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鸭步,怎么成鸡布了?

    又对着刘勤的屁股一脚下去:“下面有毒蛇猛兽吗?屁股用得着撅得这么高吗?”

    萧羽忙活了好一顿,才将他们的错误给改了过来。

    让两个人停了下来:“好了,最后一部分。你们互相指正。第四部分是腰腹力量训练。仰卧起坐带转体,十五次一组,做三组。中间可以休息。记得别伤着腰。”

    忙活了一个上午,才总算将所有的要点教完,又将他们的错误给指了出来。

    萧羽留了下一个下午的时间给五个分队长来教授自己的学员。萧羽今天不再打算教了,时间不多萧羽尽快去拜访迪深了。况且萧羽也没自大到自己虎躯一震就能让一众少年脑海金光一闪,都立马学会。萧羽知道今天能教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将教学成果巩固就是明天的事情了。

    第十二章 始知天下

    中午休息的时候萧羽将五个分队长喊来。

    萧羽对着五人道:“下午的时候,你们自己练习,将我教授的东西你们自己琢磨。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自己想,实在不能自己理解的,明天我再来问我。我不在的时候温科为主,你们和队员多多交流。”

    说完,留下温科嘱咐了一些训练的事宜。

    萧羽对着温科温言道:“是不是觉得我这个大哥对你不怎么好呀?”

    温科低着头:“昨天觉得是这样的。”

    萧羽一楞:“那今天呢?”

    温科抬起头:“姐姐告诉我,萧大哥要教我真本领。所以我就要吃地苦,学好武艺,这样姐姐就不会被人欺负。”

    萧羽一笑,赞道:“好样的。”萧羽心中忽然又种异样的感觉,转头向脑后的丛林中望去。

    嘴角上扬十五度。

    随后萧羽从温科口中问出了温科外公迪深的住址。

    此时的温科并不知道一双黑暗中的眸子贼兮兮的盯着两人。

    ------------------------------我叫分割线--------------------------

    萧羽来到迪家的时候有点不干相信。在萧羽看来,虽然宋代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时期,自然迪深好歹是进士出身,虽然官当得怎么高,不过萧羽印象中即使不如宋经济发达的明清也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一两银子得有好几百块了。算起来当一任知府就能赚到几千万人名币了。所以萧羽心中认为迪深家中该是很富丽堂皇的。

    不过萧羽看到只是外表平凡至极的小宅。普通的三进宅子,只是宋时小地主住的宅邸。

    当然现在的萧羽还没进去看。

    萧羽走到门边的时候门房已经看到了,于是一拱手:“在下萧羽,前来拜见迪员外。劳烦通传”

    门房老王神色间没有看到萧羽简陋衣物而流露出什么鄙夷的神色,见此萧羽暗暗点头:看得出迪府下人的素质是很不错的。

    老王将身子让开示意萧羽进来,将身子落在萧羽后面道:“老爷已经吩咐了。说近来会有个萧羽的贵客来拜访。不必通传,老爷在书房。请。”

    小宅虽然房间不多,地方也不怎么大。但是却胜在清幽,宅中树木不多,种植的地方却有着某规律。萧羽不懂建筑。不过对美的欣赏却是每个人都会的,这是一个很雅致的小宅。

    萧羽来到书房,房间中一个老者看着书。

    老王轻步到老者身边轻声道:“老爷,萧公子来了。”

    老者转身过来。

    萧羽这才能看清老者的面貌。

    老人头发没有想象中的白成一片,只是偶尔几根白发在一片黑色中显示着老人不小的年龄。

    老人的面色红润,眼睛炯炯有神,笑着看萧羽:“你就是萧羽萧子琦吧?”

    萧羽回道:“在下萧羽,字子琦。”随手将老爷子的信亲手交给老人,又瞄了一眼迪深穿的衣服,心想这个老人该是迪深了。

    老人,当然就是迪深。

    迪深看到萧羽的动作感叹:“这是朱子深衣。虽然我所学与朱子理学不同,但是这服饰我是赞同的。只是不知这天下还有多少人记得衣汉服了。”

    萧羽心中一动,怪不得有点眼熟。原来是朱子深衣。说来,朱子深衣是根据朱子的朱子家扎记载考证的。它的下摆是均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中有十二月,体现了强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呈矩形以应方。这代表人做人要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衣带下垂很长,一直到脚踝,代表人要正直。这就是汉服!现在的元朝是中华历史上第一次由异族占领中原。而朱子深衣作为最为典型的汉服,意义不凡呀。

