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横道河子虎园玩了一圈,喂大老虎,抱小老虎,一次十元钱。物价涨了,以前买一头小牛给老虎吃,七八百块,现在一下子两千五百大票。咧了咧嘴,摸了摸兜,还是算了吧。美中不足今天下小雨,不过孩子现得挺高兴。
第四十章仗义
更新时间2009-10-219:57:51字数:1927
孟有田点了点头,冲秀儿和占富使了个眼色,秀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占富有些反应迟钝,被秀儿拿眼一瞪,也赶紧跟着跪倒。
“爹爹,闺女给您磕头了。”秀儿伏下身去,连磕了两个头,占富也跟着磕头,唬得老赵头手忙脚乱,想过来制止,却被孟有田给拉住了。
“这可使不得,这不要折死我这把老骨头吗?”老赵头连连摆手。
“老赵伯,您坐下,这两个头您受得。”孟有田笑着说道。
“您救了我,救了我们,您以后就是我们的爹爹。”秀儿含着眼泪说道:“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象亲生儿女般照顾您老,您百年之后,我们披麻戴孝,年年烧纸、上坟。”
老赵头手有些发抖,看来真的被秀儿这番言语所感动了,呆了一会儿,他突然笑了起来,笑着笑着老人伸手抹了抹眼角,“罢了,没想到老了老了,土埋脖子的老绝户头,倒捡了个好闺女,捡了个女婿,入了土也有人烧纸上坟,这便够了,够了。”说着,老人上前扶起了秀儿和占富,说道:“好,这事我出头,谁敢害我闺女,我跟他拼老命。”
树梢吻到了一丝金色的曙光,小鸟儿唱着悦耳的晨歌,打破了沉寂。吸着新鲜的空气,走在回家的路上,秀儿和占富脑中充满了无限的希望,浑身沐浴在欢乐之中,脚步也变得轻盈。
“字我倒是能写,可这卖人的字据怎么写我真没见过。”秀儿家里,被春儿拉来的白秋英坐在桌前,握着笔有些为难的说道。
“那怎么办?”春儿托着下巴,试探着说道:“要不找你爹来?”
“不行,不行。”白秋英把脑袋摇得跟拔浪鼓一样,“我爹胆子小,又有些迂,恐怕会坏事。”
“李敬怀肯定知道怎么写。”满仓刚说完,便意识到说的不对,本来就对他不满的春儿立刻两个白眼甩过去,这个木头牛垂下头不敢吱声了。
“等有田回来再说。”秀儿她娘插话道,现在她已经把孟有田当成了无所不能的神仙一般。
正说着,秀儿和占富走进屋来,后面跟着孟有田和精神抖擞,走路都雄纠纠的老赵头。
“是这样啊,让我想想。”孟有田听了春儿和白秋英的讲述,摸着下巴思索着说道:“昨晚李敬怀念过字据,我在旁边也瞅了几眼,没几句话,我念你拿张破纸先记,我记得字据上是这么写的:立字人丁王氏,因家贫无力养媳,特将儿媳丁孙氏卖与……”
白秋英照着写完字据,递给孟有田,笑着夸赞道:“有田哥记得真清楚,这就是书里所说过目不忘的本事吧!”
