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扬感悟,投入其中,可把握阴阳,掌控乾坤,别具神妙。万仙阵时,元始曾将此宝暂借普贤真人护身。

    玉虚杏黄旗

    先天灵宝,又名戍土杏黄旗,五方五色旗之一,属土,主中央,为玉清元始天尊执掌。

    元始于昆仑山玉虚峰得到此宝,故易名为玉虚杏黄旗,乃防御至宝。展开来可化出万千金花、重重祥光瑞霭,五面宝旗之中防御第一,元始曾将其赐予姜子牙护身。

    番天印

    先天灵宝,一方青石大印,样式古拙大气,隐隐有混沌色气息盘桓其上,为广成子所有。

    昔年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崩折,一分两段,元始天尊将那倒下的半截不周神山收起,以玉虚法门炼制成这一方大印,威力无穷,后赐予门下首徒广成子。番天印极为厉害,广成子一度将其赐予徒弟殷郊,当时又失了仙体,不想竟自己也抵挡不住此物,还是请来了五方五色旗中的四面,才将其克制住。

    太始青灯

    先天灵宝,鸿蒙三灯之一,外形乃是一盏八角琉璃金灯,可放出蒙蒙青光,照破万法,护佑己身,为南极仙翁所有。

    此灯本为元始所得,后南极仙翁突破大罗,便赠与了他,挂在鹿杖杖头。此灯主人可以凭借灯火化出弥尘一气大仙网,又名天地火网,号称天地万物,悉数囊括其中,无人可逃。

    九龙神火罩

    先天灵宝,一座青铜大罩,上刻九龙盘绕图样,饰烈焰云纹,闪耀不定,为太乙真人所有。

    元始昔年游历四方时,遇见九条火龙肆虐为害,遂出手诛杀,就地炼作九龙神火罩,后来太乙真人拜入玉虚门下,元始便将此宝转增给他,太乙曾用此宝将石矶生生烧死。

    此宝一旦祭出,就有金光万重、烈焰腾腾,九条火龙飞旋往来,形成九龙神火大阵,将对手困入其中,烧成灰烬。

    五火七禽扇、五火七翎扇

    先天灵宝,两把一模一样的羽扇,由凤凰翎,青鸾翎,大鹏翎,孔雀翎,白鹤翎,鸿鹄翎,枭鸟翎,共七禽翎羽,正面有符印法诀,反面有诗。分别为清虚道德真君、南极仙翁所有。

    往昔鲲鹏来昆仑山与三清论道,互赠礼物,元始就得了两片大鹏羽。后他又遍寻材料,炼制出了这两把宝扇,成圣后送与清虚道德真君、南极仙翁二人。扇出时,可有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间火,五火合成,故又名五火神焰扇。清虚道德真君曾将自己那一把赠与弟子杨任,助他扶周灭商。

    落魂钟

    先天灵宝,一座小小铜钟,上刻云篆符文,时隐时现,为广成子所有,后赠与殷郊,如今是赏善罚恶一部权柄象征。

    此宝乃是元始所炼,广成子入门时赐下,广成子又赐给殷郊。顾名思义,落魂钟是一件摄神夺魄之宝,钟声一响,神智便被其干扰影响,甚至魂飞魄散,亦非不可能。后殷郊入封神榜,此宝亦随之而去,受天道加持,成为赏善罚恶一部权柄象征,且又多了一个妙用——钟声一摇,心地纯良者无恙,心怀恶念者神魂动摇。

    三九碧游仙器

    青萍剑

    先天灵宝,是一口三尺青锋长剑,如秋水一泓,为上清通天教主执掌,截教教义所在。

    此宝本为天地生成,通天教主得之。青萍剑锋利杀伐虽不及诛仙四剑,却更符合修道者冲虚自然之意。

    后得截教教义灌注,青萍剑品质再上一层楼,持之自有豪迈气魄升起,仿佛要从天道之中截取一线生机一样。此剑又另有截割时空之妙用,曾被通天在诛仙剑阵中使出,以一敌四,后被准提所破,青萍剑亦被击碎,大战之后修复。