    萧羽心思急转,看来迪深是个十分坚定的民族主义者。这样一来对萧羽是有好处的,萧羽的打算是建立一支可以保护好自己的武装力量。而迪深是宋的故官,对元朝廷是持消极态度的。所以萧羽决定要尽力取得迪深对萧羽的支持,而现在萧羽得先给迪深一个好的印象。

    就在萧羽继续思索怎样给迪深好的印象的时候,迪深已经开口了。

    迪深道:“萧羽,你教授孩子们武艺,我替他们向你致谢了。”

    听到这里萧羽急忙起身道:“迪员外言重了,我初来乍来,能教这样好的学生是我之幸。况且坞主救我性命,为乡里乡亲做些事情算不得什么。”

    迪深忽然一笑:“听说温班那小子做了你的干叔父?你又当了我外孙的大哥。怎么却叫我员外?”

    萧羽心中了然,一喜,急忙上前行礼。不想却被迪深实实在在的给拦住了。

    萧羽这下有点纳闷了,要说这是礼节性的,却是真真切切的给打断了。

    那这到底有算什么?

    迪深很快就将答案告诉了萧羽:“倒不需如此,以后的事谁说的准?”

    萧羽也不做作,起来回到位置上:“迪老,此次我来想询问一些事情。”

    迪深回道:“我在外面到还时有通信,问吧。”

    一番问答后,萧羽算是清楚了。

    元英宗以后元代的统治者在面对国家的衰落吏治的腐败,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等关系国计民生问题上以及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力的措施,或者说元代的统治者以及没有能力改变国家衰落的事实。

    而后的时间内,在公元1323年到公园1332年的十年中更换了五个皇帝,这样频繁的政治变换很大程度上将吏治的腐败狠狠地推了一把。从整个历史上看此时的元朝国势已经不可挽回的颓败下去。虽然元顺帝虽然在1340年亲政后实施了一些力图挽救王朝没落的措施,但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以及包括元顺帝在内的整个统治集团的日益腐败之能使得元朝的衰落步伐加快。

    而从迪深口中得出的最为重要的信息就是现在的时间。

    已经是公元1348年了,而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元末农民起义便要在1351年拉开帷幕。

    虽然在还有两年多的时间,但是萧羽知道一个很令人吃惊的数字:元代农民起义的次数多达一百多次,要知道元代入主中原的时间上总共加起来还不满百年。几乎没一年都有一次或者以上的农民起义。虽然众所周知的事元政府的军事力量还很强大,但是末世之象已经显现。

    而文科出身的萧羽还知道一件大事:在公元1350年更改钞法。

    至正十年也就是公园1350年,现在萧羽所处的后年。元廷下诏成立诸路宝泉都提举司,发行至正中统交钞,用行政命令亏定没贯价值1000文,或者元宝钞2贯。中统交钞和至元宝钞并行使用,同时铸造“至正通宝”钱。与历代的铜钱并行使用。

    这次的币制改革,源于顺帝即位后,对贵族,官僚,寺院滥行赏赐,元廷挥霍不度,加上各地灾荒频频。使得国库空虚,,财政艰难。

    在脱脱再次出任中户右丞相后,集合中书省,御史台,集贤,翰林两院等部大臣共同商议解决财政危机的办法,最后决定采纳吏部尚书契哲笃更改钞法的建议,试图以此来摆脱危机。发行的中统交钞价值比至元宝钞高上一倍,还滥发宝钞与铜钱并用。民间舍虚就实,藏钱弃钞。改行钞法实行后不久久使得物价上涨十倍,京师用料钞十锭还换不到一斗粮食。人民视同宝钞如同废纸。元末战争频繁,郡县多以物换物。

    萧羽深吸一口气,得出一个结论。后年的更改钞法将加速元代的财政的崩溃。

    这样一来元朝的经济秩序将得到极大的打击,而元代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不歧视商业,不打击商人的王朝,此时的商品经济是极为发达的。元廷政策导致的混乱很快就要影响到江南地区,而且元代不同于明清时期,元代的航海极为发达,虽然在这个时空南宋行朝没有在崖山之役灭亡而是在南洋地区兴盛了一段时期,但是根据迪深的话,在南洋占据统治地位的并不是南宋遗民所建立的政权,而是当地的原住民建立的政权。甚至萧羽还隐隐约约感到南宋遗民很有可能被那些土著给压迫,就像现代的东南亚华侨那样被印尼土著给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发生数次排华运动。扯远了,话说回来就是萧羽所处的地方很块就要波及到,很可能发生剧变!

