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吴月
“吴小姐,这段时间你让我们刮目相看,你让我对传统女性的认识提高了好几个层次。”吕梁看着眼前还有点羞涩的吴月,大大的眼睛、洁白的皮肤,给人一种温柔贤惠的印象,但吕梁知道,绝对不能轻视这个被温柔掩盖的自强之心!
“首长,谢谢您的夸奖,大家给我很多帮助。”吴月微微一笑说道,她对父亲的举动理解,也对所谓的秘书工作有些期待,没想到熟悉之后自己发现竟然喜欢上了这份工作,不,确切的说是喜欢上了忙碌的感觉、被认同的感觉,模模糊糊说不上来,但自己确实很喜欢,吕梁的夸奖让自己更加欢喜。
“吴小姐,还是叫我吕梁吧,要不吕先生也行,首长太生分了。这段时间的工作有什么感受?累不累?”
“不累,我很愿意工作。”吴月赶紧摇头,想说些什么,但又说不上来。吕梁看着吴月有些着急但又开不了口的样子问道:“吴小姐,有什么事情吗?”。
“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喜欢忙碌的感觉。”突然吴月抬起头来,目光坚定的说道:“以前从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只是听从家里的安排,嫁人生子,从没有想过还能做这些事!”
吕梁稍微呆滞了一下,这是女权主义思想萌发啊,这是近代女性向现代女性迈步的开始!看着坚定的吴月,吕梁觉得自己的计划正适合她。
“吴小姐,我很欣赏你的想法,实际上在西方国家,比如说英吉利、美利坚、法兰西等国,已经出现一些女性的工作岗位,而且因为女性心思细腻,更加适合打字员等工作。我支持你的想法,因此有一项工作要交给你,这项工作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抛头露面,但我向你保证,绝对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吕梁说完吴月陷入沉思,良久,吕梁忍不住开口问道:“吴小姐如果不愿意也可以继续做秘书工作,并不强求的。”
“不,不是的,吕先生,我是怕自己的能力不够,辜负了你的期望。”
“呵呵,吴小姐,你还不知道你体内蕴含着多么大的能量,我给你的这个工作绝对能够让你充分发挥!怎么样?”
吴月没有再犹豫,抿着嘴点了点头,吕梁开心的说道:“我们有大量的工厂、农田,雇佣了数以十万计的工人、佃户,再加上其家属,总计能超过四十万人,分布在惠州和周边地区。这些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识字。我们已经开展了工人夜校、培训班,保安团文化班等,但这还不够,这是计划书,下一步教育工作将在全体民众中铺开,凡是低于十五岁的孩童都要入学学习文化,小学、中学、技校、学院等等正在建设,资金、物资、教材、教师都有我提供。吕蒙,进来!”吕梁对门外高喊一声,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人走进来。
“介绍一下,这位是负责教育工作的吕蒙先生,从今天起,你将作为他的副手,协助开展教育工作。具体细节吕蒙会教给你,我的要求是,三个月内所有的学校建设完毕,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要入学,所有的工人都要进行培训教育。”吴月和吕蒙打了个招呼,然后就被吕梁的说得热血沸腾,她感觉要迫不及待的投入到工作中了。在所有人中普及文化吗?这是多么大的事业!
很快吴月就在吕蒙的带领下进入状态,此时她的副手,基因人吕民正在向她汇报:“教育部门规划建设学校三十间,其中小学二十间、中学八间、技校夜校等成丨人教育学校两间,预计将容纳学生六万多人。目前建设完毕的学校有十七间,各种物资正在安装搬运,学校的老师、教材还有管理部门全部到位,马上就能开学。”
“等等,吕民老师,学校的老师们和教材从哪里来的?”吴月敏锐的抓住了关键点,确实,所有的教师、教材都是基地出品,学校建好后立马就是现代化的学校!
“吴小姐,他们都是首长从美利坚带回来的,首长在那边有很大的背景。”吕民按照之前编好的说道,包括之前的技术人员、工程师、管理人员、教官等统统都是美利坚来的。吴月半信半疑,但她从没有出过惠州,更别说大洋彼岸的美利坚了,如果是知道情况的人就会知道不可能,美利坚排华那么厉害,哪有那么多高等教育、技术人才啊。吕梁手下的基因人数量已经超过了三千名,他们构成了体系的中高层。
“好吧,需要我做什么?”
