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奥巴马的成功之路:《我的梦—奥巴马》

    作者:周光凡

    第1节:序言〃祖先们正在星空骄傲地俯瞰着我〃

    序言〃祖先们正在星空骄傲地俯瞰着我〃

    2008年,有着非洲黑人血统的美国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像一头矫健的非洲狮子搅动着的美国的政坛。他似乎有神奇的魔力,可以一呼百应,颠倒众生。

    有人说他是新时代的肯尼迪。

    有人说他是新时代美国梦的代言人。

    有人折服于他的演讲魅力,将他与林肯和马丁·路德·金相提并论。

    有人化用美国国歌的话,认为奥巴马是个受到〃上帝垂青的人〃。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上苍对这位黑白混血儿如此这般的格外垂青呢?

    迪斯尼的电影《狮子王》也讲述了一个有关狮子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处于迷惘时期的小狮子辛巴就得到他的父亲木法沙的一番鼓励:〃辛巴,爸爸告诉你一些话,这些话也是你爷爷以前跟我说过的。你看,天上那些星星,过去那些伟大的国王正在那些星星上低头看着我们。往后,每当你觉得孤单的时候,你得记住,那些先辈们会永远在你头顶上指引着你。爸爸也会指引你的。〃这样的台词让人想起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的小说《根》里的这样一句话:〃你的每一位祖先都在天上保佑着你。〃

    原来是先辈们在指引着后人。奥巴马也曾追忆过他父亲的梦想,并继承父辈的梦想,做起了自己的大无畏的总统梦。

    奥巴马小时候也的确在星空下获得过启蒙,不过不是来自天堂里的先人,而是来自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个地道的美国白人,她经常会在半夜把小奥巴马叫醒,让他看美丽的星空或皎洁的月色,还会跟他坐在一起,闭上眼睛,在黎明时分聆听树叶的沙沙声!

    在奥巴马的第一本著作《我父亲的梦想》里,他只追述了父辈的足迹和梦想。如今看来,奥巴马不仅要实现自己亲生父亲的梦想,作为一名宪法学教授和国会参议员,他更要重申美国国父们当初立国时所奠定的理想。

    很少有人知道,看上去辩才无碍、自信无比的奥巴马在竞选美国总统之前,甚至对为自己能否成功竞选伊利诺伊州议员而担忧。也许,在当初的竞选活动进行得最困难的时候,奥巴马曾抬头凝望星空寻求灵感和勇气。

    2004年7月,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中,奥巴马动情地说:〃在今天这个夜晚,我知道先辈们正在星空中骄傲地俯瞰着我。〃

    这句话透露出奥巴马的信仰,一方面,他从先辈那里汲取勇气和智慧去开拓个人的前程;一方面,他要重申先辈们的梦想,并通过扮演美国最高行政领导这个角色,给世界带来一个更加多元的美国,让世人看到一个重新点燃了梦想和希望、重新回归乐善好施形象的超级大国。

    第2节:美国梦代言人(1)

    第一章美国梦代言人

    第一节〃父亲像沥青一样黑母亲像牛奶一样白〃

    1奥巴马的黑人父亲

    奥巴马是个黑白混血儿。

    奥巴马这个名字和恐怖分子奥萨马的名字仅一字之差,这个名字来自他的父亲,他父亲的家族确实有伊斯兰文化背景,奥巴马的父亲来自东非肯尼亚。

    奥巴马在其自传《我父亲的梦想》中写道:〃我的父亲与我身边的人完全不同--他的皮肤像沥青一样黑,我的母亲却像牛奶一样白--我对这一点印象深刻。〃

    奥巴马具有一半的非洲牧民血统,他的父亲老奥巴马生于肯尼亚西部尼安萨省一个牧民家庭,属于肯尼亚第三大民族卢奥族。他在肯尼亚时就娶了第一个妻子,并育有两个孩子,儿子罗伊和女儿奥玛。老奥巴马还与另一名肯尼亚妇女生过一个儿子。

