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巡幸辽东宅园付安大臣》的佳作流传了下来。

    “呵呵!这诗句其实也就一般般,但这个字吗,就确实是……啧啧!真是漂亮!”安禄山摇头晃脑的赞扬着手中的字画。

    后面伺候的严庄、安怀秀等人,对于安禄山这个外人称道的李隆基留下的字,多有几分不解。

    “呵呵!我的幽体(宋体)讲究的是方正,用作文书传报,自然非常合适,但是艺术美感,却和陛下的这个行草相差甚远!而且,就算这字并不漂亮,但只要有它下面的落款印章,那就照样是价值连城的东西呀!哈哈哈哈……”安禄山大笑着向两人解释。

    “呵呵!确实如此!”两人立刻领悟过来,笑着低声附和。

    皇帝的书法作品当然不少,但流传出来的,却并不多。而像这样特地为某个大臣书写的诗作,就更加的罕见了。对于一般人来说,那已经是一件非常值钱的作品,对于那个大臣自身来说,却更是一种无以复加的荣誉宠信。

    “哼!安某只不过是送了几个歌舞伎女,陛下就已经答应让杨尚书转任户部。看来。有时候大臣勤勤恳恳的工作很长一阵子,也不如随便让陛下开心一下呢!”安禄山收拢了书卷,开始说起正事。

    安禄山地真正要求,当然不可能只是让李隆基写一幅字画。不过他的要求也并不难,就是让礼部杨慎馀,转任户部尚书。

    “那是安爷会把握机会,再加上陛下也确实非常宠信安爷!”严庄笑着奉承。

    安怀秀并没有这样习性。但也还是用崇敬的眼神,表达了自己对安禄山做法的肯定。

    “哈哈哈!也不知道太白兄现在和李林甫那边商量的怎么样了。要是当他们两人突然被告知陛下的决定,不知道会是什么脸色!”

    就在安禄山顺利的献上自己地歌舞后,看到李隆基高兴,才有意提起了现在的户部韦坚一案。老杨本身出自擅理财务地家族,和安禄山的关系也有点难说,李隆基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再加上当时正在兴头上,听了安禄山的一面之词。本来也对现在的户部尚书有所不满,立刻不管先前让李林甫负责的决定,同意安禄山推荐礼部尚书杨慎馀出任户部尚书。既然礼部尚书空缺,那让礼部侍郎李白升任尚书,也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了。

    “那李林甫平常精通专营,这次难得用想实干,来办一点事情,想不到就立刻办砸了!呵呵。估计他以后都不敢再这样做了!”

    “这次太白先生先生可是走运,其他人大都没什么直接好处,他却是终于坐上尚书宝座了!”严庄毫不掩盖眼中的羡慕神色。

    “呵呵!严先生放心,安某王府长史地地位,虽然不能和尚书相比,但只要你一直在安某的府上。别说平常尚书来了要向你低头,就算将来真的当尚书,也不是没有可能!”安禄山自然明白严庄的心思,立刻出言加以安慰。

    这个家伙当初因为弄那个小报,名声在长安城中很响。为了让他顺利的出现在自己府中,不引起别人的怀疑,安禄山还花了很大一笔心思。不过他来了以后,用处也确实非常大。

    本来安府门下,安怀秀长于情报,李白善于在朝臣结交。其他人也各有特长。唯独没有长于处理各方面杂物的。这个严庄也许并不是特长之才,但什么手艺都能显一下。接受辽东郡王书记长史这一职务后,凡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让安禄山省心了不少。

    “安爷!严某不是那种没分寸的人,如今寸功未立,决不会要求封赏!不过现在安爷把户部尚书地位置给了杨礼部,牛仙客那儿,安爷准备怎么回答?”严庄的确很有分寸,见到安禄山已经这样表示,立刻见好就收。

    “哼!西北的那些军将,自以为镇守边疆多年,根深蒂固,没人敢动他们。但本座既然主管军务,就断然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嘿嘿!其实他们这次联合起来,要真是铁板一块,那我确实没什么办法,但现在吗?哼哼!听说张守硅曾经不冷不热的向中书提请,要调北廷都护的高仙芝到朔方任行军长史,我已经下令驳回了这个提议,而张守硅也根本没再提起!现在他们自己内部应该已经起了纷争,我根本不必担心他们地不满!”安禄山冷笑道。

