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飞机平稳地降落在北极雪地上,因已是十月份末,北极已经进入了冬季,虽是正午,但天空却是灰蒙蒙的,寒风吹来,刺骨的冷。
严晓月下了飞机,把羽绒服的帽子带在头上,捂了个严严实实,放眼望去,只见肉眼极处,银装素裹,一片冰雪的世界。远处的海面上浮冰随着海水慢慢涌动,一座座冰山威然屹立在洋面上,在太阳散射光的作用下散发着冷酷的光。那碎冰上星星点点移动的是一群群企鹅,这些冰雪世界里可爱的小精灵早已习惯了严酷的自然条件,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时而有海豹或北极熊马蚤扰,它们便轻便地躲开去。严晓月望着这片素白的世界,吸了口气,北极,我来了!
随同科研队而来的还有中央电视台一名年轻女记者和三位摄制组人员,那个女记者叫黎艳,才二十六岁,本来以她的资历和年龄是不能到北极来的,但正所谓初生牛犊不畏虎,她一再要求台长担任北极之行的采访任务,并立了军令状,若不能圆满完成这次的采访任务,她宁愿引咎辞职。
黎艳只在书上读到过北极,这时站在冰天雪地中,不禁缩了缩脖子,那漫天遍地的冰雪,低压的云层,昏暗的天空立即使她产生一种压抑的感觉,心想这极地的严酷要比我想像中厉害得多了。这时,一大群企鹅被几只海豹赶了过来,它们扭动着光滑的身子,蹒跚奔跑的样子惹得黎艳咯咯娇笑起来,压抑之情一扫而光。
这时,同行的男人在一边搭起了帐篷,晓月是研究海洋科学的,虽也是第一次来到极地,但至少了解这里的情况,于是向黎艳介绍了起来,好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搭好了帐篷,生起了火,渺无人烟的北极顿时有了生气,黎艳也是个活泼的姑娘,是夜,一行二十人在她的怂恿下,搞了一场文艺晚会,并通过电视直播输送到了世界各地。
晚会由黎艳主持,每个队员都要演个节目,一时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搞得有声有色。殊不知,在这欢声笑语的背后,一场灾难也在冰天雪地中酝酿成熟,正一步步向他们逼近!
夜深了,酷寒也随之而来,由于帐篷有限,晓月和黎艳被安排住在一个帐篷里,虽然帐篷里有取暖设备,但还是把两个姑娘冻得蜷缩成一团。]
黎艳裹着被子,两手抱着双膝,呆呆地望着帐篷的一角,不知在想什么心事。晓月见状,凑过去说,“黎艳,你怕吗?”黎艳回过神来,“说心里话,来的时候雄心壮志的,可现在还是有点怕。”晓月微微一笑,“怕什么?”黎艳想了想,“你说会不会发生意外,比如在我们睡熟的时候,北极熊会不会来咬我们;还有书上说极地的冰地可能是空的,其实下面是暗势汹涌的水流,我现在坐在这里感觉不塌实,要是突然塌了怎么办?”
晓月听完,沉默了。黎艳说的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但如果向她说实话,怕她更加压抑;如果不说实情,她如何能真实地反映这里的情况?正在犹豫之际,黎艳开口说,“晓月,我现在虽然有点怕,但我既然选择了来这里,就作好了一切做坏的打算,你说吧。”
晓月听她这么一说,放心了不少,笑着说,“你说的这两种情况都是存在的,但我们的科研人员都很有经验,他们不会把帐篷搭在危险地段,放心吧。”黎艳低头一笑,自嘲地说,“你看我,这胆子也太小了,你跟我的年龄差不多大,你镇定自若,我却在这里胆心这胆心那的。”晓月拍了拍她肩膀,“我是干这行的嘛。睡吧,明天还要工作呢。”其实她自己的心里又何尝不担心呢?看着黎艳安心地睡去,晓月突然想起了严正,想起了肖扬,觉得以前的自己是何等的幸福。特别是在这种人烟绝迹的地方,想想从前,倍感温馨。
次日,科研工作正式展开,测量空气、分析天气、采集冰芯等各组专家分头忙开了。晓月在两名男同事的陪下,来到了海边测量海平面及海水中淡水的成份。大约在两小时后,数据出来了,依据以往的数据计算,近日来海平面每天以米的速度升高,并且这速度还在增长当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以后可能以每天、甚至一米的速度升高;淡水在海水表面已占到了14%,并且随着海平面的升高,这个百分比也在随着增长。
晓月等三人惊呆了,相互望着说不出话来。这个消息一旦传播出去,足以使世界大乱!而正在这时,离晓月等人不远处的冰块正在一寸寸断裂,它正像一头噬人的巨兽慢慢地张开血盆大嘴,而惊呆的晓月等三人却丝毫没有察觉!
