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发动进攻的是刘邦的部队,在被傅戈杀得只剩下百余人逃窜后,刘邦投奔了项梁,项梁又拔给他五千人马,刘邦的军队在樊哙和另一个打着夏侯旗号的将军带领下,高喊着向傅戈所部冲杀了过来。
不过,刘邦显然对带兵打仗并不高明,他的军队阵法稍稍混乱,与训练有素的帝相比,军事素养高低立判。
今非昔比,在杜中等军侯、队长的调度下,曾经也是叛军一员的六千精锐士兵以伍为列呈横形排开,在前排士兵的左右,都是他最可信赖的同伴,在他的身后是可以互补的兵器,因此,担当战斗锋面的士兵只需要仔细的听从军官的命令,专注手上的动作,这样严密有序的战斗队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练就的,在陈郡休整的二个多月,他们付出的辛苦没有白费。
鼓点声、喊杀声、兵器的撞击声,这是冰冷的青铜、铁与热血的较量,训练有素的帝与数量众多的叛军相遇,就如同两块坚硬的石头相互碰撞,一时火花四溅。
矛的刺击,戟的挥动,士兵的耳朵里只剩下了伍长的命令,前进、前进、再前进。
傅戈的目光一刻不停的注视着战况的发展,一切都还算正常,军队的指挥相当不错,一些受损的伍很快的与后面的另一个伍进行交换,这样他们就能得到及时的休息和治疗,这一仗叛军的兵力更多,傅戈明白他必须节约每一个可战的士兵以应付接下来的更大困难。
战事激荡,杀声四起,东阿城中依旧一片寂静,不知什么原因,田荣居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在后面夹击,这真是不可思议,要知道项羽刘邦是来营救他的,万一他们失败了,田荣就只能束手等死了。
等傅戈再度将目光转到战场的时候,他的心一下子狂跳起来,刚才还是四平八稳的战局风云突变,刘邦的军队不会是帝的对手,这一点傅戈有自信,但现在他看到的却是自己的军队在一步步的后退,这是为什么
刘邦绝不可能有这样的实力,傅戈相信自己的判断力,难道说自己中了叛军的圈套
等傅戈再仔细观瞧时,果不其然,在战斗中与帝对垒的早就不是刘邦的军队,而是项羽的精锐之师,原来叛军在刘邦部队的后面排上了项羽的军队,这样当战斗激烈时,叛军悄悄的通过伍与伍之间的不断替换,将与帝接触的锋面换成了叛军的精锐。
“校尉大人,不好了,侧翼出现大量叛军”没有等傅戈从震惊中苏醒过来,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刘邦在后退之后也没有闲着,他指挥兵士包抄到了傅戈的侧后,这个阴险的家伙,总是在对手最危险的时候出现
“怎么办”傅戈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军阵在节节后退,如果这个时候城内的守军突然冲出来的话,自己将会三面受攻,那样的话必然会遭到全军覆没的危险。自统领军队以来,他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艰难的困境,兵力上处于劣势,士气上低迷不振,计谋上又处处受制,这样的严峻战局又究竟该如何摆脱
“只有赌一把了”将士们在浴血撕杀,每拖延一刻都会增加伤亡,傅戈用力的咬了咬嘴唇,让鲜血沁入喉间,浓烈的血腥也许会让他更清醒一些。
“擂鼓,亲兵营出战”傅戈高高的举起长矛,大声喝令道。
战况渐渐明朗,傅戈清楚的知道,如果他将重心移向侧后的刘邦,必定会遭受正面项羽的痛击,项羽的部队绝不是一般的叛军,它的勇猛甚至还胜过了自己的部队,或许只有精锐的北方军团才能与之相抗。
没有再犹豫的时间了,现在应该考虑的不是击败叛军,而是如何安然撤退,他必须要作出一个选择,选择从项羽的正面还是刘邦的侧面突围。
“杀”一千亲兵随傅戈向着项羽杀了过去,与此同时,得到他命令的杜中则带着虞姬和大部分的兵士选择刘项两军的结合部突围。
