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儿等把太医问的口干舌燥后,这才让人带着太医下去领赏。

    皇太极进来时,小玉儿正靠在榻上独自发笑。

    刚刚还在想着边境的皇太极,见小玉儿低头含笑的摸样立刻心情大好:“玉儿怎么了?可是碰到了好事情。”

    轻轻的瞟了皇太极一眼,小玉儿意外的没有出声,只是低头看着自己的肚子。

    作者有话要说:习惯性卡文,所以这章有些乱,希望大家见谅⊙﹏⊙b汗。

    最后手机党:

    刚刚还在想着边境的皇太极,见小玉儿低头含笑的摸样立刻心情大好:“玉儿怎么了?可是碰到了好事情。”

    轻轻的瞟了皇太极一眼,小玉儿意外的没有出声,只是低头看着自己的肚子。

    第156章 无题

    没有太在意小玉儿的异常,皇太极只是上前顿了一下这才低低道:〃玉儿等我回来,我便带你去东陵好不好?”

    “回来?”嘴角的笑凝注,小玉儿坐了起来看着站在榻边的皇太极轻声道:“大汗要去那里?”

    低头看着小玉儿,皇太极面色阴暗道:“多尔衮战败,明朝士气大增派了洪承畴过来,我不得不亲自过去。”

    低着头,小玉儿不自觉伸出左手去拽右胳膊上的袖子。

    俯身将小玉儿的手捂住,皇太极看着小玉儿笑道:“我八旗男儿大多十几岁便上战场了,我也不例外。玉儿担心什么呢?”

    总不能说她是因为刚刚得知有孕,想让他一直都陪着。这样未免有些太娇气了太不可理喻了,不太好意思的摇摇头。小玉儿抬头慢吞吞开口道:“我不担心,大汗只要早去早回便好。”

    笑着坐在榻上,皇太极将小玉儿缓缓抱住,并没有回答。此去松山攻占锦州到底要多久他其实也不敢肯定,所以他只能选择不承诺

    ……

    本来以为还有几日皇太极才会出发,但是多尔衮在|乳|峰山战败。大军失利,几至溃败的消息传来。皇太极不得不带着十三万大军立马出发。

    出发那日,小玉儿依旧高高站在大清门的城楼上。抚着肚子,看着被百官跪拜的皇太极,小玉儿一句话都没有说。

    攻打锦州的消息,已经让她明白,这次他可能真的不会很快回来了。所以她能做的只有让他少担心了。

    突然想起死去的海兰珠,想起上辈子因为她千里迢迢从松山赶回的皇太极。想起因为她朝夕悲痛言语无绪的皇太极。小玉儿看着底下的人喃喃道:〃这辈子我只愿他能平平安安,寿终正寝,这样就够了。”

    “大福晋安,大汗派奴才来问问,问福晋可还有话。”

    小全子气喘吁吁的爬上城楼,俯身看向小玉儿。

    抬头看着那个被一身正黄铯盔甲包的严严实实,正向这边看过来的皇太极。小玉儿摇摇头淡淡道:“告诉大汗我等他凯旋而归!”

    “嗻--”意外的看了镇定的小玉儿一眼,小全子立马直起了身子。

    “公公,大汗可曾交待什么给我们姐妹。”格格伊尔根觉罗氏早就盯着这边,见小玉儿不开口立马犹犹豫豫道。

    在小玉儿身后的乌拉纳喇氏看着底下似乎什么都没有听到,庶福晋颜札氏和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吴氏即便什么都没有说。但是都望了过来。

    挤出一丝笑,小全子干巴巴道:“大汗只是说宫中又要辛苦大福晋了,其他可能是大汗太忙没有顾得上。”