    萧羽微微摇头将这些“遥远”的东西暂且寄下。

    迪深忽然问道:“现在你可有了打算?”

    萧羽一想有点为难,在元代对于萧羽来说最前途的当然是从商,元代政府是支持商业发展的。而且距离温家坞不远的地方就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泉州。

    要知道元代最发达的港口就是泉州了。靠着多了近八百年的知识萧羽自认从商是不输于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人的。

    但是从商萧羽就要对面不久来的战乱,即使能过靠着自己的一点武力能度过乱世,但是一想到沈万三的下场萧羽不由的打了个寒颤。

    除了从商的话,士农工商,当工人?虽然在建国后到开放后的那段时间是个十分光荣的职业但是萧羽没有很幸运的穿越到那个时期。而且萧羽即使能当个十分成功的工人,也就是个匠人而已,就还再如何厉害还能改变历史?还不是得被朱老八给一张纸给打到社会的底层去?

    这个也否定掉,当农民?还是地主吧。不过没钱呀。

    这样的话就只有当官了,倍儿有面子呀。忽然想到明代的官员的薪俸是很低的,甚至以个厅级官员穿的像个乞丐一样。萧羽记得有个史料记载,有一届科考录取三百多人。最后记载这三百多人的时候是,总共两百多人的下场很是悲凉,其中被杀数十人,在诏狱以及各大监狱里呆着的有近百人,其余的正在奔赴各地流放。其中安安稳稳当官的也就三十余人,最后留下的事些聪明的想尽了各种方法辞官的。什么?你不相信。

    史载:洪武一礼部主事为了辞官尽然装疯,为了演得真实些,这些仁兄竟然学了孙膑逃跑时用的招数:吃猪屎。呜呼哀哉!!

    萧羽念及此。口中喃喃道:“忍?打住。”而不知怎么的萧羽前面的“忍”是开始说的第一个字,下意识中知道不该说这些所以萧萧的“打字”倒是没有说得很清楚。反应过来后反倒是“住”字说清楚了

    所以一直关注萧羽的迪深倒是听到了一部分:“人主”

    迪深别样的笑道:“志向不小呀。”

    萧羽也楞了,老半天才知道人家理解错了。但是看到迪深“诡异”的笑容。忽然想到温班和温迪氏的对话,“那,夫君和公公,爹爹相中的外力便是萧羽?”。

    此时迪深看着萧羽的眼眸正色道:“今日你来,我正有件要事与你商谈。”

    -----------------我叫分割线-------------------

    ps: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小君的更新会有点另类。

    希望各位读者能够海涵一二。

    琉球这本书的更新将一次更新四章左右,但是不是每天而是每几天。

    小君再次声明即使缩写也不太监!!

    拜求推荐(第一次求票好紧张呀!)

    第十三章 斗地主?

    萧羽将自己来到这个小地方的所见所闻都联想起来。原本富足安详的世外桃源变成现在贫者竟然到了食不果腹的地步,明明能够自给自足但是却很然有很多人缺粮。不过萧羽所不知道的是刚开始获救的时候温班和女儿提到过温家坞和桃花村衰败的始末,但是因为萧羽被穿越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给结结实实地震住了,而且因为太过虚弱而没有听到多少东西。现在,萧羽现在将那些破碎的记忆连接以来,加上温科那些少年学武保护家人。萧羽要是还不明白的话就是个白痴了。

    所以萧羽现在能够猜得到迪深此问的目的了:对付刘由。

    于是萧羽端坐正色道:“还请迪老示下。”

    不想迪深却卖弄其不多的小聪明,反问:“萧羽你来此地有些时日了吧?”

    小青年萧羽才来了两三天而已,不过想来也能算得上有些时日。搞不清楚迪深目的的萧羽干脆道:“是的,有几天了。”因为相信温老爷子的引荐所以也没想迪深的小手段。

    迪深也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将事情给弄复杂了。不过还是将主题提了出来:“那你说这桃花村比之陶渊明文中的世外桃源如何?”

