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问,但言辞间显然对萧羽的话不甚信任。不过萧羽早有预料,毕竟易地而处自己也会如此。但萧羽可是穿越人士,奇迹从来都是不缺的。

    敲着椅子,萧羽组织了一下话。缓缓道:“出海贸易风险自然是巨大。我出了七千贯,加上要雇用购买的水手加上一些货物只够两艘船的用度,甚至还少了。但这些船一次所获绝对不菲,而这些一出来,咱们的学徒战士上去就有两百人的衣食有了着落。”

    说到这里,萧羽刻意地停了一下颇为诱惑道:“只要能上我的船,不出三年,盖上好的新房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房间怎么也得有个五六间的。至于衣食,呵呵,不让你们比衙门的公差差就是了。”

    萧羽这话一说出来就是不说精武门众人,就是最为淡然的迪深弟子也是呼吸粗重了。

    看到众人被自己情绪调动得如此地步,萧羽一边唏嘘一边也是本着继续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原则道:“自然,其他人。就是老弱妇孺,我也能让他拿上一副工钱!就是,贩制私盐!”

    萧羽这话说了出来,顿时,连杀不过少人的温老爷子也是脸色一变!

    场面落针可闻!

    第四章 整合,派系。

    萧羽话音刚落四下无声,心中也是感到惊异。心中一想也是了然,这时的元朝政府在南方是很不得人心的。

    而要抡起因果来,萧羽也是知道一部分的,元朝虽然被后世史学家认作是中国的一个朝代。但历史上的真相未必如此,忽必烈作为元朝的统治者其实不过是最初蒙古帝国在中国北方的委托代理人,而正是因为如此,忽必烈在这种情况下逐步介入北方中国的事物并且最终成为整个中国的统治者。

    我们可是这样认为,在当时的蒙古人看来这个由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国不过是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后世的人在看待这个问题上,往往倾向于将蒙古帝国的其他组成部分如伊利汗国等由成吉思汗子孙建立的国家看成是元帝国的附属国。在不清楚蒙古史的人看来,他们往往是这样想的:元帝国就像历史上的其他由汉人建立的国家一样,他们作为天朝上国,其他的伊利汗国,钦察汗国只是元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当时尤其在北方中国的汉人接受了这个由异族建立的帝国,并且在汉人谋士的建议下。忽必烈采纳了他们的意见改国号为元,这样新的国号运用了中国历代的隐喻,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竭力让中国人认为这是一个同历代汉人建立的国家一样的合法帝国。而相当一部分汉族精英在矛盾的心理状况下默认了这个事实。

    这种矛盾状况不仅在北方汉人身上体现,更为突出的就是在南方汉人身上。一方面,很多汉族士大夫高呼中国终于同意,南北的百年阻隔终于消失,作为儒家学术中的大一统思想终于得到实现。这让士大夫很是兴奋。但另一方面他们却只能悲哀地发现这个取得大一统的并不是一位杰出的汉族统治者,而是一位历来为中国人鄙夷的草原政治家。这样矛盾又默认的想法让在广大中国从不缺乏对这个帝国的贬低评价。因为中国的社会舆论自从汉帝国建立以后一直掌握在这些儒家士子上,一直到清朝这种状况都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变,无论是多么强大无匹的政府在面对这一状况的时候只能悲哀地承认这一现状,然后小角度地改变。

    而且,这些儒士在元帝国建立之初就开始的对这个政府的不信任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究其根源,在元帝国建立之初,这个元的国号就让他们获得了一个较为恰当的幌子。统治者毫不掩饰蒙古人入主中原用以扩充自身实力同时巩固他们的比中国还要广阔的军事帝国的事实。同时因为各方面的压力下,他们迫切要保持自己在中国的政治以及军事优势,以便削弱以及利用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嘴富有国家的资源。当时这些资源在分配的时候不可避免就出现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作为统治者在这些资源分配上自然获得了极大的部分。而作为蒙古人信任的杰出助手色目人【各色各目的人】同样在分配的时候可以获得让他们满意的部分。而被这两个真正占据政治舞台核心阶层的人拿去后,留下的已经很少了。于是除了在元帝国初时,汉人谋士发挥巨大作用的时候北方汉人能获得较为大一些的部分外。在后来的大部分时间内无论是北方汉人还是南方汉人他们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获得的利益相比以前来说就太少太少了。而且这种令他们沮丧的事实随着帝国高层的越加腐败和帝国政治的日益糜烂而显得更为突出和严峻。

