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这才都伸出筷子品尝。
聿生本也是爱吃鱼的,看李田那表情这鱼确实美味,所以也举箸欲尝。哪知筷子刚伸到一半,便瞥见雁儿板着个脸赏给了自己一记白眼。
聿生大窘,狠狠地咽了一口唾沫后,很不情愿地又将筷子放下。
李田很是疑惑,“聿生贤弟为何驻箸不食?”没想到他很留意聿生。
“额……最近……鱼肉过敏……”聿生竟然想出这么个理由。
张仲景不禁哑然失笑,想是他想到聿生脸上的五指印,已经猜出聿生和雁儿有些什么误会了,不过他也没有点破。
“不知雁儿可曾许配人家?”张仲景突然问道。
“还不曾有合适人选,何况雁儿乃我独女,还想多养两年。”李田这时就有些情绪低落了,聿生猜测是他想到自己只有一女却无子,心中遗憾。
随后大家聊了一番奇闻异事,方才席毕。
退席,李韵却把聿生悄悄叫住。
“不知长音兄有何赐教?”这李韵字长音,年龄大于聿生,所以聿生称他长音兄。
“不知聿生兄有没有想过建立功名?”李韵悄悄道。
“此话何解?”聿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今黄巾贼起,天下大乱,却正是英雄用武之时!”李韵很认真地说道。
“恩,乱世出英雄嘛!”聿生随口接道。
“乱世出英雄……此语甚妙呀!如今各州郡迫于黄巾压力,都在募集乡勇,我已征集附近有志壮勇数百人欲抗黄巾获取功名,怎奈大哥说我虽智却性格内向,无御下之力,只可作幕僚之事,不适为将,怕我有失不许我去,不过如若聿生贤弟愿意一同前往的话,必定大事可成!”李韵看似对从军报国很有兴趣,不过他和李田如此看重聿生倒是让聿生不太适应。其实聿生不知道,自己虽然自己不觉得,但是吸纳了后世无数名士对汉末三国形势的剖析后,自然随口便是精辟之论,故而让李田和李韵另眼相看。
建功立业本非聿生所愿,不过也不能这么一直跟着张仲景,思来想去,自募乡勇或是目前一不错选择。到时同为汉军,也便于早日投身大的军阀门下混个吃喝不愁。又细作询问了一番后,架不住李韵的游说,聿生终究还是答应与之一同建功立业,李韵也许诺日后队伍由聿生为主,自己为副。
两人言定过些时候等李田养养身子才公开此事。
聿生告别李田后决定去城中集市转转,他期盼能再碰上那天那个瞎老头,或许能让他指点一二。
刚出李宅不久,聿生便看见一男一女在路旁嬉戏。少年人高马大,浓眉大眼,颇有几分帅气;而那个少女不是别人,正是刚才席间见到的李鸿雁。
聿生心中泛起一丝不爽,虽然鸿雁并非他的什么人,但是绝大多数男人看见妙龄美女和帅哥一起恐怕都会泛起一丝嫉妒吧。
反正闲着也是无聊,聿生的嘴很不自觉言道:“哎……女大不中留呀,李兄怕该早些准备嫁妆了……”他一边说一边瞟向李鸿雁。不得不说,聿生的嘴很贱……
李鸿雁闻言后本就不悦,转头一看,原是聿生,心中更怒:“管你什么事!哼!”嘟哝个小嘴怕是挂个茶壶也绰绰有余。
“这位兄台是……”少年的态度倒是彬彬有理,他见聿生和李鸿雁认识,便出言询问。
不等李鸿雁说话,聿生便道:“我是雁儿叔父!”
