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们呢?这些地仙界的妖族又是怎么回事?”普贤菩萨指着白骨夫人、蝎子精等人问。
“师尊素来有教无类,这些妖族有向道护法之心,收入碧游门下有什么不对?至少比某些背师叛徒强!”虬首仙抢白道。他话里的意思既讽刺了佛门三千辟支佛等人,也讽刺了面前的三位大士。
三位菩萨般若深勘,佛心广大,自然对此话不放在心上。反倒是文殊菩萨,从三清暗中支持狮驼岭的事情中缓过劲来,开口驳斥诸位妖王言论:
“不论佛道两门,都但求己身超脱轮回之外,教门兴衰气运,不过外物,何必抢夺?况且两家气运消长,关键还在于众生意愿。正所谓佛不能免定业,不能度无缘,不能尽生界。众生意愿,半点强迫不来;若非自愿,我教又岂能强行拉人入教?若真有人如此做,也是佛门败类,不配做我佛弟子,还望几位道友莫要以偏概全,兴佛灭道之论,纯属一盘胡言!”
文殊菩萨在诸佛菩萨之中号称智慧第一,自然不是一句空话,他这一番话下来,逼得几位妖王都讷讷不语,无话可说。
“哼,别的暂且不说,那孙猴子大闹天宫,这你总得承认吧?”又有一位妖王飞近,正是碗子山波月洞黄袍怪,昔年天宫奎木狼下界。
“奎木狼?他出现在此,究竟是玉帝的意思,还是他截教师门的意思?”文殊菩萨心里下意识思量起来,倒是忘了回应诘问。
黄袍怪就当他是默认,冷哼了一声继续道:“太清圣人的八景宫是何等所在,那孙猴子是怎么逃出来的?又怎么一出来就撞上了你佛门的释迦牟尼?最后又怎地拜入佛门?说这里面没有蹊跷,我可不信!”
“我可以作证,”一旁的金角大王道,“这猴子偷吃仙丹之前,西方准提圣人便来找老爷了,一直待到孙猴子被压下五行山才走!”
“不错,假如这里面没有准提的份,打死我也不信老爷的八卦炉炼不了这只猴子!”银角大王义愤填膺道。
“你看看!”牛魔王一摊手,“你佛门圣人在背后鬼鬼祟祟,也不知做了什么动作,既落了天庭的脸面,又给玄奘和尚找来这么一个厉害徒弟,还顺便传扬了一下他释迦老儿佛法无边,一举三得,还看不明白吗?”
“准提佛母自有其用意,他本来目的并不如此。”文殊菩萨摇了摇头,“你们若是一味往阴谋诡计理解,我也说不动你们,只是如此心性绝非正途。”
“嘿嘿,是不是正途,不劳菩萨说了算。”一直沉默的羽翼仙忽然冷笑道,“你们三位还是担心一下自己吧。”
作者有话要说:有点好奇有多少人会被这章妖王们的观点带跑。
第128章 神通无量大势至
羽翼仙话音刚落,数位不怀好意的妖王就已经隐约将文殊、普贤、观世音三位菩萨的退路封死,心思昭然若揭。
“怎么,你们要把我三人强留在此不成?”文殊菩萨沉声质问道。
“你佛门欺压我们已久,此次玄奘西行,孙猴子更是沿路打杀了不少妖族,这笔账还需要跟你们好好清算一下。”鹏魔王阴恻恻地说。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些妖族公然出来掳掠凡人、谋财害命,业力深重。正所谓一报还一报,它们被孙悟空打杀也是罪有应得。便是凡人,做下这等事情还要被官府处决,妖族又如何?”普贤菩萨肃穆道。
