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别说了。”大哥叹了口气,“不管我们是否理解你,反正事情已经成为定局无可挽回,还是抓紧时间做准备吧!”
“对,就是这样!还是大哥最理解我。”我赶紧拍马屁。这次去边关打辽国大哥可是我的前锋呢!
“我找少林寺发一道英雄帖,邀请江湖好汉去边关助你一臂之力。”薛莲神色复杂地看了看我,下了这个决定。
“嗯,好啊!那我的胜算就更大了。谢谢莲儿!”我献媚道。
兰馨看了看大哥和我,欲言又止,但最终也只是说了一句:“那你们一切都要小小啊。”’
薛莲的求助信连夜用信鸽发出去,而大哥也连夜计算兵力和武器。又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张地图研究,我本来想帮忙看看,可是被大哥赶回去休息。
胭红知道我要出征,立即就泪眼汪汪了。我轻轻拭去她的眼泪,将她轻轻搂在怀里安慰着。我知道她担心我,舍不得我,可是除了跟她保证我一定会平安回来以外,我还能保证什么?
经过三天的准备,我带着皇帝派给我的神机营战士、十万禁军领旨出征。当然,既然辽军这么张狂,十万人怎么够用,皇帝给我的大部队不在京城。
我坐在大哥在三天里帮我改制的四轮马车上,舒服地不得了,只是一个人坐在里面无聊了些。
大哥就在马车外面,他习惯骑马。王晓带人在前面探路,而王达带人跟随粮草和武器一同出发,现在跟在我们后面。
皇上跟我说他已经从青州调集了十万人赶赴边关听我调令,大名府也会挑选十万精兵随我出征。另外,太原府、真定府和河间府也各有十五万大军,也就是说我手中有七十五万的军队,七十五万啊!我从来没有带过这么多的兵。不过我早跟皇帝要了两个人,就是我的老朋友杨骞和章怀德将军。杨骞是神机营总指挥,现在就在马车外面;章怀德在庆州负责防备西夏进攻,现在兵部调令正在途中,等我到达宋辽边境时,他也应该到了吧。
对于宋辽边境的太原府、真定府、河间府一带我并不熟悉,但我已经让皇上八百里加急给三府守将,让他们赶紧给我准备好详细的地图和沙盘。
另外,薛莲联系少林帮我邀请的江湖豪杰也在陆续赶往边境。说起来还真是个意外,当初在南洋为少林和尚们争取到了传教的诸多优惠政策,并且帮助他们选址修建寺庙。这一切原本是为了教化人心巩固统治,但却让少林上下感恩戴德,将我当作恩人一般看待。也难怪自从我被刺杀的事情在报纸上大肆宣扬之后,江湖中以少林带头自发组织了一支专门为我肃清敌对势力的武装。只不过上次的活动太过隐秘,他们未必能查到什么线索,但这段时间王雱确实老实多了。
信不是我写的,薛莲只是说我要带兵前往宋辽边境抵御辽军,希望少林寺以其在武林中的超然地位,号召江湖中的忠义志士前往边境助我一臂之力。然后少林寺二话不说,立即将消息传播开去,并且派人将英雄帖亲自送到各大门派。
我想,这些武林人士将会是我手中的一支奇兵。从开封出发,半个月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真定。
真定的战事并不太紧张,但前线的战报不断传来,河间府的敌人进攻却很凶猛,我们伤亡惨重。河间府的十九万人马,如今只剩下八万人左右。而且负责防守的主将蒲骏已经为国捐躯,现在河间府的防御由蒲骏的副将刘浩森负责。
敌人目前主要将大军摆在河间府外,太原府和真定府也有少量兵力侵扰,我看他们的目的就是让太原府和真定府无法抽调士兵去河间府支援。但是太原府和真定府还是各派了两万人去河间府支援。
进攻真定府和太原府的士兵大约各五万人,而河间府城外却聚集了二十万人。但是我暂时不打算去河间府,集中兵力先收拾了真定府和太原府外的十万人再说。
第一百五十三章 宋辽之战
我让来自大名府的十万人赶到河间府,仍然由刘浩森负责防护,刘浩森是个人才,蒲骏牺牲已经半个月了,他在兵力减少一半的情况下仍然牢牢守住了河间府。
