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齐围了林赛玉,拉着问详情,闹的林赛玉羞红了脸,饭也不吃跑了。

    且不说内宅里的笑意浓浓,前堂里宴席已经吃完,堂上的人俱已半醉,正纷纷告辞要去驿站歇息,看着被两个亲兵扶着的刘小虎,朱文清不放心的追着连声嘱咐,已经上轿的刘小虎忽的又踉跄出来,抓着朱文清的手,道:“大人……大人……我求你……”

    朱文清见他酒意甚浓,言语不清,忙随口应着,要哄他快去歇息,刘小虎拽着他不放,忽的扑上去抱住哭道:“大人……你帮我问问……你帮我问问……求求她……可还能回来?”

    朱文清登时一惊,忙打着哈哈将他从身上拽下来,吩咐亲兵道:“大人吃醉了,快些扶着,派人守着屋子……”那亲兵忙将醉语涎涎的刘上虎拉进轿子里,吩咐人抬着就走,朱文清思忖半晌,忙又追着拉着亲兵低声嘱咐:“你自己守着,万不可让大人的醉话……”那亲兵连声应着,朱文清才放他们去了。

    走在新修茸的护河大堤上,望着丽日晴云和远去的黄河,林赛玉再一次拜别朱家众人,请他们回转勿送,一身便装的朱文清捻须道:“大娘子,多留些时日岂不更好?如今尚有一半田地未栽种……”话没说完就被朱老夫人瞪了一眼打断了,将近五十的人还跟着孩子般讪讪笑了笑。

    林赛玉笑道:“大人,有刘大人在,尽可放心,他这一趟做的好,果真是进益了。”

    朱文清呵呵笑着,暗道这话听着怎么有些怪怪的,倒不像是徒弟说师父,而是师父点评徒弟一般,但挽留的话不敢再说,眼看天色不早,朱老夫人婆媳拉着林赛玉又再三嘱咐几句,便催她上了马车。

    “插定了,记得说一声,老身一定赶回去喝杯喜酒。”朱老夫人摆着手嘱咐。

    林赛玉掀着帘子红着脸笑着应了,再一次道谢便催马而行,渐渐远去,与绵延的大堤混为一体。

    vip卷

    第一百二十三章 谈婚事准婆媳不欢而散

    十月中旬的天已凉飕飕的,十方村大棚之外的地都整的展展,浇过壮根水的油菜越显得绿油油的,给这近冬的农人们比起往日清闲了许多,三三两两的蹲在村头说话,一面看着村里的孩童推着铁圈跑来跑去,年龄最小的全哥较之初来时,壮实了许多,但依旧跑不过这些村里小子,一个不小心跌个狗啃泥,引得村夫们嘎嘎笑。

    “快,快,早说让你打牛去!偏要玩这个!”依旧一身不搭调少爷衣裳的金蛋,用袖子抹了把鼻涕,将全哥拽起来,指着另一头正将牛打得嗡嗡响的孩子们。

    全哥嘟着嘴不依,拍了拍身上的土,忙忙的又推着铁圈跑起来,一面招呼大家道:“大姐儿在山上修好了路,咱们去哪里玩。”说罢自己呜呜的推着铁圈带头跑向村外,孩子们听见了都忙跟着去,金蛋挠挠头,似乎很不高兴有人取代自己决定大家的游戏,嘴里嘟囔几句,忙跟了上去。

    穿着白绫袄儿蓝织金裙的林赛玉从大棚里回来,看见了忙喊道:“慢点别摔了!全哥,你今个早些回来,回你奶奶家去!”也没听到有人回答,看着他们向山上去了,又追着喊道,“谁要敢拆了树枝,小心我揍他!”

    蹲在村头的农夫们听了,都嘿嘿笑道:“大姐放心,这些小子可是怕你的很,断不敢糟蹋了树。”

    林赛玉听了便是一笑,想起一事道:“大叔们午后如是无事,可能上山帮我为果树扩岤去?”

