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罢。”刘虎到底还是屈服了,毕竟他对门阀世族的印象也并不好。他在长安这么久,因为这出身,可是受尽了那些世族的白眼。还是林智说的那句话让他心动:原来的世族看不起你,你就造一批看得起你的世族。
进入冀州后,他的遭遇也和谭渊差不多,地方上的豪强势力不会明着与他做对,却是暗地里下手。他可没谭渊那么好的脾气,过了三个郡,便几乎将那里近九成的门阀豪强,不论老少,统统给抓了起来。抄家的抄家,杀头的杀头,顺便还办了些杨诚交待的事情。别的不说,至少有数郡的饥荒因他而大为改善,他也终于尝了尝百姓一片称道的滋味。
“此举必然会激怒谭渊,我想最迟明天下午,幽州铁骑就会兵临城下了。”林智拿过一张白纸又在写着什么,自顾地说道:“这一仗你可以打漂亮一点,不用顾忌,在小家伙眼里,他的地位与你差得太远了。”
“一定得打?”刘虎皱了皱眉,眼神中颇有些犹豫。他倒不是怯战,事实上幽州铁骑也算得上大陈有数的精锐之师,能遇上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刘虎倒是心生期待。只不过他手里可捏着杨诚给谭渊的军令,着他立即返回幽州,夺回被乌桓占去的城池,并坚守边防,杜绝外族的觊觎。可是林智却坚决不让他出示这道军令,而且连用意也没有向刘虎合盘托出。
“看你本事了,把幽州军打残最好!”林智冷冷地说道,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打完之后,再派人传达军令。燕赵之地自古多出勇士,我们的时间可不多了。”
东方吐白,原野上传来一阵隆隆的铁蹄声,凌厉的杀伐之气铺天盖地而来,幽州铁骑果如林智所料那般出现了!神箭传说 第七卷 第一百五十七章 决战洛阳·五十一
第一百五十八章 决战洛阳·五十二
杨诚起了个大早,没料到刚一推门出来,便立即拥七八个仆人。洗脸的、举铜镜的、拿衣服的……各司其职,一点不乱。看到这副阵式,杨诚却无心享受,好言劝下他们后,径直来到前厅。前厅也是一片忙碌,布置桌椅的、打扫庭院的、给花草浇水的,明明已经很干净的桌椅门窗,又仍有数人擦了又擦,看得杨诚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老爷。”正在居中调度的杨贵一看到杨诚,便急急地迎了上来。“小的不知道您早上喜欢吃什么,不过昨晚您说咱们府里以后要节俭,所以也准备得简单一点。您是用过后再换服上朝呢,还是带着在朝房里用?”
“上朝?哦,我差点忘了,现在什么时候了?”杨诚拍了拍脑袋,说起来这上朝对于已经有些陌生了。想起当初和刘虎第一次上朝时的情景,却不由让他生出一丝怀念。可是当脑子里一想起朝臣们那眼神,他心里却暗自叹气。
“快到卯时了,老爷坐马车倒还不用着急。”杨贵在前引着路,嘴巴却仍然没有空闲。“刚才顺公公派人送了贴来,早朝过后五位公公做东,请您去凤仙楼赴宴。”
“顺公公?五位公公?”杨诚微微疑惑,不过下面的话还没说出口,却看到了他这那“简单”的早餐。两碗雪白晶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煮的粥;一大碗的冰镇酸梅汤,滋滋的冒着冷气;七八样杨诚根本叫不出名字来的精致点心,将一张八人坐地大圆桌占去了大半。真不知道若是昨天自己没有说那番话,今天这份早餐又会是什么样子。
杨贵却是毫不以为然,毕竟是在郑府里当过十来年的管家。与他之前见过的奢豪场面相比,这也确实是简单之极了。“老爷昨晚没睡好吧,这五位公公可是当前炙手可热的人物。任何一个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只有老爷您这样的身份,才当得起他们五个一起相请。”
“哪五位啊?”杨诚之前倒也知道陈博大肆任用宦官,不过这些资料全都交由咨事营去处理,他虽然也听过一两次,不过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此时当然就有些茫然无知了。对于陈博这颇惹人非议的举措,杨诚倒是没什么意见,或许是大陈之前对宦官压制得太厉害,还未发生过一起宦官为祸的事情,一般地人对于他们同情远多于憎恶。
“老爷今后少不得要和五位公公打交道,那可得多留点心。”杨贵为杨诚拉开凳子,正要叫旁边举扇的丫环过来,却被杨诚挥手制止。便只得作罢。“顺、忠、保、安、治五位公公现在都是宫的红人,听说皇上也吩咐他们多多协助老爷您。”
杨诚笑了笑,虽说是听说,不过从杨贵口中说出来,九成九都是皇帝的意思。看来皇帝也知道他现在的尴尬局面,这五位宫中最红的宦官一起上阵,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只是对于宦官他虽然没有什么恶感,却更不认为其能担得起什么大任,皇帝竟然以他们来协助自己,未免对于六部及其他官员太过轻曼了吧。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俱缺。这种情况下六部才是当前朝廷的最高机构,自己又如何能绕得开他们呢?
