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本来打算,确实是想慢慢削弱安禄山的实力,等到足以应付的时候,再狠狠来上一刀,彻底解决。就算现在安禄山凶狠的站在自己面前,自己也有把握用这个借口搪塞过去。因为很显然,安禄山既然没有马上动手杀了自己,那他就不可能真的对自己动手,只要今天这一关过去了,自己今后怎么可能再给安禄山这样的机会。
看到安禄山一副看白痴的样子看着自己,武惠妃一阵不悦。
“这样不行,那你说本宫该怎么办?难道让本宫去对陛下说,你是清白的,所有的事都是捏造的,没有丝毫证据。就算本宫说了,陛下他会听吗?到时候我们一个都不能活下来,一起出事!”
“呵呵!”看着恼羞成怒的武惠妃,安禄山轻声笑了起来,“我确实有办法!李林甫那边,我已经派人去对付,你只要故意无理和谢妃争宠,在陛下责难时,坦承是嫉妒作怪,请陛下原谅,然后再提及,这次事情也全都是听了李林甫的挑拨唆使,想通过中伤安禄山,来伤害谢妃!”
“你!”武惠妃大怒,手指自己尖声斥道:“那本宫怎么办?如果本宫这样做了,恐怕后宫再也没有本宫的地位了!”
“哼!你吗,你向来受陛下宠信,就算这次有争宠的行为,但毕竟没有造成伤害,元凶李林甫已经伏法,自然不会再深究你的罪责。最差的结果,也仅仅是丧失后宫主事的权力,说不定,你这一番深情行动,还能引得陛下的感动,重新回到你的怀抱,让你恩宠更甚往昔呢!”安禄山冷笑着说道。
“简直是笑话。如果让本宫丢掉后宫主事之位,恐怕不用几天,本宫就会被其他宫妃活活唾死!”武惠妃对自己曾经在后宫使过的手段记得非常清楚,知道自己失权的后果。别说可能会让自己性命不保,就算真的只是丧失权力,她也不可能答应这样荒谬的补救办法。
“如果你觉得,我可以丢掉权力而没事的话,你到可以试一试不补救!”安禄山缓缓的站了起来。
犯了错误就应该承担责任,如果武惠妃不愿承担,逼迫自己用其他手段来应对的话,自己第一个不会放过的就是她。不过,前面的一番威逼,都是为了下面的条件做准备,安禄山其实最想要的,仅仅是武惠妃的一道手札罢了,手札的内容,他都早已经拟好了,武惠妃自己照着抄一份就行。
“等!等!”武惠妃仰起身来。
“哼!或许你觉得,我们的儿子,在我倒了后,会有好下场?”安禄山闭目摇了摇头,别过身子,这样的威逼实在非自己所愿。
“不要!”听安禄山提起儿子,武惠妃立刻慌张的上前一扑,根本不管光外露,紧紧的抓住安禄山的胳膊。
“求求你,不管生了事情,别伤害我们的孩子?”
本来正准备挣脱开武惠妃的安禄山,此时却是呆愣愣的看着这个房间的门口。
在房间的正门,一个头戴乌纱帽,身穿白龙袍,面色苍白的中年男子,正同样呆愣的看着安禄山。
第十一章第二十六节 意外的意外
第十一章第二十六节意外的意外
安禄山很想揉揉自己的眼睛,看看是不是眼睛花了。无奈自己一只胳膊正被武惠妃拖着,没法拎起来。
不过门口的那人很快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安禄山看到的没有虚假。
手颤抖着指向武惠妃,冷厉的问道:“你说的孩子,是谁的孩子?”
