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根子国,这个由大和民族一手建立起来的弹丸小国在强大的联军面前,显得是那样的脆弱并不堪一击。

    其实,在强悍的外表后面,掩藏着一颗脆弱的心,这本来就是大和这个邪恶民族根深蒂固的民族性,或者更确切的说是顽固性。

    面对丧师国灭的境遇,留守都城平城京的一众根子国遗族乱作一团,不过,在当联合军抵近平城京城下时,这些即将被灭亡的大和先祖们还算配合,他们没有再选择顽抗到底,而是识趣的放下了武器,举手投降。

    七月十日,这一天无疑值得所有秦人为之铭记,当然,更令傅戈这个承受过后世无数遍痛苦的未来者骄傲。

    象征着后世日本起源的大和民族在覆亡了大批精锐之后,已经没有了与秦军对抗的本钱,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秦远征军就通过一次雷霆般的闪电行动,将东方潜在的敌人一扫而光。

    大和被灭族了

    日本人祖先的强大美梦被秦军用雷霆万钧的手段一举捣毁。

    不用武内长男馅媚,郁色谜命等一众根子国美女悉数成了秦军的案上俘虏,等待这些女人的,无疑将是一段绝不同以往的生活。

    大和民族永远不复存在了,如同他刚刚升起的那面褚红色烈日旗一样,在一个知己知彼的新的强大的邻居面前,它再不能象以前一样依靠欺骗来赢得发展的机会,因为这个民族中的男人已被屠杀殆尽,而女人则成为了生养和繁育其它民族的最抢手的交易品。

    八月,在岛上诸部落的推举下,徐福这位由大秦天朝正式委派来教导愚民的假神武天皇正式在平城京登上了王位,在战战兢兢了好一阵之后,徐福几乎不敢相信他有一天也会成为一个王。

    纵算只是一个异邦的不起眼的小王,纵算治下都是些不开化的蛮人,纵算他能行使的权力实在有限,纵算。

    就算有再多的不如意,徐福也知足了。

    一个靠嘴皮子功夫蒙骗世人的方士,能够混到他这步天地,算是顶头了。

    因此,当听说英布要带着远征军水师回转秦国时,徐福顾不得长途旅行的劳累,一力坚持要随船回转秦国,他要亲自去向秦国的皇帝子婴跪下表示臣服,他要亲自去向国相傅戈表示友好,他还要风风光光的荣归故里。

    为了这个目的,徐福登上了英布回师秦国的战船。

    英布军回师的消息是在三天前到达的,对于回军的命令,英布倒并不在意,以他的识人经验知道,傅戈这么急的召回他,一定会有新的任命。

    另外,英布也已经深深喜欢上了那种开拓远洋航海,侵占那些寻常人到不了地方的无羁无束冒险感觉,它真是太美妙了。

    庞大坚实的楼船迎风破浪,骄傲的描绘着龙首的船头瞪大了巨目,仿佛大海的咆哮也不能让他们有丝毫的惧怕。八月末,在将本州、九洲、四国、北海道等地的防务悉数移交给郦疥之后,英布率领着他那支扬威海上的水军扬帆回航。

    舒适的船舱内,英布正搂着郁色谜命这个美貌娇艳的和族女子享受着身为征服者的快乐。

    “不一样呀,就是不一样”

    感叹着身下女子如灵蛇般游动讨好的娇躯,就连英布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卒也不禁为之倾倒情迷。

    不仅是英布,远征军中的许多急色鬼也大多在这个异邦多女人少男人的国度找到了知己,可以想见在未来的每一段时间内,将会有一大帮混血的小杂种出世,而在这种不间的进化与繁衍之中,邪恶的种子终将消亡。

    “想不到根子国的女人这么抢手,早知道老子先前那几个就不急着出手了”

    船甲上,两个秦军士兵正在眉飞色舞的交流着发财的经验,对于他们来说,这次掠夺是第一次,但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其实,傅戈急调秦水军回国的原因,英布只猜对了一半,新的远征是主要的原因,而另外一个则是因为女人。

