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决定也是我战败的惩罚,叔父无话可说。”李广摆手道。

    “那……那……叔父多保重!”“我知道的。”李广言毕折身出府,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卫青不由一阵唏嘘。

    匈奴真的会让大汉安宁一阵子吗?表面上看来是,不过一股更大的黑色暗流正在流淌回旋冲荡,匈奴与大汉旷日持久大小不断的战争开始拉开了!

    第九十七章 云中有难

    “报……报,云中有难,匈奴数万骑兵进犯,如今城中将兵已抵抗数日,但敌人却无撤退之意,恳求支援。”飞速执羽旗快奔上殿的边关传讯兵拜伏后喘息道。

    “什么,匈奴人又来了,袭击云中。”“有数万人。”“数日不退?”……自从卫青朔方一战威震敌胆,致使匈奴两月内没再侵扰,安宁平静了一段时间,但游牧民族的抢掠习性仍不是那么容易根除的,更何况强悍的匈奴。

    虽然一时失利,但终认为自己仍是强大于汉,失去了朔方、五原那就再设法寻机夺回来好了,在时机到来之前也不能让汉朝有好日子过,没有了朔方,无大规模聚集纵横军队的基地那就闪电出击好了,不时的派些军队来马蚤扰,打赢抢完就走。

    不等你与我决战,且令你难寻敌踪,改变了战争策略的匈奴虽然表面上没有了之前那样咄咄逼人、耀武扬威的气势,但其迅疾多变多方向多点攻击的灵活更让人头痛,如今就以闪电般的速度进犯云中。

    “嗯,知道了。众将可有谁愿领兵出征?”品尝了朔方大捷胜利果实的武帝底气足了许多,似乎料到匈奴再犯是自然不过的事情,只须派兵遣将自可,在他心中早下定了与匈奴打一场旷日持久战的决心,既然已开了头,那就不妨玩下去,看那方才是真正的霸主、最后的王者。大汉帝国在武帝的带领下露出了他多年来卧薪尝胆后的强悍真面目。

    “嗯,听到了吗?何人出战?”如今武帝得到了朝庭上下对奴用兵的普遍认同已不需像以前那般遮遮掩掩,顾虑良多,直接在朝殿上点将。

    众将互望了一眼,不由纷纷抱拳请战道:“我去。”“我去。”“未将。”“本将。”……言者有游击将军苏建,轻车将军李、骠骑将军公孙贺,岸头候张次公,合骑候公孙敖,强驽将军李沮,大行李息……

    众将齐请战,可谓人材济济,战将如云,更难得的是他们皆产生了不畏强敌,建功立业之心,可见卫青朔方一战是如何的深入人心,影响深远,非但只战场上的胜利,更是从心理上彻底扫除了数十年从畏奴惧敌的心理阴霾,这才是真正的成功,最大的胜利,这也为日后大破匈奴打下的良好基础,心理因素实际在战争中是起非常重要作用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致命的……那就是求胜败敌的勇气、野心和壮志。

    “好,勇气可嘉。”武帝喜形于色、兴奋不已,似乎众将的表现比拿下此场胜利更让他高兴。然后龙目虎视众将一周,最终停留在骑将军公孙贺身上。

    “骑将军—公孙贺,你真的愿意领军?”武帝发话道,“是,臣非但愿意前往,且非去不可。望陛下恩准。”公孙贺一脸激烈,义无反顾之状。

    “嗯,好,那……那就你去好了。骠骑将军公孙贺听令,联命你领军三万速往云中相援,即日出发,不得延误。”“诺,谢陛下。”得令的公孙贺喜不自禁拜伏谢恩。其余人不明公孙贺为何尤其亢奋,但闻点将已毕,皆退朝以候他日战果了。

    第二天,却说公孙贺领旨后带领三万军队急向西部的云中驰去,之所以他此番如此强烈欲领军出征,全因上回四路出击时被武帝责为畏敌怯战,不敢力敌。卫青之后起之秀却夺了头功,自己身为将军一无所获大丢面子,要说自己身份资格虽比不上李广、候安国老,但在军中也算屈指可数的了,要再不建功立业,看来这骑将军之号也不好意思再称下去。

