镆膊幻獗锲br>
好在这时护士喊了修红的名字; 修红起身进了大夫的听诊室。
给修红检查的大夫姓田。 修红在怀孕十二周的时候; 由安和陪着来见过她。 当时修红就认出她是两年多前帮大表嫂小袁检查的那个大夫。 当时田大夫是苏维嘉的朋友吴浩介绍的。 不过田大夫记不起修红了。 修红没和她提起前情; 就当没那么回事。 和苏维嘉有关的人和事; 修红都会自动忽略。
从医院回来; 修红有些累。 这些天她的情绪都不好。 天天在别人幸灾乐祸的眼光中强装清高; 已经疲惫不堪了。 今天去医院偏还遇到张松他们; 让松妈一顿冷嘲热讽。 更让她沮丧。 也没有什么胃口; 呆呆地坐在沙发上发愣。
正在这时; 有人敲门。
修红拖着疲惫的步子去开门。
门口站着的是苏维嘉。
82 有些无奈
苏维嘉是前一日从法国回来的; 到了机场以后; 司机把他直接接到公司里去了。 忙到晚上才回到奶奶家。
苏维嘉见到奶奶; 开口便问修红的情况怎么样了。
奶奶不敢马上把修红怀孕的消息告诉他。 如果告诉他; 以他的脾气; 怕是要连夜就赶到c市去。 奶奶只是说; 修红现在状况还好; 妈妈在c市陪了她一个多月; 把她的生活安排好了才回来。 修红现在也三天两头给家里打电话; 听上去情绪不错。
苏维嘉说:“明天我想去c市看看她。”
奶奶一听; 忙问:“明天什么时候去”
苏维嘉:“明天下午吧。 上午有个重要活动; 我必须要到场。 等忙完了; 我就直接开车过去。”
奶奶忙说:“那你去之前; 先来我这里一下; 我上午给红红煲个汤; 你带给她。”
今天; 一上午; 奶奶和宋姨忙着去市场; 买了只乌鸡; 回家来给煲了一罐乌鸡汤; 放进保温瓶里。 下午一点钟; 苏维嘉来了。 奶奶把保温瓶给他; 又拿出一个包裹来;里面有银耳; 枸杞; 红枣; 冰糖。 奶奶对苏维嘉说: “告诉红红; 让她自己炖点银耳汤; 补补身子。”
不过修红怀孕的事; 奶奶一句也没有提。
苏维嘉到山景小区的时候已经快六点了。 把车停在楼下; 自己上楼敲了敲门。 屋里没有动静; 知道修红还没回家; 他便回到车里等着。 过了一小会儿; 看见修红远远地从小区大门过来。 比暑假时看见她的时候; 似乎稍微胖了一些; 走得比较慢;步子有些拖沓。 有些疲倦的样子。 等修红走近了; 苏维嘉就觉得她看上去有些不对劲; 难道一个多月没见; 就陌生了 苏维嘉本来想走出车去招呼修红的; 现在却坐在车里不动了;两只眼睛盯着越走越近的修红; 想要研究出个究竟来。
修红那会儿满怀心思; 并没有注意到楼前停的车; 更没有注意到车里的苏维嘉。 等修红转身上阶梯进楼门的时候; 苏维嘉从她的侧面看到她微微有些凸出的小腹时; 才猛然悟过来了: 她怀孕了。
不知是太震惊了; 还是太激动了; 苏维嘉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他眼睁睁地看着修红消失在大门里。却不知如何好。 她怀孕了 她怀了他的孩子; 他们离婚了; 但她却把孩子留下了。 这太让人激动了。 有几个月了 妈妈知道吗 奶奶知道吗 苏维嘉本能地去拿手机要问问她们。 转眼一想; 她们肯定知道了。 要不为什么妈妈会在这里陪了红红一个多月 为什么奶奶要给红红炖鸡汤; 带补品过来 既然她们知道了。 为什么不带她回家 把她一个孕妇一个人留在这个城市; 谁来照顾她 不行; 不能再让她一个人呆在这里。
苏维嘉胡思乱想着; 便出了车门。 提着奶奶给带来的东西上楼了。
修红开开门。
没想到站在门口的是苏维嘉。
修红一手把着门; 愣愣地站在门口。
“红红;” 苏维嘉低声叫了一声; 心里已经充满了说不出的怜爱。
修红面无表情看了苏维嘉一眼; 转身进了客厅。 懒懒地靠在沙发上。
苏维嘉跟着进来; 把带来的保温瓶和包裹放在茶几上; 然后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坐下。
“奶奶让我带点东西给你。 保温瓶里是乌鸡汤; 奶奶今天上午煲的; 要不要我现在帮你热一下”
修红看了一眼保温瓶; 摇了摇头; 没有说话。
“这包里面是银耳; 红枣什么的; 奶奶说每天喝碗银耳汤可以补补身体。”
修红依然沉默不语。
苏维嘉怔怔地看着修红; 问: “你怀孕几个月了”
半晌; 修红吐了三个字:"四个月."
