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果去了整整一天还没有回来,此时此刻轲悟能多么的消左大都尉能够带着大军回来,这样的话,他就有获胜的消了。

    “轲悟能休走!”高麟还在快马狂追,他坐下的赤龙也是越发给力了,奔跑如风,不一会儿便和自己身后的五百龙鳞军撇的远远的,距离鲜卑人却越来越近。

    轲悟能听到声音又近了许多,回头一看,高麟居然快要追上来了,他仓皇之间,急忙喊道:“射死他,射死他!”

    于是,部下纷纷挽弓射箭,朝着高麟便是一通乱射。

    高麟紧握手中的方天画戟,快速的舞动起来,挡下了许多箭矢。紧接着,他的坐下马便逼近了鲜卑人,方天画戟向前一挥,便刺死了一名鲜卑人。

    “啊”

    高麟大喝了一声,犹如滚滚天雷,让鲜卑人都觉得震耳欲聋,方天画戟更是舞动的异常诡异,像是一把无形的利刃,让那些鲜卑人还没有看清武器从何处而来,身上便多了一个血窟窿,一连坠马数人。

    鲜卑人留下百余骑兵挡住高麟,高麟一阵乱杀,刺死十余个,说话间自己身后的五百亲随龙鳞军骑兵便追击而来,一番乱杀,便将那些鲜卑人杀的片甲不留。

    高麟奋起直追,轲悟能也较为聪明,以一百人为一个梯队,每隔一段距离便留下一百人负责抵挡,渐渐地和高麟拉开了距离。

    “杀!”高麟血染战甲,满身通红,整个人如同神助,杀的鲜卑人尽皆胆寒,最后连抵挡都不敢抵挡了,纷纷做鸟兽散。

    “驾!”高麟骑着赤龙,杀散挡住自己的鲜卑人后,但见轲悟能孤身一人在前面落单,便奋力大喝一声,座下赤龙也极为听话,又加快了速度向前奔驰。

    轲悟能此时早已经是吓破了胆,眼看夕阳将要沉入到地平线,背后还有一尊瘟神紧紧追逐,正暗自叫苦,忽然看见正前方来了大批骑兵。他放眼望去,但见正前方来的都是鲜卑骑兵,左大当户更是一马当先,迅速的朝着这里奔驰而来。他的脸色立刻洋溢起了一层惊喜,急忙挥臂高呼道:“救我!”

    可是,话音刚刚落下,轲悟能便瞅见左大当户的背后并不全是鲜卑骑兵,而是身穿统一军装的华夏国的骑兵,一员小将手持大刀正在后面追赶而来,万马奔腾般的追的左大当户没命的向前疾奔。

    左大当户的脸庞上是一阵惊恐,背后只有百余骑兵,可是背后的背后却是万余华夏国的骑兵,追的他无处躲闪,此时看见大单于从对面奔驰而来,身后也被华夏国的军队追着,便知道大势已去。

    轲悟能更是吃惊一片,不敢再向前奔驰,急忙调转了马头,朝别处奔去。可是他这样一调转马头,却放慢了速度,不欺背后一团火红色的战马飞驰而过,在夕阳之下,森寒的方天画戟直接从背后刺进了身体,将他整个人给挑了起来,然后重重的扔在了戈壁上,立刻摔得脑浆迸裂。

    无独有偶,与此同时,左大当户等百余骑兵也被身后的华夏军追上,箭矢无情的贯穿了他们的身体,一个个全部从马背上坠落了下来。

    高麟勒住了赤龙,手持着方天画戟,横在那里,望着前方来的骑兵,并非是太史慈所部,为首一人,乃是张飞的侄子关平,便是一阵狐疑。

    关平率军奔驰到高麟的面前,来不及下马,就在马背上拱手道:“末将叩见大将军王。”

    高麟问道:“关将军从何而来?”

    “末将跟随镇国公前来支援大将军王,沿途遇到了虎翼大将军所部,便按照原先的计策消灭了前来取水的鲜卑人,斩首两万,俘虏七万,一路追击残军到此,不想遇到了王爷。”

    高麟听后,知道援军抵达了,便问道:“镇国公何在?”

    关平答道:“镇国公和大将军合兵一处,正在朝升龙城赶来,共带来援军五万骑,剩余的援军还在行进途中,估计几天后能够赶到。”

    高麟点了点头,说道:“辛苦关将军了,既然来了,就随本王一起去升龙城,此战鲜卑人大败,只怕会从此一蹶不振,待所有援军抵达后,我军兵分四路,直取鲜卑腹地,定要一战而平定鲜卑。”

    “诺!”