“根据吕蒙老师的安排,你将负责老师学生们的住宿、吃饭等生活安排,招收佣工打扫卫生、做饭等,最重要的是宣传说服家长们把女孩也送到学校中来,这应该是最困难的工作。本人建议使用利诱的手段,比如说只要把孩童送到学校来,学校就会负责学生的吃住,这会给家庭剩下大量开支;另外,不把孩童送到学校的家庭将不允许到工厂做工,或者征收更多的田租。”
吴月感觉别的事情还能把握,但抛头露面去各处做说服工作就有些难为情。各种宣传公告贴出去,大部分家庭都乐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中,这是千载难逢的大好事。但总有那么一些人,要不就是舍不得送出半个劳动力,要不不愿意女孩上学,即使是打开国门许久、对外接触良多的广东地区封建思想仍然巨大,这些家庭就需要先进行说服、再使用强制手段。
这天吴月就跟着一支工作队到一户死硬的农家做工作,一路上吴月总是感觉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好多人之前都是吴家的佃户,认识自己的不少。吴月只能把头低下,尽量掩饰自己的不安。
“吴小姐,没有什么丢人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早已过时,我们跟着首长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您应该昂首挺胸,并为自己的作为感到骄傲才是。如果有什么人在背后说闲话,就当听不见就是。”吴月身边的是一名女基因人,也许是榜样的作用,吴月逐渐感到不那么难受,很快就随着众人来到了这户农家。
“你们给我出去!我家的孩子我说了算,男孩我送去了,女孩谁也别想带走!男尊女卑,这是人伦理法,一个女孩子在外面晃荡成何体统!”那户农家门外一个老人正在往外赶工作队的成员,吴月站在门外脸颊通红,似乎被说中了,一双手都不知道往哪放。
“爹啊,咱不把素绢送学校里,租子可要涨两成啊!”一旁的中年人正苦口婆心的劝着老人,看来他是女孩的父亲,老人是女孩的爷爷。
“住嘴!”吴月身旁的女基因人吕薇突然大声喊道,那名老人指着她正准备说些什么,估计是批判这名女子抛头露面、不尊礼法吧。
吕薇冷哼一声,大声说道:“所谓的礼法几千年来让女子成为男人的玩物、附庸,毫无社会地位、备受欺凌。但女人就不是人吗?只不过因为男人的强壮才造成了男尊女卑的道德观念,但现在不同了,在吕梁大老爷手下有许多女性做事,她们做得不比男人差,难道你们忘了吗,现如今统治这个国家的,就是一个女人!”吕薇一番话铿锵有力,尤其是最后一句,让老人无法反驳。确实如此,你能说老佛爷的不是?
吴月被吕薇震撼的不行,解决掉这个家庭后吴月一直跟在吕薇后面讨教,吕薇也毫不保留的向她介绍女权主义的概念和女权兴起后女子的社会地位,甚至家庭中女子当家这种事也全部说出,并深深的印在吴月的脑海中,这让吕梁以后吃了不少苦头。
在吴月等人的努力下,大范围的教育迅速普及,大量的学生、工人入学。吕梁深知,教育是重中之重,必须长期坚持,有时候甚至可以采取强制手段。这个年代拼的是综合国力,任何一环缺失都不行,工业、农业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后世说起这个年代的强国,都会用几个指标去衡量:钢铁产量、产业工人数量、识字率、铁路里程等等,要成为一个强国,这些缺一不可。现在只是在吕梁自己的辖区下进行,之后要在全国铺开。
第二十一章 造船厂
在这个一穷二白的年代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即使有钢铁基地这个超级作弊器,吕梁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所有的事情都要从头建设,没有一点基础可以利用。人才需要一点点培养、工厂、农田、军事都需要倾注精力,还有规则的制定、思想的改良、教育的普及等等。吕梁感觉忙得昏天暗地没有出头之日时,一个好消息终于让他精神振奋——港口和造船厂建设完毕,可以进行生产和使用。