如果在正面傅戈不加以牵制,就会被项羽的部队死死的拖住,一直到全部的将士咽下最后一口气,现在的项羽战意高昂,选择正面不是正确的方向,这一时傅戈凭直觉感到,与项羽相比刘邦可能不会舍得和自己拼命,他应该会先选择保存实力,因为象刘邦那样一个精于计谋的人应该会考虑以后的许多事情。上一次,傅戈将他杀得差一点全军覆没,这一次,就算他想要复仇,也要想一想付出的代价,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应该才是刘邦的希冀吧。
“秦狗反击了快挡住他们。”项羽阵中,军官的叫喊声此起彼伏,但很快的他们的声音就中止了,埋伏的弓弩手瞄准了出声的地方集射,叛军的军官们一个个倒下,这让叛军严密的阵形出现了些许松动。
这一千精锐士兵是傅戈刻意从万余士兵挑选出来的,他们中有专门用于冲杀进攻的长矛手、有负责防御的盾牌手、有远程攻击的弓弩手、还有掩护牺牲的死士,他们之间相互配合默契,他们都经过了类同实战的演练,组建这支队伍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最困难时候担当起奇兵的作用,他们中许多带兵的伍长、什长、队长还是跟傅戈一同在荥阳战斗的老卒。
面对帝突然的反击,失去统一指挥的叛军开始渐渐溃退,严密的包围圈终于有了裂缝。
“杀”趁着这个机会,杜中领着主力向着夹缝里冲了过去。
远望将士们渐渐远去的身影,傅戈心中豁然畅快了许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虞姬突围了,杜中突围了,大部分的将士都活着出去了,他再没有什么可挂念的了,来吧,就算是叛军有千万,他也一样横矛立马。
“围住秦狗的主帅”混乱的叛军阵中传来一声暴喝,傅戈看到一员身躯如战神般魁梧的男子骑在一匹乌锥马上,向他这边疾冲过来。
“项羽”傅戈心中暗叫一声,最强劲的敌人终于出现了。
旌旗猎猎,鼓声震天,对一员战将来说,战场就是他的家园。
有的人天生就是打仗的,项羽无疑就是这种人。
注:这回一次好好写了,请大家监督。
正文 第三十六节 舍生忘死
项羽的大喝让叛军重新恢复了镇静,毕竟傅戈的身边只有一千名士兵,当越来越多的叛军朝傅戈这边聚集时,士兵们的行动越来越困难,每前进一步都会有人不屈的倒下。
傅戈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策马上前,大声喊道:“大秦左军校尉傅戈请项少将军上前说话。”项羽不是说要围住敌军主帅吗那就坦坦荡荡的面对好了。
“哈哈,想不到挡住我项羽这头一波猛攻的对手,竟然会这么年轻”敌阵中,项羽长笑一声拔马出阵,气概豪气千云。
“傅某也没有想到会被武信君这么看重,竟然出动了项少将军出阵”傅戈毫不示弱的笑道,武信君是项梁在薛城会议后自封的号,在这次会上项梁采纳了居巢人范增的建议,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并任命了陈婴为上柱国,辅助怀王熊心建都盱台。
章邯没有能够阻止项梁成为新的叛军领袖,这意味着帝国在击破陈胜之后赢得的大好局面终结了,叛军度过了最困难的阶段,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是一场艰苦的拉踞战。
腐朽的帝国还经得起折腾吗
傅戈没有信心。
“能够将沛公刘邦杀得大败的人自然配做我项羽的对手,上一次若不是天色昏暗错过了时机,你我又何必等到现在”项羽横戟大笑,向傅戈投来挑战的目光。
原来,追赶刘邦的那一晚遇上的人马是他,幸亏傅戈见机得早收兵回转了砀县,否则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就会反胜为败了。
“既蒙项将军如此看重,傅某定当全力一战”傅戈沉声大喝,双腿使劲夹紧马腹,长矛平端蓄力刺出。
