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萧盛
一
公元2070年,下午6时,北京和平门地铁站里,依旧像往常一样,挤满了下班的人群。
杜小平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这个地铁站,作为一个公司的小职员,每天坐地铁上下班就像吃饭一样平常。可是他做梦也没想到,就在2070年10月25日的这一天,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这天,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站在候车台上等车,突然地铁通道里吹来一股风,随着一声呼啸地铁驶进了站台。
就在杜小平要上车的时候,他突然在车玻璃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杜小平没在意,当他顺着拥挤的人群走近车窗,再次抬起头来时,他看到自己的影子居然正往地铁站外走。杜小平心里咯登一下,只觉后脊梁发凉,猛地转身去看,只见出站口人来人往,却没有发现那个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杜小平失魂落魄地被人流挤进了车厢,是我眼花了吗?他怔怔地看着窗外,心想,如果我刚才看到的是自己的影子,他怎么会向站口走?是幻觉吗?
自从那天后,杜小平每次进车厢时,都会往车窗上看看,见自己的影子没什么异样时,才会放心地进入车厢。时间一久,真以为是幻觉,也就淡忘了。
这天早上刚上班,因有个单子要跟客户要签,杜小平跟老板打了个招呼后,就出去了。因是个老客户了,彼此都比较熟,签了合同后,那客户留杜小平吃饭,杜小平反正是单身,下班后也没啥事做,就爽快地答应下来。
吃完饭后出来,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与客户道别后,因喝了点酒,杜小平不想马上回家,于是也不坐车,一个人在路上遛达。
走到一家物流公司外时,只见几辆大卡车正在装集装箱,一辆老掉牙的吊车怒吼着吊着庞大的集装箱往卡车上放,几个装卸工人站在旁边吆喝着。杜小平看着那辆吊车,嘴角掠起一抹冷笑,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还用这种吊车,出了人命怎么办?
“资本主义!”杜小平冷嗤一声,正要回身往前走,猛地又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不,那不是影子,绝对不是,集装箱上没有玻璃的!
那个人在吊车的另一端,他显然是个装卸工,正在那里搬运货物,还没看到杜小平。
在强烈的聚光灯下,杜小平这次完全看清楚了,那个人简直跟自己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连鼻尖的那颗痣也长在同一个地方。他手上带着块手表,那手块居然跟杜小平也是同一个牌子的。
杜小平可能是被吓着了,怔怔地在原地愣了几分钟,要知道他父母就他一个儿子,并没有孪生兄弟,这世界上怎么会有一个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虽然他穿着装卸工的制服,但他在举手抬足间的动作,他的眼神,跟杜小平几乎是一样的。杜小平愣愣地站在那里,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灵魂出窍了,是不是在做梦?
杜小平猛地揉了揉眼睛,抬起手掌在自己脸上“啪啪”两下,感觉到疼后,确信不是在梦里,突然发足往物流公司内跑去。他虽然害怕,但他必须搞清楚,他得问问他叫什么,是哪里人,不然非精神分裂不可。
可是就在杜小平跑入物流公司大门时,他突然看见吊车把一个集装箱吊起来,那根吊索可能老化了,承受不住集装箱巨大的压力,中间的口子正在一点点撕开。而在这时,他又看见那个人正推着一箱货物往吊车下走去。
杜小平脑子里“轰”的一声,一股子冷汗从体内冒了出来。“小心!”
那个人听到这一声大喊,错愕地往这边望来,当他看到杜小平的模样时,身子似乎微微一颤,他不明白杜小平为什么突然喊了声“小心”,更让他吃惊的是,居然看到了一个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他猛地收住了脚步,忘了杜小平刚才喊了声“小心”,愣愣地站在那里怔住了。而这时,吊索的口子已经越撕越大,而且撕开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杜小平的脸色几乎扭曲了,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让他遇上一个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更不明白当他完全看清对方的面目时,那个人竟然要死。“你上面的吊索要断了,还不快跑!”
