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二姑爷真的只喝一杯,已经在吃饭了,小老虎幺幺一个人在那里喝得索然寡味,赵容兴冲冲地走过来:“我这场事,把我们小老虎幺幺辛苦了,我来陪您喝两杯吧。”
“你?不能喝。”赵宗彪连连摆手,打断他。
年纪轻轻的赵容不谙老一辈的深意:“嗨,小老虎幺幺,你别瞧不起人,我能喝,不信我们咱叔侄俩今天比一比如何?”
这时候,赵宗晟赶过来,大声说:“宋容娃娃啊,小老虎幺幺说你不能喝就不能喝!你在这给我少说些,赶紧走开!”心说,老子还等着抱孙子呢!你小儿喝得二麻二麻的,夜里还晓得办啥事儿啊……
赵容好像有些明白了,吐一吐舌头,狼狈逃窜,找他的新娘去了。
赵宓站出来陪他的小老虎幺幺喝了几杯,没有大醉,有了那种晕晕乎乎的感觉。
席一终局,就看电影。片子是《五朵金花》。刘三姐的广西民歌,清纯缠绵,大胆泼辣,效果奇好,感染力极强。全剧的喜剧风格也很适合这种喜庆的场合,大家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像大热天洗了一个冷水澡一样,那是个舒筋活络啊。
就有小孩子大姑娘或那些老不死的一边忘情的笑着,一边打情骂俏持手动脚,也算触景生情哦。
哪怕是低山,江风一吹,这晚上还是有些些寒意。赵宗彪就安排发了十几盘炭火。在每一盘火的旁边支上一个小桌,摆上瓜果、香烟、茶水、杯子啥的,客人们就像在一个高级会所里那般的享受了。呵呵。
在人多马众面前,孙玉娟给赵宗彪送来一杯香喷喷的热茶,还眼波流转含情脉脉找他说这说那。赵宗彪有些感动,人家这是明明白白表态啊,她才不怕人言呢!赵宗彪赶紧瞄一下,幸好,谭妙芸这个时候还在厨房里忙活着,若看见了,不知她会作何感想?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说说笑笑之中,不知不觉电影放完了,而那些个观众还不愿散去,纷纷要求电影同志放二遍。赵宗彪没有想到同志们兴趣这样高啊,说第二遍就算了吧。张罗着从屋里抬一张大桌子出来,把新购的17寸黑白电视从楼上搬下来,接上天线,插上电源。忙得都出汗了,就是不出来图像,里面偶尔说几句半头话。
有见多识广的人就建议,你那个天线安低了,所以接收不到信号。赵宓便搬了一架长梯子,还接了一截,爬上院坝边那棵高高的银杏树,把天线绑在最高处,树下的人一看,那天线架子,差不多就直指青冥了。赵宗彪让他不忙着下来,在树上不停的转动天线的方向,可那电视像赌气一样,就是没有反应。赵宓在树上不停的转动天线架子,赵宗彪在下面一个劲的调台,不停的转动那个调灵敏度的按钮。
屏幕上依然是一片雪花点点,有时候又出来几道杠杠。有人打趣儿道;“我们刚吃饭了,它怎么还在给我们下米饭啊。”
“才不是米饭呢,那是高山上在下雪哦。”
“我说是天上在筛小谷……”
一个多小时以后,又冷又累又晕,赵宓到底还是支持不住了,下了树。赵宗彪也“啪”的一声把电视机关了,还把那个不争气的犟货拍打了几下:“给狗日的,它怕人多哟,呵呵。二天调好了,专门接大家来看。这也半夜过了,大家就休息吧……”
一个个意犹未尽,说说笑笑回了,说明天还有事呢。还有有些不得急的,还有一些帮忙的,还有一些亲戚,没有走,继续喝茶聊天。
人少了,赵星再一开电视机按钮,呵呵,却出来了人影子,也有声音了。三调两调,就基本正常了。是中央台的动物世界,那些野兽在银屏上奔驰,龇牙咧嘴,怪吓人的,引得几个没有瞌睡的小子惊惊咋咋一片。电视机周围就又围了一群闲人,直看到天亮也不忍散去,连闹房的兴趣也没有了。
补叙一笔:白天亲快拢的时候,客人们大都候在堂屋里,孙玉娟赶紧去铺床。管事的赵宗彪给她封了一个红包,那人却说:“免了吧,都是几个熟人。”
“不能免,这是千百年的老礼行了。喜事,也要图个吉利不是?”
