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有他们不能用炮的原因。但,也可以看得出北洋军的实力。最后只好把预备队压了上去。才算顶住了对方的疯狂进攻。

    激战3小时,北洋军付出了伤亡近万人的代价退出了战斗。而东北军也是伤亡超过了2000人。

    当天晚上,两个旅长都打电报到师部,要求动用炮兵。要不然部队伤亡就太大了。王杰只是不置可否,即没有否决也没有答应。他在等待。等待反攻的时机。

    第五十八章 休整,休整

    山西宣告投诚东北政府的第二天,吴佩孚和段祺瑞商量之后,由段祺瑞亲赴奉天。:更新文字章节最快的:他们意识到不能再和东北军打下去了。必须表现出一定的诚意,让东北军停下进攻的步伐。否则自己可能都撑不过2个月。

    吴佩孚和段祺瑞不知道的是,张学良在进攻了山西和陕西之后。原本就没有打算进攻北京或者河北地区。他必须让这些人有足够的政治资本等到全国统一。这是他的初衷。如果这些元老全部倒下了。那么张学良将要自己面对孙中山和之后的蒋介石。而孙中山的威望不是他一个后辈压得住的。他必须要借助北洋元老的力量。

    张学良在鞍山视察后,鞍山重工。这个中国第一个重工业集团就准备在太原附近再建一个分厂了。阎锡山发展了几年的山西还是有不错的工业底子的。只是技术太过贫乏,资金也不充裕。所以一直是小打小闹。当一火车皮一火车皮的设备和人员拉到太原的时候。阎锡山是连连感叹张学良的大手笔和富裕。

    王杰在山西的军队整编也是马不停蹄。身强力壮的留下,识字的留下。除了这两种,王杰还把吩咐各级军官把偷钱耍滑的,赌钱抽大烟的全部开了。王杰原来的部队,加上晋军淘汰剩下的,王杰又招了一部分。总共是编足了3个步兵师。而郭富生更是被张学良点名直接升任师长。虽然大多数是新兵,只有他原来的一个旅算是老兵。但是这小子还是很高兴的。而随鞍山重工过去的,自然还有这一批军队的装备。

    冯玉祥在陕西也是编了一个师。张学良起先要调原先驻扎在陕北的一个师进关中。冯玉祥虽然不敢反对,但是态度明显比较消极。但是太原会战打完之后。冯玉祥算是彻底认输了。他知道自己能好好的在这儿当省长,手里还有一个师。这就不错了。惹毛了张学良,估计下场会更惨的。

    而张学良在太原会战后的第四天,也就是段祺瑞抵达奉天的当天。给冯玉祥,王杰,阎锡山还有赵工发出了一份最高机密的电报。太原兵工厂建成投产之日,也就是他们挥军西向,解放大西北之时。要求他们务必好好练兵。建功立业的机会有的是。接到这份电报最兴奋的就要数王杰了。

    虽然山西的军队没有变成一个军,但王杰知道。这只是因为这个军没有东北军一个军标配的重炮师。而自己这个师长现在实际上就是军长了。虽然张学良没有升他的职务。但是强调了山西军队由他节制。而整个陕西和山西两省,可能被派去指挥西北作战的,除了他不做第二人之想。

    段祺瑞到奉天的时候,张学良还是和前几次一样。亲自去火车站迎接他。也还是亲手给他开得车门。虽然今日之形势,已经是张学良随时可以让他们变成自己的手下败将。但是张学良还是谨守着一个子侄辈该有的礼貌。段祺瑞看到张学良这样,心里实在是说不出的滋味。他宁愿张学良表现的盛气凌人一点。那样,他还可以安慰自己。这个年轻人到底还是有缺点的。可是这样胜不骄,败不馁。实在是让自己这个老头子都有点自愧不如的。

    和以往几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张学良把接见段祺瑞的地方安排在了自己的家里。虽然老爷子去了,但是张学良一直还是住在西园。东园就是张老夫人和学铭,学思的地方。

    两个人来到西园,张学良让着段祺瑞坐下。杨颖又端上茶来。张学良自然是要给杨颖和段祺瑞引荐一番的。段祺瑞看着杨颖和张学良不住的感叹“郎才女貌,佳配,佳配啊。”张学良笑着谦逊了几句。杨颖上了茶,知道自己男人有正事要谈,就退了出去。段祺瑞笑道“汉卿,我听说,你就只有这一个夫人?”

