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知道了,司州,你给九叔说说我在这楼里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吧!”
听见赵幽的话,赵司州点了点头开始叙述:
“九叔到楚地的第二天,卫政那老贼便破了皇城,不过他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不知道四……赵荀那狗皇帝的去向,卫政老贼占领了皇城,第一件事就是公布了皇爷爷的密函,昭告天下说赵荀那狗皇帝不是皇爷爷的儿子,而是玉妃与鲁国公所生,并且要找九叔你回去继承皇位。”
赵司州说道皇帝时,一脸愤恨,赵幽理解他的,杀父仇人,如何不恨,就如自己之前不也是一样,可是现在自己还有那么一些东西没弄明白,同时,自己布置的局才开始呢。
赵幽看了自家侄子一眼,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就在五天前,原本的御林军统领,被下狱的陈进却突然带了一万北关军由南直上京师,打的是进京勤王的幡子,现在卫政那老贼已经和陈进的北关军打了两天了。司州觉得,陈进的南上不是偶然,第应该是早就预谋好了的,就等卫老贼反。”
赵司州三两句话,便将现在的局势说了个大概,末了还加上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你倒是说说看,陈进为什么是有预谋的”
赵幽饶有兴趣的看着赵司州。
“九叔你想啊,其一,若不是有预谋,现在北关正在议和,这种时候北关应该是严兵布阵,以防北叻反悔,但陈进却在这个时候集结了一万的北关军南上。其二,御林军可不比北关军,北关军对上御林军应该是以一敌五的,具线报说皇城内的御林军不过三万,陈进带的人刚好能于御林军相抗。其三,当两军舟有一军胜出时,那胜出一方必然所剩无几,这样一来,御林军中的叛敌除了,可以重新组建御林军。北关军虽说是北方的最大屏障,但是作为帝王,谁愿意自己手底下有一个能随时将自己皇城攻破的军队,这一仗,还削弱了北关军的实力,可谓是一举多得。九叔你说这可能是巧合吗?”
赵司州一口气说完,端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仰头一股脑的喝了下去。
“九叔你在想什么?”
赵司州看着赵幽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禁疑问道。
“我在想,司州,你有没有什么愿望?”
赵幽话说了一半,却突然转了话题,嘴角含笑的看着赵司州。
“我?九叔,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被问到的人一脸疑惑。
“我就想问,你想不想做皇帝?”
……
赵司州前脚出门,赵幽后脚便也出了门。只是赵司州是回房去收拾东西而赵幽则是去找苏伯涛,她还记得苏伯涛那还有一个问题呢。
“岳丈。”
苏伯涛房门外,赵幽轻扣房门唤了一声,虽然苏伯涛房中的灯已熄了,可是赵幽却笃定苏伯涛还未睡。
半晌无人应声,赵幽有些悻悻,一回头,那熟悉的身影晃晃悠悠的向这边走来,依稀可以看见一个酒壶在那人手中晃荡。
“岳丈。”
赵幽试探性的唤了一声。
“王爷?”
那人有些疑惑,似是不相信自己看到的,抬手揉了揉眼睛。
“岳丈,正是赵幽,我是来告诉您我想通了的。”
赵幽上前几步扶住苏伯涛。
“唔,那就好,夜深了,王爷请回吧!”
苏伯涛站稳了身子,看了看天色方才道。
“岳丈,小婿记得岳丈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小婿,不过小婿看您今日似是喝多了,那小婿明日再访吧!”
赵幽扶着苏伯涛向房中走去,苏伯涛几乎整个人都挂在赵幽身上,看来是喝了不少的。
“明天酉时,在你楚王府的后院,有人在那等你,最后一个问题那人会替我问你。”
刚跨出房门半步,赵幽便听到身后苏伯涛的声音传来。
轻轻将门带上,抬起头,任月光洒在脸上,心忽然悸动起来,或许这人是自己想的那人吧!
京都秦王府邸。
“皇上深夜来访,杳然不甚远迎,望皇上恕罪。”
苏杳然暗自皱眉,不知道赵荀深夜来访所谓何事。
赵幽已经走了近半个月,这京都的战事也打了半月,几次修书向父亲询问,得到的答案都是赵幽在他那,让自己放心,只是这人不在身边,如何能放心得下?
“皇上?你看我这样还是皇上吗?”