就在晓月遇到危险的同时,严正的意志力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八
杜小平不知不觉地成了严正的助手。形成这种关系是他们谁也没有想到的。可能很多事都是这样,越是在无意识中形成的,越是自然。
现在杜小平几乎每天都要去基因研究中心,时间一长,形成了一种习惯。而严正也是,如果那天杜小平没来了,觉得身边缺了什么似的。就这样,一个公司的小职员——杜小平竟然顺顺利利地成了科学院的一员。
这件事使得杜小平兴奋不己,比前次知道自己是外星人的“亲戚”更加兴奋,因为工作毕竟是实质性的东西,工作越好身份也就越高了。
杜小平开始趾高气扬了,甚至没把身边的那位大美人儿麻文英放在眼底了,每天都是爱理不理的,有时候还当着麻文英的面接别的女人电话,打完电话还甚至出去约会,把麻文英一个人抛在家里。
麻文英是属于林黛玉型的女人,在这种情况下,她心里乱成了一团麻,只有倚窗对冷月,自怨自艾的份。
这天,杜小平正在外面玩女人呢,突然电话响了起来,杜小平一看是严正来电,忙接起来说,“喂,严教授,你找我?”
“是的,你过来一下吧。”严正的声音听起来有气无力的,杜小平一听,知道一定出什么事了,急忙赶了过去。
严正又有三天三夜没睡了,这段时间以来,他明显苍老了许多。特别是杜小平给了他灵感,找到破译门道后,他的情绪异常的高涨,恨不得连吃饭也省了。
这三天来,他把基因结构层里的三层隔膜打通了,只见那条串联线在电脑屏幕上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形,随后跳出一个对话框说,“您的操作有问题,请重新操作!”严正满以为串联成功,基因密码破译了,一看到对话框,整个人顿时萎顿了下来。这种大喜大悲加上极度的劳累,几乎使得严正窒息。
他在椅子上休息了十多分钟,才打电话在给了杜小平。
杜小平赶到的时候,严正还是闭着眼睛躺在椅子上,其实他已经累极了,应该休息了,只是心里的失落和挫败感让他的大脑难以进入休眠状态。杜小平轻轻地走上去,小声叫道,“严教授。”
严正缓缓地睁开眼,愣了会儿才说了出一句话,“密码破译失败了。”杜小平蹲下身子,伸手握住严正的手,“严教授,咱们才尝了一种方式,咱们还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尝试的,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全世界人民都在企盼你的成功呢。”严正疲惫地闭上眼,“可能真是我年纪大了,不中用了,感觉自己已经败不起了。”杜小平说,“严教授,你是该去休息一下了。”
“小杜,上次找到破译密码的门径也是你给我的灵感,你再说说,说不定还能给我灵感。”严正望着杜小平说,“要不然我怎么能睡得着啊。”
杜小平叹了口气,他从心底里佩服这个老人,他的执着和奋斗精神,跟年轻人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严教授,我有个想法。我认为外星人把密码设置在人类体内也是出于无奈的。”严正虽一脸疲态,但这时双眼已在发亮,“嗯,说下去。”
“在外星人科技高速发达的时候,我们人类可能还是处于用四肢爬着四处觅食的阶段,他们想告诉我们什么,但我们那时还不懂,甚至连自己的语言都没有,万般无奈之处,才把信息留在了人类的体内。”杜小平认真地思考后说,“所以我还是那句话,那些密码其实是最简单的,只是我们人类把它想复杂了。你不想破译出一个‘∫’的图形来了吗?我想你已经接近成功了,外星人只是留给了我们一个简直的常见的图形而己。”
“简单的常见的图形……”严正喃喃地念了好几遍,“在远古时代什么最常见简单的图形?”杜小平微微一笑,“也许我们稍微留见一下就会发现的。”严正也笑了,显然经杜小平一说,心情好了许多,“小杜啊,你真是我的福星,也是全人类的福星,如果没有你,我很可能到入土的时候也解不了这些秘密,如果没有你,人类在未来的那场灾难里也许只有坐以待毙。”说到这里,严正突然想到了严晓月,这时的北极危机四伏,她现在怎么样了,工作顺利吗?身体能不能承受得住北极的严酷?她毕竟是在温室里长大的啊!严正又闭上了眼,心头又沉重起来。
九
严晓月在看到那一系列数据后,脑子里“轰”的一声,怔住了,她的第一个念头就“完了!”照现在的这个情形计算,北半球在一年内将变成一片汪洋,而以人类现在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在一年内解决这个问题的。她的父亲正在破译“闲置dna”,这是个研究了几十年没有结果的项目,严正能在一年内破译吗?就算破译了,找到了第二个地球,人类有能力把全球数十亿人输送到外太空去吗?