“啥过目不忘,你昨天要在场,记得能比我还清楚。”孟有田看着字据谦虚道:“这字写得多秀气,跟你比,我那几笔蟑螂爬根本拿不出手。”
春儿偷偷撇了撇嘴,看自己心上人跟别的女人说笑,心里总有点那个,可她现在刚会写自己的名字,这方面确实比不上白秋英,小丫头突然想回家问问爹,昨晚说过的话作不作数,要是不作数,自己要不要缠磨缠磨。
孟有田看完觉得没什么问题,便拿出带有丁寡妇血手印的纸来,和白秋英仔细说了一遍,白秋英笑嘻嘻的听着,觉得挺好玩,又问了几句,便一笔一划非常认真的写了起来,写完字据,在血手印上面写下丁寡妇的名字,又写了买主和中人的名字,仔细端详了一遍,又用嘴吹干墨汁,好象完成了一项艰巨重大的工作般喜笑颜开。
“呵呵,这就办妥了一半,到时一口咬定,给他来个真假难辨,丁寡妇就是长十张嘴也说不清楚。”孟有田拿着契纸,眉开眼笑的招呼占富和老赵头,“来,来,该买家和中人按手印了。”
老赵头走过来,将大拇指在白秋英拿来的印盒里蘸了蘸,郑重其事的按了下去。
“占富,你按在这,呵呵,哆嗦什么呀?”孟有田打趣道:“害怕了,要不再写一张,我来按手印,让秀儿给我当妹子得了。”
占富憨笑着按了手印,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搁了。孟有田从兜里掏出刚才从家取来的十块大洋,递了过去,“赶紧买点吃喝,也别讲究什么了,一会儿二愣子找来人,大伙一起动手,马上就把亲事办了,省得夜长梦多。”
“这,这,我不能…”占富缩着手,一个劲的躲闪。
“怕什么,这又不是高利贷。”孟有田见他死活不收,便把钱放在占富爹面前,“大伯,办事要紧,别推三阻四的了,这里五块钱算我的喜钱,另五块钱算春儿家的,这样总行了吧!”
占富他爹腾的下了炕,眼圈有点红,伸手指指秀儿,又指着占富说道:“记住了,有田是你俩的恩人,以后他要是有事,泼出命也得帮人家,要不那就丧良心。”说完,抓起钱转身就走,边走边说道:“我去买肉打酒,现在什么臭规矩也顾不得了,咱们中午就办事。”
“买肉打酒让满仓去,咱们先坐下合计合计,等周斌和丁寡妇来了,也好有话答对,别露出马脚来。”老赵头伸手拦住了占富爹,“等年轻人来了,让他们忙乎去。有田,你鬼心眼多,在旁边帮着提醒。”
秀儿她娘下了炕,拄着拐棍,招呼秀儿她们几个女孩子,去做蒸糕、蒸馍。
白秋英偷偷捅了春儿一下,取笑道:“看有田多好,连喜钱都给你出了,啥时真成一家人哪?”
春儿在白秋英后背不轻不重捣了一下,嗔道:“不说好话,可是识文断字,欺负我们睁眼瞎。”
祝朋友们中秋节快乐,阖家团聚,万事如意。
第四十一章张罗喜事
更新时间2009-10-319:25:14字数:2034
“谁敢说你是睁眼瞎。”秀儿心情也好了不少,在旁打趣道:“有田可是村里一等一的人才,文的文行,武的武会,哪个睁眼瞎能找上这么好的男人。春儿妹妹是个有福气的,跟了有田,出了什么事也踢蹬得开。”
春儿噘了噘嘴,装出侧耳听里屋人说话的样子,避开了两个女人的调侃。
这里,院子里进来了一大批人,二愣子领头,全是村里的年轻后生,七嘴八舌,乱哄哄的一片,手里还都拿着家伙。
孟有田扒窗户看了看,回头对老赵头等人说道:“人来了不少,办这事咱不在行,在秀儿家也不太合适,咱们都去占富家,赵伯和吴伯分派人手,该准备什么就准备什么,别这么乱哄哄的。”
“行,合计得也差不多了。”老赵头站起身,把烟袋锅往腰带上一插,“咱们张罗亲事去,早办早好。”
几个人走出屋子,占富脸上遮盖不住的喜气,四下拱手表示感谢,“谢谢大伙捧场,谢谢大伙帮忙。”
年轻后生们哄的一下笑起来,围着占富你打一下,我推一下,取笑着,“恭喜,贺喜。”“你是走了什么好运,还是做了什么好梦,一转眼就娶上媳妇了。”“天上掉下个妹妹,看把他美得,鼻涕泡都快出来了。”……
“大伙别闹了,都去占富家,听老赵伯和占富爹调派,中午咱们热热闹闹的喝喜酒。”孟有田大声喊道:“可有一样,咱这回占着理儿,要有人来无理取闹,可别草鸡熊包了。”
“谁要是草鸡熊包,就是他妈的没长卵子的娘们。”二愣子抡着大刀片,眼珠子瞪得牛眼一般大,张口就是粗话。
“对,有理还怕他来硬抢人不成。”双连拿着红缨枪,也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有田兄弟张罗的事情,谁敢不卖力气。”冯义父子的疟疾病被孟有田治好,一直觉得欠了很大的情,现在正是表现的时候,穷人知恩图报,你对他好一点,他恨不得把命卖给你。
“好,好。”孟有田笑道:“动刀动枪我看是用不着,主要是这气势,一定要压倒对手,啊,几个地痞无赖料面鬼,一推就是个大马趴,人多势众,吓也把他们吓跑了。走,到占富家,我还有安排呢!”