阵斩敌将,这是两军交战时炫耀威武的最好方法,傅戈从项羽的话里听出了他的意思,他是要和傅戈单挑决战,只有一戟挑落敌将的首级,这才能彰显出他的本领。
哼,自己的军队已深陷重围,士兵们正在与数倍的敌人撕杀,如果能有机会让他们稍稍喘一口气,能够让他们有包扎伤口的机会,为什么不呢和项羽单挑虽然胜算不到二成,但傅戈并不惧怕,他要让士兵们知道,他们的统帅不是一个胆小逃跑的懦夫。
“杀”傅戈和项羽同时发出呐喊。
项羽的铁戟如蛟龙翻腾,似是千变万化,就连最扑实简单的一刺,都蓄满了刚猛的劲力,这样的武艺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傅戈的认知程度,若不是自小在马上练就了一身驭马的本领,恐怕在头三个回合里他就会死于非命。
“咔”又一个照面过后,傅戈的左护肩被项羽的铁戟挑落,一逢血珠在空中飞起,宛如一道凄美的弧线。
“将军”将士们在身后惊呼呐喊,傅戈却全然没有感到痛楚。
“再杀”寒光闪闪,傅戈咬破舌尖强提精神,眼睛死死的盯着矛尖的一缕白芒,高速的向项羽冲了过去。
项羽的本领不是傅戈能抵挡的,但是,为了拖延一点时间,为了让杜中虞姬他们走得远一些,为了让身后的士兵们能多休息一阵,傅戈必须一战。
因为他是他们的将军,他是她的丈夫,他有保护他们的责任。
就算豁出性命,傅戈也一定要支撑下去。
“想不到秦狗的军中也会有如此人物好,我们再来战过。”项羽的神色开始凝重起来,他的嘴角泛起一丝欣赏的笑容。
戟与矛并举,战马踏踏,光华纷外缭绕,傅戈尽力的避开与项羽兵器相接,但左肩的伤势却在隐隐作痛,这使得他的动作变得迟缓起来。
“当”又一声响亮的金铁交鸣过后,傅戈的虎口流出股股鲜血,手里的矛再也抓握不住。
“怎么样打不过就投降吧我项羽欣赏你这样的英雄好汉。”项羽高昂起头,这一刻的天地间他已没有对手。
“降,降,降”项羽身后的叛军发生如雷般的叫喊。
傅戈转过身,看到身后的士兵一个个露出绝望的神情,他们将目光聚集在他身上,他们已决心把性命交到他的手里。
忽然,一个持旗的年轻士兵高高的举起了旗帜,大吼道:“誓死不降”
“不降”一千将士齐声呼喊,一时间这声音竟然盖过叛军。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他们都是傅戈值得尊重的兄弟,傅戈没有抛弃他们逃跑,他们也一样誓死跟他在一起,不管以后怎么样,这一刻他们值得他为之骄傲。
项羽脸色大变,他冷笑一声,大怒道:“凡不降者,尽诛之”
赏识是一回事,但不降的话就是誓不两立的敌人了,项羽对付敌人的手段残暴而血腥,在襄城被攻破后,恼羞成怒的项羽居然下令将全城军民活埋,他希望用这样恐怖的手段打消抵抗者的意志,但是,他却不知道,杀戮之后会激起共愤,会引发更大的反抗。
得到项羽的命令,叛军继续发动了进攻,合围的阵势越来越近,傅戈只看到叛军的数量仿佛无穷无尽一般,一浪刚去一浪又来,他手下的士兵一个接一个的倒在血泊中,人数越来越少,刚才那个持旗的士兵胸口被敌人的长矛刺穿,可是他依旧双手死死的抓住旌旗不放。
“怎么样,这样的屠杀表演还要再看下去吗”项羽说话的语气冰冷非常,生命在他眼里已不算什么,唯有胜利才是最重要的。
傅戈痛苦的闭上了眼睛,高喊道:“所有帝的勇士,放下你们的武器”
“将军,我们不”
“将军,我们还能一战”
士兵们纷纷发出了不甘的呼喊,但在傅戈严厉的注视下,最终他们还是听从了命令,缓缓的垂下了手。
傅戈抬起头,毫不示弱的怒视项羽道:“这一仗,我傅戈败了在战死之前我只有一个希望,希望项将军放过这些士兵,他们只是因为我才与你们撕杀,我不在了,他们自然会归降。”这一刻,项羽在傅戈眼里已没有了神秘感,他虽然勇猛无敌,他虽然是一尊战神,但他却并不值得敬佩。
说罢,傅戈慢慢的拔出腰间的剑。
“虞姬,你在回头看吗你的丈夫没有让你失望”傅戈在心中大喊。
突然,战鼓隆隆,喊杀声又起,声音从后军传来,而且越来越近,叛军后队正在向前挤压,他们的阵脚大乱,来人势如破竹不知有多少人马。
援兵怎么可能,谁会来救援