晓月只觉一股股冷汗往外冒,她只觉死神已经在她的面前张牙舞爪。
是的,死神已经开始张牙舞爪了,但她感觉到的是未来的那个死神,眼前的死神她却没有注意到——只见在离她不远处的冰河慢慢地裂开了一道缝隙,并且在压力下这道缝隙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像闪电一样朝这边疾划过来。蓦地,只听“哗”的一声大响,一大块冰块突然陷入海水里,紧接着便传来一阵“哗啦啦”的巨响,冰床迅速往下陷。严晓月这时已能感觉到脚底的震动了,但当她转过头去看时,那冰床的缺口正像巨兽一般怒吼着向她袭来!
“晓月,快跑!”这声音是岸边的黎艳发出的,当她感觉到地下的震动,转过头去看时,洋面上已经大面积塌陷,而晓月却还愣愣地站在哪里,她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而对于迅速塌陷的冰床,她除了大喊之外,已经无能为力了!
另外的两名男同事乍见到这情形,大叫一声,其中一人猛地抓住晓月的手,脚下一发力往前跑。但他在慌乱中忘了冰是滑的,不能像在平地上一般发力起跑,“啪”的一声,跌倒在冰地上。晓月被他的力量一带,身体一个趑趄,晃了一晃。后面的那人回头一看,冰床已塌到了眼前,他已经没有时间再去扶他的同事了,身子一跳跳过他的同事,一把抓过晓月的手往前跑去。
这时,晓月已经吓得面色如土,但她心里还挂念着她的同事,边跑边回头去看,只见在他挣扎着要爬起来时,脚下已经塌了下去,随着一声巨响,身子被巨大的冰块卷入水里。晓月大叫一声,声泪俱下,她突然挣脱掉同事的手,转身往回跑。
这时候,冰床上已到处是裂痕,它们大部份已承受不住人体奔跑的力量。可这时晓月没想那么多,她无法忍受眼睁睁地看着她的同事被冰河吞没,昨夜还在一起共欢啊,叫她怎么能见死不救?
岸上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被晓月的举动吓住了,他们想不明白是什么力量驱使她回头的。曾经柔弱的一个姑娘,在灾难面前她的举动让所有男人为之汗颜!
后面的那个男同事猛地回身朝晓月奔去,如果说之前他曾恐惧过,但从晓月转身的那一刻起,他已经忘记了恐惧,他被晓月散发出来的人性的力量彻底地震憾了,不管怎么样,他也得把晓月救回来,不然即使侥幸存活下来,也是生不如死。
由于冰床的大量塌陷,这时的海面上到处都是激流漩涡和汹涌的波滔,岸上的黎艳揪着心捏紧了拳头,她知道落水的同事已经救不回来了,嘶声喊,“晓月,快回来!”可是就在她喊出声的时候,她看到晓月的身子随着冰块陷了下去!
