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润之接口道“我同意守常同志的想法,毕竟现有的东北政府在汉卿父子的治理下,表现的还算不错。我们不能一棍子把人家打死。更何况,这些人手中掌握着许多的资源。如果直接上的话,会不会把他们推到对立面去?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考虑到。”
张学良闻言看了看会场在座的几位。心中不由嘀咕,自己果然还是太年轻,也太心急了些。考虑问题也不够全面。当下点点头道“是,那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在东北每个县都建立起我们的党支部。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到监督当地政府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我党的影响。为今后的选举早做准备。”
几个人都举手表示同意张学良的提法。随即陈独秀就开口道“同志们,今天在会议的最后。我还有一件事要宣布。”
几个人都有点惊异的看着他,虽然陈独秀是一把手。但还从来没有直接在会议上宣布过什么。陈独秀环视了会场一圈,才缓缓的开口“同志们,我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辞去中央局总书记的职务。”
话一出口,会场乍然而静。大家都在惊愕着这个突如其来的信息。李大钊最先从惊愕中回过神来。“仲甫,你这是做什么?”还想继续往下说。陈独秀却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继续说道“作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我缺乏对党的任务和纲领的认识。我没有能够看清党未来的道路在哪里。盲目的效仿苏联。甚至有可能带着大家走上一条军事独裁的道路。这是很危险的。所以我决定辞去中央局总书记的职务。”李大钊急道“仲甫,你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陈独秀却摆出一副我意已决的态度,显然不是客气。而张学良从头至尾都没有说话,甚至也没做什么动作。毕竟他现在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小人得志的态度。最后陈独秀又说道“辞去总书记的职务,我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这一点大家不用再劝了。另外,我提名由张学良同志接替我的职务。”
此话一出更是语惊四座。而最最惊愕的莫过于张学良了。虽然有一定的预感。但是陈独秀亲口说出来。张学良还是被惊了一下。他实在没有想到陈独秀会如此举重若轻的放下这个位置。毕竟,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他肯定会成为东北甚至中国的最高领导人。
张学良知道自己必须开口表态了,如果现在还沉默。必然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疑。“我来说两句好了。首先,我不同意仲甫辞去总书记的职务。其次,即使仲甫非要辞去职务,我觉得应该由守常来接替总书记一职。大家刚才也看到了,我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还是比较稚嫩的。也比较急躁。这样的不足,很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历史上急于求成反而失败的例子有很多。所以,我觉得如果仲甫要辞去职务,那么由守常来接替比较合实。”
张学良此话一出,大家也都没什么说的了。即使坚决反对张学良担任总书记的张国焘也没话说。毕竟北李南陈。李大钊无论党内威望还是资历都完全有资格去担任总书记。大家随即都开口表态。
当天下午,在举行的全国党代表大会上。陈独秀正式辞去了总书记一职。大会选举李大钊为总书记。而陈独秀成为了负责党的理论宣传的中央局委员。张学良则成为了唯一的副书记。
最后,会议布置了全党新一年的任务。全国各地的党组织要加紧对党的理念的宣传。但是,还是不提倡暴力革命。而东北的党员,则要在全东北地区建立县一级的党支部。在党支部的定位上,张学良发表了他的看法“我们必须也只能和广大老百姓站在一起去。要做好对各级政府的监督工作。以及对党的理念的宣传工作。我再次强调一遍,我们现阶段的任务。不是消灭任何阶级,而是尽快发展东北。”
张学良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开始改变了更多的历史。而不仅仅是东北。
会议开完之后。张学良紧跟着就来到了老爷子的东园。进去的时候,老爷子正和汤玉麟下着棋。张宗昌则和张作相在一边闲聊。看着两人的坏笑。想来也没聊什么正经事。只是想不到一向正经八百的张作相居然也能和张宗昌聊到一起去。看到张学良过来,老爷子赶忙把被汤玉麟杀得只剩下一马一炮的残局一推。叫道“小六子。今天怎么有性质来看我们这些老头子了?”
汤玉麟也只是笑笑没有计较。张学良挨个问候了几位叔叔,才回话道“父亲,眼看各部都已经开始整编了。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准备进军陕西,山西一线了?”