    伊尔根觉罗氏神色难堪起来,小全子轻轻一俯身行过礼后。立马直接下去传话了。

    站在城楼之上,看着小全子一步一步的接近皇太极。看他抬头再次望了过来,小玉儿终于没有忍住难过起来。

    轻轻的抬起手,不动声色的擦掉腮边的泪水,小玉儿笑容灿烂的举起了手。

    ……

    天聪六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皇太极带领十三万八旗在正午出发。

    天聪六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大军到底边境。大汗下令革去多尔衮和硕贝勒的封号,降为多罗贝勒令其将功赎罪。

    天聪六年农历十二月自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大军强攻松山。明守城军民抵抗异常,八旗伤亡惨重。皇太极盛怒下令重兵来盛京运送红衣大炮和火药,并下令士兵在松山城南外穿地道。

    天聪七年农历二月皇太极命和硕贝勒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等人领兵修筑义州城。令明在山海关外宁锦地方不得耕种,打算断其粮草。

    天聪七年农历三月,离锦州九十公里的义州城终于建成,义州东西四十里地,皆已开恳。

    天聪七年农历四月,盛京大金宫。在御花园的木棉树下,看着满院子的红色木棉,小玉儿再一次的俯身干呕起来。

    天聪七年农历五月初,皇太极派众将领先后攻占了锦州城外围的不少据点,后又在四面扎营来断绝锦州的对外求援。

    五月中旬,战事处于胶着状态,皇太极终于决定回一次盛京。坐在义州城的临时议事厅,皇太极等大家都到齐了才说明了自己的打算。

    看底下人心惶惶,皇太极淡淡道:“此次围攻锦州,我既然下令建造义州城,又让八旗在义州城附近四十里开垦种作。就是想打的久,想活活的拖死整个锦州。如今才刚过了半年,锦州城内无存粮,洪承畴被尚可喜几人牵制住了。一时半会应该不会有战事,我想如今留你们几个应该不会再出事吧?”

    皇太极面色不善,济尔哈朗连忙道:“大汗尽管放心,臣弟几人一定带领手下八旗把锦州围得死死的。”

    “多铎也会继续带兵攻打锦州周边的大小城池,请四哥宽心。”

    今日这里的都是自家兄弟,所以皇太极也没有太为难他们。听到他们的保证,皇太极鼓励了两句叮嘱了几句。这才看向了那个从刚才起一直都没有出声的人。

    这是他自上次将多尔衮将为多罗贝勒后,第一次主动召见他。见多尔衮一直都坐着不曾发表意见,皇太极幽幽道:“老十四,怎么一直都不出声,不会是对我这个哥哥有什么意见吧?”

    猛然抬头,多尔衮连忙跪了下来:“多尔衮只是不敢妄言怕坏了四哥的好心情,还请四哥赎罪。”

    皇太极看着多尔衮没有出声,多铎看了两人半响终究还是不忍,上前求情道:“四哥你就饶了十四哥吧,他因为几次打了败仗让大家失望,确实很自责。最近更是事事亲力亲为就怕又会出什么错,让您不快让祖宗蒙羞。”

    “哼”看着跪在面前把头垂的低低的多尔衮,皇太极冷笑道:“看来我和父汗当真是把你宠坏了,一点挫折都受不了一点委屈便一副天都塌下来的摸样。你这样叫我如何放心把这里交给你,如何信任你?”

    脸上露出喜色,听出皇太极的潜台词。多铎连忙着急万分向多尔衮看去。

    “皇太极已经知道你我之前只事,姑姑已被废去。事情紧急,还望谨慎低调。以防被捉住错处难以翻身,最好寻个错处暂时回京方是上策。”

    半年前大玉儿传来的书信历历在目,打了几次败仗都没能回京城的多尔衮。尽管此刻已经快受不了众人的藐视和轻蔑,尽管已经快被周遭的眼神和流言碎语逼疯了。尽管此刻心中已然蠢蠢欲动,但是咬着牙没有出声。