    后来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老奥巴马于1960年去美国夏威夷读书,在那里与奥巴马的母亲雪莉·安·邓汉姆相遇并结合,生下奥巴马。

    奥巴马的母亲说,老奥巴马在和她结婚的时候确实已经与肯尼亚的老婆分开,但〃由于乡村婚礼无需办理正式文件,所以他们的离婚也没有文件证明〃。

    1963年,老巴拉克前往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因为是穷学生,所以没有带妻儿前往。长期不在一起后两人感关系破裂。博士毕业后,老巴拉克和一个名叫露丝的美国女子结婚,露丝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老奥巴马博士毕业后带着露丝回到肯尼亚,在肯尼亚,露丝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死于车祸。

    老巴拉克是怀有报国的理想和政治雄心的,他返回肯尼亚后在政府部门工作,由于性格耿直经常提意见,得罪了政府高官和上级,他被逐出政府部门,他想去石油部门工作,他原来的政敌让他去不成,无奈之下,他只能去一个很小的水利部门谋职,收入也不好,住得也很差。这时从美国跟来的妻子露丝对现状极为不满,两人于是分手。老奥巴马的脾气变得十分暴躁,经常借酒浇愁。

    终其一生,奥巴马只与父亲一起相处过一个月。那次是老奥巴马在肯尼亚过得很失意后再次回到美国,在这之前,老奥巴马的第二个白人凄子露丝已离开了他,老奥巴马想和奥巴马的母亲雪莉破镜重圆,但是奥巴马的母亲已经和印尼的丈夫结合。老奥巴马以探望奥巴马的名义住在奥巴马的外公外婆家。

    有一次奥巴马放学回家一直在看电视,老奥巴马就批评他,让他进屋学习。外祖母其实对老奥巴马很不满,因此借机向奥巴马发脾气。老奥巴马解释道:〃我并不是不让孩子看电视,我只是说奥巴马电视看得太多了,该复习功课了。〃雪莉也尽力解释说现在正好是圣诞假期,动画片都很精彩,不会让奥巴马看太久的。奥巴马进了房间关上了门后,外面仍在争吵,外祖父说这是他的家,外祖母也对老奥巴马说,〃你没有权利到这来指责任何人,包括奥巴马。〃老奥巴马则怪罪奥巴马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太溺爱奥巴马。奥巴马本人呢?他在数着父亲签证到期离开美国的日子,希望一切能恢复正常。

    第3节:美国梦代言人(2)

    1982年,老奥巴马在肯尼亚死于车祸,死后就埋在村内。奥巴马没有去肯尼亚参加葬礼。得知父亲死讯的那个晚上,奥巴马做了一个有关父亲的梦,梦中他们相见时,俩人热烈拥抱,奥巴马开始抽泣,父亲对他说:〃我经常想告诉你我有多爱你。〃醒来后,奥巴马发现自己还在流泪,那是他第一次为父亲流泪。

    肯尼亚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面积58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首都内罗毕(nairobi),斯瓦希里语为国语,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全国共有42个民族,主要有基库尤族(21%)、卢希亚族(14%)、卢奥族(13%)等。全国人口的38%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天主教,6%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和印度教。2000年失业率高达%,2002年底,肯人口中艾滋病病毒携带者220万,感染率14%,其中艾滋病人70万。近年来,肯尼亚为争取美援积极配合美国在东非地区反恐,两国关系发展较快。早在1871年,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其名著《人类的起源》中曾预言:〃人类始祖的化石将在非洲发现。〃60年后,果然在非洲发掘出人类远祖的头盖骨化石。这些化石因发掘于肯尼亚,故肯尼亚被人们称为〃人类的摇篮〃。