杨贵正解释着五人身份的时候,欧氏兄弟也来到前厅。穿戴一新地他们,反而显得有些不自在。平常都是一起吃饭,杨诚此时倒也不客气,招来二人大快朵颐。反正做都做好了,再说什么也没用,不吃也是浪费。只不过常在军中生活。三人的吃相相对于这精致的早餐却有些大煞风景了。看着他们风卷残云般将满桌的东西吃得一干二净。旁边的几个丫环张开的嘴就没有合上过。倒是杨贵一副见惯不惊的样子,仍然尽职的详细讲解着。
直到杨贵说完。杨诚总算对当前宫中的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五人拥有地权力暗暗惊诧,怪不得群臣会对此极尽反对。五大宦官,顺便是指的陈顺,他长期跟在陈博身边,极受宠幸,再加上管着宫中的钱粮支出,在五人中隐隐居于首席。而且据杨贵地“小道消息”,皇帝似乎有意让内务府插手户部,日后户部的每一笔开销,只怕没陈顺的点头,连户部尚书古纯孝也是没法了。
忠是中常侍倪忠,宦官不得参与的旧制取消后,本来算不上什么的中常侍便一下子位高权重了。所有官员上的奏本,都得经过倪忠之手,再来呈给皇帝。即使是六部尚书,也不得逾越。如此一来,谁要是得罪了他,恐怕上地奏本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抵达圣听。朝中百官、州郡官吏,每天地奏章都是一大堆,随便找个理由
将奏本压下了。又据杨贵地“小道消息”,倪忠的可能要扩大到吏部,参与朝廷官员地任免与赏罚。若不是陈顺时常伴在皇帝身边,他恐怕就是地位最显赫的宦官了。
保则是指小黄门甘保。小黄门本来只是一个极微小的职位,不过在陈博的授意下,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甘保除了执掌宫中宦官的惩罚大权,更坐镇刑部,诉讼量刑都得由他和刑部尚书合议过后,才能由皇帝批阅。而且他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职权,那便是替皇帝监查官员,四品以下的官员都可以直接抓回审讯。据说其刑法极是残酷,朝中官员简直闻之变色。
安是指御马太监白安,本只是管理皇帝车马的宦官,不过经过陈博的变换,现在不仅是派驻禁军中的监察太监之首,更有调动羽林、缇骑两军的权力。可以说长安城内,一众武将都要受其管辖。而杨贵的“小道消息”则显示,今后派宦官监军的范围将不再只是禁军,极有可能要扩大至所有朝廷正规军队中。而这些监军宦官,皆由白安来统领,日后军中将领的升迁赏罚,恐怕会烙下其深深的影子。
最后一个治是新近得到升迁的宦官陈治,据说他之前也算是个饱读诗书的儒生,因仕途无望,竟自己阉割了进宫。比起其他宦官,他不论口才还是学识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深受皇上器重。这陈治的名字,也是皇帝赐的,其中这个治正包含着皇帝对其的期望。相比于其他宦官,陈治现在的职权却要小得多,不过却无人敢小窥。陈治所做的,却是监查地方,特别是各地的治理情况,政绩名声。据说天下平定之后,陈博的一系列革新举措,都将有他的身影。大治天下现在是长安的热门话题,陈治的日后的权势自然不言而喻。
这五大宦官倒也真是位高权重,差不多架空了六部的大部分权力。惊讶之余,杨诚也不由暗暗有些担忧。他对于权力并不敏感,是以他担忧的并不是这些宦官权力有多大,而是其是否能称职。荆扬的官吏系统从不论其他,只论是否胜任,是以农夫、苦力也能一朝为官。可是这五位宦官,真的有可胜任其所拥有的权力的能力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陈治或许还稍有些才能,只不过这人竟为了权力自己阉割,顿时在杨诚心中留下了恶感。