    紫电锤

    先天灵宝,一把八角铜锤,紫电青雷缭绕跳跃其上,为上清通天教主执掌。

    紫电锤是通天教主采三十六种雷火精华炼制而成,威力极大,甫一祭出,就可化出万千雷霆大海,将敌人吞没。

    渔鼓

    先天灵宝,是一件渔鼓,鼓面乌黑,朴实无华,为上清通天教主执掌。

    渔鼓是通天教主所炼,敲响之后自有妙用,扰人心智不在话下,更有甚者,还可以颠倒乾坤、混乱五行。

    穿心锁

    先天灵宝,一把金锁,闪着精光银芒,昭示着此宝非同凡响,为上清通天教主执掌。

    穿心锁亦是通天教主融汇太乙精金、星辰之精所炼,破坚穿壁,无往不利,可以透过重重防御,直取心脏要害,故得名。通天曾将此宝赐予弟子一气仙余元,命其对付惧留孙,可惜余元还未出手,就已被杀死。

    天花妙坠旗

    先天灵宝,乃是一面小旗,上绣天花乱坠,为通天教主执掌。

    此宝乃是通天仿照五方五色旗炼制而成,论防御丝毫不逊色那几面宝旗。展开宝旗时,会有白光氤氲,天花乱坠,敌人攻势自然化解。旗中白光可以聚在一处,攻防随心。

    混元金斗

    先天灵宝,乃是一个马桶形状的金斗,内按三才,包览天地奥秘,为云霄娘娘执掌。

    此宝本是通天偶然所得,后赐予云霄。云霄凭此悟出九曲黄河阵,大败阐教弟子,终于惹得元始天尊亲自出手。这金斗一旦祭起,将人收入其中,可磨坏仙人法体,削去仙人法力,威力实在不可不多加警惕。

    日月珠

    先天灵宝,一共两颗,一黑一白,如太极玄转,正喻日月阴阳之相,为龟灵圣母执掌。

    日月珠是通天取太阴、太阳双星精华炼制而成,赐予了徒弟龟灵圣母。龟灵圣母曾凭此宝击败阐教惧留孙,宝珠威力可见一斑。

    多宝塔

    先天灵宝,外形是一座七重宝塔,宝气弥漫,为多宝道人所执掌。

    截教首徒多宝道人,本是多宝鱼化形而成,自号多宝。通天收他入门后,就将多宝塔赠送给他,并戏言道:“你既号多宝,为何不能多收集一些法宝?我这多宝塔别有一桩妙用,若是在里面尽量放上许多法宝,这塔的威力就会加强,品质也会提升。”

    自那以后,多宝道人就开始收集法宝起来,如今多宝塔内,已经有了数千件法宝,不知这宝塔会厉害到什么程度?

    四象塔

    先天灵宝,是一座七重四面宝塔,色若象牙,洁白无瑕,为金灵圣母执掌。

    通天炼制此宝,可以遥遥呼唤四神兽二十八星宿前来加持助战,宝塔本身也有其他诸多妙用,很是了得。后金灵圣母入主天庭斗部,此宝受天道加持,品质上升,成为了斗部镇部至宝,能遥控周天星辰。

    (道门篇,完)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小唐同学的霸王票!!!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

    第126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弥罗天玉清境。(八是所有的网站都叫八.零.書.屋www.su80.net)

