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自己名不正言不顺,既然他已有了妃嫔,哪怕就算只有一个,这后宫事宜也该交给自己的妃子而不是让她这个老太婆来管理。

    谁知皇甫瑾瑜听了,当时笑眯眯的未作承诺,第二日便下旨,封了顾太妃为太后,掌六宫事宜。

    所以,顾太妃便成了顾太后。

    顾太后身子不好,皇甫瑾瑜又以仁孝治天下,一日三次去看太后,甚至太后的汤药也亲自品尝,亲手服侍太后服药。

    有时忙碌起来,就连披奏疏、见大臣等事宜,都会安排在太后所居的养荣堂内。

    如此一来,风国的仁孝之风遍布风国的每一个角落,凡是老无所依、无钱看病者的老人,均会由国库专门拨款建造善堂,收容这些耄耋老者。

    一时之间,皇甫瑾瑜的孝善之名传遍天下。

    听闻太后身子又不好了,皇甫瑾瑜立即摆驾养荣堂。

    养荣堂前地势开阔,门前一览无余,进了大门便是一片绿意盎然。

    皇甫瑾瑜目不斜视的进了内殿,只见顾太后悠然坐在暖榻上,正跟对面斜坐着的大宫女绿儿玩斗棋。

    顾太后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哪里有半分凤体欠安的模样。

    皇甫瑾瑜走上前,笑吟吟的行了礼,顾太后笑着说道:“皇上过来了。”

    皇甫瑾瑜含笑道:“是,太后请继续,朕不敢扰了您的雅兴,还是老规矩。”

    顾太后笑道:“哀家老了,眼花耳聋,什么都看不见,听不见。你一切随意,哀家可就不招呼你了。”

    皇甫瑾瑜微笑颌首,后退了两步,朝着另一边的侧殿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明日会很忙,请假一天,周四恢复。

    年前各种忙,等到临近跟前只怕会抽不出时间来写书,所以月下会尽快加快写作进度,如果能赶在年前完结最好,实在不行,只好等到年后再写了。

    尽量争取日更,实在更不出会请假。

    敬请包涵,感谢支持!

    第70章

    养荣堂的侧殿被改成了一间小型书房的模样,最前方是一张桌案,殿中有几张软椅相对而设。

    皇甫瑾瑜示意跟随他一起进来的小录子在门外守候着,自己走到桌案后的软椅坐下,随手翻着一本书静静等候。

    只过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听得侧殿旁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出一声轻响,居然开了一个小小的暗门,从里面鱼贯走出好几个人来,其中便有谢观云、傅文祥、李元享三个,甚至还有一个当年与谢观云不对盘的董鸿飞。

    另有两个身穿武将官服的男子,年纪均在二十出头。

    这几人个个穿着朝服,大概是下了早朝后就直接过来的。进来后对着皇甫瑾瑜躬身说道,“参见皇上。”

    皇甫瑾瑜随意的说道,“在这里就不用多礼了,大家坐吧。”

    几人熟门熟路的坐好,谢观云首先说道:“皇上,据臣的探子回报,最近城中进来许多来历不明的人,个个身怀武功,随身也携带着兵器,只是这些人很低调,也走得很散,暂时还不知底细。”

    董鸿飞咬着一口细白的牙低低笑了起来:“你不是有“辣手”的称号么?居然连这点小事也会犯愁?没有名目抓他们,就创造一个名目好了,他们想要低调,你可以故意找点茬子给他们啊。”

    谢观云狭长的眸子一转,哼笑起来:“故意找茬好像是董大人你惯做的事情吧。”

    董鸿飞轻笑:“彼此彼此。”

    这两人一向如此,众人一向见怪不怪,皇甫瑾瑜顺水推舟的说道:“好啊,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们两个人一起做好了,不管是故意找茬还是借着某种名义,务必将这些人的底细摸清楚。”

    董鸿飞和谢观云互相瞪了一眼,躬身说道:“臣遵旨。”

    皇甫瑾瑜笑道:“鸿飞这两年历练的也不错了,朕就是纳闷,你对谁都是谦和有礼的,为何偏偏对观云就是互看不顺眼?莫非还记着当年的事情呢?”

