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些美国人和英国人带来的消息让日本人振奋——只要日本能继续坚持两个月的时间,英军就会从东南亚向华军发动进攻,围攻华国的菲律宾和海南岛。俄国将从中亚和远东同时发动进攻,而美国,将发动一次决定性的海战,夺回夏威夷群岛,并夺回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日本人竟然相信了他们的鬼话!英国人恨不得将华国捧在手心里,最害怕的就是东南亚和南亚的殖民地受到华军的威胁,绝不可能主动挑衅华国。而且华国还是协约国主要的物资供应商之一,原材料英国可以从殖民地获得,但工业产品的缺口只能从外界获得,尤其是军工产品,华国的生产能力比美国强得多——英国已经向华国造船厂下达了五十艘五千吨级货轮的订单,预计在六个月内就会交付使用,而且还是先付货款再交货。

    俄国人更是信口开河,他们确实在加强中亚和远东的兵力,即使欧洲战场再激烈,也没有从东方调集兵力。因为他们的对面,华军也部署了强大的军队,谁也不敢轻视华国陆军的战斗力,尼古拉二世最害怕的就是华军突然进攻其远东和中亚领土,对华安抚是原则性政策。

    空口白话让人的信服度不高,美国人也知道这一点,为了增强说服力,大量英国商船和美国商船被军方雇佣,搭载海量的战略物资,开辟了一条北太平洋航线。商船的主要麻烦不是冰山、海浪和低温,而是华军战舰。那些巡洋舰和大吨位驱逐舰的活动范围已经延伸至库页岛和千叶群岛北端,更神奇的是它们能准确的发现那些商船,并利用武力将其俘虏。战舰搭载的水上飞机和舰载雷达是他们的千里眼,尤其是雷达,还属于华国独有的尖端科技,就算军事研究委员会也不过刚刚开始接触这个层面。

    损失了两个大型商船队后,美国人改变了运输策略,让商船分散前进,用数量弥补损失。十艘商船中能抵达日本的平均只有三艘,其余的大部分被华军战舰俘获,也就是说美国人充当了华军的后勤运输队长。

    大量的损失有些得不偿失,但美国人和英国人必须硬着头皮干下去,利用日本人争取时间,是美国人的既定计划。如果能把日本战场变成泥潭,让华军彻底陷在里面,那就更美好了。和华军将攻击箭头对准美国相比,损失一些商船的成本就要低廉许多。英国人和俄国人打得同样的算盘,华国是一个充满扩张欲-望的国家,吕梁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而且与德国的眉来眼去没有掩饰。击败日本后华国的另一个目标是什么?是美国还好,如果进攻东南亚、澳大利亚甚至是南亚呢?那些资源丰富的地方难保华国人不动心。

    千叶群岛北端,一艘四千吨级的货轮“海妖”号正在缓慢行驶,这是一艘英国商船,悬挂着美国国旗。被美国政府雇佣后满载粮食,前往日本。

    船长琼斯站在甲板上,风浪很大,冰冷的海水打在琼斯的脸上,让他的神经紧绷。除了低温的海水和陌生的航线,让他紧张的主要是因为即将进入华国战舰的搜索范围。他并不想走这条危险的航线,但经不住商船老板想,美国政府付出了丰厚的酬劳,并承诺即使商船被华军俘获,也会向商船主提供酬劳和补偿。

    谁知道华国人会不会好脾气的只是俘获而不是击沉货轮?到头来所有的风险还得靠这些船员来承担。听说之前的商船有被华国潜艇击沉的记录,希望不要碰上那些海底里的猛兽。

    “船长,午餐准备好了!”大副摇摇晃晃的走到琼斯身边说道。

    “给船员加餐,我怕被华国人俘虏之后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我们的运气一项很好,只要抵达日本、卸载货物,空船返回时即使被华军发现也不会对我们怎么样。”大副轻松的说道,风浪变小,连带着心情也好了不少。