    坐在多铎对面的鳌拜,济尔哈朗等人都露出疑惑之色,就在众人以为皇太极又会发怒时。

    皇太极突然直接走了下来,亲自将跪着的多尔衮扶起。

    “你啊,知错就好。何况一次成败怎能定英雄,父汗,我,还有你的几个哥哥那个没有打过败仗。我早些年惨败给袁崇焕,后来又被察哈尔一再的挑衅了,但你看看现在他们都怎么样了。”

    “是啊。”缓步上前,看出皇太极确实想重要多尔衮。济尔哈朗上来打哈哈道:“袁崇焕被明朝皇帝怀疑,结果身首异处连个全尸都没有。林丹汗更是连老巢都被端了,至今下落不明。所以你要学四哥懂得忍知道永不言败。”

    伸手制止济尔哈朗的虚捧,皇太极转头看着多尔衮坚定道:“此次我回盛京,这义州城,还有我大金的这十余万人马,我还是交给你。你是我亲自培养起来的墨尔根代青贝勒,不管怎样,你的一身本事我从不怀疑。”

    “四哥!”抬头看着皇太极,多尔衮一下子摇摆不定起来。他十四岁便开始东征西讨,荣耀不断。这一段时间他已经够难受了,这样被人无视怀疑的日子他真的还能继续吗?他还能坚持多久?

    “我信任你,只要你能将锦州给我好好的看住,我便既往不咎。”

    看着皇太极放在多尔衮肩膀上的手,众人不管与多尔衮关系是好还是坏都露出了笑意。

    敏锐的察觉到皇太极的话里有话,多尔衮轻声不敢置信道:“一切都既往不咎?〃

    眼神暗了一下,皇太极点头继续笑道:“君无戏言,何况你是我一手培养出来的猛将,我也舍不得。”

    一颗心终于落地,多尔衮连忙大声道:“四哥放心,弟弟一定将整个锦州城送给您的手上。”

    哈哈笑着,皇太极挑眉道:“整个锦州?十四弟好气魄。只是眼下重中之重还是锦州周边的据点,还有周围的各个关卡。我希望您能把锦州周围所有的城池据点都给我拿下,千万要守住锦州。我不希望有一个活人能从里面逃出,也不想看到有一粒粮食被运到锦州城。”

    知道自己刚才的反应确实有点太过狂傲,多尔衮连忙点头应是。

    皇太极既然决定不想继续在义州城浪费时间了,便立马让德长安下去安排了。

    他细细的叮嘱训示过众人,觉得万无一失这才带着十几个亲信侍卫便装出了义州城府。

    马车刚刚走出义州城,德长安便忍不住轻声问道:“大汗您对十四贝勒---”

    摇摇头咳嗽几声,皇太极靠在马车悠悠道:“我先是大金可汗,然后才是皇太极。他一身本事是我一点点教导出来的,年轻一辈中他确实算是可造之材,我也确实舍不得。”

    停顿了半天,皇太极靠在马车上闭上了眼睛:“只要他能帮我看住锦州,我会考虑留他一世富贵的。顶多以后让他离的远远的,一个女人而已,只要杀了不就一了百了了吗。”

    第157章 无题

    皇太极的话,德长安虽然似懂非懂。但是主子的心思他也不敢过多的揣测,不多时他便把注意力集中到外面,以防有变。

    这边皇太极和德长安刚走,多尔衮便被迫不及待的重新安排起义州各大小官员的职责来。

    因为皇太极刚刚才对多尔衮大加赞赏了一番,所以即便他现在对人员有所调动,大家也都忍着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如今他是这里的总指挥作为将领士兵服从是第一位,他们也不好给多尔衮难堪。

    权力在手,运筹帷幄。可以指挥千军的感觉,多尔衮已经好久都没有体会到了。

    现在见大家都没有反对出声,他立马兴奋起来。

    转头看着左下首的济尔哈朗,多尔衮有些难办。济尔哈朗从他父汗起就被封为和硕贝勒。又自小跟皇太极一起长大,所以说的有的时候皇太极对他比对代善都信任。毕竟他不是父汗的亲子只是侄儿。

    如今他只是一个多罗贝勒,而济尔哈朗却是身经百战的和硕贝勒。在朝中军中更是追随颇多根基甚广,留他在这里无疑是如鲠在喉。

    装作苦恼的摸样,多尔衮对济尔哈朗低声道:“哥哥以为攻占锦州周边的城池和守住锦州的各关卡那个重要?”