“走,走。”一帮人乱哄哄的涌出了院子。
春儿扒着门看,自言自语道:“嘿,怪事,这帮男人怎么那么听石头哥摆弄?”
“呵呵,自己心上人的能耐都弄不清楚呀!”白秋英在后面向春儿脖子里吹着气,笑着说道:“人们不说话,可这眼睛看着,耳朵听着,谁有本事,谁热心愿意帮助人,心里可都一清二楚。你那石头哥弄的那肥料,是不是让你家的麦子打得和李家大院的水浇地一样多,还把这法子教给大家;你那石头哥是不是给双连、冯义家送过药,治好了他们的病;你那石头哥是不是有法子让鸡多生蛋,谷雨可是显摆过的;你那石头哥是不是把炮头胡青赶跑了,还夺了人家的骡子和手枪;你那石头哥昨儿是不是让那个有名的无赖灰头土脸,抬着空轿子滚蛋了。”
春儿听得直愣了眼,是呀,自己天天和石头哥在一起,咋就没发现他有这么多好处呢?
“我爹都说:这孟有田是个有心眼、有担当的汉子,就象当年的老蔡叔,谁家有了为难事,都想着去找他,村里那帮愣小子嘴上不说,心里也服人家。要不是他和玉保家的春儿对上了眼,爹就把你……”白秋英学着他爹那副老学究的样子说得起劲,一下子说漏了嘴,张着嘴巴直眨眼睛,一会儿才尴尬的一笑,说道:“春儿,这可是我爹说的,你别生气,我可没那心思。”
春儿装出很大度的样子,用手去掐白秋英的脸蛋,笑骂道:“不害臊的臭妮子,这话也是随便说的。”
拍打笑骂中,这事儿就算过去了,可春儿心里的那个念头可是坚定了不少,石头哥原来这么招人待见,可得趁早把他抓实了,虽然他对自己是真好,可时间长了谁敢保准呢,还是尽早嫁过去才放心。
院门一响,叽叽喳喳的一群女人走了进来,拉着秀儿她娘婶子、嫂子、妹子的叫,一碗黄米、几个鸡蛋、两把核桃、一捧红枣……可是摆了一炕,没多有少,都是个心意,穷人吗,谁也不挑礼轻礼重,来了就好。
娟子拿着双新鞋,拉着秀儿说道:“这事儿太急,知道妹子也来不及置办,可这新鞋得有一双,这是嫂子刚做的,你先将就着穿上,合适不合适的也就这一天。”
………………
占富家这边也忙乎起来,扫屋扫院,擦门窗、贴喜字,这是眼见的活。其他的也都安排下去,吹鼓手就用村里的子弟班,一共八个壮小伙。又派人去各家借桌借椅,借碗借筷。最后说到花轿的事情上,众人有些犯愁。要说花轿,也就是李家大院有两乘,锁在村公所里。可这两乘破花轿,赁钱高,规矩多,不是雨天不赁,就是刮风天不租。两乘轿四块钱,单赁一乘是三块,抬寡妇又是四块。你嫌赁钱大,可是娶儿嫁妇有个老规矩,还是非坐花轿不可。
“依我看,就免了吧!”老赵头咬牙说道:“也不知是哪个朝廷遗留下来这坏规矩,赚的光叫李大鸿这个白眼狼作个合适,穷人家图的是过个日子,再说……”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大家都能听懂,就是说娶个寡妇,不值当让李大鸿和李敬怀得了好处。
“我看以后村里人办亲事都不用李家的破轿子,气死王八蛋。”孟有田笑着插话道:“找个大车好好布置布置,新人坐在车上绕着村子转两圈,吹吹打打,撒些彩纸,也挺喜气热闹的。”