    “将军……云中已至,你看!”急行了上千里后身边的副将前指道。“嗯,不错,是匈奴人,他们正在交战。”此时身边的诸将士也纷纷议论起来,全身有如电击,热血上涌,只等公孙贺下令进攻。

    “别急,看看他们情况再说。”公孙贺阻信了部下的冲动,望向城楼 ,只见此时匈奴人仍在拼力攻城,而城上敌人不少于三万之数。

    再过片刻,诸将不由又再问道:“怎么样,将军,可以了吗?”“好吧,准备作战。不过尔等要听我将令,我说停时就停。”“诺”“打!”“杀啊!”……领命的三万将士在公孙贺挥手下齐齐冲向敌人阵脚。

    “啊,汉军援军来了。”“是谁的旗号?”“是公孙两字呀。”“不是卫青,不怕,打!”“看来的不是卫青,匈奴人定了定神,立即不再攻城,全军转身,一齐向公孙贺部迎击开来。

    “打!”“杀!”“冲啊!”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公孙部虽没参加上次的朔方大捷,但希望痛击匈奴,出口恶气的想法是一样的,故一遇敌倒也精神抖擞,气势如虹,另外与公孙贺一样,更想借此敌一报上回没遇敌激战之遗憾。

    然就在两军眼红手辣,杀得天昏地暗时突然公贺道:“传我命令,立即撤退。”“什么?撤退?”众列将不解。“不错,撤。”公孙贺加重了语气。

    眼见来援汉军且战且退,本欲追赶的匈奴军在其将领的命令下也作势再喝杀一阵后便罢。只所以不再追击那是因为重点在攻城,攻不了城打败了来援汉军又有何用,况且攻城数日所带军粮已不济,若不速决,其结果只能是白干一场,什么也捞不到。

    敌人这番心思也正是此时公孙贺所料,撤退后对众将士解说起来。本来心中不忿气怨难平的汉军听完后也不再牢马蚤,撤出数百里外后就地休整,以期次日再战。

    其实这也是公孙贺聪明之处,他知道自己的智勇皆比不上卫青,要和敌人硬碰或许代价太大但己方占有地利之利,能源补给足,完全可以用这看起来笨拙的“拖拉”战术拖跨敌人,让他们粮尽而退。

    第二三日,两军再战,匈奴实是气恼,但果又不敢全力逐敌,要知道即使打败了汉授军自己也损失过半,绝对无力再行攻城,那抢掠的目的自然无法实现,且要损兵折将这可划不来。匈奴人虽粗莽但也不笨,公孙部一再次撤退时仍也没有拼力追赶,待来日以最快的速度全力把云中拿下,当然,这或许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因为他们的粮食今晚也不够瞧吃。

    然而公孙贺要等的也就是一刻,他也把与匈奴的决战放在明天,虽然部下怨气冲天,怪他临阵又紧急退兵心是一百个不愿意,但也正是这种怨气明天会变成勇气、杀气。

    第四天凌晨,天刚破晓,匈奴大军就发起了攻城以来最猛烈的攻势,如潮水般一批批的向城头攻去,然而守城官兵自从知道了汉军来援后斗志更强,拼劲更坚,虽然城楼压力大增,不过不怕,自家兄弟在后面呗,随时会给他们屁股来个猛击。

    想得不错,就在城头激战正酣之时城外杀声振地,隐而不退,撤而又追的公孙部卷土重来,喊声振天,每个人都奋勇向前,土气十足,前二次冲锋的困阻使他们爆发生此平时多几倍的战斗力。

    “不好!”正在攻城的匈奴人回头见这一郡似乎变了个样杀气腾腾的汉援军目瞪口呆,慌忙回转应战,然而对方是拼足了劲要与自己决斗,自己却是在气势上输了,更何况头顶上还不时有密箭伺候,随时杀出城来合击,弄个不好把小命也丢了,还攻什么城,抢什么惊,情况不妙时及时逃命才对。

