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的众人回报道。

    “微臣安禄山!拜见吾皇万岁!”安禄山站在亭子外面,恭敬的行了一礼。

    “安卿免礼!”

    也许是因为坐在这样花团锦簇的环境中的缘故,李隆基的声音并没有安禄山想象的那样威严。

    “谢吾皇!”安禄山立刻直起身来。

    虽然没有正眼看,但凭着眼角的余光,安禄山还是察觉到那个玉真公主在刚才,趁着自己行礼时盯着自己看了一小会儿。

    “听太常寺贺博士说,你愿意捐献图册,供朝廷建立藏书之馆!”李隆基一手抚在旁边武惠妃的手背上,轻轻的揉搓。

    “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印了不少书籍,想献给朝廷!刚好想到朝廷藏书丰富,但分散各处,陛下和百官并没有直接查书的所在,微臣觉得可以趁此机会建一个集中藏书之所,供大家使用!”(其实有四库书,不过并不正规,需要专职人管理。)

    安禄山可不敢乱说话,要是让李隆基觉得自己准备以一己之力建一个供朝廷使用的图书馆,就算是自己是好心,也会让朝廷觉得大丢脸面,到时自己可就真是没事找事了。

    “咯咯!陛下!臣妾还以为这个安正字准备一个人献出一馆的图书来呢!”旁边的武惠妃娇笑道。

    “哈哈哈!安卿,既然你想献书,那你有多少册藏书呀?”李隆基也觉得颇有意思。

    大唐开放异常,本来这样接见朝臣的场合,根本不应该有妇人在场,更不要说是内宫命妇和公主了,但武则天留下的影响还是很强的。出了家的公主可以随侍,就连后宫的贵妃也能参加,说几句和政事相关的事情,还不会受到斥责。当然,现在这种情况,也和武惠妃、玉真公主两人额外受李隆基宠爱也有关系。

    “回陛下!微臣的藏书书目颇少,不过万余种而已!但因为有了活字印刷机的印制,现在总共有过百万的书卷!”安禄山不慌不忙的答道。

    这可是保守的说法,为的自然是不让朝廷的脸面难堪。实际上,这几年下来,安禄山收集了大量的民间书籍。因为南北朝文风鼎盛,纸张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人人都喜欢编书。光这个时期出的个人文集,合集,就有上万种。这些和后世网络作品一样泛滥的文集,再加上各种失传的和没失传的先秦诸子百家等各色书籍,总数应该已经上十几万了。这从安禄山在幽州幽几十间大屋来藏书,就能判断。

    当然,深究起来的话,现在安禄山也没说慌,这万余种,只是里面最优秀的部分,属于后世基本能流传下去的那种。至于印制的书籍,安禄山这么几年下来印刷机可都没停过,如果不算正在出售的书,确实只有百多万册。

    至于皇家的书籍,安禄山大致估计了一下,虽然南六朝的大量珍稀古籍都入了皇宫大内,但分散各地,如果不算图册的话,应该也不会过十万种。至于总藏书量,那是肯定也不会比几十万多太多的。2安禄山现在保守的说自己的藏书量,完全是为了顾及皇家的颜面。(藏书数据上大家有什么意见?)

    李隆基对于宫廷的藏个大概情况。听了安禄山的话,感慨的点了点头,叹道:

    “想不到安卿竟然有如此多的藏书!当初隋嘉则殿藏书也仅有三十七万卷,如今安卿除了书目不如,总数量,竟然还在皇家之上!看来这藏书馆,有了安卿的帮助,确实要省力不少呀!”

    “陛下!光是安正字就有万卷藏书,想那天下藏书之人何其之多,如果安正字带头将藏书捐献给朝廷建立书馆,定然能让其他人群起仿效,到时候,必然能建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藏书之馆!彰显我大唐的盛世文华!”张说附和道。

    他和李隆基都是好大喜功的人,对于建立图书馆的主张,两人一开始就都非常感兴趣。

    到不是说真喜欢建起来开放给大家用,对于开放给百姓阅读,提高民智这一点,他们根本不会想到。不过仅仅是出于收集图书,显示文治上,就能让他们愿意花大量精力在上面。

    (1《新唐书》车服上说天子之服十四,其中“白纱帽者,视朝、听讼、宴见宾客之服也。以乌纱为之,白裙、襦,白韈,乌皮履。”)

