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孩感到绝望无助的时刻,白衣男子出现了,女孩惊喜地呼喊着救命,白衣男子上前用嘴帮她吸出了脚踝上被蛇咬过的毒血,女孩从此便深深地爱上了他。可是白衣男子家境贫寒,他们的婚事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反对。最终二个相爱的人双双跳崖徇情。
在他们徇情的悬崖边上长出了一棵树,那树上居然缠着一棵藤,并开出朵朵花坠,紫中带蓝,灿若云霞。后人称那藤上开出的花为紫藤花,紫藤花需缠树而生,独自不能存活,便有人说那女孩就是紫藤的化身,树就是白衣男子的化身,紫藤为情而生,为爱而亡。
而紫藤花的花语代表的就是“一段痴痴的恋情和无尽的思念”,文诗会在想念着谁呢或只是回念这种校园湖畔到处生长的植物吗
车子好不容易开出了拥挤的闹市区,街道上融化的冰雪,把路面做了一次清洁,那些银色的高楼互相照应点缀着灰暗天空。
“你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科研项目吗”我觉得这时候应该要先说话,眼睛看着手上的诸多文件。
“不知道,我目前还不是研究院里的正式科研人员,只是实习,在石院长旁边做一些文案的工作,但我会努力的成为那里正式的一员,”文诗开着车,也没有看我。
“哦对了,你……”我有点局促。
“我恩是的,初中毕业后我就出国了,不过还是觉得国内比较好,所以就回来了,不欢迎吗”她看了我一下。
“当然,欢迎回来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我耍了下嘴皮子。
一阵沉默。。。我真的找不到同她有一丝的交叉点,只能放弃了。
“石院长说你比较了解这件案子,是吗资料收集的这么齐全,很多甚至连调查局档案里面都没有提到。”
“对,我在石院长身边工作快一年时间了,他算是我的导师吧,其实大多数时间石院长都要求我整理当年案子的资料,查漏补缺,寻找疑点。”
“哦那说说你的看法吧。”
文诗有点迟疑,车子轻微的晃动了一下,“就是没有看法,能想的可能都想过了,都是不可能的,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他们走进了另外的空间,那个实验室里在爆炸的那刻产生一个空间,他们就走了,我只能这么想了。”
“空间他们到哪里去了”
“我不知道,我是学生物科技的,不是研究物理的,可能是多维空间或者空间转移,我不知道到哪儿了。”文诗转头看了我一下,“等一下,我要是知道的话,还找你们干嘛。”
我语塞了,看着文诗认真开车的样子,思绪又被牵回到了原处,我已尽量躲避去查阅那一层回忆,但是人脑不是计算机,他会在下意识的时候将你的记忆调出,除非你能用另一件事去掩盖他。
于是我回头看着后座,“小妮子,谈谈你的看法。”
她把自己的笔记本一合,给我一个假假的微笑,细声细气说道:“我要是知道的话,还要去查干嘛,”她看起来不太高兴。
我只觉后脖根处一冷,立刻明白了女人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是共通的,在这个微小的时空里我是不是应该要保持沉默,把所有精力放在这个案子上,免的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稍作镇静,就假装着看起了案子资料。
为什么是假装,或许只是为了找到片刻的安宁吧,总之我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空间”这一概念在脑子里不断盘旋,已经出了个人的理解能力,如同灵异城市里所播放的情节,人类科技的进步真能将空间互通或者是像石院长讲述的那样被高温蒸了还有保安所说的那个披着火光的人又是谁呢
第六章 六号楼
我还记得杂志社曾经做个一个报道,前苏联早在斯大林时期就有一个专门研究平行世界pr11e1or1d的研究所,由学者库查托夫和伊奥澳夫所进行的试验的结果可以在档案里找到。.