这声喊使所有的装卸工都大吃了一惊,他们不约而同地往上望去,果然巨大的钢索大部份已经断裂,只有一小部份还连着。
在场所有人的心里都猛地一沉,大喊着叫那个人走开。那个人这时才意识到危险的临近,松开手里的推车往外跑。然而一切都晚了,那根吊索终究承受不住压力,砸了下来。
二
大约十分钟后,警车开入了物流公司。当警方盘问杜小平时,在场的装卸工才猛然发现,这杜小平居然真跟他们的同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原来聂平还有个孪生兄弟啊!”
“不太像吧,你看那家伙西装革履的,少说也是在公司里上班的,如果聂平真有这么位兄弟,还在这里做什么苦力?”
那位领头的警察问明了事情的经过后,盯着杜小平问,“你真没有孪生兄弟?”杜小平显然惊魂未定,但还是坚定地摇摇头,“没有。”警察低头思索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倏地一亮,回头吩咐他的手下,让他们把这件事故查清楚。吩咐完后,一拉杜小平的手说,“你跟我来。”
杜小平心想,这事故跟我没关系啊,他为什么要把我带走?“警官,我没犯什么错误,这起事故的发生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你就算是要带我走,也得把事情弄清楚了再说啊?”那警察嘴角微微一翘,似乎笑了一下,“你放心,我不会把你怎么样的,只是让你协助我们调查而己。”
等把杜小平带上车,他的助手已经提取了死者的血样走了过来,三个人上车后,警车一声呼啸,驶入了茫茫夜色之中。
车上,那个警察和杜小平坐在后座上,这时那个警察的脸色缓和了许多,像是跟老朋友般地跟杜小平攀谈起来。杜小平从他口中得知,他叫肖扬,是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刑警支队的队长。在轻松的氛围下谈了会儿后,肖扬突然问,“你之前见过那个人吗?”
杜小平当然知道他说的“那个人”是指死者,“仔细回想起来,其实我之前也见过他一次?”
“哦?”肖扬浓眉一扬。
“那是在地铁站,当时我正要上车,抬起头在车玻璃上看到了他,起初我没在意,以为是自己的影子,可再仔细一看,那人走的方向是向着出站口的,当我意识到不是我的影子时,我回过头去,那人已不见了。那次我以为是幻觉,没太去在意,可这次我的确看清楚了。”杜小平为了证明那个人与自己的确长得一模一样,又补充说,“他的举止,他的眼神,甚至他带的手表都是跟我一样的。”肖扬点了点头,没再说话,陷入了沉思。杜小平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不好去打扰,也没再说话,一时间车内只剩下动机的声音,显得有点沉闷。
到了警局后,肖扬立即让他的助手把死者的血样送去做dna检测。没多久,检测结果出来了,肖扬扫了眼打印纸上的内容,抬头看了眼杜小平,把那张纸递到杜小平手上。
杜小平忙接过来一看,上面写一样样的检测结果使他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报告是这样写的:
根据死者血样,检测结果如下:
性别:男
年龄:28
身高:176公分
体重:71公斤
视力:左:,右
血型:a
在这些数据的下面电脑还模拟了一个人物头像图,这人的脸型跟杜小平长得一模一样!
杜小平吃惊地抬起头,“这人的身高、年龄、体重、血型、视力跟我分毫不差!”
室内沉默了几分钟,这种沉默让杜小平很不舒服,额头上的冷汗涔涔而下,外形长得一样也就是了,怎么连血型、视力都会相同?