“胡说八道!你哪是我叔父!”李鸿雁明显不服气了,他对这位突然多出来的“长辈”可没有半点好感。
@奇@“汝父称吾为贤弟,那么我不是你叔父是谁?”不得不说,聿生的诡辩还有些道理。
@书@李鸿雁顿时哑然,而那个少年呆头呆脑地叫了一声“叔父好!”,更是让李鸿雁气得跺脚。
@网@“云哥!不要理他,就是他把你送给我的玉佩给弄坏了的!”聿生毕竟是人,此事自己心中有愧,不绝老脸一红,尴尬不已。
李鸿雁拉着少年要走,少年还是恭敬地向聿生道别:“那么晚生赵云现行告退了。”
聿生还心思这小伙子还挺有礼貌,突然想起“赵云”二字,“等等!你说你叫什么?可是叫做赵云!”
“正是赵云,不知叔父有何吩咐?”赵云不解聿生为何如此激动,李鸿雁看聿生那激动的样子也吃了一惊,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看不出你小子便是常山赵子龙!”聿生疑惑地摸着下巴道,显然眼前这位少年虽然也是一表人才,但是介于《三国演义》中对赵子龙在长坂坡神一样的描写,这位和他心中的赵子龙还是有些差距的。
“赵子龙?晚生还未弱冠,尚未有字啊……”赵云不解。
“啊?我就是看你一表人才,实在是人中之龙,你又是赵家子弟,所以误以为你字子龙呢……”聿生自知失言,所以又在编撰谎话。
“赵子龙……恩,不错!以后我弱冠取字便用子龙二字了!多谢叔父赐字!”赵云高兴地说道。
聿生一脸无奈,原来赵子龙这子龙二字是自己给人家取的呀……不知后世的子龙迷知道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绪。
子龙获字,很是高兴,不顾李鸿雁的不悦约了聿生明日喝酒,聿生巴不得和这日后的三国拉上关系,自然不会推辞。
临别,李鸿雁警告聿生:“今日所见万不能告诉爹爹!否则有你好看的!”他一边说一边竖起小拳头,有了前面脸肿的惨痛教训,聿生毫不怀疑这位少女敢于将自己打作猪头,所以没有半秒考虑便答应了保密。
第十三章 广宗狂将(上)
到了与赵云约定的喝酒时间,聿生到昨日与他见面之处去,果然见到赵云在那等候。赵云带聿生到一家较为偏远的小酒馆去,据说是这里的下酒小菜特别别致。
这家店说是酒馆,倒不如说是个酒摊。随便在街边搭起竹竿布棚,外加三张桌子长凳若干变成了赵云嘴里所说的酒馆。不过待到下酒小菜端上来,聿生尝了一下,果然别有风味。
就着下酒菜两人把酒言欢,倒是大有相见恨晚的味道。赵云还真把聿生当做了李鸿雁的叔父,对之甚恭,聿生也借机将赵云笼络了一番。
正举杯畅谈之时,忽闻争执之声传来。聿生和赵云放下酒前去观看。
原是邻桌四壮汉趁着酒劲对店家女儿评头论足,结果一书生实在看不过去,上前大谈礼义廉耻,结果被四人推到在地,还要他求饶,否则要痛扁他一顿。
书生虽然体弱,但却很硬气,一看就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倔脾气。四醉汉身强力壮,酒客本就寥寥无几,虽多有言语规劝双方和解,却无人敢上前制止。
不知是借着酒劲还是因为有了赵云在身边,张聿生很有侠士风范地拉着赵云站到了书生和四名醉汉中间,他还是知道自己的斤两,没赵云在他可不敢去炫。
“小子!你想干嘛?”一个大汉瞪圆了虎眼道。
“所谓和气生财!我看那书生和四位有些误会,所以特来助各位何解!”聿生表现得很有风度,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反观赵云,则畏畏缩缩站于聿生身后。
围观群众指指点点,大多对聿生颇具好感。
“你算个什么东西?”一个头足高出聿生两寸的大汉用手指狠狠地指着聿生胸口道:“若是再不识趣,我连你一起打了!”