1952年,苏联秘密警察组织领导人贝利亚开始立案调查那些试验的参与人员,结果有18名专家被枪决,59名物理学在读博士生和博士被关进了监狱里。研究所在赫鲁晓夫的领导下重新开始了研究,但在1961年,一个试验平台和8名一流的专家突然全部消失,进行试验的这所建筑周围的一些楼房也都倒塌了。从那以后,苏联政治局和部长委员会决定暂时停止这些对“不可预测的时代”所进行的研究。直到1987年才恢复试验。
1989年8月3o日,一次悲剧生了。
位于安州岛的这家研究所的分支办公室生了剧烈爆炸。爆炸不仅破坏了重达78o吨的试验舱体,而且也毁掉了这个占地两平方公里的小岛。关于这个悲剧的一种说法是,载有3名实验者的舱体在另外的空间中或者是在进入另外的空间的过程中撞上了一个巨大的物体,可能是小行星一类的东西。因为丧失了动力系统,舱体很可能留在了另外的空间中。
保留在档案中的关于这次试验的最后记录这样写道:“我们马上就要死掉了,但是我们仍然在进行试验。这里很黑。我们所看见的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两个;我们的手和腿都变得透明,我们能够透过皮肤看见血管和骨骼。氧气供应还可以满足43小时,但是生命支持系统破坏得很严重。给我们的家庭和朋友以最好的祝福”然后信号就突然中断了。
这和我们查的案子有很多相似处,爆炸、消失,难道石升的研究会和这个有关
我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石升是研究生物科技的,怎么会去搞平行空间的研究呢,而且那需要非常多大型精密的仪器,以及比较大的空间,可不是在那个小小实验室中,用几个烧杯试管就能做的实验。
中午12:oo点。
我们到了位于高教园区的研究所,现在正是午饭时间,路上都是结伴而过的学生,我也曾经和他们一样,穿梭于这所历史悠久的校园里。可是那所位于园区最深处的研究所却是唯一一个在四年里都未踏足的地方,也是众多学生神往和最为神秘的一个地方。偶尔学校会组织优秀学生进里面参观,可惜我是永远轮不到的那个。
今天我却可以进到了这里,而且今后一段时间都可以堂而皇之的走过这扇大门,心里却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份感觉。
“我先带你们去吃饭吧,”文诗下了车说道。
“不用了,我们等会回社里吃就可以了,”小妮子先我一步拒绝了文诗的邀请,这样也好,刚才在会场我已经吃了不少东西,只是怕文诗会饿着肚子。
“合适吗让贵宾饿着肚子,虽然我也想快点带你们去查这件案子,”文诗回答的很客气。
尽管我心里有点纠结,可还是表示不用了,我怕小妮子会想多了。于是我们沿着一条草坪上的小路往六号楼走去。研究所的房子设计都比较古怪,前面几幢都做成了各式细胞的造型,以显示他们所作的科研方向。
可是六号楼却是一幢普通的白色三层楼房,“为什么这幢楼没有设计”我问道。
“我们每幢楼都是一个科研小组,比如第一号楼是个葵花籽细胞造,那里是主做植物研究;二号楼是个晶体细胞,主做植物萃取科研;三号楼是金丝猴体毛细胞,四后楼是白鳍豚鱼鳍细胞,那里是做生物研究;五号楼是人体神经元细胞,是做人体研究的。六号楼当时是用来做人体病毒防疫实验的,拿一个病毒做外型也太高调了点,所以就没有设计。”
石升在病毒防疫区这里租的实验室,那么他的研究方向同病毒也不离十吧,可是石院长却说的什么都不知道一样,他难道会有隐瞒吗
六号楼的外墙壁都使用了吸热材料,三角楼顶还是一整片太阳能电池板,到处都架设着稀奇古怪的东西,有些像天线,有些像排水管。
“这里也不像其他楼那样人来人往,”我说道。
“可能都去吃饭了,以前这里都是闲置的,现在情况好很多了,不过我们病毒防疫这方面人才还比较缺少,石升本来就是这方面的人才,石院长希望他能把人体病毒防疫这门学科展起来,我国在这方面落后其他国家太多了。”
“是像甲流和级细菌这一类的吗”
“对,我们人类近期不断受到不明病毒的攻击,病毒防疫在将来会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我现在就在攻读这方面。”
“既然石升他们租用的是这里的实验室,那么做的研究也不会离的太远罗。”
“恩,我也这么觉得,不过没有留下一丝的资料线索。”
“走过必留痕迹,”我有点信心膨胀。
文诗使用了通行卡,经过玻璃自动门,大厅地上是白色的大理石,擦的蹭亮,倒影着我们。一架铝合金制的盘旋楼梯立在大厅中央,围着大厅墙壁有一圈植物园,各式各样的植物茁壮成长,不知它们的养分是不是来自于那些实验垃圾。一位保安拦住了去路,文诗跟他说了几句话后就放行了。偶尔几个经过的人都使用了重力车代步,这是一种两个轮子,依靠人体站立时前倾上身造成的重力前进的车辆。
他们都会同文诗打招呼,“现在是午饭时间,人比较少,我们可以抓紧一点时间。”
“等一下,你们有这里的建筑图纸吗”小妮子问道。
“有,”文诗从我手上拿过一个牛皮纸袋,从中间拿出了一张地图,“我们先去事地点看下吧。”
三人迅转入右手电梯房边的楼梯,向地下一层走去。
“这里很新,是不是改建过”我记得在读书的时候,这里有做一次改建。
“对,前几年刚重建,不过地下室还是25年前的原样,没有改动过。”
地下室灯光有点昏暗,墙壁的油漆都已脱落泛黄,地上布满灰尘,同上面犹如两个世界的差距。没有电梯直达,只有那张楼梯可以通到这里,所以这里只有一条出入口,人要想消失,除非有可能还有另一条出口
第七章 实验室
走下楼梯前面就是一堵墙,有一道密码气门关着,加压的金属转手上锈迹斑斑,旁边封条被撕烂,还显的很脏,可是门缝处却比较干净,密码按钮上有几个按钮没有灰尘,看来这里偶尔会有人进来。.