    (2自汉以来,史官列其名氏篇第,以为六艺、九种、七略;至唐始分为四类,曰经、史、子、集。而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者,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新唐书》)

    第十八节 当什么官好

    张说的一番话,立刻让包括安禄山在内的几个男人,同时陷入了成就一番前所未有大业的幻想之中。

    李隆基是个已经很有建树的皇帝,但聚集起天下群书这样的创举,对于封建社会的君主和大臣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非常值得夸耀的事迹。光是想一想,就让他感到有点兴奋。只是旁边一个娇柔的声音中断了他正要进行的联想。

    “三哥!那个安正字怎么会有这么多藏书呀?”

    “哈哈哈!对了!都差点了忘了要见识见识安卿的那个印刷机了!”李隆基立刻冷静了下来,面上刚刚的兴奋表情,已经又变成了一丝和煦的微笑。“安卿!你那些书都是用那个印刷机印制的吗?能否叫人演示一下!”

    “是的!陛下!微臣的那百万藏书,全是由活字印刷机印制的!”安禄山回头看了一下。

    高力士立刻会意的叫小内侍把两张小桌子大小的印刷机抬了过来,至于后面的那十几架子字库,那些小内侍们理智的没有去搬。

    “陛下!你是准备出题印制呢,还是由臣下随便印制!”安禄山知道,有时候商品自身的好坏很重要,但一个好的展示过程更重要。让好奇的顾客参与进来,就算是仅仅让他们领略一下新奇的地方,也经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哦!还可以出题吗?是不是朕说什么,你就能印制什么?”

    “正是这样!”安禄山微微一笑。

    这些整日待在皇宫中的贵人,恐怕连雕版印刷都没见过吧!而且习惯了手写的他们,对于机械印制方法的了解,估计也就局限在拓本上。对于它的期望肯定不会很高,甚至只要简单的成功,都可能引来他们的赞叹。其实雕版印刷就能说什么印什么,听李隆基刚才的话,就知道他没看过雕版印刷,这样的话,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定然能获得更好的评价。

    “恩!这印刷机果然不错!”李隆基点点头,“这样好了!就先印制‘奉天承运’这几个字来看看吧!”

    “遵旨!”安禄山应下。

    心中却暗道可惜,这次没把握好机会,要是自己的字库全一点,大小各种字体都有,就能把这次的“奉天承运”四字印得特别出色,说不定到时还能得到印制制式圣旨的机会。这次看来是只能让大家小小赞叹一番了。

    随手招呼那几个伙计选字,上轴形模板,固定,给油墨盒上墨等。一切安装完毕,那些伙计都退下去了,安禄山才向李隆基等人行了一礼,上前摇动手柄。

    “唰”一下,一张印了“奉天承运”四字的纸从转轴下甩了出来。在观看众人目瞪口呆中,“刷”一下,又出来一张。安禄山连续的摇动,一张张印了“奉天承运”四字的专用纸,听话的从供纸盒中甩出来。

    才印了五张,安禄山就停了下来。

    早有小内侍从桌子上收拾起那几张纸,转交给高力士,再由高力士双手捧了,递给李隆基等人观看。

    刚才印刷机选字排版时众人并没看出什么精妙的地方,也并没多注意,但最后安禄山神奇的操作过程,却让众人大为惊讶。没联想到前面操作的,甚至还以为是安禄山将纸变出来的呢。聪明如李隆基和张说,联系前面看到的,多想一会儿就猜出了里面大致的原理。但那两个女人和高力士等宦官,却是对这个印刷机乍舌不已。

    “真是神奇之物!这字也印得非常清楚!”李隆基点了点,取过一张,再随手翻了翻剩下的几张。

    李隆基看完印刷好的纸张,兴奋的站了起来,准备去看那印刷机,高力士也将那几张纸交给小内侍,让他们传给剩下几人观看。

    皇帝就是皇帝,当了十几年的皇帝,那身上的威严并不是温和的微笑就能消除的。刚才坐着的时候,也许是因为身旁那两个女人的原因,觉察不出他有多么的威严,而一旦站起来,来到安禄山身边时,安禄山就觉察到那种令人难受的威压了。

    虽然不至于抬不起头来,但安禄山还是乖乖的低着头,一副惶恐的样子。

    一则是因为这样才符合一个初见皇帝之人的表现,再则也是觉得这样才能赢得李隆基的赏识。李隆基正由明君向昏君转变,现在还是给他留一个忠顺的印象比较好。

    李隆基绕着印刷机走了一圈,安禄山和高力士自然是紧紧的跟在后面。

    看到李隆基极有兴趣的盯着那根摇柄,安禄山立刻会意的进言道:

    “只要轻轻摇动那个手柄,就能印出那字来!”