“哼,任你们说破大天去,今日也要留下了账!”虬首仙乃是青狮得道,性情最是暴烈,也不耐烦跟这三位菩萨讲道理,直接一拳击出,无俦真力汹涌而来。
文殊菩萨微笑不语,手中青莲一抹一带,轻轻巧巧便化解了这一击。当年万仙阵中,他本就比虬首仙高出一筹,否则也不会破阵而出。如今文殊投入佛门,苦修多年,早已超脱大罗之上,虬首仙不过大罗金仙,自然不是他对手。
“文殊休要嚣张,待我助虬首兄一臂之力!”狮驼王怒吼一声,也随之出手。他号称移山大圣,一身力量还在虬首仙之上,天生神通无量,倒有些类似上古洪荒巨兽。
在场诸位妖王的确是人多势众,但大罗金仙没几个人,超脱大罗的更是一个没有。与之对应,三位菩萨都已臻至十地、超脱大罗多年,道行法力远远强于他们。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都曾是他们手下败将,便是牛魔王、青牛精,也不过是两位圣人的坐骑,又怎是他们这三个圣人亲传弟子的对手?九灵元圣之流更是不用提。
唯一可虑者,就是青牛手上那金刚琢而已。不,还要提防着道门中人前来支援。
移山大圣狮驼王天生神力,但论道行还不如虬首仙,文殊菩萨也不将他放在眼中,低颂一声佛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百千万青莲当空绽放,佛光浩荡,宝焰缤纷,如壁立千仞,将狮驼王那一击挡得结结实实,反而震得狮驼王踉跄几步。
“灵感儿,你也要留在这里吗?”观世音菩萨见到了妖王中混着灵感大王,遂出口问道。这灵感大王原身是她佛国洞府中的一尾金鱼,数百年来浮头听经,也有些修行,私自下凡,还偷了池中菡萏,化作铜锤,成了他随身兵器。
“这……”灵感大王见了主人,似乎是有些害怕,嗫嚅了几句,向观世音的方向飞了几步。菩萨神情一舒,不由得有些松懈。灵感大王面上忽地浮现出一丝狞笑,整个身躯陡然胀大,轰然爆炸开来——他早已被血神子控制,这是逍遥想要趁菩萨心神放松之际,重伤他们三人。
不想观世音菩萨反应极快,净瓶中甘露喷涌而出,化作一道蒙蒙水幕,让灵感大王爆炸的气浪缓上一缓,随后大悲佛光自四亿八千万毛孔之中流泻而出,隐约聚合成一青碧马头之形,项上还有金黄丨色鬃毛飘扬,灵感大王自爆余波被完全挡住。
只是这一下事发突然,三位菩萨都略微分了一下神。
“累得一位道友身陨,你们还想走?”鹏魔王阴笑一声,趁机将一尊黑白双色的宝瓶当空祭起,阴阳二气绞缠而出,从天而降,把三大士所在范围笼罩住。此宝乃是先天阴阳二气演化而成,凡是未成混元,身处阴阳之中者,都要受此宝制约影响。
“这是当年妖师鲲鹏的法宝,竟然在此?!”
三大士一惊,心知已经错过了离开时机,当下不敢怠慢,急忙开了灵台,放出定力佛光,金莲贝叶,璎珞宝焰,三人定力连成一片,化出数丈定境,其中空灵不染尘埃,也无阴阳五行,方才将自身定在原地不动。
阴阳二气瓶固然是一件厉害灵宝,可惜鹏魔王没有当年鲲鹏实力,三大士定心坚固,岂是他能撼动的?