    大唐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自然是戍守西北的安西军和戍守东北的安东军,这两支大军了。凭心而论,虽然安西军中胡外分子占的比例极大,但忠诚程度,却是还在汉人占了主要的安东军之上。至于其他江南剑南这些地方的部队,受大唐繁荣安定的影响,战斗力根本没法和经常有实战的这两支大军相比。还有皇家精锐禁军部队,虽然战斗力也非常不错,但它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自由性不大,行动非常受朝廷和各种规章制度地约束。而且一旦朝中有变化,先遭殃地就是他们,实用性反而不如边军。可以说,只要控制了大唐的东西两支大军,就已经掌握了整个大唐主要军事力量。

    安禄山内心已经不安分,自然有了各种考量。安东军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基本可以算是自己地私家部队了。其他地幽州、营州等地,甚至突厥等地,都掌握在自己的兄弟亲人手中,也完全是自己的势力。如果朝中生意外,自己再想办法控制京城御林军,剩下唯一可能对自己产生威胁的,就是这支西北军了。不管怎么样。自己都不能容忍它结成一块。

    “嘿嘿!”严庄露出会意的笑容。“不过……安爷!西北军关系重大,如果它们内部矛盾闹得太大。对于西北的形势,却并不很好!”

    “这个自然,安某也不是那种为了一己之私,就愿意让整个西北出问题的人。虽然没有同意高仙芝内调,但也已经向陛下报请,任命他为北廷副都护、都督府事!想来这样地安排,应该能令西北军的一些人。明白谁才是真正能对他们有影响地人了吧!”

    安禄山对自己的安排,非常满意。这样一来,高仙芝肯定不会对自己有太大恶感。以后想和他对话,会方便很多。其实西北的这些节度使,虽然才能都不错,但他还并不担心。只有这个高仙芝,才能和心思,都让自己有几分顾忌。本来也可以趁着自己现在大权在握。得知他的行踪后,找个借口将他整死,但象他这样的未来名将,让他就这么死了,感觉实在是有点不值得。

    最后决定,先向他示好。看看他的反应再说。其他几个已经有消息的名将,做地处理就简单多了。

    明理但不是愚忠的,如果郭子仪、颜真卿等人,除了向它们传达自己的英明外,并没有任何敌对行动,甚至还适当的提拔了一下他们。至于另外如张巡等几个顽固分子,安禄山也不想对他们怎么样,只不过在各方面稍稍的打压了一下而已。

    可惜吏部一直由李林甫掌控,自己行事非常不方便,有几次被李林甫知晓后。甚至还被他特意的结交了几个。幸好现在自己的名声。比李林甫是要好多了,那些虽然经过自己的打压。但对自己地好感,却还是要更多一些。

    长安城外十里,大批的军士和将军大臣们,聚集在一个凉亭附近。

    今日,来京述职的各主要将领,就要返回自己任上了,临行前,刚刚得空的安禄山突然起意,竟然亲自来城郊给众将送行。

    “安郡王!多谢前来相送!”陇右节度使萧炅诚挚的保拳对安禄山行礼。

    就在刚才,安禄山已经从李隆基那儿,搞到了任命高仙芝为北廷副都护的圣旨。根本没经过兵部会商,直接由安禄山这个宰相附署,就布了这到命令。

    本来对安禄山稍微有点不舒服地萧炅,立刻感动的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哈哈哈!诸位节度使都是边疆的柱石,只有你们好好的镇守边疆,陛下和我们这臣工,才能长安生活的放心。这次来送你们,安某不仅仅代表自己,还是替陛下来给你们送行呀!”安禄山也是笑着回礼。

    “臣等拜谢皇恩!”萧炅等人立刻遥对着兴庆宫方向,作揖拜谢。

    “呵呵!”旁边的张守硅面色尴尬的陪笑着。

    刚才听到安禄山说圣旨内容的时候,他都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朝廷竟然不和自己这个兵部尚书商量,就任命了一个人出任边关要镇的副都护。

    加上前面牛仙客虽然已经被证实不可能当上户部尚书,却还是被安禄山用中书门下地名义,给留了下来,牛仙客似乎也没什么特别遗憾地意思。想想这样不正常的反应,张守硅似乎从里面觉察到了一点什么!