“就凭你们?”聿生仗着身后有赵云,自是一点不怕,他昂首挺胸,誓要把英雄装扮到底。
“老子看你是不想活了!”聿生只觉得眼前一沙包大的拳头迎面飞来,还未来得及躲闪,便被击中面门,脑袋顿时就蒙了。还未清醒过来,肚子上又挨了一脚,聿生直接翻倒在地。
赵云上前劝阻,也遭毒打。聿生说话甚是嚣张,自是惹得大汉们很是仇恨,手脚自是不轻。让聿生没有想到的是威震长坂坡的常山赵子龙竟然也被人家打成了猪头,像个虾米一样抱着头蜷缩在地上。
“住手!”饱受煎熬的聿生终于听到了这期待已久的声音。
他先以为是赵云,想来是终于忍不住要出手了,聿生心里想,这厮竟然开始还想保存实力……可是后来发现,叫出“住手”二字的却是另有其人。
一位渣须大汉手持一木棍立于四名壮汉之后。
“我要是不住手呢?”他话还没说完,渣须大汉便一棍子将他撂倒。其他三人哪里能容他如此,皆顺手操起身边的长凳竹竿等想要制服渣须大汉。可是渣须大汉身手敏捷,又像是学过武艺,没几下就把三人打翻在地上爬不起来了。
“没事吧?”大汉身手拉起浑身瘀伤的聿生,“这位兄弟虽是一片好心,但是以后还请量力而行。”
待赵云也起来,三人便共坐一桌喝酒。经过各自介绍,聿生才知眼前这人乃是颇有名气的河北四庭柱之一的文丑,字守义,当然目前还未从军,自然还不存在是庭柱这么一说。
有了赵云这个和演义完全不符的存在,聿生对文丑的态度也变得理智起来,虽然赵云解释说以前从未打过架,更没有学过武。
得知文丑准备去投军,聿生大喜,便道出了李韵和自己所说之事,邀文丑同往,文丑欣然接受。赵云听他们这么一说,本也想去,但是一则自己不会武艺,二来又放不下李鸿雁,所以决定先想想再说。
聿生兴高采烈地带着文丑回到李家庄,赵云自然也借机跟着一起前往。
找见李韵,聿生提出早些带着乡勇从军,并介绍文丑与李韵认识,称文丑可为先锋。李韵大喜,当日便和聿生去向李田言明,李田虽然担心李韵,但看出李韵的决心后也只得同意。
一干人等相约五日后便出发,赵云则回家称要与家人商量去还是不去。
常山靠近长城,所以驻有重兵,并在城中储有大批粮草,城坚兵雄,黄巾军一时不敢攻击,也没有什么战事。李云想要建立功名,自然不会投于此处,问中郎将卢植与贼首张角战于广宗,战事激烈,所以建议投奔卢植。聿生思索张角应该会病死,随具体情况不明,猜度恐怕是因战败而气死的,所以也为反对。
五日后,张李二人带着文丑及五百乡勇告别李田及张仲景出发,奔赴广宗卢植处。入到卢植军中道明来意,卢植大喜,原来李家和卢植家颇有渊源,卢植让聿生等人留于帐前听调。
翌日,聿生等人便随大军与张角的黄巾军主力对阵。
聿生暂无正式官职,所率人马又少,所以所处位置离卢植较远,属于偏侧翼位置,不过好在安排在前面,观战倒是比较方便。
张角军遣大将张牛角出阵叫战。卢植也派了一悍将与之对垒。
张牛角健壮如牛,腰肥体圆,却不失灵巧。跨着一头大青牛,手持一杆牛角叉,气势逼人。
而卢植派出的武将则人高马大,肌肉结实,手提一柄乌钢大刀,与张牛角相比也不逞多让。
两人驰骋阵中,战得颇为激烈。长牛角力大无穷,每次钢叉刺出都如同带有千钧之力,汉军将领虽然躲闪灵活,却是落于下风。
果然又僵持了没几个回合,汉将就掉转马头准备开溜。可是张牛角哪里肯让其返回,不待其转身加速,便举叉将之挑翻下马,汉军无不动容,黄巾军中则一片欢腾。
卢植又遣一将出阵,虽然多支持了十数回合,但不久后也被撂下马来。汉军当中不由得一阵马蚤动。
聿生转头问文丑:“此人武艺与你相比孰高孰低?”