我抬头望见门墙角落有一只摄像头,“这个什么时候装的能用吗”
“一直都能用,而且在你的文件袋里有一只u盘,里面都是当初这里几个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供你参考。”
摄像头是8o年代早期日产的,那d图像传感技术才刚刚成型,没有现在的成熟技术和复杂工艺,缺点很多,比如失色,模糊,像素低等。不过心中想到文诗做的这些都已经胜过最出色的侦探了,我们能想到的,她都为我们安排好了,可是她查了这么久也没结果,怪不得老爷子跑的这么快,这只老狐狸。
“这扇门的密码是565854,我已经叫保安给你们两个去做通行证了,以后你们随时可以到这里来,但是其他地方希望你们不要去,”说完看着我们。
我点点头,走过气门,走廊是空洞的,墙面嵌着瓷砖。其实这里就两间实验室,走廊中间左右各有一扇同样的密码气门。天花板是防火塑料,上面有密密麻麻凹进去的小洞,前中后三只摄像头,拍摄着整个走廊,还有两个百叶排风口同四盏圆形吸顶灯,应该是有中控空调。
“是这边,这扇门取消了密码,”文诗转动右手边的气门。
“对面是干嘛的”
“废弃了,没有什么东西,有些杂物吧,还有密码,我也没去看过。”文诗打开了门,从包里拿出手套和脚套“进来吧,穿上这个,石院长订下的规矩,他要把这里保留当初的模样,一点都不能变。”
“这简直太好了,”我说的有点违心,心想这里都查了25年了,也没结果,可能问题根本就不在这里也说不定。
走进实验室,长方形的房间,建筑图纸上标注的长宽分别为17米、8米。以门为参照,右边的那面墙前中间有两个的盥洗台,地上其余就没有任何东西了。
“那些东西呢”我问。
“被调查局搬走了,只能你们自己想办法去看了,我估计应该早就没了。”
地面是大理石的,穿着鞋套都还有点滑,但是地上的那些因高温引起的裂缝正好可以做一个缓冲,地上蛮干净的,像被刚拖过的一样。
墙壁是白色耐热石灰,现在基本都泛黄了,和石院长描述的一样,有几处已经剥落露出里面的镁砖,位置大都在门口这边。其他地方也有,很少,不规则分布。这里的密闭性还是蛮好的,恒温大约在182o度之间。
天花板同走廊是一样的材料,上有六盏双管日光灯,这个应该是后装的,还有两个变形的百叶排风口,大小只有一本普通书大,不可能装的进去人。四个角落有四条断掉的电线,外皮变糊,铜丝裸露,不用问也知道,本来是装着摄像机的,后来被石升他们拆掉了。
“你确定本来这里是有人的”我有点惊奇。
“当然,这就是25年前事故后的景象,到现在都没有变过。”文诗说。
“小妮子”我看着她。
“我没想法,这,这太不思议了,人不可能不见的,”显然小妮子也觉奇怪。
我走了几圈,头脑一阵的嗡,一时都不知道怎么去查,“这盥洗的水管通向哪里”虽然知道这根本对本案没有用处,但是此时我要是什么都不说也未免显得过于肤浅。
“通到下水道啊,还有这里也没有暗道,”文诗有点气馁的样子。
我倚靠在盥洗台上,低头闭眼,用拳头用力的敲打额头。这到底怎么回事,真是像文诗所说的“空间转移”,只能这样解释这里吗
“你们检查过下水道吗”小妮子出来为我解围,她正在四处拍照。
文诗脸上露出疑惑,眼神飘动,“在所有档案里没有提及下水道,对对,那里或许可以找到那时他们在做什么实验的一点线索。”冲动只过去了3秒钟,“可是都过去25年了,还能找到什么吗”
“可以拆掉这个盥洗台下面的皮管吗”我问道。
文诗略一思考,冲上前去就拆了起来。
“你”
“我已经受够了,本来以为在石院长旁边可以学到什么,没想到一直都在查这件案子,现在能破案,拆了这里我都做的出来。”
“那我还想爬上排风口看看,”我胆怯的询问。
“可以,我去拿梯子,”皮管塞到了我手中,是塑胶皮质,上面有褶皱,蓝色,过去蛮常见的一种,里面有一些黑点,现在不知道是什么,需要去化验。
爬上梯子,拿掉排风口上的百叶窗,塑胶的,变形严重,叶片阻挡了灰尘。我努力的想探头进去看,现是不可能的,手机灯光不太亮,看不清楚里面有什么,除了厚厚的灰尘。但是我现,天花板和顶部中间原来还有一夹层,里面一片黑暗。
地下室上面有一个夹层这在设计中非常有必要,很多的管子都会经过这里,需要保护。在夹层中还会铺上一层泡沫材料,可以使得实验室中能保持一个恒温的状态。可是这个夹层显然不能进来人,上下隔距太小了。