    大多数匈奴人此时抱的正是这么一种想法,因此在面对公孙部全力攻打时竟没有了前几天锐气,再加昨晚没能吃饱,战至近响午时早已饥肠辘辘,浑身乏力。眼见城上汉军果密箭再发一阵后城门大开,杀出城来接应,不由吓得魂飞魄散,急急掉头西窜,仓皇逃去……

    “公孙贺,你为自己挣回了面子,也替联面子添了光。”一路上喜洋洋回返的公孙贺似乎耳中听到武帝这句话。

    第九十八章 辽东辽西

    “近来辽东辽西接连遭到匈奴有力袭击,军民、生畜都损失不少。据说他们还学会了我们老祖宗的声东击西之谋略,制造错觉致使两郡头痛不已,你们说说,有什么好法子可破此敌人战术?”武帝在威武殿脸色不悦地发问道。虽然公孙贺刚解了云中之困,但两辽的烦恼让武帝由晴转暗。

    “这……这。”一阵热议及各抒己见后各将没有什么好的主张,不外乎派兵急救或予敌痛击之类,但派兵急救已是老套路了,损时又耗力,且不见什么良效,你来他又走,你走他又来,而且敌人总比自己快,然予敌重击更是说说而已,研究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具体方案就更不用提了。

    “哼。”武帝一拂龙袖,脸色更黑,就在其欲发威怒斥时卫青一抱拳,奏道:“皇上,臣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喔,卫爱卿,你想到了什么计策,说说看。”对众将莫衷一是,早已不耐烦的汉武帝如荒野见新柳,眼前一亮。

    “臣的主意是……连成一线……烽火互传……三角合围……右北平……。”“嗯……嗯……嗯。”听了卫青的计策后武帝不由深为赞许,在他话音刚落时已猛拍案道。“不错,太好了,就依汝策,嗯,你去右北平希望联给你多少人呢?”“二万足矣,因为那里可抽调万余。”

    “好,此战术若是奏效,当可成日后东北防御体系模式。就这样了,解辽东辽西之围就交由长平候卫青去解决了,退朝!”“诺”众将一面躬身后退一边望向卫青,心想卫青之计果超众人之想,不过那匈奴也不是好相与的,我们汉军的速度挡拦得住他们吗?

    卫青领命后并没有立即出发,毕竟两郡虽频遭侵扰,但并没有破坏之危,自己的计策也是建立一种新的攻守体系,以克敌军之闪电转移战术。趁此出征前间隙,他想到了两件事,于是吃了午饭便骑马朝义弟张辽处走去。

    “啊,大哥来了,吃饭了吗?刚好开饭一齐吃吧。”张辽夫妇见卫青来府忙相迎。“吃过了,你们不用招呼我,我坐坐就走。”卫青一笑坐下,“哪能坐坐就走,我们兄弟也有阵子没一同饮酒了,不如把二哥也找来吧,这样更热闹,见了卫青张辽立即兴奋起来,酒瘾也上来了欲借机畅饮一番。

    “别……别,不用找他了,我此番来找你是有事的,就别叫李进了。”“有事?有甚么事?”张辽已把一酒杯放于卫青面前,管他什么重要的事,总不会一两杯都不能喝吧。

    “嗯,是这样的……是了,你小两口还好吧,会不会斗嘴?”“这……这,当然有时……”两人脸一红,张辽更是欲言又止,“有时会是吗?这不奇怪,别斗武就好,你俩功夫可是不相上下的,真闹起屋瓦不存哪!”卫青开玩笑地哈哈长笑。

    “是有了,不过咱听她的多,别看她人长得和我差不多,可心……”见干凤一瞪眼,张辽只好咋舌。“是吗?难怪你大嫂在我面前一再夸凤儿心灵手巧,这是你的福气呀,兄弟。”卫青再大笑一阵,却是反令干凤不自然起来,应道:“大哥大嫂过奖了,凤儿哪有这么大能耐。”