“此间事有蹊跷,不宜久留……”观世音菩萨皱眉暗忖,对另外两个菩萨使了一个眼色。
“我们一起施展神通,暂且震开阴阳二气瓶,速速离开。”文殊菩萨会意,以他心通告知普贤、观世音二菩萨,三人准备现出伏魔明王忿怒相,一是反击,一是离开此地。
青牛精也看出迹象,知道用其它法宝难以对付这三人,自己这边的实力又不够,当机立断将金刚琢祭出,就见一个白森森的圈子套在阴阳二气瓶瓶口,三大士身周的金莲、贝叶、璎珞等物便有些不稳,几欲被吸走。好在这些都是他们定力所化,并非真的法宝,方才没被收走。
晓是如此,他们三人也觉得压力大增,不得不把全部心神放在定境之中,一时腾不出手反击。
“今日必须将这三人留下,否则难以真正挑起佛道矛盾,后患无穷。”
逍遥天尊的声音同时在场内所有妖王脑中响起,这些妖王早就成了他的血神子傀儡,如今聚众在此,看似是为难取经人一行,实则是想挑起更大的矛盾,让三界不安,方便逍遥从中渔利。
其余几位妖王各自出手,为青牛、鹏魔王加持法力,也有些擅长惑心之术的妖魔试图施法动摇三位菩萨禅心。
又有小雷音寺黄眉怪,将一个软绵绵的布口袋当空祭出,遥遥吸摄三位菩萨。这布袋子来历可不一般,是弥勒菩萨的先天灵宝人种袋。
据说,红云当年得了大盘古氏阳根上的包裹皮肤,一直贴身收藏,未来得及去炼化,幸亏此物保护,他才免得形神俱灭,得以入轮回转世重修。这一世他终于以佛法将其祭炼,成了这布袋,人种袋之名亦是得自这袋子材质。
又有移山大圣狮驼王祭起地书,八荒虚空悉数被大地之力禁锢住,三位菩萨神境通无法施展,若要离开,非得施展大神通破碎虚空不可。但此时人种袋、金刚琢、阴阳二气瓶三宝合力,再加上种种牵制手段,三大士也只得被动防御,没办法抽身脱离,这场战斗变成了法力与定心的比试,一时间陷入僵局。
“善哉。”
忽然有一声轻柔的声音自天际传来,似很远又似极近,来者道行显然不凡。
六种震动,同时出现在狮驼岭范围之中,天地万物感受到一股伟力涌动而来,柔和,慈悲,却又强大到莫能抗拒,如此矛盾的形容和谐地出现在一种事物上。
地上青草、山间树海植被依次翻腾,形成一道巨大的苍翠浪潮,草木下的泥土中也同样蕴藏着这股伟力,然而这力量波及的范围却没有任何生灵受伤。山峰积雪轻轻颤动着,却恰好不会卷积成雪崩落下。狮驼城中无数妖类感受到六动大力,都忍不住坐在地上,呆呆地望向天空之中——
一尊大菩萨施施然自虚空中走来,头顶慧瓶,手拈莲花,现光炽法身,正是接引圣人、阿弥陀佛座下首徒,大势至菩萨。他奉接引佛旨,来解救三大士离开此地。
大势至菩萨专修念佛法门无数载,有无上神通,每一举手、一投足,俱可令大千世界生六种震动。刚才他那六种震动直接将地书的封锁破开,狮驼王口喷鲜血,萎顿在地。
“大势至……”诸位妖王见他威势,都不由得生了畏怖之心。这位大菩萨虽然在三界中声名不显,实则佛心精深至极,臻临十地已久,除却地藏菩萨之外,没有任何一位菩萨能与他媲美。
“南无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诵念一声佛号,百千万金莲台凭空绽放,将诸位妖王统统挡住,没有一人能突破菩萨神通,近前来攻击。
“收!”青牛精第一个反应过来,把老子金刚琢召回,去收那无穷金莲台。这也是血神子秘法的神妙之处,它侵吞了一个人后,会保留那个人的全部性格秉性,除却受施术者掌控外,这人平时的言谈举止、乃至危急关头的反应都与过去一模一样。青牛毕竟是圣人弟子,大场面见识得多了,反应也快上一筹。
金刚琢也不愧是先天灵宝,自然化出无数个白森森的圈子,每一个都生出无穷吸力,将莲台吸入其中。然而这莲台实乃大势至菩萨无上神通所化,随收随长,以青牛道行根本控制不住。
其余妖王也各自反应过来,纷纷施展法术、祭出法宝,对付面前金莲。
大势至菩萨也不理会妖王们的反应,将手中青莲一拂,人种袋上黄眉怪粗浅的祭炼分神被轻巧抹去,不远处黄眉怪身躯猛地一震,面色发白,嘴角流下一丝血痕。
菩萨头顶慧瓶中放出大智慧佛光,漫漫荡荡,如潮如海,将阴阳二气瓶整个倒裹了进去。阴阳二气瓶在他化出无量佛光之中载沉载浮,犹如一叶扁舟,再无施为可能。
“多谢大势至师兄前来相助。”文殊、普贤、观世音三尊菩萨收了佛光,合什行礼道。
“走罢。”大势至菩萨抬手一指,虚空破碎,对面显出无边极乐胜景,正是西天佛土。四位大菩萨一一走入,虚空再度合拢,只余诸位妖王面面相觑、无可奈何。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小唐同学霸王票!