二十世纪初的海洋是战列舰的天下,凭借大口径火炮和很强的装甲防护能力,称霸海洋若干世纪,直到二战时期发展到顶峰,也就是那时航空母舰取代其地位。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往往会用来衡量能够生产多少艘战列舰。
战列舰是一个强国的标志,吕梁无法用语言形容对战列舰的向往,但现在还不是好高骛远的时候。远东这片水域,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列强的注意,想偷偷摸摸的发展海军不被发现是不可能的,即使生产出一艘万吨级的战列舰,也无法保证训练时不被发现。吕梁的计划是现行建设一处港口,和一个造船厂,用这个造船厂锻炼一批造船工人,培养一批技术工人,为政权稳定并获得一处良好的港口后的军舰制造打下基础。
惠州地区缺少良港,漫长的海岸线上没有一处合适的港湾,荃湾附近的海面一边是小岛,一边是半山,最麻烦的海底还有淤泥。后世是采用现代化的定向爆破技术,使用了超过640吨炸药削平了一座山才为港口建设打下的基础。在吕梁的安排下,一开始海底采矿车采集的建筑材料就是挖掘的这附近的小岛、小山和海底泥沙,不但为清理港口打下基础,还为工业基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材料。截至目前,港口附近的小山等障碍已经全部被清除,海底淤泥的清理也初步完成,从小山小岛挖掘的山石用于填平海湾,使得码头的建设速度全面加快。可惜的是,这里只能容纳一个中型的造船厂,周边地形也不适合防御外敌入侵,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钢铁厂已经投产两个月,生产的钢材仅能满足厂房建设和道路建设所需,远远没有达到设计产能,这很正常。造船厂的基础铺好后所有的机械、原材料都是来自基地,第一批接受培训的工人已经进入厂房,开始在基因人的指导下学习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现有工人的工作效率,吕梁的工厂一开始就全部采用标准化、流水线生产模式,一颗蒸汽机上的螺丝钉将来甚至可能用在一艘运输船上。事实证明,大规模生产采用标准规格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业能力,但这样的模式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实施的。好在吕梁在基因人的提醒下很早就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以高素质基因人为基础的各个车间和管理部门就像一个整体,一个命令可以被毫不保留的执行。
因此造船厂开工后的第一艘轮船吕梁选择的就是自由轮。自由轮被称为二战时期的工业奇迹,美国人使用预制构件和装配的方法大规模生产船只,曾创下24天下水的世界纪录。自由轮是当做可消耗品使用的,由于德国潜艇的威胁,一艘自由轮只要成功的穿越大西洋就被认为是完成了其建造使命,因此质量上很不可靠。自强造船厂目前建成三个船台,由基地提供各种预制件,工人们只要在这里组装就可以了,其质量比自由轮强得多。吕梁将这种船取名为自强轮,因为成熟工人的缺乏和基地产能不足,目前只有一艘在建,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工人。等内地各个工厂建成并成熟后就可以为造船厂提供各种预制件,不再需要基地提供了。到那时将会有大量的货轮下水,为工业区的产品运输提供强大的助力。
当造船厂开工建设第一条自强轮、钢铁厂磨合生产时,第一艘战舰在基地的船库悄然下水。一开始基地就拿出百分之五的产能用于这艘战舰,经过七个多月的生产,终于建造完成。以后世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为模板的这艘军舰被定为南海级、南海号,之所以生产这么一艘战舰,一是为了训练海军官兵,此时招募的水手全部都是身家清白的渔民,各级军官都由基因人担任,这对立志建设一支制霸全球的海军的吕梁来说是不正常的,基因人不能永远顶在关键位置,普通人的培养迫在眉睫;第二个原因就是保密,克利夫兰级轻巡的最高航速可以达到32节,在遍布渔船、各国货轮、军舰的远东海面,南海号训练时可以凭借速度甩开所有追踪者,让外界无法判断这艘军舰来自哪里。三十年的差距让这个时代没有一艘军舰能够威胁南海号。