    几个人忙笑哈哈应了,一面道:“大姐说的客气,咱们正冬闲的身子痒呢。”又有人道:“如果不是大姐儿,咱们还不知道种个果树还有这么多道道,多谢大姐儿,俺家那枣树来年定能多打些枣,好换几个钱。”

    又说了一时闲话,林赛玉便告辞走回家去,家里只有两个丫头正在浆洗姥娘的衣裳,见她回来忙赶着问好,一面说:“夫人和老爷到城里去给大姐儿置办嫁妆了,说过午就回来。”

    林赛玉恩了声,望着粉刷一新的宅院,以及院角打了一半的家具,总觉有些不真实,想起这半个月中生的事,不由暗自一笑。

    自那日在郑州与苏锦南说定后,回到十方村十天半个月也没个消息,让她心思不安定起来,只疑心那苏家的老夫人看不上自己,不许这门亲,这件事她原本瞒着卢氏,不敢告诉她知道,只得寻个机会,到城里苏家的店铺打探,却见关了门,原来因灾事,苏家的生意改了道,这里是用不得,顿时有些懵了,一口气上来,想要自己就是往江南走一趟也不怕,还没起身,十月初打江宁呼啦啦的来了一大帮子人,涌到她家里,为的竟是那苏老夫人。

    “大娘子,等得心焦了吧?”苏老夫人顿着拐说,一脸的洋洋得意,也不用让,大摇大摆的就在院子里的圈椅上坐了,“让你也尝尝老身在江宁过的日子!谁让你空口白话,哄老身在江宁眼巴巴的等你。”

    林赛玉被她说的哭笑不得,看着满院子花红柳绿的人,独不见苏锦南的影子,才扫了一眼,就被苏老夫人看到了,拍着椅子道:“别看,没来,这成亲前,可是见不得。”一行说一行跟身旁的丫头道:“丫头,你说说,这几个月可有好日子?”

    身旁粉团一般的丫头笑盈盈的道:“奶奶,咱们看了,这几个月都没好日子,只怕要过了年了!”说的林赛玉黑了脸。

    卢氏与曹三郎见了突然来了这么多锦衣珠翠的富贵人,只道是那一家官宦家的内眷,小心翼翼的听了半刻,此时察觉不对了,拉着林赛玉问道:“这是哪里的奶奶?说的话我怎听不懂?”

    林赛玉这才红了脸,将与苏锦南的事说了,又指着正跟丫头研究院子里晒得一墙瓜子的苏老夫人说了身份,那卢氏即可就变了脸,一扫方才的小心,拍着腿赶着正伸手防磁抓那瓜子的丫头。

    “去,去,我道是哪里来的大人物,原来是上门求亲来了!”卢氏叉腰道,一面扫了众人一眼,“一个个穿的人模人样的,怎的不懂规矩?哪有空手上门来求亲的?”

    话没说完,苏老夫人一挥手,就有四五个丫头从腕子上头上摘下金缕丝钗,翠梅花钿儿,珠子箍儿,金笼坠子,金戒指,金手镯、金宝石戒指儿、豆大的珠子堆了满满一包,捧到卢氏面前,小丫头极会说话,又解了身上几个喷香的绣袋,笑嘻嘻的道:“原是来的急了,奶奶不嫌弃的好。”

    卢氏被眼前的物件晃得昏了眼,又闻得香喷喷的绣袋,再听这软语吴声,那火气早丢到爪哇国去了,她原是有几个钱,但何曾见过这样的饰,心里暗道只这一件就够自己盒子里的钱了,忙伸手接了,堆起一脸的笑道:“我就说你们这样的人家,哪里会失礼于人!”一面回身喊着缩在一旁瞧得呆的两丫头倒茶,吓得两丫头撒脚往厨上跑去了。

    林赛玉见这两人的行事不由掩了面,暗道哪一个都是够丢人的,再看门外挤了许多人,他们这里如今托着大棚菜的福,来的人多了些,但都是些男人,就是有妇人家来,也是与她们一般的粗手粗脚的使唤婆子,还从没见过如此多的画上仙女一般的人,不说这些丫头们的面容,但是那妆花锦绣衣服,珠翠堆盈的头面就惊得她们目瞪口呆咬手不能言,纷纷道:“只怕神仙也没这样的妆扮。”待看到那些丫头这们毫不踌躇的解了一堆好饰捧给卢氏,更是炸了窝一般,卢氏到门前轰了,将门关了才静了下来。