第129章 佛光普照血海中
“今日决不能让你们离开此地!”
就当四位大菩萨跨越虚空,向西天极乐而去时,忽然有一个细小声音在四人耳畔同时响起,随后周围光景为之一滞,旋即扭曲变幻,他们的目的地居然硬生生被改变了!
一点艳红血光陡然扩散开来,铺天盖地,充满视线,将周遭所有声色景象悉数遮蔽起来。
四位大菩萨反应极快,定力佛光连为一体,足下生莲台,头顶起璎珞,缤纷宝焰生,先将周身护定,再说其它。
“敢问来者何人?为何要阻我等去路?”大势至菩萨踏前一步,扬声问道,整个血色空间顿时荡漾出六种震动,波纹在艳红光华上流转,如风吹浪起,却没有将血光冲破。
大势至这一击反倒让周围无穷血光活了起来,浪潮之声传来,血光浓郁到了极致,层叠起伏,竟然如浩淼大海一般,汹涌澎湃,翻卷滚动,带着浓郁的血腥气,欲将四位菩萨吞没。
“这是血海?”文殊菩萨眉头一皱,“冥河不是已经……”
他话还未说完,就见十道指头粗细的血光从血海中飚射而出,交错纵横,锋利无匹,直接向他射来。这是大阿修罗魔教的著名神通之一,名曰十指血光,极是厉害。
这十道血光一化百千,转眼就是数百万道血光同时扫射,光线及处,璎珞粉碎,宝焰熄灭,佛光如白纸般被轻易戳破,眼看这百万道血光就要打到文殊菩萨身上。
文殊菩萨原本在阐教时,就是大罗金仙道行,后入释门,更是勇猛精进,早已登临十地、超脱大罗之上,即便是不如地藏、大势至二人,也绝非易与之辈。就见他手中慧剑扬起,转眼间也是数百万道剑光在眨眼之间挥出,迎上血光,叮叮当当,两两消弭。
这慧剑看似是法宝,实乃文殊菩萨大智慧所化,可破一切烦恼魔头,正所谓“以智慧剑,断烦恼贼”,便是如此。若是旁的宝剑,毕竟是外物,无论如何祭炼,都免不了与心神有一线空隙,绝不可能瞬息间斩出这许多道剑光,除非是混元圣人,掌控时间奥秘,可以在出手的时候延缓时间,将剑光一口气放出。
但文殊菩萨这慧剑却不一样,是他以甚深般若所化,与心同源,自然对敌起来,毫无凝滞,能转眼之间,随菩萨心念而动,化出这百万道剑光应敌。
血海翻涌,咕嘟咕嘟地泛着污浊的泡沫,映出稠腻的光泽。一品红莲自血海中生起,菡萏紧闭,随后莲瓣层层绽放,里面一个俊逸青年抱膝而坐,面上似笑非笑,红发披散如绸缎,莲纹道袍松垮垮地披在身上,玲珑的锁骨、白皙的双腿清晰可见,甚至还隐约能看见大腿根本……
“冥河老祖,你不是已经被逍遥害了吗?”普贤菩萨脱口而出,听起来木愣愣的。他号称大行菩萨,向来是少说多做的性格,也因此所说话很直,从不客气委婉。
“老祖我可还是好好的,你们几个小辈口出狂言,诽谤老祖,该杀,该杀!”冥河阴阴一笑,懒洋洋地挥了挥手,三千六百道血浪自猩红大海上升起,转眼之间就化作血河滔滔,血水上又腾起大阿修罗魔焰,水火相济,向着四位菩萨而来。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低诵一声佛号,净瓶中甘露化作蒙蒙雨雾,如烟一般,浇在滚滚魔火之上,魔火一暗,转眼又复腾起,比之前更盛。