    2奥巴马的白人母亲

    奥巴马的血统和美国当今社会一样多元化,他的母亲是地道的美国白人。研究者发现,从血统上看,奥巴马绝对是做总统的料,奥巴马竟和美国三位总统有血缘关系。奥巴马的外祖父母的祖上来自英国、德国和爱尔兰,与前总统杜鲁门家族的祖先有血缘关系。奥巴马家族和布什家族的亲缘关系可以上溯到17世纪,他们往上数10代就能找到同一个祖先。而奥巴马和副总裁切尼也有亲缘关系,两人是同一个祖先的第9代子孙。不过这对不少美国人而言都不是稀奇的事,系谱学家称,毕竟许多美国人的祖先都来自英格兰。

    1942年11月27日,奥巴马的母亲雪莉·安·邓汉姆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维奇托市,后来与父母迁居夏威夷。奥巴马的母亲身上有切罗基人(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的血统,她们家族的一个远祖是纯种切罗基人。

    1960年,就读于夏威夷大学的18岁的雪莉结识了老奥巴马。两人顶住压力结为连理,并于1961年8月4日生下小奥巴马。在1960年代,美国白种人与非白种人之间的跨种族通婚的美国仍然是一项重罪,但是奥巴马的父母不惜以身试法。

    从下面这件小事我们可以感觉到雪莉是个非常好脾气的女孩,奥巴马在其中自传中回忆了这件事,这是奥巴马的母亲对他讲的,有一回,〃父亲叫母亲在学校的图书馆等他。当母亲到那的时候,父亲还没到,天气很好,母亲躺在图书馆前的椅子上睡着了。一个小时后,父亲和他的几个朋友出现了。母亲也醒了,父亲说:‘你看,我说了她是个好女孩,她一定会等我的。‘〃

    第4节:美国梦代言人(3)

    雪莉的父母坚决反对女儿嫁给老巴拉克,理由不仅因为他是黑人,而且他在赴美前已在肯尼亚结婚生子。而且老奥巴马的父亲――也就是奥巴马的爷爷在得知儿子和一个美国白人女孩的结婚意愿时,竟然给奥巴马的外祖父写来一封信,明确表示反对自己的儿子和白人女孩结婚,声称〃我不想让奥巴马家族的血统被一名白人妇女玷污〃。也许这位爷爷颇有些家国情怀,仍然对美国当初贩卖黑人奴隶的历史并至今未赔偿抱有根深蒂固的反感。

    奥巴马的母亲不想让奥巴马因为父亲放弃和她的婚姻而记恨他的父亲,她总是说这不是他父亲的过错,她把责任推给奥巴马在肯尼亚老家的爷爷。

    和老巴拉克离婚后,奥巴马的母亲嫁给了印尼留学生罗罗·苏托洛,后来生下一个女儿玛雅。

    1967年,苏托洛学成归国,出任印尼石油公司某部门经理,小奥巴马随母亲前往雅加达上学。由于幼时在雅加达接受本土教育,奥巴马至今还能说印尼话。

    1971年,奥巴马的母亲又和继父离异,10岁的奥巴马独自返回美国,与外祖父母住在一起。而母亲则带着奥巴马同母异父的妹妹留在印尼,同时在夏威夷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她的论文指导教授也是她最好的朋友,叫艾丽丝·杜威。艾丽丝的祖父即大名鼎鼎的哲学家、胡适的老师约翰·杜威。

    奥巴马的外公参加过二战,退伍后成为家具推销员一直到退休。外婆玛德琳已经有80多岁,仍住在檀香山。她只有高中毕业,但极为能干,从秘书一直做到夏威夷银行副总裁。玛德琳认真抚养外孙欧巴马,把他送进最好的学校普纳荷中学,全校1200名学生,只有三个黑人,其中一个就是奥巴马。

    奥巴马显然继承了母亲和外婆的特质。他说,外祖母深具中西部美国人谨慎与苦干的本性,他越长大越觉得外婆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之深。

    尽管奥巴马的姥姥姥爷反对女儿与老奥巴马的婚姻,同时还受到奥巴马在肯尼亚的爷爷来信的侮辱,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在奥巴马的面前诋毁他的父亲,反而奇 -書∧ 網,他们会向对父亲没太深记忆的奥巴马谈到他父亲的轶事,例如谈起老奥巴马曾在国际音乐节上唱非洲歌曲,〃你老爸唱得非常好,每个人都被他迷倒了。〃