“安禄山!你不会是不想承认滔儿(汴王)是你儿子吧!”武惠妃尖声叫起来。
她因为过于紧张,根本没有分辨刚才的话是不是安禄山说的,直到“噗”的一声吐血声传来,武惠妃正要看向着安禄山的眼睛,才缓缓的转向门口。
当看清那人的身影后,武惠妃的脸色刷一下,立刻变得惨白惨白。
门口站着的,正是当今大唐天子李隆基。
想到已经被李隆基知道,自己接下来会有的下场,武惠妃不停的颤抖。眼看自己的丑事,已经被自己最爱的人当面看见,武惠妃眼中闪过惊惧、后悔,懊恼、羞愧各种各样的目光,最后转向呆滞。她整个人都已经陷入自己的感情世界,不能自拔了。
“你们,你们这对j夫y妇!”李隆基一手捂着胸口,一手继续直指着安禄山和武惠妃。身子已经摇摇晃晃,依靠在门框上。
安禄山和武惠妃都傻了。
怎么无声无息的,李隆基就出现在两人面前了?出现就出现。怎么这么巧就听到有关两人孩子地事情!以李隆基的性格,可能会允许自己的女人和别的男子打情骂俏,但绝对不会允许她与其他男子生实质性关系,更不要说生孩子了。而且那些女人,绝对不包括李隆基最爱的武惠妃。
他可是堂堂的大唐天子呀,天威莫测。此时不管两人平常多么精明,都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还是安禄山先反应过来。看了一眼李隆基的身后,现根本没有自己担心地随从跟着。立刻眉锋往下一敛。双目中露出狠厉的光芒。
李隆基呀李隆基,我本来没有弑君篡位地野心,但现在既然被你撞破j情,为了自保,那就怨不得我心狠手辣了。
“贱人……”看到两人的j情被自己撞破,还毫无廉耻的搂抱在一起,李隆基实在忍受不了这样的耻辱。胸口又一阵鲜血上涌。
但倔强的李隆基不愿当着两个贱人的面再吐血丢人,一咬牙,竟然憋口气,强行将已经到喉咙的血咽了下去,身子也因为一阵憋气,忍不住“扑通”一下跌座在地。
“陛下!”武惠妃一声惊呼,松开了安禄山地胳膊。
不过身体却没有任何动作。此时的武惠妃,已经完全陷入了恐慌和悔恨的世界中。没法冷静下来。
安禄山嘴唇动了动,本来还想说点什么。但感觉实在没什么话可说,最终只是空张了几下嘴巴,没有说出声来。只是眼角余光扫了下神色惨淡的武惠妃,开始缓缓的向前跨动了一步。
“陛下!臣来扶你起来!”
也许是想到自己将要杀死历史上有赫赫声威的大帝,安禄山紧张的浑身肌肉紧绷。拳头已经捏的“咔咔”作响。
看到满脸凶光逼近地安禄山,李隆基却没有分清形势,反而大声的呵斥:
“闭嘴!咳咳!”一句语气激烈的话,就引起李隆基一阵咳嗽,白龙袍上已经鲜血斑斑。“你这逆臣,还不给朕滚!朕饶不了你,朕要将你千刀万剐,把你满门处死!把你满门千刀万剐!”
安禄山对李隆基的嚎骂毫不在意,终于缓缓的站在了李隆基面前。
居高临下看着依坐在门框边的李隆基,安禄山内心一阵惬意。现在他已经完全被杀意充满了头脑。根本再没有丝毫君臣观念。根本再没有考虑往日恩情。
“你骂完了吗?”安禄山地声音变得低沉而冷淡。
这是他杀人的前兆。
“什么?”李隆基终于察觉到安禄山的面色有异。
“骂完的话,那臣就可以送你上路了!”安禄山把手放到胸前。将刚才紧绷的手指扮得“咔咔”响。
“你!安禄山,你要,你想弑君?”李隆基本来就已经惨白的脸色,现在更是一点血色都看不出了。
看到安禄山的动作,只觉双眼一阵昏花,胸口憋闷,有点呼吸不上来。幸好脑袋靠在门框上,才没有直接倒在地上。
“弑君!”就在安禄山犹豫着该怎么悄悄的处理了李隆基的时候,床榻上的武惠妃,却是突然尖叫起来。
“不!不!别害三郎!”武惠妃踉跄着跳下胡床。
匆匆跑到安禄山身后,猛一把从后面抱住安禄山,嘴上大叫道:
“三郎快走!三郎快跑!”