    张学良点了点头,应了一声。段祺瑞感叹道“少年得志,又不好色,不好财。所图者,唯有天下了吧?”说着看了张学良一眼。

    张学良对这句话可就不好表态了。笑着没有说话。心里却想,我倒是想再找几个妹子。可我一个东北军总司令,整天不是军队就是重工厂?我到哪儿遇见妹子去?想到这儿就是一阵郁闷。

    段祺瑞也知道他不大可能接自己这句话,接着道“汉卿,我这一次来,没别的事。就是想问问,咱们能不能不打了?”张学良倒是没想到他话说得这么直白,一时间还有点愣住了。段祺瑞把茶杯从桌子上拿起来,张学良才反应了过来。尴尬的笑了笑道“这个,自然是可以的。不过。”说到这故意停了一下,想看看段祺瑞的反应。人家段祺瑞是玩了多少年政治的人,这点养气功夫还能没有。脸上那是一点表情都没有。

    张学良只好继续说了下去。“就这么停战,我对手下的将士们也不好解释不是?”张学良心想,你不说条件,难道还要我先开口。真把我当小孩子啊。

    段祺瑞苦笑道“你想要什么就直说吧,我实在不知道我们有什么是你缺的?”张学良笑了笑,然后开口道“那我想让北京政府用的货币和我们的一样。这个怎么样?”张学良也知道老爷子说得不全是推诿的意思,无论是科技还是装备还是经济。北京政府确实都比不上东北政府。

    段祺瑞愣了愣,他确实没想到张学良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他想到了张学良可能会要土地,但是没想到张学良是这么个要求。段祺瑞在心里权衡了一阵。自从东北银行开到华北地区以后,新币的流通就已经在渐渐取代大洋了。毕竟纸币要好携带的多。而且新币的币值也一直有保障,现在北京政府的一部分税收都已经是收新币了。想了想,段祺瑞也就点头答应了。这本来就是趋势,又何妨自己答应这一下呢?

    张学良见他答应了,脸上虽然没什么表示。但心里已经开始狂喜了。经济上的统一也是统一的第一步嘛。这就是中国的统一大业迈出的重要一步啊。

    两个人谈完正事,又扯了些闲篇。放下这些国家大事,两个人还是有很多闲话可以扯得。虽然他们站在对立面。但是一直一来张学良和他的私交都不错。又一直谨守一个子侄辈的身份,对他很尊重。

    送走了段祺瑞,张学良就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喝着茶。手指慢慢的敲打着桌面,开始琢磨事儿。他现在要考虑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经略西北。他知道在最终会到来的中日之战中,石油会成为一种决定性的战略资源。历史上的中国没有多少飞机和坦克这样需要石油的装备。所以对石油的需求并不大。但是随着东北军部队开始配发车辆。飞机的研制制造也在不断的进步。还有未来有可能组建的装甲师。张学良必须有至少一块稳定的石油产地。而这第一个地方,他选定了陕北。第二个就是甘肃了。

    新疆距离苏联太近而且距前线太远,运输成本有点高。华北的几个油田,张学良现在还不能有把握在未来的中日之战中,中国空军可以拿的稳制空权。把油田放在华北也不安全。只有陕北和甘肃算是不错的地方,距前线又不太远。又身处中国腹地。但是经略西北的时间势必不能太长。因为油田的开发这个项目在中国尚属首次,他找不到熟练工人。也没多少这方面的工程师。

    他现在最急需的就是时间,因为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历史上的中国了。随着中国的发展。他不知道日本会不会把侵华的时间提前。而且日军还会不会把第一步定在东北。这也是个问题。所以他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把东北当前线战场,这样一来他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可是资源的问题解决了。粮食问题怎么解决?