赵荀笑的颇为自嘲,只是,衣着虽然落魄,但那天之骄子的气势却一如往常。
“一日为君,终身为君,皇上那话杳然只当没听过。”
不知道赵荀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苏杳然只能见招拆招,小心翼翼的应付着。
“呵呵,难得弟妹还认我这皇上,为何不见九郎?”
赵荀笑了笑,话锋一转,落到了赵幽身上。
“皇上说笑了,九郎自入狱后就未回来过,杳然也不知她在何方。”
顺水推波,是商人的必备手段,九郎是被你抓到天牢的现在你又来问我要人,你说这是何意思?苏杳然一句话,包含了责备和质问,又巧妙的将问题对付了去。
“九郎已经离京了,我还以为弟妹知道呢,结果弟妹也不知道,既然如此,我先走了,只是莫怪我没提醒弟妹,走的,不止九郎一个。”
赵荀将话说完,便起身向府外走去。
苏杳然不担心赵荀来秦王府会被卫政的人发现,他既然能够用一天时间便消失在皇宫之内,那么他就一定有办法在人不知的情况下到秦王府。
不留他,不伤他,原因很简单,这是赵幽要的人,做妻子不能越疱代俎,他们兄弟间的事情,他们自己会去解决的。
只是赵荀临走时那句‘走的,不止九郎一个’一直在脑海中盘桓。
猛然,苏杳然一个激灵,似乎那人走后便没再见过江卿诺!
想到父亲书信中的支吾,苏杳然一阵心凉,那送走赵荀的轻松感瞬间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无尽的心酸和说不明的情愫。
“蝶衣,我想父王了。”
瑶儿倚在‘醉春居’某处假山石旁,小脸上是满满的忧伤。
“第十二日了。”
蝶衣静静的站在小家伙身旁,樱唇轻启,吐出五个字来。
“恩?你说什么十二日了。”
小家伙不解的看着身边之人。
“师傅走了十二日了。”
蝶衣默默开口。
“是啊,卿姨也走了。”
赵思瑶双手托腮,抬起头,正好撞上蝶衣看过来的双眸,顿时不好意思的红了脸。
“蝶衣,我们去找父王吧,我知道你会功夫,所以你会保护我的,对吗?”
看着蝶衣的双眼,小家伙说的自然而真切。
“可是,师傅交待过要……”
话还没完,就见小家伙的脸突然在眼前放大,只听见‘吧唧’一声响,小家伙的唇已经落在了自己脸上,瞬间,蝶衣惊呆了,脸红的像那小苹果,还未说出的话全部的哽在了喉咙处,怎么也吐不出来。
“呐,现在没有可是了,苏姨说了,收了钱有要办事,刚刚我已经将钱付你了,所以,你要陪我去找父王了,蝶衣,你不能耍赖的。”
亲过蝶衣后,小家伙自己脸也红了,只是还是厚着脸皮的将话说完。
回过神蝶衣颇为无奈的看着那笑得正欢的人,这人不过六岁光景,为何就这般油滑?将那赵幽王爷的无赖同苏老板的精打细算学了个遍。
不过,既然这样的话,那就陪她走一遭好了,正好将师傅教的东西实践一下。
“我陪你去,只是这一路上,你须得听我的,不能胡闹!”