与此同时,吕梁的海军也随之成立,一百名基因人军官为首,七百名普通士兵经过五个多月的学习、训练,已经具备了上舰的能力,但要想充分发挥战舰的威力还要经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毕竟他们原本都是大字不识的文盲。这也是无奈的选择,吕梁招募的士兵、工人全部都是平民阶层,这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忠诚和纯洁性,在一张白纸上勾画总是要舒服些,不然以后难民出现内部的混乱。对这支新生的海军吕梁的要求很低,初次出海只要能安全回来就好。
基于基地和工厂离海边很近,海防工作也在军舰下水后完成布防。基地和港口附近修建了五座钢筋混凝土炮台,而且是覆盖式的半封闭炮台,而不是露天式炮台,防御能力强大。按照德国“大西洋壁垒”采用的铸造手段和火炮口径,一共安置了105mm岸防炮4门,155mm火炮2门,280mm口径岸防炮2门,这些采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技术的火炮在口径、射程和威力上全面超越这个时代的战列舰主炮,能够有力的保护基地和工业区。以前无畏时代标志性的君权级战列舰为例,其343毫米主炮无论是射程还是射速都不及二战标准的280mm岸防炮。新招募的五百名士兵主要负责后勤运输、炮台维护等工作,而火炮的操作则交给基因人士兵负责。
第二十二章 密议
光绪二十六年的广东不缺少话题,先是大清顶梁柱、淮军首领李鸿章李中堂大人到任两广总督,大手笔打黑除恶;然后是京师传来噩耗,义和团大闹北京城,慈禧老佛爷下令与万国开战,接着就是八国联军攻破大沽口、天津卫,最后打进京城,大清精锐竟抵挡不住,满朝文武拿不出一点办法,逼得老佛爷狼狈逃离京城,大清最后一点颜面也被毫不留情的撕下,地方督抚大臣搞了个东南互保,作壁上观。有志之士不禁哀叹,我大清熬过了长毛之乱,这一次恐怕再无回天之力,大清走到尽头啦!
当然,平民百姓不关心那些,顶多作为闲来无事之时的闲谈之资,有空到茶馆听上两句也还不错。他们关心的是米粮油盐是否涨价?棉布是否便宜了一些?邻居老王行踪诡异,老是在我家门口窥探,难道有什么企图?在平民百姓中今年最大的新闻莫过于东边惠州的崛起,惠州历来富庶这都知道,没想到先是在市面上出现了廉价的棉布,质量还不错,只是量少,只在吴家等少数几家店铺出售,要是不注意就被抢光了。后来市面上出售的廉价棉布越来越多,而且都标注着自强棉纱厂的字样,往常热销的洋布竟变得无人问津!等惠州自强工厂招工的消息传开后大家才知道,便宜实惠的自强棉布竟然就是本地出产。再后来流传的消息越来越多,去过惠州的人都说那里的工厂一眼望不到头,到处都是冒烟的烟筒、轰隆隆的机器声,工人的报酬比做用工多出好几倍,管吃管住不说还能学文化,还说那是一个名叫吕梁的吕大老爷办的。娘咧,那个吕大老爷好大气魄,能耐上天啦,咋一眨眼的功夫就置办起这么大的产业?
普通百姓知道的少,广东的大商人、大乡绅们敏感的很,消息来源也多。办一个工厂那得多少钱?不是什么人都能办的!那吕先生是因为有美利坚的洋人做后台,再加上笼络本地乡绅才能做那么大,要不然早就被别人一口吞了!他们也眼馋,但还沉得住气,等市面上出现海量的自强棉布后这些人开始坐立不安了,都知道棉布的利润惊人,这银子不能都让惠州人给赚了,等到大量的自强火柴、面粉出现到市面上后这些人马上决定有所行动。
“吕先生,老朽这次来的意思你都知道了,这么大的事我不敢善作主张啊。”吴石敏说道,他和惠州乡绅这次来就是因为有广州乡绅和商人找到他,也想掺上一脚。
吕梁有些奇怪,问道:“老爷子,那些人想掺和进我们的生意,到时候就会分薄大家的收益,您怎么会为那些人带话?”