“这里面会有老鼠吗”我故意问道。
“当然没有,这里是研究所,连蟑螂都不会有,所有排风道都会定期清洗。”
“也包括这里我看见有很厚的灰尘。”
“那我倒是不清楚,清洁工作一直都有人负责的,或许是这里封了这么久,就没人来打扫吧。”
“等一下,这里有灰尘,那为什么地上这么干净”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疑点。
小妮子和文诗赶忙到梯子下查看,确定没有灰尘。
“这里的墙边也没掉落一些墙壁上的灰粉,照理说过去了25年,再好的材料也会有脱落,”我追说道。
“难道是石院长会来打扫”小妮子问。
“应该不会,石院长行动不便,都是和我一同进来的,”文诗说。
“那会是谁清洁阿姨还是其他人或者石升他们,”最后四字我加重了语气。
三人同时进入了深思,从进到这个实验室后,我就有一丝不对劲的感觉,但是无法想到是哪里。
温度、湿度都很正常,令人舒适,空气流通良好,不像尘封了许久的感觉。
“看起来这里简直就是有人常来,到底是谁呢”我问文诗。
“这样吧,我先去化验这个皮管,再去看看最近的监控录像,然后同石院长讨论今天的收获,给你们答案。”
“好,我们今天先收工,”我看了眼小妮子,她点点头。我其实早想走了,根本不想在这里待下去,案子过去了25年,所有的蛛丝马迹早已经灰飞烟灭。我想好了如何去着手调查此案,现在应该要去美美的吃一顿午饭才是对的。
第八章 再会
中午12:48点。i
文诗交给了我们两张证件,她本来要送我们,被我拒绝了。我要带小妮子去吃一次我以前常去的饭馆,再挤一次公交。
时光的流梭没有改变有些东西,同样的饭馆,同样的厨师,同样的美味,不同的是每张桌旁吃饭的人。
“你怎么想”小妮子问我。
这句话有点一语双关,我不知道是问这件案子,还是指文诗的出现。
“没有想法,看天,”我把两个问题都回答了。
“这真好吃,你以后要多带我来,”小妮子嘴里还塞着饭。
“那当然,你喜欢就行。”
对于案情,我想的很简单,石院长只是让我们找到石升,没有让找出他们当初在干什么。不用想的太复杂,如果石升还在这个城市,找人对于我们还是比较驾轻就熟的。但是调查当时他们在做什么,真是毫无头绪,仅有的一点线索都如藕丝,随时能断掉。文诗的出现,本来就让我心神不宁,回去应该翻翻同学录,下回见面就不会尴尬了。
“吃好了就走吧,我带你去挤一挤公交,让你这个海龟也知道人间疾苦。”
“你不一定会挤得过我哦,我高中之前也是在这生活的,”小妮子说的娇气。
“走,试试去,”有小妮子在,生活总是那么梦幻。
12月1o日,下午2:oo点,办公室。
“我们怎么开始”小妮子把档案都排在桌上。
一本笔记和六人合照,六人的档案附照片,一份当初的调查报告和当初拍的现场照片,一张建筑图,几份化验报告,一只带有监控录像的u盘,小妮子拍的现场照片,还有用证物袋装着的几件小东西:一个圆形金属已经被烧黑、一块一元硬币大小的塑料皿残骸,周围焦黑。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小东西,比如一块塑料板、一块粘合的金属片、一条细线等等我一时也不知道是什么。
我赶忙拿起电话拨给了文诗,“这些证物是怎么回事”
“石院长赶到现场的时候,实验室门是开着的,有些是掉落到走廊上的东西,有些是后来调查局搬掉后留下的,是我能拿到的仅有的东西了,好不容易搞来的。”
“走廊上是被爆炸冲出来的”
“应该是的。”
“哦谢谢。”
“明天晚上我请你吃晚饭吧,对这次你们能来帮忙的感谢,”文诗语气变的随和。
我看了一眼小妮子,她正怀着忐忑不安的眼神看我,“谢了,明晚我还有一个重要的聚会。”我觉得这个理由有点牵强。
“恩那好吧,有机会再约,我们这么久没见了……”文诗有点失落。
“行我一有时间就找你。”
挂掉电话,小妮子就迫不及待的问这问那的,我忙打断他,“现在是工作时间,先谈谈你对案子的想法吧。”
我把照片一张张往白板上贴,在下面注上名字。
“我觉得那个实验室有很大的问题,我是不相信什么空间转移理论,有可能是一次里应外合的阴谋。”
“哦说来听听。”
“先他们进行的实验肯定是无法见光的,可能出于某种原因,他们需要离开这里,但是又不能留下一点点的证据给其他人知道所做的实验,所以拿走了所需的资料,毁灭现场。”