“数十回合之内必将之斩于马下。”文丑说话冷静,自然是无比自信方能如此。
聿生大喜,想着当日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等会来个文守义信手劈牛角也是不错。
正得意间,汉军又是一将死于长牛角叉下,汉军中一时间竟无人敢上去应战。
长牛角大笑:“汝等鼠辈无人敢来接我一叉了吗?”汉军中鸦雀无声,卢植见无人敢掠其锋,随即传令三军,但有能斩长牛角者重赏!都尉以下者直升都尉!
聿生就是等着卢植悬赏,见有令传来,正欲建议文丑出战,忽见自己马屁股上爬着一只硕大的牛虻在吸食血液。
这只牛虻所处位置正是马尾所扫不到的。聿生很是不爽,顺手一鞭子扇了上去。
由于准心太差,牛虻根本没有受伤,只是受惊遁去。可是鞭子下去了聿生才想起不妙,原因无他——马儿挨了鞭子拼命地冲了出去!
聿生本就控马不熟,加上紧张,更是方寸大乱,越是想停下来,马儿却跑得愈发拼命。文丑心中纳闷,聿生如此勇猛冲出,定是胸有成竹,某非那日是故意隐藏实力?想到这里,文丑寻思自己也要习得低调。赵云想法也大致和文丑一样。
卢植见一马跃出,马上骑士虽看不清是谁,但想来必是勇士出战,于是下令擂鼓助威,同时遣人去打探出阵的乃是何人。
却说聿生听到身后擂鼓大作,更是着急,生怕长牛角“误会”自己前来挑战把自己给误杀了,于是拼命拉拽缰绳。
长牛角只见一将迎面奔来,却未见其报名,但闻得汉军擂鼓震天,很自然地认为这是来挑战的。
张牛角哪肯示弱,也策马相迎。两马对冲,距离越来越近,张牛角估算距离差不多了,便一叉刺出,直取聿生面门。
千钧一发之际,聿生终于控制住了战马,战马长鸣一声,前蹄高高扬起。可是张牛角的叉已经袭来,从马颈处透颈而过,聿生只觉得马血喷了自己一脸,两眼血红,然后就因过度紧张失去了知觉……
第十四章 广宗狂将(下)
却说聿生的马被活活插死,自己则人士不醒。黄巾军中马上跑出两名军士准备将之绑回阵中作为俘虏。
汉军则是见又有一将落马,士气更是跌落低谷,亟待有人能出阵扬威。
文丑、赵云等人看聿生落马也是心急如焚,文丑正欲出战,地上的聿生突然跃气起,一手便将提着绳子的士卒脖子直接捏碎,同时一脚踢出,将另一名军事踢在地上不得动弹。
此刻的聿生双眼血红,表情扭曲,龇牙咧嘴,面目狰狞。浑身是血的他仰天长啸一声,龙吟震天,竟吓得黄巾军无不胆寒。
汉军见此士气大振,本已停下的擂鼓又再次想起。
文丑等人更是高兴不已。
张角于军中遥望聿生,不由得感叹道:“那便是传说中的龙吟吗?当真是响彻长空啊……”
他身边一浑身包裹在一黑色斗篷之下的神秘人物却疑惑地言道:“既是龙又怎么会为汉军效力?如果是藏身于汉军中倒好理解,可是他这样的姿态出现,又是意欲何为呢?”