另外,提调大名府十万精兵的将领瞿扬将军老成持重,应该能够帮助刘浩森守住河间府。等我收拾了真定府和太原府外的辽军,再去与他们会合。
我将大军留在真定府,如果辽军主帅没有把握一短时间内拿下河间府的话,他要么将真定府和太原府的军队调回去,要么就带大军来真定府与我决战。不管他怎么选择,都将打破他原来的计划。当然,前提就是我们得牢牢守住河间府。
虽然有大哥的改良马车,但连续一个星期快马加鞭地赶路还是让人难受。大哥总说让我好好休息,也不让人陪我聊天,每天也就是有约两个时辰的时间讨论边关的战局,其余时间就无趣的很。到了真定府,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好洗一个澡,然后立即去真定外城城墙上观察敌营的情况。
当时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九月的阳光仍然那么灿烂,夕照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让人感觉宁静而温暖。城外是一大片草原,零星地点缀着一小片低矮的树丛,远远的青山是淡蓝色的,只比天空的颜色深一点。远望去,从上而下色彩纷呈,美不胜收。
草原上辽军的营地里是一大片灰白色的帐篷,在面向我们这一面有一排栅栏。大营门口还有两座临时搭建的高高的观察塔楼。辽军还真是大胆呢,他们的营地距离我们的城墙只有五千米左右,如果我们发动骑兵,几分钟就可以杀过去。难道我大宋边关守军给敌人的印象就是 这样软弱可欺、连主动进攻都不敢?
放下望远镜,我抬起一条腿坐在城墙的墙垛间,背靠着墙垛悠闲地欣赏黄昏的美丽景致。身边一群人见我这个样子,下巴差点掉到地上去。我才不理会他们呢,中规中矩地将领就能打胜仗么?恍恍惚惚地我又忽然感叹,这么美丽的景色。这么鲜活的生命,为什么要有战争呢?
我回头问真定总兵谢长阳将军说:“敌人来些驻扎多久了,我们有没有与他们交战?”
谢长阳回答:“辽军于月前到此,几乎每天都会过来叫阵,开始我们也与他们交战过。但总是不敌对方一身蛮力,死了三名副将。如今已近二十天没有出战过了。”
我暗自叹气,原来我们还真不敢主动出战。甚至连人家打上门来都不敢应战。当然我心中也清楚,没有把握贸然出击绝对不是成功之道。只是,难道我们地兵力真的这么差么?
我又问:“敌军主帅 是谁?他带兵有什么特点?”
“回禀大人。辽军主帅是当今大辽皇帝地亲叔叔,南院枢密院宰相耶律彦平。此人四十多岁,身材高大,惯
用两只铜锤……”谢长阳看我似乎很不高兴,说起话来有些忐忑,还时不时地偷偷看我的神情。
耶律彦平?不熟悉,大概在历史上也不大有名。我心中颇为不屑地想。
“耶律彦平算得上是有勇有谋,元帅不可大意。而进攻我们真定府负责是知南院枢密使事萧宏,他是耶律彦平的心腹,尽管性子有些急,但作战勇猛,而且颇能听得进意见。这一个月来我们虽然出动了近十万人马,仍然不能迫使对方撤兵。”我寻声望去,说话是年高个青年。只见他古铜色的健康皮肤充满爆发地活力,虽然年轻,但脸上却刻着与他的年龄不其相符的沉稳与坚持。
我以审视的目光打量他,旁边的谢长阳大概以为我生气了,偷偷打量我的眼神既担心又着急。而被我打量的青年却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不为所动。
我暗自给了他很高 的评价,心中也很高兴,总算又找到一个可用之材。
我有心想要试试他的武功,于是沉着脸走到他前面,也不跟他打招呼不开始偷袭。他急切中后退一步,躲过了我的第一招。
我大赞了一声:“好!再来!”
这时,身边很多人惊呼:“大人!”“大人请息怒!”“成靖还不退下!”