老爷子闻言笑着道“这些现在都是你的事了。你要自己拿主意啊。”
张学良点头称事,又开口道“我对关内的事情不太了解。虽然有些资料。但大多数都是华北地区的。秦晋一代,资料很缺乏啊。”
张作相接口道“陕西现在没什么统一的政府,虽然冯玉祥第11师还有些战斗力,但也不足为患,而且大大小小的军阀遍地都是。山西却控制在阎锡山手里。不过此人既不是北洋嫡系,也不是国民党人。为人首鼠两端。我估计只要我们示之矣威,晓之以理。完全有可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山西。”
张学良点了点头,又问道“那直皖两系会不会援助秦晋呢?”
老爷子想了一会儿,缓缓的点了点头“段祺瑞和吴佩孚都是人杰。我们进攻秦晋,不但会扩大我们的势力,而且在战略态势上也会有一定的优势。他们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要在山海关一线给他们施加压力,让他们自顾不暇。无法援助秦晋。”
张学良又补充道“我们还可以联络广东政府,一旦他们挥师西向。广东政府立马从开始北伐。”
老爷子点了点头。几位叔叔又向张学良交代了些事情。等张学良从东园推出来都已经到了月明星稀的时候了。
回到自己的西园,就见厅里。杨颖正和她那个贴身的丫鬟还有许灵韵布置着桌上的夜宵。张学良边往里走,边笑道“有劳夫人了。”
杨颖抬头看到他回来了,忙迎上来帮张学良解了外衣。道“你看你一天天忙的,晚上也没准备什么。喝点粥吧。吃些点心”
张学良道“好。”坐下之后,看着站在一边的许灵韵踌躇着不知呆在这儿还是退出去的可爱样子。笑道“灵韵,你也坐下来吃一点吧。家务事瞧着都是小事,可着实累人。”许灵韵闻言俏脸一红,看杨颖也对他笑着点了点头,才开声道“谢谢少爷。”也就依言坐下了。
三个人吃完夜宵,杨颖又亲自端上茶来。然后挥挥手让许灵韵退了出去。挨着张学良坐下,道“汉卿,你打算怎么安排她啊?”说着朝许灵韵退出去的方向努了努嘴。
张学良闻言苦笑道“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当初阴差阳错的就带了她回来。现在却成个麻烦了。”
杨颖撇了撇嘴道“什么麻烦?我看啊,还不是打算娶她做姨太太?放心吧,我不拦着。”
张学良伸过手去搂住她,调笑道“我闻着好大的酸味啊。”
杨颖伸手打了他一下,却把螓首靠在他怀里不说话了。张学良轻笑着道“这都民国了,哪里还兴三妻四妾那一套。男女平等啊。”
杨颖又是轻哼了一声“你们男人还管这个,不过是有钱的养得起的,自然女人多。那没钱的才守着自己老婆过日子吧。”
张学良笑了笑就不再说话了。低头朝自己妻子秀气的耳垂吻去。
第三十章 老子要抢金子
时间转眼就到了8月下旬,张学良在此期间每天忙上忙下。一会儿跑去吉林看看军队的整编情况,一会儿又跑去鞍山看看军工的生产情况。幸好政务这方面有他岳父杨宇霆帮衬着,财政方面有王永金看着。否则张学良真是每天光处理公文就休想睡觉了。
但是1922年,注定不是平静的一年。就在东北军司令部参谋们正在不停的推演进攻秦晋的战略战术安排的时候。一纸从苏联来的电报发到了司令部。苏联要求张学良在远东地区配合苏联红军共同剿灭白匪。一纸电报打乱了张学良原本的部署。张学良原本的计划是先攻取秦晋地区,因为这里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且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陕北还有着数量不少的油气田,张学良想在未来组建自己的空军和装甲部队。就必须得到这两个地方。