肖扬沉默了几分钟,抬头望向杜小平,“想知道为什么吗?”杜小平使劲地点了点头。肖扬说,“不用紧张,明天我带你去见一个人,这个人会告诉你真相。”
三
在国家环境科学研究所大厅的环形桌前,坐着一批来自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正前方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来自北极的画面,只见北极冰川在阳光正化作水滴消融,那些水滴汇作一道道水流流入大海,海平面快速升高,原本藏在冰川下的山脉已露出它们的形状。专家们神色严峻地看着一个个来自不同角度的画面,心情逐渐沉重。
根据可靠数据显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迅速消融,而且更让人揪心的是,北极圈气候变暖的速度比地球南部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变暖速度整整快了12倍,北极圈中自上次冰河时代冰冻的土地正在快速地消失;另据研究人员从北极采集的冰芯样本和高山冰川中采集到的同位素证据表明,全球低、中纬度区域的高海拔地带,气温已达到了最近200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许多曾存在数千年的冰川都在快速消融,说明全球变暖的速度是数千年来都没有过的。
这些消息不管是哪一条,足以震惊世界。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缓解,别说人口密集地区的供水是个问题,人类极有可能面临一次灭顶之灾。有证据表明,大约在5000多年前人类文明曾经历过一次巨变,许多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公社文明突然消失。今天的气候骤然变暖,必将会给人类文明带来巨大影响。
严正是科学界的权威专家,从事科学研究已有五十余年,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生命基因和环境科学,相关的研究成果曾引起全球瞩目。这时,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人类将面临5000年来最严峻的考验,而且极有可能人类5000年的文明将在这次灾难中消失。
当大屏幕里的画面播放完后,大厅里陷入沉静当中,死一般的沉寂让在场的每个人感觉窒息。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大势所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想要补救,显然已经晚了。”严正的声音在这时突然响起,犹如晨鼓暮钟响彻心肺。“在北半球许多陆地已被海洋吞噬,人类的生存土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
国家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元浩与严正是老同学,这次因事态严重,他才把老同学请了过来,他相信以严正的资历一定会有解决办法的。在听了严正的话后,李元浩心头一颤,什么叫没有时间了,难道人类已经到了灭亡的地步了吗?他看着严正,沉声道,“严教授,我知道在5000多年前,人类的文明曾因气候发生过一次巨变,但此一时彼一时,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难道我们想不出一个具体有效的办法来阻止这场灾难吗?”
“在五年内,我们所生存的绝大部份陆地将沉没在汪洋大海中。这里我不是危言耸听,在占到全球淡水资料六分之一的冰盖早就开始融化,如果整个冰盖消失的话,地球上的海水水位将上升20英尺,这样一来,许多的大城市,如伦敦、纽约、东京、孟买、加尔各答等印度东北部城市以及其他的大城市都将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严正严肃地说,“早在六十前年,科学家就提出了给地球降温的设想,如在地球轨道上装‘太阳伞’1,在地球赤道上戴‘太空环’2等,但六十年过去了,人类还是没有想出真正有效的办法来遏制气候变暖。现在,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已无法避免,在这个时候,我想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李元浩紧张地问。
严正一字一字地道,“寻找第二个地球。”此话一落,大厅内立即响起一片马蚤动。严正扫了全场一眼,“我们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
国家宇航局的余飞立即否定了严重的观点,他说,“如果在五年内地球上绝大部份陆地要被海洋湮没的话,那么要在五年内找到第二个地球的机率等于是零。早在几十年前,人类就曾预言,在宇宙中可能存在第二太阳系,曾有不少大国也启动了搜寻第二太阳系的计划,但都以失败告终。实际上,这么多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大国都在寻找每二个地球,并且这几十年来被称为是寻找外星生命的时代。我并不否认外星生命的存在,正如肖斯塔克说的,银河系中的行星就像虫子一样普遍,如果所有行星都无法孕育生命,那将是非常奇怪的事情。但要在五年内找到找到第二个地球,简直是无稽之谈。”
余飞的话一落,得到了在座大部份专家的认同,大家都认为要在五年内找到第二个地球的想法不可行。正在讨论陷入僵局时,只见一个工作人员进来,在李元浩的耳边说了句话。李元浩听完,看了眼严正,说,“严教授,外面有人找你。”
严正虽提出了寻找第二个地球的大胆想法,但因还没有可实施性方案,一时也无话可说,听到有人找,正好借机摆脱僵局,向大家打了个招呼后,就出了大厅。
肖扬见到严正出来,忙上去打招呼,“爸,我知道您很忙,但这件事实在很重要,没办法只有来麻烦你了。”说完,又向杜小平介绍说,“这是我的岳父,著名科学家严正。”杜小平只是个公司小职员,平时哪接触过如严正这号人物,忙激动地上前握,“严教授好,我叫杜小平。”
严正朝杜小平握了握手,朝肖扬说,“什么事?”