赵宗彪就在旁边看着孙玉娟手脚麻利的铺婚床,脑袋里却想起了与她们姊妹的那次初夜,什么地方就是一热。
怕那个地方起火,他正准备撤离时,却见孙玉娟拿出一块白布郑重的放在枕头下,然后冲他暧昧的一笑:“有什么想法?”
“没有想法,都是老人了。哎,那布,你怎么晓得的?”心说,你结婚时屁股底下铺了白布吗?见红了吗?
“我看你是人老心不老,还想吃嫩草……没看见猪肉,还没见猪跑吗?嘻嘻。”孙玉娟有些兴奋,也像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一张生动的脸,红了。
两人情不能已,心有灵犀一点通,免不了在对方身上找了一点儿便宜。孙玉娟感觉某人那地方有发涨的趋势,在他耳边小声说:“侄儿子结婚,你跟着瞎起什么哄啊,真是!”
“见不得你,牲口要打圈了啊。”
孙玉娟很惊喜,急道:“那等一下,找个机会……”
半夜过,客人已经渐渐稀少,孙玉娟已把赵容推进新房,估计两人已经在架脉了,刚好谭妙芸也忙完自己的事,引赵晓荃等几拨客人到客房睡觉去了,一对老情人躲在养猪场的一个角落里,站着身子,成就了一场好事。
此时,电视机里正在播放《平原枪声》,那激烈的枪炮声像给赵宗彪、孙玉娟加油、鼓劲儿一样,两个人抖擞精神,好一番猛冲猛打,和赵容新婚夫妇遥相呼应……
无独有偶,佳偶天成,在赵容的婚礼上,陈传月却跟姐姐、姐夫来赵家庄吃喜酒,不经意间就跟赵宓接上火了,没有人引荐,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这以后,看不得哥哥嫂嫂亲热,赵宓一有时间就骑着个摩托朝高家庄跑,美其名曰看堂哥赵卓,只怕跟陈传月都那啥过了。现在的青年人啊……
第二百三十章 麻烦事儿来了
开年一上班,区里就通知乡里,每个乡推荐一名劳动模范去参加春上全县的劳模大会。还一再强调,一定要选政治思想表现好,是致富的带头人,有代表性,有群众基础,有说服力云云。
乡书乡长赵维(当时都这么叫,因为他既是书记又是乡长)在乡政府会议室,组织乡干部讨论参加县劳模会的人选。张云天当仁不让,力主推荐赵家庄的赵宗彪。说我就来个“举贤不避亲”了,要说,在我们这个张家寨乡,他赵宗彪当劳模的条件那是绰绰有余了。我们全乡谁还有他的产业大,谁还有他赚的钱多?
妇联主任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说除了产业大、赚钱多以外,不还有一个政治思想表现吗?他赵宗彪哪个干部没有欺负过?他当了我们乡的劳模,是不是鼓励大家都来造我们这些乡干部的反啊!
张云天对这个不知轻重的小妮子竟敢顶撞自己,很有些不爽,反驳说:“你说他顶撞了干部就不能当劳模啊,说不定他顶得是正确的呢。说到政治思想表现,他赵宗彪又没有违法乱纪,怎么就不行了呢?”
叶某人表示,若一定要按富裕程度、赚钱多少来划分的话,那谁也比不过他赵宗彪。我就是有些不服气,说不定他的财富来得有些不明不白呢……
张云天有些生气了:“你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这样说,有证据吗?可不敢乱说啊,我的同志哥!”