苏维嘉心里默默地算了一下,应该是那天对她用强的时候留下的。 他看着修红这样,不知应该是后悔还是庆幸 心里充满了对修红的疼爱:“让我来照顾你好吗 这个时候; 我必须和你在一起。”
“不用; 我自己能行。”修红淡淡地说。
“红红; 这个时候不是逞强的时候。 就算你不原谅我; 也没关系。 我只是想照顾你; 帮你一起来孕育这个孩子。 这个时候我有这个责任和你在一起; 我是孩子的父亲。” 苏维嘉急切地说。
“你就是想当父亲; 也要等这个孩子生出来再说吧。” 修红冷冷地说到。
苏维嘉被噎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想了想; 接着说: “红红; 不管你怎么说; 你怎么恨我; 我都理解; 但是这个时候; 你一个人生活是不行的。 我不能丢下你不管。”
“我既然决定生下这个孩子; 我就自己能对自己负责; 从来没有想过要从你那里得到帮助。 如果我觉得我自己照顾不了自己的话。 我可以选择不要这个孩子。” 修红说着缓缓地站了起来; 看了看茶几上苏维嘉带来的东西; 说: “谢谢你帮我带来这些东西; 奶奶那里; 我会打电话谢谢的。 我累了; 要去躺一会儿。”
修红走到客厅门口的时候; 停了下来; 又加了一句:“你走的时候; 请帮我把门关上。”
变相逐客令。
修红的确是累了。 经过这么多事; 她现在不太确定当初决定留下这个孩子是不是对的。
虽然在做这个决定之前自己也划算过; 无论是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经济状况; 应该能应付得过来。 可是现在才是开始; 她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坚强。 虽然一向来我行我素惯了; 但是还是没有冷静到可以忽略一切外界的风吹草动。 难怪婆婆不放心自己。
修红躺在床上; 闷闷不乐。 听见楼下有轻轻关门的声音。 他应该离开了。 修红心想。 自从决定留下这个孩子以后; 她就明白了自己和苏维嘉之间; 再也不可能断得干干净净了。 苏维嘉总有一天会知道; 会来到她面前询问孩子的事情。 她没有想好怎么应付他。 但是有一点确定: 她做不到一笑泯恩仇; 为了孩子抛弃前嫌; 然后携手重建家园。 实际上; 她内心里仍然恨他; 如果不是他; 自己何至于到这种为难的地步。 她不想再和他有任何交际。 当初她想放弃这个孩子;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不想以孩子为借口和他再有任何联系。 这个原因甚至大于担心孩子对自己的拖累; 自己能不能给孩子的一个好的未来。 所以在他再一次出现在她的面前的时候; 她最先要他明白的就是:留下这个孩子; 和他无关。
其实怎么可能断得那么干净 如果没有留下孩子; 或许可能。 可现在
不知道当初决定留下这个孩子是对是错
这时; 家里的电话响了。
修红起身拿起电话; 来电话的是“榆阳酒家”周婆婆。
周婆婆问: “红妹子啊; 你今天晚上吃饭了没” 周婆婆是按照榆阳的称呼女孩子的习惯来叫修红的: 就是在女孩的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后面加妹子二字。 修红小的时候; 外婆家的邻居都这样叫她。 多少年以后再次听到这个称呼; 修红觉得非常亲切。
“红妹子; 你想吃点啥 我一会让人给你送过来。”周婆婆还在电话中继续询问。
修红这才想起今天没去周婆婆那里; 也没和她打招呼。 修红一般是下班了直接去“榆阳酒家”。 有时候在那里吃完了再回家; 有时候是和他们说好了要吃什么; 过一会儿; 周婆婆的儿媳妇会送到家里来。 如果修红哪天不去吃饭; 就会提前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他们。 今天修红因为有心思; 不知不觉直接回家了。 也忘了给他们打招呼。
修红连忙回答: “周婆婆; 对不起; 我忘记给您打电话了。 今天我不去你那里吃饭了。 家里给我带了鸡汤来了。 我一会儿自己下点面条就行了。”