占富爹本来也是心疼赁花轿的钱,可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脸面不太好看,如今老赵头和孟有田开了头,他也就顺手推舟,点头答应了。
第四十二章破旧规
更新时间2009-10-420:09:13字数:1938
“还有门上挂的红绸子,也不用李敬怀家的,用红纸剪几个花样,一样好看。我看这老小子就是不顺眼,哪天我非买上一块,谁用谁就去我那拿,我让他再也吃不上油炸糕。”孟有田继续说道。
说到这条黑脏污烂的红绸子,还是吉祥镇数一数二的宝哪。人说东西挺不起眼,可是庄户人家,偏偏就是谁家也没有。一开始的时候,使使这块绸子,还不一定非送礼不可,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就成了这么个规矩,谁家要借用一下,谁家就得给送一碗油炸糕。那个李敬怀,哪能年不凭这块烂绸子,吃上几碗油炸糕。
“对,啥便宜也不给这个王八蛋。”占富恨恨的说道,大概又想起了昨晚的事情。
“还有件事情。”老赵头拿起烟袋锅,又放下,犹犹豫豫的说道:“迈火堆,还有那个过马鞍……”
这里的习俗,寡妇后嫁,要迈过谷草火,这是为了烧掉前夫的鬼魂,怕他跟随上妻子到新夫家作乱。跨过马鞍,是说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再嫁男,取其吉利,以防男人早死。
“我看用不着这样。”孟有田皱着眉头很反感的说道:“谁不知道秀儿是被骗娶的,连男人面都没见着,说她是寡妇后嫁实在有些过分。既然咱已经破了旧规矩,索性就破到底,怎么顺眼、怎么高兴,咱就怎么办。”
老赵头和占富赞同的点着头,占富他爹没吭声,这花轿、绸子都是面子上的东西,多一样少一样关系不大,可这寡妇后嫁的规矩却是关系到儿子日后的安全。这鬼呀神呀的封建迷信,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还是zhan有很大比重的。
“我看有田说得在理儿。”随着声音,老蔡迈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男一女两个人。
“杨老师。”孟有田定睛一看,赶忙打招呼,跟在老蔡后面的竟是县城男女师院的老师杨荆云。
“呵呵,孟小哥,我们又见面了。”杨荆云笑容满面的和孟有田握了握手,指了指身后的妇女,“介绍一下,这是我爱人李佩玲,也是教书的。”
“师母,你好。”孟有田嘴挺甜,张口就叫。
李佩玲三十二、三岁的样子,上穿蓝色夹衫,下穿海青色斜纹布裤,浑〖奇`书`网〗身上下,整洁朴实,风度文雅,象个乡村女教师的样子。
“你好,孟小哥。”李佩玲大大方方的伸出手和孟有田握了握,看得老赵头、占富和占富他爹有些发呆,这女人的手是随便能拉的吗?