    董鸿飞扯着唇轻笑道:“或许,前辈子就是冤家呢!”

    谢观云撇唇懒得理他。

    皇甫瑾瑜一晒了之,又问向那两个身穿武将服饰的人道:“王大通、张晋,你们刚从边境回来,可有什么异象?”

    其中一个身材略胖的是王大通,他与张晋都是当年和皇甫瑾瑜算是从小打架打到大的,皇甫瑾瑜后来因为李元享的提议,将这些拳头上颇有些功夫的少年们一个个提拔起来,全都放到了边境锻炼去。

    几年来,一个个都建立了不少军功,如今王大通已是正三品的副将了,而张晋也是一名正四品的校尉。

    王大通前日刚从边境回来,这两年风国与燕国总有或大或小的一些冲突与摩擦,渐渐上升到快有不狠狠打一场不罢休的地步。

    如今两个国家对战事都很敏感,双方都在暗中部署着。

    王大通躬身说道:“回皇上,虽然最近总是听闻燕国也有备战的准备,但是据臣派往燕国的细作探听回来的消息,却是燕国的老国主身体不好,身边几个皇子正在忙着争位,只怕一时半会这个仗,还打不起来。”

    皇甫瑾瑜略略点头:“如今朕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国库如今也很充盈,就算打仗,朕也不惧燕国什么。只是......”

    他略略沉吟,又问道:“元享,你那边如何?”

    李元享自从去了兵部,如今已做到兵部尚书的职位。

    李元享淡笑说道:“一切如常。顾将军最近练兵很勤奋,看来已经做好要好好打一场的准备了。”

    皇甫瑾瑜微微牵唇一笑,“是么......”他顿了顿,不在意的说道:“无妨,你牵制好他便行,朕很放心。”

    他最后才望向傅文祥,“傅卿,你可得到他的信任了?”

    他,便是杨羡游。

    如今傅文祥已升迁为通译大夫一职。他刻意与杨羡游交好,日日伴随杨羡游身边,为人处世通透,性格沉稳,如今已成为了杨羡游的左右手。

    傅文祥躬身说道:“回皇上,杨相做事是极沉稳老练的,虽然如今他已将大部分的事情交由微臣处理,但是依微臣来看,他并没有完全放下戒备。微臣暂时并未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

    皇甫瑾瑜点点头,从袖袋中掏出一份奏疏,递给傅文祥:“这是他前日交给朕的一份任职名单,你们拿下去将这些人的底细都好好的查查,该如何做,就不用朕再说了。”

    傅文祥上前接过,躬身说道:“臣知晓。”

    皇甫瑾瑜看了看时辰,也差不多了,便说道:“如此便散了吧,过些日子再聚聚,毕竟,太后不能总身子抱恙吧!”

    一席话说得几人都轻笑起来,董鸿飞笑道:“反正皇上仁孝,太后身子不好了,皇上多来瞧瞧也是应当的。”

    皇甫瑾瑜站起身,笑道:“行了,都散了吧,下一次太后凤体欠安了,朕再来‘请安‘”。

    众人躬身说道:“是,臣等告退。”

    他们又进入侧殿那个不起眼的小暗门中,悄悄离去。

    这样的聚会,大概每隔几日便会有一次,每一次都是以“太后凤体欠安”为由,大家秘密聚集在养荣堂的侧殿商讨一些秘事。

    原本事情不必这么复杂,按着皇甫瑾瑜原先的设想,既然一切事情是杨羡游做出来的,那就找个错,把他抓起来就好了。

    却不想杨羡游做事点滴不漏,居然查不到他任何疏漏之处。

    他如今想想也后怕的很,若不是当初红尘以命换来的消息,又怎能轻易的让杨羡游这样深藏不漏的人露出马脚?