    准提刚刚落到玉虚峰上,就见通天教主急匆匆地从浮黎宫中出来,低垂着头一味看路,不抬头看前面,经过他时也不打招呼,直接化作遁光一道,离开弥罗天去了。

    “浮黎宫乃元始休憩之寝宫,他去那里做什么?是了,想必是他们师兄弟有什么体己话要说,正殿气氛肃穆,不大合适吧。”准提一头雾水地想着,看到白鹤童子走了过来。

    “老爷请您在虚皇殿稍候,他很快便到。”白鹤童子道。

    “唔,我知道了。”准提点了点头,暗自察看了白鹤童子一番,暂时看不出什么异常来。毕竟去请镇元子的就是此子,若说他也被血神子侵蚀,亦是有可能的。

    虚皇殿是玉虚宫的一间偏殿,也是元始平日会外客之处。准提在里面等了片刻,元始天尊便笑吟吟地自殿后走了进来。

    “我观道兄愁眉不展,可是有什么心事?”元始见面问道。

    准提沉吟一下,便把镇元子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详详细细地告诉了元始天尊。

    “唔……我从未邀请镇元子来过,”元始抬头扬声道,“白鹤童儿,你进来。”

    白鹤童子依言进来,元始从袖中取出一个琉璃瓶,对准提道:“这瓶中有一条三光神水水脉,可不断生出三光神水,当年你我初遇时,它便派了很大用场。”

    准提含笑点头:“是了,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三光神水最擅长破除污秽,血神子自血海中出,血海又是天地污浊之处,所以这三光神水正是血神子克星。”元始说着,打开瓶塞,一滴三光神水从中飞出,直接没入白鹤童子眉心,两人等了半晌,毫无反应。

    “你退下吧。”元始对白鹤童子道。

    “是。”白鹤童子还显得有些不明就里,躬身退下。

    “我这童儿也没有问题,看来是逍遥使用了变化之术,幻化成我童儿的样子,最终诱骗加害镇元子道友。”元始道。

    “想来就是如此。”准提点了点头。

    “可惜镇元子道友与我也有些交情,如此陨落倒是可惜了。”元始轻叹一声。

    “谁说他陨落了?”准提忽地露出一个有些狡猾的笑容。

    元始一怔,旋即露出几分喜意:“道兄的意思是……”

    “镇元子道友乃地仙之祖,有大功德,受一界气运眷顾加持,纵然逍遥仗着自己超乎天地之外,不沾因果,不惧天道反噬,能强行袭击镇元子道友,但难道镇元子道友连一线生机都没有吗?”

    准提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朵莲花,色作纯金,清香净软,正是当初他赠与镇元子的金莲之一,其余金莲被镇元子分给了门下弟子,只留了这一朵在他身上,不想却救了他一命。

    “我这莲花产自八德池中,能辟内外魔头,护佑元神。镇元子道友元神被血神子吞噬大半,却有一丝被他身上功德气运护住,送入莲花之中,侥幸逃脱劫难。”

    “而逍遥急于操控血神子来对付我,根本未曾察看镇元子道友身上还有什么异样,所以我在他尸身上感应出一丝生机,找到了这朵金莲。”

    元始闻言感慨道:“这其中若是一步错讹,镇元子道友便真个是形神俱灭、绝于天地了。如今保得性命,岂非天意?天道冥冥,果真自有玄妙。”

    “只可惜他的原本肉身炉鼎已经尽毁,再难修复。当今之计,一来将镇元子道友元神滋养复原,二来为他重塑炉鼎肉身。肉身好办,我已经从他五庄观取来了一个人参果。但元神修复就麻烦多了,这也是我来弥罗天拜访道兄的另一个原因。”准提指了指元始衣袖道。

    世间顶级灵药,各有妙用。西王母蟠桃擅长修复魂魄,但被她按仙方加入几十味珍贵灵药,炼成不死仙药,就可以同时修复元神肉身。镇元子人参果具有人形,天生便可用来重塑炉鼎道体。而老子创立丹道,融合蟠桃、人参果等药材,按八卦之理研制出九转紫金丹,一粒仙丹便蕴含一微尘世界,服下之后可以立即获得大罗金仙之体、亦有大罗金仙法力,当初若非准提多加设计,孙悟空服下丹药的一瞬间便会被药力生生撑爆。

    而元始刚刚用的三光神水,也是滋养魂魄的无上圣药。原本银河之水就是壬水精华沾染了些微日月星三光而成,这便已经有了保护魂魄,将其送至黄泉的功效。三光神水则相当于是提炼精纯后的银河水,自然可以修复魂魄。