    “当然是攻占城池比较重要,毕竟只有把锦州的周边的城池都给打下来,才能算是真正的堵死了锦州。不过要守住现有的关卡也是重中之重。”没有细想他什么意思,济尔哈朗立马回答道。

    点点头,坐在皇太极刚刚坐过的椅子上。多尔衮看了看下面一屋子的大小官员。然后又对着刚刚说完话济尔哈朗正色道:“哥哥说的在理,四哥对多尔衮寄予厚望,多尔衮实不敢再让四哥失望了。所以我想依仗哥哥,请哥哥出面亲自攻打锦州周边各城池。”

    “这--”济尔哈朗是阿敏的亲弟弟,哥哥谋反一家都被圈禁。而他却可以稳坐庙堂,深的皇太极的信任自然不是愚人。知道他的顾忌,济尔哈朗沉思起来。

    “哥哥,你让济尔哈朗哥哥去干我的差事,那我呢?要知道我可是四哥钦命的战前指挥。我带着六万八旗打了那么多胜仗,你可不能说撤我就把我撤了!”

    对于男人,尤其对于一个八旗子弟来说,只要上了战场便永远都忘不了那种肆意厮杀的感觉。爱新觉罗家的男人天生便带着血性,多铎也不例外,立马不服起来。

    “你,我和哥哥说话,什么时候轮到你小子开口。跟何况我现在是这里的总指挥,这里一切我说了算。这也是大汗给我的特权,你不服?莫非想违抗军令不成。”没想到第一个开口反对自己竟然是自己的亲弟弟,多尔衮立马有些恨铁不成钢。

    不过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多尔衮再呵斥了两句后。立马想到了正事,对着多铎的责备也变的让人寻味起来。

    多铎毕竟还是有些欠火候,没有听出多尔衮后面的话不是对他说的。立马站了起来。

    多尔衮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就这时济尔哈朗哈哈的笑着去拉激动万分的多铎:“我去给我们的老十五做先锋怎么样,好久都没有动过刀了。我都有些怀念那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感觉了,弟弟就成全一下哥哥怎么样?”

    “是啊十五叔,原先你跟贝勒爷一切铸建这义州城的时候不是很默契,相处的很好啊。怎么这个时候反应如此大了。”

    “对啊,要知道早些年济尔哈朗贝勒可是出了名的敢打敢杀有勇有谋。年纪轻轻就被父汗封为和硕贝勒,那可不是浪得虚名哦。”

    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不光是重臣还是爱新觉罗家的亲贵。底下将军官兵都不想参合进去以免得不偿失。所以阿济格和岳拖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只能上前。

    岳拖是代善的长子,这上面几位都是长辈,说话难免客气一些。但是作为多铎的亲哥哥,阿济格可不管这些。

    上前将还站着的多铎直接狠狠推到椅子上,阿济格粗声道:“都说了济尔哈朗哥哥一身都是本事。你小子能跟他在一起学点皮毛,那是天大的好事还好意思摆臭脸。更何况这里不是盛京,你小子再敢胡乱发脾气,你信不信我会立马把你绑了送盛京去。”

    多铎两个同母哥哥,最亲的就是多尔衮。最怕的却是这个平时都对他爱理不理的十二哥。现在见阿济格粗声粗气的,多铎立马坐在椅子上没声了。

    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阿济格立马上前给济尔哈朗赔罪几声。然后哈哈笑着告诉大家多铎是年少不懂事,让大家不要介意,继续开会。