傅戈正疑惑时,就听到远处一个熟悉的声音:“大哥,虞姬来了”
“将军,我老杜也来了”
虞姬、杜中,她们不是突围出去了吗怎么又杀回来了,不止是她,傅戈还听到了高昂响亮的帝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傅戈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傅戈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傅戈甲兵,与子偕行
这声音雄浑激荡,让人热血沸腾。
“冲”傅戈一声长啸,腾身跳上马背,战马扬蹄嘶鸣,身后的士兵也重新拿起了武器,他们和他一样看到了希望。
“在我项羽的戟下,还没有一个逃得性命的人。”见傅戈还想要继续抵抗,项羽勃然大怒,他不顾后阵混乱,催动乌锥马直冲过来。
“有我们在,休伤将军”没有等傅戈应战,担负牺牲的二百死士迅速冲上,挡在了傅戈和项羽的中间,他们身上没有一片铠甲,他们的手中只有一把锋利的长剑。
剑在人在,剑断人亡
大青马急速的奔跑着,傅戈的眼眶已经被热泪浸湿,他不敢再回头看一眼屠杀中的战场,他怕看到将士们一个个倒下,为保护他而失去他们的性命。
正文 第三十七节 棋局弃子
等到傅戈杀透重围时,回头再看,跟随一起突出来的兵士只有一百人不到了,恼怒之极的项羽在将二百死士尽数戟杀后,又一路疯狂追杀,若不是手下的将士付出性命阻挡,傅戈这条命早就成了他戟下的游魂。
“咚咚咚”终于,傅戈看清楚了,虞姬站在一辆战车上,她的手中举起鼓槌,鼓点骤急,士兵们围绕在她周围,勇敢的与叛军撕杀着。
危险还没有过去,项羽紧紧追在傅戈后面,他似乎已发现了虞姬才是敌军的阵眼,正全力突破拦截往这边杀来,而在不远处,刘邦也率领着兵士急速赶来。
“将军快走这里由我老杜挡着。”杜中拿着一根长约四尺方形铁头的殳乘着一辆战车迎了上去,在交错而过的一瞬,傅戈看到他的脸上充满了关切。
“杀”项羽的每一声暴喝都让傅戈心头惊悸。
“噗”戟透甲胄,穿心而过,看着自己喷洒出的鲜血,杜中挣扎了几下,似犹不相信什么人能在瞬间将他杀死。
杜中阵亡了
他死在了项羽的戟下
对此,傅戈无能为力,他唯一可以做的只有和虞姬一起拼命奔逃。
“老杜,原谅我现在无法为你复仇,但终有一天。”再也没有机会听到杜中的话了,再也没有办法听到他的笑声了,这一时傅戈的心中有说不出的悲伤。
历经千辛万苦,等傅戈率领着残余部队逃过黄河的时候,随他出征东阿的一万二千名将士剩下只不过二千一百二十一人。
这是一场血泪交织的大逃亡,一些绝望中的败兵为了活命丢弃了武器投降,更有许多士兵在撤退的途中被叛军追上,他们中有的是战场上负了重伤,有的为了阻挡叛军的前进,有的和敌人同归于尽。
傅戈败了,败得异常惨烈。
在项羽和刘邦的合力夹击下,不仅损失了将近一万余的精锐士兵,更损失了杜中这样优秀的将领,这是他统兵以来经历的最惨重的失败
“项羽、刘邦,我会卷土重来的”对着滔滔奔流的无情河水,傅戈指天发誓。
定陶城。
距离城阳郡不到百里,乃是由楚入齐的必经重镇。
薛城受挫之后,章邯即率领大军移防到了这里,他的目的一是依靠这个繁荣热闹的商埠解决军队的补给难题,二是切断项梁与北方叛军的联系,可惜,随着东阿之战的结束,章邯试图截断楚地叛军与北方叛军联系的意图也破产了。
五月十五日,黄昏。
人困马乏的傅戈带领着残兵来到这里,章邯命令傅戈去围困东阿的,现在这次军事行动失败了,作为主将的傅戈必须要向章邯清楚的汇报这一次战斗的经过,至于战败的责任由谁来负,那不是他考虑的事情。
“傅校尉,这一次失败不是你的过失,是我决策失误好在没关系,有道是骄兵必败,就让项梁得意一阵子吧,用不了多久我们会让他付出代价的。”听到傅戈前来面见,章邯出乎意料的在他的寝室私下接见了傅戈,章邯的态度相当的不错,主动承担了战略失误的责任,同时,他的后半句话也让傅戈倍感吃惊,听章邯话里的意思似乎东阿这一仗是他故意设下的一个圈套。