    于是,关平率领万余骑兵跟随高麟一起回到升龙城,沿途又击败鲜卑人愧的军队,俘虏了不少鲜卑人。

    升龙城一战,高麟利用郭淮所献之计,先使鲜卑人内讧,然后又出兵攻击疲惫着的鲜卑人,以少胜多,大获全胜。此战鲜卑人因内讧而战死的高达四万多人,被华夏军斩首的只有区区数千人,其余的俘虏的俘虏,逃走的逃走,十数万的鲜卑人溃不成军。

    随后,高麟派出轻骑,四处击败逃走的败军,失去了马匹的鲜卑人又累又饿又渴,跑不多远便被华夏军给追上了,也没有了战心,甘愿当俘虏,被华夏军给驱赶进了升龙城羁押着№外一部分参与反叛的鲜卑人却受到了礼遇。

    当夜,高麟将参与反叛的两万多鲜卑人全部聚集起来,给予吃的喝的,当鲜卑人酒足饭饱之后,高麟便带着一个身材魁梧的鲜卑人登上了高台,对台下的鲜卑人喊道:“今日你们为了自己的自由而战,才是鲜卑人的大勇之士。我华夏国向来有一个极大的包容心,只要你们不再和华夏国为敌,我们就是兄弟【在我身边的这位勇士,想必你们都认识,今日正是他第一个砍了单于卫士的脑袋,率领你们奋起反抗的,你们谁能告诉我他的名字?”

    “莫虎罗!”其余的鲜卑人看到和高麟站在一起的勇士后,便大声地叫道。

    “没错,他就是莫虎罗,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勇士,本王也非常的佩服○悟能已经被本王斩杀了,等再过几日,我华夏国数十万的援军便会抵达这里,到时候会对鲜卑腹地发起进攻。可是本王知道,你们与华夏国为敌,也是实属无奈,你们生活的地方自然条件恶劣,没有草原和水流,只守着这大戈壁,能有什么出路。不过,只要你们愿意各自回去劝降你们的族人,本王可以保证,将使你们数十万的鲜卑人从此以后过上丰衣足食的幸跟活,本王会给你们土地耕种,会留出一片大草原来给你们牧马,还会收购你们的马匹、羊毛、羊皮等物,只要你们愿意,你们就可以成为我华夏国的一份子。来吧,投进我华夏国的怀抱吧!”高麟慷慨激昂地说道。

    莫虎罗听后,第一个便跪在了地上,朝着高麟施了一个最为尊贵的礼节,朗声说道:“大王,我莫虎罗受够了这个鬼地方,愿意誓死追随大王,愿意带着我的族人一起投靠华夏国,想过着那丰衣足食的生活,请大王成全。”

    其余的鲜卑人听后,先是面面相觑,之后则陆续跪在了地上,纷纷祈求归附华夏国。

    高麟听后,哈哈笑了起来,直接将莫虎罗给搀扶了起来,说道:“有你这样的勇士归附我华夏国,是我华夏国之福,我华夏国秉着一颗包容的心,欢迎任何人加入我华夏国,成为我华夏国的一份子。莫虎罗勇士,请起来吧。”

    莫虎罗被高麟亲自扶起后,感到的唏嘘不已,当即振臂高呼道:“为了不让我们的族人再受到战争的摧残,为了我们以后能够过上好日子,明日我们就回去劝说自己的族人,然后一起归附华夏国。”

    其余的鲜卑人都纷纷点头,之后也是振臂高呼,响应莫虎罗。

    高麟随即便封莫虎罗为护鲜卑校尉,并且废除鲜卑人一直存在的奴隶制,得到了这些人的在鲜卑内部低贱的人的极大的拥戴。

    当夜,镇国公郭嘉、虎翼大将军太史慈、左军师司马懿等人率领大军抵达升龙城,并且将俘虏全部羁押一处,和高麟胜利会师。

    次日清晨,高麟给莫虎罗等两万多人马匹、食物和水,将他们遣返回去,让他们回鲜卑驻地说服族人前来归降,并且按照镇国公郭嘉给出的意见,派出军队四处搜捕轲悟能余党,而让人劝说那些俘虏的鲜卑人,剩余的大军,则在升龙城彻底休息,统计战果和阵亡将士。

    数日后,张飞率领援军抵达升龙城,高麟热情迎接,而莫虎罗等人也各自带着部族来到了升龙城,要求归附华夏国,少数抵挡的部落纷纷被华夏军击败,在华夏军强大的军威面前,也被迫要求归附,而俘虏则全部归顺。