“吕先生有所不知,来找老朽的都是广东传承几百年的大家族,他们的势力、底蕴可不是我能抗衡的,如果他们有心妨碍,我们的商品在广东是一件也别想卖出去,更有可能遭到官府、商人、流氓等等各方面的干扰。在惠州我们这些老头子还能说了算,出去就做不了主了,我也知道他们有趁火打劫的意思,但实在是推脱不开啊。”吴石敏有些无奈,他还是看得开的,其他乡绅因为气愤,大部分皱着眉头不说话,有几个性子急一点的干脆破口大骂。
“各位长辈,如果我说他们掺和进来非但不是坏事,还是好事,你们可否相信?”吕梁的话让众人摸不着头脑,人多了分钱的就多,难道不是这个道理?但都知道吕梁还有后话,因此看着吕梁等待他的下文。
“各位都是书香传家、良田无数,商铺只是作为家族的附属产业,就算是参股自强集团,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土地上,不知我说的可对?”众人纷纷点头,这没有什么不能承认的,家族的根子在土地上,这是几千年来传承的传统,绝对不可以打破,置换股份的土地只占家族产业的少部分,已经让家族肉痛了。
“我的意思是各位的家族并不善于经商,而广东地区开埠已久,专门经营商铺的商人不知凡几,更有十几家非常有实力的商家,商铺遍布全国,还有晋商、徽商、浙商的商会,他们的势力更是惊人。现如今我们的商品还没有占领广东市场,更有洋人竞争,如果让他们参与进来,我们的商品将更快捷的运到各地,走进千家万户,到时候赚到的银子不是现在可以比拟的。而那些大乡绅家族传承百年,势力遍布广东,他们的加入将成为我们的保护伞,试问,到时在广东谁会难为我们?不论是官府、民间还是洋人都不敢动我们分毫!”
“吕先生,洋人可不是好惹的,听说他们现在已经打到京城,都把老佛爷赶出去了,如果他们因为产品滞销恼羞成怒、派兵攻打该如何是好?广州的洋人军舰我可见过,大炮架起来在珠江上放上几炮,没人能承担那个责任啊。”吴石敏问道。
“各位不要忘了,我的背后站着美利坚人的安布雷拉公司,他们想动枪动炮,先问问美利坚人答不答应。再说,我从美利坚买来大炮,到时候说通官府,派我们自己人在广州附近建起炮台,就能让那些军舰有来无回!”
众人散去,吕敏站在吕梁身后道:“这些人鼠目寸光,也就是吴石敏有些见识和胆识,其他人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就被说服的。”
“呵呵,厉害关系我已经全部说清楚了,能不能同意就是这两天的事情,实在不行就推开那些人,与整个广东的乡绅、商人合作势在必行,大势所趋,他们挡不住。”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所有的乡绅都汇聚在吴石敏的家中没有离去,没有商议出个章程众人不敢离开。每个人都在反复斟酌,思考着每一种可能性,这的确不是开玩笑,如果不同意,难保吕梁会做出什么壮士断腕之类的举动,如果同意呢?真像吕梁说的那么美好?
董家家主说道:“我看吕先生心意已决,不知各位有什么想法,不如说出来大家一起商议?”
“我看啊,吕先生所做之事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买地,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随同招工队伍的保安团家丁,服饰、举止一致,各个长枪短炮、精神昂扬,恐怕不比朝廷的精锐差多少,听我的家丁说那些人平时言语很少、目光冷漠,稍有风吹草动就列阵警戒,而且拿的长枪从未见过,但绝对比我们手里的家伙强。这是练军的架势啊,我担心他所图非小,咱们是不是上了贼船?”
“要我说,吕先生要人有人、要钱有钱、门路通天,你看这才多长时间,咱们惠州就大变样,光说那些洋灰路吧,以前谁能想到?这朝廷已经不是几百年之前刚入关时的样子,长毛之乱要不是曾国藩、李鸿章那些汉人忠臣,早就变天啦!既然上了贼船就不能中途下来了,赌一把,要是成了那可是几代人的大富贵啊。”
“如若反叛,朝廷派大军来围剿该怎么办?”
“你就放一百个心,这些年大清烽烟处处,其实已经烂到骨子里,即使围剿,依我之见也只有一击之力,一击不成绝无能力再次反扑。你看那绿营、水师,哪有兵的样子!就算是淮军、湘军之流现如今也不堪使用。只要钱财使到了,没人愿意真刀真枪的拼命!”