    可惜海妖号的运气到头了,琼斯和大副刚刚说完,一艘华军战舰就从一万多米外的小岛后面露出身影。只要被发现就别想逃走,也千万不能露出逃跑或者反抗的意思,长叹一口气,琼斯下令商船停止前进、关闭发动机,等待华军战舰接受。

    那艘战舰在一千米外停止前进,然后两艘小艇被吊下来,半个小时后十三名海军陆战队士兵登上了海妖号,琼斯船长和他的船员们整齐的排列在甲板上,就像等待检阅的士兵一般。

    “先生们,我是海妖号的船长琼斯,三十五名船员全部在这里,这是货物清单。请不要伤害我们!”琼斯在起航前就接受过培训,知道遇见华军战舰后该说什么话才能保住性命。

    面前的华军士兵似乎听得懂英语,领头的士兵点点头后接过清单,三名士兵手持武器站立在附近,枪口隐隐指向众人。其余的士兵分头走向船舱内部,检查货物、发动机和搜寻躲藏起来的船员,清理安全隐患,不用长官吩咐,看起来已经很熟练。

    华军士兵的武器让大副很感兴趣,他天生就有一个大心脏,甚至对接下来的事情有点期待——他还没有到过传说中神秘的华夏呢!

    不过大副一直盯着对方的武器,很容易让对方产生误解,之间那名士兵将步枪举起,向大副呵斥了一声。众人听不懂,不过应该是“老实点”的意思。

    船员一阵骚动,琼斯马上举起双手,示意众人冷静。在这大海之上,众人的性命完全掌握在这些华军士兵手里,死几个人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也没有人会追究。(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

    领头的华军军官大喝道:“不许动!趴下!老实点!”这回众人听懂了,因为他说的是英文,那是不许动还是趴下?对方的命令有矛盾啊!

    交流的障碍很快消除,琼斯等人在华军士兵的枪口下,驾驶海妖号随那艘战舰驶离这片海域。:し两个小时后他们见到的景象让人大吃一惊,三十多艘货轮整齐的排在一个小岛的避风处,琼斯甚至还认出了好几艘同一个运输公司的船只,他跟那几个船长临出发前还喝过酒,没想到都成了华国人的俘虏。附近还有三艘华军战舰——他们要将俘获的战舰一起押运回去。

    一名华军巡洋舰舰长咧着嘴看着手里汇总上来的物资清单,粮食和弹药各占一半,另外还有三十辆坦克、一百辆卡车、一百门火炮、三十架飞机和价值不菲的药品。美国人太大方了,这些物资大部分都能被华军使用,即使不配套的武器弹药,也可以卖给朝鲜,他们不介意使用美式装备。

    打扫完神户战场后,负责押送日军降兵的朝鲜士兵手里拿的就是崭新的美式装备,他们承担了一小部分作战任务和大部分二线任务,押送俘虏、看守机场和仓库、军营、港口等,保护运输线的安全。朝鲜军团的存在解放了大量华军精锐士兵,可以投入一线的战斗,总参谋部甚至请求朝鲜政府派出更多的士兵进入日本,而朝鲜总统刘在世和总司令金钟虢非常乐意派出军队前往——后勤由华国人负责的时候,出兵变得非常廉价。

    傅宜生恨不得将这些投降的小鬼子全部突突掉,看着眼前站成四排的松散队形,在朝鲜士兵看守下缓慢移动的小鬼子们,傅宜生的右手食指下意识的伸向扳机的位置。

    “快点!”看守降兵士兵的呵斥让傅宜生回过神来,磕磕绊绊的华语也不知道那些降兵能不能听懂。他的手指松开,回过头来被站在卡车上的李德林拉上去。大战中幸存的老兵不用继续呆在日本,他们接到的命令是返回本土,在新组建的集团军中担任基层军官。

    “真想不到,昨天还气势汹汹、杀人不眨眼的小鬼子,现在就变成一副任人宰割的熊样。德林,你说小鬼子是怎么想的?”卡车颠簸着离开战场,道路一侧是往军队运送物资的军卡,另一侧是数不清的日军降兵。白建生似乎对小鬼子的心理变化很感兴趣,笑着对广西老乡李德林问道,毕竟,能活着离开战场回到家乡,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喜悦的了。

    “贱呗!日本人都是这种德性,吃硬不吃软,只有把他们彻底打趴下才能让他们服气。你们看,现在他们不就服气了嘛!”