    而在这个萧羽的这个时代,就连贩夫走卒对这个政府的好感也是十分欠缺了。这样,不难解释琉球众人对元政府不加掩饰的厌恶。但让众人清醒的是,尽管这个帝国已经已经日暮,无论是多么杰出的将军都不会无视这样一个国家仍然强大的军事力量。令每个元朝的敌人恐惧的是,这个国家拥有着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她的战争机器曾经让整个世界为之恐惧。就连当时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宋帝国也在元朝的军事机器下灭亡。

    而宋国灭亡几乎是这里每个老人最难以磨灭的记忆!而在清楚了解萧羽一系列动作的人,每个人都隐约知道了萧羽最后的目的。而贩卖私盐,是任何一个封建政府都不能容忍的事情。就算现在没有人愿意跟着萧羽于这个仍然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政府作对,一旦答应萧羽这个提议,那么他们再想回头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

    而对于那所谓政府杀头的风险?几乎没有人注意这个,每年都有人因为贩卖私盐的罪行而被处斩,但事实上这些罪犯大多是没有背景和实力的穷困贫民。而真正的大盐商从来不畏惧这些,在他们看来于前朝宗室这样的人物交易就是被官府发现了也未必有人敢缉拿!

    最先做出决定的是萧羽精武门众人。而精武门众人中除了孙启周字最晚来,犹豫了一会之外。令人惊奇的是最快的不适温科五人,而是同样晚来的周杞。

    “周杞这条命都是东家东家救来的,若不是东家大恩,学生只怕已经困死深山了。承蒙东家看中,学生这一生所学尽皆付与东家。还望东家不要嫌弃!”周杞脸色通红,手上因为用力过度显得发白,显然对萧羽的决定非常支持。

    至于温科五人以及温流夜冰峰之类的看到周杞的动作更是唯恐落后,上前齐声:“精武门弟子,唯门主是从!”

    萧羽面前的人在这里本来就是最多的,这一齐声更是声势颇盛。至于旁边还没有回应的温迪两人一系的人都是愣愣地不知所措。

    看他们看来萧羽就是一外人,不过是一个来了一个月靠着温家老爷子余威的外人。后来萧羽卖掉传家宝物接济精武门弟子保了他们衣食,也不过是啧啧称奇,对萧羽多了一份好感。就是萧羽不声不响弄出五千贯三百副盔甲武器在萧羽一系看到就是不得了的大本领了,在他们看来没有收益很多不过是觉得萧羽是一个挺有本事的人。直至最后萧羽在血雨中将刘由轰杀【被那些猎户夸大后越穿越夸张而已】后,又是将刘由的所有势力连根拔起。这些人才发现萧羽已经和温迪两人时一个层次了,可还是敬畏有余,恩望不足。但现在他们感受到萧羽手下这些本来是他们小辈的人声势后,心中的意味就越发不同了。

    温老爷子看到温科几个心中感慨不已,朝着温流的爷爷一点头。顿时温流爷爷四人也是附和称赞。

    感慨最多的应数迪深了,刘由抢占的良田很多就是他的,但现在本来一穷二白的萧羽一瞬间就成了这里最大的地主。而本来萧羽现在的位子该是他的,但物是人非下,已经尽皆归属萧羽了。不过迪深却不举得嫉恨,萧羽所作所为都是令迪深叹服的。