虽然有担忧,只不过杨诚却不好说什么,至少在这段时间,他还不能对这些受到陈博重用的宦官指手划脚。毕竟他之前的一系列任命,陈博可以一点折扣都没打便准了,总不可能陈博任用的人,他反而站出来反对吧。更何况这些宦官能否胜任还只是自己的猜测,毫无理由的加以反驳,倒也不是他的作风。更何况他也隐隐猜到陈博架空六部,也有着自己的因素,从昨天的情形看,朝中大臣对自己已然心生芥蒂,今后或是与自己配合起来,难免会有各种问题。陈博如此费心,杨诚又能怎么做呢,只有以后听其言,观其行再做决定了。
“杨贵……”吃完早餐站起身来,立即有丫环端上面盆,递上毛巾,稍稍犹豫了一下,杨诚还是就着盆子略有些不自在地擦洗了一下。“你准备一下,晚上我也要宴请一些客人。”
“您想回请五位公公?”杨贵摇了摇头,略有些惋惜地说道:“顺公公和保公公晚上是不出来的,另外三位公公恐怕也有些不便,老爷若是下了贴子,倒让几位公公为难了。不如这样,老爷在席间就可以提一提,看公公们几时有空,有个准信再发贴?”
杨诚看了杨贵一眼,心里暗道:你对宫里的情况倒是清楚嘛。做为一个官家,他对杨贵还是非常满意的,只不过他那特殊的身份,任谁来只怕也不会毫不介怀。“五位公公这么忙,以后再说吧。今晚我想请六位尚书大人一聚,一会你准备好贴子,等散朝后派人送到他们府上,最好要见着人。”
“六部尚书?”杨贵一愣,微微有些出乎意料。“他们好像对老爷您……”跟着杨诚走出门外,杨贵面有难色的提醒道。
“你只管送上若是不来,我登门去请就是了。嗯,这句话也要传到。”杨诚不以为意,整了整衣襟,弓身踏入早已等候在门外的马车。即将再度进入久违的朝堂,杨诚的心里早没了当年那股兴奋与期待,反而古井不波。虽然皇帝已经很明显的暗示,他完全可以绕开这朝中百官来进行接下来的大事,但如此重要的事,又岂能将这满朝的大臣们撇在一旁?朝堂也如战场,面对这个战场,杨诚已是胸有成竹。神箭传说 第七卷 第一百五十八章 决战洛阳·五十二
第一百五十九章 决战洛阳·五十三
进得宫门,等候上朝的大臣们已经不少了,大多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说着什么。一见杨诚进来,声音却嘎然而止,每个人的表情都显得异常严肃,杨诚走过之地,每个人都下意识地避开,似乎杨诚染了什么传染性极强的病一般。杨诚揖手向众人示好,不过每个人都凝视脚尖,竟没有一个人看到。
看到这一幕,杨诚心里禁不住苦笑,却也没怎么在意。“大家早啊。”和善的笑容并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除了少数人别着头揖手微微还了一礼外,其他人直当杨诚不存在一般。自讨了个没趣,杨诚却也不放弃,径直向站在前面的六部尚书走去。“段大人、古大人、田大人、温大人、莫大人,你们早啊。”
挨着个的当面问候,六人倒也不好做得太过,勉强齐声回应,不过表情却是生硬得很,仿佛是做了一件极不情愿却做的事情。回应过后,却都将头转开,非常直白的表达了不愿再与杨诚交谈的意思。其他大臣却将目光齐齐投向这里,六部尚书可以说是他们的代表,他们的态度对于其他人来说自然不言而喻。
你不理我,我倒偏偏要来理你。杨诚此刻全无脾气,腆着笑脸大声说道:“小弟刚回长安,还没来得及上门拜访六位大人,晚上备了些薄酒,就当是请罪了。贴子稍后就会送到府上,还请六位大人一定赏脸。”说起来这如何自称,杨诚倒还有些伤脑筋。论官职,他算是最大了,不论是下官还是在下。都有些不合适。不过他向来不以官职自称,当然也不会说出什么本公、本帅之类的。倒是六人都比他年长,他也自甘为小,也想借此缓解一下与众大臣之间的僵硬关系。
听到杨诚的话,六人却是一愣,表情却是有些复杂。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以杨诚现在的身分,如此低声下气地和他们说话。可以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了。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杨诚竟然当着这么多人公开相请,这答不答应却成了一个难题。答应吧,毕竟他们现在对杨诚还极为排斥,甚至前面数度弹劾,费尽心机地想要扳倒人家,这一去岂不落人笑柄;若是拒绝的话,当着文武百官。未免又太拂杨诚的面子了,以后双方的关系,只怕是公开的决裂了。