    只是杨羡游的手段果然厉害,当初刚刚为相的短短一年内,就不声不响的将许多重要位置上的官员换了一遍,虽然暂时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但皇甫瑾瑜反而不敢轻举妄动,只秘密派人暗中监视着。

    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如果按杨羡游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所做的这一切,似乎也只是为了在等待一个契机。

    而这个契机,只怕便是与燕国最近的蠢蠢欲动,脱不了干系。

    只是杨羡游的耐性未免也太好了些,蛰伏这么多年,莫非是想在燕国与风国两国兵戎相见的时候,动些手脚不成?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皇甫瑾瑜未免还真的觉得,杨羡游此人的手段,也不过如此。

    他们用了近三年的时间精心布局,可不想网住的,只是这么一条不起眼的小鱼。

    皇甫瑾瑜离开侧殿,顾太后依然在跟绿儿对弈。

    他恭谨的朝顾太后行礼,又问了几句家常闲话,才退了出去。

    这些日子都没有沈殊的来信,心中有些寂寥。

    这几年他与沈殊的信件不算频繁,大概每隔一两个月,才会有一封。说得更多的,只是该如何布局,来控制杨羡游的所有行动。

    他知道沈殊是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与他之间的关系。

    他更知道杨羡游在自己的身边放了不少眼线。

    但是如今宫中人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心爱的宠物,是李元享不知从哪儿猎到的雪鹞子。

    不仅毛色漂亮,而且极通人性。除了他亲手喂的食外,谁敢碰一下就啄谁。

    当初婉妃不信邪,趁着他不在宫中的时候悄悄的靠近那只雪鹞子想摸一下,几乎被那只凶猛的鸟儿啄伤了脸颊。

    幸亏她躲闪得快,否则那张如花似玉的脸蛋,只怕早就被那铁喙破了相。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靠近那只鸟儿半步。

    皇甫瑾瑜只觉得好笑,婉妃当真以为自己长的有几分像沈殊,那只鸟儿就会认得她了?

    看来,鸟儿比人都要聪颖啊!

    皇甫瑾瑜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小录子,跟朕去练功房!”

    作者有话要说:69章的开头略改了一下,增加了几百字,自己看了也觉得原来那么写略有些违和。

    第71章

    练功房距离崇德殿大概有一柱香的时间,是两年前皇甫瑾瑜专门命人开辟出来的一间空房,不算很大。

    皇甫瑾瑜选了一些身强力壮、武艺还不错的侍卫,教他一些最基本的防身功夫。

    他认为自己就算没有很高强的武功,但至少也应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最起码经常练武功,也是一种健身健体的好方法。

    有时看奏疏看的乏了,来这里活动活动手脚,确实能让精神为之一振。

    经过这几年循序渐进的练习,偶尔杨奕和李元享也会过来指点他一些练功的方法,到了如今即便有三五个大汉同时围攻皇甫瑾瑜,只怕一时半刻也无法近的他身。

    在练功房活动了约有半个多时辰,皇甫瑾瑜神清气爽的出来,就见小录子喜气洋洋的迎面走来,见到他躬身说道:“皇上大喜。”

    皇甫瑾瑜皱眉诧异道:“什么大喜?”

    小录子贼忒兮兮的说道:“雪儿回来了。”

    皇甫瑾瑜顿时大喜,转身就朝崇德殿走去,刚走两步却回过身冲着小录子轻轻踢了一脚,笑骂道:“看你那猥琐的样子!”