    东北平原的富饶是西北绝对比不上的。他到哪儿去找粮食呢?张学良把目光投到了墙上的地图上,开始搜索着。慢慢的,他的目光定在了一个点上。四川。是的,成都平原,天府之国。这里在历史上是作为整个抗战的大后方的。如果有了成都平原。即使东北打得热火朝天,他也有了稳定的粮食产地。

    拿定了主意,张学良也就不慌不忙起来。时间虽然不多,不过也不急在这一时了。杨颖站在门口,一直看着丈夫,见他脸上慢慢变得有了笑容就知道他有了好事,或者是有了好的想法。

    已婚的杨颖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紫色旗袍,衬得她本来就妙曼的曲线毕露无疑。张学良一时间看的有些痴了,呆呆的问道“这衣服,你什么时候做的?”杨颖以前也穿过旗袍,但是那是那种学生穿的,远没有今天的这件这么紧身,这么让人有。杨颖似乎也有点害羞,道“结婚的时候做的,不过一直没有穿罢了。对了,跟你说个事儿。”张学良点了点头,道“你说,你说。”眼睛却是定在杨颖的高耸处。虽然是被丈夫看,但是杨颖还是有点羞涩了,拍了张学良一下道“灵韵这两天心情不怎么好,我劝了也没什么效果。你去看看吧。”张学良奇道“你们女人之间都沟通不了,我劝了能有什么效果?”

    杨颖气得又打了他一下,道“你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张学良连连道歉道“好好好,我去看看,去看看。”

    第五十九章 谁的阴谋?

    今天是周末,所以许灵韵就在自己的房里。{最快文字章节阅读}说起这个房子,却是住在西园的厢房里。既不和杨颖的房子在一起,又和下人们住的地方相去甚远。实在是很完整的体现了许灵韵现在尴尬的身份。因为老爷子当年开过口,所以帅府上下都拿她当姨太太看。可是张学良又从来没碰过她,小姑娘的这一颗心呐,七上八下的,真是说不出的滋味。

    张学良过去找她的时候,一贯读书用功的许灵韵正在看着窗前的花儿发呆。最开始跟着张学良走的时候,她只以为张学良是个有钱人家的少爷。后来来到东北,她才知道张学良竟然有如此显赫的身世。刚来奉天的时候,其实还是很开心的。帅府上下的人对她都很好。老太太也把她当亲闺女一般。许灵韵没有觉得孤独。更何况,在这里她可以坐进明亮的教室里去读书。

    可是,她慢慢长大了。18岁,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纪。她也明白了为什么帅府上下的人都对她那么好,不敢得罪她。而她更看到了她和张学良之间的差距。一个是千军万马的统帅,甚至有一天可能成为中国的主宰。而一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就连这个身份还是靠张学良的救助。她很自卑,可是心里又有些小奢望。18岁,也正是爱做梦的年纪。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杨颖开始每晚睡觉的时候都会做梦。而梦里反复出现的场景就是张学良和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的情景。那样明亮的眼睛,温和的笑容是她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场景。偶尔还会梦到张学良在战场上的情景,她自然没有见过战场。但是在她的印象里应该是一个骑着白马的俊俏将军。她自然不知道现在的战争和她在戏台上看的早就不一样了。更何况,张学良也不怎么会骑马。

    许灵韵还在发呆,张学良走进房子。她都没察觉出来。张学良只好咳了咳。她才回过头来。忙起身,道“少爷。”虽然张学良的身份变了又变。但是许灵韵还是一直叫他,少爷。也许只有这一个称呼,会让她觉得两个人的距离不是那么遥远。

    张学良坐在她的闺房里,看看周围,道“你一个女孩子的房子,怎么看起来这么素啊?”许灵韵给他倒了杯茶,笑了笑没有说话。张学良继续道“怎么了?看你刚才还在发呆?有什么心事吗?”张学良自然不会说是杨颖说的自己才过来的。女孩子的心思很是敏感啊。许灵韵浅浅的笑了一下道“没有啊。”

    张学良道“想家了?”

    许灵韵想了想,点了点头。

    张学良叹了一口气,道“当初带你来东北却是是鲁莽了。不过,你放心吧。最迟到明年底,你就可以回家了。”

    许灵韵娇躯一震,道“少爷不要我了吗?”说着,眼眶都有点红了。

    张学良忙摆摆手,道“你说什么呢?我是说让你荣归故里,回家省亲。知道吗?”