我虽然说话,但手上并没有停下来,说话间,我又接二连三地出招。对方没有让我失望,利落地躲过了我的攻击。当然,我没有出全力,他也只有躲避没有进攻。
我终于满意地停手,然后哈哈大笑。“这位将军如何称呼?”我问。
“末将成靖!”成靖仍然那么气定神闲的,好像刚才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他给我的感觉很像一个人,我大哥。
“成将军的功夫很好啊,我们再来过几招。”说着,我又大笑着从旁边 的士兵手中抢过一把剑扔给他,而我自己也取下围在腰上的软剑。憋了这么久,我一定要好好活动活动筋骨,不然骨头要生锈了。
“大人?这个……万一……”谢开阳看我兴致很高的样子,似乎并没有生气,但又很担心。我想这个成靖的武功一定不谷,所以谢开阳才会担心我。
成靖看了看我兴奋的神情,又看了看我手中的软剑,嘴角扯出一个淡淡地笑容说:“大人请!”然后,他拔剑摆出一个长剑横兄的起手式。
我赞赏地点点头,光看这起手就不俗啊。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过哪家剑法的起手式是这样的。他很认真地对待这场比试,我很高兴。
我不敢托大,甚至想过自己未必是他的对手。但是对于这场比试我很期待。这样放开手脚地比试难得啊,而且我知道他不会伤害我,毕竟我是主帅。
我手中软剑微微一抖,已经灌满真气。成靖大声说:“请元帅赐教!”话音未落,他的剑已经到了我面前。
我见招拆招,使出的是泰依依教我的逍遥剑。越打我就越熟悉,怎么成靖的剑法我在哪里见过似的?咦?这不就是大哥跟我练招的时候使用的招式吗? 难怪我反应这么快呢,原来练习过的。只不过他在这套剑法中还参杂了其他地招式,所以我一时间没有看出来。
“端木元帅!”正打得起劲呢。忽然一声怒吼传过来。
我与成靖赶紧分开,比试自动终止。其他人都在猜测谁那么大胆敢这样大声地叫我,我寻着声音而去。只见大哥黑着脸直过来了。
我讪讪地笑着叫了一声:“大哥,你来了……你手脚真快啊……”哎。又被逮到了,这下子比不成了。大哥不是在帮我收拾屋子,并帮着做沙盘吗?
“看来元帅的身体康复得很好。武功也进步了,要不要在下陪大人过几招啊?”大哥像只雪鹰一下子就从城下飞到城墙上,然后几步走到我身边。皮笑肉不笑地看着我。
说实话,大哥这个样子真的有点吓人,一点都不可爱,让我感觉头皮发麻。
我正在想怎样转移大哥地注意力,回头看到成靖那小子脸色怪怪的。我亲切地走过去搂着他地肩膀对大哥说:“大哥,你看我找到一个人才,他叫成靖。他的武功很不错,不但跟你有点像,最重要的是他不是那种畏惧权势见风使舵的……”还没说完,我忽然觉得在靖和大哥的表情都有点怪。
成靖怪怪地笑着对大哥说:“大师兄,好久不见……”
“二师弟!是你……”大哥一脸的惊讶。
晚上,谢长阳准备了一桌简单的酒席招待我们,除了我、大哥、成靖,还有禁卫军首领宋天逸、神机营指挥杨骞等人。我将王晓也带了过来。虽说他们兄弟俩是我府中的下人,但我从来都当他们是兄弟的,现在我接了这么一份大差事,也少不了他们的帮助。
说起成靖,跟大哥一样,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性格也耿直,适合戍守边关。等这次击退边军回去,我一定向皇上推荐他。
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成靖虽然是大哥的师弟,却是被赶出师门的。虽然不明白其中的因由,但我想多半是因为大哥的师傅神经有点问题。自己是非不分,却要弟子绝对的服从,一个不从就说是背叛师门。像我大哥这么好的人,而且曾经是他最疼爱的弟子,都会被赶出师门,更何况他人。不过对我这个出生在二十世纪的人来说,要不要这个师门有啥了不起的?