    还好,总算绕回来了。

    萧羽回想到自己来的路上,虽然看不到很多东西。但是田地是没有荒芜的,再从记忆中台湾的地理区位一想。心想:此时琉球地区地广人稀,气候适宜。在耕作上可以达到一年三熟,而且水,光,热条件都是很的。对于元统治区的世界来说世外桃源不为过。

    所以萧羽回道:“陶渊明文中的世外桃源也不过尔尔。”

    迪深看到萧羽态度不错,并没有敷衍的神色,这才说了些有用的话:“如果你早些年月到这里,你所言当然不错。只是造化弄人呀…………”

    说到这里迪深也不管萧羽是不是认真听着就说开了,萧羽知道老人的脾性。人一老呀,就爱回忆过去。所以萧羽也就老实的听着,也不答话。况且萧羽也意识到这是个了解桃花村和温家坞衰落的始末的重要机会。

    和温班的几句话就带过不相同,迪深作为直接和刘由对阵的人,知道的更加详细体会的也更加深刻。

    萧羽从迪深回忆中算是更为详细的了解到了两个地方。

    温家坞嘛,领头人是温班。当然精神领袖是温老爷子。温家坞人的生活来源是生产船舶,温家坞还有个小型的造船厂是温老爷子办的。想造船这种较为大型的工程要的人手是不少的,坞内的匠人有不少,种类也多。有木匠,有铁匠等等。靠着将造的船卖出去,赚上一笔,而且在船舶作坊外的时间他们还可以做些私活。开始的时候又没有赋税。温家坞在那时是极为红火的。而且温家坞在海边靠着,可以煮盐卖又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按照现代的说话,温家坞就整个一手工业的人为形成的村落。

    而桃花村呢,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中国农村。小农经济,男耕女织。村民和温家坞的人数差不多,也有个千把人的样子。大都是跟随温老爷子和迪深迁徙到桃花村的。而那时的琉球是很荒芜的,千把人安置下来田地是够的。有田有地,而且琉球地区降水充沛,光热充足,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可以说是达到了孟子说的:“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萧羽想起一句名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过萧羽对此的理解却与大众不怎么相同。

    萧羽的理解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反派。”

    桃花村不仅仅来了反派而且还是个大反派。这人就是萧羽猜测的刘由。刘由呢,曾近的担任过澎湖巡检司巡检。元代中央有个宣慰司,现在的中央各部下面一级也是司,而巡检司也是个司,但是品级着实很低。根据清人笔记的记载福建同蒲县下辖澎湖巡检司,虽然这个史料不一定正确。但是元代的巡检却是真真实实的存在,当然巡检只是个九品小官。

    也许现代人看到一个九品小官是不大,不过得知道现代一个管着数十万百姓的县长在古代也就是个七品县令,甚至在一些小县还只有八品。在破门典史,灭门县令的古代。桃花村是确确实实的遭殃了。

    从某种程度上看刘由也许还能称得上是个能员。也不知道刘由从哪里得到的消息,知道琉球上跑上了一群流民,据说还很有油水(也可以这么说,除了十分富裕的江浙地区,这里确实比其他的地方要富裕)。刘由就带着几个信得过的刀笔吏巡捕就在来了这里。

    刘由一上来就将这些人编订到了县里,将从温老爷子和迪老手里的花名册都收了去。收取赋税的时候却时常擅自增添。下面的就老套了,迪深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句,反正就一个意思:强买田地,利用手中的权利将桃花村将近五分之四的土地在数年的时间中慢慢的或买或抢,或骗或欺地搞到了手里。

    当然要说刘由作恶到不多,却很经典:欺男霸女。当然刘由忙着对付家中的娇妻美妾,这些事情一般是刘由的儿子刘隆来做。

    这样一来刘由一下子就成了桃花村最大的地主。有钱有地到不是最厉害的,刘由竟然拥有自己的部曲,就是私人武装。通过武力刘由控制了所有对外的渠道,这样一来刘由不客气的说就是这里的土皇帝了。

    这时候迪深突然问道:“若是我要你和我们对付刘由你可愿意?”

    萧羽陷入了沉思。

    按照萧羽的本心来看当然是要对付这样一个土豪劣绅的。但是对付刘由这样一个有钱有地的地主对于萧羽来说很是困难呀,而且最麻烦的不是他有钱有地,而且他有枪!