    在后世的av片里见识过大和民族的女人风情万种迷倒众生的绝世气质的傅戈不希望他的军队没有倒在战场上,而是倒在了女人的温柔乡里。

    因为根据伏于水军中的间作密报,这段时间驻扎于本州岛上的大部分秦国水军士兵在财富与女色面前,已经彻底的沦为了俘虏。

    不只是普通的士兵,就连他们的主将英布也一样,郁色谜命不愧是根子国的第一美女,在被英布第一眼见到时,她就成了这位秦远征大将军床上的尤物。

    要玩女人,可以。

    但必须在老子的眼皮子底下玩,等回到了秦国,单个的和族女人就没有什么可虑的。

    此番远征,秦军侵掠而来的物资装满了大大小小数百艘船,其中一半多是从根子国国库里搜罗来的,另外则是那些依附的岛国部落自愿进献的。

    有人送礼不收白不收,秦人的脑子里可没有所谓的谦让思想,在这些离家远征的士兵看来,这些就是他们应得的报酬。

    在可以想见的不久之后,随着东瀛的珍珠、金银和特有稀罕的物器被带入到秦国,势必会引发了新一轮的掠夺狂潮。

    在尝到了海路征服的甜头之后,傅戈已经将下一步征服的目标指向了南方,有了这一次出征的经验,他对于如何运用这支强大的秦远征水军已经更有了心得。

    而对于开启一段新的冒险,英布同样跃跃欲试,因为他知道,这份美差如果他不干的话,立即会有十几个、甚至二十个将领提出来代替出征。

    正文 第三百二十八章孔雀王朝

    第三百二十八章孔雀王朝

    英布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有了这一次大丰收的事例,那些正愁没仗可打的秦军将校一个个挤破了头想要进入水军之中。

    水军的重要性的提升并不只因为劫掠获得的财富,还与秦国北境的时局有关,经过三、四年的休养生息,秦国已经从与匈奴大战的重大损失中缓和了过来,在李烈、张桓一文一武两个年轻又充盈着开拓精神的将领布局下,秦军已经逐渐的取得了在西域的主导权。

    而与此同时,月氏则因为连年的草原旱灾而元气一直没能恢复过来,再加上西域丝绸之路的逐渐兴盛,诸多小国组成的联邦已经隐隐有了叫板大国的底气,当然,这种松散的联合底子还是相当脆弱的,特别是当一力促成联合的张桓态度暖昧的时候。

    对于楼兰、于阗这些小国的国君而言,秦国这个东方的强大国家是他们绝对不能得罪的,不只是因为秦军强悍的战力,还因为他们这些丝路上的小国本身就是依存着商道而繁荣发展的,一旦秦国不再选择从他们的国土上通行,衰落将无法避免。

    西方暂时没有战事,月氏国的衰落趋势已经不可挽回了,匈奴、月氏还有东胡,这些草原上的部落尽管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接受臣服秦朝的结果。

    又或许,属于他们真正强盛的日子还远远没有到来。

    英布没有错过机会,等待他的下一次出征已经在筹备之中了。

    而此次远征东方诸岛带回了的丰富回报也抵消了朝中保持派官员对于战争耗损在担忧,相比陆上作战,海上劫掠虽然中途遇上的风险会很大,但一旦到达了目的地,那么回报也会让人惊得目瞪口呆。

    “哈哈,不就是出海吗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我老英不敢干的。”

    大秦天宏四年的元月,经过半年的努力,在南越相吕嘉的出色工作能力面前,原本困难重重点的勘测海图事宜终于有了基本的眉目,而已经对郁色谜命的身体渐渐失去新鲜感的英布也正渴求着再一次艳遇的机会。

    “侯爷,说真的。这一次你要是能再带回一个异夷女人的话,我栾布可非常期待尊夫人的训夫功夫”

    这次,与英布搭挡的步军将领换成了栾布,国内的政局随着秦国政权的稳固而平静无波,对于象栾布这样的军伍将领来说,出征的确是消除失落感的最好方式。

    元月二十五日。

    番禺南,海港。

    五千名经过仔细挑选出来的秦水军官兵在二位主将英布、栾布的统领下,在以傅戈为首的一众财迷的目光洗礼下,扬帆出海向着未知且神秘的南方驶去。

    当然,相比征伐朝鲜、日本,这一趟南洋航行的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了避免征途中可能引发的各种热带疾病,傅戈不仅派出了以郑安期为首的军医骨干,还同船携带了大批的防止蚊蝇钉咬的药草。