“这大阿修罗魔焰根本还在于血海,血海不灭,魔焰便有了源源不断的养料,也不会灭。”文殊菩萨看出端倪,“血海乃天下至污之水,除却元始老师三光神水、西天八德池水之外,少有水类能净化它,即便是九天银河水、师弟的净瓶甘露也不行。”
“冥河老祖,我等四人与你无冤无仇,你何故将我们带至此处?”大势至菩萨道。接引早已告诉过他们冥河血海失踪一事,再联系逍遥忽然开始使用血神子秘法,不难猜出冥河已被逍遥所害,否则不会连四大阿修罗王都没有告知。
“如今这冥河定是逍遥所化血神子,与冥河原身法力道行一般无二。只是这也是一桩麻烦。冥河本人为阿修罗道老祖、血海主人、魔教教主,法力高强、道行高深,据说混元以下难逢敌手,我们四人能否胜之,还是未知。”大势至心里如是想着,故意以言语拖住冥河,因为他是奉接引旨意而来,若是接引长时间发现不对,自然会出手相救。
“嘿嘿嘿,老祖我就是看你们不爽,要弄死你们,有意见吗?魔教本就追求随心,哪儿来这么多理由?!”冥河本身就是奉逍遥命令而来,自然不会与大势至菩萨争辩,而是一味加催法力,让三千六百道血河携魔焰如龙蛇绞缠,非要将诸位菩萨当场击杀不可。
大势至菩萨见此情形,也知道再无甚可说,便盘膝危坐,双手合什,口诵佛号:“南无接引导师阿弥陀佛。”他专一精修念佛法门,一身定力委实不可思议,就见重重佛光自菩萨四亿八千万毛孔、头顶宝瓶之中流泻而出,在虚空中竟生生化出一片佛国来,庄严清净,巍巍相好,隐约有阿弥陀佛演化极乐净土的影子。
文殊、普贤、观世音三大士见此会意,坐到大势至菩萨身旁,各自念诵佛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极乐教主阿弥陀佛。”
四位大菩萨佛光合作一处,这片佛国更加清晰完整,莲花菩提、娑罗宝树、光焰贝叶,一一显化出来,四位菩萨头顶舍利子高悬,如四轮朗日,照耀此方佛国,血河魔焰,俱不能侵入。
“你们这是打算聚众与老祖我一战吗?”冥河扬起两道血眉,哂笑一声。血海涌动,生出无穷血魄神雷,光华闪动,向那片小小佛国砸去。光看声势,就像是要将那里湮没一般。
大势至菩萨不慌不忙,将手中青莲花当空掷出,青莲随风变化,生出百千亿青莲海,把整个佛国覆被住,一朵青莲对应一颗神雷,将其裹入花芯之中,莲瓣合拢旋转,血魄神雷直接泯灭于无形。神雷被悉数吞噬后,百千亿青莲也随之而散,只余一朵莲华,荡悠悠飞回大势至菩萨手中。
“摩诃那钵大势至,接引首徒,果然有些本事。”冥河点了点头,面上表情正经了些,又放出无数道血影神光,神光在空中聚合绞缠,化作一道长鞭,夹杂着魔火神雷,向佛国抽去,直抽得莲花瓣瓣凋零破碎,宝焰黯淡无光。
与此同时,有血影神针自四面八方攒射而出,细密如雨,一被击中,无论莲花也罢、贝叶也罢、琉璃珠也罢,统统轰然炸开;有凄厉嘶嚎声充斥血海,让人心烦意乱,这是阿修罗魔音。另有无数道血光在半空中汇聚,形成一个血色漩涡,正中有一奇点,在不断旋转吸收着佛国外围的金莲、璎珞等物,这些东西一进去便直接被碾为齑粉,这亦是魔门神通,名曰血神普度光轮。这些神通交攻之下,佛国防护摇摇欲坠。