    “这位夫人,”卢氏让自己的丫头搬过另一张圈椅,在苏老夫人面前端正坐了,学着日常见过的那些地主家婆娘的做派,说道,“我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家,既然也是来求我家大姐儿的,咱们就得好好说说。”

    围在苏老夫人身旁的丫头们,看着卢氏沾了些许油污的好衣裳,再看那配的颜色,都掩着嘴偷笑,独苏老夫人不理会,接过丫头们从墙上剥下的瓜子,一面磕着一面道:“你说,要多少钱?”

    林赛玉差点抢过丫头递上的茶泼那老妇人一脸,黑着脸咳了一声,给卢氏打眼色,卢氏哪里理会她,忍住满心的痒痒,说道:“我是村里妇人,一向有什么说什么,如今我家大姐儿挣了一分钱财,又置下这些田地,虽说挂的是她的名,你家是穷是富我不管,一个也不能带去!”

    这些提亲的条件,卢氏不是说了一两次了,这一条但凡上门的都不带眨眼就答应了,果然眼前这个苏老夫人连头都不带点,挥着手道:“我不要她的,我自己的还没处扔呢!你说大头的!”

    林赛玉还是头一次听卢氏这个心思,忙拉下脸道:“娘,那是我的,你怎能张口就要了?我的东西,旁人还做不了主!”说着瞪了苏老夫人一眼,将卢氏一推,道:“我自不会看着你们饿死,你且安心,我的事我来说。”

    卢氏赖在圈椅上不起来,她那块头林赛玉哪里推得动,瞪眼道:“你说?你能说的什么?倒霉催的嘴,说破了一家,还待说破二家!”

    林赛玉气的跺脚,沉下脸道:“你若是要说,我便是不嫁,如今我是个归宗女,没得逼嫁的理!”

    卢氏听了无妨,但苏老夫人怕了,暗道这两妇人都跟棒槌一般,别真磕起来,那就玩大了,忙喊丫头给大姐儿按座,笑眯眯的道:“说的,说的,你虽然与我那儿说定了,跟我这当娘也说得。”

    林赛玉也不理会她的暗讽,哼了一声,接过丫头在院子里拿长凳坐下了,说道:“这个心思我倒还没跟他说,是我心里已定下了,今日好跟老夫人说的清楚,省得到时怨我挑你们母子不合,也就一桩,就是成亲后不去你们江宁住!我要留在这里……”

    话没说完那苏老夫人便如同马蜂蛰了一般跳起来,就连卢氏也瞪大了眼,打断她嚷道:“咱们家可没这大的地方!没你们夫妻住的!你们自买房子去!”

    “你这个黑心的妇人!”苏老夫人连拐也不拄了,一跳三高,指着林赛玉的鼻子骂道,’我百般辛苦拉拔大的儿,倒要送与你,这样的媳妇,我失心疯了才会要!”说罢转身就走,林赛玉坐着也不去拉,卢氏有些慌了,赶着去拉,被苏老夫人甩一脸袖子,眼睁睁见人走了出去,正懊悔,忽见人又呼啦啦的回来了,还没来得及露出笑脸,就见那四五个丫头打地上捞起方才送上的饰就走,不由气的跺脚,又不好去要,指着背影猫啊狗啊的骂了一通,看着外边呼啦啦的车辆走了。

    vip卷

    第一百二十五章:恨青儿状纸惊朝堂

    随着天气转凉,京城里的皇帝心情也少了几分烦闷,太皇太后自从那场病之后,身子一直不太好,太医们也尽职的说了,这现也只有慢慢养着了,皇帝对这个非亲生的祖母一直敬爱十分,听到这个结论自然不好受,了一通脾气也别无他法,探望的越勤了起来,这几日曹太后的精神好了许多,歇过午让侍从们抬着逛园子去了,皇帝兴致勃勃的陪了一时,刚回到殿中,就接到了通进银台司送来的御史台参劾河北东路大名府公然违法判决,请罢免严惩的奏折。