这个举动大出两个男人地预料,安禄山简直无法想象,武惠妃这么现实地女人,此时怎么突然感情用事起来了,她难道不知道现在只有杀了李隆基,两人才有活路,一旦李隆基离开了这里,死无葬身之地的,就将是自己和她吗!想到这里,不再犹豫,手往后一抄,猛一用力,就将柔若无骨地武惠妃一把甩开。
双眼猩红的看向李隆基,准备对他动手。
李隆基愣愣的看着武惠妃和安禄山一番争执,等到武惠妃被安禄山甩倒在地上,嘴角流出一丝血丝,本来还朦胧的双眼。却突然变得清明。
“住手!”一声冷喝。
帝王地威严,长久在他威压之下的安禄山,听到李隆基这么一声暴喝,虽然声音沙哑,底气不足,但还是马上僵了一下,本来已经伸向李隆基脖子的手。就这么悬在了半空。
李隆基怜惜的看了倒在地上的武惠妃一眼,想起两人一起恩爱的岁月、欢乐的时光。眼中怜惜,已经化作了淡淡地温情。
仰头冷冷的看向了安禄山。
“安禄山!别伤害她,朕如你所愿。”
声音说不出地萧索冷漠,但安禄山却感到一阵心跳加。本来已经逼不得已,准备掐死李隆基,事后再想办法掩盖,想不到李隆基竟然答应如自己所愿。那感情好呀,立刻缩回了双手。
但随即猛一震:自己傻了,刚才哪里提过什么愿望。
立刻又伸出了双手大骂:
“你怎么如我所愿?别给我说现在放过我,陛下,你的脾气,就算现在一时感情用事放过了我,事后也肯定会反悔的。”
“哼!”李隆基一手撑地,用力想爬起来。但身体实在虚弱。挣扎了几回,还是不能如果。
无奈的摇了摇头,沉声对安禄山喝道:“扶朕起来!”
安禄山犹豫了一下,听听门外还是丝毫没有人声响动,感觉李隆基也耍不出什么花样,才伸手一把将他扶了起来。
李隆基狠狠的抓了安禄山的手腕一下。无奈气血大伤,根本没法用上力气,自然不可能伤害到安禄山了。
“陛下!泣泣!臣妾……”武惠妃被安禄山摔的头昏脑晕,现在已经勉强爬起来,只是一脸委屈和伤感地看着李隆基,根本不敢过来。
“唉!”李隆基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充满深情的看了一眼武惠妃,柔声道:“不必说了,朕知你!”
“陛下!”武惠妃娇呼一声,轻轻的扑到了李隆基怀里。
朕知你,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句皇家情话呀。武惠妃感觉自己就像刚刚从地狱。直接到了天堂似的。刚才j情被李隆基撞破时。感觉是被人从人间打到了地狱,而现在。却是直接从地狱升到了天堂。朕知你,这一句知心话足够了。有了李隆基这句话,武惠妃感觉就算让自己马上代李隆基去死,自己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安禄山一阵心烦,感觉怎么像是男女主角被大反派抓住,在最后关头进行生离死别。自己却不是男主角,反而是里面的大反派。
心中不愤之余,手上立刻多用了一点力。
李隆基眉头一皱,强忍着没有呼痛。
轻轻拍了拍怀中的爱人,转头看向安禄山:
“安禄山!以你地聪明,想来也没想过要谋皇篡位,应该是想扶持一个幼年皇子,你在幕后继续掌权,朕如你所愿,写一份诏书,让你意中之人登位!至于朕,呵呵,你既然能偷偷进宫,那把朕和爱妃送出去自然也不成问题。以皇位来换取朕和爱妃的性命,你可满意?”