    李隆基稍稍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忍不住好奇心,伸手扶上了手柄,微微用力,自然的摇了一圈,一张印制了“奉天承运”四个字的纸张立刻甩了出来。

    李隆基还没什么表示,高力士就已经兴奋的叫道:

    “出来了!出来了!真出来了!”

    看到高力士的表现,安禄山觉得皇帝不急太监急这句话用在这儿最合适。

    “哈哈哈!这很简单呀!”李隆基嘴上是这么说,但看他面上的微笑,就知道他内心其实也很高兴。

    “真的呀!是不是只要这样摇下去,这样的纸就会不断出来?”一阵清香袭来,武惠妃也走到了附近。

    安禄山赶忙稍稍后退两步,低头回答道:

    “是的!娘娘!只要墨汁(油墨)和纸张没用光,就一直能摇出来!”

    其实以大唐的开放,安禄山就算正视一下武惠妃也没什么,但是为了给李隆基等人留下一个自己谦卑忠顺的印象,自然要装出一副不敢无礼的样子了。

    李隆基转头对武惠妃的微微一笑,手扶着手,让她也试了试。让旁观的安禄山心底暗暗赞叹,还真是恩爱呀!

    等到武惠妃去捡新印出来的纸张看,李隆基才转而问安禄山这个印刷机最关键的所在。

    “它还能印别的东西吗?”

    “是的!陛下!活字印刷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只需调整模板上的活字,即能不断反复的使用!”安禄山立刻答道。

    “好!这回就由爱妃出题吧!让安卿再印制一个新的!”李隆基并不在意这样做是否合礼,旁边的安禄山自然也不会说什么。

    反而笑着抬头道:

    “娘娘可千万别故意刁难下官,这个贡品仅仅是样品,字库所存字体不多,要是印一整套书的话,那安禄山就只有跑回同文馆去借了字体再来印了!”

    “咯咯!你放心好了!不会让你大老远跑回去的!这样好了!就令它印‘贞淑贤’三个字!这几个字体应该有吧!”武惠妃对于安禄山刚才一脸的谦恭并不喜欢,甚至在安禄山后退的时候,还微微紧了紧眉。现在看到他突然大方的跟自己开玩笑,反倒颇有几分喜欢。

    这几个字不算冷僻,字库中自然有。

    重复刚才的操作,很快,由武惠妃亲自摇印出来的“贞淑贤”三字就出现在了印纸上。刚才仅仅是摇出那几个预先安好的活字,就让武惠妃大为高兴。现在看到亲自出题的字印出来,自然是更加兴奋,正当她准备一番感慨的时候,在后面的张说却微微“咦”了一声。

    “不对呀!安正字!我记得市面上出售的同文版书籍,字体好像不是楷书吧!”张说拿了字片走上来。

    “回张相!市面上大部分书籍,出于印刷度的考虑,用的是简单的幽体(宋体),但那些精装书籍,用的还是楷书,甚至还有隶书的!这次进献给朝廷,用的还是最漂亮的楷体!”安禄山不慌不忙的答道。

    虽然实际上,宋体字(幽体)的应用和美观都不比楷体差,但是现在这个时代的人用惯了楷书,还是觉得楷体看起来顺眼,所以同文馆新制的不少书籍,都采用了楷体。张说以前见的书籍,大多是幽州版,印象中反倒是以幽体为主了。

    “幽体方正,楷书飘逸!两者各有所长,并无优劣之判!今后若是官府行文,还不如幽体威严!”张说本身爱好书法,自然对于这个宋体和楷书有一番见解。

    “宰相所言不错!此议可以考虑!朕听说这幽体书法就是由安卿所创!是否真是如此?”李隆基对与张说的看法比较赞同。不过第二句话却是转头问安禄山。

    安禄山自然不能说这个宋体,其实是后世的大j臣秦桧所书,想到这是一个博得功名的好机会,便略显不好意思的说道:

    “确实是微臣无意中所创!”