    迪深也是朝着几个学生点头。不过这几个学生的心思就要复杂多了,本来他们三个出师的时候傲气非常,想着元朝的状元探花伸手可取。却不知元朝后期科考几近废除,就是录取整个元朝不过百多人。得知这些消息的三个书生顿时心灰意冷。要不容易打起精神去各省衙门求职,做了几年书吏却是连分钱都没有,直到升迁无望,盘缠又是用尽这才离去。还好那时傲气已经磨砺去了,圆滑多了这才或在泉州内做了几年小官的幕僚或为私塾先生或作刀笔书吏。

    看到萧羽年纪轻轻就如此成就,心中翻腾不已。最终三个师兄弟相视一望,心中顿时猜中了几个人的想法。于是几个师兄弟也是诚恳道:“萧乡正所言正是,我等愿为驱驰。”说完互相对视一眼,心中那个想法在数年都不起波澜的心中泛了起来。

    萧羽呵呵一笑,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虽然二老答应得很是爽快,但对于那些跟着他们的人能答应这些快,萧羽倒是意想不到。

    其实萧羽忽略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不少让萧羽日后吃了不少苦头。虽然琉球村十分特别,说起来素质也算比内地普通村子要高很多。但实际上,这里村名想的都是很简单,比如在上次温流爷爷拦着温科的时候。温流的爷爷并没有因为温科跟着萧羽而有什么不同,在温流爷爷看来温科有出息,跟着有本事的人做事。而在他们看来,精武门表面上看是一个武术门派但他们可没听说过有哪个武术门派给弟子家里送钱送粮送菜的。要是把精武门改成军队,他们就成当军官的了。而且精武门弟子此次一个未死,显然让他们对精武门很是敬畏。

    至于派系之分,其实萧羽脑海中也许是看被阴谋论侵染多了。毕竟一个小村庄牵扯的利益再是多,也不可能分出这样界限明显,互相分隔的派系的。

    若以客观公正而论,其实不过是琉球村三个巨头中这些做事的跟哪个关系更近一点。其实在萧羽心中来说,不过这些派系之分其实是哪个更加能得到萧羽信任而已,如温科五人加上两个巧匠。或者他们能完全信任萧羽,萧羽也会视他们为自己人如周杞。

    至于对付其他人,如温流爷爷他们。萧羽未尝没有吸收进来的意思,而且对于他们萧羽心中也没有多少歧视之类的。至于迪深?不单他就是他的学生,萧羽也是打算要下一份工夫的给挖过来的。

    第五章 小柯,典礼

    得到众人默认般的支持后,萧羽心里顿时轻松许多。虽然二老都是同意,但这些事做的仓促,很多事情他们未必协调得好。现在都是爽快就赞同贩盐倒是让萧羽颇为意外。

    但接下来的萧羽却并未立刻开始制盐,在萧羽看来做事情风风火火不是不好,只是在考虑上未免有不少缺漏。所以这次萧羽要谋划完毕这才会开始。况且萧羽心中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这些事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只怕后患就是无穷了。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萧羽这里虽然只是一个乡正,但后世一个乡什么乡长,主人,所长之类的怕是没个上百人还搞不过来。

    而此时元帝国在行政上很是简单,基层管理也颇为松散,至少在农村尤其是流求这种偏僻的地方。

    但萧羽却不打算这样,若真的要他一当这个乡正每天每夜都在这里转来转去,忙得脚不沾地,是不可能的。所以,萧羽要设计一套自己的“政府”。至少要以颇为巧妙的方式任命一批自己的属员,官吏。让他们再一个良好的体系内为流求正常地运转。

    但令人头痛的是,此时距离红巾军起义还有两年的时间。而萧羽如果堂而皇之地宣布他的任命,他所迎接的恐怕不是众人的祝贺而是来自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国家的打击。所以,萧羽即使有顾安这个泉州路判官的支持也是不可能这么早地面对元朝的正面打击的。