    1973年,奥巴马的母亲回到美国。奥巴马的外婆是个脚踏实地的务实派,而奥巴马的母亲却是个崇尚自由、充满理想和幻想的学者兼白日梦者,她会和儿子一起观赏日落月出的美景,也经常在半夜把奥巴马从床上叫起来看美丽的月色,或是听收音机里的函授课程。

    1995年,奥巴马的母亲雪莉·安·邓汉姆死于卵巢癌,终年53岁。奥巴马曾经在书里写到他妈妈跟癌症搏斗的过程,并体验到母亲的眼神中透露出来的孤独感,他写道:〃虽然她勇敢地同癌症搏斗着,自始至终都坚持用优雅的姿态和不时的幽默来迎接死神。但是我还是不止一次从母亲的眼神里发现一闪而过的恐惧,这种恐惧肯定不仅仅是因为对肉体的病痛和渺茫未知的世界的恐惧,而是走向生命终点时的彻底的孤独――在一个人生命的最后旅程中,没有第二个人能完整体会孤单的独行者内心的况味。〃

    第5节:美国梦代言人(4)

    在经历了亲人的亡故后,奥巴马觉得人应该活得有信仰,后来他接受了加入基督教的洗礼。他说:〃一个人需要虔诚地皈依基督,因为人们无不有需要洗涤的罪恶,也因为既然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你就需要在崎岖的人生道路上为自己找到一个根本的精神支柱,以便将这崎岖的道路变得顺畅平坦一些。〃

    3奥巴马的印尼继父

    在奥巴马母亲去世之前8年,奥巴马的继父,印尼人罗罗·苏托洛已经在1987年去世。苏托洛生前曾担任印尼石油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在夏威夷大学深造的时候结识了单亲妈妈邓汉姆并与之结合。苏托洛毕业后回到印尼,1967年,奥巴马被母亲和印尼继父带回印尼,在雅加达上了小学,奥巴马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掌握了印尼语,至今奥巴马仍能熟练使用印尼语。

    苏托洛的父母曾经参加反抗荷兰殖民者的革命,并双双被杀害。苏托洛曾目睹印尼人的村庄被荷兰人烧毁。他曾告诉奥巴马的母亲,自己的理想是在美国完成学业后回印尼去大学里教书,以此来为国家的进步贡献力量。

    在奥巴马的传记《我父亲的梦想》中,奥巴马记载了他和继父之间的一次对话。有一次奥巴马和他的这位继父谈到杀戮,奥巴马问:

    〃你见过杀人吗?〃

    〃见过。〃继父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说。

    〃这个人为什么被杀?〃

    〃因为他是个弱者。〃

    〃就这些了吗?〃

    〃一个人总是会攻击另一个人的弱点并占取便宜。就像世界各国之间的争斗。强者夺取弱者的土地,强迫弱者在原来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上为强者卖命。如果那些弱者的妻子有点姿色的话,强者就会占有她。〃

    过了一会儿,继父问奥巴马:〃你打算成为哪一类?〃没等奥巴马回答,他就告诫奥巴马道:〃最好成为强者〃,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强者,那么就成为智者,然后再去为强者出谋划策,使他们爱好和平。但是最好还是自己能成为强者。〃

    4奥巴马的同母异父妹妹

    在众多的同母异父和同父异母兄妹中,奥巴马与妹妹玛雅关系最亲密。玛雅以奥巴马打扑克牌的风格为例介绍了哥哥的性格特征,她认为奥巴马从外祖父身上继承了对打牌的热爱,如果奥巴马在打牌时不选择出局,就说明他相信自己会获胜。在伊利诺伊州担任州议员时,奥巴马每周三晚上与一些同事打牌,借此来放松,并认识和了解更多的人。奥巴马打牌时小心谨慎,很专注,轻易不容易受到干扰,并且不会暴露他的意图,除非牌局对他有利。奥巴马细致地研究输赢的概率。如果他有一手好牌,他就玩。如果没有好牌,他就放弃,而非孤注一掷。他不倾向于冒险碰运气,而是喜欢稳扎稳打。但是他是严肃认真地对待打牌。他打牌,就是要赢(whenheplays,heplaystowin)。