冥河也怕夜长梦多,这一下是彻底动了真格,除却同时发动的数门魔教大神通外,还将阿鼻、元屠双剑祭起,剑光如毒龙探出,张牙舞爪,直取坐在最外边的文殊菩萨。
“阿罗跛者娜!”文殊菩萨口诵真言,如大狮子吼,滚滚大光明云遍覆其身,一尊青黑色明王立于其中,赤发上指,足踏莲华,有九首三十四臂,每只手各持金铃、宝杵、半月刀、破日剑、银箭……等三十四种法器。
此乃大威德明王,文殊菩萨忿怒相,威能极大,就见他手中三十四种法器同时扬起,如泼风般舞动不停,佛光重重涌动,每一重佛光间都有一个微尘莲花藏世界方生方灭,用于吸纳剑气,最终他将两道剑光直接消磨干净。
随即剑光再来,大威德明王又去应对,文殊菩萨被这双剑缠住,腾不开手。
观世音菩萨瓶中甘露升腾,化作雨幕洒在佛国外围,甘露及处,金莲怒放,璎珞重生,佛光源源不断,诸般妙相再度复苏。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写……”普贤菩萨合什念诵楞严咒,脑后一轮圆光,隐约有大千世界,内含无数天人密迹与他同声诵念,将阿修罗魔音压下去,周围那三千六百条血河上的魔焰也光彩尽失,环绕佛国的宝焰反倒炽烈起来。
大势至菩萨手结降魔印,指尖触地,就在触到地面的一瞬间,六种震动再度出现。仿佛有无形大力在空气中移动,三千六百道血河、血影长鞭在一刹那间向六个方向同时扭曲变形,支离破碎,成了无数细小血滴。
冥河再施神通,那无数血滴又被拉长,化作毫毛蚊须针,自四面八方攒射而去,与之前血海化出的神针合为一处,难分彼此。
血海涌动,又落下一枚玉圭,光华玲珑,血焰腾腾,直接穿透佛国层层守护,向大势至菩萨当头砸来。这是奈何圭,亦为冥河手中的一件厉害法宝,一旦击中,肉身立毁,怨戾缠神。
此宝本就是冥河收集黄泉戾气怨气炼制成的,来自心灵神魂,又被他以魔教秘法祭炼,使其能介乎有无相之间,故佛国防御,乃至天下一切外物防御对它都形同虚设,只有以本身神魂力量硬抗。当然,功德可以辟心魔,玄黄塔自然也能挡住奈何圭。
大势至菩萨操纵自身舍利飞上,丨乳丨白色光华绽放出来,形成一片柔和的光幕,这是他以甚深定力生生逼住奈何圭。
只是如此一来,在座四位大菩萨都已被缠住,难以分神,只能任由血魄神针不断消磨佛国防御。若是佛国一朝告破,他们四人沦落血海之中,就要彻底陷入被动,甚至很可能会被冥河挪移虚空,分而破之。
“轰隆隆……”
深藏在域外虚空内的血海突然颤动起来,红莲上抱膝而坐的冥河脸色一变。
无边血海之外,一盏青灯照耀虚空,二十四轮诸天世界遥遥升起,佛光浩荡,如二十四轮皓月,向血海方位砸来。
五色神光缤纷交织,化作万里孔雀之形,张开长喙,将血海之水倒吸而入,在腹中以五行真火炼化。
佛光普照,凝聚出万千那伽巨龙,仰头昂然长鸣,滚滚宝焰自口中吐出,燃遍身周数万里血海。