    大家打着哈哈,等阿济格落座后。整个议事厅算是又恢复了正常。

    这次多尔衮也没有来虚的,直接任命济尔哈朗为战前总指挥,多铎为先锋。让他们有事商量一下,如果碰到难题可以来找他。

    ……

    当日多尔衮下达军令后,整个义州城算是掏空了一半。大军大部分都随着济尔哈朗和多铎去征战了。

    而多尔衮便开始坐镇义州城,遥控起整个战局来。多尔衮从大局出发,告诉他们下一步该攻占那个城池比较好。济尔哈朗和多铎负责具体的安排和征战,两相配合,不出半个月大军又攻占了两座锦州周边的城池。

    大军士气高涨,大家也都觉得大汗这次是没有看错人。原先对多尔衮不太满意带着轻视的众八旗将领,也都一点一点重新接受起他来。

    如此情况,多尔衮自然看在眼里。

    享受着众人的爱戴,多尔衮每日都兢兢业业却又豪情万丈中。

    这日多尔衮终于把目光从多铎那边收了回来,想起皇太极之前的嘱咐。多尔衮打算重点关注一下锦州的各关卡,以及义州东西四十里的粮田。

    毕竟现在已经六月了,再过两个多月就可以收田了。大金打算长期围困锦州,这连绵不断的良田可是解决了他们的大问题。

    带着几十个手下,多尔衮立马一个一个关卡的开始巡视起来,看看士兵们是否尽职。

    一天连续查看了五个关卡,虽然没有发现任何的不妥。但是多尔衮却觉得这样的有些太过浪费兵力了。

    皇太极下令每个关卡放两千人马,一千守卫,一千来回巡视。这些人每日都不打仗,只是站在那里消耗存粮和斗志。

    而且都守了半年时间了,还是一无所获。如果这锦州内部有存粮,难道就放任他们一直都这样下去不成。

    不敢违背皇太极的命令,多尔衮第二日只能郁郁寡欢的再次去其他关卡。

    刚到了一处,才跟此处的驻守官员相谈了几句。坐在帐篷中多尔衮便被外面的嬉闹吆喝声给吸引住了。

    神色一暗,多尔衮立马讽刺道:“阿塞,你便是这样教导手下的。”

    阿赛是正白旗,此处两千众也都是多尔衮的正白旗手下。见多尔衮生气阿赛连忙跪下急道:“贝勒爷勿恼,这--卑职这就派人去问问。”

    出去问话的士兵很快就回来了,说是外面在砍杀逃兵。

    “逃兵?”多尔衮神色大变,没想到自己的旗下竟然有这样的人。多尔衮立马黑着脸走了出去,阿赛连忙也跟着走出了帐篷。

    多尔衮一身正白旗主盔甲很是显眼,外面刚才还在嬉闹看热闹的士兵连忙让开跪了下来。

    冷着脸直接上前,多尔衮径自走到了被众人绑缚在据点中央木杖上的几人前。

    这几位士兵此刻全都穿着便装身上脸上都是鞭痕,要不是他们的靴子。多尔衮都不敢相信他们居然是自己旗下的士兵。

    “旗主饶命啊!”

    中间位置的壮汉昏昏沉沉间认出多尔衮立马大哭起来,其他四人其实原先都已经认命了。但是见同僚求情也都活马当死马医,立马跟着大家叫起来。

    冷哼一声,多尔衮轻蔑道:“一个一个贪生怕死怪不得会是逃兵,来人将这五人立即砍了。然后悬尸此处,以敬效尤。我倒要看看以后谁敢明知故犯!”