    “二位将军,开拓我大秦疆土,扬我大秦国威的重任就落到你们肩上了,前方艰难险阻,你们有没有信心”

    鼓劲提气的话傅戈现在张口就来,这也许是久在高位习惯了的缘故,在之前的军事通议会上,他已经明确的对英布和栾布说清楚了这次南征的目的,除了要占领南洋诸岛国的沿海一线,开拓一条畅通的海上丝绸之路外,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征服并占领维达,并且可能的话在身毒国的南部建立几处桥头堡。

    维达是锡兰也就是后世斯里兰卡的前称,生活在这里的古老民族一直以来都禀承着发展的路子,岛上的居民也每每会乘坐简陋的小艇游行于印度洋上,他们的足迹遍布东南亚、印度北部诸邦国、甚至于远的到达了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尼亚平原。

    不过,在公元前三世纪,维达人的文明逐渐衰落,取代他的是北方印度半岛上的孔雀王朝,尤其在阿育王统治时间,这个王朝几乎控制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其建造的宏伟寺院和佛塔更让后人感叹莫名。

    可惜,有强盛就有衰落,至公元前二百年的时候,孔雀王朝的强盛期也过去了,这个在印度半岛上唯一的统一国家即将面临分裂的结局。

    面对傅戈当众的激将,英布和栾布立时大声回应道:“有信心”

    “好极了,我大秦国的健儿果然骁勇无畏,等两位将军出发之后,傅某也会率领一部精兵由夜郎、滇国一带兴兵往南,我们到时就在南面的海边会师吧”傅戈面带着微笑,拉近信任有加的对着二位远征的将军悄然许诺。

    这一句话委实将英布和栾布惊了一大跳,不过,随即他们就喜上了眉梢,看来接下来傅帅又要有大动作了。

    他们这些军人也又有了用武之地。

    “傅帅要南征,这真是太好了,可是傅帅怎么知道我们会在南面的海边会合,难道说他有未卜先知之能”

    “当然了,这天底下除了傅帅之外,谁还能有这样通天的本事,他就是老天派到我秦国来的星宿。”

    在海船上,英布和栾布兴奋的讨论着,不过,没有多久,望着无边无涯的蔚蓝色大海,他们激动的心情就开始平静下来了。

    由海路进军南洋这是傅戈远征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却不是全部。

    在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之后,秦国花费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已经成功的打通了由巴蜀、夜郎、滇国通往身毒国的古道,这条驿道主要经过南方瓢人控制的地域,然后折向进入身毒境内。

    要征服身毒这样的大国,单单凭借海路还不够,同样,对于渴望着想要在印度洋上获得一个出海口以缩短进军西方距离的傅戈来说,率军南征平定没有多少反抗能力的瓢人已是势所必然。

    大秦天宏四年三月,继秦国的远征海军出发之后,又一支远征军在蜀地缔结完毕,这支军队共有一万三千名将士组成,其中尤以弩兵居多,别看数量不多,但却是从各支秦军部队中选拔出来的精锐将士。

    “傅帅,这次远征由大将军带兵就可以了,你还是留在咸阳等候胜利的消息好了”旌旗猎猎,在中军阵前,郦食其、冯正等一干秦国干吏正在作最后的劝说努力。

    对于傅戈鼓吹的那一套掠夺殖民发展的理论,郦食其、冯正等秦国官员现在已经不再持有什么异议了,但对于傅戈亲领一军去远征,他们却是一百个不放心,原因无它,就是担心他身遭什么意外。

    在经历过战乱与和平的交替之后,每个人都分外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宁,而每一个秦国官员都知道,赋予这一切的只因为一个人傅戈。

    一旦有一天傅戈不在了,他们应该怎么办秦国又该怎么办

    没有人能给予一个正确的答案。

    “哈哈,留在咸阳,让我看着我大秦健儿在外流血拼杀,你们于心何忍,我又于心何忍,放心吧,有大将军和诸位将军保护着,我会没事的,说不定过了几个月,等大军回返时我们还能捎带些宝贝给大家呢”

    傅戈不以为然的哈哈一笑。这一次南征,他主意已定,不仅仅是因为内心涌动的征战的渴望,还因为那对于未来战事的几分担忧。

    毕竟,对于亚热带、热带的气候情况,他这个后来者比这些秦国的将军们要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对于遭遇到的危险也有更清晰的判断和认识。