    “老傅,怎么不说话?”张本尧问道。

    傅宜生摇摇头没有回答,他想的是还没有报仇,就这么回国实在不甘心,死了那么多弟兄,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了?不过心里想的不能说出来,不能破坏好不容易才变轻松的气氛,他们都在努力避免想起那些阵亡的兄弟。

    “是不是想家里的小媳妇了?”阎百川笑嘻嘻的问道。

    “哪有什么媳妇,不过我们老家上赶着嫁给我的美女多得是,就等着我回家挑呢!”叫老傅,其实不过十九岁,阎百川等人也是差不多年龄。这些小伙子们正是年轻火热的时候,平日里最喜欢往医疗队凑乎,一个月也会去一次“洗头房”。女人是除了战争之外最主要的话题。

    傅宜生开了个头,众人都开始吹嘘起来,而且不会等另一个人说完。士兵受到追捧这种事情不算吹嘘,在如今的华夏社会,平民百姓要想升级,只有两条路,一是当兵,退役后享受大量优惠政策,做生意享受税收减免优惠,进入政府部门享受加分优惠,到企业应聘也会被优先录取,所以大头兵在家乡很受欢迎。

    第二条路就是读书,接受高等教育后进入社会,他们是最受欢迎的一批高级劳动力。对于平民来说,这条路也是最体面的一种选择,也许不会大富大贵,但衣着无忧没问题。

    当然要想提升更高的级别,那就需要超人一等、两等的智慧,需要足够的运气,需要别人的帮助,这些条件缺一不可。一百万人中能有几个?所以有自知之明的人,懂得知足常乐的人不会去争抢那几个名额,尤其是注定不会成功的机会,还不如享受眼下的生活!(以小白君中下等的智力,经常用上面的话安慰自己,千万不要强出头,因为脑子不够用。)

    嬉闹中没人注意到旁边运送物资的卡车变成了运送军人的卡车,衣着整齐、干净,面部白净,士气昂扬,枪械闪现着保养良好的色彩,作战背心上插满了弹夹和手雷,军靴上没有沾染一丝泥土。以前的补充兵就是这么一副打扮,然后被老兵教育一番,至于能不能从战场上活下来,就要看那些补充兵的运气了——幸运的是日本战场上华军死伤率不高,这对于新兵来说是最好的消息。

    不过这些不是补充兵,而是从本土前来的第十五集团军的一部分,日本战场上华军的轮换一直没有停止,在给后勤部门带来沉重负担的同时,也让华军中经历过实战的老兵越来越多。傅宜生等人回国后不会有太长的时间用于相亲,新组建的集团军需要大量的训练,这些基层军官的任务很重。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华军在日本战场上的顺利推进并不意味着结束,陆军的规模正在向三百万迅速靠拢,而且三百万也不是最终的数字。

    114号车长李飞没有傅宜生那么好的运气,他还要在日本战场上继续战斗,而且他也不愿意中途撤出战斗。到目前为止,他的豹式坦克还没有一个坦克的战绩,日本人的坦克就像缩头乌龟一样躲了起来。九州岛战场上爆发过一次坦克大战,不过那是人家空军的功劳,日军一个主力坦克师差点被空军歼灭,剩下的一点坦克被赶过去的豹式坦克瓜分。很遗憾,114号车没有那样的运气。