    八十多万鲜卑人彻底臣服于华夏国,高麟便写捷报,让人送达帝都。而鲜卑之败,迫使乌孙、北匈奴不敢再与华夏国为敌,纷纷要求内附,并入华夏国的版图。

    而在西域留守的魏延大军,一直风平浪静,贵霜帝国也未曾派兵在西域进行搅乱。至此,历时三个月的西征彻底告一段落,华夏国加强了西北边疆的威慑力,使得周边小国正式纳入华夏国的版图之中。

    然而,华夏国的西征胜利,却给一直觊觎西域的贵霜帝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一场两大军事强国之间的较量,也即将正式上演……

    983提心吊胆

    六月的天,就像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起初还是艳阳高照,只一小会儿功夫,便已经是彤云密布。

    高飞一连串接到西北的战报,最后一次是说太史慈所率领打大军被包围在了一座无名的小山上,再后来,便是一连数日的杳无音信。

    他在皇宫里坐立不安,骑马来到了洛阳的西城门那里,刚刚登上城楼,向外眺望,但见乌云压顶,如同他的心情一样阴郁。

    向外望去,旷野里是一片黑暗,天地仿佛溶合在了一起,什么也看不见n阔的平原上,没有一星灯光,大地似乎是沉沉地入睡了。

    然而,雷却在西北方向隆隆的滚动着,好象被那密密层层的浓云紧紧地围住挣扎不出来似地,声音沉闷而又迟钝x电,在辽远的西北天空里,在破棉絮似的黑云如呼啦呼啦的燃烧着。

    入夏以来,高飞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雷电相间的天气,不禁开始有些的起来,心中也是惴惴不安,暗暗地想道:“难道西征军出什么事情了?”

    此次西征,对于华夏国来说,是一次空前规模的大战,因为要征伐的地方和民族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然而,这次大战却是高飞首次没有御驾亲征的一次,而是将整个西征大军全权委托给了自己的次子高麟,所调集的军队,也是精兵强将,谋士也都是一流的。他这样做,目的在于锻炼高麟指挥大军的能力,同样也是极为冒险的一次。

    “恩师,这天就像是要塌下来了一样,很是反常。西征军已经一连数日没有音信了,你说会不会是出了什么不测?”高飞双手按在城墙上,嘴巴蠕动着,淡淡地问道。

    祝公道站在高飞的身侧,听到高飞如此说话,便急忙安慰道:“皇上尽管放心,这次西征皇上调集了多是精兵强将,大将军王虽然年轻气盛,但是有镇国公跟随,大将军王又对镇国公言听计从,有镇国公在,大将军王必然能够凯旋而归。何况巡检太尉司马懿、庞统两个人也一起前去,这几日没有消息,说明是好消息,不像前几日那样所报的都是坏消息。也许,明天就有消息了。”

    高飞轻叹了一口气,说道:“但愿如此吧。”

    片刻之后,天空中便降下了瓢泼大雨,只一小会儿功夫,地面上便已经彻底湿透了。

    高飞正准备转身离去,忽见远方的雨幕当中翩翩驶来一骑,那骑士的背后斜插着两面鲜红的小旗,是情报部的八百里加急。他瞅见这个骑士后,便急忙喊道:“快,拦下那名斥候,一定是西北的急报。”

    祝公道“诺”了一声,当即凌空而起,直接从城楼上踩着城墙便飘落而下,双脚正好落在那名骑士所骑的马头上,轻轻一点马头,那马匹便轰然倒地,直接摔在了地上,将那名斥候给一下子掀翻在地。

    与此同时,高飞也迅速的下了城楼,他可没有祝公道那样的身手,东汉末年第一剑客王越确实是名副其实,不仅剑法超群,就连轻身功夫也是一流。高飞师承王越,但是还没有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对武学之道窥探的终究不如王越□越自从断手之后,便成为了祝公道,后来和高飞再次相遇,师徒遂不再分开。

    城门下面,斥候从泥水中翻爬起来,指着祝公道便怒叫道:“大胆!天子脚下,帝都门前,你竟然敢行凶?将华夏律法置于何地?”

    此时,城门校尉从城中带人冲了出来,快速的移步到了祝公道的面前,毕恭毕敬地拜道:“侯爷,你没事情吧?”

    祝公道摆摆手,笑道:“无事,只是事出有因,冲撞了特使而已。”

    那斥候见城门校尉叫祝公道侯爷,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更加理直气壮地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你是个侯爷,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华夏律法写的清清楚楚,任何人冲撞了特使都要问罪,你……”

    “算了,是朕一时心急,才让都亭侯有这种行为的,特使快将所带迷信呈上来献给朕一览。”高飞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朗声说道。

    在场的人除了祝公道外,其余的人一见到高飞出现,纷纷跪在了地上,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飞道:“都起来吧。”

    红旗特使急忙从怀中掏出一封用羊皮包裹着的密件,直接献给了高飞,说道:“微臣冲撞了皇上,死罪!”

