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傅帅,我们在临近哥罗富沙的外海上还发现了几艘维达人的商船,当时,他们一见到我军船只有靠近的迹象,就立即弃了船只登上附近的海岛逃窜了,我们的向导不熟悉航道,一时也无法追赶,不过,据哥罗富沙的向导说,维达人的国度就在距离此处不足三百余里的海面上,听说那里是一个盛产宝石的丰饶国家。”

    在酒宴上,英布和栾布不停的讲述着他们在这一趟海途中的见闻,种种离奇古怪的经历,还有那些从未被人发现的土著部落,以及掠夺到的奇珍异物,这些都让听者既好奇又刺激。

    海上冒险的乐趣就象一次让人回味无穷的旅行,过程虽然辛苦,但事后回想起来,却是那样的令人难忘。

    大秦水陆两军会聚于奥加拉巴,在当地孟族人的友好协助下,消耗了大量贮存食物的秦国海军得到了充足的补充。

    随后,他们的目标直指更西方的古国维达。

    正文 第三百三十章解放奴隶

    第三百三十章解放奴隶

    维达。提供

    在历史上,这个名字并不响亮,因为在维达文明之后,位于印度洋南方的这个盛产宝石和茶叶的岛国会有一段更辉煌的文明,那时它的名字叫锡兰。

    而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在秦人对于这个国家的描述中,说法则更为形象狮子国。

    在秦国进入封建社会阶段,维达人还处于奴隶制时期,不止是维达,它北方的强邻孔雀王朝也同样是一个奴隶制国家。

    因此,在这里,人口的贩卖是合法的,只要买卖双方能商定一个合适的价钱,交易便发生了,至于奴隶本身是不是愿意,则根本不予考虑。

    一场欢盛的酒宴,大家自是畅所欲言,参加者除了孟族地方部落头人之外,就只剩下了秦军中各级将领和参谋人员,对于南洋一带的风俗习惯,傅戈他们固然知之不多,而孟族人却是信手沾来。

    “大秦尊贵的客人,有一句话我要告诉你们,英将军碰到的那些维达商船很可能贩运的不是货物,而是奴隶”

    说出这番话的是孟族的头人吴天汗哥,这位年纪已经一大把了的部落长老在秦军一到来就表现出了十足的合作诚意,这也让他的部族避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瓢人血淋淋的事实已经显现在孟族人面前,如果和秦军作对,将是怎样凄惨的下场,作为一个阅历丰富的部落长老,吴天汗哥已经打定了主意,只有绑上秦国这条大船,它的部族就不会被吞并,也许还能沾光强大也不一定。

    “奴隶,还有这回事,那些奴隶贩子难道不怕奴隶们聚拢起来反抗吗”秦军中的一些年轻将领不解的问道。

    对于年轻的他们来说,奴隶一词已经远离陌生了,尤其在亲眼经历了那场大规模的反抗战事之后,任谁也不敢再把百姓往死路上逼了。

    “将军们说笑了,在维达和孔雀王朝,奴隶买卖是合法的交易,是受到国家保护的。”吴天汗哥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珠,仿佛看天外来客一般的对着那几个提高的秦军将校解释道。

    吴天汗哥在擦汗,那厢傅戈同样也为自己部下的先进思想而汗颜,秦国在当时不仅文化、技术、科学等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就是在意识形态方面,也比世界上其它各国早了千余年进入封建社会。

    所以,一些在秦人看来很正常的东西,到了象维达、身毒这样的地方,就变成了天方夜谭般的笑话。

    “傅帅,我大秦军威所在的地方,岂能容许贩卖奴隶这样的事情发生,请你下令发兵吧,我们去解救那些受苦受难的奴隶”

    年轻人的热血与冲动当真无法抵挡,未等傅戈想出什么奇思妙计,一些年轻的秦军将领借着酒劲就开始请缨求战了。

    “放肆,打仗是军国大事,岂容你们随口一说,瞧瞧你们的样子,还不快些退下”见傅戈脸上神情沉沉的好象在想什么,韩信这个大将军赶忙打圈场道。

    “诺”