    “是了,言归正传吧,我此次来是想跟你说为兄数日后将前往右北平,欲联合辽东辽西二郡与匈奴来犯之敌作一较量,期予敌重创以达威惧作用,但此次出征为兄欲寻你为副将一同前往,不知你可愿意?”卫青言毕把目光移向干凤,似笑非笑。

    “愿意,当然愿意,憋了这么久我早想跟大哥再出去透口气了,京师这鸟地方还真不是人活的。”张辽心底下早已向往能多些机会出征,这卫青一邀正中下怀,才管不了干凤高不高兴,立即应允。

    “嗯,好,不过你们毕竟新婚才不足半年,我……”“大哥,你俩就一起去吧,我没异议,男子汉有机会建功立业为国效力那是好事呀,有多少人想上阵还没机会呢?”干凤倒是识大体,不等卫青说完,已马上表态支持。

    “嗯,谢夫人了。”张辽一抱拳。“好难得弟媳如此贤惠,那我就不客气了。”卫青言毕再低头思索一阵然后望向干凤道:“我还有个想法,不知凤儿可否发挥巧匠之技,劳驾辛苦设计一下。”

    “什么武器?大哥说来听听!”“是这样……”卫青如此如此双手比划了一番。“时间紧吗?这次出征立即要用?”干凤追问了句,“不……不急,你慢慢研磨,满意再试造几副给我看看,这次出征不急用。”

    “那好,让我想想怎么做才达最佳效果,不过放心,我会做出来的。”干凤虽觉有点难度但仍自信能完成。

    “好,那就有劳弟媳了,辽弟记住啊,大后天出发,这两日你就别喝太多了,否则到时爬不起来我可就换人了。”“放心,绝对不会,绝对不会。”张辽喜形于色,能够出征别说少喝酒有龙肉不吃也可以。

    为何卫青选副将专挑义弟张辽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曾与张辽联手破敌,得心应手,二则也知道义弟久呆京师心中苦闷,欲借此机给他活动活动筋骨,同时能建立功业更好。

    第三日

    从辽西郡出来再达辽东时已是日暮,卫青的到来让辽东太守惊喜不已,忙欲设宴款待,不过被卫青阻止了,说商议破敌大计方是正事,其他礼节倒是简便些好,既然卫青这样说太守也不好再坚持,于是粗粗吃了晚饭便挑灯夜谈。

    果然辽东太守的说法与辽西太守一致,都言如今的匈奴j诈之极,往往两郡同时攻城,但某一时刻突然撤走,正当自己以为对方撤走时他们却已合二为一再次闪电入侵,两郡都因此着了几次对方道儿,被掠不少民畜,如今两郡已加强防守,不管对方攻那郡自己都随时不敢松懈。

    不过如此一来虽能一时自保,但牧民却苦哉,牛羊总不能老呆在郡内吧,鲜美的水草近在眼前却似远在天边,要是不想个计策治治匈奴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但与敌人硬拼对方往往两股势力重合后实力更胜己一筹,如此对敌也胜算不大反有城破之危。

    辽东太守说到此处叹了口长气,然后将希冀的目光移到卫青身上,希望他的到来能带来转机。卫青的神勇与智谋如今已在军中不胫而走,广为传颂。

    “哈哈,太守放心,我们会好好收拾匈奴人一顿的,而且我奉皇上命令此番来辽就专为此事,不达目的,决不返京。”卫青振声回应,“是吗?那太好了,谢谢!”辽东太守听毕与众守将双目放光,欣赏不已。

    “明天我和你一起视察一下城外防务,然后我前往右北平,接下去的日子你们……还有,到时记得烽火相传,嗯,比平日要烧旺些,这样才能明确迅疾传达讯息。”“诺,谨记将军嘱咐。”“好,只等来日破敌!”“嗯。”……