“我也就是说说而已,老书记可不要多心哦。算我表了一个态吧。呵呵。”叶某人不称部长而称老书记,表示念老交情,不会与老书记对着干。
接着几个干部发言,跟妇联主任和叶某人的意思大致相同,只是旗帜越来越不鲜明。喝茶,抽烟,讲闲话,他们要看看赵维的,人家不是一把手吗?人家不是叔侄吗?胳膊真还有朝外拐的啊……
赵维抽着烟,拿一支笔在小本子上乱写乱画,等了一会问,那你们有没有什么新的人选啊。
大家好像看出了赵维并不想让他的小老虎幺幺参加县里的劳模会,就推荐了几个人,反复筛选,最后集中在赵家庄的书记李得成身上。说这个人工作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家庭建设虽说赶不上赵宗彪,在我们张家寨乡,那也是排得上号的。关键是他服从上级领导,中心工作抓得好。
张云天见大家都不支持自己,特别是赵维,在这样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在记他的小老虎幺幺的小仇,让他感觉很无趣,很无奈,很不爽,干脆专心专意品起茶道来,不发言了。
赵维点将,让他发表高见。
“既然大家说要选李得成,我算弃权吧。”张云天悻悻的说。
赵维先还以为要与这个二姑爷斗一斗法呢,没想到他早早就败下阵来了。不费吹灰之力就决定了赵家庄的村书记李得成当县劳模。
当把李得成的名字报到区里去以后,赵维却遭到了区委领导人的炮轰:“你在开玩笑哦,你们赵家庄的赵宗彪,那是大门上挂夜壶——臭名在外,你们怎么不推荐他?这又不是开三级干部会,要那个李得成去干什么?”
赵维憋红了脸,一时无语。龙站长刚好在,就历数赵宗彪的诸般不是,表扬李得成的优点,说难得张家寨乡的干部们眼睛还是雪亮的呢。呵呵。
这龙站长一帮腔,赵维才把乡政府的争论说了出来,由领导来最后定夺。
“好你一个赵维,风格高啊,硬是要把你的小老虎幺幺排除掉哦,精神可嘉,精神可嘉。可是,你们知道吗?你们乡的这个指标,县里已经内定了,人家还要赵宗彪在大会上做致富典型发言呢。嗨,你们……”
木已成舟,无话可说了,只好决定赵宗彪和李得成两个人都去参加县里的劳模大会。
物华天宝,春暖花开,又是一年芳草绿。清江沿岸,草长莺飞,鸟鸣虫唱,清风和煦,春种忙忙,这是农民一年的希望哦。
可这最近几年的春播,化学肥料成了一个大问题,农民那个急呀。这么些年来的大集体,农田里吃惯了化肥,这就产生了逆反心理,农家肥根本不起作用了。这个时候又还有计划经济的影子,化肥、种子、农药等紧俏农用物资就是不好弄。
往年供销社通过垄断肥料市场,哄抬价格,赚了老百姓不少的昧心钱。当初有钱四海在,他把一部分肥料转手给赵宗彪,赵宗彪自然也赚了钱。这钱四海被抓了,供销社的门路就断了。赵宗彪为了赚钱,就必须自己杀开一条血路。
他通过孙玉娟的关系,从外面拉回一车化肥,还没有拢张家寨,就被沿途的村民,买了个干干净净,不管你要价多高!让赵宗彪尝到了贩卖肥料的甜头。
赵宗彪通过赵星,通过他的大舅子,通过小倪,通过小谢,在县化肥厂,进了几十车化肥,还远远不能满足供应,连自己家里都还没有。他又赶到枝江,那里的尿素遐迩闻名。费尽了周折,吃尽了苦头,赵宗彪又拉了几十车尿素,才基本缓解了张家寨、赵家庄一带的肥料荒。
他在外地大进肥料的时候,乡供销社也没有闲着,把以往囤积的肥料全都拿出来。赵宗彪先跟供销社压价,反正他自己有车,薄利多销吧。他的销路就特别好,你只要便宜一分钱,别人也会买你的。等供销社的肥料卖完了,他又恢复原价。供销社一申请,再申请,才把价压下来,可农民的肥料也买得差不多了。
而乡里的供销社因为没有钱四海那些老关系了,肥料常常脱销,降价也成了一句空话。张家寨、高家庄一带的农户,不得不多跑路,到赵宗彪这儿来购肥料。
赵佳和李解放的拖拉机就都排上用场了,一天送到黑的肥料。
赵维见状,对供销社有意见了。说你们怎么搞的,还搞不赢一个个体户?川流不息的人到赵家庄买肥料,像个什么话?集体经济的优势在哪里?