    皇帝一开始并不放在心上,慢慢的打开来看,待到看案子内容时不由瞪大了眼睛,原来这一份案子意然是与那位农神娘子曹氏有关,忙端正身子细细看来。

    案子最初的源头是在江宁府的江宁县,因是府衙驻地的县,较之他处太平了很多,县衙的闻冤鼓基本上是隔三个月响一次,但在今年十月末,这种规律被打破了,刚处理完一盗窃案的江宁县,还没走到后宅歇息,就又被大鼓敲回了堂前。

    “何人击鼓?有何冤情?道来!”江宁县带着几分不耐烦的按章说道,一面低头去看,见堂前跪着一位年轻女子,穿的是绫罗绸缎,身姿曼妙,此时正嘤嘤哭泣,越显得娇柔可怜。

    “回大人,奴婢青儿是苏家的家奴,告的是苏家大老爷苏锦南。”听见询问,此女抹了眼泪将头抬起,露出一张梨花带雨,面有淤痕的脸。

    苏家在江宁那可是有名的大商贾,江宁县自然认的,听了这话不由大吃一惊,再看那婢女面上带伤,只道是苏家动了私刑,这苏家对江宁县颇为恭顺,逢年过节礼节俱到,前些年还出钱为府衙改造工程做出了贡献,江宁县不愿意看到这个情况,忙问详情,并暗示着小丫头不要污蔑主家。

    “大人,奴婢不敢,奴婢告的是苏家以婢为妻!”青儿说罢又是一个叩头。

    江宁县被说得一愣,这几日他也听到消息,这苏家举家出动,前往成安为的是迎娶那位农神娘子曹氏,他还正高兴着,任他们别的地方你抢我抢,他江宁县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大娘子花落此处,臆想有些同僚们艳羡的目光暗自得意,猛听这奴婢说了这话,不由有些怔,似乎没听懂,待那奴婢又说了一遍,才将惊堂木一拍,两排衙役威武呼喝。

    “大胆,苏大官人即刻就要娶曹氏进门,哪里来的以婢为妻?你这大胆的奴才,胆敢如此污蔑家主!来啊,给我……”江宁县拉着脸就要动刑,此等不护家的恶奴可不能纵容,那句打还没说出来,就见那丫头将一张纸举过头顶,声音不骄不躁不怕不怒,款款道:“大人,这是那曹氏的卖身契!”

    一句话让江宁县吓得坐倒在椅子上,冒出一头细汗,师爷将那纸呈了上来,抖了半日的手,才看清那满是折痕的纸上写的是:“立出舍书。大名府成安县十方村亲父曹三郞,今因年岁不丰口食难肚,将大女曹花,年十三岁,十一月廿八日辰时建生,情愿卖与江宁府苏锦南为奴,自卖以后,任承苏家男女世代为主,两边情愿,各无悔,永远存照,付身价现银五两,恐后无凭,立此并照。出卖人娘卢氏,出卖人父曹三郞。”登时头晕目眩,烫手一般将那纸扔在桌案上,满目煌煌,根本看不到那堂下的丫头面色含笑,眼中闪过的利芒。

    “人的命就是天注定,纵然你有着千般的手段,到底跟我是同一个命,我没有的,你怎么能有?”走出县衙,青儿将垂下的头拢了拢,回头望了高悬的黑匾的肃杀衙门,从鼻子中出一声嗤笑,牵动了面上的伤口,不由出嘶的吃痛声,摸了摸虽然已经过了七八天,但依旧肿胀的脸颊,那满心的恨意再也掩饰不住,在街边众人的侧目下,出一声尖笑。

    江宁县自接到这个拆状,只吓得夜夜难眠,愁得食不下咽,他的小妾看在眼里,点着头说道:“亏老爷做的这大的官,芝麻小事,何须为难?那曹花是成安县的人,如今苏家的人又都去了成安,你自管将此案交与成安县便是了!何苦惹这麻烦!”