    许灵韵自然不知道,张学良做出这个承诺,会让多少人魂归西天。又会让多少人气得跳脚。她只听进去了两个字,省亲。这在古代,是宫里面的娘娘们用的词。而现在,也是已婚的妇人用的词。少爷这么说,那是什么意思?想到这儿,少女的心里又甜滋滋的。

    张学良对这个词倒是没那么敏感,又和她谈了会天。自然少不了要鼓励她多多学习。实在是有点长辈教育晚辈的意思。许灵韵只当少爷把自己的名分定下来了。自然只是晕乎乎的点头答应。

    张学良这边坐了一会儿,就听杨颖在院子里面喊他。声音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尖锐。甚至都有点歇斯底里了。张学良忙赶了出去,心里却想着,我到这儿来不是你让来的吗?难道这是个考验?张学良一肚子疑问的冲了出去。急吼吼的问道“怎么了?”杨颖虽然知道张学良在许灵韵房里,但是并没有进去。站在门口,道“学思出事了。”

    张学良眼睛一下子就睁大了,这一世的太多事,让他对亲情有着远胜于常人的依恋。忙问道“学思怎么了?”

    杨颖道“海天大哥,带学思去军营里面玩。学思要看着人家放炮。结果那个炮炸膛了。”张学良豁然一惊,即使几十万大军往来厮杀。他都可以淡定的把军队交给前线,自己回到奉天,静静的等待结果。可是听到这个消息,张学良腿下一软。许灵韵从后面扶住了他。张学良心里稍稍静了静,忙对杨颖道,“快快,去医院。”说着自己就先冲了出去。

    奉天医院里面,张作相和杨宇霆也来了。因为这不光是帅府的小公子出事了,还是东北军自火炮自产以后,第一次出现炸膛的情况。张学良急匆匆的赶到手术室外,问道“除了学思,还有谁出事了?”张作相愣了愣,没想到张学良这个时候还要问别人。

    杨宇霆也是不由得感叹了一下这个年轻人的风度和气度。答道“张海天,还有3个炮兵。”张学良问道“都伤的重吗?”张作相接口道“张海天伤的最重,另外3个炮兵还好。出事的时候,张海天挡了学思一下。所以学思倒是没多大的事。”

    张学良才松了一口气,实在没想到自己的这个结拜大哥,倒真是靠得住。一个人面临危险的时候做出的抉择,才是最真实的情感反应。火炮炸膛,电光火石都只在一瞬间。没有人可以在这个时间去权衡,都只是最真实的反应。

    还在做手术,张学良也只能静静的等在外面。第一个被推出来的是学思。张学良问了问医生,才知道。学思身上倒是没什么伤,但是大口径火炮的威力震得他有点内出血了。张学良这才放下心来。却是不敢告诉母亲的。所以张学良只带着杨颖和许灵韵过来的。帅府上下,也在张学良上车之前就被告知。绝对不能告诉老夫人。

    张海天推出来的时候,是躺着的。而且人还在昏迷当中。张学良心下一沉,问医生道“怎么回事?他伤的很重吗?”张海天他们住的院,自然是军医院了。那个医生,向张学良敬了一礼,才道“总座,伤情是有点重。不过手术之后应该不成大碍。现在是麻醉还没过去。过一会儿,张将军就醒了。”

    张学良点了点头道“辛苦了。”张作相和杨宇霆这才走了上来。杨宇霆先开口,道“以前实战的时候,也没见炮炸膛过,这是怎么回事?”张作相也点了点头。道“是啊,这批炮出厂前都是经过严格检查的。实战中,也用了多次了。从来没出过事。这是什么情况?”张学良也是关心则乱,没有细想这个问题。这时候,静下心来。才想到这个问题。这一批炮经历过西伯利亚的严寒,经历过蒙古高原的干燥。也已经经历了几次实战的考验,从来都没有出过事。今天就出事,而且是学思去看的时候就出事了。

    如果这真的只是意外的话,未免也太巧了点。张学良已经嗅到了一丝阴谋的感觉。吩咐张作相道“叔父,你先派人把现场保护起来。”张作相点点头道“这个已经做好了。”张学良点了点头。

    几个男人正在这里商量,杨颖从病房里出来,轻声道“汉卿,学思醒了。”张学良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又对两个人道“我进去看看。”两个人点点头,自然知道人家亲兄弟有些话要说。自己却是没必要跟着进去的。

    学思和张海天在一个病房里,张学良进去的时候。学思一双大眼睛已经睁开了。身上应该很疼,可是也没有哭。脸上满是倔强和坚毅的神色。看到自己大哥进来,眼里才有了泪水。张学良一看他哭了,忙坐到他床边。轻声道“怎么还哭了?没事吧?”