老蔡和占富爹、老赵头打了招呼,又介绍了杨荆云和李佩玲,听说是城里大学堂的先生,几个人简直是肃然起敬,站着坐不下去,局促得很。
“孟小哥说得对,什么跳火堆跨马鞍,那是拿着妇女开心,是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酷虐待……”李佩玲看来在外面听了不少,身为女人,那简直是无限愤慨,义愤填膺,满腔愤怒啊,眼睛瞪得溜圆,小拳头都握得紧紧的,马上就要来一场控诉封建礼教的罪恶、提高妇女地位的慷慨激昂的演讲。
孟有田一听就咧了嘴,这不要坏吗,那封建迷信是一下子就能破除的,你越说的义正言辞,恐怕越会适得其反,怎么就不会来个迂回进攻呢?想到这里,他赶紧上前打断了李佩玲的话,说道:“迈火堆跨马鞍那都是很低级、很落后的东西,啊,这个,这两位先生见多识广,肯定有更好的办法,保证以后平平安安,那个,我先和两位先生出去谈一谈,你们和老蔡叔再合计一下,要是那个周斌和丁寡妇来了,就由老蔡叔来对付吧,他可比我这个嘴上没毛的小年轻强多了。”说着,拉起杨荆云,又对李佩玲点了点头,“来,咱们上外面好好谈,你们把好招都教给我,这里说话不方便。”
杨荆云不紧不慢的跟着,李佩玲一腔怒火刚刚要发泄,就被孟有田打断,很是有些莫名其妙。
出了门,走不多远,就到了孟有田的家,把两个人让进屋里,孟有田又给两个人倒上了水。
“孟小哥别忙活了,快点给我俩上上课吧!”杨荆云颇有深意的说道。
“上课?太抬举我了吧。”孟有田讪讪的一笑,“只是一点建议,小小的建议。”
“难道我刚才说得不对?”李佩玲也觉出点味来,疑惑的问道。
“对,师母说得那是一点也没错,可是……”孟有田摸着下巴,思索着措词,“可您不知道,这封建礼教在农村有多么根深蒂固,这千百年的思想沉积不是一下子就能清除的。特别是对那些老人,他们可是顽固的很,您这么急风暴雨似的批判,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师母,顺便问一下,您原来在哪教书啊!”
“北平,她还领导过学运呢!”杨荆云说道。
“对呀,您原来跟学生打交道,他们有知识,思想活跃,眼界开阔,接受新东西自然快。可这里是农村呀,老百姓没几个识字的,也没出过什么门,这思想僵化程度可是相当的严重,您得一点点慢慢来,要不,那些老百姓可不会接受您。”孟有田拍着大腿说道。
“怎么样,和我说的一样吧!”杨荆云笑着说道:“你先不要着急开展工作,而是要先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想法的需求,他们才能慢慢接受你。”
李佩玲白了杨荆云一眼,忍不住也笑了起来,“我是个急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你可没孟小哥讲得明白。”
“呵呵,我说吉祥镇有个孟小哥,对咱们工作的帮助肯定非常大,这话可没错吧!”杨荆云端起碗喝了口水,对孟有田说道:“那这件事情你打算怎么办?”
第四十三章封建迷信
更新时间2009-10-519:43:47字数:2024
“我已经有了办法了,要是有人问起二位先生,你们笑着不说话就行了,反正今天是不用迈火堆跨马鞍了。”孟有田卖了个关子,神秘的笑道:“先把形式上的东西改掉,内在的慢慢再说吧!”
“好,我们听你的。”杨荆云笑着点了点头。
“刚才我们进村可是吓了一跳。”李佩玲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孟有田,“许多小伙子后腰上都象是别着手枪,老蔡都傻住了,这才一天多,怎么就鸟枪换炮,全部武装上了。他拉住一个叫二愣子的后生,问了半天才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弄得我们是哭笑不得,可也非常佩服,这招呀,一般人还真想不出来。”
“呵呵,吓人用的。”孟有田尴尬的笑道:“我只告诉了几个人,谁想到传得这么快,都在屁股后面挂个布包的笤帚疙瘩,大概这样胆子比较壮吧!我得回去告诉一声,这人多了可容易露馅儿。”
“老蔡已经让二愣子去安排了。”杨荆云笑着站起身,说道:“咱们先谈到这,那边可要等急了。”
“来了就喝喜酒,运气倒是不错。”李佩玲从身上掏出把小梳子,对孟有田说道:“我送这个作贺礼可以吗?你们这里没什么说道吧?”