可苏联要求的配合作战,却是张学良不能拒绝的。因为张学良知道,一旦苏联在远东地区肃清白匪。他们就会把目光盯向蒙古,甚至东北。列宁也许还要考虑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和睦问题。但是斯大林从来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如果张学良此时不出兵,任由苏联红军在远东作战。等到人家打完,估计对东北的包围也就差不多了。
不过张学良自知自己有先知先觉的优势,可是做起事来毕竟年经,有些急躁。还是找老爷子商量一下比较好。老爷子现在几乎每天都呆在东园里,和几位叔叔下下棋,聊聊闲篇。虽说还任着东北军总司令的职务,可是打司令部成立起,就根本没进去过。东北军上下都知道现在的实际领导人是总参谋长张学良了。不过今天去东园,却被告知老爷子不在。一问老管家才知道,几个人跑到辽河上钓鱼去了。
张学良忙驱车赶过去,等到的时候。几个人鱼都钓的差不多了。正吩咐卫兵生火,看来还打算野营一番了。张学良的车一到,就听张宗昌的大嗓门道“小六子,来,陪我们这些老头子一起吃鱼。可都是刚钓上来的。新鲜着呐。”汤玉麟就朝他翻了个白眼,骂道“就你那火爆脾气,这里面有一条是你钓的吗?”张宗昌就哈哈一笑,还嘴道“你汤老哥钓的,不给我吃怎么地?我吃大帅的去。”
张学良苦笑着过来“两位叔叔,你们倒是好兴致。我都快忙死了。”张宗昌小声嘟囔了一句“还不是你自找的。”汤玉麟就拉了拉他的袖子,示意他别乱说话。张学良虽然对两人很尊重,但要杀他们实在也是分分钟的事。这种闲碎话还是少说的好。其实在这一点上,张宗昌就比汤玉麟聪明的多了。张宗昌却是知道两个人要是一直不提,张学良才会觉得他们一直把政变的事放在心上。
老爷子放了钓竿,回头看着张学良,眼里满是掩不住的笑意,问道“小六子,又遇到什么麻烦了?”
张学良就把一纸电报递了过去,老爷子却没有接,淡淡的道“你念吧。”张学良这才想起来,老爷子文化水平可真不怎么高。忙讪讪的念了一遍。老爷子听完,想了想道“你怎么看?”
张学良就把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遍。老爷子听完之后道“出兵吗?也不是不可以。但我们必须胜,而且是大胜。”张学良听完点了点头,自然知道老爷子的用意。如果东北军败了或者惨胜。那么在今后与苏联打交道。未免被人看轻。甚至还有被侵略的危险。
老爷子又把目光投向汤玉麟,问道“玉麟,你在黑龙江也呆了几年了。跟苏联白军打过交道吗?”
汤玉麟笑道“自然,现在活跃在远东一带的白军主要是两伙人。一个是盘踞在蒙古一带的一伙白军,首领叫恩琴。说来也好笑,他一个老毛子,自称是成吉思汗转世。还有一伙常年在外兴安岭一带活动。首领叫佩特罗夫。这小子战术指挥不怎么样,不过手底下人特别多,听说有三四万人马。也不知道那鸟不拉屎的地方,他拿什么养那么多人。”听完这个情况,张学良心中狂跳起来。因为他知道佩特罗夫拿什么养那么多人。因为佩特罗夫手里有俄国沙皇的600吨黄金。本来在历史上,这批黄金最后是落到了日本人手里。而1922年的时候,佩特罗夫也早就被日本人收拾了。可是由于张学良在鞍山一线狠狠的揍了日本人一顿。日本人已经退出了北满铁路。而苏联红军也没有接手。所以北满铁路现在是苏联人的产权,却由东北军暂时管理。
600吨黄金啊,这是东北地区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5倍。是东北政府一年税收的100多倍啊。张学良压抑了一下心神,让自己冷静下来。忙问道“这个佩特罗夫的部队战斗力怎么样?”