    毛爷爷说的好啊:枪杆子里出政权呀。

    这也怪不得迪深他们一下子就被刘由给打下去了,若不是两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搞不好他们早就埋进黄土了。

    不论古今都特别讲究站队问题,现在萧羽的处境很不对头。萧羽现在亲近的是温迪派,他们掌握了强大的影响力。另一派就是土豪劣绅刘由一派,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这个地方。这一派不仅仅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他们还有一定的武装力量。虽然只有一百多人。但是对于只有一弩一刀一军刺的萧羽来说,在一百多刀枪的威力面前还是太过苍白。而且萧羽自认没有那个反穿内裤的超人的本事。

    而且萧羽有太多的理由来拒绝,而且也不会有什么危害,大不了就继续流浪是了。

    不过萧羽并没有拒绝:“迪老,你说的是太过重要,我要准备一下。”

    不一会萧羽又道:“温叔救我一命,温家上下待我甚厚。即使不论私心,这等国之蟊虫是我辈之大敌。”

    萧羽心道,不论有多少理由拒绝。但是又一样萧羽是知道的:知恩图报!至于为公嘛,场面谁都会说。

    萧羽站完对后两人的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一边口称小友,一边言必迪老。

    不久萧羽就感觉这个决定好像有点太冲动了,甚至萧羽有点怀疑自己决定的正确了。

    萧羽看看迪深有没有什么办法,毕竟敌我力量悬殊好的计谋是很有用的:“不知迪老可有什么计策。又如何对付刘由那厮?”

    要说迪深好官,清官不假,但是在权谋上却令人无语。

    迪深在那里支支吾吾的却没有说出些什么实际的来,一时间气氛到是颇为尴尬。

    萧羽意识到自己碰上了个极品的盟友,不过对方毕竟是自己的长辈现在自己搞得对方这么尴尬自己现在也将这个话圆回去。

    萧羽打了个哈哈道:“刘由这个大地主有很多部曲,我需要好好合计呀。”迪深对萧羽话语中的变化感到有些无奈,不过毕竟自己谋略差劲是知道的,要不然也不会着急到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与一个素未相识的人说出了,即使萧羽的性命是温家人救下的。

    接下来的萧羽就将话题扯开了,谈话到这里的时候倒是因为迪深的尴尬变成萧羽主导了,萧羽来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且萧羽是文科生,对于文史当然是关心的。

    所以萧羽现在是侃侃而谈,而且萧羽在图书馆上看到的东西大多东西经过历史的选择,大浪淘沙当然是精华部分。所以现在萧羽在学识上给迪深的印象是不错的。虽然迪深只是认为萧羽的说法颇为怪异,但是细细想想有觉得很有道理。当沉下心来仔细品味这才觉得虽然有些惊世骇俗但是是非常有见地的。所以萧羽的才学倒是得到了迪深的肯定,虽然迪深对萧羽的回答有些不满,毕竟萧羽没有明确说出要支持迪深对付刘由。不过好歹萧羽已经做出对付刘由的承诺了,不是有句话叫做:“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萧羽和迪深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好在至少现在萧羽这个文武双全的年轻俊彦是倾向温迪派,毕竟温班是救了萧羽的命的,而且萧羽也不是个不感恩的人。但是迪深却有些担忧,因为倒刘是迪深发起的,行动的主导当然因该是迪深为主,但是根据现在的状况来看:主要的指挥力量(迪深知道自己的能力,温班他们也只懂得制造东西)是外来的萧羽,而这里萧羽又是十分亲近温家的。这样一来发起人迪深的作用到是不多了。虽然迪深和温老爷子是亲家,两家的关系也是十分亲近。但是在利益面前很多东西就不一定还能发挥作用。况且对于迪深而言都是孙辈的事情了,情分指不定已经淡了。

    虽然说起来迪深的谋略是不行,但是毕竟为官这么多年了虽然因为总总原因大多在县丞和县令上任职,却也是得到过高级的虚职的。

    所以迪深对政治对这种东西都有官僚所本能的敏感。

    迪深坚持要送萧羽出门,但是萧羽却知道保密的作用也坚持要“悄悄的出村,客气的不要”给拒绝了,不过迪深还是送到了庭院中。

    迪深一个人坐在书房,忽然心中一动。

    口中喃喃道:“佳妮也不小了吧。”