    温家萧羽房间内。

    萧羽坐在床上,眼睛盯着一个那个忙忙碌碌地清丽身影。脑袋一歪忽然觉得此时小柯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萧羽忽然开口:“小柯,你刚才走起路来。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真好看。”嘴角噙着笑意,俊秀的面容忽地带着一份童真。

    小柯双手拿着一件颇为隆重的服侍,跑来跑去,衣服装饰也越来越多,倒是显得有些吃力。

    听到萧羽的话,展颜一笑,忽然又是收起,有些矜持道:“少爷说笑了,奴,小柯就是由几分姿色也没有有温小姐漂亮呢。”

    萧羽轻呼一口气,摇摇头,手背负起来当成枕头靠在床上,对这两个女子的事情显得很是棘手。努着嘴:“你们呀,真是那你们没办法。”

    让萧羽颇为头大的自然是两个女子关系的处理了。小柯虽然是倪衡的“奖励品”但说起来,萧羽要是不要的话自然人家也不会到贴着送。

    所以,前天,想到这一层的萧羽支支吾吾地跟温佳妮说了小柯的是,没成想。温佳妮倒是扑哧一笑,竟然从帐子里将藏着的小柯给拉了出来。倒是萧羽糊里糊涂的,怎么两个刚认识没多久的女孩子竟就熟络成这样。

    看到小柯拿着一大堆衣服服饰来,萧羽嘴角微微翘起。上前接过,然后双臂伸展。低着头,自然看到了一张秀雅的脸蛋儿。

    小柯姓沐,本来家境颇为殷实。小柯的父亲也是经商,经营了数年家中也是小富之家。就是小柯年幼时也是请了私塾先生来教过课的,这也是为什么小柯也是文采不俗,更是帮倪念薇操持不少生意往来。

    但福祸难料,小柯父亲的一个远亲来借钱。说是要做生意没有本钱,小柯父亲看在过世的父母面上就勉强借了两次,没成像。这个远亲看到小柯父亲如此好说话,借了头回还来二回,竟然都借到了。于是更加变本加厉,越借越多,越借越快。到了第七次的时候,终于忍不住的小柯父亲严词拒绝了。

    不料,感觉被削了面子的远亲,心生歹计竟然设了一个陷阱,带着小柯父亲去了赌坊。一回二回赢了大钱,第三回时倒是输了几回,不过还是赢了十数贯。本来还是提心吊胆,担心提防的沐父也是放下心。不料,最后输了的是越来越多,到了第六回的时候已经输多赢少了。而后输红了眼睛的沐父将这些天所赢到的尽数输了回去。恰在此时的那个远亲添油加醋一把,沐父将家中所余的尽数拿出,出人意料的是,竟然赢了。而后信心大振的沐父顿时豪情满身,将所有钱物都赌了上去。

    令小柯全家心碎的是,沐父不仅仅沉迷于赌博将家中所有财务都拿出去赌了,而且那些生意合伙人看到沐父沉迷赌博更是纷纷断交。这这次沐父的倾力一举,毫无疑问地全都赔了,连还都换不清够了。

    赔光家当的沐父已经家徒四壁,非但如此,赌坊之人连连逼债。那坊主看到当时只有八岁的小柯点明了让小柯赔那欠债。

    若不是敲好倪念薇看中小柯,让倪衡出面免了那债务,小柯只怕已经成为了某家的一个妾室了。但饶是如此,沐父也是羞愧难当在小柯走后三月病死,而小柯的母亲也是因为沐父的死抑郁难当死在了小柯十岁那年。

    知道了小柯身世后,萧羽就再也没将小柯当做过一个下人看待。若不是小柯坚持要服侍萧羽,只怕都成了这里的二小姐了。

    但小柯从未想过要一个大小姐,一直都以萧羽奴婢自居。

    许是因为服饰太重,小柯那单薄的身子却是没有多少力气。几粒汗珠渗这雪白的肌肤露了出来。

    萧羽微微一笑,这时的小柯平平地多出了一种后世贤妻的感觉,让萧羽心神颇为沉醉。手上也不自主地拿起一块手巾将小柯额头上的细汗抹去。

    小柯抬起头,身子微微一颤,不自觉地手上也是一抖。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红晕双颊,加上那柔美的气质……