    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对于安禄山地到来也非常高兴,他比安禄山大不上几岁,言谈间也不是很生疏。

    “安郡王!其实萧节度最高兴的,恐帕还不是安郡王前来相送,而是郡王带来的一样东西呀!”

    “哦!”安禄山笑了笑。

    真是个实汉子,这样的事情怎么能说出来。就算在场的众人,都知道萧炅其实是因为圣旨而高兴,但也不能当面说呀!

    “……呵呵!萧节度最高兴的,应该是安郡王随车带来的这几坛美酒,他早就抱怨陇西喝不上这样的酒,这次可终于能暂时如愿一回了!”

    崔希逸最后说出的话,顿时让安禄山一愣。

    “哈哈哈!这有何难,安某本来还在想怎么将酒卖到安西,甚至更西的地方去呢。如果萧节度愿意帮忙,今后节度府上的美酒,全由安某赠送!”

    安禄山这个所谓“美酒”的制作工艺,其实也就是将酒提纯一下,再加了一点香料,并不是非常复杂。唐代酒已经非常不错,名酒讲究味道甘醇,香气非常自然,酒劲已经非常悠长。据安禄山感觉,甚至比现代很多酒要好喝多了。而新酒除了够劲,味道特别辛辣,一般人并不喜欢。

    很多人觉得,古代人的酒是“浊酒”,那自然没劲,千杯不醉,而且味道奇差无比。其实不然,现代江浙一带,很多农家还全都自酿米酒。这些酒,连着酒糟一起,并不蒸馏,味道甘甜,后劲十足。一般人家,全都自行珍藏,甚至舍不得轻易送人。人喝去,也许当场千杯不醉,但睡下后,就得醉上三天三夜了。

    除了安东本地和突厥一带,中原地区的销售量并没有安禄山预想的那样好。运到日本和新罗的酒,甚至根本卖不出去,因为那儿的人喜欢喝温和的酒。本来已经在考虑,怎样将这些美酒卖到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去,只是这样的经商买卖,还是卖粮食酒,走常规渠道比较麻烦,虽然安禄山是宰相,为了名声考虑,也不能擅权行事。

    但如今听了崔希逸的话,安禄山却突然醒悟过来。自己竟然忘了另外几个重要的国内市场。在西北,甚至吐蕃这样的高寒之地,烈酒的销售量,肯定不会低,而有了边将的帮忙,买卖运输烈酒,肯定会方便很多。

    “哈哈哈!这样的好事,萧某怎么可能不帮忙!”萧炅立刻大笑着答应。

    就算安禄山不送东西,凭着刚才那份圣旨,他也肯定会帮忙。

    “这样的好事情,安郡王可不能全给了萧节度呀!崔某代我家节度向郡王请命,河西也愿意帮忙,还请……”崔希逸笑着向安禄山求情。

    “哈哈哈!好!河西节度的酒,安某也包了!”安禄山大笑着答应。

    “谢安郡王!”

    第十一章第十四节 排挤李林甫

    第十一章第十四节排挤李林甫

    河西、陇右、北庭、安西等地的军将终于离开了,以安禄山为,前来送行的一众京官军校,也纷纷相互道别,准备返回自己府邸。

    “安相爷!能否载下官一程?”

    安禄山正准备上自己新制的四轮马车,后面就一个人上来说话。

    “哦!是张兵部呀!呵呵,当然,兵部请上车!”

    说话的人是刚刚一直神色变幻不定的兵部尚书张守硅,此时上前来,却没有丝毫异常的表情。

    “谢相爷!”张守硅拱手道谢。

    在旁边安禄山护卫的扶持下,非常轻松的上了这辆刚刚在长安兴起一股风潮的四轮马车。

    “哎呀!人老喽,刚刚骑马出来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要再骑回去,却感觉腰酸背痛,没法再忍受了!”张守硅装模做样的捶了捶自己的腰,眼睛扫过附近几个正上前来,想和安禄山攀话的官员。

    看到张守硅已经上了安禄山的马车,本来几个有目的上来的官员,也就识趣的退了开去。

    “呵呵……”安禄山淡淡的笑了笑,没有评价。

    看张守硅上马车时轻松的动作,鬼才会相信他真腰酸背痛呢。

    “驾!”车夫一声吆喝,四轮马车快但平稳的奔驰起来。

    感觉到只有轻微的震动,再看路边飞后退地景色。张守硅也不禁暗暗赞叹:看来这车不仅仅添了两个轮子这么简单,他应该有别的奇妙之处。

    知道张守硅上来搭车,肯定不会是为了体验这马车的舒服,但现在却是忙着体会新车的奇妙,忘了自己的本来目的,安禄山只得出声点醒张守硅:

    “哈哈哈!张兵部觉得这车如何,如果感觉不错。本相改日叫人送一辆到府上去!”