    学思却是先问道“没告诉母亲吧?”张学良点了点头。学思才道“那就好,千万别告诉她,父亲刚走。她就够伤心了。是我不好,贪玩惹了事。要是她知道了,又该哭了。”张学良心里一震,却是没想到他小小的年纪就知道心疼人了。眼睛了也有了泪水。点了点头,道“我明天跟母亲说你跟着海天大哥去外地了,保证不叫她知道,好不好?”学思点了点头,身体动了动,却是疼得列了一下嘴。张学良忙问道“还疼吗?”这小子却是带着泪笑道“大哥,看来你产出来的炮可不那么靠谱啊。”张学良也笑了起来。道“你安心养伤吧,大哥再造一批更好的炮,到时候还看吗?”

    学思点了点头道“看,怎么不看。对了大哥,你去看看海天大哥吧,他伤的比我重得多。炮炸的时候,他把我护住了。”张学良“嗯,”了一声。又把目光望向了另一个床。这个土匪出身的将军,自己心里并不怎么看重的便宜大哥。在这一刻却是做出了一个让人感动的举动。张学良试问自己都不一定有那个勇气在那一刻去护住学思。看着还在昏迷的张海天,看着那张并不怎么好看的脸上满是灰败的气色。张学良突然觉得很亲近。而昏迷的张海天自然不知道,这一刻起。他就成了张学良的心腹。这两个并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今后的日子里一起相互扶持,不死不弃的走过了多少腥风血雨。也是这一刻的张学良所没有想到的。

    第六十章 齐人之福

    张海天醒来的,张学良正在喂学思吃饭。|超速更新文字章节|学思身体一动就痛。所以只好让人喂了,虽然学思开口说不用大哥喂。但是,张学良看的出来,他还是很开心大哥喂他吃饭的。张学良看着他的笑容,心里也是很开心。

    张海天是趴着的,因为背上全是伤。他第一眼睁开,就看到了张学良在给学思喂饭。张海天开口,道“总座,学思没事吧?”张学良忙放下他手里的碗,摸了摸学思的头,示意他等一下。坐到了张海天的床上,轻声叫了句,“大哥。”张海天楞了一下。张学良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叫过他了。两个人的地位已经不是当年结拜的时候了,那个时候,张学良虽然可能会是东北的统治者。但毕竟还只是个军长。可是现在他已经不仅仅是东北王了。他已经是整个关外的王者。而且也已经初露峥嵘,颇有一统神州的气势。两个人的地位已经可以以千里计了。张海天有时候想起自己当年的行为还是有一丝惶恐。可是,今天,这个久违的称呼再一次响起。张海天真的是感触良多。

    张学良心里也有着相当多的感触,但男人之间的感情是深沉的,很多事无需说出来。一个小小的动作,对方就会懂得你的心意。张学良只是浅浅的说了句“谢谢。”张海天动容道“总座,您不用说谢谢,这都是我该做的。”张学良道“是,我的弟弟也是你的弟弟嘛。”张学良这句话,比别的什么夸奖的话都管用。张海天“嗯,”了一声,就没有在说话了。

    张学良又道“大哥,你养好了伤,去陆大学一段时间吧。我可是知道,你文化程度可不低。”张海天点了点头。他自然不知道,张学良要让他去陆大进修,那就是打算着意培养他了。张学良是想重用他的,但是也要多培养培养他。至今为止,张学良确实发现了他在山地战方面的天赋。但是近现代战争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所以还是要多读读书。而陆大是张学良在统一关外之后,把东北讲武堂的名字改了。毕竟已经不再是局限于东北一地的政府了。再叫东北讲武堂就不合适了。所以张学良给他改名叫中国陆军军官学院。简称陆大,其中的教材来自美国西点和苏联以及德国。张学良要着重培养的就是他的军官要适应未来到来的高烈度,甚至是立体的战争。

    两个人正聊着,戴笠推门进来,立正道“总座。”张学良点了点头,指着学思身旁的凳子示意他坐下。张学良道“现场看过了?”戴笠点点头道,“看过了。”张学良道“有什么发现。”戴笠脸色凝重的道“可以肯定是有人故意捣乱的。那枚炮弹的底火几乎没有。”张学良什么都没说,只是看了他一眼。戴笠立即站起来,深深的把腰弯下去。道“卑职惭愧。”张学良没有批评他,只是淡淡的问道“有什么线索吗?”