“猜不透……猜不透啊……这到底是哪一条龙,真是让人好奇呀……”张角身旁一白袍道人模样的老者摇头不已,但是脸上却是挂着笑容。
“猜不透就不要猜了,此事让人捉摸不透,必有蹊跷,看来我们也不宜再打了,准备退兵,小心使得万年船……”张角摇了摇头,喃喃地叹道:“真不知道这家伙是鱼饵还是不知死活……”
张牛角开始也被聿生的突变吓了一跳,不过毕竟为一方大将,所以他很快便恢复了状态。自己正在阵前大杀四方,哪里容得聿生用这种怪异举动抢走自己的风头!他操起钢叉便向聿生扫去。
张牛角很自信自己这一击绝对能将聿生干掉,以他的臂力,就算是一头耕牛挨上这么一下也是凶多吉少,别说是这么一个看起来并不强壮的人了。
眼见张牛角钢叉扫来,汉军中所有人都为聿生捏了一把汗。却见聿生不但不躲,反而正面迎了上去,就在钢叉就要扫到聿生胸部的时候,他以惊人的敏捷一蹲便躲过了钢叉的横扫,不仅如此,他还待钢叉扫过后顺势往张牛角的大青牛身边一靠,一肘撞向牛腹。
大青牛应声而倒,张牛角也摔了出去,手中钢叉也脱手而出。
张牛角没有料到聿生竟然能一击就将自己的座骑击倒,不过他虽然摔了下来,但是却认为是自己轻敌造成的,自度自己赤手肉搏也不逊于虎狼的他决定要好好教育一下这个可恶的青年。
谁知一试才知道,自己在力量上根本不占上风,这看似不咋地的青年仿佛一头失控的野兽,攻击凶悍而无规律,他的一拳袭来,自己即使是双臂一起只能很吃力地招架。不出三个回合,张牛角便被聿生飞起一脚踹飞了出去。
张牛角怎么也没想到对手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力大无穷而且有身手敏捷的怪物,自知不敌,他爬起来拔腿就往后跑,聿生则睁圆了血红的双眼紧追其后。
“看看能否将张牛角救下,其余人撤退……”张角吩咐道,随后便令提前纵马离去。
黄巾军鸣金收兵,汉军自然趁势掩杀。
追出不远后聿生的双眼渐渐退去血色,傻傻地站在两军阵前,望着仓惶而逃的张牛角茫然不知所措。汉军则如一群饿狼般从他身边掠过……
战后,聿生受到了卢植的殷切接见,卢植对聿生今日的英勇表现赞不绝口,并告诉聿生,他已经派人上禀朝廷为其请功所爵。
聿生对卢植所说的自己英勇表现没有一丝记忆,不过他隐约猜到这或许和肚子里的妖龙有些关系。
聿生这次可是在卢植的军中出了名,可是自己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回去听了赵云和文丑的描述,聿生心里很是后怕,他清楚的明白,自己那个时候仿佛是没有意识的……
当晚,月明星稀。黄巾军的帅帐内,张角正坐在榻上向手下五个得力弟子讲解《太平要术》的奥义。
“天公将军……”帐外一人悄然入帐,正是那个黑色斗篷裹身的神秘人物,他进来时没有任何脚步声,不过张角等人仿佛习以为常,并没有露出任何异色。
“顾先生,有何要事?”张角放下手中的《太平要术》问道。
“被派去接应张牛角的一名屯长本是程远志部下,因与主力失散所以流落到我们军中。他认出今日阵前的那只龙曾是程远志军中的军师‘妖龙先生’,姓张名羽字聿生,号不死妖龙……”
“啊……”张角帐内所有人都忍不住惊叹不已。
“季虎平日处变不惊,今日为何也随众惊异?”看来张角对他这名弟子还是很了解的,看他今日有异,便出言询问。
“弟子曾认识一故人,也唤作张聿生,只是失去了联系,没想到妖龙先生也叫张聿生,故而有所惊奇,只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是一个人呢?”被唤作季虎的人平静地说道。
“也是那边来的?”
“恩。”
“好……季虎,你带着那名屯长明日晚上以寻访故友的名义去见见张聿生,看看他张聿生对这个世界到底知道多少……”张角给他使了一个眼色,然后又补充了一句:“注意安全!”