    第九十九章 联手合击

    卫青到达右北平后北平太守同样喜出望外,闻乃圣上旨意时更是礼敬有加。卫青等人安顿下来后道:“我们此次来右北平至少要住上半月一月的,太守你就不用客气了,同吃同住,不要搞特殊,我们京师来的兄弟一样能习惯的,也只有这样才能磨炼出一支过硬战斗力十足劲旅。”

    “不错,将军之言善矣,也难怪将军统领的建章营如此让敌人畏惧。”“嗯,不过这次歼敌围剿战可不要泄露我部在此。”“这……喔,明白。本守定会令上下保密的。”“好。对了,你们右北平兵力为多少?”“近三万!”“好,那到时以守城为主。此计若奏效,你们以后每次可出万余支援协助于其他两郡。”“好,没问题。”

    就这样,卫青与张辽到了右北平后不时与太守巡视防务,同时密切与辽东辽西两郡互相往来,以侦察敌情,捕捉战机。

    然而奇怪的是自从他们到达后匈奴却似乎嗅到异常的信息似的,竟隐藏不出了,半个月来也不见踪影,一心求战的张辽按捺不住,破口大骂:“他娘的匈奴犬竟做起了缩头乌龟,害老子白等,真可恶。”转头再朝卫青道:“我忍不住了,大哥,给我喝多两杯吧。”

    “不行,要有耐心,敌人就要出现若每人都像你这样,放开怀大醉时敌人刚好来袭怎么办?打完胜仗再说!到时给你好好畅饮一番。”卫青却不松口,严厉要求义弟及全军上下保持军纪。“那……那好吧。狗匈奴,竟害张爷没酒喝……”

    他们那边在等辽东辽西这边也在等,说来奇怪,平日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敌人来犯,如今卫青计出妙策却十分盼望能见敌踪,好来个三方联手予敌痛击。

    时间一天天的过,终于在卫青到来后的二十三日下午,两股人数各为二万人的匈奴兵卷起尘土分别风驰电掣地向两辽郡奔去。

    他们从来没有固定的时间出击,但每次都同样迅如闪电,来去如风,鬼神莫测,也正如此才更令人防不胜防,随时随地会有人畜被俘,城门被破的危险。

    眼见辽西城外草地上那连片牛羊,匈奴人兴奋不已,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奔驰,以阻断汉人归路,好好地打捞一把胜利品。

    然而让他们惊奇的是,驱赶牛羊的牧民并没有往日他们见惯的那种恐惧,除了牛羊鸣叫声,数百牧民竟优哉优哉地纹丝不动,甚至吹起了口哨。

    “嗯,这是怎么回事?”已将人畜几近包围的匈奴将领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脸色急变,却在此时,城门大开,二万辽西将士一涌而出,以同样迅猛的速度朝匈奴人压去。

    “打!”已来不急掠劫生畜的匈奴人急起应战,汉军主动开门应战这可是少有的事情,不过对方人数与己相当,僵持下去不见得讨好。“唉!自己往辽东的兄弟部队为何还不来会合,如此到口的肥肉岂非要飞了,他们平时不会这样呀!”

    其实不但辽西的匈奴军这样想,辽东那边的匈奴兵也如此想,因为他们遇到同样的情形,被辽东军缠住恶斗,根本没有余力抢掠人畜,心中实是盼望兄弟部队会合以胜过对手侵掠成功。

    但是,不知怎么回事,今日这两支汉军却是骁勇异常,似乎毫无后顾之忧,难道汉军有什么其他陷阱或阴谋不成?匈奴人越打越心惊,相同心思下左右两支匈奴军都不由边打边退往中间地带靠拢,这样人数既众,对方有什么埋伏也不怕了。