“这个?”安禄山一阵愣。
想不到李隆基打的竟然是这个算盘。
心理马上盘算开来,如果事情真的能这样,那自己肯定满意的没话说。至不济,自己大不了事后反悔,在取得诏书后,再将李隆基和武惠妃除掉,反正自己本来就是无信无义的人,干这种事情也不是头一回了。
但是李隆基这么做是真诚地吗?他会不会还有什么后招?让一个皇帝为了女人放弃自己的皇位,还是李隆基这个有名的英雄皇帝,这实在有点让人难以相信。何况这个女人还曾经背叛过他。
安禄山在这边紧皱着眉头犹豫,那边的武惠妃也被李隆基提出来的条件惊呆了。
她本来已经做好必死的觉悟,想不到李隆基竟然还能够继续爱她,甚至为了她,不惜以皇位想让。轻轻呼一声“三郎”,眼中的激动和深情,都已经能化成水流出来了。
“哼!你还犹豫什么,如果朕不配合,难道杀了朕,你就能如意了吗?到时候杀戮不休,你也不一定能如愿吧!”李隆基冷冷的看向安禄山。
“好!”安禄山果断了点了下头。
不管如何,先将李隆基的诏书拿到手再说。
“陛下!那就烦请您下诏,你因为仰慕神仙,去深山追求仙道去了,将皇位传于汴王李滔……”
“不行!不能传给滔儿!”出言反对的竟然是一脸激动地武惠妃。
李隆基深深地看了武惠妃一眼,伤感的眼神一闪而过。
“安禄山,换一个皇子吧,反正朕地皇子,你大都有结交,不会影响你掌权的。”
看到一脸激动的武惠妃,还有神色坚毅的李隆基,安禄山也知道立自己儿子当皇帝,那是不大可能了。
李隆基现在愿意为性命让出皇位,主要的一点考虑,就是这样可以避免鱼死网破,皇位继续保留在李家。至于今后李家能不能保住皇位,到没认真考虑。那已经是儿孙们的事情了,为了避免皇族马上就遭到安禄山的清洗,他现在只能为儿孙们考虑这么多了。希望儿孙们看到安禄山霸权,能明白过来,清楚他这个大j臣。
“好!那就换一个,除了汴王,现在就是凉王李璿最年少多智,而且母妃是高平王李重规之女,名门之后,可以为帝!不过凉王毕竟年幼,还请陛下在旨中注明,由臣和另外两位宰相辅佐新皇,管理军政大事,等新皇成年后,再行清政!”安禄山冷冷的说道。
对于李隆基的考虑,他现在大致也猜倒了。今天自己是大不了杀了李隆基,然后趁保皇派系没有准备,立刻生动乱。到时候事情没法控制,经历了多次宫廷政变的李氏皇族,恐怕不会再有几个能活下来。李隆基明着看起来是为了自己的性命和武惠妃的感情,实际上考虑的就比较长远了。至少,就算现在成功取得李隆基的诏书,自己想要完全控制朝政,也还要花费一番手脚。
不过现在这样,其实正好大致符合自己原来的打算。本来这次进宫,就是想取得武惠妃的手札,证明自己和李滔的关系,然后在危机关头除掉李隆基,自己扶持儿子李滔登上皇位,再将自己和李滔的关系用武惠妃的手札悄悄点明,从而达到不流血的夺取皇权。现在的情况虽然和原来设想有点差异,但至少不用面对天下保李的势力。不管怎么样,这已经是眼下最好的解决办法。
李隆基和武惠妃没有再多说什么,用宫室中的皇家纸笔,写下一份还算正式的手诏,安禄山随即接过。
拿到墨迹未干的诏书,安禄山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大事可定!
第十一章第二十七节 新朝廷开始(终)
第十一章第二十七节新朝廷开始(终)
接下来的事情比较好处理,在安禄山拿到传位诏书不久,想尽各种办法的安禄山亲信,终于匆忙来到了武惠妃的宫中。(,最快文字更新精彩小说!)