“这个,我看行。”孟有田瞅了一眼,说道:“挺漂亮的,新娘子肯定喜欢。”
…………………
在我国古代时,封建迷信的萌芽就已经产生,到民国中期,封建势力就已经蔓延开来,并呈现出从农村到城市发展的趋势。历经几千年的封建迷信盲从意识深深地渗透到了人们行为和心理中,积淀成一种稳定的深层负文化。即便是在科学技术已经很发达的后世,封建迷信依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并有泛滥之势。
孟有田对封建迷信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自己的行为准则。那就是既不能全信,也不能全都不信。当然,他对于残害愚弄良善的封建迷信,和心怀鬼胎借着封建迷信作恶的行为还是深恶痛绝的。
两个系着红线的铜钱,很普通,但却很灵验,孟有田看着春儿给自己做出来的驱邪利器,点了点头,感到很满意,也很自信能骗过别人。
“唉,你这孩子,就是爱强出头。”老玉保叼着烟袋锅,一股股的吞吐着烟雾,看孟有田低着头也不言声,无奈的摇了摇头,缓缓口气说道:“秀儿和占富能成了一对,也是个好事,做好事总会有好报的。走吧,老吴头的这顿喜酒我还是要喝的。”
“爹,我扶着您。”春儿殷勤的走上前来。
“不用。”老玉保慈爱的笑了笑,背着手向外走去,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头也没回的说道:“有田,别光给别人张罗,你和秀儿的事也得抓紧了,我看过黄历,再过七天,七月初八就是个好日子。”
春儿愣了一下,回头看看孟有田,这小子冲她得意的扬了扬眉毛,大声说道:“知道了,爹。“说完又噘起嘴无声的做了个亲吻的动作。
呵呵,一声爹叫得老玉保笑出了声,迈着凌波微步走了出去。
…………………
孟有田很神秘的将占富和占富爹拉到一旁,把两个铜钱交到占富手上,低声说道:“这是两位先生给的驱邪利器,什么邪魔鬼祟,也要退避三舍,否则就让它魂飞魄散,永不超生。你带一个,一会儿接亲时再给秀儿拿一个,这样就万事大吉。”末了,还加了一句“过两天可要还我啊,这宝贝我还得挂在家里呢!”
“还,肯定还。”占富爹异常感激的连连点头,又对占富嘱咐道:“带好了,可别给弄丢了。”
骗老实人很有成就感吗?孟有田偷偷苦笑了一下,走出去看着春儿和几个年轻女人在布置着花车,就是采些野花,再用彩纸剪些花样贴上,普普通通的马车这么一弄,倒也挺好看。李佩玲也说笑着在一旁帮忙,女人们面对这位大学问人,都有些拘谨和局促。
老蔡和杨荆云说了会儿话,决定帮这个忙,毕竟要先在吉祥镇开展工作,把这事情促成了,一来能凝聚村子里的人心,尽快把自卫队的牌子立起来;二来能提高两个人的威望,对以后开展工作大有好处。
现在国共联合抗日了,有了公开的地位,也就不用遮遮掩掩。要是撒手不管,让那个无赖把秀儿抬走,可就冷了众人的心,谁还来参加村自卫队,打仗时卖命,有难时不管,这以后再开展工作可就困难了。
“老杨,你来文的,我唱武的,那个无赖来了,咱俩上场对付他。”老蔡笑着说道:“来个头炮红,让大家都见识见识你杨大秀才的厉害。”
“好啊,有你撑腰,咱文弱书生也敢来一回舌战无赖。”杨荆云调侃道:“老蔡呀,咱们这一来,可把孟有田的风头抢了,是不是有点那个呀!”