    “哈哈哈!古来书法大家无数,能新创书法字体者,全都是不二贤臣!看来安正字将来也会是一个栋梁之才呀!”李隆基笑道。

    听到这样的话,安禄山立刻判定李隆基是准备重用自己。虽然对他的说法不以为然,后世的大j臣蔡京,秦桧,可都是大书法家,只不过以前的那些书法大家凑巧都是贤臣而已。当然,对于李隆基的说法,安禄山可不会反驳。仅仅是表示“陛下如此赞誉!安禄山实在不敢当!书法仅仅是偶尔所创!至于献书和献印刷机,更是臣子的本份!”

    “说之!安卿献此印刷机有大功,你以为该如何封赏?”

    李隆基看来对安禄山真的非常满意,竟然准备直接在这样仅有宰相在的场合,不与其他朝臣商量一下,就定下给安禄山的封赏。

    听到李隆基的话,安禄山却只是淡淡的站在原地,似乎对此混不在意。

    “陛下!安正字所献印刷机,不仅仅是对于今后的传播王化有莫大好处,其实这印刷机本身,就能安正字带来莫大的收益!所以臣以为,应当以献宝之礼酬安正字!而且安正字的百万藏书,价值不再国器重宝之下呀!”张说摸了摸胡子,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个回答有学问。献宝献出的宝物,当然得是天子仪器甚至传国玉玺一级的珍宝,这样的东西,不仅仅是封个官职就能算了,还得封爵。当然,一般封的都是爵高官低,没有实际影响力。按照常规进贡论的话,安禄山仅仅是能当一个不错的小官,但现在按照献宝论,结果就难说了,虽然好处肯定会比原来大,但对于安禄山非常需要的高品级官职来说,恐怕就不一定能那么满意了。听了张说的话,安禄山立刻微微紧了一下眉锋,不知道他这是好意还是坏意。

    李隆基听了却是点了点头,笑道:

    “其实安卿所献百万藏书,才是最让朕高兴的!而且安卿竟然还把自己的生财之资都送来了!那朕也不能亏待了你!唔,宰相明日制诏,安禄山献宝有功,封为九等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衔,授世袭永业田五百亩。再在秘书省挂个校书郎衔,专营负责刊印书务!这样就不必担心今后别人用这印刷机赚钱了!”

    安禄山暗暗苦笑,得了个爵位自然高兴,即便是九等爵位中最低的一等,也相当于五品官!实际上,想要得到这样的爵位,除非你真的送上了宝物,要真是凭当官慢慢爬,就算到了五品,也不大可能封爵。

    但是那个秘书省校书郎的实差,却仅仅是一个正九品上的小官,掌雠校典籍,刊正文章,根本没法参与到具体的政务中去,所以实际上,自己并有任何实权,还是和原来那个正字一样。而如果没有实权,就没有立功的机会,没有立功的机会,你还有升迁的机会吗?这样的话,还不如不要那个爵位呢,换个六七品的实差来的合算。

    而且这样的封赏,传出去名声也不是那么好听,大家不会以为自己有真才,只会流传自己靠献宝得官的事迹。

    “微臣拜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安禄山激动的跪了下来。

    内心不舒服有什么办法,此时如果面上流露稍微一点的不满,立刻就是人头落地的危险,自然还是得感激的有所表示。不过好歹得了爵位,大不了自己真走科举的路,再考一回大学。

    “恩!安卿起来吧!今后还要好好的使用这个印刷机,等藏书馆建立了,须得用此宝多印制一些书籍!莫要辜负了朕的期望!”李隆基宽慰的拍了拍安禄山的肩膀。

    他觉得安禄山刚才的激动很真诚。

    “谢陛下隆恩!微臣肝脑涂地!誓报皇恩!”安禄山揉了揉眼睛,双眼微红的说道。

    眼角的余光,看到张说正眯着眼睛摸自己的胡子,一副惬意的样子。

    第一节 春风正得意

    安禄山坐在万花楼三大红牌之一心芸的小楼里,一边品尝着山西的杏花酒,一边听着新芸弹琴。

    自从那回第一次来到心芸小楼,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中,有五分之一的白天,安禄山都是待在这个小楼中的,和小楼主人心芸的关系,已经变得非常微妙。

    刚放下酒杯,正要示意身后的侍女斟酒,突然琴声一转,开始变成安禄山最喜欢的《沧海一声笑》(不是有听一遍就能弹出来的人吗,所以就让心芸学会了这曲的调子)。

    看到心芸风情万种的抛了个媚眼给自己,安禄山哪里还会不明白对方的心意,甩甩袖子站了起来,双眼看着心芸,配合着曲调,高声唱道: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事知多少……”(找了半天找不到适合的胡歌,只能拿这个了!)

