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可是来收回下雉的,倒是你张大将军占着我国的下雉城不还,才是真正的破坏邦交呢!”

    张辽道:“周大都督未免开玩笑太过了吧,这下雉县乃我华夏之地,怎么成了你们吴国的地方了?”

    周瑜当即从怀中取出了一纸文书,高高地亮在了那里,朗声说道:“这是江夏知府,你们的大皇子、燕候亲笔所写的信笺,上面一字一句的写的清清楚楚,张大将军一看便知!”

    说完,周瑜将书信交给了身边的周泰,周泰将书信拴在了箭矢上,朝着下雉县城的城楼的门柱上射了过去,一箭便钉在了门柱上。

    张辽的手下急忙取下箭矢,然后将箭矢上的书信拿下来,交给了张辽。

    张辽打开书信一看,但见上面写的确实是让出下雉县城给吴国的字眼,当下只觉得怒火攻心,火冒三丈,急忙将那封信团成了一团,大怒道:“大皇子安敢做出如此悖逆的事情来,实在是可恼!”

    瞬间的功夫,张辽便将纸团狠狠地扔了出去,随即看着周瑜一脸洋洋得意的样子,忽然又觉得略有不对,便立刻让身边的人把那封信给找了回来。重新打开看了以后,见信笺上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可是没有开头的称谓,也没有落款,更没有高麒加盖的印绶,当即哈哈大笑了起来。

    张辽突然的发笑,让周瑜感到一些狐疑,急忙问道:“张将军,你笑什么?难道你连你们大皇子的亲笔信也不认识了吗?”

    “大都督,对不起了,这笔迹确实很像我们大皇子的,只可惜没有称谓、落款以及大皇子的印绶,这分明是你们吴国人造的假信,就凭借这个,就想让我退兵吗?做梦!”张辽哈哈笑道,“再说,我华夏国自来是军政分离,即使这封信是真的,大皇子不过是个正二品的知府,所管辖的事物无非是江夏一些民事,根本无权调动军队,更无权插手军务。何况,他的官位在我之下,又如何来命令我♀封信分明是假的,周大都督,我念在我们两国是盟友的基础上,对这件事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消大都督以后不要再做出这等有损两国邦交的事情了。”

    周瑜听后,忽然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骑在马背上,指着张辽大声叫道:“张文远,你当真不撤出此城?”

    “没有皇上的圣旨,张辽恕难从命!”张辽也是板着脸大声地叫道。

    周瑜当即大怒道:“三军听令,攻城!”

    周泰听到周瑜下达了这个命令,急忙问道:“大都督,真的要攻城吗?”

    “攻城!”周瑜瞪着两只眼睛,大怒道。

    周泰唯命是从,当即拔出了腰中所佩戴的兵刃,将腰刀向前一挥,大声地喊道:“攻城!”

    声音刚刚喊出,一骑快马迅速的驶到了周瑜的面前,急忙勒住了马匹,一脸慌张地叫道:“大都督,不好了,华夏国虎烈大将军黄忠率军二十万,水陆并进,已经抵达浔阳城下,还说大都督如果不撤下雉之围,就一城换一城……”

    “什么?黄忠老匹夫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二十万的大军又是从哪里来的?”周瑜惊讶地说道。

    “大都督,现在怎么办?”周泰也急忙问道。

    周瑜望着下雉城上的张辽,恨得牙根痒痒,忽然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张辽的身后,那张脸让周瑜一辈子都无法忘记,正是今天傍晚他派人送走的高麒』然间,周瑜只觉得气愤填胸,整个人气的全身发抖,指着下雉城城墙上的高麒,恨恨地说道:“你……我居然中了你的奸计……”

    “噗!”

    周瑜忽然只觉得胸中热血翻涌,张开嘴便朝吐出了一口鲜血,气的直接昏厥了过去,整个人从马背上掉落了下来,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大都督……”周泰见状,急忙疾呼,伸手去拉扯周瑜,却已经来不及,只得从马背上跳下来,将摔在地上的周瑜给扶了起来。

    众将一起围了过来,士兵听到命令正在向前奔驰,比及赶到下雉城下的时候,张辽的部下便纷纷放出箭矢,射死射伤了不少吴军。

    周泰见周瑜昏迷不醒,自己也不可能指挥这么多的队伍,生怕两国真正的挑起了战端,当即下令道:“鸣金收兵!”