    周围有人听令围了上来,看着越来越近的士兵。立即有人大叫起来:“旗主饶命,我等真的没有叛逃之意,只是想暂离一阵子。”

    “真的,旗主明察。我们实在是不得已。”

    “旗主,饶命啊,我们真的不是逃兵--”

    那几人哭的太凄惨了,多尔衮立马皱眉道:“不是逃兵,穿成这样难道还冤枉你们不成。”

    见多尔衮肯听,原先开口的壮汉立马大叫:“旗主,奴才家就在离这里半天路程的金州。奴才家中老母病危,奴才只是想回去见她最后一面。”

    “……”

    多尔衮沉默起来,另外一人连忙道:“奴才跟他是同乡,我走时家里婆娘已经怀孕五个月了。奴才只是想回去看一眼啊。”

    场上士兵都安静了下来。

    另外一个逃兵从抓住他的士兵手中逃脱出来,立马跪在多尔衮脚下大哭道:“奴才已经在边关两年了,这次只是起了贪念想回去看看,贝勒爷我们不想做逃兵啊。”

    “贝勒爷,奴才来这里已经半年了。要是能打仗那还好些,但是现在这个样子。日日几乎无事不是守关就是巡视,奴才只是觉得无事想回家一趟。”

    好半天场上只有他们几人的哭喊声,多尔衮胸口起伏了好几下。看着原先围着看热闹的上百人,全部都沉默了下来。沉思半响多尔衮终于咬牙道:“来人传令,从即日起驻守关卡的士兵,每牛录甲兵每月可允许三人还家一次。”

    阿赛眼神一跳,连忙劝道:“旗主不可,大汗说了守卫士兵一个都不许擅离职守,以防---”

    “每月也只是少几千人马而已,这有什么。而且大汗已经把这里交给我了。”

    不甚在意的看他一眼,多尔衮转头连忙让士兵给跪着的五人松绑。

    没想到竟然当真死里逃生了,五人连忙不敢置信的跪着多尔衮面前感恩戴德起来。

    有人感觉不妥,但是更多的士兵却为这个喜讯兴奋不已。立马大赞起多尔衮仁心疼惜士兵来。

    短短几日多尔衮的命令便一下子到了边境各个军营,士兵还是头一次听到打仗期间可以返乡的规定,立马觉得十四爷当真是为他们着想。

    济尔哈朗和多铎离得比较远没有听到消息,最先知道消息的岳拖

    立马赶回义州,想让多尔衮收回命令。

    但是两人不欢而散,岳拖的一句“扰乱军心”得到便是多尔衮让其去松山的命令。

    阿济格守着自己的几个关卡,从不管太多是非。多铎被好战的济尔哈朗带着四处征战。

    义州城没有人敢跟多尔衮作对,等到了盛京边界的皇太极收到消息时。多尔衮已经发展到每牛录甲兵每月五人返家,每旗章京一人还家一次了。

    看到手上的密折,坐在驿站内的皇太极立马脸色发青。士兵返家就已经让八旗人心浮动心有杂念了。这八旗武官都允许回家,那还了得。

    死死的捏着手中折子,皇太极厉声道“德长安---”

    “属下在---”

    德长安走了进来跪下,皇太极看着他怒道:“你现在就给我亲自快马加鞭的赶去义州城,立刻去。立刻给我把多尔衮抓起来了。我错了,他那里是什么聪明王简直就是蠢材。”

    急急的喘气着又咳嗽了几声,皇太极站了起来来回走动了几下。又立马补充道:“不--你赶去还是太晚了。立马飞鸽传书给济尔哈朗和岳拖。让他们一定要控制住多尔衮,赶快把一切都恢复正常,不能给明军一点可乘之机,我要亲自去义州。”

    “可大汗您才刚回来,而且这里离盛京只有半天的路程啊。而且您的身子---”

    皇太极不悦的眼神让德长安没有办法再说下去,只能立马跪拜过后去准备信鸽。

    半个时辰后,皇太极的亲笔书信已经让其他手下给拿了过来。放好书信看着已经飞出去的几只信鸽,德长安立马道:“准备一下,以防万一你现在也出发直接去义州。如果到时十四爷还没有被止住,你应该知道怎么办。”

    “嗻--属下明白。”