    元始往自己袖中瞧了一眼,顿时会意:“不错,哪怕镇元子道友只剩一丝残神,我这三光神水也能将他修复完全。这样吧,道兄请将他的残神放出,让我看看情况。”

    “善。”准提将手一指,金莲徐徐绽放,里面悬着一道白烟,勉强被莲花上的金光笼住,聚出个人形,面目已无法辨识,飘飘悠悠,虚幻不实,难以聚拢,好似一阵大风就能将其吹散。

    “竟成了这般模样?!”元始一惊,随后喟然叹息,“即便是有三光神水滋养,也难短时间复原了。西王母蟠桃对元神也有修复功效,我去命人要来,日日以三光神水化开,点入镇元子道友残神之中,可以快些,但没有数年工夫怕是不行。”

    准提自然知道蟠桃的功效,不然也不会放任孙悟空吃了那么多蟠桃。老子八卦炉中,这些蟠桃药力被悉数化出,配合几味丹药,将悟空天生残缺的元神修复完全。如此,准提才可以假唐玄奘之手,驯服悟空凶顽本性。否则悟空魂魄不全,心性根本难以教养。

    打个比方,心性教导就是在治疗心理疾病,魂魄不全就相当于天生的神经系统有残缺,自然不是靠后天教育能治疗的,想要治好,需要做手术、吃药。

    “那就烦劳道兄了。”准提让金莲重新裹住镇元子残神,送入元始手中。元始自旁边桌案上拿起一片玉简,以手代笔写入信息,又拿出一壶碧落驻颜丹作为礼物,命白鹤童子进来,替他送至瑶池西王母手中。

    “说来也是奇怪,阿修罗界的血海连冥河本人一并消失,镇元子的尸身却留了下来,也不知逍遥做何等想法?他若只是想搅风搅雨、祸乱三界,何必不用血神子秘法把冥河也操控住?”准提见镇元子的事情有了着落,安下心来问。

    “难不成是要谋夺阿修罗道的气运……不对,冥河只是阿修罗道创立者,阿修罗们有他没他,都能存活,至多是四大阿修罗王有些恐慌。就如同女娲若是陨落,人族依旧繁衍一样。”元始皱眉思索着,手下意识摩挲起自己光洁的下巴。

    “正是如此,我听闻冥河自创立魔教之后,常年闭关潜修,即便是四位阿修罗王也极少见,更遑论其余阿修罗众?有他没他,对于整个阿修罗族大局来说其实并无分别。”准提道,“魔教也是一样,此教早已在三界十方开枝散叶、广传法脉,缺了一个教主又如何?那四大阿修罗王也都超脱大罗之上了。”

    “更可虑者:自从逍遥立誓断因果后,已经千年,他与此方世界算是没有关系了。他如今不在天道之内,因果、气运、业力都无法作用于他,任何推算之道,乃至于天道预警的心血来潮都在他身上失去作用。而他本身却可以自由出入三界、肆意横行,只要在天道察觉前抽身撤走即可。”元始一手摸着下巴,一手扶着膝盖,手指轻轻敲打,如漆剑眉越皱越紧。

    准提点了点头,想起前世天朝的那些贪官污吏,往往捞够本后办得绿卡,趁着没被检察机关发现潜逃国外,逃脱天朝法律之外,偶尔还可以回来寻欢作乐、享受一下,在政府抓到他之前又飞回国外。逍遥如今所作所为,倒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若非他借镇元子肉身出手,只怕我也不会感到任何预警。”准提感慨着,甚至还有几分后怕。

    “罢了,你把那枚人参果留下,我去管大师兄要一枚九转紫金丹,一并将镇元子道友的肉身也给塑造好吧。只是他修为大减,是在所难免的了。”元始又轻轻叹息一声。

    准提又与元始交代了几句,把人参果和镇元子生前的衣冠拂尘留下,又写一封书信,借了玉虚宫的一个童子去给镇元子剩余弟子送去。随后他便回返西天,要向接引、释迦牟尼二人通报此事。