    戴笠道“我的手下正在查,难度不大。”张学良摆了摆手,打断他道“我要的是结果,这些过程你不必跟我说。雨农,特工的工作不仅是要打入敌人内部,还要充分保证自己一方的安全和隐秘,对吗?”

    戴笠又把腰弯了下去,道“卑职惭愧,谢总座教导。”张学良点了点头道“好了,那你去忙吧。我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我要知道是谁干的。”戴笠立正道“是,请总座放心,卑职一定完成任务。”张学良点了点头,戴笠就自己出去了。张海天在床上突然道“兄弟,这个人靠不住啊。”张学良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他看出来了,戴笠表现的实在太沉稳,好像他预先知道了这个结果。张学良自然不相信,戴笠现在有那个胆子出卖他。

    但是纵容一些事的发生,好让张学良更重视他的情报部门以及他戴笠,也不是不可能的。张学良心里不由得对这些的政治博弈有点厌恶。严格的来说,他还是以前的那个张宇的心态。他只做过公司的高管。又是技术性比较强的部门。这样的部门也相对单纯一些。所以对于这些政治家,他天生有一种厌恶感。对于这样不停的政治博弈。也是有一种厌恶感。自己还是嫩呐。

    张学良开始意识到情报部门交到一个人手里有点不放心了。他必须再找一个,否则特工是一支很特别的力量。当这股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时,反噬自己也不是不可能。张学良心里定了下来,可是也知道这个事情不能急。毕竟一时之间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如果随意放个人进去,以戴笠的老辣。估计被吃的连渣都不剩了。

    张学良正在想着心事,学思在那边大喊道“大哥啊,我快饿死了。你还要我等好久啊?”张学良发现这小子自出事之后,还学会撒娇了。但也没办法,只好过去继续喂他。张海天这边自然有护士照料。

    晚上回到帅府的时候,已经10点多了。张学良回来的时候,见母亲坐在自己的西园,等自己。杨颖和许灵韵一左一右的陪在一边。张学良心下忐忑,难道老太太已经知道了?谁这么多嘴?心里想是想着,脚下可不敢怠慢。忙走进去行礼,道“母亲。”又抬头看了看杨颖,见他对自己笑了笑,眨眨眼睛,就知道自己没暴漏。忙问道“母亲平日都不来西园的,今天怎么有兴致过来了?”

    张老夫人开口道“小六子,学思人呢?”张学良既然知道自己没有暴露,也就很自然的答道“哦,张海天他们的部队换防到吉林去了。学思没有去过那儿,所以闹着要跟着去看看。我想,我张家的男儿多接触一点军旅也是好事。所以,儿子也就没拦着。”学思这个时候还是在家里请的老师,所以也不存在逃学这一说。张学良才有了这样的借口好编。张老夫人就笑道“人都说长兄如父,你这个长兄啊,可比你父亲还宠着他们。也罢,自然是该叫他们从小就接触一些事情的。我也就不多问了。我今天来,还有一件事情要问你。”

    张学良又行了一礼,道“母亲,请问。儿子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张老夫人道“你少在那儿跟我油嘴滑舌的,我问你,你当初把灵韵带回来,我就跟你提过的事儿了。我也问了颖儿了,她也没什么意见。你把人家姑娘的终生大事要拖到什么时候?”张学良自然就猜到了老夫人的问题,估计也就是这个了。所以倒是没有惊讶,脑子里急急忙忙的想了几个借口,又挨个的否定了。最后才想起来一个,忙说道“嗯,这个事儿是否等到灵韵大学毕业了以后再说?现在她还在读书,成了亲,心也就散了。”