    小录子笑着受了,忙说道:“奴才冤枉。”

    皇甫瑾瑜不理他,快步回到宫中,果然见雪儿神情欢快的站在玉石栏杆上低声鸣叫着。

    这几年雪儿又长大了一圈,想必皇宫的饮食比栖霞山要好很多,雪儿身上的羽毛都披了一层浅浅的光泽。

    皇甫瑾瑜命人快送肉脯来,又爱怜的摸了摸雪儿的背脊。

    宫婢送上新鲜的肉脯,皇甫瑾瑜亲手喂着雪儿吃饱了,才轻轻取下它脚踝上绑缚着的小竹筒。

    打开盖,从里面取出一张信笺。望着那熟悉的字迹,皇甫瑾瑜的唇角不知觉的微微弯了起来。

    只不过刚看了两行,眉头就微微一皱。

    沈殊的来信从来不会透露出过多的情绪,即便他已经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心事与情感,也从来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所以信上的内容,绝非含情脉脉的互诉衷肠,而是直截了当的告诉他,燕队在风国边境蠢蠢欲动,只怕很快两国便会有战事。

    另外交代了边防以及各个要紧职位上的人员安排,虽远隔数百里之外,却仿如犹如亲眼所见。

    皇甫瑾瑜一字字的认真看了,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感叹。

    其实沈殊所说的很多他已经与李元享他们都做过详细布置。

    只是沈殊仿佛就是天生的劳碌命,身在栖霞山上,却依然牵挂着京中的局势。

    他取了纸笔又给沈殊回了一封信,只说一切都已做好准备,只望沈殊自己养好身子,莫要太操心。

    让雪儿带走信笺,皇甫瑾瑜却拧了拧眉。

    他这边的确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只是边关告急的奏报却还没有传达到他这里。

    莫非有人故意压着不奏?

    他命人速速将李元享与王大通传来,肃声问道:“如今燕国在边境可有异动?”

    王大通是一个月前刚刚从边境回京的,听闻此言瞠目摇头:“微臣离开之际还并无异动。”

    皇甫瑾瑜淡声说道:“看来你身边的几位副将也该换换了,这么大的事情,居然还瞒着你不报。朕接到密报,燕国大军已经来到边境,先锋部队约有三万,你自己看着该怎么办吧!”

    王大通顿时变色,细细一想便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皇甫瑾瑜见他已经了然,便报上几个名字,让他自己回去斟酌处理。

    王大通离开后,李元享才说道:“皇上,这是否是沈大人传来的消息?”

    皇甫瑾瑜点点头说道:“不错,是朕刚收到的。看来杨羡游的手段还真是厉害,朕做了这么多的布置,他居然还有能力将这件事情隐瞒起来。若非沈殊传来信息,只怕兵临城下了,朕才会如梦初醒。”

    李元享微微一笑:“右相善于将表面上的事情做得天衣无缝,若非当年沈红尘用性命换来的信息,只怕如今我们都被他蒙在鼓里。”

    皇甫瑾瑜淡笑,“只是他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李元享也笑道:“他不是不知道,而是他原以为自己是那只螳螂,皇上是那只蝉;却没想到,其实皇上根本不是蝉,而是黄雀。”

    皇甫瑾瑜朗声笑道:“朕不是蝉,也不是黄雀,朕是真龙天子!谁敢觊觎朕的江山,那势必会被朕狠狠踩到脚下,永无翻身之地!”

    三日后的早朝,边关急报送到,燕军以三万先锐部队压境,随后还有大量兵马随后而至,请皇上增援。

    皇甫瑾瑜随即下旨,命大将军顾清为主帅,王大通为其副将,张晋为押粮官,董鸿飞为监军先行应战。

    大军走了五日后,皇甫瑾瑜又收到前方急报,说燕军又增援了五万人马,请皇上速速派兵支援。

    皇甫瑾瑜当下便命李元享带了八万人马前去支援。

    二十日后传来线报,两军在边境处正式交锋,战况激烈。

    七月初九,顾清斩杀燕军一员大将,风国胜。

    七月十三,顾清又斩杀燕军一员大将,再胜。

    七月二十五日,燕军退守边境埠城,风军围困。

    风军在围困了埠城长达二个月后,在十月三日那天,燕军开城门投降。

    顾清带领众将进城收缴战俘,却不想被燕军所俘,幸亏当时李元享押送粮草在外,逃过一劫,但燕军四处围剿于他,遍寻不获,只俘虏了顾清、张晋与董鸿飞,以及风国士兵近十万人。