    但是他们没想到,埋伏不但有,且对敌的汉军竟紧追不舍,根本就没有让他们走的意思,与此同时,两郡城头都分别燃起了熊熊烈火,火势之旺,数十里外都瞧得见。

    “不好,汉军肯定有什么阴谋,撤、快撤。”两支匈奴军不等汇合已分别向北逃窜,这倒好,跑了数里后竟鬼使神差地碰到一起,没想到如此狼狈下会合不由哭笑不得。

    就在匈奴人被追得辛苦合师后欲歇息一会时,不想前方竟蹄声大作,遥遥望见一支大军像利剑插来,快到面前时又急地分两边拉开,成丨人字形将己拦住,“又是汉军,快走,否则屁股后面汉军追来的就更麻烦了。”

    这是所有匈奴人的想法,但是不幸的是,恰恰他们喘息这阵,左右两支汉军却真的已从两肋逼来,两军相接后连成一线与卫青部一起扬成三角钳阵,把他们围在中间。

    “喂,你们大老远来到这里,我们没什么好招呼的,刀剑伺候,杀!”卫青高举宝刀,“杀!”另一侧的张辽闻声早已挺戟埋首带头冲入阵中,劈拍声中立即鲜血四溅,好不痛快。

    “杀!”“冲啊!”后面那四万辽东辽西部闻声地齐地出击,如洪水般向前推,匈奴人又只好分一部分转身迎战,如此一来,汉军兵力为六万,匈奴不足四万,立时优劣明显,再加卫青的二万建章营骁勇善战,悍狠比之匈奴兵有过而无不及。

    数次轮番冲杀只把圈内的匈奴兵杀得晕头转向,欲哭无泪,想杀出重围,连门也找不到,只有力斗、死战往死里打。建章营的勇猛感染了两辽军士,再加平日从无如此畅快杀敌良机,不由也兴奋莫名起来,精神振作十倍,只杀得满眼血雨,刀锉剑钝,但仍乐此不疲,毫不停歇。

    “不行,汉军杀疯了,再不突围,恐怕全军覆没。”意识到情形不妙的匈奴将领决定瞄准一角突破,往死里突破,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一角是哪个方向,恰恰就是张辽的方向,由于张辽杀得过于性起竟渐渐脱离了己线的将士,反卷入了敌军的中央,从而也露出了破绽,让敌人捕捉到了机会。

    眼见身边敌人如麻般朝己后方冲去,杀得两眼暴红的张辽也醒悟过来,急急引骑后撤阻拦,但敌人突围之念头太盛了,他以此相挡无疑激发了所有匈奴人的恨意,刀剑相加中,数十把武器齐往他身上发落。

    “啊,三弟。”远处观望的卫青不由心中大惊,想他张辽再猛也穷是血肉之躯,如何抵得住敌人这迸发了所有潜能的夺路之击?

    急忙下一拍烈焰马扬刀飞驰踩敌越阵而过,以相助义弟。“来得好!张爷在此!杀,”张辽暴喊一声,数十下刀剑呜呜声中震耳欲聋,再看场中,刀剑飞落下张辽一身是血摇摇欲倒。

    “辽弟!”卫青心中一痛,霸王刀连番出手,挡者立退,兵器满地,迅间已到其旁,一把探手过去把他抱住。“大……大哥,今天杀得好过瘾,我……”张辽笑了笑,一头歪倒卫青胸前。

    此战告捷,卫青对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太守道:“圣上旨意,其余两郡都出兵相助,日后只要敌人袭击你们任何一郡,其余两郡都出兵相助,以改往日据城自守之势。”“诺!”经此战已建立了信心的三郡太守齐齐道。

    见三守退下,卫青踱步走时张辽处,只见他全身缠满了纱布,象个粽子似的,但眉宇间却不甚紧皱,只呼呼的鼾息大睡。

    “唉,好在没把腰也斩断,否则回去怎向弟媳交代?”卫青背手叹了一口气,侧身于其旁坐下。

    (各位尊敬的读者:之前由于家里有事,停更了一阵子,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可能更新也要慢些,抱歉!)