    一席话说的江宁县茅塞顿开,抱着小妾好一番温存,只说道我的心肝贵人的,让小妾趁机要了几身好衣裳去,事不宜迟,江宁县连夜将此案打包移送去了成安县,成安县见了也是吓了一跳,跺着脚骂了江宁县老滑头促狭鬼,又以原告属地给送了回去,来来去去的送了三四回,逼得成安县无法了,只得将状纸上送,报到大名府去了。

    大名府虽然也知道那曹氏的名声,但此事却不能懈怠,于是派人将苏锦南拘了来,查问详情。

    坐在大名府上好客栈的苏老夫人听了原委,气的将桌子捶了又捶,骂道:“那蹄子如何做出此等事?孙家夫妇如此老实养的这样一个恶女!我苏家的丫头哪一个不是当姑娘养的?却养出个这个白眼狼!”

    就有丫头说道:“前些日子,不知道她怎的冲撞了老爷,被好一顿打,许是怀恨在心了。”

    苏老夫人便跺脚道:“可恶,可恶,你们谁长这么大不曾挨过打?哪个像她就欺主告了去?我瞎了眼,竟没看出她是个如此可恶的人!早知道一棍子打死,谅她老子娘也不敢告我去!”

    满屋子丫头不敢说话,聚焦在屋外堂里的各商号大管事也都接到消息赶了过来,在外论着主意,苏老夫人听见了便叫他们进来。

    “老夫人,事到如此,只怕要好好打点一番。”李大管事代表众人说道,苏老夫人拍着桌子道:“扯淡半日说了这些?还用你们说?不就是用钱,还用来问我!”骂的诸位管事忙忙的走了,因又问大姐儿,丫头道:“大娘子在府衙外跪着去了,几个人跟着,劝不回来。”说的苏老夫人也站起身来,骂道:“该!就是没那缘分!一个一个的糊涂蛋!那卖身契也能不当回事!如今倒好!”

    老夫人身旁的大丫头皱眉道:“这真怪不得他们,当时夫人病的快走的急,乱乱的忘了,一直放在她的体已箱子里,大姐儿前日问过老爷,老爷只说李氏烧了,谁曾想还放着,偏被那青儿记着,趁咱们不在家,翻了进去偷了出来……”

    苏老夫人呸了一声,道:“运道坏怪不得天!谁让他们当初不记着!如今多费些扑面!依照我说,这门亲就算了吧!”

    说的丫头们忙劝不迭,几日后,因见府衙外连跪了几日的妇人,再加上苏家四方营走,舆论一边倒向苏锦南与曹花,大名府倒不是收了苏家的钱,而的确是耐不过多地主乡绅并以郑州府衙朱文清为代表的官员的说情,更有甚者,连判了曹娘子来年是荒年的话都传了,吓得大名府只得咬牙认了苏锦南说的当初原本是要暂时买来的女使,只不是曹家想要多要几个钱,就写了这个,实在是无心之举云云,将此案就此了了。

    但还没等大名府提心吊胆的过上三天,御史台的问责公文就到了,言辞激烈怒不可言,并要求必须按章解了婚约,并问苏锦南徒二年,同时以定罪不当为由,参劾要罢了大名府一众官员,大名府自然不服,上表要陈述,并借着曹氏为民之功求赦。

    皇帝看完,也是一脸为难,按律大名府这次是败定了,不由按头,准备明日早朝再论,如果朝中舆论一片倒戈,那他这皇帝也就能说话了,皇帝不知道是,此事传到他这里的时候,朝中已是人人皆知,并已经为此议论纷纷了,各自有了主意。

    第一百二十六章:多恩赏难逆祖宗之法

    过了立冬,虽然因京城扩大的大棚菜供应,往年那储藏冬菜明家“车载马驼,充塞道路”的景致少了许多,但也不是没有,毕竟买不起冬日新鲜菜的人还是多数。

    这一日天气晴好,街上的人更是多了起来,期间混杂着大大小小运送菘菜的队伍,彼此讨价还价之声不断,因今年水灾物价飞涨,菘菜的价格也贵了许多。

    几个穿着上好黑绸袍的男子骑马穿行其中,穿过走亲访友、寻欢作乐的人群,就拐出了热门的地段,来到黑漆大门的刘家前,一个小丫头正蹲在门口,跟一个卖果子的商贩关扑,怀里已经抱了七八个果子,那小贩愁眉苦脸的抛着手里的钱。