    随着撤退的命令下达下去,吴军迅速的退走了,朝着浔阳城而去。

    张辽见周瑜退兵了,便松了一口气,下雉城小,只有五千军兵,如果吴军真的攻城了,只怕张辽毫无胜算。他擦了一把汗,转过身时,看到了高麒在自己身后站着,立刻吃了一惊,急忙问道:“大……大皇子?”

    高麒笑着说道:“张将军,下官要恭喜张将军了,单凭一席话,便让周瑜退兵了,还气的吐血昏厥了过去。”

    张辽思前想后了一番,又联想到斥候慌张的来找周瑜,便明白了其中一些道理,问道:“大皇子,这是不是一直在大皇子的计划之中?是大皇子故意气周瑜的?”

    高麒笑了笑,并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说道:“一会儿严颜将军归来,还请张将军好生款待,没有严将军的话,周瑜也不会轻易退兵。此事已了,但是吴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大将军还需在下雉城多添些军兵才是。”

    话音一落,高麒转身便走,一边走一边说道:“我离开江夏已久,也是该回去了,大将军保重,以后我们会有联手作战的一天的。”

    张辽看着高麒远去的背影,在心里暗暗地说道:“论武力,大皇子根本不是二皇子的对手,可是论谋略,二皇子要逊色大皇子许多,麒党、麟党已久在朝野中暗暗生根,如果皇上处理不好太子之位的人选的话,只怕两党争权的局面很快便会到来……”

    ………………

    周泰带着昏厥过去的周瑜,以及数万大军,很快便返回了浔阳城。可当周泰抵达城下的时候,却连一个华夏国的军兵都没有,不禁感叹道:“华夏军进退竟然有如此神速?”

    进了城,周泰安置好周瑜后,这才问浔阳令,原来是浔阳令截获了华夏军的一则机密军信,说虎烈大将军黄忠正秘密率二十万军队来到浔阳城”阳县令的之极,信以为真,当即便派人给周瑜传递消息。

    周泰听完浔阳令的解释后,当下气愤异常,以霍乱军心之罪将浔阳令给斩首了。之后寻访城中名医,来给周瑜医治。

    “大夫,大都督的病怎么样了?”周泰见找来的医生已经给周瑜号完脉了,便急忙问道。

    那医生道:“大都督怒火攻心,气愤填胸,以至于才吐血昏厥了过去。我开个药方,你们给他熬上,不消半月即可痊愈。不过,大都督不可再受到刺激,否则的话,只怕病上加病,重症难治。”

    周泰听后,对周瑜甚是的,当即让人跟医生回去抓药,然后又取来药给周瑜熬上。

    “高麒小儿,欺我太甚……咳咳咳……”周瑜一睁开眼睛,便是第二天清晨了,从床上一下子便坐了起来,大声地叫着。

    周泰陪侍了周瑜一夜,听到周瑜的叫声后,便立刻惊醒了过来,见到周瑜醒来了,便欢喜地说道:“大都督,你醒来了,真是太好了。”

    说着,周泰便将那碗熬好的草药端给了周瑜,说道:“大都督,请慢用。”

    “这是什么?”周瑜闻到了一股浓厚的药味,当即问道。

    “这是药啊,是大夫给大都督开的药,吩咐大都督一定要按时喝药,只有这样,大都督的病情才能好转。”周泰说道。

    “你才有病呢,本府一点病都没有,要喝你喝,我才不喝呢。对了,昨夜黄忠兵马退去了没有。”周瑜忽然想起了这件事,便急忙问道。

    975水源之困

    周泰略有点迟疑,思来想去,还是将事情隐瞒了下来,只淡淡地说道:“大都督,黄忠一听到我们撤军了,也就撤退了,大都督请安心养着,半个月内,切勿再受到任何刺激了,否则的话……”

    “幼平,你我相识多年,你老实告诉我,昨夜黄忠到底有没有出现?”周瑜又不是傻子,自然能够看出其中端倪,便打断了周泰的话。

    周泰急忙单膝下跪,抱拳说道:“大都督恕罪,末将并非有意隐瞒,只是……”

    “呵呵呵,无妨,你且起来,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也不会追究,如果要追究的话,责任在我,是我太轻易相信高麒了♀个小子,跟他父亲一样奸诈,他又是皇长子,一旦被立为了太子,以后成为了皇帝,那我们吴国肯定不会落到什么好处。幼平,高飞一共有几个儿子?”周瑜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希冀,忽然想出了一条妙计。

    “据末将所知,高飞一共有五子三女,大都督,你问这个干什么?”周泰略有不解地问道。

    周瑜的脸上露出了一抹阴笑,说道:“派人到华夏国打听一下高飞五个儿子的情况,记住,此事一定要秘密进行,我要知道高飞五个儿子的详尽情报。”

    周泰抱拳道:“是,大都督,末将这就吩咐下去,只是,这碗药,还请大都督喝下去,对大都督的恢复有帮助。”

    “我压根没病,喝什么药?”