    将一块牛肉干放在嘴里含着,李飞耐心的等待着出击的命令。坦克发动机已经启动,变速箱等设备检查完毕,通话设备良好,油料和弹药充足。和附近几十辆豹式坦克一样,114号车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在它们的后面,还有数量不一的豹式突击炮、豹式150毫米自行火炮、豹式清障车,另外半履带式装甲车、装甲运兵车、卡车等不计其数。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李飞所在的坦克师要从神户出发,穿过敌军重兵防御的地段,抵达七十公里外的一个小城镇。而那里不是终点,最终的目标李飞也不清楚,总之不是一次轻松的战斗。

    和以往一样,空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总是先装甲部队一步,两百多架飞机将对前进路上的敌军展开轰炸,打乱敌军部署,为装甲部队清理道路。拥有优势空军的华军无比幸福,也许他们自己也感觉不到,他们的作战是多么的轻松,推进是多么的惬意。

    “出发!”终于传来连长的命令,等候多时的豹式坦克突然启动,履带推开地上的泥土,强劲的发动机怒吼着吸收高质量燃油,轻松地推动沉重的坦克。

    “十一点钟方向的灌木丛,高爆弹准备!”李飞通过喉部通话器下达指令,内部视野不佳,他习惯于露出头去观察敌情,事实上大部分坦克指挥官都会这么做,在日军火力被压制的战场上,这么做的危险并不大。

    “轰!”一枚高爆弹在几秒种后准确命中目标,灌木丛火星四溅,那里确实有一门火炮,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火炮,都会对豹式坦克造成威胁。日本人防范华军坦克的经验不少,但受制于装备性能,很难击伤击毁华军坦克,在反坦克火炮射程之外,豹式坦克就可以凭借坦克炮的性能将其摧毁。后来日军学会了隐藏反坦克炮的位置,灌木丛、废墟后、房屋内、工事里,并学会了巧妙地安防反坦克地雷,被华军坦克突入阵地后有无数的日军士兵甘愿发动自杀式攻击。

    尽管如此,对坦克威胁最大的仍旧是坦克,挡在114号车前面的日军步兵阵地很快失守,小鬼子在空军轰炸、火炮覆盖后损失惨重,工事残缺不堪,失去了许多重火力点。在华军坦克冲上阵地时,仅剩杀敌的勇气可以利用。

    一名掷弹兵狙击手将狙击步枪的瞄准镜套住了一名弯腰跑动的日军士兵,敌人怀里抱着炸药包,方向是一辆豹式坦克的侧后方。这个小鬼子狡猾得很,在弹坑和工事中弯着腰跳来跳去,动作敏捷、小心翼翼,让狙击手很难找到机会。

    不过机会还是到来,那名小鬼子从一个弹坑中探出头来,似乎是观察目标坦克的动向,就在他缩回头去的时候,一颗子弹从他的额头钻进去,并在后脑勺窜出,带走大片血迹和脑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八章 坦克大会战

    狙击手嘴角露出笑容,从藏身的地方爬起来快速前进,战友们已经进入敌军阵地,在工事里利用速射武器清扫敌人。

    华军单兵武器中,杀伤敌人效率最高的应该是狙击步枪,但杀伤敌人数量最大的肯定是mg42机枪。日军士兵最害怕听到的就是mg42机枪那撕裂亚麻布的声音,那种声音甚至比俯冲轰炸机俯冲时的轰鸣更可怕。

    此刻掷弹兵手里的机枪就在连续不断地开火,士兵们不用担心子弹的消耗得不到补充,后勤补给不是他们需要担心的问题。他们要做的是将敌人彻底消灭,不论用什么方式。几十名日军士兵似乎承受不了死亡降临的压力,从战壕里爬出来,挺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杀猪般嚎叫着冲出来。

    那些小鬼子军装破烂,身材瘦小,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在高大壮实的华军士兵面前对比明显,当然,华军士兵即使占有身体上的优势也很少有机会与敌人肉搏,能用炮弹解决问题的就不用子弹,能用子弹解决问题的就不用刺刀。所谓的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有战斗力的部队,不过是弹药奇缺条件下的无奈战术,每一个将领都喜欢用压倒性的火力欺负人。

    机枪手略微调整枪口,对准那些冲锋的日军紧扣扳机,弹链疯狂跳动,一枚枚弹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舞。声音像开启了电锯一般没有停顿,十秒种后冲锋的日军士兵就全部倒在了地上,杀伤速度惊人!