汤玉麟晒然一笑“一群乌合之众而已。要不是恩琴的部队在前面挡着,苏联红军早把他收拾了。我以前就打算收拾他,就是打出国境毕竟有很多问题啊。”
张学良点了点头道“那,汤叔,你陪我走一趟黑龙江吧。咱们会会这个佩特罗夫。”
汤玉麟一呆,然后笑道“好好好,你啊,非要把我们这些老家伙用的扎实了,你才甘心。”老爷子却是笑着看着儿子,眼角满是欣慰。想来生子如此,也不枉此生了。
张学良与汤玉麟还未上路,一纸电报已经发到了各参战部队。此次作战,张学良抽调了103步兵师,张海天的部队。论山地作战,东北军想来也没有人比他更精通了,也没有那只部队比的上他的103师了。以及104炮兵师。不过这次104师却没带150的火炮。山地作战为主的战场确实用不到那么多。反而图增运输压力。以及301步兵师和302步兵师。
第三军虽然整编还未全部完成,但装备已经下发各部。经过初步的训练,也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再加上有汤玉麟这个老上司坐镇。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共计3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11万余人。张学良如此大动干戈,就是奔着那批黄金去的。
他要的不是击溃战,而是歼灭战。最好是能够就地歼灭。600吨黄金,张学良一克也不想留给别人。
东北军前敌指挥部。张学良和汤玉麟正在看桌子上的地图。张学良看了看,对汤玉麟说道“汤叔,你说佩特罗夫会跑吗?”
汤玉麟想了想,摇了摇头。“据我所知,此人本来就不怎么会打仗。现在仗着自己有三四万人马,又守在山里。我想,他应该会坚守。”
张学良闻言笑道“好,他不跑就好。他要是跑了,我还要追他。那就麻烦了。”汤玉麟却看着张学良道“小六子,这山地战可不好打。重火力进不去,部队又大多要面临佯攻。而且现在快到9月了。我们最多只有两个月的时间。11月份开始。这边就要开始降温了。到时候部队的补给都会成为问题。”
张学良一边指着地图,一边对汤玉麟说道。“我的想法是这样。把301和302师的全部迫击炮都集中到103师来,这东西在山地战中威力不是一般的大。汤叔,你再看。外兴安岭整个呈狭长装。我的意思是301和302师分别在104师一部的配合下包围南北两端。然后由103师从中部直插进去。中间开花。”
汤玉麟看了看地图,道“这个战略倒是没什么大问题。可问题是103师打得下来吗?山地作战可不是平原上,这个不大一样啊。”
张学良笑着道“汤叔,这你就放心吧。张海天这伙人,原来就是土匪出身。他们安身立命的本事就是在山上打仗。论山地作战,他们可是这伙老毛子的祖宗。”
汤玉麟也笑了起来“是吗?你个小六子,手下可真是能人辈出啊。”
两个人商量完战术略安排,就让通讯兵通知各师师长来指挥部开会。
4位师长不一会儿就过来了。张学良叫得张海天大哥,可张海天却称呼张学良为少帅。想来也是觉得正式场合,与少帅称兄道弟的有些不大好。张学良说了几句,张海天才改了口。
几个人坐下之后,张学良先给他们介绍了一下战术安排。问了问大家还有什么建议。见没人说话。张学良就站了起来,随即所有人都立即起立立正。张学良正色道“命令,301师及104师一旅包围外兴安岭南部,302师及104师余部包围外兴安岭北部。另301师和104师所有迫击炮集中到103师。103师在外兴安岭中部地区待命。所有参战部队自命令发布后,5天之内必须到达指定位置。路上遇到一切抵抗。均予以就地歼灭或者赶回外兴安岭。此战的目的是不许放走一个人。你们必须给我把外兴安岭团团围住。放走一个,我把你们全部军法从事。听到没有?”几个师长大声应是。就赶忙部署部队去了。
待几人走了之后,汤玉麟对张学良道“小六子,你不停的强调不准放跑人,为什么呢?”
张学良笑笑道“汤叔,你就不奇怪,佩特罗夫这小子,在这么冰天雪地,鸟不拉屎的地方是怎么养起来三四万人马吗?”
汤玉麟正色道“那你说他手里有什么?”