    燕军大放厥词,不欲花费米粮替风国养士兵,决定在十日内将杀光所有将士。并扬言,风国皇帝若想保全这些将士的姓名,除非御驾亲征,与燕国大将一战,否则,十日后定会收到燕国送来的几车风国将士大好头颅。

    消息传到京城,顿时举座哗然。

    皇甫瑾瑜当庭变色,先是怒斥顾清不该如此轻举妄动,再骂董鸿飞这监军做事太不着调,如此明显的疏漏居然也会看不出来?

    真是被胜利冲昏头脑了!

    皇甫瑾瑜在朝堂大发雷霆,吓得一干朝臣皆低首不敢说话。

    唯独老御史董大人老泪纵横的俯首磕头,请他暂息雷霆,想办法救救那十万无辜将士的姓名。

    皇甫瑾瑜冷哼:“你是心疼你自己那个宝贝儿子的性命吧!照朕看来,都是一些没脑子的,不如让燕军一刀砍了也罢!”

    老御史继续磕头,几乎嗑的快背过气去。

    皇甫瑾瑜命人过来先把老御史搀到一边坐着,才问一直沉默不语的杨羡游:“右相为一直沉默不语?你有何看法?”

    杨羡游整个人沉稳的仿佛就像一座巍然不动的高山,很显得有些莫测很高深。

    他略略沉吟:“如今京城现有驻军能调得出来的,再加上京畿安防的军队,一共最多能调得出十五万人马,如果五日内再调来东镜与西镜的驻守军,还能再增加五万。二十万人马对燕军十五万人马,胜算很大。”

    旁边有大臣立即驳回:“那京城岂不是成了一个空架子,无人防守了?”

    杨羡游想了想:“各宫的禁卫军加起来,也有两万,大抵是够了。”

    皇甫瑾瑜眸色一凛,淡声说道:“看来,右相也赞成朕御驾亲征了?”

    第72章

    杨羡游弯着唇,笑的风轻云淡,躬了躬身子平静地说道,“皇上,微臣的意思,是由臣代替皇上出征。”

    他这句话倒是大出皇甫瑾瑜的意料之外,原本以为他会极力的想办法说动自己御驾亲征呢,却没想到他居然会这么说。

    皇甫瑾瑜缓缓坐回御座之上,含笑问道,“右相这是何意,”

    杨羡游不紧不慢的说道,“皇上乃是天子,身份贵重,又岂能让皇上身临险境。微臣有个主意,便让微臣代替皇上去埠城,臣可以坐在御辇中,关好门窗,只要让人相信车中的人是皇上便可。既可以威振军心,又可以瞒过燕军的耳目。”

    皇甫瑾瑜微微沉吟,不露痕迹的扫视了一眼朝堂上其余的臣子,淡声问道:“诸位卿家可有异议?”

    诸臣面面相觑了一阵,几名一向跟随着杨羡游办事的大臣已经躬身说道:“臣附议。”

    傅文祥飞快地看了一眼皇甫瑾瑜的脸色,却看不出皇上的真实情感,但他如今正竭力取得杨羡游的信任,此时正是表明立场的时机,也忙躬身说道:“臣也附议。”

    兵部侍郎是李元享的人,如今李元享不在,他便在撑着整个兵部,此时皱了皱眉头,躬身问杨羡游道:“若是右相大人代替皇上出征,不知需要带多少兵马,多少粮饷?”

    杨羡游眸光微动,轻声说道:“只需兵马五万,粮草十万担。”

    此言一出,顿时又是满座哗然。

    皇甫瑾瑜微微握紧了御座上的金龙扶手,淡声问道:“燕军如今有十几万的人马驻扎在埠城,我军十数万的人马孑然被困于此,右相仅仅只带五万人去埠城,岂不是羊入虎口?朕断然不许。”

    杨羡游含笑说道:“皇上若是相信微臣,便请给微臣这个机会,微臣一定安然无恙的将几位将军与我风国的将士们尽数带回。”

    此次皇甫瑾瑜更是惊讶无比,如此大好的机会,杨羡游你居然不用?