    几个热血沸腾的家伙看到捅了马蜂窝,赶紧相互使了个眼色倒退着跑了过去。

    宴席终于散去,等到傅戈起身回到军中寝帐时,已是月挂林梢了,直到这时,一直不说话的傅戈才始淡淡笑了笑,轻声喃语道:“解救奴隶,亏得这帮小子想得出来这么一个伟大的口号”

    “傅帅,你的意思是”跟在一旁的韩信猛一惊愕,脱口问道。

    “大将军,你难道不认为解放奴隶这个口号很适合用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吗我想没有什么比让奴隶们赢得自由更有号召力的了。”傅戈笑着反问道。

    “可是,那样一来的话,我们将不得不冒和维达、身毒这样国家作战的危险,对于这些国家的君王贵族来说,奴隶是他们获得财富的保证,没了奴隶他们又怎么可能享受骄奢的生活。”在这些天里,韩信对于南洋诸国的基本概况也有了些了解,因此,对于适才热血青年们提出的那个冲血口号他并不认同。

    “大将军,请问当我们的远征军将士登上维达或者身毒国的土地时,谁会对我们的行动抱以敌意,而谁又将是我们的同盟者”

    “敌对的当然是之前占据那里的王族,同盟者,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们会有同盟者吗”

    “当然,比如象孟族这样的弱小部落就是我们的同盟者,比如象奴隶那样的被压迫者也将是我们的同盟者,只要我们能够提供比他们原先更好一些的条件。”傅戈信心满满的说道。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对于想要进南亚次大陆站稳脚跟的秦军来说,这是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

    不然的话,单单凭借一万出头一点的军队,就算能凭借武力如亚历山大大帝一般,纵算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疆域辽阔的帝国,也会在瞬间土崩瓦解。

    秦国对于南亚的占领不是以土地为目的,而是以掠夺财富为目的,在这个前提下,给予一部分同盟者以利益,将他们绑在秦国的隆隆战车上,就是最理想的结果了。

    “大将军,我曾听吴天汗哥长老说过一件事,在身毒国那里的人共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等婆罗门,主要是那些代表神庙的宗教官员,第二等是刹帝利,就是那些王公将相,第三等人叫吠舍,主要是指一些平民,而最多的一部分人则被称为首陀罗,也就是奴隶。在这个国家的法律中,人一出生便决定了其高低贵贱,婆罗门是人世的主宰,首陀罗只能温顺地为其他种姓服劳役,首陀罗不能积累私人财产,不能对高级种姓有任何不敬的言行,婆罗门和刹帝利则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你说这样的制度公平吗”

    傅戈的这番话当然不是从吴天汗哥处听得的,实际上,是他从后世的记忆里归纳出来的,而之所以有这么清晰的认识,倒还要感谢他的中学老师对印度历史的深入浅出的讲解,否则的话,傅戈断断不可能明确无误的将印度种姓制度给表达出来。

    “以出身论英雄,当然不公平。”韩信脱口而出。

    相比印度而言,秦国虽然已经过渡到了封建王朝,但以出身论英雄的观念却并不能一朝一夕消除,而这也是当初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原因所在。

    韩信在淮阴家乡之时,因穷困而受胯下之辱,其拥有一身才华却郁郁不得志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出身不好。

    所以,当傅戈把身毒国的摩奴法典中的规定说将出来时,韩信一时感同身受,激动得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

    “既然不公平,那么就有人会心存愤懑,既然有人不满,那么只要我们能将这些人拉拢过来,就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对付敌对者的力量,大将军以为然否”傅戈道。

    “可是,维达、身毒这些地方距离我大秦毕竟太远了,我们的军队就目前为止,至多也只能扩展到奥加拉巴一带,所以,在身毒、维达我们的远征军的力量不可能占据优势地位,万一那些依附或者和我们同盟的势力以后自立的话,我们的解放行动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家的脚。”

    韩信稍一沉吟,说出了他的忧虑。

    确实,人种的不同带来的隔阂是很难消除的,孟族人之所以能这么快的和秦国人交融到一起,是因为他们也一样是黄种人,而维达、身毒这些地方的人则不同,他们的祖先来自于更西方的欧洲,他们是属于高鼻子,蓝眼睛,浅色头发的白种雅利安人。