    坦克炮可以攻击的目标不多,大部分工作有豹式坦克上携带的机枪来完成,这让李飞很无奈。接连攻破三处日军步兵阵地后,114号车从营部领取了物资,补充一部分消耗的弹药和油料——其中大部分是机枪弹药,更换了机枪枪管。

    二十分钟后装甲部队继续前进,李飞所在的坦克连有一辆坦克被反坦克地雷击伤,需要修理后才能赶上来,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损伤,战斗力保持的相当完整。

    钢铁海洋的推进无法阻挡,这不是单凭血肉之躯就可以抗衡的,日军似乎也明白这一点,终于将宝贝一般的装甲部队放了出来。

    九州之战日军损失了第一坦克师,那是二百五十多辆坦克,占到日本拥有坦克数量的一半。之后的战斗中又零零散散的损失了三十多辆,战前储备的坦克只剩下二百辆左右。由于缺乏原材料,坦克制造厂在开战后只向军方提供了五十五辆坦克。美国人这段时间的支援只有四十五辆坦克运抵日本,综合之下,日本人还有三百辆左右的坦克可以作战,全部装备了第二坦克师。

    一支数量庞大的日军坦克集群出现在了京都以西,根据第一坦克师提供的经验,第二坦克师利用夜晚集结,并在凌晨时分出动。当华军侦察机发现这支部队的时候,距离华军装甲部队前锋只有一万五千多米的距离,日本战场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坦克会战即将开始。

    “这里,还有这里都出现了日军坦克的踪迹。空军侦察提供的情报表明,至少有一百辆日军坦克,型号不清。各车立刻检查弹药,多带一点穿甲弹,团部运送的补给物资都在连部的卡车上。弟兄们,这恐怕是日本人所有的坦克了,以后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千万不要手软!”召集车长们召开临时作战会议后,第三装甲军某坦克连连长收起弹药箱上的作战地图,阴森森的看着众人,映入眼帘的,是同样杀气腾腾、红透的双眼。连长满意的点点头,看来手软是不可能的,问题是谁的运气和技术更好,能歼灭更多的日本坦克。

    时间很紧张,坦克连休整的临时营地忙碌异常,所有人都在进行战前准备,就连几辆重骑兵装甲车和豹式突击炮也在准备着——它们的火力同样能给日本坦克造成致命伤害,但豹式坦克不会给那些装甲车和突击炮留下肥肉。

    当李飞开完作战会议回来,114号车车组已经完成了弹药补给,高爆弹和穿甲弹以一比五的比例储备。接过一块牛肉干,李飞放进嘴里快速咀嚼,几分钟后吃饱喝足的114接到了出击的命令。

    令人喜忧参半的是,双方在靠近的时候天空突然阴沉下来,夏季的日本列岛雨水丰沛,降雨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在这个时候降雨,意味着顶在最前面的第三装甲军失去了空中支援,只能凭借地面部队自己解决问题。

    “好机会啊!”下雨并不完全是坏事,起码第三装甲军司令官何广厦就很喜欢这种天气,尤其是这个时候。他还担心对面的日本坦克全部被空军包圆呢,面对那么一大块肥肉,难保空军不动心,这下好了,不论是轰炸机还是战斗机,都被雨水堵在了机场里。

    他乘坐的吉普车出现在装甲部队行军的末尾,并以很快的速度超越一些在泥地里前进的坦克和装甲车,履带泛起的泥土摔在吉普车上,连带着让何广厦也狼狈不堪。没有顶棚的吉普车迫使他和一名司机、两名护卫顶着雨水,浑身湿透。在颠簸中前进的他们根本没有把这些泥水当回事,对于何广厦来说,尽快赶到一线战场是最重要的。