    等自己的手下下去后,德长安连忙向着皇太极的房间走去。站在屋外听着里面的一声又一声的咳嗽声,猜测皇太极这次突然中途离开义州,他的身体应该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在外站了许久,沉思许久的德长安终于又招来一名部下,令其连夜赶去盛京皇宫。

    作者有话要说:早点更新!\(o)/~

    第158章 无题

    我的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订购

    我的书评

    我的霸王

    站内短信

    (4)

    投诉报错

    第159章 无题

    就在押解多尔衮的马车和运送岳拖的灵柩从义州城出发,沿官道缓缓驶向盛京时。皇太极也在同时辞别了小玉儿,带着百余名侍卫先行从小道快马加鞭了。

    而在他的身后,十余位太医药膳师傅和不少的珍奇补药,也被小玉儿安排人马直接送了过去。

    本来皇太极在军营一向低调度日,甚至有时常常与士兵一起同甘苦,以期望底下所有官员以身作则。

    但是现在小玉儿也顾不得其他了,昨天一整日的一哭二闹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

    皇太极一行人马刚刚出了盛京没有多远,皇太极却突然的勒住了坐骑。

    “大汗可能有什么不妥?”

    四周侍卫全部摸剑戒备起来,缓缓摇头沉思一会,皇太极面上突然露出喜色来:“德长安,我需要你亲自去一趟科尔沁。”

    科尔沁与义州城方向南辕北辙,德长安立马露出疑惑之色:“大汗是想让蒙古派兵,来支援边境吗?”

    摇摇头,皇太极大笑道:“不---我让你直接带着我的口谕去科尔沁。告诉阿木尔,让他带着蒙古八旗穿过长城直捣明燕京。我要来个釜底抽薪。”

    “嗻,奴才遵旨。”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德长安连忙下跪应诺。

    骑在马上皇太极脸上全是志在必得之意:“让你过去,就是以防有蒙古族长关键时刻不听阿木尔的。毕竟他还年轻才掌管蒙八旗没多久,有人不服也是正常的。”

    压低身子伏在马上,皇太极低声道:“到时见机行事,看见有人出来闹事不管身份高低立马当众来个杀鸡儆猴。我希望这次能听到好消息,明白吗?”

    \\\〃属下明白,一定不会让大汗失望的。”知道此事非同一般,德长安立马直接带着十余人直接调转马头向蒙古而去。

    皇太极走的是小道,所以从义州来的奏折,转了一个弯等过了将近十日。等皇太极再过两日,就要到义州时才到了皇太极的手上。

    拿着代善之子岳拖不听军令,擅自行动毙命的奏折,皇太极半天都没有说话。

    过了很久皇太极才艰难道:“岳拖的遗体呢?”

    跪在地上传令兵连忙道:“贝勒爷的灵柩十日前就已经从义州运往盛京了,运送士兵走的慢可能还要十日才能到达盛京。”

    “多尔衮---”

    皇太极捏着奏折身子在发抖,传令兵低着头以为他在问多尔衮的下落连忙道:“启禀大汗,十四贝勒已被革职除冠。也一同被绑缚送往盛京了,就等大汗回去发落。”

    心中自责不已,感觉这次是真的愧对九泉之下的额娘了。想到年少时自己额娘孟古哲哲对岳拖的喜爱纵容,皇太极一下子心如刀绞。

    他其实不喜欢岳拖的性格,他被父汗和额娘惯坏了。说话太直了从不顾忌对面的人是谁,所以他才恨铁不成钢总是升他官又很快的气的够呛贬他的职。

    但是那么多兄弟子侄他也清楚的明白,也只有岳拖才是真正不求回报的对他好。

    是他岳拖小时候陪着他一同跪在他额娘孟古哲哲的皇陵前,也是他岳拖在那几年艰难的日子里总是记得他的生辰和他额娘的忌日。

    甚至代善当初能不计前嫌的帮助他,岳拖的规劝也是起了主要作用。要知道他跟代善虽是父子,但却水火不容几年都不说话的。

    胸口难受的很,已经好几日没有咳嗽过的皇太极再一次剧烈咳嗽起来。

    咳咳咳咳的声音让人听着难受,身后侍卫连忙上前帮忙。

    挥手没有让他靠近,皇太极喘着气整个的靠在椅子上:“拟旨,直接让代善抄了十四贝勒府。将其全部家眷连同多尔衮全部打入死牢,等我回去再说。”