    西天,八德池畔,佛门三圣毗邻而坐,接引正中,准提与释迦牟尼一左一右。

    “诚如师弟所言,此事的确有些麻烦。”接引道。准提回来时他恰好出关,依旧是佛陀之相,但比上次多了几分生气,面上也有了表情,让准提觉得安心不少。

    “冥河、镇元子,这两人受了袭击,结果却不同。冥河整个失踪,镇元子尸体却被抛下。我想,逍遥应该知道单凭他隔空借镇元子出手,不可能真的伤老师性命,他处心积虑偷袭镇元子,定然还有别的用意。”释迦牟尼道。

    “不错,而且这意图能解释清楚为什么冥河与镇元子两位道友遭遇不同。”接引颔首赞同道,“师弟,镇元子的尸身上可有什么不对劲的?”

    准提想了想说:“唔,对了!是有一处异样——当我察看时,镇元子的尸身在,护住他残神的金莲也在,但他的至宝地书却不在了。”

    “人参果树安然无恙否?”接引追问。

    “安然无恙,一个果子都不少。”准提道。

    此言一出,包括准提自己在内的三位圣人同时恍然大悟,毕竟是混元圣人境界,佛心通明,般若深勘,他们同时想通了其中关节——

    “逍遥的目的竟是地书!”准提抢先说了出来。

    “不错,若说逍遥是顺手取走地书,没可能不注意到那朵金莲。若说他是贪图先天灵宝,又怎会弃先天灵根人参果树于不顾?”释迦牟尼紧接道。

    “所以说,他的目的便是地书。其余布置不过顺手完成,而对于冥河而言,冥河与血海都是逍遥目的,所以悉数被带走。”接引不疾不徐地下了结论,这种语气反而令他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冥河、地书,这二者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吗?”准提一边问着,一边以宿命通观察二者之间的因果。

    “不须枉费工夫了,师弟。”接引打断他施展的神通,“我已经看过,冥河与地书被逍遥带走,介乎天道与非天道之间,一应的占卜预测、因果推算之术都要失去作用。”

    “那……”准提张口欲问。

    “我们还是关注玄奘一行人吧,他们若能取回真经,不仅可以完成金蝉子愿心,能弘法东土、普度众生,亦是一件善事。”接引道,“而且取经队伍里有你的弟子、释迦牟尼的弟子,于你们而言,更是需要重视。”

    “也对。”准提点了点头。

    无名微尘世界上,逍遥手中盘古脾脏出现,又变回地书形貌,上有地仙界一界群仙名讳,皆是用蝇头小楷写成,密密麻麻,连篇累牍、难以尽数。

    凡间一应修士,除却圣人门下或是赴天庭供职外,地仙以上者便可来地仙界,若至天仙境界依旧不来,便会有天雷劫数降临。这与成就天仙时的雷劫不同,是由天庭雷部发动,每百年一次,共有九次,威力也是逐步累加。前几次还留有生机,目的仅仅是警告。如果到了第九次还不飞升,便会当场让那修士形神俱灭。

    而凡是地仙界中人,不论飞升而来,还是在此界诞生,名讳都会自动写入镇元子地书之中。盖因地书乃此界根本,能掌控一界之力,亦是出于约束群仙,不允其轻下凡尘之故。不止地仙,天仙、真仙、金仙、大罗金仙,只要不在圣人门下,也不在天庭之中,便要被记录在地书上。若是有书上记载之人来到凡间,地书便会有所提示,让镇元子得知此事。

    当然,地书毕竟是死物。有些修士便想出了变通的法子,在自家洞府开辟出一个虚空通道,与人间相连,己身又不离开地仙界,又可以元神出窍、遥控门人等方式影响凡间,可谓两全。