    “吠!”侍御史张大人下马呵斥,吓得那小丫头忙撒脚跑了进去,连赢得果子都顾不得拿,小贩眼疾手快放入蓝中一溜烟跑了。

    “成何体统!”张大人摇头,又听身旁两位同僚轻笑道,“果真是奴随主!”便回身瞪了他们一眼,刘大人的夫人爱赌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据说出手大方,因先前虐婆母而导致被官家命妇们疏离,如今又因关扑,重新进入社交圈。

    看门的张四闻声已经通报了,只穿着夹袍的刘小虎亲自迎了出来,互相见礼,就往书房让,几人正谢过前行,听见正堂门帘响,见一个穿着丁香色云绸妆花袄翠蓝宽拖子裙,挽着高鬓,插着珠翠的妇人走出来,见有人来,忙又回身进去了,就听有柔声款款道:“绿玉,去烧好茶。”

    到了书房,主客坐定,刚交流了对天气的看法,丫头绿玉端了茶进来。

    “恭喜大人因治灾有功喜获封赏。”诸位大人齐拱手祝贺,十月中旬他们这些人归朝后,均受到封赏,其中刘小虎的最大,因为各地都上报灾田作物成活,今冬可有豆类果腹,减少了流民的数量大增,皇帝大喜,赐了一处宅邸送与他,为此还被御史台的乌鸦嘴李定弹劾一番,说什么违制,却被顶头上司邓绾压下了,气的李定告假几日不上朝。

    “大人何时迁过去?”便有人问,一面稀溜溜吃了茶。

    刘小虎只是淡淡一笑,道:“家母身子不便,待到开春再说。”一面看着这几位大人,将他们的来意猜了个大概,便先开口道,“各位想必也听说大名府一案了吧?”

    张大人忙点头,一面颇为同情的道:“大人,吾等听说,御史台还要招你问案,吾等心中不安,特来请大人宽心,邓大人只不过被那个浮浪公子烦的不耐烦,给他一个面子而已,大人即便去了,也不过是走走过场。”

    刘小虎的脸色便沉了沉,他们口中的浮浪公子自然指的是李蓉,其实大名府这件案子原本不算什么,各地每日案件众多,隔日就能沉下去,谁会注意这个,偏那李蓉,不知道从哪里得知这个,因他如今风头正盛,又善于经营,身边跟了不少希颜承色之人,御史台自然也有他的交好之人,所以很快这件事就被御史台提了,直到闹到皇帝跟前。

    “她本是良民,不过是因家贫求生而为奴婢,又不是作j犯科之徒,更何况家主当时已允其从良,又不是私逃,何至于如此。”刘小虎思忖片刻,站起身来慢慢说道。

    张大人似乎有些意外,随即又释然,看来京中有关刘大人对前妻念念不忘的流言并非无妄之说,心思安定了许多,点头道:“左谏议大夫苏大人亦是如此说,只不过,终是不得为妻,如是为妾……”说这话,几人的目光都看几刘内宋玉楼带笑道:“……原本就没这个命,枉我白叫了那多姐姐……”登时大怒,抬脚进门,不待宋玉楼站起便一个耳光打过去。

    吓得小丫头跪倒在地,宋玉楼没料到他这时进来,知道那话听了去,当着小丫头的面被这样扫了脸,顿时掩面嚎哭起来,说道:“好容易在家一天,就打老婆了!”

    刘小虎将那小丫头骂出去,才冷声道:“原来她在你心里是欲除之而后快,我竟被你日日做出的一翻脸儿骗了!”