    第6节:美国梦代言人(5)

    玛雅现在是夏威夷大学一名教授,嫁给华裔康拉德·伍(中文名吴加儒)。已入籍美国的吴加儒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附近,多年来致力于华语电影和华人认同之间关系的研究。

    5奥巴马的华人妹夫

    奥巴马几年前访问位于芝加哥南华埠的社服机构华谘处时,曾形容其家庭成员团聚时,好比是〃小型联合国〃,当时曾顺口提及有一位妹夫是华人,指的就是吴加儒。

    吴加儒和玛雅是在夏威夷大学东西中心结识的,当时两人都在修博士学位,玛雅主修教育,吴加儒主修政治学,两人因〃东南亚〃结缘,因为玛雅出生于雅加达,有一半印度尼西亚血统,而吴加儒的父母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两人有说不完的东南亚话题。吴加儒也任教于夏威夷大学,现在他们有一个女儿。

    在吴加儒眼中,奥巴马是一个〃诚实、工作努力、重视伦理及善解人意的人。〃吴加儒说,〃奥巴马提出的多项实质政策,包括移民政策首重家庭团聚、减少工作签证持有者对雇主的依赖、调整和亚洲国家的关系等,都和亚裔有关。〃〃出生于夏威夷的奥巴马和亚洲有十分深刻的关系,奥巴马童年时和母亲在印度尼西亚居住数年,有机会接触到中国、马来及印度文化的熏陶,少年时又回到夏威夷,深受亚太及其他多元文化的影响。〃

    2008年3月初,当民主党的预选战正酣的时候,吴加儒在一封写给亚裔选民的信中说,〃还从来没有一个总统候选人像奥巴马这样懂得亚洲裔美国人和太平洋岛屿民众。我希望亚裔美国人和太平洋岛屿的民众能够认识到这次机会,支持一个能和多种社区民众进行对话的候选人,支持一个给国家带来真正实质性变革的候选人。该由我们的人在白宫处理一切了。〃亚裔选民一直都是对希拉里充满好感的,奥巴马及时推出他的华裔妹夫,效果非常明显,很多原来支持希拉里的华裔转而将选票投给奥巴马。亚太裔美国人促进会主席陈国财就在3月初表态支持奥巴马。陈国财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很自豪,有玛雅和吴加儒作为奥巴马参议员的代表。〃

    6奥巴马的肯尼亚祖母

    如今,奥巴马86岁的祖母莎拉·胡辛·奥巴马和许多亲戚仍住在肯尼亚的小村庄,莎拉在房间里贴满了孙子的竞选海报,还有孙子在2006年和1992年两次回肯尼亚探亲时拍摄的照片。不过,于1979年去世的奥巴马的爷爷娶过3个老婆,莎拉其实并非奥巴马真正的奶奶,因为奥巴马的父亲是他爷爷和第二个妻子所生,莎拉是奥巴马爷爷的第三个妻子。

    奥巴马位于肯尼亚的老家在维多利亚湖旁的一个名叫克格罗的村庄。当地村民属于卢奥族,与总统齐贝吉所属的肯尼亚第一大部族吉库尤族处于敌对状态。

    第7节:美国梦代言人(6)

    2007年12月底,肯尼亚选举委员会宣布齐贝吉赢得选举连任总统,但反对党〃橙色民主运动〃指责其舞弊,拒绝接受选举结果。随后,肯尼亚各地爆发大规模马蚤乱,造成上千人死亡,30多万人无家可归。政治动荡还引发部族间紧张局势,许多民众被逼迫返回各自部族的居住区。

    在克格罗村,人们最近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肯尼亚的政治危机,以及一个卢奥族的后裔可能入主白宫的话题。