    萧羽忽然双手搂住小柯,抱在怀里。头凑上去,额头对着额头,双目对视。

    小柯的身子在与萧羽双手接触的那一刹那瞬间变得僵硬起来,直至反应过来,小口微微张着,脸上惊骇的表情渐渐软了身子也是竭力放松了下来。

    始作俑者萧羽这时好似也从鬼使神差的样子醒了过来一样。

    萧羽此时脑袋好似一团浆糊一样,粘稠起来糊里糊涂的就这么将人家女孩子抱了起来,这还不算过分的。过分的是,小流氓萧羽竟然还额头对着额头坻在女孩儿的额头上,眼睛不眨地看着女孩儿像受惊小鹿一般的眼睛上。

    虽然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但一切又是那么自然顺畅。萧羽忽然地心底变得极其紧张起来,小声地弱弱地:“你会怪我吗?我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说到后面萧羽也是没有底气,甚至连自己也搞不懂听到了么。

    小柯抿着小嘴,皱了一下鼻子显然萧羽这个问题让小柯很是想笑,带着笑意道:“当然不会,小柯自然跟了少爷。小柯所有的都是少爷的。”

    萧羽抬起头,嘴唇在小柯额头上轻轻印着用几乎呢喃的声音道:“这几天不要洗额头,你可都是我的喽!”

    这一瞬间萧羽的眼睛也变得朦胧起来一样,说完这一句。萧羽的眼神也是清澈了起来,嘴角微微一翘。

    用不可置疑坚定无比的声音重复道:“记住喽,你是我的!”

    琉球大厅。

    说起这个琉球大厅,原本是刘由宅邸中最为广大的一个房间而已。听说这个房间本来是刘由在这个对付温迪二老时备置的,就是刘由控制昆木部落的时候也是在这里,当然昆木现在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取而代之的是同样得到参加资格的昆成。

    温老爷子坐在左面的的一个太师椅上,老神在在地喝着从萧羽拿来的西湖龙井。颇为得意地看着同样坐在对面右座的迪深,不过此时的迪深显得有些急燥。

    若是细细观察这座次也是颇为巧妙。中国古代尊左尊右本来就不一致。

    说起来,夏商周时,朝官尊左;宴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时期朝官尊左,军中尊右;秦时尊左;汉时尊右;六朝官尊左,宴饮尊右。到了唐宋明清时期尊左。元时确实尊右。这些东西,二老自然是都知道的。看现场每个人虽然都是小声议论,但却没有哪一个敢提及萧羽所安排的这个座次问题。想来也是二老早就言明再三的了。

    若是谁质疑这个座次,或者以为二老中迪老为尊。这个问题就大了,那分明就是不合作态度了,既然不合作萧羽可不介意做出一些非常手段。

    不过,这里可不是什么政府会议,也不是谈论现在琉球的问题。今天就是温老和迪老严格论起来也不过是个外人。受邀来参加这个庆典而已,至于昆成嘛……这个就是再外人不过了。不过萧羽倒是对那二百多土著战士颇为感兴趣,昆成回去之时,怕是要肉疼一个月了。

    说到正题,温科带着一共四十个老学员以及二十个新学员加上孙启周字两人还有周杞共同进来了。

    即使人数众多,这六十余人进来后大厅还是显得颇为宽敞。不得不让人对刘由的奢侈感到惊叹。

    不过让现场人更为惊叹的是,这六十人余人的服饰。

    萧羽在后世的时候就颇为欣赏德国党卫军的制服,到了现在这个自己能施为的时候,自然是不遗余力地推动,弄个像样点的制服。

    六十余人全部都是一袭黑色服饰,黑衣黑裤黑鞋。而且萧羽还特别奖民国时期学生穿的那种青年装借鉴了过来。

    身上六个贴扣子和脖颈上的衣领以及上衣上与这个时代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一出来顿时让所有精武门学武爱上了这款服饰。