听到蝶衣这句话,小家伙高兴坏了,一把将蝶衣抱住,兴奋之下又亲了人家一下。
看着乐的找不着边的赵思瑶,蝶衣心情大好,连日来师傅丢下自己远去的愁怨也好了许多。
这次肯陪赵思瑶到楚地寻赵幽并不是蝶衣托大,而是因为蝶衣知道,明知京都战乱纷纷,赵幽是不会放心赵思瑶一个人待在‘醉春居’的,她一定会在赵思瑶身边遣上一堆暗卫……
作者有话要说:两章,补齐了,好开心的感觉。
话说明天是二更,舟觉得自己有点来不起了,不过舟会努力的。
章节目录 第53章 谁之真心
楚地,赵幽的封地,赵幽待了七年的地方,赵幽和苏杳然感情升温的地方,赵幽一切的起点。
楚王府基本空了,在赵幽被封秦王后,原本楚王府的众人皆被送到了京都,只有几个楚王府的老人,因为年纪大了,受不了路途颠簸,所以留在了楚王府。
酉时,赵幽的身影出现在楚王府中,没有惊动府中的老人,赵幽轻车熟路的往后院而去。
尚未到后院,赵幽便听到袅袅的琴音,这琴声中透着无比的熟悉感。一时间,心跳不自觉的加快了几分,胸中的悸动感随着距离后院越来越近逐渐加强。
后院的小亭子中,一人静静的拨弄着琴弦,白色的衣裙在夕阳的笼罩下,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黄晕,那袅袅的琴音便是自这而来。
驻足在小亭不远处,赵幽脑海中一阵晕眩,酸涩的情绪在胸中酝酿,渐渐幻化成泪水,顺着俊美的脸颊滑落。
那抚琴之人抬头轻轻看了泪流满面的人儿一眼,在斜阳之中让人看不清相貌,再次低下头,专注于手下的琴弦,琴音未歇,反而渐入□□。
“母亲。”
琴音渐收,赵幽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哽咽着从喉咙中挤出两个字。
只见那白衣女子步态轻盈,缓缓走到赵幽身边,绝美的脸上勾勒出一个浅浅的笑来,细细望去,赵幽的相貌同这人竟然有五六分相似。
“九郎怎么了?见到我不高兴吗?”
女子轻轻摸了摸赵幽的头,将几缕乱发理顺,方才缓缓开口道,那声音温柔且带着一丝慵懒。
“不是的,不是的,孩儿只是太高兴了,太好了,母亲你没死。”
说着赵幽扑入那女子怀中,将脑袋埋在女子肩窝处,双手紧紧抱住女子,仿佛怕自己一放手,这女子有消散在自己眼前。
“九郎已经是大人了,怎么还这样粘母亲,若是让你的王妃看到了,恐怕九郎以后这日子不好过吧!”
女子拍了拍自家孩子的背,安抚着,只是这话听起来却带着几分调侃。惹得埋在她肩窝处的某王爷红了脸。
“母亲说笑了,她又不在这。”
终于,某王爷还是小声回了一句。
只是这一句,却将百里茗曦逗笑了,自家这孩子果然是怕媳妇的,只敢说不在这,却不敢说不会。
又一次调侃了自家孩子之后,百里茗曦方才放过赵幽。
在亭中落座,赵幽方才细细打量起自己母亲来,原本显得冷清淡漠的脸上多了一丝笑容,看向自己的目光一如既往的和蔼。换去了华丽的宫装换上素雅的白色衣裙的自家母亲更显得气质出尘,只是眼角那两条暗暗的鱼尾纹却清晰的告诉自己,面前这人已经老了。
“母亲,这些年你在哪?当初为什么不待孩儿归京就离去?孩儿好想你。”
话到嘴边打了一个转,还是说出来了,虽是质问,却饱含了浓浓的思念之情,赵幽有些哽咽。
“母亲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母亲想,若是当着九郎的面离开,那对九郎不是更残忍?当年母亲的假死实属不得已。”
百里茗曦慈爱的看着自家孩子,这些年不见,当初的小姑娘也长大了,一身男装衬得她英气逼人,那相貌与自己足足有五六分相似。
“母亲可以告诉九郎母亲有什么不得已吗?”
怕自家母亲不高兴,赵幽问得小心翼翼。
“这个以后九郎会知道的。”
见自家孩子小心翼翼的样子,百里茗曦觉得有些对不起这个孩子,当年自己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离开了她,现在回来见她却又是有别的事情。
“母亲,孩儿还有一个问题。”
听出母亲的回避,赵幽识趣的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你说吧!”
百里茗曦看着自家孩子,静待下文。
“您这次还会离开孩儿吗?”
赵幽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
“或许吧!”
不敢直视赵幽那充满期盼的眼神,转过头看向天边的红霞,冬日里这是难得一见的景色,可在百里茗曦眼中却充满了嘲讽,不止是赵幽的问题,还有其他别的什么。
“母亲不能留下来和孩儿一起吗?”
虽然知道得到可答案很可能会是否定的,可是又有谁家孩子不希望母亲陪在自己身边呢?
“九郎,你长大了,不能一直赖在母亲身边,你有自己的路要走。”
虽然我帮你安排了多,可是苏杳然不就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吗?百里茗曦在心中补了一句。
“哦,九郎知道了。”
语气中透着淡淡的失望,赵幽看起来有些沮丧。
“对了母亲,那三个问题是你要问孩儿的吗?”