供销社的人先说赵宗彪压价,把他们坑苦了,这又抢了他们的货源,我们派车到县化肥厂,人家说,张家寨的肥料,那个赵宗彪拉了。
赵维说你们去跟他抢啊。没有了老主任那些关系了,人家还不待见我们这些人呢……供销社的人叫苦不迭。
赵维授意,他们就到区里把赵宗彪告了一状。
那个时候,肥料啊粮食啊啥的,还没有彻底放开,但也没有彻底管死,有关机构睁只眼闭只眼吧,处于一种消极观望的状态。
在赵维和龙站长以及区供销社的撺掇下,区政府向赵家庄的赵宗彪发出了警告:肥料是国家统一调配的农用物资,不吮许私人经营,已经经营了的,和供销社结算以后,退款;更不许继续经营。
赵宗彪付之一笑,不予理睬。区里的人却紧追不舍,要他兑现,不得已,他和区里来的人吵了起来。
“你们区里的人硬是狗咬耗子——管得宽!现在是市抄济的时代了,你们知道吗?我贩肥料,降价格,方便了群众,搞活了市场,有什么不好?”
“你破坏党的一元化领导,你损害了供销社集体的利益,知道吗?”行政干部主要是卖嘴皮子。
赵宗彪反唇相讥:“哦,难怪你们一天屁颠屁颠跑的,感情是拿了供销社不少的好处吧。呵呵。”
“我们当然要为供销社集体说话,莫非还为你个人说话?真是!”有些不屑一顾了。
“供销社的人是你们的娘老子啊,你们这样卖力!”情急之下,出口伤人了。
“赵宗彪,你……”
“狗日的们,给我赶快滚!”赵宗彪就差动手了。
区里这会儿,正在研究怎么对付这个赵宗彪呢……
像商量好了似的,工商、税务、卫生防疫部门,一家家这时候也纷纷找上赵宗彪的门来,说原来定的那些数字不上算,要加码,还要罚款。理由很充足:你现在产业做大了,做强了,原来的那点工商管理费,税费肯定不够了;你开了这么长时间的商店、酒厂,连个卫生许可证也没有,说得过去吗?催了你好多次,你也按兵不动……按文件精神,公事公办,罚款单已经带来了……
赵宗彪苦不堪言,毛焦火辣,心里就骂李得成那个狗日的!这班家伙肯定是自己没有敬他们的酒,来找由子了。他们说的,又未尝不是,但以前他们为什么就是不找?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哪怕心里窝火,但还是强装笑脸,低姿态表示,自己生意刚刚开始,万事开头难,还请各位老大,高抬贵手,以后慢慢加补……罚款就免了吧,那个手续尽早办,尽早办。连忙喊老婆谭妙芸赶紧炒几个菜,说我要陪各位领导喝两盅。
可是这几个人全像突然换了一个人样,坚持不松口,更不吃饭。约了下次来收钱的日子,防疫站的人并且说,估计你也不会交罚款,一个星期我们就起诉了哟。这几个人说完就走了。留下赵宗彪六神无主,一个人品尝苦果。
一个星期以后,听说卫生防疫站已经起诉,赵宗彪虽还没有接到法院的传票,但他不敢怠慢,就到区里直接去找他们。这一找,就让赵宗彪找得火星直冒,气不打一处来。
他先找到工商所,请求还是按原来的数字交。工商所的领导人说,你赵宗彪办厂、办商店这么些年来,我们工商管理部门对你怎么样,你自己心里清楚。天上不可能老是给你掉馅饼吧?这新定下来的数字,雷打不动,你不要再说了。硬的像棒槌。
税务方面的人讲起了大道理,政府的确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么富起来以后呢?那就是要支援国家财政,支援国家建设啊。没有稳定的税源,还不说庞大的国家建设、国防开支,单说那些拿国家工资的,不喝西北风去了?
你赵宗彪算我们区最先富起来的人哟,你要有大局观,你要有奉献精神,争取做我们区、我们县的利税大户哦。给你定的税,只能加,不能减。你什么困难,什么条件也不要讲!
卫生防疫站的人,根本没容他讲话,说你很快会受到传票,到时候法庭上见吧。呵呵。
第二白三十一章 劳模会(上)
赵宗彪跑了大半天,窝了一肚子的火,受了不少的冷落,半点好处没捞着。他有些不明白,这些人怎么就这样的不近人情,几天前还好好的,这说翻脸就翻脸啊……
他漫无目的的在区镇街道上彳亍,早春的风,冷飕飕的,直往他的脖子里灌。他心里郁闷,怎么也想不通……嗨,不如干脆去和区里的干部说说。他就大步流星去找区委书记。
那人自报姓阮,三十郎当岁,一张娃娃脸,很活跃,很热情。见了赵宗彪,问:“无事不登三宝臀,大个子同志,你好威猛哦,可别对我不利呀?呵呵,不开玩笑了,言归正传,你姓什么,叫什么,家住哪里,你找我有什么事儿?”
