿龙袍身材高大的身影静静的立在那里,正是当今大周皇帝李佐国。
李佐国抬头看着石碑上的大字,脸上留起了长长的胡须,当了这十几年的皇帝,李佐国身上原本还比较稚嫩的感觉已经完全被威严所取代,如标枪一般站立姿态还是像当年一般锋锐逼人,这十年李佐国练武不缀,三十三岁的李佐国正是人生中最年富力强的时候。
“父亲,你看见了吧?儿子已经将大唐变成了大周,现在大周是最强大的帝国,周边的国家基本都被征服,你对大唐忠心了一辈子,现在不知道是什么心情?只有以后儿子见到你以后再问你了,明年儿子要对南诏动兵了,医药局已经研制出能够防止疫病的药物,以后南边的厉瘴不再是阻挡大军前进的障碍了,大周的疆土现在比大唐还要大一倍,明年还有两个巨港要开始使用,一个叫上海港,一个叫香港,父亲,这个名字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儿子隐瞒了一些事情,”李佐国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其实,儿子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儿子是来自未来的一缕灵魂,现在大唐没有了,大周崛起了,那么以后的历史还是儿子知道的吗?原来的历史父亲也没有死啊?”
李佐国脸上露出了疑惑,这些话李佐国在心里埋藏了将近二十年,在李嗣业的灵位前说出来心中也是一畅,李佐国眉头微皱,是啊,现在历史已经不是李佐国熟悉的了,已经是面目全非。
双手在背后一握,李佐国甩甩头,将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开,管他呢,反正再怎么变,自己百年以后也管不着了,说不定这里不是地球呢,想到这里李佐国脸上露出了一个顽皮的笑容,要是有臣子在边上看到自己威严厚重的皇帝会露出这样的笑容,只怕会惊得下巴都掉到地上去。
李佐国迈开步子,走到了石碑之后,大殿上一个人都没有,连和李佐国形影不离的郑春云大总管也不在,李佐国看看周围确实没人,在石碑后面蹲下身体,嘴里喃喃的说道:“龙身的后爪上方第三块鳞片。”手在石碑下面雕刻的金龙上面摸索着,突然,李佐国眼睛一亮,“找到了。”
手指用力一按,龙身后爪上面果然有一块鳞片能够动,这块鳞片看上去跟其它的鳞片毫无区别,但在李佐国一按的时候,这鳞片却陷了下去,石碑底座“呵嚓”一声弹出了一个石匣子,石匣子整体都镶嵌在石碑底座上,没有弹出之前看上去天衣无缝,石匣子不大,只有两个巴掌大,高度也不高,三指高。
李佐国拿起这个石匣子,咧嘴笑了起来,从怀里摸出了一个白布包着的布包,李佐国轻轻的将石匣子连同布包放在地上,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层层书页大小薄薄的金箔,金箔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李佐国小心翼翼的将这厚厚的一叠金箔放进石匣子,将石匣子的盖子盖上,放回了原位,左右看看,李佐国满意的点点头,根本看不出来这里镶嵌了一个石匣。
李佐国脸上顽皮的笑容又冒了出来,自言自语道:“用金箔写东西过个千年也不怕坏掉,老子将自己是未来来的人的事情全部都写在上面,包括汽车,飞机,上网这些全写上去,要是千年以后或者几百年以后有人发现这东西,只怕会大牙都吓飞了吧?”