若是这样的话,傅戈的这支部队就是一枚可怜的弃子。
“大将军,我”傅戈的心在痛,也为自己的愚蠢而自责,更为白白死去的杜中等万余将士而悲哀。
章邯摆手制住了傅戈的话,他继续说道:“不过,损失了九千精锐士兵,帝国是一定会追究的,没有办法,若实在避不过去也只好先委屈你一下了”
章邯的话一下子让傅戈的心冻如冰窟,原来,刚才的承揽责任不过是场面上客气话。
也是的,在北方军团的主力抵达中原之后,主将王离就在临济击破了齐魏联军,齐王田儋、魏王咎都被消灭了,在这种情况下,帝国征讨大军兵力空前强大,傅戈这个由平民出身的校尉也不再那么重要了,这或许就是章邯决定牺牲傅戈的真实原因。
傅戈在接二连三的打击麻木了,他面无表情点了点头,冷冷道:“属下战败,理应担责,一切听从大将军安排。”
章邯没有在意傅戈的态度,他上前安慰性的看了一眼傅戈受伤的肩膀,道:“这一次,你的部队损失很大,就先撤退到雍丘一带休整吧,雍丘现在是李由将军镇守着,你到了那里就先归他节制吧”
在荥阳之时,章邯就知道傅戈和李由的过节,如今他却让傅戈重新归附到李由麾下,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在说他的眼里傅戈这个人和他的这支残兵已经可有可无了,以李由的为人,到了雍丘岂由傅戈的好日子过。
临离开之时,傅戈还是艰难的张了张嘴,他想请求章邯不要让自己去雍丘,但最后又狠狠的咽了下去,从章邯已经有些不悦的脸上,他看到了明确拒绝再谈话的讯号,现在,没有背景又丧失利用价值的傅戈在章邯面前已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也罢,就算是被喻为力挽狂澜的大将军章邯也无法摆脱门弟的束缚,在他眼里,傅戈这样的平民将领能够做的就是成为别人胜利的垫脚石。不过,他显然是忘记了,白起、王翦这些帝国历史上的名将也都出身贫寒,没有了众多平民将士的舍生忘死搏杀,又哪里会有帝所向无敌的荣耀。
“帝国不会再有复兴的希望了从现在开始,从今时起,我傅戈将只为了自己和二千兄弟的利益而战斗。”走出章邯寝室的时候,傅戈的心中反而没有了悲凉,有的是破除枷锁的淋漓痛快,虽然他还是一个秦人,但现在的帝国已不是广大秦国平民的国家,他已经完完全全的沦为了皇帝和达官显贵们统治和镇压贫民的工具。
傅戈下定决心,要让所有人知道,弃子也有自尊和荣耀,弃子也会反戈一击,弃子也会有脱困成龙鲲鹏展翅的时候。
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勉之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忍无可忍
大秦二世二年六月初六,傅戈在定陶稍作休整之后,率领二千左右的将士赶往雍丘,这是大将军章邯的命令,吃了败仗元气大伤的傅戈现在只能先蹈光隐晦一阵了,至于到了雍丘李由会怎样对待傅戈还没有多去细想。
车到山前必有路。
傅戈不是一个悲观厌世的人,若不是心中存了对生命的感激,他也不会有今天。
傅戈虽然不是其父母亲生的,但却是他们一手带来的,和帝国的其它普通军人家庭一样,没有过荣耀的地位,没有过炫目的财富,他们给予傅戈的却是一份乐观向上的生活感悟,那就是永远不要说放弃,永远不要说自己做不到,永远不要说绝望。
“孩子,你能”
“孩子,我们相信你”
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一个少年心潮澎湃了,只要心中有梦想,只要你努力的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到。
雍丘,这是位于黄河边的一座城池,和定陶一样因为靠近河道而繁荣,因为河运的衰落而萧条,而在战乱频频的这个年月,雍丘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