    比起这个时代繁琐的衣服而言,这款简洁,清爽的衣服更加让学员们喜爱。

    而为了表明他们的身份。萧羽在左胸口,设计了一个徽章。十分简洁或者说简单的徽章:一个古朴盾牌后面两把利剑交叉,剑尖朝下,盾牌上刚好透出两把利剑的剑柄!

    这六十余人一进来,大厅中所有嘈杂声完全消失不见。就是二老也是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六十余个一身黑的年轻汉子。

    而随着六十人齐整的队列一停下来众。近百人的议论声更是不可遏止的沸腾起来,就是那些小辈的从前没有加入精武门的更是双眼发光,心动不已,心中打定主意就是父母不允也是逃出去跟着萧大老爷干了!

    第六章 精武门庆典

    今天是萧羽所创立精武门正式开宗立派的时候,举办庆典。

    不说内院的百十个琉球里有些名声的人家。就是收到萧羽消息的倪家,夏家,甚至就是赵巧妍也是提前送了几分礼。但倪家来的是负责北面船队的一个黝黑壮硕汉子,一脸憨笑和夏家赵家打着招呼。而这次夏家派的人颇为奇怪,竟然是上次来的夏鸥丫鬟,要说高嘛是夏鸥的亲信但要说低嘛不过只是一个丫鬟而已,实在令人不解。不过赵巧妍所送的礼不过是看在倪衡的面子上而已,只是将礼物托给了倪衡的人转交给了萧羽。甚至连人都没有来。但饶是如此也让温迪二老颇为激动,看来前朝虽然覆灭了但声望未必减了多少。

    一身盛装的萧羽穿着很是隆重,华贵,就连一直不喜铺张的温老也是极力赞同萧羽如此。用他的说话就是:你越穿的隆重,体面。人家越就看得起你。萧羽听了也是颇为赞同,心中想,这跟后世也是异曲同工。后世什么丧喜事都是往大了办,多半也有个图面子的心思在里头。而今天萧羽更是不遗余力地好好搞了这么个庆典。

    而且因为萧羽所设计的那套制服也是第一次出现,让六十余人的花费大大超出预料。用了三百贯这才完成,要知道三百贯看起来确实不多,但兑换到当时的物价就是一石米就宋末战时四贯钱。平常的也就一石米一贯钱顶天了。按今天来说三百贯那就是人民币六十万了。用六十万给六十余人买身衣裳,就是事先有了准备迪老也是惊得瞠目结舌,口中直呼败家。

    而且萧羽给琉球乡中这年批的预算也就不过一千贯而已。还好的是,萧羽拍着胸脯将这费用给承担了,不然就是迪深不来拼命就是他的三个学生也是要找萧羽啰嗦一顿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

    一个高瘦男子看到萧羽,立刻向迪深望去。看到迪深点点头,立刻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裳,心中略微有些激动。起身往萧羽那里走去。

    此时还未到时间,萧羽正在与倪家和夏家来人应酬,谈笑之间气氛颇佳,不过让萧羽颇为怪异的是夏鸥的丫鬟莲心却是怎么说都是一份公事公办的样子。

    萧羽忽然扭头一看,一个面容坚毅的高瘦男子向萧羽走了来。萧羽眉头微微一皱,忽然想到了什么,很快就舒展开来了。

    向倪夏两个的人点头致歉后,萧羽也起身走了过来。

    这个面容坚毅的高瘦男子便是迪深第一个教的关门弟子,名叫史意古。是个性子坚韧的人,倒是让萧羽一见心中先是生了一分好感。

    萧羽笑道:“史兄此来所为何事?”