1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著名天文学家罗杰?安吉尔提出,可以在地球轨道上安装一个由小片镜子组成的巨大遮阳伞,将太阳光线反射回太空。他通过计算认为,这个遮阳伞可能需要数以万计的小镜子,每个小镜子大约有米宽,非常薄,相当于一只蝴蝶的重量。但他的这种想法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赞同。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的詹姆士?汉森就认为轨道伞不切实际。
2“太空环”就是在地球的赤道上空,创造一些环绕着地球的小型粒子,这些粒子将像“土星环”一样遮挡、反射太阳光,降低地球的温度。但是,这些防止“全球变暖”的方法还会带来一些“副作用”,譬如,有效的“阳光散射粒子环”即使在夜晚也会发光,这样地球上某些地区可能将再也没有黑夜。
四
严正在听完杜小平和肖扬的讲述后,双目一亮,禁不住扶了扶老花镜,“从那块手表上提取的遗留物样本带了没有?”肖扬说,“带了。”严正兴奋地说,“好,跟我走。”肖扬和杜小平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这么兴奋,莫明其妙地跟着严正上了车。
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后,严正抽取了杜小平的基因,做了dna检测,再把那块手表上的遗留物和杜小平的基因一起放到高级计算机里一核对,结果两者的基因数据完全相同。严正坐在计算机前忘形地笑了起来,“这太奇妙了,太奇妙了!”肖扬奇怪地说,“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严正起身坐到他们对面的沙发上,“在六十多年前,澳大利亚天体生物学家戴维斯(pauldavies)说,外星文明也许早将他们的信息写进了人类的细胞dna中。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典型的伪科学。其实不然,近年来,有许多的证据表明,外星人很可能将其信息结合进入地球生物的基因中,这样人类的繁衍将带有外星人信息的基因就会被不断复制,并永远保存在地球上,比如罗马皇帝马克西敏酷似希特勒,而且两者都是暴君。杜小平所遇到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是外星人植入的基因复制的结果。”
杜小平吃惊地道,“真有外星人吗,为什么外星人要将他们的信息保存在人类身上?”
“近百年来,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孜孜不倦地用天文望远镜搜索着浩渺的太空,希望能捕获到某个外星文明向地球发来的光电信息。然而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搜索都以无功告终。其实这太正常了,如果其他星系真的存在外星文明,那么外星科技很可能领先于人类数百万年甚至数亿年,很难相信拥有这样先进文明的外星智能生物会用‘原始’的无线电或激光来与地球人通讯。”严正笑眯眯地说,“所以对于外星人来说,要想把他们的信息放入人类的基因里是非常容易的,其中一种方法就是以加密信息的外星病毒感染人类细胞。关于外星人为什么要这么做,那只有等我们破译了外星人的加密基因才能知道。”
肖扬本对于所遇的事心存恐惧,认为是鬼神所为,如今听到严正的讲述,不由来了兴趣,“我们要怎么才能知道哪些是我们自己的基因,哪些是加密基因?”
“问得好!”严正兴奋地说,“在我们人体内,发现了大量的‘垃圾dna’,这些‘垃圾dna’就是现在所说的‘闲置基因’,他们不包含任何遗传因子,也就是说这些‘闲置基因’很可能就是外星人留下的加密信息。哈哈,如果真能破译这些加密信息,找到外星人的话,那么寻找第二个地球的设想就不再是谬论了!”严正越说越激动,突然起身握住杜小平的手说,“小杜啊,真的太感谢你了,你拯救了全人类了啊!”
杜小平这回真傻了,他望着白发苍苍的严正那孩子般的笑容,一时竟不知所措,我遇到了这种怪事,跟拯救全人类有什么关系?肖扬见岳父大人这么兴奋,心里暗暗得意,晓月,这次我帮你爸做了件大事,你是很难逃得出我的魔掌了!