又有一方红日升起,日光遍照,太阳真火喷薄而出,与那伽巨龙宝焰一道,烧得血海海水嗤嗤作响,血色烟雾带着令人作呕的腥臭味升起。
琉璃佛光照亮血海一角,一片净土随佛光化转而出,遍地琉璃,七宝成树,一尊蓝色大佛足踏莲花而来,身旁两尊大菩萨身如日月,又有七位佛陀、数位菩萨、十二药叉神将侍立身后,念诵经文加持。
一棵龙华宝树撑天而起,宝叶扶疏,垂荫如云,无量净白莲台从枝叶间如雨洒落,一触血海,转眼被染为艳红,莲台连同吸入血水一并枯萎消散,化作飞灰。
远处,大梵天王乘天鹅金车、大自在天骑白牛,共携数十万眷属天人、龙族、紧那罗、夜叉、乾达婆等护法大众,浩浩荡荡而来,香风如云,梵音隐隐,气势万千。
“要糟!这下子可是不好办!”冥河心里一惊,看着佛门大众隐约将血海包围在其中,“燃灯、孔雀明王、龙树、毗卢遮那、药师、弥勒……佛门三圣竟为了这四个菩萨倾巢出动了!”
“罢了,冥河本人不能丢!”无穷时空之外,逍遥眉头一皱,便控制冥河收了诸般神通,又在自己这边以盘古斧劈开虚空,让冥河连血海一块离开,同时不忘抹去痕迹。
“多谢诸位前来相救。”大势至、文殊、普贤、观世音见血海尽去,满天大众在此,顿时心知肚明,起身合什称谢。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里情节需要,把阴阳二气瓶给了鹏魔王。
各位,让我看到你们的支持!求评论!
第130章 两教定计破劫难
西天娑婆净土,大雷音寺内。(八/零/书/屋 www..net 好看的言情站)
“此间事情已了。”释迦牟尼见佛门大众回返西天净土,点了点头。
“如此看来,冥河绝非只是逍遥手下。否则我教门下这般悉数出动,摆出围攻冥河之势,他竟然冒着暴露位置的风险出手救走冥河,这可不符合他的一贯做法。”准提思索着,缓缓说道。
“逍遥此人,心胸狭窄,秉性阴沉,素来唯己身独尊,如此的确一反常态。”接引也同意准提的推断。
然而正思索间,外面童子来报说是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在外面求见。
接引让他们进来后,四人将此次狮驼岭一行前后原原本本地汇报出来,随后领命退下。
片刻之后,释迦牟尼叹了一声:“两位也看见了吧,这是要把我们放在火上烤呢!”
准提一一数算着:“青牛、金角、银角是老子坐骑、牛魔王是通天坐骑、九灵元圣是玉清门下太乙的坐骑,白鹿是南极坐骑,三力大仙是阐教云中子的记名弟子,虬首仙四人重归通天门下,奎木狼既是天庭中人,也是截教门徒,甚至还有弥勒手下的童子……”
“不错,我们若是贸然派人去诛杀这些人,不仅大违佛门慈悲之意,也会与各方势力结下因果,尤其是三清门下。”接引道。
准提赞同道:“师兄所言极是,因果易结不易解。稍有不慎,便会牵连出更多修士,如滚雪球,最终成了宿业纠缠,甚至会牵扯圣人进来。当年封神之战是如何出现的,阐截两教不得不做过一场,又是为何?”