这次李隆基突然出现,纯粹是一个意外。向来要在温柔乡沉睡到中午的李隆基,竟然心血来潮的在安禄山进宫后不久就起床了。本来安禄山安插的人手想马上将消息传过来,无奈这李隆基今天起床后,竟然没有梳洗,更没有吃早膳,也不带一个亲随,直接往武惠妃的宫中行来。
安禄山手下亲信先要判断李隆基行动的方向,才能作相应布置。等明白他是直往这边赶来时,已经没法追上率先开拔的李隆基了。只来得及将那些本来应该随后跟进护卫的人马缠住,根本没时间给安禄山通风报信,最后就生了捉j在床的事情。
本来那些手下在李隆基进这边的宫室后,都已经准备好兵变起事了,因为没看到武惠妃宫中有什么异常传来,才悄悄派人过来查看。
经过一番周密的安排,在牺牲了好几个宦官宫女后,安禄山带着昏睡的李隆基和武惠妃,终于悄悄的潜出了皇宫。
就在他们离开后不久,因为被安禄山亲信用话拖住,察觉异常的高力士带了陈玄礼等人,闯进了武惠妃的宫室。
可惜,此时房中早已经人去房空,就连地上的斑斑血迹,也都已经被擦地一干二净。
皇帝和贵妃失踪。这是多么大的事情。
虽然高力士还想先隐瞒再慢慢侦查,但哪里能管住手下人的嘴,就在安禄山回到中书门下,屁股还没落座,门外就已经有官员匆匆来报,“宫中不见了陛下!”
当安禄山率着金吾衙门三千巡城金吾抵达兴庆宫的时候,宫门口正好迎面遇到被高力士搀着的忠王李浚。身后还稀稀拉拉跟着几百忠王亲随护卫。
“拜见忠王!”安禄山躬身行礼。
“安相快快免礼!”忠王一脸的急切,“听高将军说。宫中不见了父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臣也不甚清楚!”安禄山看了眼神情紧张的高力士,心道这个宦官到有几分主心骨,这么快就做出了反应。“不过臣在来这儿之前,已经下令巡城金吾开始全城戒严,搜查可疑人员,并且让龙武骑出动。封锁长安城各城门,不准备出入。既可以避免陛下出城,也能防止有人借机闹事!”
“好!好!安相可一定要找到父皇呀!”李浚紧张地神情稍微缓了缓。
“殿下!这些事情交给安相就行,现在陛下不在宫中,众皇子中只有您名德声望最高,还请殿下赶快进宫,在陈玄礼将军保护下,主持大局。以杜宵小之心!”高力士扫了眼安禄山身后的人马。眼中疑惑地光芒一闪,立刻清声向李浚建议。
话音还没落,宫中一阵脚步声响,全副武装的陈玄礼,已经带了身着兵甲的上千宫中禁军赶了出来。
“高将军这个建议不妥!如今陛下不见,确实是应该由皇子出来主持大局。但后宫之事,自然由后妃做主。殿下还是随臣到中书门下坐镇,以免朝廷人心动荡。”安禄山侧身到高力士旁边一拦,阻止他将李浚拉进宫去。
“这……”李浚一只手被高力士拉着,高力士却又被安禄山挡着,自然有点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好。
他虽然老实,但人并不笨,看出安禄山和高力士是在争夺自己。目的吗,据他猜测,自然想获取自己的好感。说的直白点。就是在万一李隆基真找不到。自己继承皇位的时候,他们今天为自己做地事。就会成为拥戴之功了。一个权相,一个大宦,李浚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好。
“安相!老奴跟你直说吧,宫中不但不见了陛下,还不见惠妃娘娘,现在六宫无主,早已经乱成了一团!没有殿下镇守,最先乱起来的就是宫内呀!”高力士摆出哀求的样子,拉着李浚的手毫不放松。
“高将军!”安禄山称呼的时候一脸的惊讶,仿佛高力士说了什么了不得的笑话,“后宫之事,就算是忠王,也不便插手呀!何况就算惠妃不再,不是还有新进的谢妃吗?以你地资历,只要好好辅佐,难道还能真让后宫乱起来不成?”