    “可是昨天大都督吐血坠马……”

    “呵呵,连你都被骗到了,更别说是高麒和张辽了,他们肯定会以为我周瑜是心胸狭窄之人,如果昨天我不那样的话,我岂不是成为了众多将士的笑柄?我只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

    “大都督,你真的没事?”周泰又瞅了瞅周瑜,见周瑜面色略显得苍白,狐疑地问道。

    “去吧,我的确没事。”

    “那……幼平告退!”周泰像是体会到了什么一样,抱了一下拳,便缓缓地退出了房间,顺带着把门给关上了。

    周泰退走之后,周瑜急忙咳嗽了几声,捂着胸口脸色十分的难看,急忙端起那碗药,咕嘟咕嘟的便将药给喝了下去,喝完之后,便一脸苦笑地道:“周公瑾啊周公瑾,枉你聪明一世,没想到却被一个黄口小儿骗的如此不堪……”

    ………………

    漠北。

    高麟、太史慈、司马懿等七万大军驻扎在这座无名的小山上已经差不多两天了,两天来,大军休整的也差不多了,伤兵也得到了很好的医治,鲜卑人更是没有再来打搅过他们。

    可是,情况却不容乐观,司马懿所押运的粮草已经所剩无几了,最多还只能维持一顿饭,另外这里还严重缺水,在这种环境之下,宁可没有吃的,也决计不能没有喝的。人畜都需要水源来维持生命,没有了水,那么离死也都不远了。

    中军大帐里,高麟焦急的踱着步子,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派出去一部分斥候,可是被派出去的斥候却没有一个回来的,陆陆续续算下来,已经差不多派出去三百名斥候了。

    大漠、戈壁、孤山,华夏军第一次碰到了这样严峻的难题,以前征伐西羌的时候,至少还可以掠夺羌人种植的谷物,可是这里,只有一片不毛之地,食物、水都相当的匮乏。加上远离华夏国的本土作战,深入鲜卑境内长达八百里,即使从国内运来粮食,也不可能会即可抵达。

    “什么时候了?”高麟如果热锅上的蚂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问一下自己的亲兵。

    “启禀王爷,已经快午时了。”

    “两天了,整整两天了,为什么派出去的斥候一个都没有回来?情报部到底是干什么吃的,镇国公是怎么选拔这些斥候的,真是一群废物!”高麟盛怒之下,一巴掌便拍在了面前的几案上,由于用力过大,那个小几案直接被拍成了两截,摆在几案上的东西全部洒落了下来,弄得一地狼藉。

    华夏国的情报部向来以情报准确出名,是高飞最忠诚的嫡系部队,专门负责搜集情报。可是自从第一任情报部的尚书卞喜死后,贾诩卸任枢密院太尉一职,降为情报部的尚书,情报部在贾诩手中经过一系列改革,更加的完善了,也更加的快捷、保密了。加上有宗预从旁协助,贾诩做起来也更加的得心应手,事实上,情报部自从贾诩接手后,从未有过此种情况发生。

    此次西征,贾诩还专门为高麟挑选了最为精锐的斥候部队,可以说,此次西征西域能够取得很好的胜利,一半的功劳都在这些斥候部队身上。但是今天,三百名斥候被派出去却没有一个人返回,那么这其中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三百名斥候已经全部身亡,否则的话,按照情报部的一贯做法,必然会在短时间内传回消息。

    高麟的亲兵看到高麟如此的生气,也都不敢吭声,侍立在那里,静静地等候着。

    “去把情报部左侍郎宗预叫过来!”高麟思来想去,觉得情况不妙,在这样的危险地带上,如果失去了情报,那么自己就只能做聋子、瞎子,甚至无法摸清鲜卑人的下一步动作。

    不多时,身为情报部左侍郎的宗预跨进了大帐,见到高麟之后,便跪拜道:“微臣宗预,叩见大将军王。”

    “免礼!宗侍郎,本王已经派出去三百名斥候了,两天时间内,竟然没有一个人返回,这种情况甚是少见。你是斥候出身,论功夫也是随军斥候中最厉害的一个,不到万不得已,本王不会让你轻易涉险。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本王想请你出去走一遭,你可愿意?”高麟问道。

    宗预想都没想,当即抱拳道:“微臣将万死不辞,必将竭尽全力为王爷办好这件事,也会彻底查清楚此事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微臣部下去而不归的真相。”

    高麟道:“很好。你骑着本王的汗血宝马去,可日行千里,我军粮草只能供一餐饭,天黑之前,必定要回来报给本王。”

    宗预道:“诺!”