当天晚上,严正就通霄写了份关于实施“寻找第二个地球”的报告,在凌晨四点多,就打电话给李元浩,“老李啊,我刚刚写了份‘寻找第二个地球’的报告,我认为寻找第二个地球计划的可实施性非常大!”李元浩一听,不禁笑出声来,他了解严正,虽说他白发苍苍,已到了迟暮之年,但在工作时玩起命来比之年轻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看到些成绩时,他会像孩子般兴奋。“老严啊,其实你在昨天提出寻找第二个地球时,我就深信你能做到,没想到你还是改不了这个脾气,呵呵,我觉得应该给你起个外号。”
“什么外号?”
“拼命老狼。”李元浩说完,自己也哈哈大笑起来。笑过之后,语气一变,“老严,你说吧,要我怎么做。”
“谢谢你啊老李!”严正知道这个老朋友一直都在支持他的事业,他知道李元浩在说出这句话时,就已经决定不管这个计划成不成功,他都会站在自己这边。“我要研究‘闲置dna’,我要让那些被人们忽视的‘垃圾’让世界震惊!”
“好!明天开会时,我们就来确定这个项目!”
天一亮,严正就赶到了国家环境科学研究所,在相关专家到集后,严正宣读了“寻找地二个地球报告”,他说,一名合格的科学家不是科学卫士,真正的科学态度应该是,不轻意否定未经科学证实、但反映到了我们这个客观世界中的现象,比如外星生命和闲置基因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破译那些跟遗传因子无关的dna,它们占到人体全部dna的70%,如此庞大的一个比例,它们为什么是无用的,这个问题不值得我们关注吗?
他在例举了闲置基因与外星人的关系后又肯定地说,我们必须相信,在宇宙中的行星如地球上的沙子一样多,在不计其数的星球里不可能只有地球才适合繁衍生命,我们人类绝不是孤独的。在此基础上,还有一点还须注意一点,就是不管生命如何神奇,不管他是以何种方式生存的,不管他的外形如何,他们必须依赖二氧化碳和水,达尔文的“进化论”在任何生命面前都是有效的。如果我们能破译闲置基因,如果我们能在闲置基因中找到关于外星人的信息,如果任何生命都遵循着达尔文的“进化论”,那么寻找第二个地球计划就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严正在读完了长长的十多页报告后,最后说,“给我一年时间,一年后我会给在座的,给世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
五
杜小平在得知自己与外星人有关后,原先的阴影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兴奋。他原本只是北京六百多万小市民中的其中一员,现在他认为自己看上去虽平凡,但体内有外星人的基因啊,这是何等的了不起!但他没想过,如果闲置基因真是外星人留下的话,每个人体内都有。可是不管怎么样,杜小平牛了。除此之外,他还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下班都会往书店跑,买一些关于外星人的书,通宵达旦地读了,第二天就会口沫横飞地讲给同事们听,以此来显示他与外星人的“亲戚关系”,把一些女同志忽悠得一愣一愣的,都成了他的崇拜者。
杜小平突然感觉有一种强大的成就感,一下子整个人就变了,举止谈吐之间都显示出一种自信,在公司里任文秘的小姑娘麻文英对他倾心不已,几次暗示无效,忍不住发起了攻击。
麻文英是公司里公认的美人儿,杜小平早就看上眼了,只是由于自己长相一般,没钱没才的,一直不敢去追。这次见人家主动追上门来,杜小平暗暗得意起来,心想以前追女人时,为她做牛做马,还得看她脸色,现在终于翻身了,得好好利用利用这次机会。于是不久后,麻文英成了杜小平私人的免费保姆。
人往往有个怪病,越容易得到的越不会去珍惜,按说麻文英又漂亮又贤慧,杜小平也应该知足了,可他偏偏没把她当回事。这天下班,麻文英说,“亲爱的,你好久没陪我去逛街了,今晚我要你陪我去。”杜小平瞪了她一眼,“我现在哪有时间陪你去逛街啊,我得赶往严教授那边,看他研究得怎么样了。”
自从当地时间次与严正见面后,杜小平时常去,一来二往两人也就熟了,杜小平以为严教授是在帮他找亲戚,他现在身份不一样了,哪有闲工夫陪你们女人去逛街啊,那不是浪费时间吗?于是抛下麻文英去了基因研究中心。
自从作了“寻找第二个地球”的报告后,严正就疯狂了地投入了工作当中,好多天没合过眼了,头发乱得像鸟巢一样。有一次,肖扬和严晓月过来看他,见到他那个样子,吓了一跳,“爸,你怎么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严正却瞪了他们一眼,“我变成什么样子了?我没把自己的基因改变了,怎么可能变样子?”说得肖扬和晓月两人摇头苦笑。