    “免了。”

    城门校尉急忙让人拿来华盖,举在高飞的头上,为高飞遮风挡雨,殷勤万分。

    高飞拿着急件,便转身进了城门,一边走一边拆开,然后吩咐道:“好生招待红旗特使,不得怠慢。”

    城门校尉“诺”了一声,便吩咐手下送红旗特使道驿馆休息。

    红旗特使是情报部传送加急文件的重要力量,享受高飞的特权,一般情况下在华夏国境内,无论是官还是民,见到红旗特使经过都要避让,以免耽误了送急件的时间。而红旗特使一路上都骑上等的良马,沿途设有驿站,日夜不息,换马换人,以接力形式将急件以最快的速度送达,这样就能省去很多时间,所以华夏国的斥候大军多达十万,一点也不足为奇。

    高飞拆开急件后,匆匆浏览了一遍,他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可以落下去了,因为这是一封捷报,是高麟亲笔所写,西征取得了胜利,但是其中也有是非,高麟也能秉公书写。

    “都亭侯。”高飞合上急件,心中豁然开朗,便喊道。

    祝公道虽然是高飞恩师,但是只有在私下里,高飞才会叫他恩师,在公共场合,还是叫他的爵位。他听到高飞喊他,便道:“皇上有何吩咐。”

    “回宫,召集内阁议事。”高飞一边走,一边淡淡地说道。

    “诺!”

    …………

    洛阳的皇宫大殿中,贾诩、荀攸、盖勋、田丰、邴原、管宁、诸葛亮等七人一起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候着,加上郭嘉、司马懿、庞统,这十个人便是高飞的内阁大臣,内阁起到上通下达的作用,并且商定重大事情。如果涉及到重大军事的话,便会提前通知十大将军,然后在某一日一起参加内阁扩大会议。此次的西征,便是如此。

    贾诩虽然从枢密院中退出,但是高飞还依旧如此厚重,加上他肩负着情报部尚书一职,对于重大事情也有知情权和发言权,而且他是华夏国的元老级人物,在华夏国的官僚体系上,他更是唯一一个以尚书职位官居一品的大员,而且和郭嘉、荀攸一起受封镇国公,待遇颇为尊崇。

    过了许久,高飞从殿外赶来,此时的他已经是换了一身衣服,身穿龙袍,头戴皇冠,一副威严的样子,充满了皇家的气派。

    “诸位爱卿,我唤你们来,是想告诉你们一件好消息,那就是西征大军在高麟的率领下,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不日便可凯旋归来。”

    “吾皇万岁,华夏国威武!”群臣一起高呼道。

    “西域平定,北方大定,我准备留下兵马守备西域,以免得贵霜帝国又乘虚而入。诸位以为留谁较为合适?”高飞问道。

    “非大将军王莫属。”田丰首先说道。

    高飞点了点头,然后缓缓地道:“他本来是最佳人选。可是东南未竟,和东吴连年出现摩擦,如今收拾了西域之后,便可以腾出手来彻底的对付东吴。东吴已经在我华夏国的卧榻之侧酣睡多年,我扶持东吴也已经很多年,但是孙伯符和周公瑾却并不领情,总是时不时的来找茬,我华夏国如今已经是雄兵百万,在国力上也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统一的脚步,谁也无法再次阻挡了,下半年我准备对东吴下手,调兵遣将,排兵布阵,迫使东吴投降。如果东吴不投降,唯有用武力解决了。届时,大将军王便有了用武之地。所以,你们必须另外做出一位人选。”

    诸葛亮想了想,便说道:“征西大将军张翼德勇冠三军,此次西征更是不曾折损一兵一卒,若留他镇守西域,足可以使得四方蛮夷为之震动。”

    邴原急忙说道:“臣以为,虎翼大将军太史慈可担当此任。”

    “镇远大将军马孟起也可担当此任。”盖勋举荐道。

    高飞听后,便扭脸问道:“国丈,你以为呢?”