    高麟让亲兵牵来他的坐骑,那是一匹从大宛的汗血宝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耐力十足,全身通红,四蹄健壮,身材高大,奔跑起来宛如一条游龙,故高麟赐名“赤龙”。

    宗预骑上赤龙,快马加鞭,直接驶离了大营。

    时值正午,烈阳高照,宗预骑着赤龙一经离山,便快速的使劲了戈壁上←个戈壁经过一上午的烈阳暴晒,地面温度极高,热气蒸腾,热浪扑面而来。不多时,宗预已经是汗流浃背,而坐下赤龙更是汗如雨下,那汗水鲜艳异常,像是鲜血一样,汗血宝马,确实并非浪得虚名。

    宗预骑着赤龙向升龙城方向奔驰而去,大约行了二十里,已经觉得口干舌燥,嗓子冒烟,而坐下赤龙也是伸出舌头以便散热。

    宗预放慢速度,四下里张望,但见周围都是一片无垠的戈壁,连个取水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继续忍耐着向前走。

    又陆续走了十里多地,宗预便瞅见前面有一座小山丘,山丘呈现出弧形,周围有几棵仙人掌,还有几株茂盛的树,他久在野外,求生本领高强,按照自己平生所知道的野外求生本领,便知道那附近一定有一处水源,否者的话,树木怎么会如此茂盛。

    于是,宗预策马扬鞭,快速奔驰而去,快要抵达时,果然看见一处小小的水沟。他兴奋不已,急忙奔到了地点,翻身下马,快速地跑到了水边,正要用手捧着水去喝,忽然听见一声箭矢破空的声音从背后飞来,他情急之下,急忙躲闪过去,一支黑色的羽箭迅速的射进了水里。

    箭矢刚一入水,宗预便见箭矢被里面的水给腐蚀了,立刻化为乌有,当下心中一阵胆寒,冷汗惊出沿着背脊滚滚而下。

    宗预回过头,看到后面的戈壁上趴着一个人,身上被黄土所埋,手中拿着连弩,目光呆滞,已经是奄奄一息了,身上露出来的衣衫,正是华夏军的服饰,而且那张脸他也认识,正是他的同乡李大牛,他急忙快速跑了过去。

    李大牛离宗预足有五十米远,见宗预跑了过来,便露出了一脸的笑容,用尽全身力气,嘶哑地喊道:“终于等到了……”

    宗预跑到李大彭边,一把将那个人搀扶住,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其他人呢?”

    李大刨奄一息的道:“大人……其他人都已经死了,鲜卑人……鲜卑人在方圆七十里内的水源里全部投放了毒药,其毒厉害非常,人畜只要沾着即死,不消一个时辰,便可化为乌有……属下侥幸没有砰那水源,但也已经快不行了,只是属下任务尚未完成,回去时遭到鲜卑人的暗算,拼死才躲过一劫……属下……属下已经探明此地暗河,只需在暗河之上掘地三尺,便可取的水源……”

    “大牛,你坚持住,我这就带你……”宗预急忙抱起了那名自己的部下,话还没说完,那名斥候就已经咽气了,他悲愤之下,大声地叫了出来,“大牛!”

    976仲达献计

    傍晚时分,晚霞漫天,高麟站在帐前,仰望着整个寂寥的天空,静静地等候着宗预的归来。

    过了大概一个时辰后,暮色四合,天地间已经是一片朦胧,高麟仍然不见宗预归来,不禁心里有了一些的。

    正在他焦急地来回走动时,忽然人报宗预归来了,高麟便亲自出迎,见宗预风尘仆仆的,将其迎入了大帐之中,便道:“宗侍郎,辛苦你了。”

    宗预道:“王爷,微臣幸不辱命,已经探明地下暗河的走向,只要掘地三尺,便可有泉水涌上来№外,那三百名斥候已经全部遭到了不测,鲜卑人到处投毒,是想把我们逼死在这里。”

    高麟听后,面上有些动容,说道:“宗侍郎放心,你的部下不会白死的,等到援军一到,我定然要让那些鲜卑人血债血偿!”