    “不敢!不敢!听说朝中已经有很多大臣在仿造,下官也自去仿造一辆就成!”张守硅听到安禄山的话。立刻回过神来。

    “呵呵!本相府中做地东西,可肯定会比仿造的要好呀!”安禄山笑看着已经恢复了老样地张守硅。

    “那是!那是!”张守硅当然不会反驳。

    再闲聊了几句,终于忍不住进入了正式的话题。

    “相爷!陛下怎么就突然下了刚才那道圣旨,任命那个名声不显的小将当北庭副都护?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出来!”张守硅还算懂规矩,没有直接说皇帝事先为什么不问他。

    安禄山摇了摇头,并不赞同张守硅的说法。

    “张兵部上次向中书门下推荐高仙芝,就已经引起朝廷的重视。没有准许兵部的奏请,那是因为觉得朔方行军长史的位置轻了。如今任命他当北庭副都护,也基本还是依据当日张兵部地推荐……”

    听到安禄山这样说,张守硅本来有的怀疑的心,到是放下了不少。

    恩!很可能自己原来的猜测错了,并不是安禄山对自己、或者西北军有什么不满,仅仅是想抢夺自己的功劳,借此向西北的实权将领示好罢了。如果只是这样。那只要自己不翻脸,他应该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切身危害。

    “……所以这次前来送行的时候,安某仅仅是一提议,陛下就准了!事先没有征询张兵部的意见,还请见谅呀!”

    “安相说笑了,兵部本来就是天子官衙。不能被垂询,只该三省其身,那里还有见谅地说法!”张守硅对着兴庆宫方向抱拳致谦。

    心中已经大定。

    就在安禄山在长安城郊给西北的将领们送行时,正在梨园里排练歌舞的李隆基,也迎来了宰相李林甫的拜见。

    “陛下!朝中不少大臣,对安相送一批低俗的蛮夷女子到宫中,都非常有意见。臣已经接到不少弹劾安相,或者是直言该事的奏章了!”李林甫小声地向李隆基微笑道。

    等了很久,看李隆基仍旧沉迷于音乐美感中,一时不可能回过神来主动和他说话。李林甫也不得不主动说一下。

    听说安禄山刚刚进过宫。已经拿了一道圣旨出去,他敏锐的感觉这里面有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所以就算这样插嘴可能会引来李隆基的不快,为了尽快搞清真相,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是吗?”李隆基的声音中带有一丝不悦。“是哪些人准备弹劾呀?你把他们的奏章都送到朕这儿来,朕到要看看,这些不知所谓的人,到底能说出什么话来!”

    “陛下息怒!御史言官风闻奏事,那是前朝的惯例,只要事情不实,陛下不听即可,无需过多追查!不然,恐怕就会让下面官吏,从此不敢再对监督朝廷大臣了!”

    “哼!议论朝臣,到也罢了,只是这次的事情可涉及到朕,既然要弹劾安卿这个献美之人,那朕这个收美之人,自然也不会被他们所正视了!”

    “这个……陛下……”面对盛怒的李隆基,李林甫表现地惶恐不安。

    “李卿不必再说了,赶紧将那些表章拿来!朕几日没有临朝,他们看来准备反上天来了!”