半晌无语,细细端详着自己母亲的侧脸,赵幽突然想起自己今天为何来这。
“恩。”
“那第三个问题什么?”
赵幽轻声问道。
或许是赵幽问得太过突然,又或是百里茗曦还在想其他问题,一时间愣住了。
“母亲,母亲。”
赵幽唤了几声。
“恩?九郎怎么了?”
终于百里茗曦回过神来。
赵幽有些讶异,此次相见,似乎母亲有很多心事的样子,以前在宫中时,虽然母亲也有许多心事,但在自己面前却一直都是那温柔如水的样子,并不会这样的出神。难道母亲真的还有什么事?
这个问题一浮现,便如一根芒刺般扎在赵幽心间,又疼又痒,非得要□□才舒服。
“九郎,母亲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要认真回答我。”
百里茗曦调整了一下心态,深深吸了一口气后,方才缓缓道。
“母亲您问吧,孩儿一定如实回答。”
看百里茗曦严肃的样子,赵幽也认真起来。
“你是否真喜欢苏杳然?”
一字一句,异常清晰,问题一出,赵幽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回答,愣在了那里。
见自家孩子那愣神的模样,百里茗曦心下微微一叹,果然是这样,从开始自己不就知道了吗?两个女儿家怎么可能会有真情呢?
可恨自己当初还那么的笃信那人对自己的情谊,不惜放弃自由同她回到那牢笼中,谁曾料到,那不过是一场荒唐的镜花水月,她要得只是那高高在上的权利。
为了她几乎将百里氏所有的暗线暴露出来,只为换取她的平安,那怕后来知道老四非皇帝所出,自己也甘愿扶他上位。只是……
罢了,带现在这事了了之后,自己与她便算是两清了。
“母亲,孩儿真心喜欢苏杳然。”
就在百里茗曦站起身准备招呼赵幽走的时候,后者突然冒出一句,那要跨出去的步子生生止住,立在当场。
“你说你喜欢苏杳然,那江卿诺呢?你是否也是喜欢的?”
百里茗曦冷声道。
“那不一样!”
赵幽立马出声辩道。
“如何不一样了?那你又怎么去解释你在‘醉春居’那一夜?”
百里茗曦句句逼人,‘醉春居’那一夜几个字,一出,赵幽向是被人踩了尾巴的小狗,立时站起来。
“母亲,那事已经过去了,是,孩儿承认,孩儿放不下卿诺,可是也不代表孩儿对杳然的不是真情!孩儿本是女儿身,而且这一扮就是二十年,孩儿并不觉得这样不好,但这样一来,天下间那个男子还会要孩儿?孩儿能遇上卿诺,杳然是孩儿之幸,孩儿已经错过了卿诺,不想再错过杳然。或许对于母亲来说,孩儿这样做很荒唐,孩儿所言皆是谬论,但是对孩儿来说,这才是孩儿真正想要的。”
说到这赵幽情绪有些激动,见自家母亲只是立在那,并没有拂袖走人,赵幽知道自家母亲在听,于是平缓了一下激动的情绪,顿了顿继续道:
“孩儿不想要这江山,孩儿不想做那皇帝,原本孩儿所做一切只为报父王之仇,可是现在,孩儿好像没理由了,因为孩儿对您,实在恨不起来。孩儿现在想要的,便是将司州推上皇位,然后带瑶儿和杳然一起游遍这天下间的美景。”
“可是你喜欢的人未必就喜欢你。”
百里茗曦声音冷冷的,是赵幽从未听到过的冷漠。
“我坚信,我爱的人必定爱我。”
这句话,赵幽没有犹豫,虽是脱口而出,但却是异常坚定。
“既然如此,那我随你上京去见见她吧!顺便将陈年旧事做个了结。”
言罢,百里茗曦对赵幽笑了,笑容中似乎带着满意的神色。
既然自家孩子这么喜欢那姑娘,自己这为娘的当然要助她了,即使苏杳然不是真心喜欢自家孩子,那自己也要用尽一切方法将她留在自家孩子身边,当年的事,绝不会在自己孩子身上重演,而且当年同那人的恩怨,也是要自己亲自去了结的,自己亲手布下这么大的局,不由自己收尾又怎么说得过去呢?