    贾诩想了想,说道:“靖远大将军魏延身受皇恩,多年来更是兢兢业业,况且他现在就在贵山城,与飞卫大将军安尼塔--帕特里奇一同率军五万留守,臣以为靖远大将军可担当此任,至少不用再来回调度了。”

    高飞点了点头,说道:“魏延一直是我较为器重的一员大将,如今已经磨练成了一员得力干将,确实可以担当此任,只是五万兵力太少,外有贵霜帝国虎视眈眈,内有西域诸国刚刚归附,不如再调拨二十万大军,全部统属于魏延,留在西域和当地人杂居,教授当地人一些农耕之技术,一旦有变,也可以迅速做出反应,不至于再有失地。”

    “皇上明鉴。”贾诩道。

    高飞笑道:“那就这样定了,封魏延为西域安国候,位居侯位一等,并赐金币百枚,统领二十万大军驻守西域,外防贵霜,内安西域。安尼塔为靖边候,统属于魏延帐下,高麟、张飞、太史慈等人尽皆班师回朝,另做安排,有功将士一一官升一品,赐银币百枚。秘书长,即刻拟写圣旨。”

    “臣遵旨。”陈琳坐在一旁,开始草拟圣旨。

    等到圣旨拟写好以后,便捧着圣旨到高飞的面前让高飞过目,高飞看完之后,这加盖上玉玺。

    之后,高飞便道:“那么,接下来就该说说东南的事情了,诸位爱卿以为,当如何取东吴?”

    荀攸最具有发言权,七年的荆州知州不是白干的,当即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现在便取东吴,只怕还为时尚早。”

    “哦?说说你的意见。”高飞听到一个不同的意见,便倍加重视。

    荀攸缓缓地说道:“是。臣久在荆州,对吴国知道的要比各位多那么一点点。吴国皇帝孙策委任周瑜为大都督,专事华夏国,所以多年来,周瑜经常以各种手段挑起和我国之间的摩擦。但是无论怎么样摩擦,从未出现过真正的交锋,前次燕候以下雉为饵,一气周瑜,虎牙大将军更是让属下射死了吴兵数百,但事后又对死者做出了慰问,并且给出了一部分的抚恤金。按照周瑜的一贯做风,必然会抓住这个把柄,对我华夏国进行步步紧逼。”

    高飞听后,便点了点头,想起周瑜来,便打断了荀攸的话,缓缓地说道:“周瑜确实如此,此人文武双全,智略过人,若受到此辱,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你接着讲下去。”

    荀攸继续说道:“可是,如今已经差不多半个月过去了,周瑜却毫无动静,此举一反常态。臣以为,周瑜必然在暗中谋划着什么,一直在等机会。而且,我华夏国和吴国处在盟友关系,如果公然撕破这个联盟,只怕天下人会说我华夏国背信弃义。”

    “统一大业,近在咫尺,吴国得寸进尺可曾想过我们是盟国,屡次制造边境恐慌,早已经没把同盟放在眼里。”高飞怒道。

    贾诩急忙劝慰道:“话虽如此,可是这其中确实于理不合,一旦公然撕破盟约,就会被天下所唾骂,请皇上三思啊。”

    诸葛亮道:“皇上,臣以为,要攻伐吴国也未尝不可,只需略施小计,让吴国先撕破盟约即可,这样一来,我军便可顺水推舟,以雄师南下,公然吃掉吴国,完成未竟的统一大业。”

    高飞道:“说的简单,可是谈何容易?”

    诸葛亮站了起来,请命道:“微臣愿意离开京城,去荆州走一遭,协助燕候共同对付周瑜。皇上只需给我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内,臣必然要让吴国先撕毁盟约,受到天下人的唾骂。”

    高飞听后,想了一会儿,便道:“好,朕就准你走上一遭。三个月的时间,朕也可以进行军事调度,将兵力部署在东南一线。陈琳,拟写圣旨,擢升江夏知府高麒为荆州知州,全权负责东南之事,封诸葛亮为江夏知府。”

    “臣遵旨。”陈琳便立刻提笔开始写。

    诸葛亮则拜谢道:“谢主隆恩。”

    984急先锋

    浔阳城。

    半个月来,周瑜一直按照医嘱吃药,好好的养伤,看似平静无奇,实则在他的内心里,却深深的牵挂着一件事。

    吃过早饭,周瑜便去了浔阳江上检阅水军,看到吴国的将士操练的热火朝天,心里也有了些慰藉,但是更多的却是一种莫名的的。

    华夏国疆域广大,东吴不过才占着其中一小部分,加上华夏国近年来在国力上可谓是蒸蒸日上,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军事上,吴国都落后于华夏国,长期以来,吴国一直和华夏国展开军备竞赛,但最终的结果却带给了吴国一连串的经济危机。

    吴国地处江南,此时的江南人口还不及北方人口的一半,另外就是耕地面积少,水利工程也很少,吴国的每年赋税收入,才是华夏国的五分之一,这样的一个国力衰弱的国家,真不知道能够撑到什么时候。