    相比一干文臣的忧虑,以韩信为首的众武将却是个个兴高采烈,特别是那些刚刚从军校毕业出来的基层伍、什、尉级将校,一个个涨红了脸挺直了胸膛,尚带着稚毛的嘴角更是微微的上翘着,显出与众不同的傲气。

    “喂,我听说南方的那个身毒国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孔雀王朝,是不是这样呀”

    “孔雀是不是就是那种会翘起尾羽的大鸟,在咸阳时我倒是听由滇国来的商人提到过,就是没见到过真的。”

    “不止是孔雀,身毒国最厉害的一种怪物听说长有四条粗如梁柱的大腿,还有长长的足以卷起树木的鼻子,还有一对象蒲扇一般大的耳朵”

    好奇心人人都有,特别是当即将面对一个新的地方的时候,秦军将士小声的七嘴八舌的私语着,彼此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年轻的他们是想用这种方法驱散心中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感,毕竟,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远行。

    也许在未来,他们会有到达更遥远更陌生的地方,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们绝不会畏缩害怕。

    正文 第三百二十九章南洋战火

    第三百二十九章南洋战火

    四月的咸阳。

    春光明媚,一派生机盎然的平和景象,已经好几年了,没有内乱滋生、没有沉重得将人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赋税,也没有秦国之前倾国御敌导致的劳作男丁稀少的困难,一个新的大秦就在这一种淡然无波的气氛下一天天的强盛着。

    街市口酒楼的生意也因为和平的大环境而好得不得了,以前处斩赵高时的那座酒楼更是整个翻新,上面加盖了好几层。

    对于来到这座当时最大城市寻找发财机会的商人来说,每天除了盘算着口袋里能够赚进多少好处之外,就是晚上的时候到酒楼去抿一口酒,扯几句山海经。

    “老卓,听说你这趟滇国带回了不少好东西,怎么着,赚了多少”在临窗的位置,一个胖胖圆圆的中年商人对着同座的老者问道。

    “老程,赚多少你猜猜,猜得出来算你精明,怎么样,今天这么热情请我喝酒是不是想让咱家王孙去和乌氏倮大人说说,让你老程也加入到南边的商道一同发财呀”年长的老者微微一笑,轻抿一口说道。

    “老卓,我正有此意,正有此意。”

    商人的终极追求只有一句话,最大利润,也就是赚更多的钱。

    这个年长的老者不是旁人,正是蜀地的大商人卓子越,不过,现在他已经不再具体打理生意了,因为他的儿子卓王孙的本事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追随着秦南征军前进的脚步,卓氏的生意也是一路大发,原本由巴蜀通往身毒的南方古丝绸之路因为要经过瓢人地界而身价倍增,如今瓢人在秦军秋风扫落叶般的征伐面前一败涂地,没了阻碍的卓王孙立时就发了大财。

    当然,相比赚取更大利润的乌氏倮来说,卓王孙赚的这点不过是零头,五万一千方孔圆形半两钱的零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自然算不得什么,但对于一个商家,一个家族来说,却是天文数字。

    卓氏大发了

    商人的嗅觉从来都是最敏锐的,一时间,卓子越在咸阳新买的宅子宾客迎门,人丁兴旺,甚至于不少生意上的仇家对头都带着笑脸主动跑来拉关系,走后门,套近门,原因嘛当然只有一个,就是分一杯羹。

    “嗯,这个老夫现在也不管事了,都是年轻人在闹腾,老程呐,我看你也早点把担子放了吧,回家歇歇多好”

    子孙有出息,做老爹的脸上也是风光得很,卓子越是何等精明的一个人物,对于这些虚于委蛇的交际信手拈来,话里更是不带丝毫的火气。

    “别呀,老哥哥,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呀,我老程要是有王孙这么一个好儿子,我哪里还用得着这么吃苦受累的,唉,都怪我那个小子不成器呀”

    姓程的奸商做秀的本事同样不弱,一听到卓子越推脱,就立马语带哭腔,双眼红红的,一对膝盖更是微微颤抖,似有下跪的意思。

    “算了,老程,你那几下子还是回家骗骗小孩去吧,瞧上我们老哥俩往日的情份上,我修封信给王孙,让他照顾照顾你的生意,如何”