以杨诚现在的权力地位,再加上陈博数次在朝堂上公开表明的坦护之意,这朝廷之中还有谁敢公开得罪他。更何况午后宫中五大宦官一起设宴款待杨诚的事情早就传开了,连这五个目空一切地人都在讨好杨诚,他们若是在这里直接拒绝,日后就再无转的余地了。虽然一心都在想遏制杨诚不断彭胀的势力,但谁也清楚,至少在短时间内已经不可能了。那么他们势必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得不生活在杨诚与宦官权倾朝野的情况下,对抗也只不过自取其辱。
“皇上驾到!”正在六人左右为难的时候,上朝这么久来最让他们感觉悦耳的声音传来。六人几乎齐齐松了一口气。杨诚却是脸皮厚得紧,压着嗓子对最为靠近的温廷羽说道:“六人大人一定要来哦,否则小弟只好登门相请了。”说完这句话,杨诚往后一退,不过旋即却愣住了:自己该站哪儿呢?说来好笑,他都当了这么大的官儿了。不过说起来正式上朝却还是第二次。上次他和刘虎直接站在了最末尾。可如今他差不多是百官之首。总不能也跑到末尾去站着吧。若是站到前面,但看六人站地位置。显然没有留下空儿。
正在杨诚为难时,一脸笑容的陈顺却跑了下来,凑上来说道:“忠勇公,您的位置在这儿,来来!”
朝中官员都知道,这陈顺向来都只对两个人笑,一个是皇帝,一个就是裴成奇。皇帝自是不说了,对裴成奇的笑却多带着一丝畏惧,却没有对杨诚这般讨好。看到这一幕,众人都下意识的看了看别人,表情皆有些复杂。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知道,面对杨诚,现在他们简直渺小无比,没有丝毫可相抗衡的可能。可是双方之间却也没有化解的可能,权势的争斗,是永远不可能真正和解的。
拾阶而上,杨诚地脚步却是有些迟疑。在离皇帝坐的龙椅仅数步远的地方,突兀地摆着一张锦凳。对于龙椅前地锦凳,他并不是完全陌生,当年四位顾命大臣,便曾享有这般殊荣。可是自己有这个资格坐这里吗?杨诚从来没有想过,当下情不自禁地退了一步。
“忠勇公?”陈顺诧异地回过头来,拂尘在上面轻轻地掸了几下,“这可是皇上特意吩咐给您设的座位。”
杨诚似乎感到下面无数双眼睛正盯着自己,背上火辣辣的。“我何德何能,岂敢享受如此殊荣。”杨诚无力地说道,虽然明知事情已定,但却下意识的抗拒着。这个位置可不好坐啊,离皇帝如此近,却离群臣如此远,这并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确是不争的事实。
“忠勇公功高德著,正该享受这份殊荣。”神采奕奕地陈博大步走来,却不走向龙椅,反而径直向杨诚走来。双手伸出,竟要是来扶杨诚。他这动作若是对年老体衰地重臣,倒也无可非议,可是对象是杨诚,如此便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却也显示着其对杨诚地无比尊重与信任。
杨诚双手虚拒,当然不敢让陈博真的来扶自己。无奈之下,只得三步并作两步,抢在陈博过来之前走到了锦凳前。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殿下已经跪成一片的众臣,杨诚颇有些无所适从。今天这一坐,只怕他和众臣之间的距离便更加生疏了。高处不胜寒的滋味,他也总算尝到了一些。
陈博却是不停,直走到杨诚面前,大声对众臣说道:“忠勇公乃我大陈之砥柱。功勋无人可及。从今日起,朕特准忠勇公可随意进入皇城,对朕不必行跪拜之礼,崇政殿设坐参加朝议。”
“这,这万万不