    “哈哈,大将军多虑了,我可没有完全占领身毒那么大一个国家的野心,我大秦远征至南洋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掠夺再掠夺,只要是好的东西我就想要,只要是能够让我大秦子民活得更好更滋润的事情我都会去做,但是,如果有什么人想要威胁到我们的根本利益的话,那么在这种潜在的威胁发展起来之前,我会毫不犹豫的掐灭它。”

    没有好处的事情,连傻子都不会去做,精明如傅戈般的人,当然也不会去做那些赚了面子却没有利益的事情。

    身毒国的种姓制度既然会存在,那么自然有他存在的道理,更何况,经过几个世纪的奴化教育,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已经对自己的处境习以为常了,他们认可了自己奴隶的身份,就算有人高喊着口号去解放他们,也未必会得到多少拥护与响应。

    “我要的只是一个名义,只是一个出兵的响亮口号,我要的只是在敌国境内找寻那么一些不甘命运的同盟者,这就够了。”

    出兵维达、身毒的计划已经制定,在接下来傅戈要等待的只是一次点燃导火索的机会。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一章泰米尔人

    第三百三十一章泰米尔人

    一切准备就绪,秦国远征军征伐维达、身毒的军事行动定于七月六日开始。提供

    这一天,奥加拉巴港人头涌动,忙碌一片,随同秦国海军舰船第一批出海的军队中,不仅包括四千余经历了万里海航的水兵,还有三千五百名精锐的步卒,而率领这支水陆联军的统帅,正是筹措满志想要在南洋诸岛打开局面的秦国傅戈。

    “大将军,留守奥加拉马巴的重任就交给你了,后方辎重、粮秣还有其它物资补给你多与蜀地的萧何沟通协调,一定要确保我大军初期征伐所需,至于以后嘛,你就耐心等我的好消息吧”

    “傅帅,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保重”韩信眸中同样闪烁着希翼的光苗,昨晚,他和傅戈畅谈了一夜,一时受益良多。

    说实话,在这一夜之前,韩信对于傅戈一力策划的这场南征军事行动还抱有些许保留态度,原因除了和国内那些叫嚣国家还不富裕,应当继续休养生息的保守派官员一样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韩信觉得征讨那些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秦国,且又在目前对秦国构不成威胁的蛮夷部族根本不值得。

    如果说,征讨东方的根子国还能算上徐福求援这一条,那远征南洋则什么理由都没有,就算秦军真要打的话,也应该积蓄力量,选择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刀。

    铁蹄远征千余里,只有那样才是最宏伟的征战场面,而在这海路上小打小闹又算得了什么,纵算能抢掠回大把的财富,也没有什么炫耀光彩的地方。

    不过,在一夜长谈之后,韩信已然想通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如果长期没有战事滋润,其战力退化速度是相当快的,毕竟,光荣的历史只属于过去,不代表将来。

    况且,以秦国当前的力量,打一场二场小规模战争的实力是有的,而支撑一场多达数十万人远征的庞大战役绝对没有可能,相比陆路动不动就出动数万骑军、数十万步卒的大场面,南征诸蛮的行动花费无疑要小得多,而且,这样做还有一点好处就是,既让开拓了疆土,获取了财富,还让秦军在国内和平时期得到了锻炼。

    “起航”

    临登战船,傅戈信心满满,憧憬无限。

    虽然说这次南征给人的感觉就是他这个丞相穷兵黩武,好象他领导下的秦国除了打仗之外就不会干别的事情了,其实不然,清楚历史进程的他明白一点,那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保持强烈的进取心,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落后就要挨打,保守也同样会挨打。

    时时刻刻以老大自居的民族是无法长久屹立于时代前列的,秦国只有不断的开拓眼界,不断的吸取其它民族的长处,才能不再受困于地缘环境的限制。

    由于青藏高原阻止,秦国要想向西方进军,只能选择两条道路,其一就是走北道,从丝绸之路一路向西,沿着后世蒙古人西征的路线征伐;其二则是向南占领东南亚特别是缅甸,获得在印度洋的出海口,并由此加入南洋海权争夺战中,进而争霸印度洋、并伺占窥伺非洲的东海洋甚至于古埃及一带。