    一曲《沧海一声笑》完毕,房间内静寂无声,只有男女相对的脉脉含情。

    歌曲本来就够雄壮,怀着那一丝看透世间的情怀,由安禄山用极有北国格调的豪壮之声唱来,自然让对音律极为精通的心芸大感神醉。

    “好!好歌!好曲!”

    正当安禄山准备对迷醉的心芸有所行动时,外面一声喝彩声传来,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微妙情调。

    看到刚刚还眉目含情注视自己的佳人,眼神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清澈,安禄山心中一阵懊恼。不过他也没对外面的那人火,反而是朗声笑道:

    “哈哈哈!是几位宋兄吧!禄山有失远迎了!”

    “安老弟客气了!今日能听到老弟这慷慨的燕赵豪音,已是我等三生幸事,怎么还能让安老弟再出来迎见!”

    当安禄山正走向门口时,三个年岁差不多的青年应声走进了小楼。

    当先进来的两人,自然就是安禄山这次邀请来的嘉宾,宋璟的长子宋升和三子宋浑了。他们两人凭着父亲的余荫,一个在太仆寺任职,一个官拜谏议大夫。剩下一人,一身文士服,颚下留须,年约三十多岁,长的品貌还算端正,但安禄山从那人眼光游移不定中断定,此人如果不是心术不正之人,就是善于观察揣摩之辈。

    “安老弟封爵升官,如果再不召我们来,我们都要上门来讨要一杯水酒喝了!”走在最前面的宋升笑道。

    “哈哈哈!哪能忘了你们呀!来!来!大家快请进!”安禄山忙着招呼众人进屋。

    自从被封爵授官之后,这几天他一直在忙着宴请那些好友新交。刚刚昨晚还在此地宴请了张说的两个儿子,今天就是请宋璟的儿子了。相比与张说那两个有才无品的儿子,眼前的两个家伙,安禄山经过这几个月的交往,给他们的评价是“无才无品”。现在因为上面有宋璟压着,还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但从平常的言辞之间,就能判定他们并不是那种真才实学的人。

    一个人要在朝廷当官,不过三种途径,一种是正正经经努力,过科举受考核,慢慢一步步往上爬;一种是向安禄山这样的献宝求官或被地方推举的人;还有一种则是像这宋氏两兄弟那样,靠着父辈的余荫,荫封官职。前一种最正经,最受大家看重,但后面两种同样是不劳而获,献宝得官的人,却额外被人看不起。如果不是安禄山献的是大家都很重视的书籍(印刷机被大多数人忽略),本人也非常受长安儒生尊敬,恐怕他现在还不一定能和宋氏兄弟平等相交。

    “两位宋兄!还没介绍这位才貌出众的兄台是谁呢?”

    宋氏两人曾经被安禄山请到这个小楼过,自然不用再介绍心芸了。

    “安老弟!这位是小弟的好友!皇室宗亲,现任太子中允的李林甫李兄!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人,所以特地引荐给安兄认识认识!”宋璟的第二个儿子宋浑介绍道。

    李林甫?安禄山刚才看到那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他和自己想象中的李林甫很像,看来自己还有几分相人的本事。转头看到宋浑一脸得意的样子,安禄山暗暗摇头,实在是有点难以想象,他就是以刚正出名的宋璟之子,看来是已经中了李林甫的口蜜腹剑。

    “哪里!哪里!宋兄夸奖了!在下只能给左庶子打打下手罢了,哪能和两位宋公子还有名满京师的安爵爷相比呀!”李林甫脸上露出谦虚的笑容。

    “原来是李兄!早就听说李兄的大名!安禄山久仰了!”安禄山连忙重新对李林甫行礼。

    能见到这个大j臣这个谦卑样子可不容易呀,单凭着这一条,自己的一礼也算是值回票了。不过凭自己现在的影响力,想要阻挡他的升迁之路还有点难度,既然这样,那就尽量的交好他吧。安禄山很现实的想到。