“唉,这小子,一看咱们来就撂挑子。”老蔡摇头道:“不过,这小子倒真行,我这着急忙慌的赶回来,他倒给安排得井井有条,没想到,村子里这帮愣小子还真服他。”
“不光是他们,连我也挺服气的。”杨荆云手指叩击着大腿,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事情让他办得滴水不漏,文来文挡,武来武对,一点破绽都没有,换成你我,也未必能想得如此周到。”
“嗯,这小子的脑袋瓜确实好使。”老蔡点头道:“我也想着意培养他,可这家伙,抽一鞭子转一圈,你找他,他就来,瞪着眼睛也不吭声,你要不找他,他就自己鼓捣自己的,你说气不气人。也可能咱是个大老粗,照葫芦画瓢的,他听不进去。”
“人家可是大学生,还是读的外国大学,叫那个,加里敦大学。”杨荆云笑道。
“不会吧?”老蔡瞪大了惊奇的眼睛,“我记得他跟他爹要过饭,打过长工,可从没听说他还上过学呀,更别说是大学,还是外国大学了。”
第四十四章成亲
更新时间2009-10-618:59:12字数:1917
这时,窗外也正在说着话,李佩玲看见孟有田在端详大车,便笑着招手道:“孟小哥,走近点看,挑挑毛病。”
“嘿嘿,闲着的哪敢挑干活人的毛病。”孟有田走近两步,微微一笑,“时间仓促,今天这车将就用了,我是琢磨着怎么把这车改装改装,最好弄上护栏,再加个遮阴的顶盖,做成真正的花车。”
“呵呵,这大学生的眼光就是不同。”李佩玲拍着巴掌笑道:“老杨跟我说起过,瞧我这记性,竟忘了那大学叫什么名了,好象是什么敦来着。”
众人都把惊奇的目光投向孟有田,让他好不尴尬,只好讪讪的一笑,解释道:“那是我随便说着玩儿的,加里敦就是在家里蹲着的意思,还大学呢,咱连小学也没读过呀!”
李佩玲象看怪物似的愣愣瞅着孟有田,然后笑了起来,越笑越厉害,捂着肚子直咳嗽,笑这个东西是能传染的,白秋英珠落玉盘似的格格笑了,娟子扑哧一声也笑了起来,连春儿也露出了笑容,虽然没笑出声,但可以看出忍得很辛苦。
屋里的老蔡和杨荆云愣愣的对视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这可得罚你。”李佩玲好不容易止住了笑,气喘吁吁的说道:“我们家老杨可是查了书,还让我使劲想,可哪也找不到这个加里敦大学。今儿办喜事,我看你屋里有个二胡,不拉上两段可是对不起我和老杨费的工夫。”
“有田哥,拉两段,不让我们听,还不让春儿妹子听呀!”白秋英打趣道:“今儿可得让我们沾沾春儿妹子的光,听听有田哥的曲子。要不,我们可欺负她了。”
“呵呵,我拉得难听,不如等我练好了再说。”孟有田推辞道。
“不行,难听不难听的,那得春儿说了算,是吧?”白秋英冲着春儿挤眉弄眼,“快说话,要不我呵你痒了。来呀,大伙把着她。”
“好好,我拉,记得准备棉花堵耳朵啊!”孟有田见春儿左躲右闪挺狼狈,只好点头答应。
快到中午了,总算都忙乎利擞,占富穿戴好,在一群小伙子嘻嘻哈哈的陪伴下,坐上大车绕着村子转了大圈,去秀儿家接亲,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新人上了车,又绕着村子转了一大圈。村里乡亲,街坊邻居都跑出来看新鲜,特别是年轻人,指点着说笑着,都为他俩能闹到这一步感到高兴。
封建世道,男女相爱是大逆不道,父母包办,买卖婚姻才是天作之合。千百年来,在中国大地上有多少年轻人以投河、跳崖、上吊、私奔来显示他们朴素的爱情,并宣告他们发自心底的痛恨和抗议。见了这真心的一对能结合,年轻人怎么能不羡慕,不为他们感到高兴。
听见了大笛吹奏的将军令,占富家里又忙了起来,新人下车,进屋拜天地,然后新娘子坐在炕上,占富和他爹到外边招呼客人。大嫂、大婶、大娘的,便进来看新媳妇,这里的习俗,长辈来看新娘子,都要送些枣和栗子,还得新娘子揣在怀里。时间不长,秀儿的衣裳便鼓了起来,春儿等几个好姐妹在旁指着她的肚子格格的取笑。
院里放上几张方桌,酒菜十分简单,每桌上不过是两斤酒,一碟子绿豆芽儿,一碟子豆腐泡儿,一碟子花生米,一碟子炒山药丝。人们喝的很高兴,占富爹笑得嘴都合不拢,带着占富,一桌一桌的给人们斟了酒,致了谢意。
老赵头站起来说道:“酒薄菜少,我想也没人挑这个礼儿。大家多喝几口,也算是祝福两个孩子吧!”