    你若是同意朕亲自御驾出征,朕再带上十五万人马,那么整座京城以及皇宫便是一个空架子,你若想夺权篡位岂不是易如反掌?

    杨羡游啊杨羡游,这么好的机会,你为何不用?

    皇甫瑾瑜默默的看着杨羡游,杨羡游也含笑静静的望着皇甫瑾瑜,眼中只是一片坦然。

    过了好半晌,皇甫瑾瑜才松口,轻轻吐出两个字:“准奏。”

    ......

    因为时间紧迫,当日下了早朝杨羡游便去兵部点了五万人马,并命人备齐了粮草,第二日一早便启程出发朝埠城而去。

    行动干脆利落,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很符合右相杨羡游的一贯作风。

    皇甫瑾瑜站在宫城的角楼上,默然看着浩荡的大队人马鱼贯出城,忽然问身边随侍着的杨奕:“你说,杨羡游究竟是想做什么?”

    杨奕沉默了一下,轻声开口:“臣不知。”

    皇甫瑾瑜沉默。

    前方的奏报日日都有消息传来,杨羡游走后的第七日,奏报说“御驾”已到埠城。

    第八日,燕军的大将军听闻风国皇帝亲临,便要让风国的皇帝亲自下来与他比试武功,若是风国能赢,便如约送还所有为质之人。

    御驾内的“皇帝”言语轻视,对燕国大将不屑一顾,激的燕国大将怒极攻心,冲上了銮驾。

    却见銮驾的大门在一开一合之间,里面就没了声音。

    等到再发出声音之时,便是御驾中的“皇帝”开口,燕军大将已为他所生擒,若想要大将军的性命,就速速返还风国所有为质的将士。

    原本以一换多并非是一件划算的买卖,但是这位大将军偏偏是燕国一位极重要的人物,燕国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忍气吞声的将风国所有的将士都好好的送了回来。

    御驾中的“皇帝”依然不满足,甚至又提出要求,命燕国割地赔款,立下停战协议。

    赔款数额之大,令燕国不禁变色。杨羡游也不催促,只说如果他们做不了主,便写信回去问问燕国国主,是金钱城池重要,还是他这唯一一个儿子的生命重要。

    一语道破手中人质的身份,燕国将士再也不敢耽搁,立即快马回燕国向老国主送信。

    以上便是第八日的奏报所有内容,奏报内所述描绘的活灵活现,几乎将“风国皇帝”渲染成一个极富神话的所在。

    皇甫瑾瑜看了以后不仅嗤笑出声,却对当时的情况充满了极度的好奇心。

    他曾在沈殊的口中得知杨羡游身负武功,难道居然已经出神入化到如此地步了?

    奏报中说的却也处处透着奇怪与不可思议,燕国大将冲上銮驾......

    皇甫瑾瑜便是一阵唇角抽动,銮驾周围的侍卫都是死人吗?居然眼睁睁的看着燕国大将军冲上銮驾而不加阻挡?

    若是銮驾上的人真的是自己,那又当如何?

    再者说,燕国大将军居然会是燕国皇子?燕国皇帝为了这一个儿子,真的会割地赔款,立下停战协议?

    皇甫瑾瑜看着奏报,手心中都忍不住微微沁出了汗水。

    如果这是真的......