众人越说越起劲,反而只有吴石敏一人端坐上席,默然不语。众人之中他看得最清楚,跟随吕梁的决心也最大,要不也不会把最宠爱的小女儿吴月送过去,那就是表忠心的。
“吴老爷,你也说一句吧!”有人忍不住了,乡绅中以吴家与吕梁走的最近,在乡绅中威望最高,众人已经商议的差不多,都看着吴石敏。
知道需要自己一锤定音,吴石敏不紧不慢的说道:“此人心怀大志,能力不俗,兼具洋人在背后撑腰,事成的可能性极大。不如此时做个从龙之臣,以后也好为子孙谋个富贵,我吴家愿意支持吕先生的计划。”
吴石敏的话算是帮众人吃下了定心丸,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万一将来有个好歹吃亏的也不只是自己,就那么办吧!
“各位,先别急着走,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情不得不解决。既然各位都认定吕先生是做大事的人,而且也愿意投靠附从,那我们就得做一件事让吕先生放心,也算是投名状。”
“什么投名状?我们愿意让出利润难道不是?”
“咱们得做出一件事让吕先生看到我们的忠心,多余的话不多说,各位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是我们每个家族中都有大量的火器、壮丁,不如送出大部分交给吕先生,只留下看家护院的几十人就行。这样的意思是我们的安全交给吕先生保护,身家性命都交出去了,还不够忠心?吴家愿意这样做,各位如果不愿意也不强求,只当是我的一个建议吧。”
众人都被吴石敏的魄力震撼,这样的事都做得出来,看来吴石敏这个老狐狸是打定主意紧抱人家大腿了。这个提议没过多久就被所有人认同,不仅如此,众人还认为应该将家族中大部分青年子弟都送到吕梁的麾下。
吕梁料到了结局,没想到的是他们归附的如此彻底。火器他不稀罕,都是些上个世纪的火器,最先进的不过是后膛步枪,连米尼枪都没有,收集起来后当成废品丢在仓库里。十几个家族总共送来了五千多名壮丁,让吕梁不得不感叹地主武装的强大,编入保安团后从基础开始训练,各项训练内容与之前的一模一样,承受不了的滚蛋,吕梁不养闲人。三百多名家族子弟根据意愿进行分配,也是从基层做起,吕梁不怕这些人的旧思想干扰自己的事业,基因人会给他们洗脑,都是年轻人,少不了热血激丨情,他们是最容易被同化的一群人,等接受新式的文化、历史、价值观教育后不怕他们不归心。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甚至比基因人更激进,完全把家族抛在脑后,同学校出来的学生一起成为吕梁事业的急先锋。至于那些壮丁,都是穷苦人出身,最终由超过四千人通过了考核,成为保安团的一员。
保安团在壮丁加入、招募新兵后人数达到八千人,吕梁将其编制为一个旅、三个团,装备这个时代最先进的轻武器,并划出一块偏僻、广阔的土地当做军营。与乡绅达成一致后许多事可以放开手脚,比如说炮兵训练终于开始,再也不怕被发现告密。每个团编制有一个炮兵连,装备7门92式步兵炮,每个连编制有一个炮兵排,装备5门m2-60毫米迫击炮。炮兵需要一定的知识水平,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艰苦的训练。
第二十三章 招商会
“乔老板,没想到这次惊动您的大驾,怎么,您也对惠州吕梁感兴趣?”
“梅老爷,乔家不比您大业大,我们是商业起家,这样的大买卖当然不会错过。您呢?是想入股工厂还是想贩卖棉布?”