……
聿生一连几日都躲在帐中闭门不出,对外称是有伤在身。
“叔父!你到底是怎么了?你立下奇功,应该高兴才是呀……怎么整日闷在帐内?”赵云在军中仍然沿用以前称呼,聿生也没有纠正,他和文丑、李韵几人现在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自由出入聿生帐中之人,看聿生这种状态很是担心。
“子龙,我想退伍!”见帐中只有赵云一人,聿生便有话直说了。
“什么?叔父……您如今声望正高,为何偏要退伍?我听营中士卒都赞您是广宗狂将呢!”赵云本来对投军报国充满理想,甚至暂时忘却李鸿雁出来征战,听聿生这么一说,自然难以接受。
“子龙,你武艺如何?”聿生语重心长地问道。
“额……不怎么会……”赵云大窘。
“你资质奇佳,如此混迹军中对你并无好处,不若先行回去觅得良师,学成一身武艺,将来纵横疆场,成就不朽奇功……”聿生不紧不慢地说道。
“叔父难道嫌弃赵云留在身边碍事了吗?”显然赵云误解聿生的意思了。
“我说过我要退伍……”
“那么叔父要去哪里?赵云能否跟随左右?”
“我也不知道自己会去哪里……你跟着我不利于你的发展,因为有一天,你会成为真正的狂将,但不是在广宗,而是在长坂坡……”聿生的情绪很低落,所以也没管什么就率先泄露了天机,倒是听得赵云云里雾里。
聿生有了那种濒临死亡的经历后便再也不愿意出战了,他明白自己今日所挣得的声望必然让他以后出阵的几率大为增加。自己的斤两自己清楚,不可能每次都能依靠莫名的狂暴化险为夷,何况这样的狂暴真是妖龙作祟么?妖龙再也没有出来,一切都成了谜。
聿生屏退赵云,独自思索着自己这郁闷的人生。他的迷茫源自他在这个世界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正思索间,帐门打开,李韵走了进来:“聿生贤弟,有人自称你的故友求见……”
第十五章 这里不是三国!
故友两个字让聿生颇感意外,真的不在身边而又让聿生觉得配得上故友的或许只有张仲景,硬要扩大范围的话或许老马、小刘还有李田也算,但是显然此次来的不是他们,因为看起来李韵并不认识。
想破了头聿生也没想通到底来者是谁,不过他还是请李韵放求见之人进来。
李韵带着两人进来,不过出于安全,他还叫上了文丑带了十名亲兵入帐。
率先进来的便是方圆,而一名身披褐袍、头戴类似于牛仔帽一般的宽沿帽,垂着头跟在后面。
方圆一见到聿生便激动不已,“真的……真的是妖龙先生!”
聿生思量片刻才想起这是那日出阵单挑的屯长,不过却忘记了姓名。
“是你……你是方……”
“属下方圆方不椭!”
聿生反应过来后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了赵云、文丑和李韵,聿生觉得他们几个算是自己仅有的朋友,自己这点事迟早会被知道,所以不准备瞒着他们。
“方圆看了一眼赵云和李韵等人,没有说话。”
“有事就说吧,他们是我的生死之交……”聿生平淡的一句话,让李韵等人无比感动,他们从方圆的表情可以轻易看出,接下来他要说的事绝对是秘密,而聿生愿意将自己的秘密拿出来与他们分享,可以说是对他们的无比信任!
方圆犹豫了一下,但是见聿生有恃无恐,还是开腔了:“妖龙先生,您……怎么会在这里……”
“妖龙先生?”李韵简直不敢相信“你说他就是妖龙先生?”