晓月当时看到她的同事在水里挣扎,她想快点跑过去救他,却忽略了脚下碎裂的冰床,突然一脚踏空,整个身子就掉了下去,冰块砸在腿上,只觉一阵剧痛,这时候她的脑子浮现出肖扬的影子来。她还记得分别时肖扬说的话,他说他们还会再见的,一定会。她也答应过他,一定会的。可现在她知道她要食言了……
十
肖扬今天觉得很烦躁,他自己也不理解为什么像女性进入更性期似的情绪大变。他觉得今天特别地想晓月,从来没有如此废寝忘食地想过。从上班到现在整整半天了,什么事也没做,脑子里乱得像一团麻。
该不会是晓月出事了吧?他心里突然掠过一抹不祥的预兆。正想给晓月打电话,办公室的电话突然想了起来,他抓起电话,“我是肖扬。”
“昨晚故宫博物馆进贼了。”电话是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的局长胡京打来的,他是位老警察了,大大小小的阵仗他没少见过,但今天的语气却显然带着不安。肖扬也感觉到了不对劲,“怎么到现在才报案?”
“市局已经介入了此案,但整个案情很离奇,市局没看出个名堂来,现在已经通知了各分局,要求联合破案。”
“丢失了很重要的文物吗?”肖扬第一反应就是博物馆的重要文物被盗了,在他的思维当中,对博物馆来说,没有比丢失国家级文物更严重的了。没想到胡京说,“东西一样没丢,现场也没有发现任何打斗的迹象,但三名盗贼却离奇的死了。”肖扬的眼睛一下子直了,“怎么死的?”胡京说,“要是知道怎么死的,还用得着通知我们共同破案吗?盗贼身上毫发无损,但就是不明不白的死了。”
肖扬听完,反而笑了,“有这种事?胡局,我想去趟现场。”胡京想了想说,“也好,那我在市局等你。”
故宫博物馆座落在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曾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俗名故宫,又叫紫禁城,现名故宫博物馆。先后有24个皇帝在这里统治全国。里面各类藏品多达百余万件,其中大多为明清宫廷收藏的历代奇珍异宝。
肖扬开车到博物馆时,现场已经被封锁了起来,三名窃贼的尸体被送到医院去化验了。他凭着证件进去后,在现场看了一遍,除了地上零乱地散着两幅字画和几件玉器珍玩外,并未发现其他异状,显然窃贼还来不及拿走这些文物就暴毙了。
肖扬看着地上的几件文物不禁皱起眉来,窃贼怎么会突然暴毙的?如果他们身体本身有病的话,也不会一起死啊。
思忖间,地上的一颗墨褐色石粒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见那颗石粒约有粟子大小,呈一个不规则形,像是一块从山里拣来的石头,并无出奇之处。但正是这样一块不出奇的石粒,怎么会出现在故宫博物馆?
肖扬转身,叫来了馆长,“这块石粒也是文物吗?”馆长看了那块石粒,“这石粒是当年从秦皇陵挖掘出来的,它看起来确实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它却有神奇的力量。”肖扬一怔,“什么神奇的力量?”馆长略作沉吟,说,“当年在挖掘秦皇陵的时候,这块石头一见到阳光,就发出了一道耀眼的光芒,高达数丈。考古学家曾把它拿去做研究,最后无果而终,天文学家说这是天外陨石,但陨石是如何进入秦皇陵的,却无人得知。后来就把它作为文物收藏在这里。”
“天外陨石?”肖扬喃喃地念道,“难道窃贼是被这块石头击死的?”馆长笑了笑说,“我也是这么想,这石头一见到光就会发出神奇的光芒,窃贼一定是给石头电死的。”肖扬回头道,“电死的?你是说这石头一见到光就会发出电?”馆长说,“应该是的。”
肖扬向馆长说了声谢谢,便离开了博物馆,开车直接往市公安局跑。一路上他脑子里一直萦绕着几个问题:那块石头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会见光生电?当年各界专家一定研究过石头的成份,最后无疾而终,说明那石头并非是地球之物,用天外陨石来解释是最合理的。但是这样一块天外陨石怎么会跑到秦始皇的墓里去了?姑且把它当作是天外陨石,怎么会见光发电,它是哪个星球的产物?