三天之后,该到的人都到齐了。章怀德带着五千直系部队赶了过来,王达押运的第一批粮草和武器也正式到位。从青州过来的十万大军已经在城里驻扎,带队的将军是韩家的人,名叫韩志同,是韩志钊的叔伯兄弟。不过,韩志同的父亲在族中地位较高,因此他才能当上青州兵营的总指挥。
我让杨骞从神箭营挑选眼力好的士兵进行突火枪的训练,我们目前的神机营只有两千五百人,我打算扩大到五千人,以一带一的方式,让这些新兵尽快掌握突火枪的性能和操作,有射箭的基础,我相信他们都会成为“神枪手”的。至于神箭营的空缺,我将补充大量的弩箭,这玩意儿不需要长期的练习,经过短暂 训练就可以上战场,而且练习用的弩箭也可以回收。
接到少林寺英雄贴的门派都派了人过来,还有一些没有门派的江湖豪侠也赶了过来。经过统计,全部的江湖势力加起来竟然有五千多人。其中丐帮弟子众多,人数近两千人。
我找到丐帮帮主,希望丐帮能够执行特殊任务,让丐帮弟子分散到幽云十六州负责为我们查探消息。陆帮主知道这件任务正是丐帮的长处,而且正确地情报对于战争的胜负关系重大。立即就答应下来,我另外再从各派中挑选了一百轻功较好的人负责传递消息。剩下的三千多人将经过短暂的训练执行其他特殊任务。
很多门派都把这场战争当成了磨练子弟的手段,这些弟子武功可能不算太好,但个体搏杀能力却远远高于经过长期训练的一般士兵。这可以作为一支机动部队,当然前提是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我准备将这件事情交给大哥和成靖,毕竟他们来自江湖中,特别是大哥,除了武功少有人及,又拥有很高的名望,这件情况交给他最好不过了。
我地意思是将他们简单收编,等战争结束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留下可以离开。就以二十人为一个小队,一百人编成中队。一千人为一个大队。先让大家自由组合,然后再进行调整。
小队、中队、大队先选出队长。当然,采用民主投票。然后这些队长先接受成靖的培训,再让他们下去训练自己的士兵。至于训练的内容。主要是应战时地调动进攻口令、以及简单的队形变化等。针对这些人物单个作战能力强,协调合作能力不够的特点,采用阵形训练是最佳地训练方式。
但是做这一切工作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我要给他们讲话。
这些来自江湖的英雄豪杰来到真定以后我专门划了一个营区给他们,方便他们互相熟悉互相学习,也免得与正规士兵发生冲突。可是他们内部却时常发生 一些冲突,真让我头疼不已。都是来帮助我地,不能偏袒谁,又不能太严厉,毕竟他们不靠我养家糊口。
当我走进“江湖专区”,走上那临时搭建的将台,底下乱七八糟的人群还真让我忍不住皱眉头。这些人站的站,坐的坐,在将台下面横七竖八的,而他们的精神面貌也不敢恭维,好些人我怀疑昨晚是不是赌了一整晚。
看到我走上将台,有些人安静了下来,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在说话。这些家伙,真是一点礼貌都不懂。大哥命人敲了三通鼓,场面才逐渐安静下来。这群人中有几个自然的领导者,少林的明镜大师,丐帮的周老帮主,栖霞山庄的二庄主江云飞,而在这三人中,又以明镜大师为尊。明镜大师先将大哥和我介绍给他们,然后请我讲话。
三千多人散在草地上,如果要讲话必须用上内力,不然后面的根本听不到。大哥担心我内伤未愈,不宜使用内力,但我想这是第一次与这群江湖豪杰见面,得拿出我端木秀的气魄来,不然对这些人来说闻名不如见面,他们会看不起我的。
我走到将台边缘,先向大家抱拳致意,然后开口说:“诸位都是江湖上的英雄好汉,今天能来到这里,表明大家有一腔爱国之志……”
我先将他们爱国热情褒奖了一番,感谢他们前来助我抵御契丹的侵略,然后我再慎重地说明,战争事关重大,既然来了,就要听从指挥,不能争当个人利益,而要服从大局。我强调,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尽管你们只是暂时的士兵,也要穿军装,服从命令。另外,不管大家原来是朋友还是仇人,到了军营就是战友,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当说完这些,就听到一阵议论。我严肃地说,大宋目前需要的是绝对服从命令的士兵,如果有谁认为自己无法做到这一条,现在不可以离开。
议论声又响了一阵,然后自发停了下来。在这个时候离开,那以后还要不要混啊?所以虽然很多人心里百般不愿,但为了面子还是选择留下来。
既然留下来了,就要服从命令。三位武林前辈再次给大家重复了一遍,然后退下将台,将指挥权交给大哥。
大哥已经穿上装,看起来真是英武不凡。他先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将我带伤出征的事情讲给大家听,然后给支队伍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神风营”,意喻像风一样的迅速和变幻莫测,同时简单介绍将由“神风营”完成的战斗任务类型。
接下来成靖将军为神风营所有将士讲解军纪,要求每一个人都牢记。然后开始让大家自由组合并选举队长。我知道后面地事情我帮不上什么忙,就回大营视察神机营和神箭营的训练状况。
这天晚上,我们召开了第一次扩大军事会议,所有的将领都参加,连新选出的神风营各大队的队长也参加了。看着这一屋子的人,我深深感到千军易求,良将难得。这么多的将军,如果都有本事,大宋又怎么会惧怕三十万辽军?