“你自己行不行 要不要我给下好面条送过来。” 周婆婆不放心地问道。
“不用了; 家里还有点面条; 我自己下就行了。”
“那你还要点泡菜吗”
“家里还有; 上次从您那里拿的还没吃完。 谢谢您了。”
收了电话; 修红缓缓地下了楼。 客厅里; 苏维嘉带来的东西还放在茶几上; 在保温瓶旁边多了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一些名字和手机号码。 那些人都是苏维嘉在c市的朋友; 修红和他们见过; 其中就有附一医院的吴浩。 修红自然明白苏维嘉的意思。 如果自己需要打上面任何一个手机号; 他们都会马上过来。
修红把那张纸依旧放在茶几上。
苏维嘉的车依然停在楼下; 他坐在车里; 已经不似刚才那样仓促; 慌乱。 他开始认真地考虑现在修红的状况。 然后需要做一些相应的安排。 修红的刚才的反应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她这样一个 “宁为玉碎”的性格; 怎么会轻易接受他的帮助 可是这一次; 他不能随着她的性子来。 即使她不能接受他; 他也必须为她做些什么。
刚刚和妈妈通过电话; 了解到妈妈对修红的安排。 现在; 他必须去“榆阳酒家”看看; 和那个周婆婆谈一谈; 了解一下修红的近况。
“榆阳酒家”不是很大; 现在已经过了吃晚饭的时候; 但饭店里的人依然很多。 看来这个饭店经营得不错。
苏维嘉进去; 一个女服务员迎了上来。
“你们这里有包间吗” 苏维嘉问。
“有; 我去看看有没有空”
过了一会儿; 服务员回来说: 正好有一间还空着; 问苏维嘉一共有几人。
“就我一个人。” 苏维嘉说。
服务员疑惑着; 但是还是把他迎进了包间。 端茶; 送水之后; 服务员递上菜单: “先生; 您想要点什么”的
“现在不忙; 先打听一下; 你们这里的老板是姓周吗 从榆阳来的”
“是。”
“你去把你们老板请来; 就说c大修老师的家里来人了; 想见他一面。”
“修老师 ;哦; 您是红妹子家的人啊 我去叫我婆婆。”原来这位服务员是周婆婆的儿媳妇。
不一会儿; 周婆婆来了;不愧为是老板娘; 见面笑三分: “说是红妹子家来人了。 稀客啊。 您是她娘家人还是婆家人啊”
“您好; 我是红红的丈夫。 ”苏维嘉自我介绍道。
“哦; 是红妹子的一家人啊; 你从外国回来了”
当初安和和周婆婆谈的时候; 并没有把修红和苏维嘉离婚的事情说得很明白; 只是说修红的丈夫现在在国外; 不能照顾修红; 所以委托周婆婆照顾一下修红的饮食。
苏维嘉含糊答应了一声; 便问起修红最近的情况。
周婆婆说: “红妹子天天下班了就过来; 想吃什么就要什么; 我这个小店的饭菜她还吃得惯; 所以也不麻烦。 她要是下班那会儿不想吃呢; 我就让她先回去; 等她饿了再让我家媳妇给她把饭菜送去。 我对她说了; 都是榆阳老乡; 她娘家人不在身边; 就当我是她娘家人了。 想吃什么就说; 我这小店有的尽管拿; 没有的呢; 我派人给她买来。 红妹子人也随和; 还真没拿我当外人。 前两天她说喜欢我家的泡菜; 我就让她端了一碗回去; 让她吃完了再来拿。 还有一天; 她说想吃鸡蛋羹; 我让厨房给她蒸了一大碗; 刚端上桌; 她只闻了一下; 就犯恶心了; 跑到厕所吐得稀里哗拉。 我还以为厨房用了臭鸡蛋; 自己尝了一口; 啥事也没有; 她说就是受不了那味道。 后来啊; 只要她在这里; 连伙计们端鸡蛋汤; 我都让绕着点; 生怕再惹着她了。”
“她一直都吐得很厉害吗” 苏维嘉不无担心地问。
“她就吐了那一会; 也不知和那碗鸡蛋羹犯得是什么冲。 这怀孕的女人啊; 说不准想吃啥不想吃啥。 我记得我怀我儿子那阵; 大半夜醒了; 突然想吃馒头; 你说我一个南方人; 一辈子不爱吃面食; 可那天晚上就是想吃啊。 不吃睡不着觉。 我就一脚踹醒我老头子。 非逼着他去买。 你说大晚上的他去那里买 骑着车出去转了一圈; 没买着; 我就不依不饶啊。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 他给我买回来了; 我就吃了一口; 心里踏实了。再不想吃第二口。 就这么怪; 所以啊; 这女人怀孕; 是个大事; 家里人还真不能省心。”周婆婆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苏维嘉一眼。