    话音落后,高麟便让人送宗预下去休息,宗预则拿出了暗河的走向图,献给了高麟。高麟便让手下人拿着这幅图去掘地三尺,这样一来,在这边戈壁上,他就不会再的没有水源了。

    左军营寨里,太史慈还在安心的养伤,看到太史享端来了一碗清凉凉的水,便问道:“哪里来的水?”

    “父亲,大将军王已经找到了水源,我军再也不用愁没有水喝了,只是,现在没有了粮食,恐怕要挨饿一段时间了,等到援军抵达后,我军便可以反击了。”太史享端着那碗水,对太史慈说道。

    太史慈随即喝下了那碗水,一解燥热的心情。

    “大将军,王爷派人传唤大将军,说有要事相商。”侯成从外面走了 进来,抱拳说道。

    太史慈点了点头,淡淡地说道:“享儿,扶我起来,王爷传唤,必然是想商议如何对付鲜卑人,看来王爷是等不到援军抵达了……”

    太史享搀扶着太史慈,一路走到了中军大营里,见中军大帐里高麟汇集了诸多将领,便知道将有大事发生了。

    太史慈走到帐前时,高麟亲自出迎,搀扶着太史慈入座,对太史慈显得甚为恭敬。之后,高麟回到座位上,朗声说道:“现在,战前军事会议正式……”

    “等一等……”太史慈遍览诸将,唯独没见军师司马懿,便不由得心中产生了一丝疑惑,问道,“王爷,请恕臣冒昧,怎么不见司马仲达?”

    高麟听到司马懿的名字,脸上便略显得有些不喜,但是太史慈是军中宿将,又是华夏军的一大中流砥柱,他又怎么能不给面子呢。他想了想,这才说道:“司马仲达有病在身,未能亲至,待会后,派人传达会议内容即可。”

    “司马仲达参见王爷,见过各位将军!”司马懿突然出现在了中军大帐外面,一袭墨色的长袍,看上去极为的儒雅。

    高麟脸上有些不光彩,司马懿的突然出现,倒是让他吃了一惊,因为他根本没有派人通知司马懿。原因很简单,他一直认为司马懿是高麒的老师,上次问计于司马懿,司马懿说了等于没说,让他很不高兴。一个人要是讨厌起另外一个人来,无论对方做什么事情,他都会觉得很讨厌。

    恰恰高麟就是如此的讨厌司马懿,认为司马懿是故意不帮他,才让他不得不写信给郭嘉,催着张飞等人快点抵达这里。

    “仲达不是有恙在身吗,怎么还亲自到来?”太史慈并不知其中缘由,以为高麟说的是真话,便问道。

    司马懿笑了笑,说道:“仲达昨日有恙,夜晚睡了一觉,现在已经好多了□爷,既然我的病都已经好了,请问是否可以参加军事会议?”

    “你是巡检太尉,军师,军机要事,自然要参加。来人啊,给司马大人看座!”高麟心中不喜,但是脸上还是表现出来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朗声说道。

    手下人立刻抱出了一个胡凳,直接放在了高麟的右手边,司马懿这才大摇大摆地当着众人的面走进了大帐,然后一屁股坐在了新的座位上,并且一脸和气地抱拳对高麟道:“多谢王爷赐座。”

    高麟白了司马懿一眼,并未做任何的理会,便朗声说道:“既然人都已经到齐了,那么会议就开始了。如今我军虽然解决了水源问题,但是粮食依然相当的匮乏,大家现在都在饿着肚子,那滋味想必也不好受吧。鲜卑人全部龟缩在了升龙城内,对外坚壁清野,一个牧民都没有,更别说成群结队的牛、羊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趁着大家的体力都在,强攻升龙城;二是迅速撤离此地,以待援军。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尽管说出来。”

    太史慈首先说道:“我军兵行险地,久战不宜,不如暂时退去,然后再另作打算。”

    高麟点了点头,但是没说话,犀利的目光却一直在注视着司马懿,这个一直被他父皇所器重的青年,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司马懿迎合着高麟的目光,淡淡地笑了起来,缓缓地说道:“微臣以为,此时此刻,我军已经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龙城是鲜卑人花了十年心血才营建出来的一座城池,城池坚固无比,而且城中尚有二十五万鲜卑人的大军,我们才七万,就算强攻,也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司马懿,请注意你说话的方式,不要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高麟略有怒意地说道。