转过身,一如赵幽儿时一般,百里茗曦牵起她的手,向楚王府外走去。
百里茗曦不担心如何上京,如若不出意外,苏伯涛该是将准备上京的马车停在楚王府门口了……
作者有话要说:猛然发现家里断网了,于是昨天居然断更了,舟无比惶恐。
给各位书友道歉,舟真不是故意的。
舟认罚,今天三更,昨天的补上两更,加今天的一更……
话说有没有人猜到接下来的事?
章节目录 第54章 百里茗曦(上)
马车上,赵幽静静的靠在百里茗曦腿上睡着了,梦中不知梦到了什么,睡梦中的人儿嘴角还噙着一抹灿烂的笑。
看着睡的安稳的赵幽,百里茗曦皱了皱眉眉头,这样的赵幽同那人有几分相似。想起自己与那人的恩怨纠葛,百里茗曦叹了口气,罢了,那人已经入土了不是?
那年百里茗曦接掌百里氏,按照惯例百里氏的接班人都要到皇帝身边去辅佐三年,待到皇帝熟悉百里现在当家人,然后方能回来。
入世,是百里氏的必修之课,哪怕百里茗曦再不愿意离开百里氏的族地,但也不能违抗祖命,于是在百里茗曦十三岁那年,百里茗曦踏入了皇宫,皇帝知她是百里氏的下一届接班人,于是礼遇有加,甚至要封她官职,但是百里茗曦拒绝了,如今的天下太平,赵氏国运昌盛,她要做的便是在这待上三年,然后回氏族的聚居地。
当时的皇帝野心很大,他要得将北方蛮夷一并并入的赵氏的版图。
于是百里茗曦第一次到了北关,凭着在族地中受到的教育,以及手下得力干将张耀,百里茗曦在蛮夷之中三进三出,挟持了以北叻为首的三十多个部落的首领。
这一役,百里茗曦只是在暗中掌控,并没在世人面前露面,于是众人只知正国大将军张耀打败北方蛮夷:这一役,百里茗曦同北方蛮夷达成了协议,只要今后有人持百里氏的信物到北方,那所有部族必须臣服,并配合来人所言;这一役,百里茗曦完成了那皇帝的心愿……
回朝后不久,便是那皇帝的寿宴,宴上百官的虚与蛇尾,互相吹捧让百里茗曦很不适应,也很不喜,于是借口到御花园外转转,之后便遇上了从冷宫出来寻找皇帝的十六皇子。
或者是同情,或者是怜悯,亦或是命中注定有此劫,鬼使神差的,百里茗曦将他带到了皇帝面前。
呵,果然,人都是自私的,这十六皇子没有自己所想的那样单纯,这,自己不是早知道的了吗?于是百里茗曦很不屑,没有开腔,只是在那宴上冷眼旁观。
终于,距离回氏族聚居处只有三个月了,百里茗曦觉得自己是时候回去了。
这三年,有一件事让百里茗曦感到惊奇,自己无意间帮过的那个皇子,居然成了太子,而且如果不出意外,他一定会是下一任的皇帝。
不过也只是惊奇罢了,惊奇过后,那就过了。
百里氏只是负责守护赵氏的皇位,并没有答应要插手赵氏中的皇位之争,只要皇帝还是姓赵,那就够了。
族里传来消息,说是,同百里并驾齐驱的另外两个氏族要讨伐百里氏,原因是百里氏破了三大氏族的平衡,插手了皇家之事。
那段时间百里茗曦忧心忡忡,可是历练的时日尚未满,即使历练的时日满了,以百里氏一族之力,也无法同其他两大氏族抗衡。
这个时候那人来了,那个已经是太子的人找到她,他对她说,他有办法能够化解三大氏族之间的矛盾,并将他的化解之法告诉了百里茗曦。
方法是好方法,也是可行之法,可是,只有那人点头,方法才能实施。
聪明如百里茗曦,自然知道,这人毫无顾忌的将方法告诉自己,那一定就会有条件,接下来就是谈条件的时候了。
只是那人的条件却让百里茗曦犹豫了——
留下来,做他的皇后。
两大氏族已经将百里氏的族居地包围了!
这是那人送来的消息。他说他可以等,只是他要自己想清楚,百里氏的族人们,能不能等!