    萧羽却全然不知道有位多虑的老人给他这么好的桃花运,温佳妮这个可爱的小女孩也不知道有个老人帮着个小青年打上了她的主意。

    第十四章 少男少女

    萧羽小心地走出后门,此时的萧羽早就换了一身衣裳,一身下人的衣服。再加上一些打扮,低着头一副胆小怕事的奴仆模样。

    萧羽知道现在的敌人颇为强大,虽然萧羽的武艺不俗,小心却是必备的。

    果然萧羽很快就得到了收获,萧羽眼角边上观察到距离迪深正门方向不远的地方几个闲汉在那里站着懒懒散散的,眼睛也不时的往迪深的住处瞟着。

    萧羽看到那几个闲汉心中一跳,面上忍住没变。不过看样子这几个人实在是不称职,萧羽这不专业的乔装他们也没看见,萧羽看了几眼就往小路走了,毕竟有几个人盯着就说明那刘由一直以来都没有放过对迪深的戒心。

    萧羽和迪深说好,让迪深派个人,也不一定要是亲信的人告诉温老爷子就说迪深和萧羽相谈甚欢今晚就不回了。

    果然,此时迪深的正门打开,一个家仆打扮的人匆忙出门了。

    看到这里萧羽嘴角上扬十五度。

    萧羽边走在丛林茂密的小路上,军刀和军刺都别在腰间一边小心着杂草中的毒蛇,一边心中盘算着今天发生的事情。

    本来萧羽是打算通过温老爷子的介绍信来得到迪深的支持,将这个训练扩大,而且最重要的是打听到外面的东西。

    从表面上看来萧羽两个目的都达到了,但是实际上第一个目的取得迪深对训练营地的支持是达到了。但是商量下来味道却变了,本来萧羽是打算作为自己来到温家坞这里大展拳脚的地方,而现在却需要用来对付刘由的百来个部曲。而且,说实话萧羽心中一点底也没有。

    第二个到是实打实的完成了。但是萧羽敏锐的感觉到迪深很多的观点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断。比如对待元代的主流思想理学,迪深表现的十分偏激。萧羽古文功底实在不深,看到不对劲,连忙将话题扯开,心想迪深这个心学的门人还真是够偏激的。

    对于萧羽而言这种学术之争萧羽是不想管的,毕竟在现代社会成长的萧羽是很赞同毛爷爷的“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不过萧羽的生搬硬套为后来萧羽闹出了不少的麻烦,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总的来说萧羽今天是收获颇丰的,不过转而想到训练觉得有点头疼,毕竟上次偷听到温老爷子筹集粮食发给学员萧羽就很不好意思。心想现在欠温家的越来越多了,虽然人家是好意但总这么下去是不行的。萧羽想想现在自己的东西是不是卖掉一些东西,虽然刘由控制的出行的通道,但是萧羽不相信温班和迪深这么多年来就没有其他的道路通向外地。

    萧羽回到房间,将门栓好。将自己收拾好的东西都摆在床上,考虑到底卖些什么好。

    医疗箱子是不可能卖的,这东西即使卖掉也不可能再短期内找到识货的人,况且对于萧羽来说这些东西太过重要无论怎么说也不该丢下这些东西。要知道在古代像破伤风这类在现代十分常见的外伤疾病,医疗箱子内的东西很多久能得到很好的治疗,但是在古代除非你知道正确的消毒方法,一旦遇上破伤风除非你有极品的运气不然就只有等死了。

    那么其他的像军刀,军刺,弩这么东西萧羽也是不会卖的。毕竟在封建时代没有背景就要拿起武艺保护自己,这是萧羽用来安身立命的东西。

    那些剩下的就只有眼镜和杯具了。那两套杯具本来只是用来装水的,好运的萧羽最后竟然没有丢失这些东西。而且两套杯具就算卖掉一个也没有关系,再没有比这合适的了。

    最重要的事在萧羽记忆中和玻璃相近的琉璃是十分值钱的。而琉璃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只能算得上是炼制玻璃的残次品,最多也只能算是色彩鲜艳而已。

    所以萧羽打算卖上一只玻璃杯子,就是那种红葡萄酒杯,也叫做郁金香杯。标准的样子是腹大,口小的高脚杯,这样的杯子有利于让红酒的香气聚集在杯子的上方。高脚的原因是可以供手握住杯子,以免手碰到杯腹而影响到酒温,从而影响酒的口感。

    当然这种杯子晶莹剔透,红酒倒在被子里面举起来就可以看到美酒的颜色。现在被萧羽拿到古代卖的话当然算得上是此时一等一的宝物了。要知道在古代想要看到这个透明的固体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上品的琉璃也是五颜六色的,漂亮是漂亮了但是要说透明度的话很是差强人意了,而且自古以来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说法。

    喝葡萄酒用夜光杯,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夜光杯有一定的透明度。

    难道萧羽这个完全透明的杯子还比不过夜光杯吗?