    宋玉楼也不起身,就在地下坐着,听了冷笑道:“又干我何事?是她自己瞒匿奴婢身份,幸好你们家休了去,要不然如今被御史台传去的可就是二郞你了!你还护着她!如今城里都传遍了,你与她在郑州如何的脉脉深情,害我日日被人笑!你既然念着她,早早请回来,省的我被人指着骂,我何曾拦过你!你受的她的气,撒到我身上,又不是我亏欠了你!自来到你们家,守着活寡伺候婆母,竟还暖不热你的心?现如今又要挨打!趁早你休了我去吧!好再找个趁你心的人!”说着一头顶过来,将刘小虎顶个趔趄。

    刘小虎只气的面色青,将她揪起来,厉声道:“你不曾亏欠我?我来问你,那村里的宅子地,如何到了李蓉的手里?”说罢将那妇人往地上一贯。

    宋玉楼听了大惊,暗道此事不是做的圆满了?怎么还会传了出来?听刘小虎接着道什么纵那村里恶人,逼走她,我们送出的地,却让别人做了情!不由气的直咬牙,知道被李蓉那厮骗了,当时说好的是借口宋玉楼不能出门,托李蓉带去,谁想到那厮竟然又安排了如此后事,心里又恨又气,放声大哭道:“我原是那几日忙,偏他托了老婆来与我说,与姐姐是怎么样的旧情,愿替我送去,我哪里知道他又做了这多事……”

    话没说完就又被刘小虎一拳打在身上,按住咬牙道:“你竟然早知道他不安的好心,为何还要瞒我?又日日在我跟前说的大方,左一个接回来,右一个请回来!姐姐,你怎的好骗我?”最后一句话,说的是苦不堪言。

    宋玉楼被他说的也急了,推开他站起来,哭道:“那李蓉欺我柔弱,要霸了我去,因我不从,便处处为难我,见我嫁了你,便用些话威胁我,还说要对你如何,他又托他老婆说的好听,我才信了给他,后来又找人打探知道姐姐一家搬进去了,我哪里知道还有这些事!”

    任凭再问,只如此说,刘小虎气急,将她一拉瞪眼道:“如此,你跟我就去问他一问,果真他欺负你,我自替你出气!”

    宋玉楼哪里敢去,哭着不走,正闹着,惊醒了刘氏,派了小丫头进来问,刘小虎怕刘氏知道更是伤心,便止住不谈,甩袖子走了,留宋玉楼在家坐立不安,只怕他真找那李蓉去,忽又想与那李蓉早已撕破脸,但凡说了以前的事,只说他图谋自己不得,行污蔑之事罢了,他那臭名在外,料想刘小虎也信得,也奈何自己不得,便安了心,叫进小丫头净面梳妆,换了身衣裳出门关扑去了。

    “夫人,前日赢得一处院子卖了,钱送来了。”绿玉见她心情好,也不怕挨打,忙忙说道,将一盒银子送上。

    宋玉楼更是高兴,从中拿出几个,想了想又放回去,道:“这是我的,绿玉,你找人送回大名府去。”绿玉忙应了,看她从炕上的箱子里拿了好些饰包了,忙叫车跟着出去了。

    十一月初,接连下了几场雨,夹杂着些许雪粒,京城的冬天又早早降临了,但朝会从不因天气而变,伴着几声鞭响,以及赞礼官一声“皇帝升座”“公卿入殿”,教坊乐声顿时歌声低唱,行过参拜,今日的朝会便开始了。

    文武百官各归本班,大臣秦事,先议的是减免灾区粮税,这条没有什么争议,很快就过了,接下来就有人出列了,是将沈括赶出朝堂的,素有锻炼成狱之称的知杂御史蔡确,问前几日上秦的有关大名府受贿违法判案的事。

    经过蔡确的详细介绍,朝堂上的官员们知道更详细的情况,原来大名府自接了案子,因涉及的女方是曹氏,对苏家颇为礼待,这一点被御史台抓住,认为是受了贿赂,而大名府则用苏老夫人的话来辩为那苏家并未说是娶妻,只不过插定之礼重了些,尚不足以罪论,又拿出名例律道诸相容隐人不得令为证,所以原告本无原告身份,此案本就不该受理云云,言中之意暗讽御史台不晓律令。