    许灵韵听到老夫人问话,一颗心就提到了嗓子眼,这当节也顾不得害羞了。就竖起耳朵,想听张学良怎么说。谁知道他还是推诿。一颗少女怀春的心啊,顿时碎的一地都是。老夫人自然是见过市面的,许灵韵这点小动作,小表情。哪能逃得出她的眼睛。

    又开口,道“什么读书就不能成亲啦?你这不是胡说吗?你成了亲不是一样忙国家大事,何时见你心散了?”张学良苦笑道“这些事,就咱们讨论也太不公平了些。要不问问灵韵自己的意思。”张学良这心眼儿可够多的了,许灵韵一个大姑娘大庭广众之下,这个话怎么说的出口。一听张学良这么说,又是着急,又是害羞的。脸都红透了。

    老夫人一听可不答应了,把桌子一拍,道“小六子,我说话不管用了是不是?”张学良赶紧又行了一礼的,道“母亲训话,自然管用。”张老夫人接着,道“那就这么定了,择吉日,你和灵韵完婚。还有,颖儿啊。”

    杨颖忙答应了一声。老夫人接着道“你和小六子也结婚挺长时间了,可要多努努力啊。我可就等着抱孙子啦。”

    杨颖答应了一声,又红着脸瞪了张学良一眼。要不是这个冤家一直避孕,自己怎么会挨婆婆这通说。杨颖对许灵韵过门是没多大怨气的。毕竟人家比自己还先进张家的门,又一直本本分分,勤勤恳恳的。所以杨颖才会跟老夫人提这个事儿,再说,虽然读过大学。可是杨颖骨子里还是个很传统的中国女人。有点三从四德的意思。

    张学良见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自知是躲不过去了。见杨颖没有什么生气的表示,也就大着胆子答应了下来。张学良不是没想过享受齐人之福,只是自己本身每天都在忙东忙西,已经很愧对杨颖了。实在是要多照顾她的感受。贪心自然是有的,可是人也要讲良心不是?一个夫人就照顾不过来了,这个时候再拖进来一个确实不那么合适。

    不过老夫人既然开口了,那自己也就顺水推舟了吧。看着小脸红扑扑的许灵韵,张学良刚才还在婉拒,现在心里面已经有很多不堪入目的想法了。

    第六十一章 苏联来电

    5月份,就在张学良整天等着黄道吉日和许灵韵完婚,以享受齐人之福的时候。:更新文字章节最快的:一封来自苏联的电报,败坏了他的好心情。戴笠的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在那三个炮兵中有一个人家中突然多了许多财务,而且事发前,一家人已经躲到关东洲去了。这样的去向,是谁做的就很明显了。据戴笠调查说,因为沟通不畅,所以这个士兵最初接到的命令是刺杀张学良。但是日本方面也规定了时间。而事发那一天已经是最后一天了。这个士兵没办法,就只好动手了。而张海天和学思也实在运气不好。

    张学良对这个结果倒是没多大的意外,因为无论从什么方向来说,学思都算不上什么目标,张海天虽然有一定的职务,但是也还没有重要到可以成为刺杀目标。而可能会动手的人,只有三个。北京,广东,日本。

    虽然有了调查结果,但是张学良现在也没什么脾气。和日本的事只能以后再说了,也不是现在可以搞得定的。而来自苏联的一封电报,其实才是当下,张学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斯大林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的大清洗,苏联被杀的高级党员就有很多人。其中有不少人要求来东北避难。但是张学良回绝了。这些人来到东北,对于张学良来说实在是个负担,首先是和斯大林翻脸,其次就是这些人来了也并非什么好事。都是一群固执的空想主义者。

    可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啊。斯大林解决完了内部问题之后,已经不满足做一个俄国沙皇了,终于开始对中国的革命事业指手画脚了。斯大林发来了电报,要求张学良放弃自己的军事独裁,尽快组建以党领导为集体领导的东北政府。张学良见到电报,真的是无话可说。你搞完了你的独裁,就开始阻止别人的独裁了。

    虽然头疼,但是张学良也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至少在形式上要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他本身是不愿意做一个独裁者的,但是中国现在的国情,独裁也许比民主会更具效率一些。他不打算改变他的初衷,但是必要的变通还是要的。

    张学良次日发出电报,要求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斯大林的这封电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