    许多希望移民美国的肯尼亚人络绎不绝地来到奥巴马的祖母家,希望莎拉能够帮助他们得到签证前往美国。每一天,莎拉都不得不向这些人解释,美国驻内罗毕大使馆才是提供签证的唯一场所。

    第二节〃从街头混混到美国总统〃

    1美国梦

    美国人崇尚个性自由独立,欣赏那些敢于向传统挑战并书写自己独特的美国梦的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公众政策研究人员高尔斯顿说:〃美国选民支持具体表现美国梦的领袖。美国人喜欢成功的故事。〃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拉里o萨瓦托认为说:〃美国人喜欢成功的故事。〃

    奥巴马一直坦承:〃我活在我的父辈和美国人民的梦想之中。〃奥巴马本身的经历是对〃美国梦〃最好的注解:奥巴马黑白混血儿、由白人祖父祖母抚养、又在亚洲短暂生活;在哈佛受精英教育、又回到黑人社区做基层工作;相信自由派理念、又不妖魔化对手的〃团结者〃,是几十年只能产生一个的奇迹。

    让具体显现了美国梦的黑白混血儿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证明美国人仍然没有放弃〃美国精神〃和〃美国梦〃。

    美国梦

    所谓的〃美国梦〃,沿用了美国文化与文学中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指的是在美国条件下(尤其在新大陆开拓时代)形成与发展的一种具有相当普遍吸引力的理想与追求。〃美国梦〃在广义上的渊源,可以追溯至当年欧洲移民来到北美披荆斩棘、开辟新的生活的时期:这些飘洋过海、移居他乡的人们都曾怀有对〃新大陆〃的种种憧憬;而对于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来说,〃新大陆〃甚至可以说意味着人类最后的希望。随着现代美国民族及其文化的孕育成熟,作为共同文化心理的一种表现的〃美国梦〃也逐渐形成--它的第一个举世闻名的典范和系统而雄辩的鼓吹者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他编纂的《穷人理查德的年历》,在美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全面、生动地宣传了个人奋斗、发家致富的〃杨基精神〃(yankeeism),而他后来撰写的《自传》更是一本具体教诲如何实现〃美国梦〃的教科书。

    2肤色自卑

    奥巴马在成长过程中曾遭遇两种认同危机,一个是种族认同,一个是信仰认同。奥巴马10岁的时候回到美国,上的是比较好的学校,白人孩子占绝大多数,只有3个黑人小孩,奥巴马是其中之一。因为自己的肤色与学校里的大多数同学不一样,奥巴马产生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

    第8节:美国梦代言人(7)

    在《我父亲的梦想》一书中,奥巴马提到,有一天,外祖母很生气地回到家,奥巴马问怎么回事,外祖母抱怨说当她在等车时,一个人向她讨钱,那个人很过分,给了她一美元,还不断地要,如果公交没来,外祖母认为那个恼羞成怒的人将会动手打她。奥巴马建议外祖父给外祖母买辆车。外祖父说,其实外祖母以前也被这种人打扰过,但她这次很生气的真正原因是那个向她讨钱的家伙是个黑人。外祖父全然不顾奥巴马的感受说出了实情,这些话深深地伤害了奥巴马的心灵,也激起了他心中最原始的恐惧。

    为了给自己寻找自信,奥巴马吹嘘说自己的父亲是非洲的王子。据奥巴马在夏威夷畔纳荷中学就读时的一位同学回忆说:〃他是善于交际的活跃分子,积极向上。经常跟我们说他爸爸是一位非洲国家的王子,是位让他为之自豪的成功领导人。〃而当他生父有一天终于从非洲重新访问美国,并应邀来奥巴马的学校演讲的时候,奥巴马就坐在听演讲的同学中间,他把头埋得很深,觉得非常没有面子。奥巴马的爸爸的演讲很成功,老师完全被折服了,对奥巴马说:〃你有一位很了不起的父亲。〃同学们也并未因奥巴马撒谎而嘲笑他,大家不仅对奥巴马父亲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过后还对奥巴马说,你父亲很酷。但是这些鼓励并不能解除奥巴马心中的肤色自卑。