张学良看着汤玉麟一字一字的道“黄金,这小子手里有沙皇的黄金。”
第三十一章 准备抢劫
命令传达下去,各部开始紧急集合。带上自己的装备和干粮开始向指定攻击位置进发。由于外兴安岭一带人烟稀少,这里几乎是没有什么公路的。所以张学良此次前来,也没有带104师的150重炮。毕竟这玩意要几吨重。就算靠马或者骡子牵引,在没有公路的地方也是无法前进的。
汤玉麟刚开始还不明白张学良为什么要在这冰天雪地的地方调集如此多的兵力,非要对白军进行合围。等知道了佩特罗夫手里竟然有那么多的金子,那可是比张学良积极多了。不停的跟以前的下属打电报,让他们一定服从指挥,顺利完成任务。否则别说少帅要把军法从事,就是他汤某人也绝不轻饶。到时候别怪他翻脸不认人。
张学良却从来都没有担心过这些士兵反水。历史上,民阀混战时期。各部通常都是家长式的带兵方式。在没有外因的情况下,很少有人带兵反叛。汤玉麟和张宗昌在的时候还有可能。可张学良现在时时刻刻把汤玉麟带在身边,可以说就十分安全了。
而关于战斗力的问题,张学良更是不担心的。这些兵大多数都经历过战火,只不过没有经历过高烈度的战争。此时装备加强之后。面对的又是无论火力,训练都远比不上他们的一群乌合之众。更何况他们又不必进山,面对的只是被103师吓破胆之后的溃逃军队。张学良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好担心的。
至于士气问题,看着那些挺直了胸膛的士兵。张学良就知道,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走出国境作战,让这些没多少文化的士兵也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光荣。张学良把指挥部设在了满洲里。毕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以他现在的身份去以身犯险实在是划不来。毕竟这些地区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白军。张学良犯不上亲临前线。
张海天带着自己的部下,那是一路急行军。现在的103师早就不是当初的东北剿匪总队了。29000多人的部队,下辖3个旅9各团,还有各种师部直属部队,外带野战医院一所。虽说很多都是刚从护校毕业的护士,医生更是少得可怜。可架不住张学良有钱,药品给的多。各种消毒药,消炎药,应急药品就拉了好几马车。
张海天和李笑一人一匹马骑着,看着长长的行军队列。李笑不由得有些发呆。虽说当103师参谋长也有一段时间了,可是平常哪看得上这样的全师集结。想想自己一年前还呆在山上当土匪呢。现在摇身一变,已经是正规军少将参谋长了。人生际遇之奇真是让人感叹啊。
张海天看了一眼发愣的李笑道“参谋长,我想咱们这辈子做的最英明的决定莫过于此了。”李笑点点头“是啊。”想想当初的东北同道们,现在大多数都下去见了阎王了。谁有他们兄弟混的好?
正在两人感叹命运的时候,一个通讯兵骑着马飞奔过来。路上的士兵却都是自己走自己的,没有人回头去看。展现出了这支军队良好的纪律性。通讯兵来到两人进前,一个利落的翻身下马,向两人敬了一礼后,道“师座,参座。先锋团发现敌情。”
“哦?”张海天说着和李笑翻身下马,身后自有参谋拿上地图。说起这个地图,还是张学良从苏联人那里弄了一份,又花高价从日本人那里买了一张之后,弄出来的。精度不可谓不高。张海天对那个通讯兵道“先锋团走到哪了?”
通讯兵一指地图上的一个位置,然后说道“先锋团正面有一个村子,老毛子在里面大概有1000多人。这村子再往前不到6公里就是进山的路了。”张海天说“前线开打了吗?”
通讯兵点点头。“已经开始进攻了,遵照总部的命令,王团长把村子三面围了起来,就放了进山的路。”
张海天又问道,“这伙人火力如何?战斗力如何?战况现在如何?”