安禄山眼中闪烁着怀疑的目光,上上下下打量着高力士。
这样一来,旁人都开始转起念头,是不是这个高力士,为了赢取李浚的好感,才将他趁机引进混乱的后宫,让他先尝尝当皇帝的滋味。
“这……”高力士目光一阵闪避,不敢直视安禄山,深怕被他看出自己眼中的神色。
“高将军!既然后宫有事,那将军还是快去辅佐谢妃娘娘,先将后宫之事处理好了吧!李浚就先跟安相去中书门下。”李浚轻轻用力,想挣脱了高力士仍然坚持不放地手。
看到李浚一脸的坚毅,高力士也没什么办法,虽然直觉这次李隆基的失踪,很可能和安禄山有关系,但是无凭无据的,也不能乱说。反正看来安禄山也是想保忠王,这次的事情还是以后慢慢再查吧。
“殿下!那你先去中书门下。反正宫中需要的人手不多,就让陈将军陪你一块去吧,真有什么事情,也好差使一下!”高力士没办法的松开了手。
“好!既然如此,那就请高将军快点辅佐谢妃处理好后宫事务。同时加紧追查陛下和娘娘地行踪!高将军,你向来对后宫比较熟悉,肯定能够找回陛下吧?”安禄山放过高力士,却又话中有话的表示。
今天不见了李隆基,高力士这个大内总管、大将军,应该负责。
看高力士刚才的手段这么高明,安禄山已经不准备放过这个大唐第一权宦。既然准备除去他。那就没有必要再谦卑拉拢了。
听出安禄山话中地挤兑意思,高力士越觉得这是安禄山地什么阴谋。
“唉!安相放心。如果老奴找不回陛下,那也没脸再见忠王和朝中大臣!殿下,老奴还要去安定嫔妃们,先告辞了。”欠身对李浚一礼,就匆匆走进了兴庆宫。
安禄山没有再进宫,直接带着李浚和陈玄礼,回转中书门下省。
现在时局混乱。他必须抓紧时间做好全面准备。好在有诏书在手,大局已经鼎定,只要做好各种防范措施,到时候就可以没有损失的顺利达成目标。
寻找李隆基地工作只进行了两天,他和惠妃两人地身影,却是一个也没有找到。
安禄山各方面准备都已经做好,自己的亲信部队掌握了长安城各处机要地带,和其他各派势力。也基本达成了一些协议。
眼看形势已经从新稳定,安禄山不准备再等待,遂召来长安城中地主要文武大臣,皇子皇孙,共同在中书门下商议今后大事。
“诸位大臣,陛下已经离开两天了。还没有任何消息,如今国家无主,民心不稳,诸位以为该如何是好?”安禄山站在大厅正中央朗声向下面问。
两旁座椅上,坐着的都是王公大臣,下方站立着的,则是一般的政务军务官员。只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安禄山刚才说的是“离开”,而不是其他人所说的“失踪”。
“不但是民心不稳,军中不少士卒。也对陛下失踪之事十分惶恐。如果朝廷再无主君在位,恐怕会有兵变!”牛仙客缓缓的插嘴。
低下地文武官员闻言。立刻低声一阵议论。
座位上的王公大臣们,眼中神色各不相同,面上却基本都摆出一副忧虑的样子。
“安相!诸位大臣!下官以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陛下暂时无法找到,那就应该从皇子中选择一人,先继承陛下大统,以镇朝堂!”李白出面揭破了今天了面纱。
“不错!不错!是应该选择新君。”
“就是!国不可一日无君。”
“……”
底下官员纷纷出言附和。
“咳咳!只是陛下此前没有册立太子,到底应该由那位皇子继承大统呢?”牛仙客轻轻一阵咳嗽,挑起了大家的话题。
“那还用说吗,忠王声名最佳,自然由忠王即位了!”
“长幼有叙,庆王乃是皇长子,该由庆王继承大统!”