李佐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弯了腰,但眼泪却滴了下来,这个秘密自己通过这种恶作剧的方式写出来,却令李佐国感觉到一阵孤寂,自己毕竟还是一个人在古代啊,没有人能够分担自己心中的秘密,写出来要好受些,毕竟自己是成年了之后才来到这个世界,李嗣业夫妇对自己不能说不好,但感情怎么说都不是放开胸怀,李佐国知道自己的感觉,自己骨子里还是一个现代人,哪怕在这里再怎么风光,贵为皇帝,其实还是只希望自己能够回去,回到那个有网上,有qq聊天的地方,哪怕只是回去做个普通人。
李佐国擦去脸上的泪珠,挺起胸膛,又看了一眼父亲的石碑,坚定的迈开脚步走向殿外,武帝殿最外面停着皇后阿丽儿的车架,禁军两千人也在外面,大周太子李仲飞也在等着父亲,阿丽儿和李仲飞都不知道,李佐国为什么要将所有人赶出正殿,自己留在殿中。
李佐国走出了大殿,外面阳光耀眼,走过长廊,左右石像似乎都对为李佐国致敬,巨大的石门前,李佐国看到了自己的护卫,阿丽儿正撩起马车的帘子,担心的神情说明阿丽儿十分忧心李佐国,阿丽儿马车边一匹黑色的骏马上一个明显是混血的少年正在对阿丽儿说着什么,这个英俊的少年正是当今太子,阿丽儿和李佐国的第一个儿子李仲飞。
郑春云还是老样子,岁月似乎没有在郑春云脸上刻下痕迹,看着李佐国走了出来,郑春云的脸上明显一松。
李佐国不徐不疾的走下了台阶,心里突然想到,自己的帝国叫大周啊,宋朝开国皇帝推翻的国家不正是后周吗?要不要告诉儿子,以后看到叫赵匡胤的家伙就先一刀“咔嚓”了,随后摇摇头,谁管得了那么多呢?难道还要将以后有可能出现的事情都说出来?
李佐国加快了脚步,想起了自己在金箔上面最后留下的话,不由露出了一个回味无穷的笑容,整张金箔只写了几个字“李赛梦回唐朝,是为大唐烈。”(全书完)
!#
,w* c om
后记(与正文无关,新书预告)
~日期:~10月19日~
,nbsp;写这本书用了整整九个月零十二天,在键盘上打下大唐烈的时候好像就在昨天,打下“全书完”三个字像是将全身的力气抽走了,回想这九个多月,心中感概。
风风不是职业写手,有正式的工作,平时工作业余时间才能够有时间写作,六点回到家,吃了饭就开始打字,历史书要查资料,不像仙侠一类的全靠想象,风风打字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偶也想打得快,每天一两万字,但对于风风来说不可能,只有尽量保持更新,网络小说的特点就是更新要快要多,这点风风是很难做到的。
这本书其实从开始构思到写作,都不是非常准备充足,写大唐时代也是临时心里一动开始的,书中大小硬伤不断,风风自己也觉得写得一点不舒畅,没有那种写作的快感,那么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写到这里风风才知道,原来写书真的要自己感觉舒畅才会有感觉,情节风风也觉得不尽如人意,毕竟构思得非常仓促,伏笔、转折什么的都没有,直接就是平推流,第一本书,难免的,通过这本书也让风风对于写作有了点心得,相信下一本书会好很多。
对于新书的题材,风风这里有三个,一个是西幻,一个仙侠,最后一个就是准备写的“乞活”了,九个月的历史书写作,让风风很不想再写历史题材,不过“乞活”这本书风风构思了很久,也对真正的民族英雄冉闵真心佩服,想写,不过风风新书不是写冉闵这个人,写的是冉闵之后的故事,在这里透剧了,哈哈。
本人的业余爱好现在就只剩写作了,工作不敢辞,因为写书收入真的太少,只是为了爱好写作,大唐烈刚进vip,结果朋友打电话:“你的书在盗版网上出来了。”风风一看,果然,只有郁闷了,没办法,编辑都说这事是中国国情,也只有无语了。
真个大唐烈全书九个月总点击不过三十多万,刚才风风看了下,盗版的点击都有七十万了,只有在这里说下:“朋友们动下手指头,点盗版的时候随便点下风风的正版,在这里拜谢了。”
说了一堆废话,不多说了,我们下本书见,风风会好好用心写好,速度也只有老样子,快不起来,没办法,要养家糊口。
好了,各位,新书再见,还觉得风风的书可以看看的,那就多多点击收藏,推荐票票也越多越好,当做支持原创吧!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