    在《我父亲的梦想》一书中,奥巴马还提到,自己十几岁在夏威夷时,内心时常在挣扎。他当时是一名狂热的篮球运动员,但在球队里他感觉自己是个〃外乡人〃,因为他〃总是要和一群白人运动员打球,遵守他们的球规。如果哪个裁判或教练想往你脸上吐口水,他完全可以这么做,因为他拥有那个权利而你只能承受〃。但是奥巴马当年的同学没有人体会过这个黑人兄弟内心的挣扎,奥巴马当年的密友凯利·弗鲁士马回忆说:〃当时我们这些各种肤色的人在一起相处很融洽。我很难想象巴里(奥巴马的昵称)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他看起来总是很开心,一直笑脸迎人。他的书里提到肤色和社会地位曾带给他极大的苦恼,我们都想说:他不该有这种感觉,我们都是有色人种,大家在一起不分你我。〃

    不过,正是小时候如影随形的自卑导致一个人要么沉沦,要么就会迸发出惊人的斗志,要通过奋斗和成功来证明自己也是地球上合格的居民。当年马丁·路德·金曾引用《圣经》的话掀起了黑人民权运动的风暴,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黑人也是上帝按他自己的形象创造的〃(wetooaremadeingod‘simage)。或许肤色自卑在日后导致了奥巴马产生强烈的成就欲望,并最终促使他从博士、教授、州议员、国会议员一路走来,并最终锁定最高奋斗目标: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

    第9节:美国梦代言人(8)

    3〃街头混混〃

    在奥巴马奋起反抗心中的自卑感和堕落的冲动之前,他经历过一段街头混混的生涯。

    2008年初,当奥巴马和希拉里的选战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希拉里的支持者、黑人娱乐电视的创办人鲍勃·约翰逊站出来批评奥巴马说,〃当克林顿和希拉里满怀热情地参与黑人事业,奥巴马还在某个街区酗酒吸毒呢。〃一位南卡罗来纳议员认为这是对奥巴马严重的人身攻击。对此希拉里表态说,鲍勃·约翰逊的话只代表他个人的观点。

    奥巴马在自己的传记里对自己一度曾酗酒吸毒的经历毫不讳言。他在自己的自传《我父亲的梦想》中回忆说,〃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是个瘾君子。当时,我与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他抽大麻也用过古柯碱,也经常酗酒,还吸烟。〃我希望这些东西能够驱散困扰我的那些问题〃。他曾在夏威夷海滩和印度尼西亚街头游荡逃学,〃过了一段荒唐的日子,做了很多愚蠢的事〃。〃中学时候的我是每一个老师的噩梦,没人知道该拿我怎么办。〃

    有趣的是,前总统克林顿年轻时也抽过大麻,与奥巴马不同的是,诚实的奥巴马大大方方说他抽大麻的往事,不诚实的克林顿则说他年轻时抽大麻时尝试了一下〃但未吸进去〃,这样的自我撇清成为美国人的笑柄。

    不过,尽管奥巴马早已告别了早年的放浪生涯,并且已经将自己的经历坦诚相告给世人,他小时候的这段经历仍然给他2008的竞选活动带来负面影响。奥巴马高中时代的多名玩伴披露,在夏威夷就读高中时,他不仅终日逃学并吸毒成瘾,还以其放荡不羁的性格和英俊外貌获得了不少女生的好感,并在17岁时与一名美丽的女生坠入爱河。但奥巴马仍经常背着女友拈花惹草,令女友伤透了心。1979年毕业前夕的一个高中舞会上,他竟干脆将已经交往了1年的女友甩掉,闪电般地与一名只有15岁的金发白人女孩开始交往。当有天晚上奥巴马搂着15岁的金发女友出现在舞会上时,所有人都被这位金发少女的美貌惊呆了。舞会结束后,兴奋到极点的奥巴马立即和这名尚未成年的女孩前往酒店开房!不久后,这位美少女也和奥巴马的前女友一样遭到抛弃。