    又过了十余日,奏报中并没有什么更新的消息,只怕人人都在等着燕国国主的回复。

    转眼已是十一月初,天气一日冷似一日,皇甫瑾瑜也有些担心,如果时间拖得太久,会不会不利于战事。

    就在这时,前方的奏报又至,带来的是一个好消息,却是一个让皇甫瑾瑜瞠目无语的消息。

    燕国国主的确带来了手书,上述愿与风国皇帝签下十年停战协议,并愿奉上城池与金钱若干。

    这的确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是燕国国主却有一个附带条件,便是要求两国联姻。

    燕国的霓霞公主今年刚满一十六岁,倾国倾城,若是风国皇帝愿意娶霓霞公主为后,那么燕国皇帝愿将停战协议与三十座城池,再加上五百万两黄金作为女儿的嫁妆,一起送到风国来。

    皇甫瑾瑜顿时脑中轰然而响。

    第73章

    奏报中夹带着燕国皇帝的手书,以及鲜红的燕国玉玺印章。¥百+度+搜++小+说+网+看+最+新+章+节

    只要皇甫瑾瑜同意,并加盖了风国玉玺,那么这件事情就算板上定钉了。燕国皇帝将会在来年开春,为公主送嫁。

    皇甫瑾瑜看到这份奏报的时候,脑中第一个反应便是“荒谬”,

    即便燕国提出再大的诱惑,送出再丰厚的妆奁,他又怎能以自己的终身幸福作为稳固江山的筹码,

    更何况,他心中早已深深驻扎了一个人,又岂会再娶其他女子,

    即便那是一国公主,即便据说倾国倾城。

    在早朝上,这件天大的好事在众臣子原本以为十拿九稳的情况下,皇甫瑾瑜出乎意外的表示了沉默。

    几位年老的大臣忍不住开口劝道:“皇上,难得燕国主动修好,这可是十年的停战协议啊!当年先皇与燕国为了一纸三年的停战协议,不知做了多少水磨工夫,如今这么大好的事情就摆在眼前,皇上怎么还犹豫不决呢?”

    另一位臣子也说道:“是啊皇上,不就是娶位公主吗?您是皇上,三宫六院的,就算不喜欢,只要把她高高供起来就好了,他日您要是有了心爱的女子,再封上几个贵妃什么的不就可以了吗?”

    又一个臣子也说道:“对呀,燕国难得这次主动大出血,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割地赔款主动休战,还奉送了这么一位娇滴滴的大美人,咱们可是占足了便宜,皇上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您就从了吧!”

    皇甫瑾瑜沉着脸听着底下七嘴八舌的出着主意,无一不是奉劝自己速速签了这份协议的好。

    他心中烦闷不已,蓦然的站起身说道:“朕先想想,退朝。”

    众朝臣面面相觑,却见皇甫瑾瑜早已大步的离开了。

    皇甫瑾瑜回到崇德殿,只一叠声的问道:“可见雪儿回来了?”

    侍从宫婢连忙摇头:“未见雪儿的身影。”

    皇甫瑾瑜一声长叹,心中不禁懊恼又焦躁。

    自从十几日前放飞了雪儿后,就再也不见雪儿的身影。

    如今他就算想写一封信送回栖霞山问问沈殊的意见,也不得要领。

    埠城还在等着自己的消息,这件事情拖不了太久,要速速拿主意。

    皇甫瑾瑜心头烦躁到了极点,转身冲到了练功房狠狠找人捶打了一番,才将心头的烦闷疏散了一些。

    他擦着汗水走出练功房,却见杨奕和幻月在门口站着。

    他诧异地看了一眼幻月,一般杨奕在的时候,幻月和凌枫只在暗处,从来不会现身出来,他不禁问道:“幻月,有事吗?”

    幻月见他询问,连忙躬身说道:“启禀皇上,因为微臣见皇上这些日子因为雪儿不见踪迹有些烦扰,所以贸然找了沈家的暗卫暗中查探了一下。据沈家暗堂的人说,雪儿目前是跟在少主身边,请皇上不必焦虑。”

    皇甫瑾瑜更是诧异:“朕也知道雪儿如果没有回来的话,肯定会在他的身边,可是朕的书信他若是见了为什么没有回信呢?”

    幻月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却依然回答道:“因为,据微臣得到的消息,少主此刻不在栖霞山,而是动身去了埠城。”

    皇甫瑾瑜大吃一惊:“他怎么会去了埠城?”