    听到萧羽竟然称呼自己为史兄,先是意外,心中更多了一份感激:“萧乡正客气,小生此来。是祝精武门繁荣昌盛,成千秋伟业?”

    要说从内心中史意古本来还颇为不屑萧羽此人,直到听说琉球里声名颇盛的精武门是出自萧羽之手的时候这才惊讶不已变了看法。而后又了解了萧羽前前后后:如何说动倪衡,如何使得夏家转变,如何覆灭刘由。心中便如惊涛骇浪般起伏,一想自己三个师兄弟蹉跎了十数年却仍然一事无成,萧羽却是一月内就做出这等成绩。对萧羽的看法这才彻底转变了过来,敬畏不已。

    萧羽微微愣了一下,繁荣昌盛倒是普通的吉利话,但后面的千秋伟业……这个史意古的心思还真不少。

    萧羽笑容更是温和了加上此时俊秀的面容,康健的身材一举一动都带着一股子亲和的气质。很容易让第一次见的人大生好感:“呵呵,那就借史兄吉言了!”

    随后,萧羽入坐迪深那一桌。谈笑古今典故,刑案,经史都有涉及。萧羽言笑间随手拈来,时有令人深思之句。一番下来,那几个本来还带有读书人自有高傲的两个师弟神色间越发恭敬了。在武功上能有如此成绩,他们自愧不如。就连他们三个熟悉自傲的经史子集,文牍案例都如让这几个浸滛数年的惭愧不已。那还有什么可自傲的?

    萧羽边说心中更是大为畅快,后世萧羽本来就是文科出身,在那种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些什么案例,典故之类的很多网友就喜欢翻那些偏僻无人问津的。于是萧羽就算是个半吊子专家专挑他们自己翻到过的典故他们自然不会猜疑有他。至于刑案,嘿嘿。萧羽更是偷笑了,后世央视十二套的几个栏目那是常看不厌,而且萧羽甚至看钻研过一段时间的法学。对付这个时代的案例自然是不在话下。

    于是,一边萧羽将后世所知的一些拿出来炒炒冷饭。一边这些当过几年书吏的几个书生都是奉如圣经。就连一旁的亲温的几个武夫和倪家的那个管事也是立刻将萧羽划入了才子一列。而水平本来就不错的夏鸥小婢莲心也是意外不已,也是对萧羽的厌恶少了一分。

    萧羽看着谈得差不多,再有半个时辰庆典就要开始了。起身对迪老、史意古、吴丘、黎琦道:“时光短促,能结识诸位英杰,是萧某之幸事。在下暂行告辞,请见谅。”

    萧羽此言一出,众人都是附和。不过吴丘和黎琦对萧羽又是感叹一声:“当年我们在萧兄这个年纪的时候,学业未必如何,性子却是尖锐无比。惭愧啊。”

    黎琦道:“没想到,这琉球偏僻之所也有这等人物,唉。喝酒!”

    萧羽可没想到自己的发挥也让他们发出这些多感慨。不过,就是想到也未必会上心。

    萧羽起身后就遇到了温班,嘴角微微翘起。顿时想到了温班的来意,很快就跟着温班来到了温老那桌前。

    很快如出一辙般,萧羽又是靠着来自后世的军史战例,讲的是热血沸腾。

    半个时辰下来,两个青年汉子更是面红耳赤,若不是今天是精武门开门庆典,两个汉子怕是要拍桌子吼一声:好!