    还有更离谱的事情。2008年2月,奥巴马小时候的玩伴,一位日非混血的毒贩凯斯·卡库伽瓦威胁奥巴马说,如果不给他一笔钱,他就捏造关于他过去的故事,破坏他的形象。30年前,奥巴马和凯斯是一对好朋友。两个混血的小学生同在夏威夷一家私立精英小学读书,课余他们一起打篮球,一起去黑人社区玩耍。30年后,奥巴马成了参议员,而47岁的凯斯刚从监狱里放出来,无家可归。凯斯听说奥巴马在竞选总统,便打电话开口向奥巴马要钱,还威胁说否则就要捏造关于他过去的故事。奥巴马非常惊讶,他告诉凯斯,自己马上要参加一个竞选活动。事后,奥巴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的老朋友遇到〃严重的问题〃,而且他的困难是〃一种羞耻〃。随后,奥巴马又不无痛苦地说:〃突然之间,所有跟我的生活有过丝毫联系的人,都被放到了报纸的头版,在放大镜下细细观察。〃

    第10节:美国梦代言人(9)

    奥巴马的〃街头混混〃生涯也并非一点收获都没有,这些经历使奥巴马特别能理解草根阶层的需求,也更懂得怎样和草根阶层对话。后来在哈佛大学的精英教育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抹杀这种草根的印记的。而这种草根色彩也使得奥巴马在2008年的选战中获得媲美2000年参加竞选的小布什所营造出来的牛仔精神的效果。同时,由于经历上的相似,现年50多岁的阿克塞尔罗德在多年前就成为奥巴马的铁杆哥们,在2008年大选之际,他成为奥巴马的得力干将并立下汗马功劳。

    阿克塞尔罗德

    阿克塞尔罗德出生于纽约曼哈顿犹太人之家,少年时父母也离了婚。19岁那年,阿克塞尔罗德的父亲自杀身亡。在芝加哥大学校园,他经常逃课、像换衣服一样换女友。后来,他受聘于《芝加哥论坛报》,负责报道政治新闻,这给了他体验〃草根政治〃的机会。

    1984年,阿克塞尔罗德决心投身政治,成为芝加哥政客西蒙的竞选总管。没有任何竞选经验的阿克塞尔罗德在号召选民、制造人气方面有无数招数。通过他的宣传策划,西蒙顺利当选参议员,而阿克塞尔罗德也就此成立了一家专门为政客助选的公关公司。他协助纽约前市长斯皮泽尔、北卡罗莱纳州前参议员约翰·爱德华兹的成功当选,这让阿克塞尔罗德名闻全美。

    1993年,阿克塞尔罗德遇到了奥巴马,奥巴马和阿克塞尔罗德都出身〃草根阶层〃,都曾是〃街头混混〃,这使得二人在很多方面都惺惺相惜。奥巴马邀请他加入自己竞选伊利诺州议员的竞选团队。阿克塞尔罗德和奥巴马从此开始并肩作战。《纽约时报》杂志曾报道说,2004年的时候,奥巴马就打算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他暗中召集自己的竞选班子,第一个敲定的人选就是担任其首席政治和媒体顾问的阿克塞尔罗德。此后,不管奥巴马在哪里参加公共活动,阿克塞尔罗德都会安排手下的人拎着摄像机进行跟踪拍摄。

    在2008年的所有总统参选人中,奥巴马堪称〃人气王〃。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阿克塞尔罗德。面对咄咄逼人的希拉里,阿克塞尔罗德明确告诉奥巴马,希拉里的优势恰恰也是她的致命软肋--美国人已厌倦了布什家族的政治王朝,如果希拉里成为美国总统,美国将出现克林顿家族的政治王朝,这是很多美国老百姓不能容忍的。阿克塞尔罗德替奥巴马设计出〃改变〃的形象,事实证明这一设计在选战中的确大获成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