“怎么里应外合法别忘了那里整个研究所都是摄像头,围墙上面是高压线,保安24小时巡逻。”
“没想到,那你认为呢”小妮子有点泄气。
“目前还不清楚,我们不需要搞清楚他们当初在做什么,也不用想六个人怎么消失在那个实验室,我们任务只是找人对吧”我懒洋洋说着。
“对啊,怎么”小妮子不解。
“那不就对了,搞这么麻烦,两点:一找出谁送的这本笔记,二拿照片去警察局,侦探社,网络人肉搜索,”我一拍响指,“不就搞定啦,走”
“走哪”
“去找石院长,现在那个研讨会应该快结束了,运气好我们能在会场堵到他,”我边说边走,什么资料都不准备拿。
“怎么又去找石院长,不是刚聊过”小妮子追着我喊,“诶你不找文诗一起啊”
“刚才和石院长的谈话中就听出来了,好像文诗在他有些话不好说。”
“什么意思”小妮子停下来。
“早上老爷子在询问一些案情细节时,石院长都一把推给文诗,一般人查了25年的案子能不清楚那些细节吗这就是在暗示我们有文诗在,他不好说。”
“那是为什么呢”
“谁知道,现在去问问可能就有结果了,”我已经走出了办公室。
小妮子迟疑了一会儿赶了上来,“你别肆意怀疑他人之间的关系啊,说不定文诗也回会场了。”
“不会,刚才和我通电话的时候有打铃声,她下午应该有课。我只是去按例询问一些细节总没事吧坐我车,”西装领带真让我窒息,好想马上脱了它。
下午3:4o点。
在四楼会客室等了半小时,终于见到了石院长,这次只有他一个人。
“你们回来的比我想象的要早啊,小伙子,”石院长吐了一口烟圈。
“我们想再问一些问题,不知道……”,我不像老爷子那样会说话。
“呵呵,小伙子,尽管问吧,知无不言,知无不言啊,哈哈,”石院长笑着说。
我不知道他在笑什么,故作神秘的有点孩子样,“哦,冒昧打扰只是想能了解一下贵公子的更多情况,还有最重要的是收到那本笔记时候的情况。”
石院长一听,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很多,猛的抽了一口烟,顿了一下,道:“石升从小就聪明伶俐,在我潜移默化的引导下,他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还记得他在小学6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的好友老唐来找我,他是著名的水生动物学家,拿来了一件最新现的深海生物标本送给他。这种稀奇八怪的鱼连我都不认的到底叫什么名字,石升却能脱口而出深海银鲛,还能说出还兔子这种俗称,以及生活习性等等。他对生物有特别的敏锐感,过目不忘,喜欢去钻研,喜欢去试验。
你们还记得7o年代末,我国掀起的特异功能热吗”
我和小妮子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其实我们曾经做过这个报告,但是出于对老学者的尊重,特意心照不宣的摇头表示不知。这算是对礼仪这门学科的嘲弄吗我心想到。
石院长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老朽老糊涂了,那时你们这群小鬼还都还没出生呢怎么会知道,那时候我就开始对人体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至今都还未解开自身之谜,又怎么能去了解这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呢
所以在我不断的深入研究下,现人体这个不可思议的物质单纯的用那些生物学知识是根本无法解读的,它就像是一个宇宙一样神秘,更多的牵涉到物理学,宇宙学,化学等等。于是我把刚刚高中毕业的石升送到了英国,希望能让他在那里接触更多的先进科技。
25岁,石升拿着两个博士学位回到了国内,我很开心,觉得后继有人了。回国一星期后就是他的生日,我把那本笔记送给了他。这本笔记可是我拿到生技科学奖时收到的奖励,自己从来都不舍得用。