    “是!是!臣马上去办!”李林甫低着头退下。

    不过李隆基和场中其他人,自然不会注意到李林甫此时面上和眼中,并没有丝毫惊慌地色彩。反而有一丝阴谋得逞地微微笑意。

    只是他地后退并没持续多久,就听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门外小宦官高声传报,安禄山奉旨来见。

    “安卿快进来吧!”李隆基直接高声招呼。

    已经到了宫室门口的安禄山,听到李隆基的招呼,立刻大踏步的走进了宫室,踏过李林甫身边时。仅仅是眼睛斜瞄了一眼,没有任何表示。

    “安禄山奉旨送西北众将返任。现已送行完毕,特来缴旨!”安禄山在李隆基面前下拜行礼。

    “哈哈哈!安卿免礼,快坐吧!”李隆基笑着挥手。

    “谢陛下!”安禄山大大咧咧的道了个谢,一屁股坐在了李林甫刚才的位置上。

    李林甫这时到非常主动地上来和安禄山见礼。

    虽然两人的矛盾早已经公开,但当着李隆基地面,还是表现的非常有风度,并没有任何面红耳热的状况。

    “安卿来的正好。李卿刚才来通报,说是朝中有不少大臣,竟然风闻奏事,对朕接纳爱卿所送舞女一事,说三道四,非常不敬,朕正让李卿去将那些人的奏章拿来,看看到底是那些人在造谣生事呢!”

    “哦?”安禄山看向留下来的李林甫。“李兄。真有此事?”

    如果不是当着李隆基的面,他就准备直接问李林甫,那些弹劾地奏章,是不是你写好了以后叫人家抄的。

    “此事当然千真万确!林甫难道还敢谎言欺君不成!”李林甫一点也不错过抓安禄山语病的机会。

    看到安禄山面上闪过一丝尴尬,又得意的再加上一棒。

    “前礼部尚书贺知章,以及在地方为官的清流张巡、颜真卿等。都有急表上来!至于京中的文武百官,那就更不用多说,上书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了!”

    安禄山献美的事情不过三天,能这么快传开来,到是托了各家报纸地福。不过现在李林甫说出来的事情,却是让安禄山非常难受。竟然如同故意一般,例举自己素来交好的朋友,或者是特别有名望的人,来提醒李隆基。

    其实安禄山对官员的影响力。已经加强了很多。收效也很明显。虽然李林甫仍然实际掌控着吏部,但京中官员。到有过一半倒向了自己。就算是地方官员,在自己举荐了颜真卿、杜甫等人,以及新科进士到任后,影响力也加强了不少。只是他绝对想不到,率先给自己难的,就是那帮自己举荐地清流名臣。

    “呵呵!那些人怎么说,是说安某献媚争宠呢,还是居心不良?安某人得陛下宠信,已经位及人臣,争宠一说,想来不会太多。那就肯定是说安某人献美别有用心了!”安禄山自言自语的说了几句。

    随即仿佛下了什么决定一般,慎重的站了起来,对着李隆基沉重一礼。

    “陛下!臣身为宰辅,不能取信于百官,理应自辞……”

    “呵呵!”李隆基笑着挥挥手,打断了安禄山的话。“安卿要有大肚量,怎么能在意那些官员的嫉妒之辞。”

    “那些都是素来与臣友善之人,现在连他们都上书指责,臣还是应该好好的回府反省一下!”安禄山现在说话一点都不尴尬了。“可能臣做事确实太莽撞了!”

    李隆基笑着摇摇头,不再对安禄山说什么。

    “李卿!将那些奏章拿来,朕要亲自批阅!另外,你再对朝臣公示,朕正在给安卿进献的歌舞伎训练舞蹈,一月之后,请众臣与朕在麟德殿同赏歌舞!至于现在,不得再对安卿有任何指责!”

    “是!臣马上去取!”李林甫赶紧低身告辞。

    刚才本来就是为了探查一下安禄山的反应,现在已经如愿,他当然得表现的积极一点,给李隆基留下一个好印象。

    望着李林甫远远离去的背影,安禄山地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他已经明白李林甫地打算了,这件事情,肯定就是他捣的鬼。如果李隆基听信了那些清流官员地话,那自己遭贬他得利的结果自然不用说。就算李隆基非常宠信自己,不听那些官员的话,但那些上表的官员,却肯定免不了遭到惩罚。

    那些人在名义上,又还都是和自己交好的名士,很多人更直接是自己举荐,一旦出了事情,自己的名望和影响力,必然大打折扣。算来算去,李林甫这都是害人不伤己的把戏。

    虽然安禄山为了长远的利益,早就有承受这些损失的准备,但被李林甫这么耍弄,还是有点不甘。刚好内心早有害他的办法,立刻准备趁这次机会提出来。

    “安卿!西北的那几个节度使都回去了?”李隆基打断了安禄山的沉吟。

    “是的!陛下!几位节度使听闻臣奉旨送行,还托臣拜谢皇恩呢!”安禄山赶忙集中了注意力。

    “呵呵!现在天下太平,四境大都安宁,唯有西北战乱尚未平息。近有吐蕃,稍远有大食,兵戈不息。这些节度使能力中庸,并不能真正让朕满意呀!”