    司马懿道:“王爷,微臣说的都是实话,微臣也只会实话实说。其实,要攻克升龙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围城。不过,要围城的话,必须要有等量的兵力甚至是三倍以上的兵力才可以奏效。如此看来,即使援军抵达,要围城的话,也是万难。可是要说退兵的话,那就更加不行了∫不说王爷在皇上面前打了包票,就连大将军也是如此,说一定会让鲜卑臣服于我华夏国,如果就此退兵,只怕王爷和大将军的脸上都会没有光彩。更重要的是,我军马匹已经死去大半,若退兵的话,鲜卑人追击过来,那么那些没有马匹的士兵将必然会成为鲜卑人的刀下亡魂。所以,强攻升龙城是不智,而撤退则是不利,进退两难……”

    高麟听后,不禁皱起了眉头,此次西征,动用大军三十万,分兵三路,高麟更是在高飞面前打了包票,作为此次西征的总指挥,他不能败,也不可以败。

    太史慈和其他人听完司马懿的这一席话,也是颇为赞同,但是同时众人也深深地陷入到了思考当中,进退两难的地步,那么这七万大军难道就要在原地活活饿死吗。

    终于,太史慈忍不住了,问道:“仲达,你既然说进退两难,难道我军就原地不动了吗,如果援军一日不抵达,我们就要在这里一日吗?万一援军中途遇到什么事情,耽误了行程,那我军岂不是要被活活的饿死了吗?你既然能分析的如此透彻,必然有办法。当日我未曾听你的建议,以至于沦落到此种地步,致使三万多将士惨死在鲜卑人的铁蹄之下。你要是有什么好计策,尽管说出来,我想王爷也会毫无顾忌的听取你的建议的。”

    司马懿咧嘴笑了笑,看了高麟一眼,问道:“王爷,如果仲达真有办法解此尴尬局面,王爷是否会用仲达的建议?”

    高麟道:“你是我华夏国的人,如果有好计策,本王自然会用。”

    司马懿笑道:“有王爷的这句话,仲达就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了。”

    “别卖关子,快说你的计策!”高麟急道。

    司马懿当即便说出了自己的计策,在场的人听后,都觉得这是一个妙计,纷纷赞同。

    高麟听后,便板着脸问道:“此计虽妙,却是一步险棋,如果失策了的话,大军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司马仲达,如果这中间出了什么岔子的话……”

    “如果此计不成,司马仲达愿一力承碉责,以死以谢天下!”司马懿知道高麟的意思,便抱拳说道。

    高麟听司马懿如此说了,还有什么理由不用。他虽然不喜欢司马懿,可是也不至于让司马懿这样白白死去,当即说道:“既然你都这样说了,本王还有什么可疑虑的。不过,如果此计不成功,就算你死一万次也不够恕罪的。”

    于是,高麟便下达了命令,今夜连忙拔营起寨,大军向升龙城挺进。

    升龙城内,灯火通明,大单于轲悟能正在欣赏着曼妙的歌舞,周围坐着的全是鲜卑的王贵,每一个人的怀中都抱着一名美女,正在尽情的亵玩。

    “启禀大单于,华夏军有消息了……”

    轲悟能听后,立刻便将身边的女子赶走,面容上显出一丝严肃,朗声道:“都退下!”

    于是乎,歌姬、舞姬以及奏乐的人全部退下,本来的祥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那些王贵也立刻变得紧张兮兮的。

    轲悟能道:“讲!”

    977放火烧山

    “启禀大单于,华夏军突然兵分两路,一路由大将军王高麟率领,共一万骑兵,一直朝西北方向去了,不知道意欲何为№外一路由仍有虎翼大将军太史慈率领,正在缓缓后退。”

    轲悟能听完之后,不禁自言自语地问道:“华夏军这是要撤退了?”

    来不及细想,轲悟能当即站了起来,厉声叫道:“左大都尉!”

    “在!”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立刻站了起来,向着轲悟能施了一礼,问道,“大单于有何吩咐?”

    “即刻率领三万骑兵为前部,火速追击太史慈所部,千万不能让太史慈走出戈壁,要让那六万华夏军的将士活活的饿死、渴死在这大戈壁上,本单于率领大军随后就到,到时候采取合围之势,一举歼之。”轲悟能的眼睛里露出了一丝森寒的光芒,大声地说道。

    左大都尉听后,立刻出了大帐。在轲悟能右手边站起了一个人,自告奋勇地说道:“大单于,我愿意率领两万骑兵去追击高麟所部……”

    轲悟能不等那个人说完,便摆手道:“不必了,右大都尉随我一起出征,华夏军无粮无水,一万人又能跑到哪里去?先尽全力消灭太史慈所部的六万军队,剩下的那一万人就不足惧了。饶是他是大将军王,在这戈壁、高原、大漠之上,也必然会被我给打败。传令下去,集结所有兵力,猛扑太史慈所部,傍晚的时候,要结束战斗。”

    “诺!”