心中有了这种想法,我也就取消了原来的会议内容,只提出并展开了其中 一项——对于此次宋辽之战,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问题出来以后,我就仔细观察每个人的表情,有地在深思。有的在偷偷看我,有的看身边地人,还有熟悉的人在小声地互相商量讨论。我将这些地表现一一记在心里。然后等着他们的发言。我的要求时,自由发言,发言地时候站起来,其他人就安静下来认真听,然后才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反驳人家的建议。
三分钟以后,就有人站起来发表自己地看法。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黑脸汉子,身材不算高大,最多一米七,但是他的脸庞看起来棱角分明,而眼神也很坚定,看得出来,他早就无数次思考过这个问题了。他的看法是我们目前可以先将真定和太原府外面的敌人消灭,然后集中力量对付河间府的敌军。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构想,他也提出敌人可能会产生的应对反应以及我们计划的调整等等。
我暗中点头,这个人的想法跟我基本一致,但是他比我考虑得更多。我记住了他的名字,宋晓。我不做表示,示意其他人继续发表看法。
接下来,也有人提出应该再派大军到河间府与敌人决战,至于这边暂时不管,反正敌人暂时也攻不下来。如果将大军 一起留在真定,敌人将牵制真定和太原两府的十万大军调回河间府,那么河间府就更危险了不说,我们想要打败辽军也就更困难了。
这种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仍然不做表示。
然后,就有些人开始发挥他们三寸不烂之舌的特长了。他们大肆吹嘘我所取得的成就,将他们知道的我有限的战绩拿出来品评一番,其实也不过是拍马屁罢了,当我仍然什么都没有说。
看我没有表示反感,马上就有更多人加入这个吹捧的战团。我注意到好几个人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大哥穆珏,谢长阳、章怀德、王氏兄弟,还有几个连名字都没有记清楚的人。我看杨骞,他什么表情都没有,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到。而成靖更绝,他居然带着嘲讽地笑容看着我。还有刚刚才认识宋晓,他不时打量我的神色,欲言又止。
我终于受不了了,打断他们说:“有没有什么建议?如果没有的话,今天的会议就到此为止吧。”
这时,坐到最后面的一个年轻人站了起来,他先向我们大家鞠躬行礼,然后发表他的看法。他认为我们暂时还不宜打击真定府和太原府城外的辽军,也不着急去河间府,他认为我们可以按兵不动,进行积极的准备,然后……
当他说到这里,我就明白他的想法了。这可真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啊。我打断他说:“好了,我知道了。你先坐下。”然后我站起来对大家说:“今天的会议就开到这里,大家都下去休息。”
我拿到那个年轻人非常不解甚至有些失望地看着我,缓缓地走出了会议室。
当他走出会议室不久,大哥就将他带到我的卧室。
看到他进来,我一反刚才的冷漠,非常热情地招呼他坐下,看他仍然小心翼翼不明所以,我推心置腹地跟他表明为了不让他的计划流传出去,我只能宣布会议停止,让后将他带到这里来。
他这次放松地笑了,知道自己的计划并没有被我否定,相反获得我如此重视他显得很兴奋。
重新落座,我再次认识了这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他名叫石翼,虽然不知道他跟那个出卖幽云十六州地石敬塘有无血缘关系,但就是因为这个姓让他始终无法得到重用。
我明白其中的道理,中国古代是最喜欢“连坐”的,一人犯错,全家遭殃,甚至同宗同族也不能幸免。他还能做从七品的偏将也算朝延格外开恩了。
我充满期待地看着他,示意他可以将他的计划全部说出来。如果真的是他的祖先出卖了幽云十六州,现在由他收回来未尝不是一件快慰人心的事情。
石翼的意思是我们暂时按兵不动,进行积极地准备,然后一歼灭真定和太原连府外的敌军。然后迅速拿下紧邻的寰州、朔州、应州、蔚州、涿州,然后与河间府对辽军形成包围之势,定能一举将敌人歼灭。
他地这个想法总体说来是好的。但具体还有些东西不得不考虑。比如,敌人会不会将河间府地大军开过来?他们会不会增兵?敌人会不会给我们时间准备?能够给我们多少时间?