赵宗彪苦着一张脸,哪还笑得起来?按要求做了简介,就把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一古脑儿全说出来了。最后表示,他们这一个个的卡我,我有些做不下去了啊,不是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吗?怎么此路不通啊。
还有贩卖肥料一事,若不是我千方百计满世界找肥料,今年我们这一带,若依靠供销社,只怕好多人家要种“白水(无肥料)”呢。不说我有功,现在倒成了罪人了啊。
阮书记严肃起来,好言相劝。哦,你的情况我知道一点儿,呵呵,你名气不小呢。你说的这些都是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慢慢解决,慢慢解决。那个你贩卖肥料的事,区里做的决定有点问题,当时我不在家,虽说上级文件还没有说让私人经营肥料,但也没有规定私人就不许经营。我听上级私下说,肥料啊、粮食啊估计不久就要放开了。这样吧,我们来一个“难得糊涂”,你只管大胆的做就是,我给你做主。
说到工商啊、税务啊还有卫生防疫那一块儿,阮书记说,他们是县里的垂直单位,业务上受他们的主管部门管。有机会了我还是给他们提一个醒儿,让他们为我们的民营企业多开绿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多做一些保驾护航的工作。
好了,知道吗?你马上就要到县里参加劳模会了。也不知怎么搞的,张家寨乡没有推荐你,是县里直接点的名……到了县里,有机会我带你到这几个主管局跑跑,你自己也可以直接找他们的领导,大官好见,小官难逃,只管找……哎,你还没有得到通知啊,这可是早就定了的……你可要把发言稿准备好啊!
赵宗彪虽对乡里没推荐自己,还有些耿耿于怀,但阮书记的一席话,还是让他心情好些了,先回家做准备吧,到县里开了劳模大会再说。
到了开会的日子,赵宗彪是开着他的大卡车到县里去的。他给亲戚、朋友、领导带了大量的礼物,转来还想捎带点什么货呢。报到地点是县城目前最好的宾馆,报到的人很多,但赵宗彪一个也不认识。报到处的人告诉他,他的房间已经定了,他按照提示进去一看,里面已经住着了他区里的那个阮书记。
阮书记表示,呵呵,赵宗彪,你来了,我们住的是标准间呢。这是我专门要求了的,要跟你住一个房间,有些事情好商量一下。
赵宗彪有几分感动,一再表示感谢。
就过晚餐以后,阮书记要去开筹备会,赵宗彪就去走亲戚。他扛上一个大包,里面是给大姐和赵晓芳、赵晓娇带的礼物。
亲人们见了面,听说赵宗彪这回是来开劳模会的,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两个姐姐,说我们这个兄弟现在是混出一点名堂来了。
赵宗彪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兄弟现在遇到了一些麻烦呢。让大姐把小倪、小谢找来,要向他们讨教一二。
当人来齐了,赵宗彪讲了自己目前的处境,特别强调,这个劳模都险些让侄儿子赵维卡下来了呢。
小倪、小谢听了,哈哈笑道:“我们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小菜一碟,小菜一碟呀……”
小倪表示,自己虽说现在不在物资局干了,还是可以帮您把税务方面的事情摆平。今天幺舅舅已经吃饭了,明天晚上我做东,请税务系统的人,吃个饭。
小谢说,明天中午休会以后,我带幺舅舅去拜访我们局长,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赵晓娇的丈夫贾同志说,他跟县防疫站的那个站长还不错,愿意出面请客,时间由小老虎幺幺根据情况而定。
大家这样一说,赵宗彪心情就好多了,说好在人亲啊,把你们费心了。大家明天都在大姐这儿等消息,我只要一休会就到这儿来。先谢谢大家了,把这些事摆平,比开什么劳模会重要多了,我已经接到了法院的传票了哦……他妈的防疫站那班狗日的!
薛萌萌问幺舅舅:“您这次进城,还有没有其他的事啊?”