“陛下原来最中意寿王爷,如果不是这次陛下突然不见,寿王迟早会立为太子……”
“……”
由于皇帝不在,底下的人拥立起新皇来,全都不遗余力。根本不必估计自己的话会不会冲撞在位的君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全都因为要是拥立成功,从此升官财,拥立不成功,新皇为了巩固皇位,也会提升大家官衔。每个人都把自己看好的人选提了出来,甚至就连被废地太子李瑛,都有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官出来保推。
“诸位!诸位!”安禄山在中央清朗的呼叫了两声。
本来嘈杂的声音,立刻恢复了平静。
满堂的官员,包括座位上那些王公大臣,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安禄山身上。其实大家都明白,不管下面争论的如何激烈,只要在中央地安禄山不点头,推出来的人选就不可能登上皇位。如今朝中的实权,完全掌握在安禄山手中。他没学王莽,群臣已经是万幸,现在学学霍光,大家自然不敢有什么意见。
“诸位大臣!”安禄山目光满意的扫过众人。
现连平常老实忠厚的忠王李浚,都以热切的眼神注视着自己,心中不由一阵得意。哼!皇子皇孙又如何,老子不点头,你就什么都不是。
微微一走神,现底下众人的呼吸都变粗了,安禄山才连忙板正了脸,沉声说道:
“诸位大臣其实不必这么争论,对于由何人即位,陛下其实早有决断!牛相、韩相、高平王、陈将军,你们且上来查看陛下的手诏!”
说完从自己袖中取出一卷简单的诏书来。
被点到名的四人立刻走上前来,此前都没有那个大臣听说过李隆基有诏书留下,看到安禄山突然拿出诏书,也没时间追问诏书地来源。他们对于安禄山招呼自己四人上前地目的非常清楚,一是展示诏书内容,还有一个让他们检验诏书地真伪了。
“传位给凉王!”高平王一声惊呼。
其他三人虽然大致已经看到诏书的内容,但重点都放在检验诏书的真伪上了。只有对自己外孙非常敏感的高平王,才把重点放在了和外孙有关的内容上。等三人已经基本断定这确实是李隆基的手诏,才因为高平王的呼叫,把注意力放到了内容上面。
“兹以手诏付中书安禄山,朕以……凉王璿谦恭惇孝……可继承大统。凉王年幼,可着宰相安禄山以辅……钦此!”
短短的一份手诏中,李隆基声明自己是老子后裔,因仰慕仙道,决定去寻访仙人遗迹,自己离开后,就由凉王李璿继承皇位。因为凉王年幼,先由三位宰相辅佐政务。待凉王成年后,再行清政。
李隆基的笔迹,加上宝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证明了手诏的真实性。
“唉!安禄山不肖,致使陛下抛弃红尘,寻觅仙途。本应立刻追随陛下左右,只是陛下以手诏大任付安禄山,令安禄山不敢心生他念。诸位大臣,我等当尽快辅佐凉王登基,继承大统!诸位大臣若对手诏有问题,请上前来验看。”安禄山神情严肃的扫过满堂大臣。
各人的神色表情,那真是可以用色彩分呈来形容。有的欢喜有的忧,但是皇子皇孙中,却是失望占了大多数。
“呵呵!既然有父皇的明诏在这里,尔等还不快拜见新君!”还是老实人忠王最先冷静下来,率先来到凉王李璿,俯身下拜:
“臣李浚拜见陛下!”
群臣立刻反应过来,纷纷跟在李浚后面,参见新皇。
开元二十五年的一天,李隆基突然在皇宫中失踪。
两天后,凉王李璿,在宰相安禄山出示李隆基的手诏后,继承皇位。
虽然也有大臣对这个手诏的真实性产生过怀疑,但实际却是连李隆基的近臣高力士,都说那真是出自李隆基之手。
新皇即位后,安禄山因为出任辅大臣,权势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本书写到这儿,就准备暂时终结了。本来按照大纲,如果写的顺利,后面还有yy小说通行的千秋万代,一统世界,不过一段时间没写,实在是有点没有漏点。只好按照计划,在这个大节点,将本书结束。外篇什么的,就不写了,李隆基和武惠妃到哪儿去了?安禄山以后会否篡位?这些就都留给大家慢慢的想象吧。故事到此结束,黄初真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
(今后黄初还会写书,具体安排会出通告,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