大约一小时后,肖扬到了市公安局,只见大门外围了一圈来自各媒体的记者。肖扬在一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走了进去。会议室内各分局的主要人物几乎都到了,其间还有考古界和科学院的专家,满满地坐了一会议室。肖扬双目一瞥间,只见严正也在场,向他点头示意后,找了个位置坐下。
北京市公安局局长这时正在讲话,他说,尸检报告已经出来了,窃贼全身无一处伤痕,确实是被电击死的。如果说那块石头真能见光发电的话,窃贼是在昨晚进入现场的,当时并无阳光,除非它见到月光也能发电。早在挖掘秦皇陵的当年,考古界也曾对那块石头作过分析,但到底是什么成份导致其发光,却没研究出结果来,这说明它的确不是地球的产物。
公安局长作了一番分析后,又说,“外面的媒体等着我们的解释,我想听听各位专家的意见。如果它真是天外陨石,那么是如何进入秦皇陵的。”
会议室内静了一会儿后,其中一位考古界的权威专家说,“关于那块石头的来历,已经猜测了几十年,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说,当年秦始皇曾接见过外星人,显然这一说法难以令人信服。如果说秦始皇接见过外星人,为什么五千多年来我们没发现过外星人?我想关于那块石头的来历,还需要我们继续研究。”
严正调整了一下坐姿说,“我们没发现过外星人,但并不能否认他的存在。我曾在‘寻找第二个地球’的报告中指出过,真正的科学态度应该是,不轻意否定未经科学证实、但反映到了我们这个客观世界中的现象。我想在座的考古学家一定不会忘记《拾遗记》里的一段描写:‘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瞭如亲睹。’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拾遗记》著于晋,凭当时古人的想像力,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像到潜水艇上去,很显然这段文字并非完全杜撰。而且以秦朝的科技,怎么会有‘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的工具?”
“严教授的意思是说,秦始皇当年真的接见过外星人了?”那位考古学家不屑地笑了笑,“这太太荒唐了,这个消息如果告诉媒体,全世界都会笑话我们的。”严正也笑了笑,然后看着那位考古学家说,“其实这并不可笑,就像世界各地经常报道发现ufo一样,我们不会把它当作笑话。这起案件对我的研究很重要,而且对于‘闲置dna’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我想在不久后,我一定会给大家一个圆满的答案。”公安局长好奇地问,“严教授认为那块石头与您研究的‘闲置dna’有关吗?”
“有关。”严正肯定地说,“如果确认‘闲置dna’是外星人留给我们的保密信息的话,那么里面的信息一定是外星文明的兴衰史,或者是人类的起源史。”
第二天,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都用“人类文明源自外星”、“故宫惊现外星高科技产物”等醒目的标题刊出了严正的话,一时间全国上下众说纷纭,纷纷猜测外星人是不是真的存在。而媒体和百姓的猜测无形中给严正施加了极大的压力。
十一
自从开了那个会后,公安局心安理得地退出了故宫的案件当中,把问题交给了科学院。严正虽然加重了心理上的压力,但对此并未感到不满。他觉得那颗石粒给了他灵感,或许破译“闲置dna”可以就此入手。正如杜小平所说的,外星人并未为难人类的意思,只是在里面用了一个我们最常见的简单的图形,而这个图形很可能就藏在我国历史当中。
杜小平很认同这个想法,他认为,如果人类文明真是起源于外星的话,那么外星人在秦朝时来走走亲戚再也正常不过了。关键在于当时外星人真是来走走亲戚那么简单吗?显然不是的。杜小平认为,外星人一定是想暗示秦始皇什么,只是当时的秦始皇听不懂罢了。
杜小平说完他的想法后,严正的脑海里突然灵光一现,让他想起了《拾遗记》里的另一段话:“俗多阴雾,遇其晴日,则天豁然云裂,耿若江汉。则有玄龙黑凤,翻翔而下。及夜,燃石以继日光。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则碎,状如粟,一粒辉映一堂。昔炎帝始变生食,用此火也。”这段话说的可能就是故宫里收藏的那块石粒的由来,其中什么“天豁然云裂,耿若江汉。则有玄龙黑凤,翻翔而下”云云可以当作是古人杜撰,但里面提到的两点,却引起了严正的注意,一是“及夜,燃石以继日光。”很显然这种石头在月光下也会产生电光的,那么故宫窃贼之死也就合情合理了;二是“昔炎帝始变生食,用此火也。”要知道炎黄二帝被认作是人类的祖先,如果真如书中记载,炎帝煮食生火用的就是这种石头,那么外星人在炎帝时期或者更早就介入了人类的生活。由此推理下去,人类最早的胚胎是外星人制造出来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了,不然外星人为什么会那么关心人类的生存,让人类吃熟食尽早进化?很显然,外星人是想让人类尽早地破译出他们留在人类体内的信息,而那加密信息内藏着惊人的秘密便是显而易见的事了。
这一想法的形成,让严正兴奋不己,他能感觉到自己离成功又进了一步。接下来的问题在于,外星人既然造出了人类,为什么偏偏会在秦朝出现,并去会见了秦始皇?此举用意何在?