命,微臣怎么担待得起。”这些特权当年的四位顾命大臣也有,不过却没有不向皇帝行跪拜之礼一项。即使是章盛。也是在病重地情况下才暂时免行大礼。虽然心中对皇帝如此对待自己而感激,但杨诚却又如何敢接受。
“忠勇公请起。”陈博双手扶起杨诚,和颜悦色地说道:“圣旨已下,又岂能收回。忠勇公功勋足可受此,切不可再作推辞,负了朕这片心意。”
事实上杨诚看到那锦凳之时,便已经知道陈博安排好了一切,自己再难推辞。不过从内心讲。他却并不希望自己太过受人瞩目,只想没有干扰地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只不过皇帝都如此说了,他又能怎么样呢,三叩以谢后,他几乎被陈博推着坐了下来。这锦凳柔软无比,但杨诚却如坐针毡。
“众卿平身!”陈博走回龙椅前,却并没有立即坐下,兴致极高地说道:“昨日忠勇公向朕提出数条治国之良策,朕高兴的夜不能寐,今日早朝其他事情暂且罢议。专论这治国之策。陈顺,宣朕旨意!”
听到后面一句,六部尚书嘴角不由泛起一丝冷笑:都叫宣旨了。还有什么好议论的。殿上杨诚坐着极是扭捏的样子,在他们眼里却变成了一种炫耀与示威。当下群臣默然,看样子似乎都在准备侧耳倾听,可心底里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皇帝的几道圣旨正是杨诚昨日所提,此处自然不必赘述。听到自己的建议几乎未经变动便公布出来,杨诚心里倒有一些感激。如此信任。也算是历来鲜有了。根据自己了解与咨事营的建议。他也知道自己这些建议不仅有犯禁忌地嫌疑,更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他虽然抱有毫无退缩的决定。但咨事营甚至张识文等人几乎都向他表达过难以获得通过的意思,甚至不太隐讳的让他再做大的修改。
以往杨诚倒不是个独断专行的人,只要别人的建议在理,不论其身份高低,他都能虚心接纳。只不过这一次,杨诚却是铁了心一般。他也并不是没有想过要兼顾各方利益,学章盛那样玩玩平衡地权术。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章盛在生之时让有人都不敢妄动,他的一句话便可抵千军万马,可是他尸骨未寒,朝中却乱成一团了。以一个人的来控制各方的平衡,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他并不希望走上章盛的老路,一旦自己离开朝堂后,所有的努力都付诸流水。
当然,他也知道世上并没有行之万世的良策,他做的这些日后也不知道能保持多久。只不过大势一定,要想改变却并非易事。只要他的方法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以他看来,再由谁来主政,轻易也不能动多少。富足安定之势一成,至少数十年内百姓都将因此而受益。至于再远,却也不是他能管得了地了。
殿内一片沉寂。杨诚微微有些愕然,他本以为就算不满朝反对,至少也会引起激烈争论,他甚至有了舌战群儒的心理准备,虽然他的口才并不算好。可是现在这种情况,却完全出乎他地意料,竟然没有一人反对,也没有一人出声赞同。
这种情形让杨诚心里不由一冷。没有人反对,也没有赞同,这样的情形他并不是没有经历过。之前在征北军中还是一个小兵的他,便曾遇上过不少这样的情形,主帅一下令,众将士除了执行外别无他言,一直到遇上李平北后,这样的情形才再没出现在他面前。有过切身体会,他当然知道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形。将士不敢言,那是迫于主帅地滛威;百官不敢言……杨诚不敢再想下去,但心情却一下子低落下来。
高坐在上地陈博不仅丝毫不以为意,反而露出满意地笑容。“众卿既无异义,那即日就颁布天下实施。朕同时宣布,这一系列举措,都由忠勇公主持进行,六部和百官需全力支持,内监诸宦也会协助忠勇公办事。旦有阳奉阴违,办事不利者,皆从重处罚,遇赦不幸!”