    而这样一来,地仙界许多修士就与凡间纠缠不清,又横生了许多因果不提。

    再说眼下,逍遥诡笑着翻动地书,终于找出了几个需要的修士名讳,左手举起舒张,浓浓血光在上面涌动,这是血神子发动的前兆。

    他将手一指,瞬间就有数十道血影自五指飞出,没入地书之中。

    “若不把水搅浑,我又怎么能从中渔利?嘿嘿嘿嘿……”森冷的笑声回荡在漆黑的微尘世界里,显得格外渗人。

    凡间,玄奘一行人仍在西行跋涉,过白虎岭、宝象国、平顶山、乌鸡国、黑水河、车迟国、通天河……整整四五年光景,一路太平,殊是难得。

    与此同时,西域狮驼岭上,黑雾汇聚,精怪云集,滚滚妖气冲天而起。

    狮驼岭下有一城池,号狮驼国,一城国民悉数都是妖族精怪,足足有百万之众,远远看去甚是稀奇。自巫妖量劫之后,如此多的妖族聚在一处,还是头一遭。

    城外雪峰,重重宫殿依山而起,规模极是宏伟,名曰摩云金宫,乃是此地妖王所建。

    白虎岭白骨洞白骨夫人、碗子山波月洞黄袍怪、车迟国三清观虎力、鹿力、羊力三仙、黑水河鼍龙太子、通天河灵感大王、西梁女国琵琶洞蝎子精、解阳山破儿洞如意真仙、荆棘岭木仙庵四仙、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比丘国国师鹿长老、青龙山玄英洞辟尘、辟暑、辟寒三位犀牛大王、盘丝洞七仙姑、黄花山黄花观金眼魔君、玉华州竹节山九曲盘桓洞九灵元圣……

    他们大都是地仙界西牛贺州数得上号的妖王,将自家洞府与人间相连,影响西域诸国,借此满足自己种种需要。还有那比丘国鹿长老、车迟国三仙等人,干脆便在凡间国度当供奉国师,只要以秘法压制修为,不把自己全部力量施展出来,天庭就不会有所察觉。

    然而整个摩云金宫中,真正的高手却不在此列。

    内殿之中,也坐着数位妖王:此间地主——狮驼岭老魔青狮虬首仙、二魔白象灵牙仙、三魔大鹏羽翼仙,还有小西天小雷音寺黄眉大王、平天大圣牛魔王、复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鹏魔王、移山大圣狮驼王、通风大圣猕猴王、驱神大圣禺狨王。

    这几位每个都有金仙以上修为,坐拥无数妖兵妖将,是地仙界西牛贺州的一方霸主,也是此地真正精锐所在。

    此时,地书正静静放置在案几之上。

    诸位妖王眼中都有一丝血光闪过,随后同时出手,输出一道元气至地书之中。

    地书陡然升至半空中,金光大作,照耀满室,不断向外扩张,扩展到整个狮驼岭方圆万里地域。

    受其感召,湛蓝平滑的天空仿佛裂开一道巨口深渊,有如伤痕,其中地仙界情景历历在目,倒映天空之上如同水面投影。

    白虎岭、碗子山、黑水河、通天河、琵琶洞、碧波潭、火焰山……诸位妖王洞府一一出现,来自地仙界的充沛灵气如潮水瀑布般倒涌而下,灌注到整个狮驼岭范围之内,皑皑雪峰间的凛冽寒风登时温顺下来,柔嫩青草自积雪中生长而出。

    地仙界与凡间的界线逐渐模糊起来,如同海天一线,难以分辨清楚。两方世界竟在此重合起来。

    就见地仙界上,有一座连绵山脉,其上火焰滚滚、热浪翻腾,忽地有一罗刹女,手执芭蕉扇,带数千妖兵妖将向人间飞来。又有一钻头山,一个红衣少年带着数百妖兵,驾赤霞火云,亦是向人间飞来。

    与此相同,妖兵妖将从每一个洞府中出来,黑压压数不清究竟多少,都向人间狮驼岭方向汇聚而来。

    玄都天太清境中,老子恰好去弥罗天拜访元始天尊。

    “青牛师兄!”宫门外金角童子忽地叫道,“我兄弟俩有些事找你!”