关于修红; 周婆婆心里不是没有疑虑的: 一个怀孕的女人; 自己一个人住着; 没有人在身边照顾。 婆婆看上去是个好婆婆; 对她也蛮关心的。 可为什么不能自己照顾媳妇 后来; 从陆续和修红聊天中; 周婆婆才知道婆家隔得远; 婆婆有工作; 不能天天呆在修红身边。 那么娘家人呢 修红从来没有提起过。 这个当丈夫的; 到了; 今天才露面; 就算你在外国照顾不到; 现在你回来了; 总算要尽点力了吧。
苏维嘉哪能听不出周婆婆话里有话; 可是他有苦说不出。只好假装没有听懂; 从口袋里套出一叠钱来递给周婆婆: “这是我代替红红给您交的伙食费。”
周婆婆不收: “红妹子的婆婆已经给我钱了; 她哪里吃得了这么多”
“您收下吧; 麻烦您了。” 苏维嘉坚决地把钱推给周婆婆; 然后走了。
听了周婆婆的话; 苏维嘉心里对修红越发不放心了; 如果修红半夜想吃点什么; 她找谁帮她买去
无论如何; 他必须想办法离她近一些; 不能让她自己一个人呆在这个城市。
83 安心
下午; 方教授给修红打了个电话; 让她去见他一下。
修红一进方教授办公室; 方教授便拿出一封信; 说: “英国那个会议的组委会把给你的邀请信寄到我这里来了。 你到底决定了没有; 十月底你去不去英国开会 要去的话; 就要开始办护照和签证了。”
修红看了看自己的肚子; 说: “我还是不去了吧。 让小郑去吧。”
关于修红十月底去不去英国开国际会议; 之前; 他们已经有了一次讨论。 方教授坚持: 只要修红的身体情况允许; 还是应该去。 在去年的专业年会上; 方教授曾经在报告中引用了修红的部分实验结果。 那部分结果引起了同行的广泛关注。 但是; 因为方教授不是te方面的专家; 所以对有些问题介绍得不是那么透彻。 这一次; 方教授是指望修红借这次的报告向世界同行们把她的工作做一个全面的介绍。 以此可以展现c大物理系半导体组的科研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 他相信; 修红的报告将会引起同行们的更广泛的兴趣; 一定会得到更充分的探讨; 从而一定会有更大的影响。 况且; 这次的会议主席史蒂文教授非常期待修红的报告。 为了使修红这次能够成行; 他作为推荐人帮助修红从青年学者基金申请了一笔费用。
“你现在怀孕几个月了”方教授问。
“四个月。”修红答。
“到十月底应该是五个半月到六个月; 坐飞机问题应该不大吧。”
“还是算了吧; 那时候我的样子也太难看了; 还是不去的好。让小郑去吧。”修红还是决定放弃着个机会。 在决定留下这个孩子的时候; 她就明白她不得不放弃这次机会。
“你说说你; 这么聪明的一个人; 怎么办这么一件糊涂的事; 这么好的机会; 多少人想都想不到; 你却这么不当回事。”方教授忍不住责备道。
这不是方教授第一次责备她了。 刚开学他们第一次讨论的时候; 方教授就毫不客气地责备过修红。 他当然不能明目张胆地让修红不要这个孩子; 只是借口安慰婚姻失败的修红; 让她在这个时候更要以事业作为精神寄托; 这样才能走出离婚的阴影。 修红对方教授其实一直都有些看法: 他对学生太刻薄; 只顾学生的科研成果; 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并不关心。 象一架榨干机一样压榨着学生。 所以方教授越是劝她; 她越是不愿意按照他的话去做。 她当时心里想的是: 我若象你期待的那样; 自然不能要这个孩子。 你恨不得我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吃饭; 不睡觉; 全部用来做实验。天天出新的结果。 你高兴了; 我真成了的名副其实的灭绝师太了。 修红不愿意自己孤老终身; 成为一个除了事业; 什么也不通的性格孤僻; 让人敬而远之的老孤婆。