    “太好了,还是老哥哥体恤我,来,我们喝酒,店家,上最好的酒,快”听到这么一说,老程立时破涕为笑,大叫大嚷起来。

    秦国的商人们在为新的发财机会而钻营奔忙,而在南方,傅戈已经带着他的远征军跨过了伊落瓦底江中游,进军肥沃的锡唐河谷,这里水网密布,河道纵横,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孟族人就是在这块地方依靠种植稻谷,捕鱼繁衍生活。

    对于秦军,对于这支来自遥远异邦的占领军的到来,孟族人的反抗远没有北方的瓢人来得急烈,其中的原因是除了秦军严明的纪律约束之外,还因为孟族人和瓢人不同,他们与秦人之间并没有实质上的利益冲突,瓢人依靠垄断身毒与秦国之间的商道而发财,孟族人则不是,相反,对于秦军他们还相当的欢迎。

    这些年来,孟人和瓢人为了争夺伊落瓦底江的控制权,已经爆发了数次战斗,瓢人依靠着从北方秦国那里获得的优良兵器屡屡在与孟人的交锋中占据上风,因此,孟族人对于秦军能够赶走瓢人心中自然感激万分。

    不止如此,秦军的到来还让孟族人生产的稻米有了最大的买主,对于稻米这种绝不同于北方麦秣的主食,傅戈几乎是一见到就喜欢上了。

    “顿顿吃白米饭的滋味真是好呀”虽说傅戈出身于北方,已经习惯了北方以麦秣为主食的生活,但在潜意识里,对于稻米这种后世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把它作为主食的东西还是有着相当的好感。

    要是能将孟族人的优良稻种引入到秦国那该有多好,说不定将来有一天我们秦国的百姓也能天天有白米饭吃了。

    梦想在一点点的发芽。

    追根溯源,在秦之前,早在河姆渡文化时期,中国就有种植稻谷的历史了,不过,这些稻种和孟族人种的稻谷相比起来,产量上要相差很多,因此,至秦时稻谷的种植也一直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虽说孟族人的稻谷是热带亚热带的作物,要想引种的北方困难相当的大,在历史上东南亚稻种引入到中国,还是在宋朝之时,就宋时的技术水平,也只是在岭南一带小面积种植,真正推广到江南一带则时间还要向后推移。

    “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哪怕只将时间提前一天,都是莫大的功绩”本着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傅戈在抵达奥加拉巴没几天,就开始与当地的孟族头人接触,并许诺以重金招募孟族的种稻好手前往秦国进行试种实验。

    成功了那是天大的喜讯,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历史的进程本来就是那样,抱着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傅戈开始了他的农业科技推广计划。

    不过,虽然在思想上对于未来科技的发展有那么一点模糊的印象,在原先的学校里也对什么杂交水稻有一个概念,但具体说到如何去做,则傅戈完全没有头绪可以查找,这年头既没有专业书籍可以翻译,也没有电脑百度大婶可以查找,唯一能依靠也就是一点运气了。

    闲话少叙。

    大秦天宏四年的五月二日。

    对于出征到南方的秦远征军来说,是一个值得欢欣鼓舞和庆祝的日子,因为,从海路上进发的秦国海军顺利抵达了奥加拉巴港。

    “傅帅,英布、栾布率海军战舰一百三十二艘,将士四千一百五十六人向你报到”劈波斩浪、万里倾波,从英布、栾布黝黑的脸上,可以看得出他们这段日子可算是吃了不少的苦,毕竟,就算是十六世纪的欧洲航海家对于莫测的海途也是心存惧意的,更何况时间被前推了一千八百余年。

    “二位将军辛苦了,快快下船,我已准备了丰盛的宴席,只等着你们到达了”

    见到英布、栾布和一众雄纠纠气昂昂的海军将士,傅戈心中升腾起的是一股由衷的激动。开拓海疆,这个梦想在自己手中渐渐的变成了现实,虽然还只是第一步,但傅戈相信只要他继续努力,就一定能创造出不一样的历史。

    “禀傅帅,这一次出海,我军在哥罗富沙、赫里等地取得并建立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