    衡量二条路线的得与失,清楚二千余年历史进程的傅戈自然更倾向于第二条,首先从北路征服的话,沉重的后勤补给负担是其一,陆路征讨漫长的补给线对于远征秦军来说是致命的弱点,而一旦中间的某一个点上出了麻烦,那么最前端的军队就会出现士气低落、攻击无力的窘境。

    在傅戈知晓的历史上,除了蒙古人那次变态征服之外,就算是公元七世纪最强大的唐王朝也只是把战线推进到了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越是往西唐军的征服越是困难,同时兵力上的劣势也更加明显,这些缺陷就算有高仙芝那样的名将坐镇也无法弥补和改变。

    更重要的是北线将会遭遇到的敌人远远比南线要强大,匈奴人就不说了,就是其它如赛硫西、波斯这些古老民族也不是好打的,在草原上游牧民族擅长的就是奔袭作战,来回无踪,一旦秦军陷入到草原部落的重围之中,能够安全突围的机率绝不会超过二成。

    既然北路西征的时机远远没有成熟,那么就先拿南面的蛮荒部落祭祭手,毕竟相比强敌林立的北线,南方秦军的真正对手只有一个,那便是印度人的祖先孔雀王朝。

    虽然说阿育王的事迹足够的吸引人,但过了一个多世纪之后,他所建立的王朝已经走向了衰落,而在它之后,印度半岛上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统一的国家。

    乱中取粟,这样的好事傅戈当然不肯放过,在他想来就算不能将印度广阔的土地全部纳入到秦国殖民大计划中,至少也要象后世的英国人那样,一步步以蚕食的方式取得在印度半岛上的发言权。

    一个分裂的身毒才是秦国最满意的结果,随着秦远征军的到来,孔雀王朝的覆灭已经为时不远了。

    海面上,朝阳升起,风帆醒目如画,加满了饮水、食物及各类补给物资的秦国船队以浩浩荡荡的态势直扑维达岛,这一条航道并不艰险,船队又有孟族向导指引方向,因此,只用了不到一天一夜的时间,秦军就在维达岛的东海岸登陆了。

    要征服身毒,当先征服维达,只有当秦军取得了这个进攻印度半岛的桥头堡之后,真正的南洋征服计划才算开启。

    第二天黎明到来的时候,秦军船队终于望见了一片不同于蓝色海洋的土地,它便是维达。

    “傅帅,我们到了”栾布揉了揉酸痛的眼睛,一脸的激动。

    “维达,宝石的国度,我来了”相比栾布,英布的表现则十足是一个贪婪的财迷,不止是他,秦军中的许多将士也是一样。

    发财了,发财了,老子历经千辛万苦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不就是想发一笔横财吗这回可有得赚了。

    瞧着麾下一干将士这般模样,傅戈真是既好气又好笑,气的是这伙家伙眼睛里只剩下钱了,笑的是秦人在他的影响下,重利的观念已经慢慢深入人心。

    相比西方人,中国人吃亏最大的地方就是务虚而不务实,有时往往一句奉承话,一个虚名,就会让他们做出相当的让步,而只有改变深浸到骨子里的这种观念,把唯利是图这四个字当作真经来念,才能避免吃亏上当的事情再度重演。

    秦军即将登陆,他们将踏上的是一片从来没有到过的土地,而自这一天起,秦军的征服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止过。

    维达岛上,一丛密林中间,有几百上千双惊恐的眼睛正死死的盯着这支越来越靠近的庞大船队,他们是这里的土著,而当看到秦军的朦艟、斗舰开始抢滩登陆时,这些生活在丛林深处的土著人开始预感到,他们面临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艰难考验,他们面对的将是一个强大无比的敌人。

    考验对于人生地不熟的秦军将士来说,也同样如此。

    维达岛上密布丛林,要想寻找一个合适的登陆地点并不容易,在绕着岛屿转了好几个圈之后,秦军终于在岛的西海岸找到了一处颇为理想的地点。

    然而,不幸的是也因为这一耽误,秦军丧失了登陆的突然性,他们已经被岛上的原有居住者给盯上了。

    唿唿。

    接连几声象极了丛林中鸟声鸣叫的声音倏的响起,相伴而起的是从密林中射出的箭簇,目标直指正乱哄哄下船的秦军将士,同时,从深不可测的密林中更涌出无数着身体,手拿着青铜武器的当地土著人。