“什么妖龙先生?”看起来赵云是不知道的。
“妖龙先生乃是黄巾军程远志部的军师,绰号‘不死妖龙’!”李韵早就想建功立业,自然比较关注这些小道消息。
“很是闻名么?”文丑问。
“妖龙先生首次出现是在任丘,巧计诱敌而出,以寡敌众,设伏大破守军,一举攻下了任丘县,随后他又令士卒广扎草人,攻城时令士卒每人带两草人立于城下远处,并谎称有十万之众,直接吓得高阳守军献城!”李韵看来还真的对这妖龙先生做了一番研究,只是他没明白为何李韵会研究自己这么个无名之辈呢?
“叔父……您竟然有这样辉煌的经历……草人也能吓得人家献城……”赵云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却依然吃惊不小。
聿生摇了摇头没有说话,这种情况下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两仗虽然精彩,但是却远不如涿郡之战那样闻名。”李云接着道,方圆则是默不作声。
赵云很识趣地问道:“那一役是怎么样的呢?”
“黄巾军约三万对阵汉军约一万,战于旷野,黄巾军大胜!”
“三万对一万大胜不是很正常么?”赵云不解。
“可是你知道这一万人中有些什么人吗?”李韵仿佛故意吊胃口。
“都有谁?”这赵云也是无比配合。
“东汉仁龙刘玄德!”李韵表情严肃地说道。
“啊?”文丑不由得叹了一声,想来他是听说过刘玄德的。
“还有诡龙曹孟德!”
“啊?”这下连聿生自己也吃惊不小,和刘备三兄弟过过招倒是确有其事,但是和曹孟德……好像就没见过面,难道曹操当时在邹靖的主力部队中?
“这刘玄德和曹孟德乃是什么人物?”赵云此刻就像是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小白。
“刘玄德如今已经升迁为倚天校尉。除了在涿郡兵败一役以后再无败绩!手下张飞关羽二人更是万夫莫敌,至今出阵单挑正面出战还未逢败绩。这三人皆为人中龙虎,却在涿郡一役之中吃瘪!”说到这里,李韵脸上洋溢着兴奋,他好像忘记了自己好像也属于汉军阵营的一员。
“典军校尉曹孟德本是率军援助涿郡,哪知赶到时玄德已经败北,本欲撤军以避妖龙锋芒,忽闻妖龙失踪,黄巾军大乱,便想趁势而攻,怎知是计,妖龙根本就没有失踪,还设下埋伏伏击曹军。本就受伏,又见到声势如日中天的妖龙出现,曹军溃败……据说还杀得曹操弃袍割须才得以逃脱……”
聿生觉得着一定有什么误会,自己何时这样弄过曹操?不过他却没有提出来,而是静听李韵继续讲解自己的传奇故事。说实话,他都没发现自己原来如此了不起。
“涿郡一役,妖龙先生计中设计,智陷万人敌张翼德于粪坑、巧烧刘玄德、关云长于旷野,其后更是妙计破曹军,终于天下闻名!”李韵看来是说兴奋了,他甚至一边说一边右手比划。看不出来,他还颇有说评书的潜质。
“哪有什么粪坑……就一水坑而已……”聿生也知道“谦虚”。
“话说刘大耳、黑脸张飞、红脸关羽就是在涿郡之役所造成的!”李云又补充了一句。
“啊?”这下聿生就没想到了,“这是为何?”
见聿生自己都不知道,李韵更加起劲了:“张飞掉入粪坑以后,泡的时间太久,后来虽然趁把他打捞上来时低估了他的战力的机会逃走了,但是回去后脸上便生了霉菌,治好后却留下印迹,成了黑脸;关羽则是脸上不慎被火油溅到并引燃,把脸烧伤了,虽没有褶痕,却遗留下红脸;刘备是双耳均被流箭所伤,回去后处理不当化脓了,虽后来去了浓,但是肥肿的双耳至今未消……三人发誓与张聿生有不共戴天之仇……”
聿生哑然,想不到刘大耳、红脸关羽及黑脸张飞是这么来的呀……
“这一年多来曹刘转战各处讨伐黄巾军,从无败绩,乃我大汉近年来最杰出的后起之秀,他们和袁本初并称后起三龙!虽如此,他们却均不敢再去找妖龙先生的部队交锋!据说是没有必胜把握不敢轻易触动妖龙。只是不知为何,自涿郡一役后,妖龙先生虽也百战不殆,却据守于任丘高阳一带,未做扩张,令人费解……”
“一年多来……”聿生越听越糊涂,怎么可能那么快?