“你真的决定不去了 “方教授再一次问道。
修红点点头。
“那这样吧;那就让小郑代替你去吧。 我马上把小郑喊过来 你从现在开始帮小郑准备ppt; 英文的; 还要把英语发言稿准备好。 写好了先给我看。 我改好了以后; 要小郑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另外; 你还要预备人家有可能提出的问题; 每个问题的答案都要用英语写好; 一起拿给我看。”
“要小郑自己准备吧; 他的英语挺好的。我帮忙看看就行了。”修红提议。
“这不只是英语的问题; 更重要的专业上的思考。 所有工作都是你做的; 你有你自己的思路和考虑; 这个别人代替不了。”
小郑是方教授的博士生; 是做半导体镀膜工艺研究的。 修红实验的大部分样品都是他提供的。 他本来应该今年夏天博士毕业; 但硬让方教授找借口给他延迟了一年; 要到明年夏天才能毕业。 小郑现在正为要延时毕业烦恼呢。 当他被叫到方教授的办公室; 听说要他代替修红去英国开会的消息; 一天的乌云都散了。 象是捡到了一大个天上掉下了大馅饼。 能够去英国开一次学术会议; 这是c大物理系博士生从来没有过的待遇; 就算延迟一年毕业也值得了。
不过小郑的好心情很快就被方教授破坏了。 方教授在交待他和修红准备ppt时; 不客气地说道: “ppt的第一作者是修红。 你们准备的ppt一开始就要写明: 本报告所有工作都是由修红女士负责的; 她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来参加会议; 委托我郑xx在次代替他做这个报告。”
修红看了小郑一眼; 怕他的面子上难堪; 问: “有必要写这些吗”
方教授坚持道:“这是必须的; 第一; 这是尊重你的劳动; 你虽然没有参加会议; 不等于你放弃了你的研究成果。 第二; 如果小郑的报告做得不好; 回答问题回答得不好; 人家也可以理解。 因为毕竟不是他的工作。 当然; 对你来说;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 一定要把ppt准备得特别好; 把你的工作的精华全部展现出来; 尤其是那些ebsd照片和te照片; 一定要把最好的照片展现给大家。 让大家只要一看那些照片; 就知道你的工作是多么出色; 这样小郑的报告即使做砸了; 也不会影响大家对你的工作的评价。”
然后方教授转向小郑; 声色俱厉: “你要把修红写的发言稿背熟; 一个字都不能错。 尤其是对实验结果的说明和那些照片要对应起来; 别到时候张冠李戴; 让人家听不明白。” 小郑让方教授训斥得面红耳赤; 现在才发现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是那么好吃的。 其实这仅仅是开始; 到了下个月; 方教授三番五次让他在小组会议上练习做报告; 让小组每一个人都按照修红写的提纲问他问题; 他如果回答问题出了差错; 方教授就暴跳如雷。 小郑几乎要被逼疯了; 小组的人也跟着他一起快疯了。 那个时候; 他真希望天上掉下来的这个馅饼再硬一点; 直接把他砸死完事。
和方教授又谈了一阵子; 修红和小郑便告辞了; 等修红慢慢地挪动着开始笨重的身子走到门边的时候; 听到方教授的一声叹息: “你说说你这是何苦” 方教授心里真是为修红可惜。 她是一个多么有才华的女生; 可惜的是她自己不珍惜自己的才华。 她浪费了一个向国际同行显露自己才华; 从而得到同行认同和肯定的机会。 而这种被认同对于她以后在事业上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可惜她一点都不珍惜这个机会。