通讯兵道“火力较差,缺乏重武器,轻武器也比较缺乏。战斗力更是差的出奇,咱们一个排长发动了一次冲锋就打破了村口的一道防线,我走的时候都打进村子去了。”
话音刚落,又一个通讯兵飞马而来。到得进前,也是一个利落的翻身下马。身子一稳就对张海天和李笑说道“师座,参座。先锋团已经结束战斗。毙敌700余人,剩下的都逃到山里去了。”李笑接口道“我方伤亡如何?”通讯兵晒然一笑“阵亡了11个兄弟,轻伤的有29个,重伤16个。”李笑听完也是轻蔑的一笑。这伙人还真是乌合之众,战损比例14比1啊。
张海天对李笑道“命令先锋团进驻这个村子,全队加快行军速度。今晚就在这个村子驻扎。等兄弟部队都到位了。咱们就进山剿匪去。”说完也是哈哈一笑。想来也是想起了自己当东北剿匪总队队长的痛快日子。
话说那些日子,张海天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顺畅。老百姓一路又是敲锣又是打鼓。还有人放鞭炮。每到一地,必有人来劳军。而进山打土匪更是如砍瓜切菜一般。这帮孙子躲在洞里,张海天就放火熏出来。要是打阵地战,张海天这边一排炮过去,对面立即哭爹喊娘。再要是有人敢伏击他们,张海天部的山地作战能力立马就体现出来。且不提张海天对山中伏击战的熟悉程度,但是手下弟兄们爬山坡冲锋的速度就能让对手吓疯了。
捷报传回满洲里。汤玉麟对张学良说道“这帮老毛子也太次了点吧。”张学良笑笑却没有说话。这些根本就不是老毛子的正规军。这其中有俄国农民,有蒙古人,甚至还有中国人。这样的军队,实在都称不上是军队。不过是一批人数多些,装备好些的土匪罢了。让张海天和103师这个前身就专门是剿匪的部队和指挥官去,实在是太合实不过了。
张海天对参谋说“给103师打电报,让他们佯攻一下,先不要急着给我猛打。别把人家吓跑了。”汤玉麟听着笑道“要不是那些黄金,我估计佩特罗夫这小子都活不过今晚。”说完,指挥部一阵爽朗的笑声。以东北军今日之装备,今日之士气。就是日本关东军也敢碰一碰。更何况这些实在称不上军队的军队。
外兴安岭前线。傍晚8时许,103师全部已经集结在山口。随时可以进山了。但是他们并不着急。士兵们慢悠悠的架锅生火,一点也看不出大战前的紧张。白天的一仗已经让他们看清了自己对手的实力。对于那些参加过剿匪和葫芦岭伏击战的老兵来说,实在没什么好紧张的。而新兵在老兵的影响下,也渐渐的冷静下来。看看自己的袍泽们手里拿的,肩上扛得。还有那一溜黑洞洞的迫击炮,也是自信心爆棚。
李笑安排完各部队宿营,回到指挥部的时候。一进门就对张海天大叫道“师座,我看咱们直接开打吧。我看最多3天就能结束战斗。不用等兄弟部队了。”张海天却摇了摇头道“少帅几次三番的强调要对敌人合围之后再开始进攻肯定是有用意的。咱们上次擅自开打就差点惹了大祸。可不敢再来一次了。”
李笑点了点头,又道“不过下面的弟兄们情绪很高涨啊,就我刚出去这一会儿都已经有6个团长找我请战了。”副师长冯超闻言笑道“让弟兄们适当的憋一憋到时候才能如猛虎出栏啊,也是好事。”
冯超是东北讲武堂炮兵科毕业,和张学良是同班同学。本来是新一军101师的一个团长,鞍山作战中表现突出就直接升任103师的副师长了。一来是指导一下张海天他们的正规训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防止张海天一时激动上了头,又开始不管不顾起来。
几个人又聊了几句闲篇,就开始在地图上进行战术推演。按照作战参谋给出的参数,推演来推演去。最好的结果是2天结束战斗,最坏的是5天结束战斗。张海天看着出来的结果笑道“唉,少帅这不是把功劳赏给我们了吗?”