“呵呵,谁知道那位吕先生出的什么主意,把我们都叫到惠州去开什么招商会,到时候再说吧。”姓梅的老爷名叫梅德龙,是广东有名的大家族、大豪绅,吴石敏口中不能得罪的家族中就有梅家。乔姓老板是晋商乔家在广东的主事乔子律,在广东多年,与各方势力都很熟悉,这回两人是在从广州去往惠州的路上碰上的,不免打个招呼,互相打探一下,都是人精,谁也没打听出什么来。
自从洋人到了广州,各种新鲜玩意接踵而至,其中就包括两人现在乘坐的四轮马车。两匹骏马拉着装饰豪华的马车,两边是几十名骑马的持枪护卫。乔梅二人碰面后进入同一辆马车中,一路上热情洋溢,其实暗地里交锋不断,要是让吕梁听了就会感叹聪明人的世界自己搞不懂。将将进入惠州地界时,颠簸的马车忽然变得平稳起来,两人从窗帘往外一看,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条笔直的洋灰路!路上马车载着沉甸甸的货物,行人往来如织,不远处的路边还有茶摊供路人休息进食。
“老爷,打听过了,从这里一直到惠州,再到海丰,都是这种洋灰路。”听到手下打探的信息,梅德龙与乔子律都有些诧异,他们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仍旧被这条路震到了。
“想不到惠州竟然出现这种道路,据我所知洋灰路耗费巨大,光是洋灰就不是一般人能弄到的,莫非惠州吕梁那里还有洋灰厂?”乔子律率先说道。
“乔老板,老朽见识不如你,这洋灰我也听说过,难道很值钱吗?”。
“不错,梅老爷有所不知,广州附近就有一家英国人开办的洋灰厂,城里许多楼房建筑都使用了洋灰作为建筑材料,用途广泛,价格不菲,但开办一家洋灰厂很费周章,听说广州曾有一些商人想合资办厂,后来因为需要的资金太多,而且开办时间长而放弃。听说北方唐山有李中堂下令开办的洋灰厂,但半死不活,现在不知什么情况了。”
梅德龙倒吸一口凉气,就连朝廷也办不了的工厂,吕梁那个后生就能办到?传言他有美利坚公司做后盾,难道是真的?
惠州西边的工厂很少,但一路上两人已经震惊不已,到达惠州自强大酒店后不久,来自广东各地的大乡绅、大商人陆续抵达。吴石敏带领惠州乡绅在自强大酒店开设午宴,对众人迫不及待的问题一概不理。只说大老板吕梁吕先生将在下午带领众人参观棉纱厂、面粉厂、钢铁厂、机械厂等之后再做说明,主事人吕梁不在,众人虽有些不满,好在赚钱要紧,也不深究,听从安排就是。
不参加午宴的原因是吕梁及其讨厌这种酒席场合,虽不至于闻着酒味就吐,但对酒席上推杯换盏、虚与委蛇的场面很不耐烦。午宴结束的很快,众人的心思也不再这里,倒是这个自强大酒店的装潢、服务很感兴趣,这是吕梁按照后世星级酒店的模板建造的,对这些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各位,实在抱歉,吕某因突发事故,错过午宴还请各位长辈恕罪。”吕梁踩着点进入酒店,正好众人喝完,大厅里坐了一屋子人,粗略估计应该有六十多人。这些人掌握着广东的大权,代表着广东商界、地方和官府、军界的势力,有些人甚至能影响朝廷中枢的运作,因此对年轻的吕梁很不以为然,都是随意的拱拱手表示回礼。吕梁也不在意,等见到自己的实力后这些人的态度会改变的,这也是让他们参观工厂的一个缘由。
吴石敏圆滑老到,替吕梁打着圆场,起身大致介绍一圈,时间已是下午两点左右。出了大酒店,众人登上马车,直奔最近的面粉厂而去。
“各位,这就是我们的自强面粉厂,占地八千平方米,现有工人四千名,昼夜可生产面粉五万多包。二期扩建工程正在进行。”
“这是自强火柴厂,现有工人两千多名,每月可产火柴三十万盒,二期扩建工程正在进行。”
“这是我们自强集团的支柱工厂——自强棉纱厂,拥有蒸汽机二十台,第三期建设完毕后将使用更加先进的蒸汽轮机进行生产。拥有纺织机一万三千台、纱锭二十万枚,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纺织工厂,而且规模仍旧在扩大。”
“这是自强钢铁厂。”
“这是自强机械厂。”
参观活动在下午五点才结束,大工业生产的壮观景象不是这些土老帽能够想象的,就算是那些大商人也没有见过规模如此宏大的工业区,那直通天际的大烟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