终于还是应了下来,百里茗曦没有选择,她是百里氏的接班人,她不能因为自己的不愿意而赔上整个百里氏。
于是,那人按照计划行事,他许了其他两大氏族半壁江山,并表明了他的身份,皇太子。
两大氏族终于将人从百里氏撤走了百里茗曦松了口气。
只是,百里茗曦尚未将大气喘完,那人又来了,这次,他带了的是凤冠霞帔!
洞房之夜,她与他约法三章:
第一,若非是她自愿,他不可碰她
第二,她替他完成三件大事后,他就放她走
第三,将来做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他答应了,看着他苍凉的背影,百里茗曦有些不忍,但终是没有叫住他,这一夜,她利用了他的爱。
他是个守信的人,整整五年,他们相敬如宾,只是,五年之中他将后宫佳丽扩充了一倍有余。
百里茗曦并不恨他,只是静静的待在自己宫中,任之由之。
五年后他顺利的继承了皇位,继承皇位那日他下旨果真将半壁江山许给了其他两大氏族。
举朝震惊,百官纷纷上书,她知道他压力很大。
宫人来报说皇帝在继位大典上喝了很多的酒,她皱了皱眉,没有多说,依旧静静的待在自己的宫殿之中。
夜半时分,他浑身酒气的闯进了自己宫中,他的声音是那么的嘶哑,他将自己死死扣在床上。
百里茗曦闭起了眼睛,她知道反抗是没有用的,更何况他能够忍五年,这已经出乎她的意料了,既然躲不过,那就由他去了,只当自己被鬼压了吧!
继位后的他是一个好皇帝,他勤政,爱民,一如约法三章中那样,他按时上朝,认真处理朝政,一如约法三章中所言。
或许这便是自己最欣慰的地方吧!百里茗曦想。
怀上赵幽,是百里茗曦所料未及的,有想过将她打掉,可是当自己抚上小腹时,肚中的小家伙似是有感应一般,这让百里茗曦感到惊奇,于是她留下了肚中的小家伙。
不知是哪个宫人多嘴,将百里茗曦有喜的消息告诉了皇帝,于是那日早朝后,皇帝便匆匆赶回百里茗曦所住的宫殿,在门外踌躇了半晌后,终于小心翼翼的推开了百里茗曦宫殿的门。
皇帝,百里茗曦并不想搭理,可是,想到他是腹中孩儿的生父,也就任由他待在自己宫中了。
渐渐的,除了早朝离开之外,皇帝将所有事情都搬到了百里茗曦所住的宫殿中,似是知道百里茗曦不喜与他同床,于是皇帝专门让人在殿中设了张软榻。
赵幽出生之时,皇帝守在殿外,俨然就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虽不是初为人父,但是在皇帝心中赵幽就是他第一个孩子,那日,是皇帝继位以来,第一次罢了早朝。
生完赵幽后,百里茗曦已经力竭,只能躺在床上微微喘息。
接生的嬷嬷告诉百里茗曦,是个小公主,百里茗曦愣了一下,皇室的女子,终是免不了和亲的命运啊!
当机立断的,百里茗曦让那嬷嬷给众人报生的是个皇子。
皇帝出征了,这是百里茗曦从宫人口中听到的。
难怪,这几日没有见到他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百里茗曦陆续从宫人口中听到关于皇帝从北关传回来的捷报。
听着宫人绘声绘色的叙述,百里茗曦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继续逗弄着那瞪着大眼睛笑嘻嘻看着自己的孩子。
皇帝被困北关!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尚在襁褓中的小家伙正在哇哇哭闹,百里茗曦心中一紧。
罢了,就当是完成约法三章中的第一件事吧!