    李隆基一阵感叹,但随即又对安禄山点点头。

    “安卿举荐的那个高仙芝,只要今后好好表现,证明确实是一个人才,朕到是准备委以他重任!”

    “陛下圣明!臣虽然不能保证那高仙芝将来能百战百胜,但他绝对会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将领!”安禄山俯身保证。

    其实真要说带兵水平,高仙芝和西北同期那些节度使相比,并不见得高明多少,但他是一个作战非常主动的将领。汉人之中,能百战百胜的将领不少,但喜欢主动进攻取胜的,却并不很多。大唐同期的史学家文人,对于高仙芝的这种作战策略,却并不很赞赏,认为他贪功冒进、嗜勇好杀,是一个上将,但算不上绝世名将。其实高仙芝的地位,也是到了现代社会,现他曾经带兵打到中亚,和大食打过一大仗,才开始真正被重视起来,地位也愈加尊崇,踏入大唐有数的几个名将之列。

    “恩!西北蛮荒之地,百姓好斗嗜杀,只有强横之将才能镇服。高仙芝只要锐意进取,就能有所表现!”

    “呵呵!说起这事,陛下,臣听闻李相曾经举荐将领,想插手军务呢!”安禄山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开口说道。

    “哦!他举荐什么人呀?”李隆基脸色一正。

    宰相之间权力并没有明确分工,主要看皇帝临时的指派。不过现在弄到安禄当面山提出来,那事情肯定是有点不简单。

    (黄初非常抱歉,最近忙点事情,都有好几天没上网了!不能按时更新,还请大家原谅,黄初再次诚恳的道歉!)

    第十一章第十五节的得意

    第十一章第十五节小小的得意

    “牛仙客!”

    安禄山沉声说了一个人的名字。

    “牛仙客?牛仙客不是爱卿提名……”

    李隆基微微一愣,面上充满了疑问。

    “不错!臣在早上来接圣旨时,已经向陛下提议任命牛仙客为兵部尚书,但李相暗中结交牛仙客,却是牛仙客本人说的。臣因为觉得这件事情重大,应该慎重调查,才没有立即向陛下禀明。就在刚才臣去送西北众将的时候,已经通过和他们的一些谈话,基本证实了此事!”安禄山面上一片担忧。

    “哦!”李隆基微微点头,手自然的摸上了自己的胡子。“牛仙客怎么说?西北的几位将领又是什么态度?”

    如果李林甫真的私下在结交牛仙客,那其他将领应该也不会放过。

    “牛仙客说,李相并未承诺给他什么直接的好处,仅仅是答应陛下选拔户部尚书一职时,帮忙美言几句,还收了牛仙客不少的礼物。不过他希望牛仙客,能够提拔几个户部的青衣官吏,还有……”

    安禄山抬眼看李隆基,现他的神色并没有任何变化。

    “……还有就是对朔方军下属几个将领,口头赞扬一番,认为他们应该升迁。最后就是要牛仙客尽量说服西北众将领,互相通气,互相照应。那几个西北将领似乎并没有收过什么直接好处,仅仅是在牛仙客介绍下。结识了李林甫这个宰相而已!”

    一番话说完,安禄山浅浅的呼出一口气,退回了自己地位置。

    “哼!让西北将领互相通气照应?恐怕是……”李隆基脸上十分冷峻,但说了一半,却不再往下说,没有真正的火。

    “这全是牛仙客一面之辞,臣以为不可全信!”安禄山看到李隆基一顿。立刻接话上去。

    “恩!不错!”李隆基刚才话一出口,就想到了这点。“那牛仙客。可愿意和李林甫当堂对质?”