    ………………

    高麟骑着赤龙,快速的奔驰在一望无垠的戈壁上,身后的骑兵都是精锐之士,从那座不知名的山一路向西北急速的奔驰了大约五十里,这才让人停下来暂时歇息一下。

    他翻身下马,唤来身边护卫,问道:“有多远了?”

    “启禀王爷,大概有五十里了。”

    “把暗河的走向图拿来,就地掘水,让将士们先解解暑气,然后再启程。”高麟道。

    “诺!”

    将士们都已经是汗流浃背,如果再奔驰下去,只怕会人畜皆倒地不起了。此时,所有的人都下马休息,一队士兵按照暗河的走向,开始去掘地三尺,大家都迫切的等待着水源,虽然没有吃的,但是能喝饱也是个很幸福的事情。

    高麟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行走在将士们的中间,所过之处,无论是大大小小的军官,还是普通的士兵,都对他很是尊敬。大家尊敬高麟,不因为他是高高在上的大将军王,而是作为一个朋友来看待,再说高麟虽然为人略有些暴戾,但是对士兵却如同亲兄弟。

    加上高麟是从士兵做起来的,所以深刻的体会到当兵的不宜,自己一步步的高升,并未让他成为一只离群的孤雁。诚然,论个人的战斗力,高麟在整个华夏军中也是无出其右的,是继十大将军之后的新起之秀,虽然没有正式跟十大将军比试过,但是他的出色武力确实可以跻身到超一流境界。

    过了许久,暗河中的泉水喷涌而出,高麟同将士们在戈壁上洗了一次凉水澡,连同马匹也一起清洗了一下☆期解除之后,高麟便翻身上马,冲部下喊道:“上马,杀敌的时刻快要到了,今天晚上一定要在升龙城里吃上一顿饱饭。”

    一声令下,万名骑兵纷纷骑上了马背,开始折道向东北方向奔驰而去。

    高麟骑在赤龙的背上,暗暗地想道:“消司马懿的计策不会出错,否则的话,本王绝饶不了他……”

    …………

    与此同时,太史慈正指挥大军缓缓后撤,由于没有马匹,徒步前行,行程十分的缓慢。

    但是,不管再怎么艰难,太史慈都要做出一番昂扬的姿态,只有如此,才可以让自己的部下充满信心。

    “大将军,军师抽调走了所有的骑兵,只留下我们这里老弱病残,如果鲜卑人大举杀来,那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退吗?”宋宪的地问道。

    太史慈怒视了宋宪一眼,问道:“如今你还有别的什么办法吗?”

    “没有。”宋宪如实的回答道。

    “那就姑且死马当活马医,再说司马懿才智过人,前次我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以至于弄得如此田地,现在就应该充分的相信他。司马懿本来可以走,可是他没有走,这就足以证明,司马懿不会抛下这么多的军队坐视不理。再说,以司马懿的智慧,他必然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太史慈坐在一辆敞篷的马车上,对身边骑着大马的宋宪说道。

    宋宪想了想,似乎有点懂了,便问道:“大将军的意思是……”

    “不错,西征大军兵分三路,两路凯旋,唯独我们这一路受了点波折≥使本将有错,可是司马懿是这路军的军师,我们败了,他也脱不了干系,所以,他想扳回一句,而我也想依靠他扳回一句,如此这个计策能够奏效,那么在皇上面前,至少也不会受到太重的惩罚。”太史慈缓缓地说道。

    宋宪道:“大将军,我明白了。”

    “明白了最好,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在鲜卑人追上之前,务必要抵达天狼山。”

    日落西山,晚霞满天,天狼山下,是清一色尽显疲惫之状的华夏军将士,太史慈首先上山,登在高处,眺望着自己走过来的路线,但见还有些许士兵落在后面,但是在夕阳之下,一队队鲜卑人的骑兵队伍已经快速奔驰了过来。

    “快做好防御,坚守天狼山!”太史慈见状,急忙大声地喊道。

    宋宪负责指挥战斗,带着两千多连弩手护卫在山道两旁,中间放过自己的士兵,张望着外面戈壁上拼命地向前奔跑的士兵,大声地喊道:“快跑啊……快跑啊……”