    这一日老子虽然不在,却没有骑青牛出门。青牛便与平日一样,保持着人形正在静坐。除非老子要用他,否则他一贯都是人形,毕竟先天道体有益修行。

    “金角师弟,找我有什么事?前日你与银角师弟偷偷下界,老爷可还没有怪你们呢!”青牛睁开眼,就见金角童子在宫门外向他招手。

    他刚出得门来,就觉眼前红光一闪,随后就再无神智可言。

    “青牛师兄,你知道老爷把那金刚琢放哪儿了吧?”金角童子问。

    青牛点了点头,直接转身去八景宫取金刚琢。不多时,他便走了回来,右臂上带着一个森白的镯子,正是先天灵宝金刚琢。

    金角童子、银角童子、青牛三人各携太清灵宝,离开了玄都天,向人间狮驼岭方向而去。

    “借地书之力小范围颠倒空间,令地仙界与凡间暂时重合,将原本取经路上群妖汇聚一堂。我这一回倒要看看,西天会为了取经四人费多大功夫保证平安。”逍遥施法观看狮驼岭方向,颇有幸灾乐祸之神态。

    凡间,西域。

    取经四人这边,悟空依旧一蹦一跳地探路,八戒哼哼唧唧地牵着马,嘴里嘟囔着喊累,沙悟净默默地挑着担子,不发一言,玄奘法师在白龙马上默诵经文,一切都如同往常。一行人还不知道——甚至连一路暗中保护的五方揭谛、十八伽蓝都不知道——前方还有一场大劫难在等着他们。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小唐霸王票!

    第127章 门户之见起纷争

    “前面便是狮驼岭吧。(百度搜素八|零|书|屋 看好看的言情小说)”今日是梵音伽蓝暗中守护玄奘一行,他遥看远方雪峰皑皑,天空明净,心神不由畅快几分,“取经路途也过了多半,玄奘法师宏愿将成,他这几个弟子心性也提升不少。”

    “按照惯例,还是去先行探察一番吧。”他如是想着,腾起云头向雪山方向飞去,“我记得狮驼岭下有一座城池,应该是狮驼国吧。也是个崇敬佛法的国度,玄奘一行想来是没什么问题。”

    然而随着云头渐渐接近狮驼国,梵音伽蓝觉得不对劲了:“怎么一点人烟气息都没有?这狮驼国地处要冲,是去天竺国的唯一途径,怎么可能没有商旅经过?”

    他越飞越近,就见狮驼城眼见在望,其中景象已经依稀可见——“什么?!”梵音伽蓝看到以后,大吃一惊,骇得云头都有些散乱不稳,几乎没跌下来。

    就在此时,不远处狮驼雪峰上一股猛恶的妖气冲天而起,还夹杂着浓重煞云,几乎要把白日青天也一并遮去。

    “这里怎么有如此多妖族盘踞?!原来城中居民又去了哪里?!”一个恐怖的猜测浮上他心头,“我还是先去禀告观世音菩萨,让她定夺。”

    摩云金宫中,几位大妖看着护教伽蓝离去,面露得色,哂笑不语。

    “善哉,此地果真凶险。”观世音菩萨闻听禀告后,在珞珈山潮音洞以天眼通观之,眉头紧蹙,“我修行至今,除却诛仙、万仙两阵,还未见过这等阵容。虽然实力普遍不如截教仙人,但是……人间岂会有如此厉害的妖族存在,天庭雷部竟不降下雷罚吗?”