想到这些问题。我头脑稍微有点乱。我记得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他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知道,只要问题提出来了。就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第二天,我召开秘密军事会议,这一次参加地人很少,昨天拍马屁的人和没有发言的人都被剔除在外。我让石翼将他地想法再说了一遍。然后再提出我想到的问题,让大家都想想办法,看看这些问题可以怎样解决。
事实再次证明了人多力量大这个真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但提出自己的想法,也找出敌人的不足加以补充。很快,一个比较完善可行的战斗计划就初具雏形了。
既然有了计划。就放手去做吧。
第一百十章 宋辽之战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为了这个收复幽云十六州的伟大计划而积极准备着。为了不让敌人直疑,我每天都派出部分兵力攻打城外以及太原府外的辽军,既让他们吃些苦头,损失些战斗力,但又不造成其致命影响。我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我很想一举歼灭这两处的敌人,但是有些力不从心,或者说我的军事指挥能力不够。
这样坚持了二十来天,我估计他们剩下的兵力加起来应该不足六万人了。主在此时敌人终于忍不住了,耶律彦平从幽云十六州抽调了大部分戍守精兵,使两部的敌人加起来近十五万人。
要一举吃下这十五万人确实不容易,不过好在他们也是分散的,而我手中还有三十万精兵呢。我再次召开军事会议,仔细研究了即将发动的进攻计划以及可能遭遇的种种情况。
我让韩志同和成靖去太原府主持这次进攻计划,同时将神风营、神箭营、神机营的人马分了一半给他们。另外,我特别跟皇上要的火药武器也运到了。有了先进的武器,再加上正确地指挥,我对这一仗充满信心。
经过一个月的特别训练,神机营、神箭营、神风营的战士都有很大提高,只要在战场上练习个几回,应变能力和合作技巧应该就可以像老兵一样了。在这次的收复之战中,这就是一支奇兵。
既然准备好了,我也就不浪费时间了,根据河间府的送来的军情,耶律彦平在河间府久攻不下,已经开始感到烦躁了,若不是我们在真定和太原两府总是主动出击而又显示出不强不弱的力量,只怕他早就起疑了。但即使如此,他也已经感到极度的不耐烦了,他可以等,可以拖,可是辽国内部不会允许他这样与我们僵持着。
自从大军陆续到来,很多人都变得浮躁,想与敌人正确开战,想要为自己死去的战友报仇。我理解他们,但是我有自己的主张,好在皇上很信任我,对我只守不攻一个多月也并为责难。当然,这也归功于临行前我和皇上的一番长谈。
由于新增添了力量,敌人这几天每天都到城门前叫阵,我们已经“免战”两天了,但今天我们不会再当“缩头乌龟”了。我声令下,城门一开,大哥就带领五千精兵冲了出去。
这一战我一定要杀杀敌人的锐气,所以我派出了武功最高地大哥及战斗力最强的禁卫军
大概因为这两天我们没有出战,萧宏心中有些得意了,他或许以为我们害怕了他们新到的援军,因此他没有亲自出战,而是派出了辽营一员虎将韩海滨。
韩海滨使的是一把特制的马刀,比其他辽人使用的马刀要长,怕有好十多二十斤重。我站在城门上,用望远镜观战。这是大哥第一次出战。因为不想暴露自己的实力,同时也担心大哥不熟悉马上作战,我一直没有让大哥出战,虽然大哥的武功几乎是无敌的。但马上和马下地功夫不一样,大哥这些日子虽然加强了马上的训练。我还是有些紧张。
大哥最擅长的自然是剑,但是剑并不合适在马上对敌,所以他改用长枪。只见枪头地红樱上下翻飞。像一幅流动的画,而画面中最绚丽的颜色初了红樱就是敌人喷涌而出的鲜血,我麻木了么?为什么对战争和死亡这么无动于衷?可是我还能怎么样?