杜小平到基因研究中心后,天已经黑下来了,见严正趴在电脑前,小心翼翼地叫了声“严教授。”严正回过头来见是他,招招手让他过去。
杜小平心下一喜,凑上去说,“严教授,基因破译了吗?”严正白了他一眼,“哪有那么容易的?不过我已经有新发现了,你知道为什么人类一直无法破译这些闲置基因吗?”杜小平摇了摇头,茫然地看着严正,“为什么?”严正手指着电脑屏上的双螺旋基因结构图说,“这些闲置基因不能和其他基因同等对待,它们既然是外星人的加密信息,如果用一般的方法去解,自然是解不开的。”杜小平点点头,装作一副听得入迷的样子,等着严正继续说下去。
严正说,“我把这些基因重新排列了一下,结果发现了一个规律,它们共分左中右三层,这三层虽然层层相联,但中间其实是用隔膜隔开了的,我想了几天也没想明白,这么安排的用意何在?”
杜小平又点了点头,其实他什么也没听懂,见严正说完了,他不得不开口附和一下,“严教授,这种事是急不得的,科学家研究这问题研究了几十年了,也没得出个结论,你才几天啊。或许外星人这么排列其实用意很简单,只是我们人类把他们想复杂了,所以研究了几十年也没研究出来。”杜小平本来是胡说的,没想到严正一听,两眼一亮,“你的意思是说,外星人其实没有为难我们的意思,只是我们把他想复杂了?”杜小平见严正较了真,一时语塞,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又不得不措辞来圆自己的话,吱唔了几下说,“是啊,或许他玩的只是个游戏,比如像小孩子玩的猜字谜游戏一样。”
严正听完,认真地思考了一下,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回头对面电脑,又开始重新排列。
杜小平开始还饶有兴趣地看着,转眼几个时辰过去了,时间已接近十二点,杜小平渐渐没耐心了,可又不好去打扰,走又不是,留又不是。正在这时,突听严正叫道,“你看这是什么?”杜小平把头凑过去看,只见在凌乱的的基因图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个不怎么规则的“一”字形,大约有三厘米长,中间微微突出。杜小平挠了挠头,“这是什么意思?”严正高兴地拍拍杜小平的肩膀,“看来这路是走对了,小杜啊,你真是我的福星,哈哈!”杜小平也“哈哈”笑了一声,“我算什么啊,刚才我说的都是瞎蒙的,没想到科学研究也能瞎蒙蒙对的。”严正说,“万流归宗,做什么事都是一样的。有时候相关的知识懂得多了,满脑子都是那些复杂的程序,会往复杂处想,反而会越搞越糊涂,所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两人正在说笑,突然电话响了起来,严正接起电话,听是李元浩的声音,正想把今天的成果让李元浩分享,没想到还没开口,李元浩的话像桶冷水一样当头浇了下来。“老严,不好了!”严正一听这口气,感到不妙,“什么事?”
李元浩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会儿,“我也是刚刚得到消息,北极冰川大规模融化,雪崩每天都有发生,海平面在三天之内升高了厘米,照这个情况推测,用不了五年,陆地将彻底消失,在一到两年内北半球大部份城市将沉入海底。”
严正惊呆了,他拿着话筒怔了良久,看来事态的变化比在他预测中要严重得多。他吸了口气,说“尽管通知中央,做好相关预案和防洪抗灾工作。”
六
肖扬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他冲了个澡,在沙发上坐下来,用遥控器打开电视,正好在播放晚间新闻,画面是北极冰河,浮冰顺着水流流入海水。只听播音员说,“根据最新收到的消息,北极冰川大面积融化,雪崩时有发生,海平面在三天内就升高了厘米。有关专家称,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不断升温,这是气候变暖导致的,世界各国正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抑制这一现像。”肖扬看到这一消息,整颗心顿时提了起来,严正在科学院工作,严晓月在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他太清楚这事情的严重性了,这新闻只不过在稳定民心罢了。他抓起电话打给严晓月,“晓月,你看新闻了吗?”