现在他越来越不能理解这个女生了。 她原来是那样聪明; 能干。 而且温顺; 对自己言听计从。 即使有看法也不表现出来。 现在她依然聪明; 能干;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她越来越有主见了;越来越坚持自己的看法; 开始对自己说不了。 说实话; 这么多学生中; 还没有一个敢在他面前这样坚持的。 就连这次开会; 其实自己已经很有耐心地劝了她不要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了。 可是她居然一点也没有考虑自己的意见。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修红发现; 办公室里突然多了一个微波炉。 修红大喜; 自从怀孕以后; 修红对食堂的气味特别敏感。 暑假的时候还好; 因为人少; 气味不那么明显。 偶尔恶心; 还以为是天热的缘故。 等到一开学; 中午再去食堂买饭; 还没走到门口; 那股扑面而来饭菜加人气的味道;让她恶心地直想吐。 她就不再去食堂了。 她试过自己带过中午饭。 但是饭菜凉了; 吃了胃不舒服; 后来就不带了。 每天中午就去校园的小饭馆买点包子凑合。
“谁买的微波炉 是给我们办公室人用的吗” 修红兴奋地问梁老师。
“是。”
“太好了; 是刘教授用课题费买的 他怎么突然开恩了 太慈祥了。 一会儿; 我去买两个微波炉用的饭盒去。 明天我就可以带中午饭了。”修红说。
“别去买了; 我这儿有。”梁老师说着拿出一套饭盒; 大大小小一共有五;六个。
“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饭盒 是买微波炉送的吗 我要两个就行了; 其他的还给你。”修红说。
“都拿着吧; 都是给你的。”
“干吗都给我啊 你们不也可以带中午饭了吗 免得中午去食堂排队了。”
梁老师反问道: “刚刚方教授叫你去干什么了”
“他问我英国那个会议我还去不去。 我说不去了; 让小郑去。 他就让我帮助准备ppt。”修红答。
“你说你; 你这是何苦” 梁老师看着修红欲言又止。
上午; 梁老师意外接到苏维嘉的电话;约他午饭时见一面。 梁老师准备了一肚子话; 打算好好劝一下苏维嘉; 要他顾念修红怀了孩子的份上; 重新回到修红身边; 照顾修红; 让修红平安生下这个孩子。 可是见到苏维嘉才发现: 事情似乎不象传说中的那样; 苏维嘉为了外面的女人狠心抛弃修红; 对她不管不顾。 反而是苏维嘉对修红心有挂念;关注她的一点一滴。 梁老师把修红最近的点点滴滴都说了。 说道那些风言风语对修红的伤害; 苏维嘉皱着眉沉默不语; 半晌才问:“你说我能为她做点什么”
梁老师想了想; 就说到修红吃中午饭的事情; 苏维嘉立即说: “我给她买个微波炉放在办公室; 你说行吗 你只是别给她说是我买的。 要不依她的脾气; 她饿死也不会用的。”
两人分开不到一个小时; 苏维嘉就打发人把微波炉送来了。 除此而外; 连饭盒都一起送了过来。 梁老师看着直叹气; 不知道这两个人之间究竟发生什么了;原来好的跟蜜里调油似的; 怎么说离婚就离婚 现在说是分了吧; 苏维嘉还这么牵挂修红; 却又不直接去找修红。 如果是修红不愿意再接受苏维嘉 那她为什么有怀了他的孩子 甚至连出国的机会也不在意。
是啊; 这是何苦
下班以后; 修红照例先去 “榆阳酒家”。 周婆婆的媳妇小杨一看见修红就说: “红妹子; 我婆婆要见你; 你去包间吧; 我去喊她。 你吃什么 我一会儿给你端过去。”
修红去了包间; 一会儿; 周婆婆进来了; 手里拿了一叠钱; 开门见山地说: “红妹子; 昨天你男人来找我了; 给我这里留下这么一叠钱。 你说你哪吃得了这么多啊; 这个钱我可不能要。”
修红一听; 脸色就变了。 不接钱; 也不说话。
周婆婆看了看修红; 小心地说: “我看那小伙子不错; 挺关心你的; 昨天我一说你吃鸡蛋羹吐了; 把他紧张得什么似的。 你们小两口是不是闹别扭了 其实啊; 夫妻那有隔夜仇啊。 他要有什么不对的; 你耍耍性子; 别扭他几天; 给他提个醒就行了; 别跟真的似的; 闹得他回不了家。 你这怀着孩子呢; 身边不能没个人; 让他在你身边; 他一看你怀孕这么辛苦; 还不更心疼你”
修红淡淡地一笑: 他已经不是我丈夫了。 我们已经离婚了。”