就在张海天的103师踌躇满志准备进攻的时候,301和302师两个参战部队也在紧急行军中。他们此次的任务虽然看似简单,但在纵长达10公里的战场上,要不放跑一个敌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能早到还是早到。尽早熟悉地形,也好早想办法。
大战在即,张学良却和汤玉麟在指挥部下起了围棋。看着对面一脸沉静的张学良,汤玉麟此刻才算真正服气了。年轻人能干大事的却是不算少,但是能沉住气的就很少了。面对唾手可得的胜利还有600吨的黄金,换做别人早就激动的不行了。就算他老汤,刚知道的时候还不是激动了好一阵。可张学良呢?各部都已经进入指定位置。居然还有心情和自己下棋。而且下棋起来不骄不躁。棋风稳得出奇。要说张作霖身上有的是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而张学良身上则是一种让人觉得他无论怎么获胜仿佛都是应该的。
大帅有这样的儿子,想来自己几个人败在人家手上,实在没什么不服气的。
汤玉麟正在想自己的心事,张学良却突然站起来。对一个参谋道“电告103师,明日凌晨5时正开始进攻,要求是不要俘虏,不要活口。”
汤玉麟霍然一惊,看来一向行事柔和的张学良为了这批黄金是要大开杀戒了。但,想想也就释然了。消息走漏出去,无论是苏联还是日本都不是他们现在惹得起的。
第三十二章 开抢
9月11日,凌晨5时正。外兴安岭中部山区入口处。随着三颗红色的信号弹冉冉升起。103师下辖的第一旅的三个团同时在南北长4公里的战线上发动进攻。由张学良从各部调集来的迫击炮,已经下发给了各部。而张海天部此时的迫击炮数量已经达到了每个团配备60门的恐怖数量。三个团的180门迫击炮率先怒吼起来。
而士兵们还呆在简易的战壕里等待炮火准备的战斗。这里面虽然有许多新兵,但老兵们的镇定影响了他们。虽然握紧着步枪的双手暴漏了他们的紧张。但脸上的表情还是显示出了他们对于自己以及自己部队的信心。
佩特罗夫一个老毛子哪里懂的游击战的道理。手里空有4万人的武装,却实在不懂得怎么打仗。这小子本就是个靠投机倒把起家的货。运气好奇袭了喀山,得到了这批黄金。而手下的士兵更是没什么凝聚力。不过是靠着军饷才维持的关系。佩特罗夫将4万人组成了3道防线,而他的指挥部就在第三道防线的中心。得知中队已经进至外兴安岭附近的时候,佩特罗夫还不怎么慌忙。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军队虽然不堪,可是中队又能强到哪儿去。待知道中队已经包围了整个外兴安岭山区的时候。佩特罗夫才慌忙起来。
待他组织了一个团进行突击的时候,直接被301师堵了回来。光是104师的火炮就摧毁了部队的战斗力和意志。令人牙酸的炮弹飞行声音之后。就是震得人胸腔气闷的爆炸。被命中者自然是死的不能再死了。就是旁边的人,靠的近的也震死了几个。
炮声一响,部队就开始往回跑了。那是只恨爹娘少了两条腿啊。佩特罗夫亲临前线指挥,那是完全目睹了这场一面倒的战斗。他实在是理解不了20年前被几千士兵就可以攻入首都的国家,怎么也变得这么凶猛了。突围无望,佩特罗夫就在山区里部署了三道防线。只能祈祷自己的军队可以抵挡得住了。
可是残酷的现实显然没有理会佩特罗夫的祈祷。猛烈的炮火准备之后。对面防线上布置的4个团,要不是有原来的苏联白军弹压,估计都跑的差不多了。可是就算没有跑,曲线弹道的炮击跑已经大量的杀伤了只有简易战壕的他们。而剩下的士兵,这些平日只知道靠着手里的枪作威作福,鱼肉乡里的士兵。战战兢兢的。完全组织不了有效的抵抗。
第一旅一次冲锋就全线突破了防线。战斗只持续了50多分钟。就这还不算20分钟的炮火准备时间。基本上是东北军的士兵刚跑到,这些士兵就降的降,逃的逃。
张海天从望远镜中看到这幅场景,不由得感叹,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当年老毛子是何等的威风。现在呢,居然挡不住自己部队的一次冲锋。想到这里不由得有些开心。甚至还哼唱了几句东北二人转的著名选段。
冯超听着师长嘴里有些不雅的调子,皱了皱眉头。不过也没说什么。毕竟师长出身草莽。这些地方也算不得什么问题。李笑道“师座,咱们给少帅报捷吧。”
张海天点了点头,正准备说话。一个参谋进来道“师长,电话线架好了。您看是不是现在就和少帅通话?”张学良早有吩咐,一旦架好电话线。要张海天第一时间和自己通电话。张海天忙随参谋来到机要室,拿起电话。“给我接总部。”
张学良这些天都很闲,作为前敌指挥。战略预想与战况其本上完全符合。前方的战斗也不用他指挥。所以张学良这两天倒是在满洲里考察了一下民生。而且还和当地的党支部聊了聊。话说满洲里党支部真是可怜。全部党员只有60多个人。几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