严正细细考究了《拾遗记》第四卷《秦始皇》的那部份,果然又有新的发现,其中“外星人”说的那段话引起了严正的注意,书里这样写道:“臣少时蹑虚却行,日游万里。及其老朽也,坐见天地之外事。臣国在咸池日没之所九万里,以万岁为一日。”这段话明显地在暗示秦始皇,他是坐高科技的飞行工具来的,要不然怎么能“日游万里”?另外,他也明确地告诉了秦始皇,他是从外星来的。“咸池日没之所,”是指太阳落山的地方,《淮南子》曰:“日出扶桑,入于咸池。”这就是很明显的凭证,就是说他住在离太阳落山处九万里外。“以万岁为一日,”是说以在地球上的时日计算,他们那里的一天就是地球上的一万年,这不是外星是什么?也许是秦始皇当时曲解了外星人的话,以为他们有长生不老之法,所以后来才让徐福去日本找长生不老药。(作者注:扶桑指东海,也是指现在的日本。据传后来徐福找不到长生不老药,无颜回来见秦始皇,就在日本岛安居下来,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早在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学人类学名誉教授鸟越宪三郎就说过,日本人的发源地在中国云南省。也就是说,日本的祖先是中国人。关于这个问题与本书内容无关,只作简单介绍,不予深究。)
也许是当时外星发生了什么巨变,外星人见人类进化太慢,要破译“闲置dna”的话需要在几千年后了,所以才找了秦始皇,透露信息给他,没想到弄巧成拙,在秦王朝上演了一段求长生不老药的闹剧。
严正想通了这一关节,只觉眼前豁然开朗,就像是被关在黑暗中数十年的囚犯,终于看到了一丝阳光一样,他只觉破译那串密码的符号已经触手可及。
也许是冥冥中早有定数,也许是人类自身的愚蠢,或者说是人类亲手促成了这场灾难,就在严正即将破译加密信息时,一场全球性的毁灭性灾难来临了!
十二
严晓月掉入冰床时,几乎是绝望了的,她甚至默默地与她亲爱的肖扬作了最后的道别。可就在这时,她的同事抓住了她的一只手,使劲一拉,把她整个身子带了出来。尽管严晓月被这么一带,由于用力过猛,手关节脱了臼,但身子却完全脱离了水面,并随着这一带之力,身体在冰地上滑出了几米之远。当她回过头去看时,她的同事因在拉她时脚下用力过大,踏碎了冰床,他把晓月救来后,自己却掉了下去。
晓月失声大喊,挣扎着起身,还想回头去救,却被从岸边跑过来的人硬架了出去。
晓月脱身了,那两位同事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她。对此,她感到非常地自责,认为如果不是为了救自己,他们是不会死的。
又入夜了,北极的天空上乌云滚滚,没多久稀稀拉拉地下起了冰晶,并且越下越大,眼前的整个世界被冰晶落地的声音覆盖了。如果换在白天的话,漫天飞舞的冰晶会在阳光下闪烁出五颜六色的光彩,使人感到如处在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里,这就是北极著名的“冰晶尘”。但在此时的晓月眼里看来,这漫天的乌云,怒吼的风声和冰晶落地的声响,像是苍天的的悲呼,在凭吊她死去的同事。
这次的事件对晓月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尽管在来时已经做好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准备,但当她眼睁睁地看着她的同事罹难时,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也让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极地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一连数天,晓月都萎靡不振。但不管怎样,工作还是得进行,在这里多呆一天,危险系数就会大一分,所以其他专家忍着失去战友的伤痛,继续着科研工作。
据以往的资料分析,北冰洋海冰平均厚约3米,冬季覆盖海洋总面积的73%,约有1000万平方公里;夏季覆盖为53%,约有750-800万平方公里。但据现在测得的资料显示,北冰洋冰层的厚度还不足2米,冬季覆盖海洋总面积的比率才45%。至于北极的冰川,实际上就是冰雪的河流,它们的厚度一减少,在自身的重量下,塌陷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而冰雪流入到海洋,可以直接导致海平面升高,科研人员意识到,人类即将面临一场严峻的生死考验!