    听到安禄山的话句,李林甫眼中精光一闪。哼!早就听说大名,难道是听说“哥奴(李林甫小字)一无赖尔”的大名吗!不过看你外表忠厚,言辞恳切,到也不像在作假,暂且信你一回。

    “安兄客气了!当今长安城中,虽然不在传唱安兄的大名呀!区区在下一介王府属官,可不敢让安兄如此见礼!”李林甫亲热的上前去扶住正要下拜的安禄山,口中直称小了自己十几岁的安禄山为兄。

    两人双手相扶的一刹那间,互相看到了对方眼眸中的神采。

    “哈哈哈……”同样善于观人的两人,想不到对方竟然和自己一样的心思,顿时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忍不住一起放声大笑。

    “心芸见过三位公子!欢迎三位公子光临小筑!”心芸待到几人见礼完毕,才明眸娇笑着向李林甫等人行礼。

    虽然论年纪论身份,这三个人都不是公子了,但不论你多大的年纪,到了青楼中,还不都是来做公子的嘛。

    当然,象心芸这样特殊的人,就连安禄山都已经知道万花楼背后有岐王撑腰,李林甫他们这样一直混在长安的人怎么会不了解。知道她是可观不可碰的人物,除了例行的见礼,基本没有多看一眼。真正的注意力,还都是放在了酒案附近的几个小美人身上。

    “见过几位爷!”四人刚分宾主坐下,桌案旁的几女就都莺莺燕燕的围了上来,有的给他们斟酒,有的给他们夹菜,伺候的好不舒服。

    “心芸姑娘!今日还得烦请你给弹几个曲子,让我们见识一番!李兄和两位宋兄都是我的贵宾,你可一定要拿出绝活来呀!”安禄山笑道。

    第一次见面后的两个月中,安禄山经常往心运的小楼跑。而本来对于一般的鲁莽之人从不假以词色的心芸,竟然难得的对安禄山这样的大汉笑脸相迎。安禄山刚才是还有点不明白,后来等到几次会面后,心芸向安禄山询问小蝶的近况,才知道那个小蝶曾经是她的侍女,因为年龄到了,才被送出去卖身。对于安禄山这个取了小蝶红丸,却没有辜负她的人,心芸心中是很有几分感激的,对安禄山自然就有了好感。

    但如果说刚开始的见面仅仅是因为感激和有好感的话,那后来的青眼,则是因为安禄山本人的才能。

    安禄山在前世并不是一个喜欢唱歌跳舞的人,但小时候在突厥胡人部落中长大,难免会感染上一点胡风。就象安禄山的神力是天生一样,这个唱歌和跳舞,竟然也能无师自通,如果安禄山再在草原上多待几年,草原第一情歌王子的称号,不免会落到他的头上。

    几现代的情歌,几段新奇的舞蹈,立刻就引来了心芸的兴趣。

    刚好安禄山也托崔奇打听到了一些消息,得知了心芸的身份,极有可能是岐王范的私生女儿。因为她的母亲是一位真正的色妓,那段时间接触的人比较多,岐王一则是不好乱认,再则也是不屑认。除了答应让她在万花楼自择夫婿,并且提供各种供给外,并没有给她任何其他的命名份。而心芸也是天生傲骨,竟然没有丝毫要岐王照顾自己的意思,一直就这么住在这座特别盖的小楼中,没有特别的要求。

    安禄山心中佩服她的为人,外加垂涎她的美色,就起了追求之心。知道这样的女人内心其实十分孤寂,而只要打动了她,必然能让她誓死跟随。所以就用经常嘘寒问暖的来拜访,除了喝酒唱歌,偶尔还会讲一些小故事给她听。

    虽然还没任何实质性的突破,但两人的关系,已经从先生小姐的称呼,变成了私底下的直呼你我。从今天弹琴时的一番表现来看,心芸对安禄山也不是没有感觉。

    接下来的时间,自然是心芸弹曲,众人旁听。闲暇之余,安禄山也会敬酒招呼那三个“嘉宾”。

    尤其是对于李林甫,深知他为人险恶的安禄山,更是额外的加以照顾。

    至于宋氏两兄弟,有了身边美女的侍候,早就已经沉醉在其中。那个宋浑,甚至已经不顾场所,开始在一个姑娘衣服中摸索了。看得正在弹曲的心芸眉头微皱,脸蛋上也出现一丝薄晕,说不出的诱人。可惜那三个知道不可能碰她的人,根本没再认真注意过她,而安禄山忙着应付李林甫,竟然也错过了这么一个动人的景色。