“我还要去看一个老朋友。”
大家异口同声:“钱四海。”
大会开始了,赵宗彪观察,劳模少,顶多五十人左右,并不是每个乡都有一个,干部多,还都是乡、区和各部门的一把手,还有县委、县政府的人,这样一来,场面很壮观的说。
第一个议程是主持人(好像是办公室主任或秘书长啥的)通报会议相关情况,注意事项,接着是县委书记做主题报告。
县委书记是个大嗓门,他大致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畅谈大好形势,从中央到地方,现在改革开放的形势,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新鲜事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是一个难得的大发展的好机遇……
第二点,我们工作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改革开放是新生事物,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但千万不能做拦路虎啊。要支持新生事物,要为先富起来的人们开绿灯,大开方便之门。特别是我们的那些职能部门,如公安啊,工商啊,税务啊啥的,做的工作可能还要多一点。我这里只提一下,明天我们县长还有具体部署……
第三点,向全县劳动模范学习,致敬。此时,书记站起来向坐在前排的劳模们深深鞠了一躬,台上台下,一时掌声雷动。
你们是我们全县劳动者的骄傲,你们是先富起来的能人,你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你们用智慧和汗水打造了当代的神话。今天我在这里表一个态,你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我一定倾全力解决。否则,我就不配做这个书记了!
还要说一句,你们富起来了,产业做大了,不要忘了周围那些还困难的乡亲,要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富裕之路,械之路……
书记讲完,走下台,跟劳模们一个一个握手,问候。
为方便起见,每个劳模面前都写有名字。当握到赵宗彪名下时,他还特意多握了一会儿,又把手反复摇晃了一阵,说:“你就是赵家庄的那个赵宗彪啊,久仰大名,久仰大名啊。我下午要好好听听你的经验介绍哦。哈哈。”
又是一片掌声,镁光灯闪烁一片……
接着学习了几个文件,大都是一些涉农优惠政策,以县里的文件最多。
赵宗彪一时心情大好。他看看身前身后,李得成和赵维表情有些漠然,好些干部也有些漠然。
吃过中餐以后,赵宗彪赶紧回到大姐处,对小倪说,暂且不忙着去拜访你们的领导,还看看再说吧。
赵宗彪一回到宾馆,区委阮书记正好找他,问他稿子准备好了没有?赵宗彪淡淡一笑,有什么准备的,我一个大老粗,随便讲两句吧。
阮书记叮嘱道:“你可别讲砸了啊,我的同志哥。我们区里就你一个名额,我们这些人都没有讲话的资格呢,要珍惜啊!”
下午上会以后,会议主办方给每个劳模带了朵大红花。众劳模一个个像新郎倌儿,就有了几分腼腆,既骄傲又不大自在的说。
主持人做了简单的介绍以后,就让赵宗彪第一个上台发言。掌声一片,倒使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赵宗彪有了几分不好意思。
他朝台上台下各鞠了一躬,向书记现学的,呵呵。他说,我叫赵宗彪,张家寨乡赵家庄的人,我祖上有一点儿历史问题,初中没读完,水平有限,讲不好,大家多多原谅哦。
听了书记上午的报告,我很激动,我就把我怎么赚钱,以及今后的打算和一些想法在这儿交流一下,请领导和开会的人批评指正。
还是大集体的时候,我对没有钱用,没有饭吃记忆犹新,印象特别深。所以,在那个时候我就认识到,一定要有钱,穷不光荣,穷最可怕。社会上不是还有笑贫不笑娼的说法吗?
我把我们那个地方出产的土特产,偷运到宜昌、武汉啥的,赚两地的差价。当时是被作为搞“尖尖脑壳”批判的哦……
台上台下都善意的笑了。
不瞒各位领导,从我记事起,我差不多就在搞尖尖脑壳了,一直搞到改革开放的今天!