    而萧羽在端出两坛子烈酒后,靠着身体那变态的素质,大喝特喝,尔后就连那个颇为沉稳的中年汉子也是跟萧羽称兄道弟起来。顿时好的像亲兄弟一样。都说酒能是人际的添加剂,萧羽这次算是彻底了解了。

    在萧羽的三言两语中,靠着烈酒的作用。萧羽算是将三个人的底细给套了出来。

    中年汉子算是温老的亲信了,名叫章志。本来是个屠夫,跟着温老逃到琉球也继续跟着温老。手上也是沾过不少血的,不过为人却是持重,颇为沉稳。家传的一套拳法打起来是虎虎生威,让萧羽颇为看重。

    而其中那个年轻汉子,名叫秦普说起来就长了,祖上本是南宋行朝的一个中级军官,跟着行朝逃到南洋后。家里也是靠着军官的身份找了份活计,日子过得也是红火。但时运不济,中年汉子的父亲得罪了也是到南洋的谢家。可谢家算是南洋头几的大族了,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压下来。中年汉子一家除了当时在外当着小军官的秦普竟然合家都被下了狱,不久就莫名其妙地死在里面。偶然得知消息的秦普,急忙逃走,混上了一艘商船逃到了琉球群岛,然后又跟了温班到了温家坞。

    而最后一个最小的来历倒是最为普通,名叫郑学春。家里就在温家坞。时代是做铁匠的,不过令邻里羡慕的是,家中他有个哥哥就在精武门的一个弟子。

    三人中就数郑学春看萧羽时最为狂热,越是知道萧羽所作所为的人,才越知道萧羽的不凡。

    嗡……

    一听到这个声音萧羽就立即起了身。

    吉时到。

    庆典正式开始,而普通的客人也看是进入大院。外面嗓门不错的人开始唱名,以及客人带来的礼物。至于倪家和夏家的礼物早就到来了。

    而此时的礼物大多都是一些寻常物品。来的也是途经琉球群岛听说精武门的商贾。他们大多都是看到倪家和夏家的动作才跟来的,不过随着,今天的所见所闻很快将迅速传播出去,而萧羽的精武门扬名也是指日可待。

    宾客盈门,高朋满座,喧嚣之声四起,道贺之声四溢。不知情的人还以为那个世家在举办宴会呢。

    而最吸引众人眼球的该是六十余精武门弟子。一袭黑衣,剑盾徽章。不少少年弟子都是眼神灼灼地盯着这新式的服装,干练的气质。以及那奇怪有精致的徽章。

    庆典都是温老和迪老举办,在众人看来自然是精武门的正式开宗立派的日子。但直到内情的人自然有更清醒的认识:精武门虽然看起来是武林高手萧羽建立的一个武林门派。但所作所为分明就是萧羽的一个公开的武力机构,说句不好听的,萧羽就是打着精武门的旗号来聚集武力的。

    知道是一回事,说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况且这件事对众人没有坏事,萧羽的武力越是强大他们的安全保障就越是高。而且观萧羽品行也不是刘由那种渣滓比得了的,那可是天地之别了。

    萧羽在首座站了起来高声道:“精武门今日,正式成立!”

    第七章 精武门 五堂

    品香茗,阅金经。这本来是该恨淡雅平和的事情。但现在里面作坐着的人却未免有些太过紧张。

    外面的喧嚣和嘈杂还没有完全消散。庆典已经结束,客人已经归家。但这里的主人却是坐在椅子上,手中翻阅着几张名单。上面有萧羽从震天雷爆炸后便开始构思的琉球体系。

    不仅在现在萧羽需要这样一份初步的政府职能体系的建立来管理琉球,并且用一套先进的管理体系来助推琉球的高速成长。

    萧羽忽然展颜一笑头也不抬,对一旁的刘勤问道:“人都到齐了么?”

    一边的刘勤面上脸上一愣。温迪二老,随着萧羽一起进了这个内书房,算得上这里颇为隐秘的所在。至于温科五人以及史意古,章志这些人都是来了的。但像夜冰峰,孙启,周字之类的确是没有收到通知。

    每个人进来的时候都是隐约中猜到今天的议题了。温科五人更是心中兴奋难耐,毕竟他们现在年岁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虽然在这个时代有不少已经成家立业了,但能这么快就够上和这些壮年汉子一个层次的事情,想想就令人兴奋。

    自然是没有一个人会迟到的。

    刘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