    第一00章 上郡赌约

    “嗯,这仗打得不错,非但瓦解了敌人的声东击西战术,还借此构筑了新的防御互联战线。我看以后除非匈奴同时进攻我辽东辽西,右北平三辽区域,否则定不敢再轻易单独进军冒犯,哈哈……”卫青回来后武帝十分高兴,当众夸奖了他一番,同时宣布了对其同行将士的奖赏。

    “谢皇上!”卫青代将士谢恩,但脸上却不见喜悦,“你怎么了,卫青?”出殿后东方朔追上来道,“唉!此番出征虽挫强敌,但张辽却几乎丧命,让我这个做大哥的深感内疚。”

    “怎么?张辽受重伤了?现在还有危险吗?”“挺重的,至今还动不了。”“喔,那我们不如一起去看看他吧。”“我现在就去他府上呀。”“那更好了,一起去,走、走!”“好!”……

    一个月后。

    “上郡急报、上郡急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响彻了整个承明殿的通道,正在上朝的官员大臣禁不住扭头观望,只见传讯兵一边呼叫一边飞奔上殿。

    “啊,怎么传讯兵如此惊慌着急?”“是啊,难道上郡被匈奴人……”“别猜了,快快上殿吧,上去那不就什么都清楚了!”“唔,不错,我看皇上都已来了。”“快、快……”大臣你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摆袍上朝去。

    “怎么了,有何要事?”武帝刚坐下龙椅已忍不住发问,不用说,准没好事。“报……报陛下,前日匈奴乘夜来袭,我上郡军民奋力抵抗,无奈敌人势大,不支之下……不支之下……”“怎么了?”“不支之下,现已几近沦陷,恳请紧急支援。否则可能遭屠城之灾。

    “什么,啊!”“敌人这么快一下就占领上郡?”“我们边郡这数年来已极少遭敌人攻陷,难道匈奴此次派出了重兵?”“我看未必,只怕是使诈而已,晚上最是难让人防备的了。”“别说了,救人要紧,看如何解救上郡吧。”

    “派谁出战呢?看来敌人来头不小,可是劲敌。”“卫青!”相同的答案让所有的心思都转到卫青身上,当然其余诸将也已开始纷纷请征。

    “哼,夺了上郡又如何,那就把它再夺回来。”武帝一握拳,龙眉一跳,眺望远方传令道:“即刻命细柳演习的轻车将军火速前往上郡,誓死破敌!”“诺”

    为何武帝此番不挑任何在朝一将呢?一则李蔡现已在京师外,行军速度最快利于支援,二则考虑到卫青之弟张辽仍卧床不起,怕卫青不能全心对敌才做此决策,应该说武帝是慎思入微,考虑周全的。

    “什么?上郡危急,有城破之险!”接到圣旨的轻车将军李蔡急急驱起所领的骑兵与车队四万人向上郡进发。

    到了上郡时恰是中午,连饭也赶不得吃,李蔡就命军队准备作战,然而让他们奇怪的是,到了城外竟没看到任何一个匈奴兵,耳听城内嘈杂抬头细看方知城头列了匈奴兵,“不好,敌人已攻陷了上郡。”“上郡已沦陷了。”左右将士纷纷嚷道。

    “不错,确实如此,不过看情形是刚刚发生的事。”李蔡扫视一遍战场。“那我们快攻城呀,就怕他们立即屠城,杀害城内的百姓。”将士紧张起来。

    外表相较其余诸将儒雅的李蔡将手一摆道:“不急,我们没吃午饭,他们也同样没吃,再加之前数场攻城恶战,估计他们的也已力竭,没心思立即屠城,这样吧,我们一边遣使前往谈判,一边就地扎营做饭,不管他们是否接受,下午再攻城。”

    “诺!”诸将士一听有理,于是便压下烦燥的心情按计行事,那轻车将军李蔡所说的谈判指是的什么内容呢?其意思就是要求占据上郡的匈奴兵不要妄自屠城,否则大军征俘之时他们必将得到同样的下场,叫他们好自思量。这也是李蔡的高明之处,既借此威震敌人,也可为解救上郡争取时间。