这时候县委书记插言:“那是市抄济啊……可惜我们都明白得晚了一点儿啊,我们要请赵宗彪同志给我们补补课啊……不好意思,打断一下,赵宗彪同志,你继续,继续。”
搞大集体的时候,我这个人不大热衷种田,对办综合厂倒情有独钟,当了十几年的小厂长呢,也还是摸索出了一套办厂的经验。所以,这政策一放开,我第一个是把私人综合厂办好,再就是扩大战果,办代销店,办酒厂,办养猪场,办旅馆、餐馆。
今天到场的除了领导,都是各项各业的能人,可以对你们讲,我是哪门赚钱就做哪门,只要不违法乱纪,当然我也没有条件倒卖军火、毒品啥的,所谓无利不起早啊。呵呵。
大家颔首,又爆发出一片善意的笑声。
最近,我花了几十万改建、扩建、新建了厂房和商店、旅馆。我的养殖成以喂养上千头肥猪,酒厂现在扩大到五口缸。
他喝了一口水,继续讲,按县委书记说的,有上级领导的支持,有各职能部门的扶持,我的产业将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争取在全县个体户榜上有名,向全地区,向全省发起冲击……
第二百三十二章 劳模会(下)
又赢来一片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那可不是巍峨如山般的领袖人物在台上高瞻远瞩,说一些空话、套话,下面的人并不管他说什么,总是顶礼膜拜,像木偶一般,就剩下鼓掌的份儿了,这是发自内心的,完全自觉自愿的。
貌似书记、县长鼓掌鼓得最起劲,很兴奋的样子,人还站了起来,这也正是他们所要的效果哦。
“我最后提一点小小的要求,那些管我们的业务部门,能不能为我们乡镇企业松一松绑?政策上能不能灵活一点,让我们心情舒畅的做生意?谢谢大家。”
台上的赵宗彪,又是鞠躬致意。
县委书记马上表态:“这个赵宗彪同志,是我们县的大户呢。他的发言很好,很好。以后的发言就这样说,不要玩虚的,不要喊口号。他刚才提的松绑的问题,也是我们这次会议要讨论的问题。你放心,也请所有在座的劳模们放心,我们县里一定给你们这些专业户、重点户当好后勤……下一位。”
这一激动,倒把主持人给撂一边儿去了。
吃晚饭的时候,大厅里人满为患,吵吵嚷嚷的,互相认识的干部们开着荤素无忌的玩笑,纷纷叫板,要把谁谁喝趴下……
服务员脸上挂着机械的笑容,忙着端酒上菜,穿梭来去。领班站在旁边咋咋呼呼吆五喝六。美女们一个个饱满挺拔的酥胸、翘臀,让与会者大饱眼福,不吃不喝,也心满意足了。不由得赞叹,这酒店的老板就是有眼光,人挑得好。
这时候,县委书记请人把赵宗彪叫了过去,人家那是雅座哦,还把区里的阮书记也叫过去作陪。说喊你阮书记过来,主要是让你今后给我们把赵老板关照好,不许有丝毫的闪失,一定要把这个典型树起来,还要大树特树啊。阮书记当然诚惶诚恐的然而愉快的连连点头答应,一紧张,给领导酒都忘了敬了。
不管是领导还是劳模,都纷纷来给赵宗彪敬酒,那是从内心深处佩服啊。赵宗彪也是一时高兴,来者不拒,端起来就一饮而尽,眼都不带眨一下。后来还是阮书记挡了驾,说我要担当起赵宗彪保护伞的角色哟!你们使用车轮战术,把他灌醉了,他还怎么带领我们那地方的群众发家致富啊?书记可要找我了哦,呵呵。
从晚饭时候开始,劳模会的时间正式成了赵宗彪时间。那些媒体真是无孔不入,不管赵宗彪到什么地方,都有记者堵他。
还有,记者中,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一定不会专拣好的说。
这不,赵宗彪已经到了餐厅门口,一个留着长发像女人的省报记者追着问:“赵老板,赵劳模,哎,听说你出身不大好,你现在家里又有了雇工,对解放前与解放后,对剥削与被剥削,你怎么看?”
“那是放你妈的屁!”一联系家族,解放前啥的,就让赵宗彪特别恼火,加之酒性发作,他就又回到了一个十足的农民的状态哦!
第二天县广播站,地区报纸,省报,纷纷报道了赵宗彪的事迹和大幅图片。图片报道,大部分还是选的与书记、县长的合影。县城一时掀起了赵宗彪热……
省报那个记者不甘心,以《劳模与粗口》为题,写了一篇杂感,最后还是被主编以不合时宜,审下来了……
赵宗彪走在大街上,见街道上横的纵的那一条条“向劳模学习”“劳模向致敬”的大幅宣传标语,就有了一种壮士凯旋一般的感觉,目光炯炯,腰杆儿挺直,脚底生风。
回到大姐家里,赵宗彪问大姐:“赵维没来过吗?”
“来过了,还带着个李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