“赵老伯,捡了个好闺女,可得多喝几口。”有人大声说道。
“喝酒的日子在后头呢,我不光有了闺女,以后还会有外孙子呢!”老赵头哈哈笑着,酒喝得却并不多,他还得保持清醒,等着对付周斌和丁寡妇呢!
老蔡、杨荆云、李佩玲由老赵头陪着坐在首桌,穷人对有学问的人是很敬畏的,再说人家是有道行的,连洋鬼子话都会说哩,所以也自然而然打破了女人不上桌的老规矩。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做好各项准备,就等待一件事情的发生,可它偏偏就是久候不至,姗姗来迟。
就在大家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安排在村口放哨的有新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惊慌的叫道:“来了,周斌和丁寡妇来了,还有三大件和几个地痞流氓。”
他这么一喊,院子里和屋里的人哄的一下,脸上都露出了惶恐不安的神情。
“怕什么?”老蔡站起身沉声喝道,手拍了拍腰间的盒子炮,“一个无赖咱不怕,两个无赖咱照样拾掇,都把家伙准备好,我来对付他们。”
“对,不用怕。”孟有田在旁鼓动道:“来文的,咱有字据在手,来武的,大家手里的也不是烧火棍子,几个泼皮无赖敢耍横,就都给扔窑筒子去,现在世道大乱,官府已经要完蛋了,谁也照应不了这几个祸害。都说穷不怕,穷难惹,大家还怕几个料面鬼不成。今儿咱村就立个规矩,不管谁家的事,只要有理,全村的老少爷们就一块上。”
东坡的窑筒子是在二十多年前,李大鸿他爹为了急发财,听上别人话,说是东坡下面是一片好炭。于是他就雇上人,整整挖了半年光景,从红岗三打到小青石,又从小青石打到大青石,一直打了四十多丈深,直打出丈把深的水头,别说是炭,就连块黑石头也没见上。后来又听说有人被逼得跳了进去,现在就是真正敢到窑口去瞧瞧的,全村也找不出几个人来。
第四十五章针锋相对
更新时间2009-10-720:31:50字数:1946
“对,一块上,都丢窑筒子里。”二愣子本来就喝得浑身发热,再被孟有田这么一激,立刻嗷嗷叫着操起了大刀片。
“一块上,一块上。”有人带头,其余人借着酒劲,操家伙的操家伙,挽袖子的挽袖子,闹哄起来。
“走,咱迎出去,别吓着了新娘子和女人们。”老蔡大手猛的一挥,雄纠纠气昂昂的向外走去,杨荆云淡淡一笑,和老赵头紧跟其后。
一大群人拿着各种家什,吵吵嚷嚷的向村口走去,在大碾磨边上正和周斌和三大件一伙走了个碰头。
周斌昨天在吉祥镇吃了瘪,觉得要不是那帮泥脚杆子人多势众,就算没字据,凭他的“赫赫威名”也有把握把秀儿抬走。于是他便找了七、八个狐朋狗友,又请上三大件,这才信心十足的找上丁寡妇和中人杀奔吉祥镇。这次可不是光要抬走秀儿,还要把昨天栽的面子全都找回去。兴冲冲的进了村子,却见一大群人气势汹汹的迎面而来,各人手里都拿着家伙,当先一个连鬓胡子的黑大汉,腰间别着盒子炮,眼珠子瞪得象铜铃,不由得心中一惊。
两伙人碰了头,都瞪着眼睛,你瞅我,我瞅你,眼神的交锋也迸发出了火花。
“老子是来……”周斌一叉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