“你是指北极的事儿吧?”看来晓月早就知道了。“中央已作了布署,由各个研究院成立‘北极科研小组已经成立了’,后天就出发。”肖扬吃了一惊,“你是不是也要去?”晓月知道他担心,故意开玩笑地说,“本小姐是严正的女儿,是海洋科学研究年轻一代的佼佼者,这种事怎能少了本小姐?”肖扬急道,“北极现在极不稳定,会很危险的。”
“你做警察不危险吗?你能在人民最需要你的时候离开你的岗位吗?”晓月收起顽态,认真地说,“肖扬,地球面临危机,人类将要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这个时候我们除了抵抗,别无选择。”肖扬一听这话,只觉一股热血涌上心头,在此之前,晓月还是个顽皮的小丫头,一有机会就拉着他去吃肯德鸡,拉着他去逛街买衣服,在他面前撒娇。可在此之后,她好像突然之间长大了,她的语气,她的声音成熟得让他感到陌生。“晓月,我知道我没有办法阻止你,我除了支持你之外,也别无选择。说心里话,我一直以为你是个永远也长不大的野丫头,可今晚我感觉你突然长大了,我在不舍的同时,也以你为荣。”
晓月“啵”的在电话那头亲了肖扬一下,“亲爱的,我也以你为荣,我永远都爱你。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不管我在什么地方,请你相信,我会永远想着你。”肖扬听这口气有点留遗言的味道,忙说,“晓月,我不准你乱想,不管发什么发生,你要记着我在等你回来。”电话那头沉默了会儿,“亲爱的,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们都个人心里都很恐惧,万一在冰上走的时候,冰河突然碎裂了怎么办?万一雪突然崩下来怎么办?我们想了很多很多,但当想到这是国家分派的给我们的任务,想到这是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想到世界人民的生死安危都寄托在了我们身上,亲爱的,我们已经做好了做坏的打算。”
肖扬听完,泪水刷地流了下来,他感觉从来没有如此地爱过晓月,不管她以前如何的使性子,如何的调皮,但此时此刻,她是这世上最伟大的女人!
三天后,肖扬去机场送行。这三天来晓月一直在忙着出行前的准备工作,两人没见过一面,一见面就紧紧地抱在一起。肖扬只觉肩头凉凉的,他知道那是情人的泪,他捧起她的脸,只见她清澈的眼里含着泪,天真的脸上多了几分憔悴,这憔悴使她看上去成熟了许多。“晓月,不准哭,我们还会见面的,一定会。”
严晓月看着肖扬的脸,点点头说,“一定会的。”千言万语化作了一股信念,以至于在两人最艰苦的时候,也是靠这股信念苦苦支撑着。
不一会儿,严正、李元浩等相关专家陪着中央主要领导前来壮行,一位国务院委员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大意是说,这次前去北极的都是国之栋梁,是百里挑一的精英,党和人民非常相信他们能满圆地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全国人民热切地盼望着他们凯旋而归。
严晓月等一干人听了这番话,只觉血脉贲涨,一股豪气直冲胸腔,冰河怕什么,雪山怕什么,全世界人民都在热切地关注着我们,哪怕是死了也死得英雄!
科研组出发了,晓月与父亲拥别后,回头看了肖扬一眼,微微一笑,转身随着队伍踏上了飞机。肖扬看着那娇小的身影慢慢地消失在机舱,一股热泪忍不禁涌出眼眶,那曾是一朵从温室里培养出来的花,她曾是那样的娇弱,她本应该在精心地呵护下继续成长,可是在灾难面前,在祖国和人民需要她的时候,她走得是那样地坚定从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