“离婚了周婆婆大吃一惊; 她原来以为小两口吵架了; 谁也不服谁; 赌着气。 她想做个中间人; 当个和事佬。 哪知道; 比她想的严重多了。 问:“你们真离婚了 那你还帮他生孩子”
“这孩子不是为他生的; 是为我自己。”修红说。
修红吃了饭; 回到家里; 有些累了; 便在沙发上躺了一会儿; 觉得胃有些顶着了; 便换了一个姿势。 怀孕三个月以后; 饭量比原来大了。 一直要吃到有 “吃撑着”的感觉; 才能停止。 修红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肚子; 似乎要帮助消化似的。
这个时候; 修红的手心感觉到了似乎有什么东西; 在肚子里轻轻地划了一下她手心覆盖着的地方。 修红以为自己出现错觉了。 手在自己的肚皮上轻轻地压了压; 手心再一次感觉到了那儿被划了一下。 修红一惊; 坐了起来: 是胎动吗 真的是胎动吗 书上说十六周就可能会有胎动了。 真的是这样吗 修红小心地把手再次覆盖在肚皮上; 这一次什么反应也没有。 修红稍微有些失望。 为了印证刚才的感觉; 她再一次小心地躺了下来; 恢复刚才的姿势; 然后小心地在肚皮上轻轻地抚摸着。 她耐心地等了一会儿; 这一次; 她没有失望; 那个调皮的小东西再一次轻轻地挠了她的手心一下。
就是这轻轻的一挠; 让修红的心里升起一种别样的感觉; 让她真切地感受到她的肚子里真的孕育着一个和她血脉相连的生命。。 在这之前; 怀孕对她来说暂时只是一个她被迫接受的现象; 孩子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她能感觉自己身体的变化; 却不知道为何而变。 她所做的只是迫承受着自己的改变; 然后听天由命; 等待十个月她才会有机会见证她孕育的那个 “生命”。 但是她现在她明白了: 她根本不需要等那么久。 这个 “小东西”已经向她宣告他她的存在了; 迫不及待地开始和她交流了。 她们虽然还在两个世界; 却已经开始心意相通了。 这个确定让修红一个忐忑的心终于放下了。 胎动已经让她开始体会一个母亲的喜悦。 她现在不用再去想留下这个孩子是否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安下心来等待着这个孩子的降临。
过了一会儿; 安和来了电话。 修红和婆婆分享了感触到胎动的喜悦。 然后报告了办公室里有了微波炉的消息。 在这之前; 她怕老人为她担心; 并没有向婆婆提过吃中午饭的事情。 安和倒是劝她; 以后她的身体会越来越不方便; 困难会越来越多; 不管有什么困难; 不要自己扛着; 要告诉家里。 家里会帮她想办法。
然后安和问她: 国庆节可不可以回市住几天; 爷爷奶奶都想她了。
修红想了一下; 婉言谢绝; 她的借口是: 她需要抓紧时间帮小郑把ppt准备出来; 不然小郑会在方教授手里 “死”得很惨。
安和没有勉强她。 她们心里都明白; 真正的原因是修红不愿意面对苏维嘉。
过了一个星期; 安和来看修红。 带来了两个大行李箱; 里面的内容包括数套尺寸不一的孕妇装。 各式孕妇营养品; 修红笑着问安和: “妈妈; 你是不是把孕妇商店全扫荡了。”
安和只笑不语。 扫荡孕妇商店的不是她; 是苏维嘉。
国庆假日; 修红真的没有回市; 在帮小郑准备ppt。
在这个长假里; 她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84 那些人; 那些事上
国庆假期; 修红在家过的安逸。 姚烨九月份被派到北京去学习; 月底刚回来; 本来要留下来陪修红的。 修红念她和男朋友分开了那么长时间; 不能独霸她; 就把她让给她男朋友了。
一个人的生活虽然冷清; 但胜在轻松。 修红独处惯了; 并没有孤独的感觉。 况且肚子里还有一个小东西。 小东西现在的动得越来越频繁了。 修红时常用手去抚摸自己的肚子; 等待他她的反应。 而他她似乎也喜欢和修红一起玩。 有时故意捉迷藏; 修红在这个地方等他她; 他她却会在另一个 “出现”。