可是这本笔记在一星期前出现在了我自己家的书桌上,当时包裹的像一个礼物。我问过家里的所有人,都不知道是谁放在那里的。我也非常好奇它是怎么出现的,小伙子,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人体科学这门国外的热门学科在国内却是属于被排斥的一类,也叫伪科学。我不知道原来石院长在研究这个,有点意外,他这么一说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不仅仅对于这个案子,对于人体科学这个神秘领域,不管出于职业习惯,还是个人喜好,我都更加想去了解。
第九章 灵魂
人体科学一词是有我国最着名的科学家,航天之父钱学森提出的,“研究人体的功能,如何保护人体的功能,并进一步展人体潜在功能,挥人的潜力。i”
这门学科在国内有着相当大的争议,因为它往往是去解释一些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东西,比如念力,气功,特异功能等等。
7o年代末掀起的特异功能热,最后在一片批判中结束,人们现所谓的特异功能只不过是一些骗人的魔术罢了。那时候的一些论断到底是真是假我也无法去求证,毕竟当时都还没有出生。
“我想知道,您现笔记那天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那天是老朽的生日,到了一定年龄了,过一天也就少一天罗。在家的人嘛,可多了,好友、领导、学生都来过,一天我接待了几十波客人,不可能知道是谁放的。”
“那你觉得谁会比较有可能”我希望他能想想。
石院长想了很久,直到烟斗熄灭,“有一个人我觉得有一点可能,他叫杨振博,石升的高中同学兼好友。也是我当年大学的学生,现在本地大学医学院教生物化学和生物分子学。除了他,我想不到谁和石升有关系。”
是我学校的老师,这就好办了,“那,我想刚才您说收到笔记的时候包的像是礼物,包装还在吗”
“当然,”石院长从上衣大口袋中拿出一个瓦楞盒子交给我,“刚才没有给你们,又让你们跑了一趟。”
“没关系,我们也不打扰院长休息了,您累了一天,”我和小妮子起来准备走,“对了,那个,文诗她……”
“哦那不怪她,是我特意安排的,我刚开始对你们不太信任,怕会敷衍了事,我先抱歉。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回来找我了,小伙子不错,如果以后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就直接到研究院找我就可以了。”
我有点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和石院长道别了。
下午4:3o点。
我们回到车上,天气太冷,车子需要预热。
拿出刚才的纸盒看了起来,五层瓦楞上翻盖纸盒,大小刚好放进那本笔记,像是定做的,里面塞着外包装纸,普通的礼物彩纸,这个到处都有。
“有什么线索”小妮子问我。
“这盒子应该是定做的,去问问老爷子可能会知道,”我晃着盒子看。
小妮子望了窗外的天空一会儿,突然问道:“你相信世界上有鬼吗”
我一愣,“什么意思”
“没有,刚想到了那个保安说的全身火光的人。”
“mybe”我回答,记得曾经有记者就向霍金提过同样的问题,而他也是这么回答的。
“你少学人样了,我是问你呢”
“我不知道,没看过,没遇过,”我踩下了油门,小妮子身子抖了一下。
“那你说会有吗”
“爱因斯坦晚年信奉了神教,他告诉周围所有的朋友放弃研究宇宙,因为那是上帝创造的。牛顿花了4o年去证明上帝的存在,可惜没有答案。你问我这么一个普通的人,我怎么回答你”
小妮子沉默了。“是真的吗为什么这么伟大的科学家最后都去信奉了神”
“你还要听吗我能说出一大堆来,爱迪生曾说:我是一个这样的人,我饮佩世上所有的工程师,可是我深深地钦佩那位最伟大的工程师上帝。;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有这么一句话:生命是奇妙伟大的,这是造物主在最初给了一个或几个动物之生命,使他们渐渐进化、演变成更多的种类。照我的意思来看,我们所知的造物者赋于物质的定律,更切合这个假定还有很多,名单上不无都是赫赫有名的科学家。”