    那匈奴那一方接到汉军的威胁后怎么反应呢?首先他们没想到汉军如此迅疾来到,还没好好品尝攻陷成功的喜悦对方就已杀到城下,至于屠城的计划本来是有打算的,但如今汉军提出了这样的条件那就不能乱来了,叫他们撤退那是异想天开,但就这样屈服也不乐意,说自己不怕死吧,也不完全见得,毕竟真的屠城后失败了遭到同样下场那也是代价巨大,得不偿失的。

    匈奴将领不是傻子,在三思之后对汉方来使道:“这样吧,回去告诉你们将军,我们匈奴暂不屠城,但有个期限,那就是给你们一天半时间,要是这一天半内你们破不了城那是你们汉军没本事,你们务必撤退,郡民众由我们处置,要是我们守不住成为俘虏,那我们也无话可说,也随你们处置。怎么样?这个赌约很公平,就让我们在这一天半内决个胜负吧。”

    “嗯,好,就这样说定,再去告诉匈奴人说我们汉军答应了,希望他们也能信守承诺。” 李蔡道。“诺”使者转身出帐。

    轻车将军李蔡的军队主要由战车与骑兵组成,如今敌人已占据城内,不能在地面交战,骑马发挥不了什么优势,战车也似乎失去其功能,如此说来汉军要在一日半内拿下城郡的难道极大,不过能获得唯一的机会解救百姓也只好赌一赌了,要是仍无法改变结局也至少尽力了。

    中午吃过午饭后,汉军已整个地排列在上郡城外,刀枪林立,旌旗飘扬,而城头上此时也已站满了匈奴兵,他们似乎并不担心城破,以居高临下这势谅汉军也奈他们不何,只要抵挡汉军一天半的攻势那他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双方各有各的想法,但大战是立即就要爆发的,似乎也预感到这仗不好打,李蔡身边的副将附身过来道:“将军,时间快到,如何攻城是好?”“先打一阵看情况再说吧,骑兵搭弓掩护,车队架云梯,攻城!”“诺”两副将分别传令下去,策马奔走,率己阵营向敌方压去。

    瞬间大军移动,骑兵先奔驰出列,拉弓搭箭向城头瞄准,尔后战车再轰隆驰出,上万汉军作为先锋部队首先向城楼匈奴发起第一波攻势。

    “杀啊!”“冲!”……暴喊声中,如潮水汉军在背后骑射手的掩护下奔向城下架上云梯英勇地向上攀爬攻敌。

    “哼,来得好!射!”踞立城头的匈奴首领狞笑一下,挥手命匈奴兵向下疯狂射击,阵阵箭雨过后,爬上云梯或正在城下欲上的汉军部死伤不少,但是奋勇作战是战士的天职,即使危险困难也不能怯退,更何况自己身上身负挽救城内数万军民的重任!于是,顶着头上密集的利箭汉军似视而不见,继续向上发起进攻。

    “汉军越上越多了,单单射箭可能阻挡不住。”匈奴兵回头望住首领道,“嗯,差不多了,等他们再上多些时再扔石块,后备队上来,做好投石准备。”匈奴首领仍是不慌不忙,好像这担心的不是守不住,而对方死的人不够多。

    再战片刻,战梯上已点站满了手持刀剑的汉军,甚至已有的穿破箭阵,跨上城头,“好了,投石队上来,投石!”匈奴将领高喊一声。

    “是。”轰应声中上万匈奴兵立即弯身抱石,然后往下猛砸狂掷,可怜就差一步之遥就可登楼的汉军纷纷中石跌落,云梯横七竖八杂乱倒下,哀声震耳、惨不忍睹。

    “骑射手再向前些,放箭助攻!”李蔡也不由激动起来,驱骑向前,亲自指挥。骑射手领命齐向前推进数里,拼命拉弓射箭以保护云梯弟兄。

    “来得好,你们也放箭射他们的射手,和他们的对射,看到底是谁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