    鲜卑人已经逼近了华夏军的士兵,在老远的地方便开始开弓放箭,一些落在后面的士兵被鲜卑人的箭矢射死。

    滚雷版的马蹄声在戈壁上响起,鲜卑人的铁蹄无情的践踏着前方落后的华夏军士兵,马刀出手,一颗人头滚落地上,鲜血喷涌而出,在夕阳下渲染着整个戈壁。

    “杀,给我杀,哈哈哈……”左大都尉一马当先,手中马刀已经斩落五个人的人头,身上也早已经溅上了鲜血,但是却抵挡不住他疯狂版的呐喊。

    所有的华夏军将士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被鲜卑人无情的杀戮,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冲出去,都躲在天狼山入山的道路两旁,或挽长弓,或端着连弩,只等鲜卑人进入射程范围内,便予以射杀。

    落在队伍最后面的一千多华夏军士兵很快便被茫茫的鲜卑铁骑给淹没了,尸体被铁蹄践踏的血肉模糊,他们没命似的向前狂冲,看到天狼山上的华夏军,便像是恶狼一般猛扑了过去。

    “放箭!”太史慈站在高处,大声地喊了出来。刚才的那一幕让他看心血澎湃,如果不是他的伤势未愈,只怕他也要用自己的弓箭多射几个鲜卑人下来。

    随着太史慈的一声叫喊,天狼山上万箭齐发,弓弩相间地射向了鲜卑人,而鲜卑人正在奔驰着的骑兵队伍则开始人仰马翻。

    箭如雨下,左大都尉更是身中两箭,在强大的箭阵面前,不得不宣布暂时后撤。

    太史慈所部四万人,全部都是徒步前进,除了拉着太史慈的那辆马车所套的马匹外,其余的马匹全部贡献了出来,组建了一支骑兵队伍,尽数交给了司马懿指挥,在撤退的时候,便已经秘密离开了大部队。

    现在,全是步兵的太史慈所部,必须坚守此地,只有坚守此地,才可能抵挡住鲜卑人成千上万的铁蹄。

    但是,让太史慈的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军队所携带的箭矢到底能够撑多久,因为每一次射出去的箭矢,都在一万支以上。

    看到鲜卑人暂时退却了,太史慈便下令道:“传令下去,所有人都要珍惜自己手中的箭矢,争取一支箭矢射死一个敌人,不要浪费箭矢,坚持到底,我们最终会胜利的。”

    暮色四合,轲悟能率领鲜卑大军抵达了天狼山下,见左大都尉久攻不下,又死了那么多人,便下令放火烧山,要将华夏军彻底的烧死在天狼山上。

    鲜卑人多达二十多万,轲悟能分出十万大军围绕着整个天狼山,然后同时点燃天狼山上的荒草,火势瞬间便起来了,在落日的余晖下,天狼山周围是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太史慈见鲜卑人放火烧山,便下令士兵构建一堵防御墙,用岩石、沙土、沙砾堆积成一道战壕,以免保护住战壕以内不受到火势的侵扰。

    这天狼山是荒山野岭,在戈壁上也很常见,周围植被多时戈壁上的一些耐旱作物,一经大火烧着,便烧的很旺,所以要想构建一道壁垒,也极为不易,以至于不少士兵被迅速蔓延的大火烧伤。

    “哈哈哈……我看你们还不死,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又被大火包围,我看你们究竟能坚持到什么程度。”轲悟能开心地说道。

    (ps:十分感谢小舒米123这位书友,昨日竟然激丨情澎湃的为本书投了一万五千张贵宾票,笔者在这里坐下答谢№外,本月旅游回来后,积压的工作量比较大,又正值年底,所以比较忙,以至于更新很慢,望广大书友见谅。)

    978箭如雨下

    大火笼罩着整个天狼山,滚滚的浓烟冲天而起,遮挡住了那炙热的烈阳,像是一层厚厚的乌云压在了天狼山上一样。

    天狼山上三万八千多名的华夏军将士都被浓烟熏得猛烈的咳嗽,不得不伏在地上,掩住鼻子≯睛已经被烟熏得睁不开了,构建起来的壁垒虽然有效的阻挡了火势的蔓延,但是这滚滚的浓烟却无法阻挡,任意的在天狼山上空恣意着。

    围住天狼山的十万鲜卑人都乐的屁颠屁颠的,这又是火烧,又是烟熏的,足够让他们不费一兵一卒便可以惩治这些华夏军的将士。

    轲悟能骑在马背上,眺望着前方的大火,冷笑了一声,便下令道:“传令下去,所有围山的族人全部朝山上放箭!”

    左大都尉的胳膊上缠着一根绷带,听到轲悟能的话音之后,便立刻兴高采烈的向前奔驰,快马奔至到了天狼山下,对鲜卑各部族的将士们下令道:“大单于有令,全军放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