“为什么会这样这不是唯心吗他们怎么可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我们从小就受到唯物主义教育,当然不能接受。在西方就没有这么多的界定了,物理学不就是从哲学中剥离出来的。曾经有记者问过爱因斯坦是否存在灵魂,他回答说若干年前,我们未能证明原子核的存在,假如当时我们贸然断定原子核不存在,则在今天看来,不就犯了天大的错误吗,既然不能证明其不存在,怎么能去否定他呢,你说对不”我看了一眼小妮子。
“人体和宇宙都同样的神秘,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曾经说过,我们的宇宙有99的部分是属于我们看不见的暗物质,那在地球上是不是也有99的东西是我们看不见的呢”我补充道。
我看得出小妮子心情有点沉重,石院长说的人类现在连自己都还没搞清楚那句话映在了她心头,对于这个世界,这个宇宙,人类确实太渺小了。
“这些不是我们去想的问题,还是想想晚上去吃什么吧。”
小妮子毫不犹豫的说:“去吃牛排,你请客,”然后笑脸看我,像是取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眼神中得意洋洋,眉目间心花怒放。
我心里一喊,“糟糕,上当了,”好后悔刚才说了那句话,现在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晚上5:13点。
牛排铁板“嘶嘶”响着,现在的牛排馆开的到处都是,西方饮食文化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那些麻烦的繁文缛节让我讨厌。
我们知道牛排的熟热层度都是奇数,一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全熟。但其实在一分熟前面还有一个层次叫:veryrrestek。虽然生牛排口感更佳,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千万不要轻易去尝试过生的牛排。不论是从牛的生长环境,还是对于我们吃惯了熟食的胃,想要吃生需要循序渐进,否则就要拉肚子了。
牛排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四种:牛里脊,又叫菲力;肋眼牛排;西冷牛排,即牛外脊;t骨牛排。
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肋眼瘦肥兼有;西冷牛排韧度强;t骨牛排是牛背上的脊骨肉。由于肉的品质不同,便牵扯到了“几分熟”的问题。原则,当然是嫩者生,老者熟;嫩者贵,老者廉啦。菲力牛排一般三分熟即可,而t骨牛排就要多煎些,但止于七分。过,则暴殄天物。现在,一份上品好的牛排,三四百元不稀奇,顶级的恐怕要上千元。
所以如果不喜欢吃生的人,最好不要去牛排馆点全熟的牛排。一般真正吃西餐几乎没人会点全熟牛排,据说某个名厨甚至会把点全熟牛排的客人请出他的餐厅。
“你说那个副院长说的高温把人蒸是可能的吗”小妮子看着铁板问我。
我正好放入了一口菲力牛排,一想到这些问题,肚里不免觉得一阵反胃,我知道小妮子又开始要耍我了,绝对不能示弱。
“当然不可能啦,”我故作轻松。
“为什么呢”她还是没动刀叉,真阴险。
我好不容易咽下去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十章 猜测
温度和热量是不同的,带有明火和没有明火也是不同的,时间也会决定结果,如果没有在现场做测试,只是单纯的从常识片面判断就会很容易出现错误。.
“先没有明火,这个从实验室爆炸后的景象,人员到达都能看见证明。横向热能冲击波构成了第一波杀伤力,冲开气压门,冲破旁边的墙避,冲击温度应该低于1ooo度,怎么可能把人给搞蒸了。”
“你的数据怎么得出的”小妮子头也没抬,显然牛排比这问题对她有吸引力。
“数据只是猜测,从第一波打到气门上,气门打开不到一秒的瞬间看,气门上的防火油漆略有变色,旁边的墙灰受冲击剥落,里面镁砖根本没有任何的变化,就说明冲击波的瞬间温度
免费txt小说下载shubao2</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