    说来说去,大家算是听明白了,原来这件事的重点是大名府有没有受贿赂,这让关心曹氏婚事的人松了一口气。

    “陛下,臣请将此案移交御史台!”蔡确说道,此话一出,刘小虎在一旁不由吸了口凉气,他刚从御史台回来,御史台里的鞭笞呼号声还尤在耳,如果皇帝恩准,那作为行贿主谋的苏锦南少不了身缚绳索颈带木枷进制狱去等候询问,那种罪可很难受,她一定会心疼的吧?刘小虎站在朝堂上闪过这个念头,心中一阵酸苦,目光转到对面的李蓉身上,见他低着头嘴边带着一丝笑,再想到宋玉楼的话,不由将拳头握了握。

    “陛下,大名府苏安一案甚冤,实在未曾受贿,只因那曹氏多有惠民,又蒙太后怜惜再嫁,大名府不忍其奴婢之身,再者多人作证,当初的确放良,非逃亡奴,只因先主母病急而去,丢失卖身契,今被恶奴偷出以示要挟,御史台蔡确深究其狱,枝蔓不已,乞皇帝陛下下令早结正。”年迈的左谏议大夫苏颂迈步出列微微颤颤的说道,有人见此便纷纷符合其言。

    皇帝很高兴有人这么说,又有人奏郑州朱文清上折说曹氏如何相助救灾,积劳成疾云云,这件事已经流传进宫里了,当然版本可不是因劳成疾,果然此话一出,朝堂上瞄向刘小虎的目光就多了起来,刘小虎似乎已经习惯了,面上无任何表情。

    “刘卿,那曹氏当初是否也欺瞒你家而嫁?”皇帝咳了一声,告诫了众人,才问道。

    “陛下,不曾,臣当时知道,只因那苏家走的急,未要来卖身契,但曾口说放良为是。”刘小虎沉声说道。

    皇帝便哦了声,有些意外,也有些高兴,果真是个纯良的人啊,并未趁机落井下石,其实他想问刘小虎的是,对那曹氏是否真的还如众人所说那样念念不忘?但这个当然不能问。

    皇帝止住蔡确再要说什么,宣告了自己的决定,先是认可了曹氏与苏家概不知情之故,又说了太后怜惜之情,特冷曹氏良身,此案就此结束,大名府虽然情有可原,但法不可怒,罚俸禄半年。

    听到这个结论,蔡确虽不是很满意,但也至少看到大名府挨了罚,便退回列中,正遇上李蓉带着几分不满看过来,不由脸色一凝,复看他面色平和,并无丝毫异色。

    纵然是恢复了良身,皇帝也不能违制让曹氏以妻礼出嫁,不久之后,在皇帝都忘了这件事时,远在江宁的前宰相王安石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这件事,有些埋怨皇帝不特批,“此妇性纯良,多聪慧,精农事,堪重用,比之千军之功。”皇帝见自己最敬佩的宰相竟然将这妇人比做千人之军的厉害委员长,不由吓了一跳,说起来,他一直以为这个妇人不过是在刘小虎的教导下,会些农事而已,皇帝不由皱起眉头,开始想这个妇人到底做过什么事,慢慢的他想起了以往曾经听到却没有往心里去的那些只言片语,……“成安刘家水稻高产……”“……青藕早上市……”“……多亏成安曹氏经过查明麦灾……”“曹氏云云苔可以榨油……”“……行灾口尽说整地种豆之法……”

    “朕,看走眼了?”皇帝放下手中的信,慢慢皱起眉头。

    且不提京城里皇帝的疑惑不解,但说在成安,十一月二十三日,十方村曹氏将以妾礼纳入江宁苏家,而同时太后名义赐下的嫁妆在几天前送到了。这是这个妇人二次获得皇封,实际上是三次,林赛玉在听到人们低声交谈时,自言自语道,那一次,那一次,她不愿意再想起,从今后,只记得那些好的吧!

    十一月末的天已经很冷了,十方村的人却并没有躲在家里避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