    “李兄皇室之胄!将来前途可不限量,今后还望能够多多提携安某一把呀!”酒过三巡,安禄山装出了三分醉意。

    “哪里!安兄说笑了!安兄二十出头,就封爵授官,才是真正的前途不可限量呢!林甫将来希望安兄多多提拔才是!”李林甫被安禄山一番猛灌,自然没法和安禄山这个酒囊相比,此时到是真有三分醉意了。

    “哈哈哈!小弟才正除九品官,哪里能和李兄的实授从五品相比!自然是老哥帮老弟了!”

    李林甫酒气上涌,面色潮红,忍不住直说道:“李某虽然挂了一个五品衔,却仅仅是专职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如今太子府上……唉!”

    突然身上一振,叹了口气,摇摇头,说道:

    “不说也罢!我们还是喝酒!喝酒!”

    安禄山虽然在装醉,但还是从刚才李林甫猛地一抖身中知道,他刚才的确是有感而。可能是话刚要出口,突然醒悟过来。估计此时酒已经醒了七七八八,不可能再随便乱说。自己再要套话,就会引起他的怀疑了。

    “好!喝酒!喝酒!”安禄山高叫着给李林甫再满上一杯。

    心中对于李林甫的处境,也大致猜到了。

    李林甫年近四十,却才当了一个从五品的王府属官,比自己这个正五品的男爵还不如。这样的品级,在李唐同宗中,应该算是极差的了。品级不高,还没实权,难怪现在连自己这么一个同样没有实权的人物,他也愿意来结交。除了可能看到自己的利用价值,最大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可以支持的人,才不得不拉拢自己这样的闲官,预定一个盟友。

    想到李林甫现在还是在落魄之中,安禄山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俗话说,患难见真情,虽然不见得李林甫会讲情义,但此时交好与他,总比将来他显贵了再去拉拢强,所以面上还是很热情的劝着酒。两边都有意结交,自然不会有什么障碍,很快就开始真正兄弟相称了。

    酒宴并没有再进行下去,因为那边的宋浑,已经忍不住欲火,拉起身边的那个小姑娘,准备要出去找房间了。

    心芸的小楼地位特殊,不可能留他们胡搞,所以他这一辞行,安禄山他们也不得不一起陪着出去,李林甫可不是什么好角色,年纪青青,就曾经给自己的舅舅送过一顶绿帽。到了风1iu场合,根本没有丝毫的异样。

    细心的安禄山注意到,临走时心芸的脸上,分明浮现出一丝黯然。等到那三人都带着自己中意的姑娘进了房间,安禄山丢下身边的女人,重新来到了心芸的小楼。

    楼下没有心芸的身影,却只剩几个侍女在撒水清扫地面。

    安禄山看了微微摇头,那两位宋公子的德行,竟然比自己认为已经够纨绔的二张(张氏兄弟)还差,丝毫没有名门之后的风度。看来心芸这个丫头也是生气了,才在他们走了之后,让人打水扫地。

    目视了一下扫地的小丫头,这些受过安禄山好处的侍女立刻用手指了指楼上,示意心芸在上面。

    没有犹豫,安禄山自然的踏上了从没上去过的楼梯。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二节 财色两相宜(上)

    心芸身上披了一件外袍,头上不带一点饰,眯着眼睛,斜躺在一张软榻上,一看就知道是刚卸完装,正在假寐休息。

    轻轻的脚步声在楼梯处响起,心芸没睁开眼睛,只是娇声说道:

    “不是跟你们说了嘛!我想静一静!”

    听到心芸的话句,脚步声立刻消失。

    正当她以为来人已经下楼了的时候,自己的手掌突然被一只粗糙温热的大手按住。

    “啊……”心芸刚一仰身准备尖叫,小嘴上随即被捂上了一只大手。

    睁眼看清大手的主人,心芸不仅脸上微微一红,身体向后一缩,脱离面前两只大手的控制范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