只用了三招,韩海滨就被大哥刺中,而后点了岤道抓回来当俘虏。我看着萧宏气绿的脸,都跟我们磨了一个月了,他不明白我们这边什么时候多了这样一员虎将。
我真是兴奋,想不到大哥用枪也这么厉害。难怪大哥总是那么自信呢。这是我们第一次抓到俘虏,全城沸腾。有幸观战的八万士兵齐声欢呼,声音震天。我暗暗一笑,好戏还在后头呢!今天我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准备了一个多月,难道只抓他一个大将就甘心么?
韩海滨被俘,萧宏自然震怒,他立即让手下另一员大将萧远威上场,同时他们的阵形发生变化,看样子不管萧远威战况如何他们都要总体进攻了。
萧远威用的是一把宽厚地大刀,刀身虽然并不长,但力度非常大,我真是疑惑,怎么辽国人力气都那么大啊。
也许是看出萧远威武艺不凡,大哥扔下长枪,拔出了马背上的三尺长剑。这炳剑还是一位江湖好汉送的,因为大哥的软剑送给了我,平时又没有带剑的习惯,所以他拿着一支笛子来真定的。
大哥的这个伙伴显然并非凡品,只见银白色的剑身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同时透着丝丝寒意。只见大哥闪过萧远威的马刀,握着长剑的手往上一提就削断了萧远威的一条手臂。我惊异地看着剑尖上的鲜血迅速滴落在地上,而长剑上没有丝毫血迹。
萧远威的落败让敌人震惊,自他出战以来经历大小战事不下一百,从来没有败绩,想不到今天会在一个“无名之辈”手中落败。
我知道大哥已经成功打乱了敌人的计划,我看到了萧宏脸上的犹豫。此刻萧宏的目光从大哥身上转到我身上,正确地说是我使用的望远镜身上。
当初朝廷曾经向我订购了一批望远镜,并且发到各地的将领手中。既然 是朝廷订购的,作用又是用于军事观察,我就自作主张采用了我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制作了这批望远镜,但是我原本的一片好意却收到了相反的效果,因为不会使用,那些将领居然将我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新宝贝扔在箱子里给老鼠当玩具。
我永远不会忘记谢长阳和成靖第一次用望远镜时,脸上那种惊奇的表情。有惊喜,有懊恼,有后悔,他们说如果早使用这个东西,前面就不会中了敌人的埋伏,造成那么多无辜战士的阵亡。
萧宏不明白我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做什么用的,小心谨慎的他改变了主意退回大营。
我相起当初营救明毓郡主时骗人的那个“摄魂魔镜”,也许萧宏正在猜想我现在用的是不是那个东西,另外,我端木秀一向是以新奇玩意儿和希奇点子闻名的,以他稳重的性格看样子短时间内是不会主动出战了。
不过,没有关系,他不出战我们出战好了。
我取来另一架望远镜打量敌人周围以及后方,得令的王达掏出一面特殊地镜子王三个方向照了一阵。只见敌人周围以及后方也闪过一道道耀眼的白光。我微微一笑,一切都在计划中。
我和王达又换了望远镜,然后开始用手语联络远处的传令官。这是借鉴的我在南洋海上成功经验,用手语交流,除非经过特殊训练,否则即使在敌人眼皮底下商量作战步骤他都弄不明白。而我先进的望远镜为这样的交流提供了技术保证。
我对王达小声吩咐了一句,只见他手中红色彩旗一挥,一通奇怪地鼓声响了起来。紧接着,城门大开。骑兵、步兵与神机营、神箭营的士兵所组成的混合部队约五万人浩浩荡荡开出城外。我赶紧下城门,站到一辆特殊的马车上,跟随着前面地部队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我们的队伍呈扇形向敌人的阵地缓缓推进。敌人小心戒备着,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