    不幸的是何广厦的希望破灭了,心情急迫的他要求从一条小路插过去,乘坐的吉普车在涉水过河时发动机熄火,而且河水上涨的速度很快,四人不得不带着无线电通信设备离开河床。问题是娇贵的通信设备被雨水淋湿,失去了对外联系的工具,何广厦悲剧了。

    作为一支装甲部队的指挥官,在一片荒郊野地里迷路,没有交通工具,没有通信工具,徒步赶到目的地的话还需要几个小时。而这是战斗爆发的关键时间,急的跳脚的何广厦没有办法,只能带着三名士兵徒步前往,好在第三装甲军的指挥系统完整,后方指挥部有副军长和参谋长坐镇,问题不大。何广厦给三名士兵下达了封口令,这种丢人的事一定不能传出去——一名军长为了近距离观摩坦克会战而迷路,抵达战场时战斗已经结束!

    这片地域河流众多,大部分都是坦克和装甲车可以涉水通过的小河,几条大河上的主要桥梁也被华军控制在手中。虽然雨季到来后河水暴涨,但对于坦克来说问题不大——狭小的岛屿国家,没有大陆国家那样宽阔的河流,反映到人的身上就是性格狭隘。

    雨水绵软,但视线还是受到了影响,通过望远镜映入李飞眼帘的是雾蒙蒙的一片,前方三百米外就看不清东西,这对于射程占优的豹式坦克来说不是好事,无法远程击毁日军坦克,就给了敌人近身格斗的机会。

    一辆轻骑兵装甲侦察车从几百米外的小树林里钻出来,速度很快,抵达连长所在的110号坦克前停下。坦克的轰鸣声压制了侦察兵的汇报声,不过很快连长就满足了众人的好奇心,喉部通话器传来了连长的命令。

    “敌人坦克部队主力就在小树林的另一侧,大约八百米左右,树林中间有一条小河,可以涉水通过。装甲兵,前进!”连长的声音低沉而平稳,让有些激动的车长们恢复平静,不过这是杀戮开始之前的平静。

    小树林林木稀疏,但没有坦克兵喜欢在树林里作战,他们从右侧绕过去,三千多米外的树林左侧是另一支华军装甲部队,无须担心后路被断。

    两军几乎同时抵达中央那条小河,相隔三百多米李飞才看到了一辆日军坦克的身影,视线有些模糊,应该是一辆日军08式坦克,但好像又有些不同。确实有不同的地方,这是美国坦克制造厂仿制的“法师”中型坦克,以日本08式坦克底盘,安装了更加强劲的发动机,更厚实的装甲和更大口径的坦克炮,几乎就是一种全新的坦克——大部分技术来自于军事研究委员会的研究成果。

    “停车,填装穿甲弹!”

    “穿甲弹填装完毕!”

    “开炮!”

    豹式坦克轻微震动,75毫米长身管坦克炮将一枚穿甲弹推出炮膛,第一枚炮弹就准确命中那辆日军法师坦克。最新式的美国货没能挡住穿甲弹的穿透,它的正面装甲被击中,这里已经是整个坦克装甲最强的地方,但在豹式坦克的长身管坦克炮面前还是不堪一击。114号车首开纪录,拉开了这场坦克会战的序幕。(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九章 势不可挡

    击毁第一辆日军坦克没有什么好得意的,不抓紧时间的话很快就会被其他车组追上,通过潜望镜里观察,李飞已经发现有另外三辆日军坦克被击毁,而114号车的第二枚穿甲弹刚刚填装完毕。

    “嗖!”一枚炮弹从114号坦克附近破空而过,双方距离仅300米左右,不论是法师坦克还是08式坦克,都在坦克炮的射程以内。

    “轰!”114号车第二个战绩很快到来,正面硬钢是豹式坦克最喜欢的作战方式,日本人的坦克正面装甲抵挡不了豹式坦克的穿透,就连炮塔正面装甲都不行。脆弱的基础工业造就了脆弱的装甲钢,制造工艺和钢板质量上的缺陷让日军坦克不堪一击。而敌人的炮弹却对豹式坦克正面装甲威胁不大,如果日军不改变作战方式,他们的三百辆坦克都得变成钢铁残渣。