    “菩萨,金光居士也偷偷下界去了。”一旁的守山大神说道。

    金光居士,就是当年的截教金光仙,原形是一只金毛犼,在四象阵中被慈航降伏后带回了洞府,接着与她一道皈依佛门,号金光居士。

    自从弃道入释后,金光居士潜心修行,如今也有辟支佛果位了,只是不耐佛门清规戒律,仅仅肯做个居士而已。如今他却下界去了狮驼岭上,此事大不寻常。

    “不错,我在那里还看见了文殊、普贤两位师兄的坐骑……昔年虬首仙、灵牙仙修为便很是了得,但他们心性淳朴,输了服气,甘心拜入佛门,怎地如今也在那里搅风搅雨?”菩萨想着,觉得事情颇为蹊跷,倒不如亲自看个究竟,否则就凭这三位修为,玄奘他们决计是过不去的。

    于是菩萨一面让护教伽蓝将此事上报给三位掌教佛祖圣人,一面约上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向狮驼岭方向而去。

    摩云金宫之外,寒风瑟瑟,飞雪漫天。

    有佛光一线,由远及近,照耀满空。佛光所及之处,暖意融融,风雪尽皆消失于无形。三位菩萨联袂而来,为首的菩萨左手执慧剑,右手持青莲,正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他身后那一位头戴五佛冠,面容肃穆,乃大行普贤菩萨;最后的身着白衣,手捧净瓶杨柳,是大悲观世音菩萨。

    他三人进了狮驼岭范围,就觉不对,因为此地气息竟与地仙界无二,灵气也是一般充沛,甚至他们在此都不用压制修为,因为三位菩萨都感觉到了凡间那种冥冥之中的监察之力已经消失。

    “此地空间已经颠倒,与地仙界重合一体。”文殊菩萨道,其余两位菩萨点了点头。

    三位菩萨又飞了一段距离,就见摩云金宫中腾起数道身影:牛魔王、鹏魔王、蛟魔王、猕猴王、禺狨王、狮驼王、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羽翼仙……共有百余位妖仙,将他们三人团团围住。

    之所以说是妖仙,就是因为那三人都是道装打扮,而非佛家居士扮相。

    “哼,我兄弟三人如今弃暗投明,重归恩师通天教主门下,从此与你们泾渭分明,不再来往!”虬首仙道,“还有被燃灯老儿诡计擒住的羽翼道兄,如今也脱离了出来,与我们一道在狮驼岭开辟洞府。”

    “不错,东土本就是道门之地。你佛门安守西土,老老实实度化自己的百姓万民,我们不去干涉。但是你们传教东土,乱我道门正统,便是不可饶恕之事了。”牛魔王向前一步,颇为严肃地说。

    “你是……上清圣人座下的奎牛?”普贤菩萨疑惑道。

    “不错,老爷反正也很少用到我了,干脆放我出来闯荡。”牛魔王道,“当初大老爷、二老爷勾结佛门,破我教阵法,本就不啻于引狼入室。好在两位老爷先后醒悟,向我家老爷道歉悔过。大老爷又传下道统,重整三清道门,在凡间立下道教,应对你佛门入侵。”

    “东土有三清道门,西土有佛门释教,我们各自安守本分即可。但你们既然升起入侵之心,先是迷惑东汉明帝,令他派人赴西域求法,又是命释迦牟尼座下二弟子十世轮回,誓要在东土大兴佛门,侵占我道门气运,是可忍孰不可忍!”九灵元圣道,“我们三清座下,不论阐截,在这等大节上自然是一致对外。”

    观世音菩萨认出这是太乙真人坐骑,便出言道,“九灵道友来此,可是太乙师兄的意思?”

    “不错,但也不全是。”九灵元圣说着,又抬手指着身后鹿长老、虎力大仙等人,“南极师伯的白鹿坐骑可也在这里,还有这三位道友,乃是云中子师叔门下。”

    “难道这是元始老师的意思?道门佛门,无非是追求无上大道而已,何必将二者对立起来?”普贤菩萨接口道。

    “你此言差矣,虽是同求混元功果,道途殊异也!”又有一位青面大汉在旁边插口道。

    三位菩萨见他来此,面色一变:“青牛道友!”文殊菩萨看着他手臂上套着的金刚琢问:“莫非连太清圣人也……”

    “不然呢?这金刚琢不正是明证?”青牛咧嘴一笑,拍了拍胳膊,又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