“臣等谨尊圣意!”机械而整齐的声音在殿内响起,杨诚地心也不由沉了下去。他倒不愁这些官员敢违抗圣意来阻挠他,但从今天的表现看,要想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全力支持自己,却是不可能的了。要想办好事情,没有积极主动的心态是不可能的,这是在交州诸郡县官吏身上得到过明证的。若是百官以应付的态度来协助自己,效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得到百官回应后,陈博又让陈顺宣读了数道圣旨,一一印证了杨贵的那些“小道消息”。倪忠负责监查吏部,吏部的侍郎中有一半改由宫内宦官出任,朝廷三品以下的官员任命,皆要由吏部“合议”通过后方才有效。当然,杨诚身分特殊,对于郡守及其以下官员的任命,都拥有相机行事之权,吏部即使是疑异,也需先通报发文,再向皇帝上奏质疑。这样一来,吏部即使想阻挠,却也成为空想了。
新立官员镇军太监自然由白安兼任,不过职权却与杨贵所说缩小了一些。禁军、羽林军、缇骑营这些属于长安城内的军队,皆受其直接管辖,将领的升迁任免只需知会兵部即可。倒是兵部以后对各地统军将领的升迁任免,反而需要上报给他这个镇军太监,郡尉及以上将领,交由皇帝决断,其下的就要白安点头。如此一来,千夫长及以下的官员的命运,几乎都握在了白安之手。这一诏令一出,殿内一众武将无不变色,虽然他们都是千夫长以上的将领了,但有不少是城内各营的将领,想到自己将由一个宦官管辖,旦凡有些血气的,心里当然不是滋味。
一道道圣旨宣读出来,不过殿内却一直保持着寂静,直至散朝。走出皇宫大门时,杨诚不由叹了一口气,没有反对的声音,却反而让他心中生出一丝不安。朝廷,似乎与他心目中的样子有些不同了。神箭传说 第七卷 第一百五十九章 决战洛阳·五十三
第一百六十章 决战洛阳·五十四
由于心中有事,杨诚走得格外得慢,出得宫门时众臣早 诚本想再找六部尚书聊聊,当下也只得作罢。看了看天色,离午饭时间差不多还有一个时辰,想着凤仙楼的宴请,杨诚倒也不想再绕道回家一趟。这长安他还没好好逛过,正好趁这一个时辰看看战乱之后的恢复情况。当下让车夫慢慢跟在后面,自己则与欧氏兄弟一道,绕着皇城踏入了以往长安最是繁华的街道。
刘虎出征渭北后,这长安尹的事务便交给了原羽林军副将沈坤。这沈坤与刘虎交情不错,而且言语中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事杨诚既管不着,也不便拂了刘虎的意,便在之前利用招讨大将军的权力,将沈乾坤从羽林军中调出,除去军籍,改任了长安府丞,职位与侍郎相若,让刘虎也享受一下他当初当甩手郡守、刺史的滋味。
到底是大陈帝都,虽然战火的痕迹处处可见,不过大街上倒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边走边看,杨诚也不禁暗暗点头,原是武将的沈坤,倒把这长安治理得不错。要看一个地方的政务如何,不看其他,只看民生。百姓乐则政通,这可是当初他陪张识文巡查各郡县时得到的经验。至少他沿途所见,百姓们脸上大多透出的那股平和、忙碌和满足,之前因战乱而生出的惶然早已不见踪影。
正走着,前面的行人却愈渐稀少。杨诚正觉得奇怪,却看见前面的街口上站了一排衙役,正在大声喝斥着所有靠近行人。到底出了什么 事,竟然让官府出动封锁一条街道,疑惑与微怒之下,杨诚快步走了上去。举目望去,前方既无烟火也无其他特别的声音。自然不会是因为出事才封道。那么余下的,便是杨诚最为痛恨的那种可能了。
“喂,你们,走开走开!”这街道看来也封锁了好一会儿了,街口的行人极是稀少,像杨诚三人这样直接靠近的,当然显得突兀无比了。几名衙役提了水火棍迎上来,嘴里大声喝斥着。见杨诚三人丝毫没有退意。其中一人不由勃然大怒,举起棍子便打了下来。
杨诚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正想出手教训这个仗势欺人地衙役,不断旁边的欧凌战反倒抢在了前面。那衙役的棍子刚一挥下,便被欧凌战单手握住,看他那极是悠闲的样子,那名衙役却是使出全力也收不回去。其他几名衙役见状,纷纷上来相助。一时间四五条水火棍尽往欧凌战身上招呼。