于是,百里茗曦将赵幽交于靠的住的宫人照料,自己则只身一人出京而去,直指北关。
当百里茗曦出现在北关时,皇帝惊呆了,当时,他正准备带领剩下的将士与城外的蛮夷决一死战。
百里茗曦让众人再等等,来的路上她已经将皇帝被困北关的消息告诉了路过的各州府,若是不出意外,今日傍晚十分,援军就会到北关下。
这消息,无疑给了众人一颗定心丸,于是剩下的就只有等待。
傍晚十分果如百里茗曦所言,北关下来了援军。
短兵相接中,百里茗曦一马当先,率领着皇帝一众犹如一把利剑,直刺北方蛮夷的营帐中,局势瞬间便扭转了过来。
回朝之后,所有功劳百里茗曦都推掉了,拒绝了皇帝要昭告天下的要求,默默回到自己的宫殿之中,一心抚养赵幽。
皇帝来过,百里茗曦只是告诉他这是她为他做的第一件事。
之后皇帝恼羞成怒而走。
本来,百里茗曦以为自己会为皇帝做完三件事后才会离开皇宫,但是事事难料,她在这后宫中却遇上了让她伤了一辈子的人。
初见玉妃,是因为赵幽喜爱玩闹,跑错了地方,于是那女子将赵幽送了回来。
相谈中,百里茗曦发现这女子竟是如此的聪慧,很多东西一点就通,而且她是第一个对自己说要活得洒脱的人。
或许是寂寞,或许还是因为别的什么,那一刻百里茗曦动心了,从没想过的,百里茗曦居然对一个女人,还是自己丈夫的女人的女人动心了。
临别之时,她告诉自己她要回乡去省亲,于是像着了魔一般的,百里茗曦将已经三岁的赵幽托付给宫女。
如那玉妃所说,百里茗曦这一次要做一个洒脱之人……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出去了一天,回来就已经这么晚了。
百里茗曦同皇帝的恩怨会在这两章内揭晓,包括了她和玉妃的故事,以及为甚百里茗曦要布下这么大一个局。
章节目录 第55章 百里茗曦(下)
阳春三月,江州一脉最是繁华,鱼米之乡,来往的客商络绎不绝,当今皇帝继位后开了这海关司,于是江州的客商们纷纷走起水路,将本朝的琳琅物品运到海外去,这样一来,使江州更加的繁华。
江州易水县,本是一个临江的小水乡,却不知何时出了两个顶天般的大人物,于是江州便有了张、王两家大门户。
今早起床,易水县的百姓便发现了不对劲,一大清早的如临大敌的县官便带着两大豪门的当家等在县门口,似乎是在等什么大人物。
于是百姓们议论纷纷,最后得出共同的结论,那就是从这小县城出去的两个大人物可能要回来了,所以县官大人才会这样的紧张。
果然临近傍晚时分,一大队人马缓缓开进这小县之中,只见县官大人赔着小心在那八人抬的大轿边,身后还跟着张、王两家的当家人。
有几个之情的人士知道说,轿中坐的是当今皇上的妃子,王家的长女,王惜玉。这次便是她回乡省亲来了。
百里茗曦是先玉妃几天到易水县的,此时正坐在一间临街的厢房中品茶,目光却落在那轿中人身上。在百里茗曦的身后立着一褚衣温润的青年人。
“伯涛,你可知我为何带你来此?”
百里茗曦轻轻吹了吹浮在茶汤上的茶叶,将茶水送入口中。
“波涛不知,请小姐赐教。”
温润的青年人恭敬的立在她身后,目光中满是敬仰之色。
“此地是江岸,往来客商却很少,若是在此处将上等的绸缎运送出户,那么,能得到的收益,可想而知。”
百里茗曦淡淡扫了青年人一眼,缓缓开口道。
“伯涛受教了,伯涛现在就去办。”
这青年人是百里茗曦在来江州的路上遇见的。
他本是名药材商人,也是个赤脚大夫,在路过那清风寨时,被山上一伙匪盗截住,恰逢百里茗曦路过,便出手将他救下,相谈之下,发现这青年人是个可造之才,于是便带在了身,教其经营之道。
青年人姓苏,名伯涛。最让百里茗曦感到欣慰的是,在得知百里茗曦是百里氏的传人时,苏伯涛还能坦然处之,并且表示愿意入百里氏,成为百里氏的附族,于是百里茗曦将百里氏的大部分生意交由苏伯涛经营,而苏伯涛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
当百里茗曦一袭白衣出现在王家府门外要求见玉妃时,玉妃惊呆了,没有想到皇后娘娘会独自离宫跑到离京这么远的江州来寻自己。
一时间,玉妃呆在门口,看着如谪仙般盈盈而立的人儿,竟忘记了邀她进府,两人就这么呆呆的在王家府门外对望着,只是,一个在门里,一个在门外。
两日相处,百里茗曦满意的听到玉妃舍掉了那‘皇后娘娘’的称谓,从而改口叫‘曦姐姐’,这样的转变一度让百里茗曦欣喜。
只是好景不长,百里茗曦发现,对于玉妃来说,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