    况且就萧羽的眼光来看,萧羽手中这个杯子就是在现代也是上品的货色。

    萧羽中午教授完毕就去了迪深家里,在迪深家里也就呆了两个时辰左右,所以天色还早,正方便萧羽做些事情,而且萧羽现在“理论上应该还是在迪深家里的”。

    不过当萧羽偷偷出现在河边温佳妮洗衣服处时候,可爱的小姑娘实在是被吓了一大跳。

    看这麻布粗衣的小姑娘举起小拳头就往萧羽身上打去,萧羽先是被小姑娘的清丽看得呆住,当小拳头打在身上时,全没有力道好像是在按摩一样。萧羽就这么看这小姑娘的嗔怪,不禁心神为之一荡。竟然伸手抓住了小姑娘抽回去的皓腕。

    此时只到萧羽抓住温佳妮的皓腕,温佳妮这才反应过来知道是怎么回事。想到刚才那样的举动,禁不住红晕显上脸颊。

    萧羽也搞不清自己刚才为什么突然如此鲁莽的就去抓小姑娘的手腕。连忙松开,但是又不知怎么的鬼使神差地轻轻地握了一下小姑娘的小手。

    温佳妮此时恼怒非常,娇声道:“你这个登徒子屡次轻薄我,现在,,,现在……”用力将手抽回。心想:我辛苦为你洗了一下午的衣服,却是一来就如此非礼我。

    所以温佳妮现在是恨极了萧羽,衣服都放在那里不顾了,扭头就气呼呼的走了。

    萧羽此时也纳闷非常,心想自己真的很下流。但是理智下自己怎么能做出这么无礼的事情?心中想着千万不要恼怒了佳人就好,但是看这小姑娘头也不回气呼呼地走开了,萧羽暗骂自己鬼迷心窍。眼角一瞥看到小姑娘刚才洗的正是自己的衣服心下更是惭愧。

    萧羽连忙追了上去,立在小姑娘前面歉意地道:“佳妮,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就……”

    萧羽还没说完,却不想小姑娘还没听完就将萧羽的话给打断:“谁让你喊‘佳妮’的?还有,难道是我下贱到给你*吗?”两个反问当时就将萧羽噎在了那里,小姑娘竟然连萧羽的面看都不看,就从萧羽身边走过,不过脚步却加紧了。

    萧羽刚才真是急不择言,倒是将心中所想给说了出来。听了小姑娘的话萧羽不悲反喜。萧羽能听出小姑娘对萧羽的亲昵称呼只是有些羞恼但是并不反感。因为萧羽看到小姑娘听到萧羽对她的称呼后脸上的红晕又深了一层。但是并没有什么厌恶的神色。

    萧羽又连忙上前跑到小姑娘的前面:“你是科儿的姐姐,我又是科儿的大哥,这样算起来我比大,我是你的哥哥喊你‘佳妮’不可以吗?”

    温佳妮听到这样的回到眼中的神色有点黯然,心中也有些失望,却又清楚自己到底期望些什么。轻声嘟囔道:“就只是这些吗?”

    小姑娘可不知道萧羽身体素质得到奇异提高,当然也没有防备到萧羽能听到这样小的声音。

    不过萧羽又跟了上来站在小姑娘前面,看着小姑娘璀璨如星辰的眼眸。两人的眼睛一下子就对视起来。

    萧羽的眼中有的是对美丽天生的欣赏,有似有似无的情愫,似乎还想从这样美丽的眼睛中看出令一个时空的女孩。

    而温佳妮眼中的有些慌乱,有些紧张,有些羞意,其他的都是那可爱的清丽女孩的纯真。

    萧羽看得有些痴了,直到两人的眼神分开,小姑娘没有继续走开而是等待萧羽的回答。

    萧羽好像在回想另一个时空的往事。

    温佳妮此时似乎又不怎么生气了,可是看到萧羽那样傻呆呆的就是不回话。又有些生气。

    佳妮哼了一声,转身又要走。

    萧羽这才回过神来,暗道不好,慌忙上前去。

    萧羽看到小姑娘生气起来,嘴角撅起来。心中柔软起来笑道:“那在前天的时候我就这样喊你好吗?”

    萧羽指的前天倒不是个什么确切的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