天气晴朗; 修红有时自己慢慢散步到超市; 买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和日用品; 中午和晚上; 她会去榆阳酒家; 周婆婆那里已经准备好了她的饭菜。
假期的第三天; 修红在家里上网找胎教音乐。 电话响了; 是小区的门卫。 说是有个人要找她; 问她放不放行 修红要问来客的名字; 那边已经换了一个人说话: “红红; 是我。”
修红听出是二嫂林竹的声音; 这可真是没有想到。 连忙说: “二嫂; 是你呀; 你在门口等我; 我下来接你。”
“你不用下来; 你跟门卫说一声就行了。”林竹说。
“不行不行; 我得下来迎接你; 这小区挺大的; 我家住的楼在里面; 不好找。”
修红给门卫说了一声; 赶紧出门去迎接林竹。 这是母亲去世以后; 修红第一次见到娘家人。 而在修红娘家人中间; 林竹是修红最喜欢; 也最谈得来的人。
修红刚到楼下;林竹已经把车开到楼下停好了。 正打开后备箱往外拿行李包。
“二嫂。”修红叫了一声。
林竹忙迎上来; 说: “让你在家里等着就行了; 下来干什么”
修红笑着不答; 伸手要帮林竹拎包。 林竹一闪: “你还是别动手了; 你这个样子; 那能拎包啊 自己也要注意点。”
两人回到家里。 林竹放下包; 换鞋。 修红忙去厨房烧开水。
“你别忙了; 站那儿; 让我看看你。”林竹进了厨房; 上下打量了一番修红: “还行; 精神不错。身体看上去也还行。 比我想象得要好。”
“你以为我会成什么样啊”修红问。
“还以为你要死要活的; 不定憔悴成什么样呢。”林竹半开玩笑地说。
“你怎么到c市来了; 就你自己来的 文天呢 你家小宝呢” 修红问。
“来看你啊。 你不理我; 我可没忘了你。 你说说; 你有多长时间了没往家里打个电话 你是不是真的以为你没有娘家了”林竹责怪道。
修红没说话。 的确; 因为母亲的死; 她对那些人是有怨恨的; 从心里已经和那些人划清界限了。
水烧开了; 修红给林竹泡了杯茶; 又往自己的杯子里续了些水。
两人端着茶杯; 回到客厅坐定; 林竹这才告诉修红: 林竹的父亲已经从榆阳调到c市了一个多月了。 林竹父母的家近期要搬到c市。 房子要简单地装修一下; 她这次来就是帮助照看装修房子的。 另外林竹和文天也准备调到c市来。
“你和文天要调到c市; 我二姑和二姑父同意吗”修红问。 修家在榆阳根深叶茂; 二姑夫一家在榆阳也有很深的渊源。 文天是二姑夫妇唯一的儿子。修红担心二姑是否舍得文天离开榆阳。
“已经和我公公婆婆商量过了。他们也同意。 我婆婆明年就要退休了。 公公离退休也没有几年了; 他在公司干得也挺辛苦的; 高层里勾心斗角的厉害。 我公公说; 让我和文天先过来把家安好。 明年等我婆婆退休以后; 他也申请退下来。 然后来c市自己办个小公司; 做点小生意。 比在公司里干要轻松。 c市毕竟是省会; 对我和文天来说在c市比在比榆阳的发展前途要好。 再说; 我希望以后我家小宝在c市长大。”当然c市的另一个优势林竹没说出来; 那就是在c市还有林竹的父亲罩着。
听着林竹说起那些修红曾经熟悉的人; 那种久违的感觉又回来了。 那些人; 修红已经很久没有想过他们了; 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象是看懂了修红的心思; 林竹问: “你难道不想知道家里现在的情况”
“他们怎么样了”修红问。
“怎么说呢 先说你爷爷奶奶吧。 你爷爷现在住在医院。 你妈妈去世的时候; 他得了脑溢血; 住了两个月医院。 所幸没有留下后遗症。 不过到了冬天; 他第二次脑溢血; 又一次住进医院; 这一次就没有那么幸运。 落下了一个偏瘫。 家里也没人照顾。 所以就一直住在医院里; 到现在已经快十个月了。”
修红的爷爷第一次出院后; 大概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会越来越糟; 有心在自己不能动弹之前回一次东北老家去看看。 但是修红的奶奶没有同意。 老太太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