    幻月躬身说道:“少主的行踪一向隐蔽,更何况微臣如今是保护皇上的,所以少主为何会去了埠城,微臣还真不知道。”

    皇甫瑾瑜沉默了半晌,对杨奕说道:“你去将谢观云找来,让他去御书房来见朕。”

    杨奕应声而去。

    皇甫瑾瑜对幻月说道:“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幻月朝他一躬身,身子轻轻一掠便不见了踪影。

    皇甫瑾瑜转身回了御书房,不过刚刚坐了片刻,谢观云便匆匆赶来。

    皇甫瑾瑜也不与他多客套,只问道:“刚才在朝堂上,朕见你一直一言不发,现在朕问你,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谢观云沉默了一下,缓缓说道:“一个字,拖。”

    皇甫瑾瑜沉声说道:“你也同意,朕签署了这份协议,娶那位霓霞公主为后?”

    谢观云淡淡一笑:“如今刚刚十一月,等过完年后怎样也要到开春二至三月才有黄道吉日适宜成婚,算起来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小半年足够我们准备许多事情了。更何况就算到时候没有任何变化,皇上娶位天仙似的美人回来做皇后,这等买卖,也净赚不赔啊。”

    见皇甫瑾瑜一脸的不愿意,谢观云又是一笑,“皇上不觉得这件事情带有蹊跷吗?虽然微臣并没有周游列国过,但是倒是也听说过燕国国主的确是有一子,也的确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可是如果如此轻易的就能被右相大人掳住,又被强迫着定下这么多挺不公平的协议,着实与传说中的太不相符。”

    谢观云见皇甫瑾瑜沉思,便又说道:“所以,不管那个人是否是真的脓包皇子也好,假的替代品也罢,咱们便顺水推舟,瞧瞧燕国究竟想做什么。”

    皇甫瑾瑜微微点点头,此事,便就这样吧。

    他拿出那份奏报,又仔细的看了一遍,终于拿起自己的玉玺,在上面也加盖了一个鲜红的印记。

    十一月初十,风国皇帝终于同意与燕国建立停战协议,并约定来年的春暖花开之日,亲迎霓霞公主入风国为后。

    此一役,虽然风国有胜也有败,但毕竟属于最终胜利的一方。

    銮驾班师回朝之时,百姓夹道欢迎,纷纷欢呼“万岁”!

    銮驾至始至终并未打开过车门,一直驶进了皇宫内。

    皇甫瑾瑜早就来到了宫门的玉石阶前等候。

    銮驾来到他的面前,一直从未打开过的车门缓缓而开,杨羡游一身淡色轻袍,缓缓走了下来。

    走到皇甫瑾瑜面前,杨羡游撩衣而拜,躬身说道:“皇上,微臣幸不辱命,特来交旨。”

    皇甫瑾瑜含笑将他一把扶起,温言笑道:“右相一路辛苦,今日风国大获全胜,右相功不可没,朕一定要重重赏你。”

    杨羡游微微一笑,谦逊道:“这是臣分内应做之事,皇上谬赞了,臣不敢居功。”

    皇甫瑾瑜忽然问道:“对于与燕国联姻之事,如果彼时右相处在朕的这个位置,右相会如何处理?”

    杨羡游不紧不慢地淡笑答道:“和皇上的做法一样,同意联姻。”

    第74章

    皇甫瑾瑜定定的看着杨羡游半晌,仿佛要看进他的心底一般,杨羡游便淡淡含笑着这么站着,既不说话,也无动作。

    过了片刻,皇甫瑾瑜才轻轻一笑说道,“右相平安大捷归来,朕已经在流光阁设了庆功宴,为右相接风洗尘。”

    杨羡游躬身含笑道,“多谢皇上。”

    宫宴上,皇甫瑾瑜殷勤劝酒,杨羡游恭谦和顺,好一幅君臣融洽的景象。

    中途曾在埠城被俘的大将军顾清以及监军董鸿飞、副将张晋几人都上前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