    “呵呵!陛下,当堂对质又如何?牛仙客手上并无证据,如果……还有,他这番话,也全是在臣私见他,提议让他取代张兵部时,对臣说的。虽然言辞恳切。但并不能保证他可能仅仅是为了取悦臣,才有这番言辞!陛下最好是再单独召见他问问,想来在天子御衙面前,他应该不敢胡言乱语!”安禄山的头垂得很低。

    李隆基的脸色已经变得有的不好,知道安禄山是怕自己不相信他的话,特意说可以让牛仙客来私下证明。既然他都敢这么说了,那事情肯不会虚假。本来对李林甫并没什么不信任地李隆基,立刻对李林甫的用心产生了怀疑。

    “朕到觉得。牛仙客可能并不是为了取悦与你,而完全是为了取信你!”

    安禄山垂头不语,等待李隆基对这件事情地处理。

    “唉!安卿,真是难为你了!你辛辛苦苦为朕办事,李林甫却妄想插手你的事务。你放心,朕不会纵容这类事情法生的!”李隆基板了一会儿脸色。最终还是没有立刻就这件事情做出决定。

    李林甫毕竟是宰相,还是宗室的人。李隆基就算再怎么怀疑,想要治他的最,也得有真凭实据才行。今天这番话,也幸好是安禄山来说,如果换成其他人,李隆基根本不会相信,说不定还会以中伤大臣的名义,将那人治罪。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亲信的安禄山。刚才确实就在中伤大臣。

    “呵呵!臣不敢对李相抱怨。允许李相仅仅是想给臣分担一点事务呢!”安禄山微笑着抬起了头。

    哼!虽然成果不是最理想,但至少。李隆基算是明白了,李林甫之所以敢从自己手中夺权,完全是因为自己被他拖来排练歌舞地缘故。以李隆基历来大方的习惯,如果不直接教训李林甫,就应该会对自己有所补偿。不知道这次会是什么样的决定!

    “哈哈哈!安卿的肚量现在可是变大了不少!”李隆基大笑起来,“这样好了,既然李林甫已经插手了军务,那朕也授权安卿今后过问吏部之事的权力,你们都是宰相,就当时互相配合好了!以安卿署任中书这些日子来的表现,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臣谢主隆恩,臣一切都会以为陛下分忧考量!”安禄山脸色不变的站起来领命。

    “呵呵!”听到安禄山不介意的表态,李隆基非常满意。“恩!安卿提议让牛仙客出任兵部尚书地事情,朕准了。明日就正式下旨,让张守硅转任朔方军节度大使,牛仙客任兵部尚书!”

    “臣代牛仙客谢陛下隆恩!”

    安禄山听到李隆基这次的命令,脸上再也忍不住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次自己可是占了不小的便宜。

    安禄山作为中书相,政务肯定是要过问的,本来就已经在文官中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手下也很有一帮亲信,欠缺地仅仅是一个直接考核官员政绩的权力罢了。现在皇帝亲口授权他过问吏部事务,就让他可以从考核到升迁,完全一条龙服务了。

    有了这样的权力,安禄山几乎可以肯定,不少原来李林甫派系的人,都会为了前程,转投自己门下。

    而李林甫插手军方的事务,可没有那么容易。以安禄山在军队中的威望,再加上长时间控制一部分势力,根本没有什么人可以动摇他的地位,更不要说李林甫还是一个不在武将行列中地文官了。到时候就算李林甫下了命令。底下人会不会真的听从也还是个问题。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现在已经正式转投安禄山门下地牛仙客。所以李隆基说是让两人互相配合,实际上却是将李林甫地一部分权力,分给了安禄山。

    而任命牛仙客当兵部尚书,却是让安禄山又把握住了一员大将。

    牛仙客本人没什么主见,做做别人的棋子打手却非常合适。因为历史上他一直是李林甫地亲信,安禄山本来根本没考虑过要招募他。直到他户部尚书地任命没了着落。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效忠,安禄山才突然想到要收伏这个现在坚决投效的大将。

    刚好张守硅身为兵部尚书。对于自己主宰军务并不完全服从,安禄山就趁这个机会,以武将不可常镇边疆为由,向李隆基提议让牛仙客和张守硅两任轮换。现在李隆基同意他地提议,自然让他非常高兴。

    辽东郡王府。

    安禄山在书房设了一个小宴,席中人员不多,却个个身居高位。

    正中主位当然就是宰相安禄山了。客位,坐的是便服打扮的朔方军节度大使牛仙客,旁边陪坐的,则是刚刚升任礼部尚书的李白李太白和转任户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