    “嗖”

    一枝又一枝的用树枝削成的尖刺毒箭从密林中射出,将第一批下船正试图往前搜索的秦军先遣队士兵射倒在地。

    “都趴下,有敌人,啊”瞧见自己遭到埋伏,领队的秦军都尉急忙呼喊着召呼同伴伏倒,却不料,又一枝毒箭准确无误的射中了他的咽喉。

    一瞬间,十五名秦卒闭上了眼睛,他们有的被毒箭射杀,有的则惨遭土著人的围攻,寡不敌众而身亡。

    而在第一击得手之后,那些偷袭的土著人还相当的狡猾,他们并没有继续进攻,来碰秦军主力这颗硬钉子,而是立即退回丛林深处躲藏起来,这让缔结队伍准备与敌大战一番的英布气得脸色铁青。

    “这些该死的土著蛮人,真是自不量力,也不瞧瞧对手是谁,就打上门来了等着吧,你英老子不是好欺负的。”

    领兵担当登陆先锋官的英布狂怒不已,部队才刚刚下船,士兵脚步还没有站稳,就遭到这当头一棒,让他心中如何不恼。

    偷袭秦军的是泰米尔人部落,泰米尔人的祖先是世代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的古老民族,他们一般个子较矮,肤色较黑,头发卷曲、黑而浓密,鼻子小、嘴唇厚,这些特征正符合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原始人群的基本特点,只不过在雅利安人到来之后,这个族群被迫南迁离开了恒河、印度河流域,其中的一部渡海来到了这里,并创造了新的文明维达。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二章劫掠行动

    第三百三十二章劫掠行动

    “英将军,傅帅有令,不得擅自追击,违令者,斩”

    未等骂骂咧咧的英布集合好队伍追击,后方一艘斗舰破浪而来,传令兵急急送上来傅戈的一道紧急命令。

    滩头战事一开,傅戈那边也得到了消息,一听说回报遭遇当地土著人的偷袭,他就立即意识到英布的对手就是泰米尔人。

    相比这个时代,泰米尔人在后世的名气要大得多,这倒不是说他们创造出了更加伟大的文明,而是说他们那个猛虎组织的自杀式恐怖袭击实在太厉害了。

    对付这样一个狡猾的对手,如后世斯里兰卡政府军一样傻乎乎的出动飞机、大炮征剿不是好的方法,或许,利用泰米尔人与雅利安人之间的仇恨做点文章才是秦军目前最实用最高明的一招。

    泰米尔人也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所属的达罗毗荼人很可能是辉煌的印度河文明的主人,也就是南亚次大陆最早的居民。

    印度河文明催生了以卡利班干、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古代著名的城市,这些城市里的居民曾经建设了规划科学、设施完备的供水排水系统,生产出大量精美的艺术品,并且擅长建筑、青铜雕塑、航海、数学,有悠久的文化传统。

    不过,这一切在雅利安人到达之后就不复存在了,血腥的征服让泰米尔人和雅利安人之间的世仇越积越深,对于夺占了自己家园的敌人,泰米尔人一向不会客气,这一点,从后世印度国内发生的数百起总理被炸死、被暗杀等袭击事件就能体察出端倪。

    “傅帅,难道说将士们的血就白流了吗”气冲冲的蹲在海滩上,英布眸中显现的是无穷的杀意,适才阵亡的秦军都尉是他原先的亲兵,这一次本想随同出来发一次财,却不想头一仗就折损在这里了。

    “英布,你是统领着成百艘战舰、数千将士的大将,你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他们的生死,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刚才你若领兵追杀过去,安不知那密林深处泰米尔人会伏下什么机关埋伏,到时又不知会阵亡多少忠勇的士兵。”

    对于英布一时的不理智,傅戈黑着一张脸毫不客气的劈头痛骂,英布这段日子打顺仗打得有些忘乎所以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修理一顿,刹刹他的威风。

    “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