    周瑜闲庭信步的走在军营里,目睹过那一张张他都熟悉的脸庞,越发的感到肩上的涤沉重了。

    近年来,孙策开始穷兵黩武,大肆征召士卒入伍,扩军至三十万,将兵马一分为二,交付给周瑜一半,自己统领一半。七年前开始远征夷州,结果这场战争一打便是两年,多少青壮年丧生在这场战争中,可是打下夷州后,却发现这里还是个未曾开垦过的原始之地,甚至连山越都不如,民众都过着原始的生活,可谓是茹毛饮血。

    直到孙策亲自进入了夷州的腹心地带,才知道他被高飞给骗了。从那以后,孙策便发誓,一定要讨回这笔账。夷州虽美,吴人却不愿在此居住,最后吴军还是退出了夷州,让夷州上的居民每年给吴国纳贡完事。

    付出的多,却收回的少,为了攻下夷州孙策耗费了数以亿计的军费,战士死亡还要给安家费,这是最不值当的交易。

    无独有偶,吴军在朱崖州也呆不下去,最后还是把地方让给了当地的土人,名义上朱崖州和夷州已经纳入吴国的版图,可实际上,却还是孤悬衡。

    周瑜已经一连三年没有回国京城建邺了,孙策也长达三年的时间没有和周瑜再见过面了,周瑜只是听说孙策在捣鼓着怎么样研制出更加厉害的战争武器,整日沉迷其中,也效仿华夏国,建立了一座翰林院,聚集大批的工匠在里面,每日锤锤打打,并且将朝事全部委托给其弟孙权,自己就场在翰林院里。

    “也不知道皇上怎么样了?”周瑜走着走着便退下来,在沿江的小亭里坐了下来,心中是一阵的惆怅。

    不多时,外面下起了蒙蒙的细雨,江南已经进入了雨季,周瑜就静静地坐在亭子里眺望着外面,看到雨幕中翩翩走来了一位美女,那张娇艳美丽的脸,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美女撑着一把油纸伞,走起来婀娜多姿,快一点便显得匆忙,慢一点又显得迟缓,他这样不快不慢的走来,倒是一种别样的美。

    美女径直走到了周瑜所在的亭子里,收起了油纸伞后,便向着周瑜微微施了一礼,随后便露出了一抹甜美的微笑,便道:“夫君,你怎么在这里啊,让我一阵好找……”

    “夫人找我有事吗?”周瑜伸出了手,轻轻地将美女揽入了怀中,让美女坐在了他的双膝之上,一脸笑意地问道。

    美女不是别人,正是周瑜的妻子欧阳茵樱,她嫁给周瑜已经快十年了,昔日还是个懵懂的少女,现在已经是一个贵妇了,无论怎么看,都充满着华贵之气。她嫣然一笑,便道:“周将军来了,说有要事找你,我只道你在书房中读书,一直没敢去打扰你,等到周将军来的时候,去书房寻找,才只道你并不在那里,这才出来寻你。夫君,还是赶快回去吧。”

    周瑜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恩,我和夫人一起回去。”

    于是,周瑜和欧阳茵樱夫妻二人相互搀扶着,撑起那把油纸伞,便一起回去了。

    浔阳县衙里,周泰焦急地等待着周瑜,左等右等始终不见周瑜回来,便开始在县衙的客厅中踱着步子,来来回回的,不时还长吁短叹的。

    与周泰同来的凌操看了,忍俊不住,直接起身将周泰给拉住了,大声喝道:“周将军,你这样走来走去的,弄得我眼都晕了,你能不能别到处晃?”

    周泰急道:“你以为我想啊,此事事关重大,大都督一直迟迟不归,我着急啊。”

    凌操忽然端过来了一碗茶水,递到了周泰的面前。

    周泰不解其意,问道:“干什么?”

    “当然是给你喝了,你着急就容易上火,喝点茶降降火,然后坐在那里耐心的等待着,大都督又不是不回来,你急什么急?”凌操道。

    周泰道:“我没那闲功夫,大都督若是再不回来,我就……”

    “你就怎样?”凌操抱着膀子问道。

    “我就……”周泰忽然伸手接过茶水,咕咚咕咚的喝了下去,然后一屁股坐在了那里,冲着县衙中的衙役便喊道:“上茶上茶快上茶,你们怎么一点都不勤快啊,想渴死我吗?”