“若是有一人坐骑被击杀,坐骑主人不来复仇,岂不是令门下齿冷?他若来复仇,便是成了因果纠缠。此次玄奘西游取经,可不能被助长为量劫。”
“而且人间道门对我教不满,也是实情。”释迦牟尼对人间传教一事较为关注,便将他过去所见说了出来,“道门中人飞升至地仙界、天庭与各教圣人道场,那么这种不满情绪就会被带入其中,日积月累,代代传染,本就是一件值得担忧的事情。如果被这些妖王推波助澜,人为增加因果,佛道两门迟早会像昔年阐截两教一样,要完杀劫。”
“玄奘西天取经,本就是一件牵动中土佛道两门的事情。玄奘未遇孙悟空之前,可是受过不少人间道门的为难,他们自己不亲自出手,而是借助道门在凡俗的势力干扰他。直到玄奘出了大唐国界,过了五行山,这才安生下来。”
观世音菩萨虽然是接引肋侍,却被准提借来主管玄奘一事。平日菩萨常常来向准提汇报玄奘近况,所以他了解得很清楚。
“这也是我派大势至去,却没有让他开杀戒的原因。”接引轻叹一声,“不论他们是自愿、被蛊惑还是受血神子控制,我们都必须小心应对,不能再刺激各方门派势力,让这场劫数激化为量劫,又需要让玄奘四人安然度过此地。”
“太乙真人、南极仙翁,他们现在已经是东极青华大帝和南极长生大帝,位列六御,是元始道兄极为器重的弟子,他们若是被血神子附体,那阐教的其他门徒就危险了……同理,其余那几位妖王也要小心应对。”准提颔首道,“所以说,若是请各家主人来收服坐骑、弟子,就怕血神子附体……难呐。”
“唔,事情还是要一桩桩地解决。”释迦牟尼道,“狮驼岭三妖名义上是东道主,又自称截教弟子,隐然群妖之首,突破口当在此处,不知两位老师有何看法?”
“多宝。”接引言简意赅。
准提眼前一亮:“师兄高见,就是他了!”
多宝道人是截教首徒,超脱大罗已久。当年万仙阵中,他被诛仙剑气绞碎肉身,眼看就要形神俱灭时,准提出手护住了他的残存元神,救了回来。后以八德池水滋养神魂,将其残神补完。
多宝的元神先是被莲花护住,又经八德池水滋养,沾染上了佛门气息,如果重新修行的话,自然是要修行佛门,就如同那三千截教同门一般。然而多宝本人对截教情意甚坚,坚持要重入碧游门下,修习上清大道。
昔年文殊等人,不过是身体里沾染了佛法气息就被迫投入佛门,才可继续修行。更遑论修行人根本的元神所在?一旦元神沾染了佛法气息,即便是转世投胎,根骨也会只适合修习佛法,又如何能再入道门?况且准提将他救下,本就是如同再造之恩,为偿因果,他也得在西方修行才是。
好在多宝此人亦是天纵奇才,苦思数日后,竟然被他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之策——将自己元神一分为二,那点向道执念包裹住最根本的神识烙印回归道门,剩下大半元神留在佛门,这样他既能重入碧游门下,又可报答西方二圣修复元神之恩。
西方二圣感多宝情深真挚,便专门传授他斩愿心化身之法,使他向道执念与报恩执念能够进一步分开,又为他请来元始、通天两位圣人相助。元始以三光神水护住多宝元神,通天用重炼的青萍剑小心翼翼地将多宝根本神识烙印并向道执念截割下来,再用碧游秘术为他重塑仙体肉身、用三光神水为他修复元神。
自此,多宝一分为二,一部分在通天门下继续担任截教首徒、多宝道人;另一部分沾染佛门气息的执念元神也被八德池水再度滋养完全,修习三乘妙法,蒙释尊以点化,行大乘菩萨道,成就佛陀果位,号多宝如来,又开辟净土,名曰宝净。
这位多宝如来与截教多宝道人本就同出一源,心神相通。如今那些妖王自称截教弟子,虽然多半是自说自话,但倘若是真——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也不可不令人担忧。这般情势下,佛门三圣就不便亲自去碧游宫询问了。让多宝如来暗中询问多宝道人,则是上佳选择。
准提当即命人将多宝如来请至大雷音寺,与他分说此事,多宝如来欣然应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