“涿郡之战有一年了吗?”问道。
李韵想了想后答道:“从到你和表哥刚到我们家的时候算,正好一年零几天……”
聿生又郁闷了,他仔细地回忆点点滴滴,唯一有可能偷走自己时间的便是涿郡之战后那次重伤昏迷,昏睡了一年?这绝对不可能!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哇!叔父……您是我的偶像!”赵云崇拜的叫喊将聿生从思索中唤醒。文丑、李韵也投来钦佩的目光。
“妖龙先生……自涿郡一役以后我便和主力失散了,寻到天公将军部队便被留了下来,只是……天公将军派遣小人来问您,您为何在这里?”方不椭又问。
“一言难尽……对了,天公将军身体可好?”聿生突然想到张角因该在黄巾起义的当年便病死掉,怎么还在这里和汉军对垒呢?
“他很健康……”方不椭身后的褐袍人说话了,方不妥恭敬地让到了一边。
“聿生哪……你真的以为这里是三国吗?”他的声音仿佛很熟悉,但是聿生却想不起他是谁。
“不是三国那是哪里?”聿生突然呆住了,三国……这东汉末年的人怎么会知道三国!
“聿生呀……一年前我们三人在浴室的比试还没有结果呢!”褐袍男子终于揭下了宽沿帽,露出一张年轻的而熟悉的脸。
“是你!”聿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第十六章 混乱的世界
“呵呵,好久不见了……能单独谈谈吗?”褐袍人很礼貌地问道。
“这位是我故友,应该没事的……”聿生向文丑等人道,示意他们离去。
文丑等人见聿生和那个灰袍人确实是熟络的,便领了其他人出账。
带其他人离去,聿生才激动地上前握住了褐袍人的手:“邹季虎!还以为见不到你们了呢!”他脸上洋溢的喜悦绝对不是伪装的,相对于他来说,邹季虎则要表现得平静得多。
“聿生呀,看起来你过得挺好的嘛!”季虎微笑着道。
“好什么呀……自到这里来了以后就浑浑噩噩,多次命悬一线,倒是你看起来很逍遥嘛……”想起自己的经历聿生确实没想到有什么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好容易发现一个美女,不但挨了一耳光,还是个碰不得的主——赵云的马子!虽然赵云现在还是个小白,鬼知道哪天他一下就顿悟了,变成叱咤长坂坡的悍将。
“我在帮张角做事。”邹季虎观察了一下聿生表情,看没有什么异样后继续道:“你有什么打算呢?”
“我正准备退伍开溜,找个安全的地方好好生活呢……打仗就是在赌命……说不定哪天就挂了……”想起自己两次上战场都险些丧命,聿生很明智地认为自己不适合从军。
“它会同意?”季虎自己在榻上坐下。
“谁?”聿生明显没听明白,他也跟着坐在了季虎旁边。
“龙!”季虎很直接。
“啊?你……你怎么知道有龙?”聿生大惊。
“张角告诉我的。不过你有心远离纷争,倒是个正确的选择,如果它没意见的话……”
“那厮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或许死了吧!”聿生说到这个不知为何心情低落了下来,或许他的潜意识里还是希望那个曾经许诺要让他成为文武双全的悍将家伙时常帮自己一下吧。
“死了……”季虎陷入了沉思。
“哦,对了,你见过唐咏德么?”
“没有……,我醒来时只有一个人,后来被张角所救,并成了他的徒弟……”季虎摇了摇头。
“张角?他不是会病死么?你跟着……”
“我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