    于是,县衙里负责打杂的杂役便火速拎着水壶上来了,刚给周泰倒了一碗茶,周泰一扬脖子便咕咚咕咚的喝了下去。杂役只好再次倒满,可是周泰又是一扬脖子便喝了下去。如此反复数次,周泰一连喝了好几碗茶,这才压住了内心的火气,朝着杂役摆摆手,示意杂役离开。

    凌操看后,哈哈笑了起来,说道:“大都督说你是个急先锋,一点都不假……”

    “你也好不到哪里去!”周泰瞥了凌操一眼。

    凌操的年纪比周泰要略大,看着周泰此时此刻的样子,就像是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呵呵地笑了起来,说道:“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心静自然凉了,现在,就坐在这里等大都督回来吧,外面下着小雨,大都督肯定不会走太远的,况且夫人已经去寻找了,你就耐心的等吧。”

    周泰点了点头,可是等了没有一会儿,便开始坐立不安了,最后实在受不了啦,便叫嚣道:“这样等的好无聊啊,大都督,你怎么还不回来啊……”

    “幼平!”周瑜的话音立刻从厅外传了进来。

    周泰听到周瑜的声音后,急忙朝外面看去,但见周瑜和欧阳茵樱一起从雨中走来,他便和凌操一起站了起来,朝着周瑜拜道:“大都督。”

    周瑜进入大厅之后,便道:“免礼,你找我可是为了我交待你的那件事?”

    周泰道:“那件事暂时还没有回音,是另外一件事。”

    周瑜“嗯”了一声,搀扶着欧阳茵樱,说道:“夫人,你且回去休息,我与两位将军有要事商议。”

    欧阳茵樱点了点头,便转身朝后堂走去,转入后堂后,她的脚步却汪了下来,侧耳倾听。

    周瑜坐了下去,同时示意周泰、凌操一起坐下,便说道:“说吧,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你如此心急火燎的?”

    周泰道:“大都督,江北刚刚传来消息,说华夏国的皇帝擢升高麒为荆州知州,更是让巡检丞相诸葛亮出任江夏太守一职,同时属下还获悉,虎牙大将军张辽又再度增加了下雉的兵力,还有虎烈大将军也增加了汝南的兵力,这种种迹象,似乎并不太妙啊。”

    周瑜道:“幼平能看出其中的奥秘?”

    “我看不出来,可是我能嗅到战争逼近的味道,大都督,是不是华夏国要对我们吴国采取行动了?”周泰问道。

    周瑜笑道:“放心,这个是自然不会的,华夏国不会蠢到这种地步,如果公然撕破联盟,必然会受到天下人的唾骂,而且出师无名。”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那诸葛亮原先就与我们吴国为敌,现在出任江夏太守,对我们必然也是极大的敌意。别忘记了,他可是被大都督打败过的人,我想他一定会记恨在心,想找到机会对大都督下手。”周泰道。

    “幼平跟在大都督身边数年,不曾想这脑袋瓜也变得聪明了?”凌操突然插嘴讥笑道。

    “笑什么笑,别以为你比我年长,我就不敢把你怎么样,惹毛了我,我去打你儿子的屁股。”周泰突然反驳道。

    “你有种!”凌操竖起了拇指,讥讽道:“有本事打我,你打我儿子算什么?”

    “好了好了,别吵了。高麒出任荆州知州,总比荀攸出任荆州知州要好,荀攸老奸巨猾,多年来我与他暗中较量数次,均未讨到便宜。高麒年轻气盛,上次下雉虽然骗过了我,也是我一时心急,中了他的奸计♀一次,我就不会那么轻易的上当了,而且还要让高麒身败名裂。”周瑜恨恨地道。

    周泰问道:“那诸葛亮呢?大都督打算如何对付?”

    “诸葛亮吗?以前他就是我的手下败将,现在依然是,此人不足为虑,你去柴桑,把子敬请来,子敬之才不亚于我,足以抵挡诸葛亮。”周瑜道。

    985秘密间谍

    欧阳茵樱侧耳倾听,听到了周瑜在大厅里与周泰、凌操所说的每一句话,待周瑜送周泰、凌操出去时,她便偷偷的溜回了房间,然后简明扼要的写好了一张字条,径直朝饲养信鸽的地方走了过去。

    信鸽的饲养吴人已经基本掌握了,吴国传递信息多数用这信鸽,速度上快了许多,却也省去了很多人力物力。

    欧阳茵樱来了饲养信鸽的县衙东侧的一个角落里,看到负责专门饲养信鸽的老奴正在那里给信鸽喂食,便唤道:“老胡!”

    老胡约莫五十多岁,数年前长沙郡发洪水,周瑜负责调度,当时欧阳茵樱随周瑜一起去救灾,在途中救下了被洪水所困的老胡,从此以后,老胡便作为周府的管家跟在了周瑜夫妇的身边,对欧阳茵樱更是言听计从。

    “夫人。”老胡转过身子,看到欧阳茵樱来了,便问道,“是不是大都督有什么事情要安排?”