    宗室子弟不管犯多大的错,都会交到宗人府已示身份特殊。见皇太极如此摸样,大家便知道皇太极这是气急了。所以也不敢多言,立马有侍卫下去安排。

    皇太极带着满身的戾气来到义州的那天,义州难得下了一场小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除去驻守锦州的两万人马,其余将近十万众连同将军全部都跪在小雨中。

    骑着战马,皇太极面无表情的从两边士兵的跪拜声中穿了过去。

    “大汗万福!小心着凉。”

    等皇太极的战马到了城门边上,济尔哈朗立马上前拉住了马。然后急忙从身边侍卫手中接过了蓑衣。

    伸手挡住,拒绝了济尔哈朗的蓑衣,皇太极直接道:“那五人呢?”

    知道他问的是多尔衮当初放走的那几个逃兵,济尔哈朗立马命手下去押上来。

    五个逃兵早就被关押了很久,也被愤怒的同僚特意伺候了很久。等被济尔哈朗的手下拖着扔到皇太极面前时,已经死气沉沉的很。

    星星落落的小雨打在身上面上,他们这才缓缓的回过了神。

    一双黑色沾着粘土的靴子靠了过来,大家不约而同的抬起头后。然后却立马脸色一白直接挣扎着跪了下来:“大汗,大汗饶命。”

    “大汗,我们只是想求十四爷饶过我们,真的没有蛊惑十四爷。”

    “大汗,我老母真的病了,我真的没有学他们骗人。”

    几人还没靠近便被皇太极身后侍卫急忙拉开,不敢直视皇太极他们只能哭着喊着。

    “大汗,不如交给臣弟,雨水凉小心身子。”

    “不用”轻蔑的看着脚下五人,皇太极高声道:“本汗以前说过凡逃者,定重罚,斩立决,悬尸辕门。看你们的样子是我对你们太好了,定的太轻了。好!好!!”

    重重的一个好后,皇太极指着众人怒道:“从即日起,给我在每个军营每个城池门口都立上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凡发现逃兵举报者,赏金百两。凡士兵逃回乡里者,各府衙定上报州府,由州府核实将其连同其九族一起株连。我倒要看看今后谁敢再喊累?谁敢再动摇军心?”

    所有士兵都低下了头,皇太极气极怒反笑道:“苦?累?过了几年好日子难道你们就忘了,我们八旗父辈以前都只是无地无粮只能四处打猎被人人称做贱民的存在?当时我们被明朝压制被蒙古看不起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叫苦叫屈。今日你们有什么资格给我在这里叫苦叫累。难道我皇太极的治下,八旗还能缺粮少穿不成!”

    “大汗息怒。”见皇太极越说越激动,济尔哈朗连忙跪下。

    “大汗息怒,臣等知错!”

    刚才还站着多铎连同皇太极的侍卫都跪了下来。

    “大汗息怒,请大汗责罚。”一边的正黄旗士兵率先认错,其他七旗也连忙异口同声的喊着将头垂下。

    胸口又不舒服起来,忍着就要冲口而出的咳嗽。皇太极厉声道:“如今时局紧张,我便不多罚,就饶你们一次。”

    转头看向济尔哈朗皇太极高声道:“将这五人立马斩立决,然后通知州府处决他们的家人以儆效尤。这五人都是正白旗的,多尔衮已押往盛京,那下面的额真也一并处罚了吧。”

    “大汗英明!”济尔哈朗连忙传人安排,皇太极看着四周道:“等当众处决了这五人,就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