这两天黎艳陷入了左右两难的境地,她已经有两天没有向台里传送北极的最新动态了,台长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来,问她到底是怎么了。她觉得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把最新的真实的资料公布给百姓。但站在另一个角度想,如果真把这一消息公布于众,怕是要引起非常大的动荡,甚至全球都可能处在一种无政府的混乱状态下。
黎艳思前想后,最后决定哪怕是丢了这份工作,也要把这个消息暂时保密起来,研究人员只是把这个消息转达给了中央,要中央做好应急准备,并通知联合国。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想要保住一条秘密简直太困难了,从世界各国的应急措施中,百姓还是从各种渠道得到了风声,全球顿时间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在这个时候,作为政府部门,除非安抚民心外,也全面启动了应急预案,让百姓迁徙,尽量往高处躲避。
肖扬在第一时间感觉到了那种草木皆兵的气氛,他在街上看到大批的百姓携老带幼地往高地避难。这种情景让肖扬想到了战争年代,为了射避敌人的攻击,百姓不也是这样避难的吗?他不禁叹了口气,在工业高速发展的年代,在追求全球和平的时期,没想到还会有类似的情景出现!这时,他切身体会到,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人类本身,而是大自然。自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那天起,我们就在无意识地破坏它,它忍了数千年,今天它终于忍无可忍了,它要以它的实力来证明,它并不是可以任意凌辱的。
肖扬抬头望向天空,天空依然蔚蓝,这是暴风来临前的宁静吗?这时,他不禁又想到了晓月,如果说灾难即将来临,那么最先的受到冲击的应该就是北极,晓月他们怎么还没有回来,她现在怎么样了,还好吗?前两天他打了晓月的手机,却一直接不通,难道是北极收不到讯号?他只觉心里的一股不详的预兆越来越强烈,于是掏出手机打给了严正,他想严正是科学院研究人员,他应该知道北极那边的情况。
“我也很担心。”严正叹了口气,“北极那边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你应该从最近的气氛中也感觉到了吧。所以晓月他们在这时候更应该留在那边继续观察。”肖扬很理解严正的话,在这种时候研究组应该站在灾难的最前沿,就像他们警察一样,在发生动乱时与敌人对阵的就是他们。但他还是担心,万一灾难突然发生了怎么办?
严正感觉到了他的担心,“肖扬,你也不用过于担心,他们会平安无事的,直升机随时在北极待命。”
其实严正也很担心,在挂了肖扬的电话后,他在短时间内陷入了沉思。他刚刚接到消息,已经有两名科研人员牺牲了,北极现在已经成了一只愤怒的野兽,它随时都有可能吞噬生命。
在国家气象研究中心内,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地监视着从外太空传来的卫星云图,在这非常时刻,没有人敢有丝毫大意。
突然,工作人员发现一股极大的暴风雨云团在地球的北部积聚,而且速度非常之快。那个工作人员吃惊地看了会儿,猛地回过神来大喊,“不好,有危险!”这时,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了卫星云图上,只见那股云团在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形成,以这个速度和规模,它可以覆盖整个北极!
气象研究中心的主任瞪得眼睛都直了,心头“砰砰”狂跳,他的经验告诉他,这场暴风雨可以直接酿造一场灾难,冰川将被海水吞没,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