    欧阳茵樱摇了摇头,四下看了看,见周围没有一个人在,便从袖筒里拿出了一张字条,然后交给了老胡。

    老胡接过那张字条,心中便已经明白了,当即便伸手去笼子里取一只灰色带斑点的鸽子。

    欧阳茵樱急忙叫道:“不,这次换白色的那只。”

    老胡点了点头,手上改变了方向,将那只白色的信鸽给抓了出来,然后将字条拴在了信鸽的腿上,问道:“夫人,怎么这次改地点了?”

    “不该问的别问。”欧阳茵樱说话时的声音虽然不大,可是却给人一种极大的威慑力。

    老胡连忙闭上嘴,不再问了,一扬手便将信鸽给放飞了出去。

    欧阳茵樱看着信鸽飞向了高空,心里面却十分的纠结,自从嫁给周瑜以来,她一直在暗中偷听周瑜和众多大臣所谈及的重要机密,一方面是她的丈夫,一方面是有恩于她的结义兄长,她夹在中间做间谍对她来说,也是一种煎熬。

    “这是打赏给你的。”欧阳茵樱直接抛出了一块金子,扔给了老胡,然后转身便走。

    欧阳茵樱回到房间时,周瑜已经坐在里面了,她见周瑜是一脸的煞气,便急忙走了过去,问道:“夫君,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周瑜摇了摇头,什么也不说,只是盯着欧阳茵樱,问道:“夫人刚才去哪里了?”

    “哦,没去哪里,只是肚子有些不舒服,去了下茅厕。”欧阳茵映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周瑜从座椅上站了起来,走到欧阳茵樱的后面,伸手从后面将欧阳茵樱给抱住了,双手放在了她平坦的小腹上,轻轻地揉着,然后笑着问道:“有没有舒服点?”

    “嗯,有夫君的关心,肚子就不会再疼了。”欧阳茵樱依靠在周瑜的胸口上,双手紧紧地握着周瑜放在自己小腹上的手,淡淡地说道。

    周瑜道:“如果再不舒服的话,就把大夫找来看一下吧。”

    “大夫来了难道就能替我受过了?这是正常的,每个月不都是有那么几天吗?夫君不用的了,我会自己处理好的。夫君每天为国事操劳,今日周将军这么急着找夫君,想必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夫君可不能只为了国事,而把身体给累坏了啊。”欧阳茵营过了身子,双手搂住了周瑜的脖子,深情款款的看着周瑜,淡淡地说道。

    周瑜笑了笑,聚蚂唇便在欧阳茵樱的额头上印上了一吻,然后紧紧地把欧阳茵樱抱在了怀里。

    欧阳茵樱也静静地依偎在周瑜的怀里,两个人自从成婚以来,一直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妻之间也甚是恩爱。可是在欧阳茵樱的心里,她一直在的着一件事,他为高飞当细作,窃取吴国的一些重要情报,一旦被周瑜发现了,真不知道周瑜会如何看待她。

    一想到这里,欧阳茵樱的脸上便现出了几缕莫名的的,眉头也稍稍皱了起来。

    周瑜看到后,便道:“夫人,你天天不让我皱眉,怎么你现在却是眉头紧锁,是不是你有什么心事?”

    欧阳茵樱急忙道:“还不是为了你的嘛?你身为大都督,在吴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陛下更是分出一半兵马让你统领,现在陛下整日在翰林院里,将所有国事尽皆交给了宋王,论权力,你比宋王还要大,我只是的你哪天宋王要是听信了谗言,只怕你会……”

    周瑜急忙打断了欧阳茵樱的话,呵呵地笑道:“夫人多虑了,我与陛下,虽非骨肉兄弟,可是却情同手足,之间的情谊非一般人能比。我对陛下忠心耿耿,对吴国也是赤胆忠心,宋王也是知道的。谁会闲着没事乱放厥词呢?”

    欧阳茵樱道:“话虽如此,可是眼红的人多不胜数。陛下已经三年未曾召见过你了,三年来国事尽皆取决于宋王。宋王是陛下的骨肉兄弟,更兼有丞相张昭、太尉程普辅佐,夫君和张昭、程普之间无甚来往,和那张昭还有过嫌隙,怕只怕有人看着夫君位高权重,以谗言献给宋王。有道是功高震主,一个人说或许宋王不信,但是三人成虎,只怕宋王久而久之就会对夫君产生动摇,万一夫君有个什么闪失,你让我们母子该怎么过啊……”

    周瑜哈哈笑道:“夫人多虑了,宋王是陛下的亲弟弟,我和陛下义结金兰,按理说,我也是宋王的兄长,宋王虽然替陛下处理国家大事,但是宋王必然不会受到外人离间。至于说我和丞相之间有嫌隙嘛,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我和丞相不过是政见不和而已。程普的那个太尉是个虚职,没有什么实权,我周瑜为吴国尽心尽力,位高权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