欧凌战冷哼一声,不见他怎么用力,手中的棍子连同紧握另一端的衙役便被他举了起来。那名衙役哪曾见过如此大力的人,当下又不敢放手,脸色顿时煞白。正要呼救,却突然觉手上一股巨大力的力道传来,身子竟不由自主地随之旋转起来。“嘭嘭嘭!”身体撞击地闷声响起,几名前来帮手的衙役还没靠上边,便被撞飞出去。欧凌战用力一抛,顿时连棍带人抛出数丈之远。
其他十几个衙役顿时僵住。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呆在那里不知所措。仅是欧凌战露出的这一手。他们便知道自己碰上了硬刺,再上也只是自找没趣。更何况杨诚换下朝服后,穿的正是杨贵为他定制的锦绸衣服,本就凌人的气势更有些华贵的味道。穿着华贵再加上这么一个高手保护,这些观人有术的衙役不免会猜测其身份了,当然就更不敢动手了。
“为什么封道?”杨诚上前两步。淡淡地问道。却吓得那些衙役连连后退。
“你。你是什么人?”一个衙役壮着胆向前半步,色厉内茬地说 道:“知道这是谁吩咐办地事儿吗?走开就是。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我倒真想知道是谁。”杨诚笑了笑,毫不退让。即使是皇帝出巡,百姓也只需避在路旁而已,这也不知道是谁,竟然摆出这么大的场面,完全不让人过。站在这街口,他竟然发出封锁的街道不止这一条,心里便不由有些怒气。这事儿既然碰上了,少不了他得管管了。长安虽然随便碰个人也可能是达官显贵,不过让现在的他也惹不起的,倒还真是屈指可数了。
“你听好,可别吓着了。”那名衙役挺直了腰板,倒还真像有别人惹不起的后台撑腰一般,得意洋洋地说道:“下令封路的,不是别人,正是宫里的五位公公!你若是识相,赶快滚开,否则……”其他一众衙役也是胆气一壮,聚在一起阴阳怪气的帮着腔。
杨诚拍了拍脑袋,转身问向已经跟上来的车夫:“前面可是凤仙 楼?”车夫点头回应,杨诚顿时有些哭笑不得。说来说去,今天这事儿竟然还有他地份。五大宦官派人封路,这可不正是为了宴请他吗?说起来现在在这长安,这五人和他可都是跺跺脚就得震动半座长安城的人物了,不过就是吃一顿饭,用得了搞这些明堂?
那些衙役见杨诚这样,只道他心生怯意后悔不迭,当下更加得意起来。“你要是有胆,就在这里等着,可别怪我没告诉你,一会儿羽林军来了,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到底是不知道杨诚身份,他们倒也不敢太过,毕竟五大宦官根本不会瞧上他们这等小人物。若杨诚真的是个有身份地人,他们日后倒也难过。
“羽林军?”杨诚皱了皱眉,失声道。吃一顿饭,竟然要调动羽林军,这可大出杨诚意料之外了。他也不是没见过那些门阀贵人的摆场,不过随便调动专职内城安全的羽林军,倒还是他从未见过的大手笔了。即使是公事,他也觉得有些摆场大了,更何况他们这次应该算是私人宴会吧。如此随便的调动羽林军,换在以前早百官弹劾了。要知道当年章盛之孙章明忠,便因私而调动乌金铁骑,而丢了官。若不是章盛余威犹在,只怕还有牢狱之灾。
“当然了,五位公公身分何等尊贵,更何况你知道还有谁会来 吗?”衙役一脸卖弄。有心吓吓面前这人:“忠勇公,你不会不知道 吧!看你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不用我们多说了吧。”
杨诚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地衣服,心中不由苦笑。若是还是向往常
着布衣,只怕这些衙役就不会如此客气了。“谁是 你们是长安府地衙役吧,长安府丞沈坤呢?马上叫他来见我!”一脸威严地说着,杨诚心里却有些气愤。如此扰民之举,岂不是往自己脸上抹黑吗?这沈坤也真是。自己的脾气他又不是不知道,即使是出于五大宦官地意思,他不敢拒绝,至少也得知会自己一声嘛。封锁数条街,还要羽林军戒备,仅仅只是为了吃顿饭而已,这要是传了出去天下人会怎么看。
听到杨诚直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