    日本装甲部队指挥官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坦克之间通信不畅,指挥系统落后导致指挥官的命令不容易传达到每一辆作战坦克。他们傻大粗的通信设备还没有完成小型化,喉部通话器那样高大上的东西,就连总部位于纽约的军事研究委员会都没有完成研制。李飞看不到的是在日军后方某处高地上有通信兵挥舞着信号旗,在战场上有通信兵冒着炮火向作战坦克传达命令,有了坦克,并不意味着日本人能与华军媲美。

    当日军坦克终于按照指挥部署调整阵型时,114号坦克已经取得了第六个战果,用了七发炮弹,完全超出了平时训练的最好水平。训练预设战场比现在的环境困难得多,此时双方距离从三百米逐渐拉近,虽然视线受阻,但地形平坦,敌军坦克密集,实在是最理想的靶场。

    “倒车,倒车,放日本人过河!”通话器里传来连长的命令,114号车释放炮膛里的穿甲弹,将一辆转身的法师型坦克击毁,然后启动倒车。李飞所在的第一坦克师前锋坦克都在倒车,很快,就看到日本人的坦克渡过小何,从右侧包抄过来——他们放弃了森林和正面阵地,选择从侧面攻击,应该是想攻击豹式坦克的侧面装甲。

    “自由攻击!”接到命令的114号车冲入日军坦克之中,华军第一坦克师和日军一百七十多辆坦克搅在一起。雨水和薄雾导致双方交战的时候距离太近,其他战术很难实施,不如利用装备优势和敌军搅在一起,而且数量上华军也不落下风。

    正确的说华军坦克数量要比日军多许多,正面的第一坦克师拥有二百五十辆坦克,从小树林左侧插入的第二坦克师拥有二百二十辆坦克,两者包抄日军三百辆落后坦克,可以说此战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悬念。

    “三点钟方向,敌军坦克一辆!”战场太混乱,李飞拼命的寻找敌人的踪迹,坦克炮塔也在随着命令旋转,并将一辆又一辆的日军坦克击毁。日军坦克拼命向华军坦克靠拢,他们知道自己的坦克炮威力不大,所以试图用拉近距离的方式增加坦克炮的穿透力。114号坦克右侧的日军08式坦克成功靠近了他的右侧,它利用华军坦克被其他坦克吸引注意力的机会偷偷靠近,114号车相对薄弱的侧面装甲暴漏在敌人的坦克炮下,而且双方距离只有六十多米,根本就是坦克拼刺刀的距离。

    “轰!”还是日军坦克首先开炮,李飞等人感觉一阵剧烈的震动,身体就像雨中的麻雀一样翻腾,先是内脏要被甩出来一样,然后是疼痛感,全身上下的神经都在传递着疼痛。不过感到疼痛是好事,说明自己还活着,李飞强忍着睁开眼,试图让自己恢复知觉,坦克内部一片混乱,不好还好,没有被穿透,内部也没有起火。

    李飞需要感谢08式坦克的坦克炮口径不大,感谢日军穿甲弹的性能一般,感谢豹式坦克优秀的装甲钢,事实上他在战后的总结中将能感谢的人和物都描述了一遍。不过现在不是考虑太多的时候,必须让其他成员恢复战斗力,他知道那辆日军坦克不会放弃再补上一炮。

    “轰!”114号车幸运的没有挨上第二炮,112号车帮自己解了围,将那辆倒霉的日军08式坦克干掉。

    在短兵相接的正面战场上,华军坦克和日军坦克的兵力相差不大,不过随着大量日军坦克被击毁,华军坦克不断向日军内穿插,华军的数量优势越来越明显。几辆豹式坦克同时看上一辆日军坦克的情况并不罕见,112号车或许注意到了114号车的危险,或许是114号车的运气,总之114号车组欠112号一个人情。

    车组乘员都受了伤,但问题都不大,震动造成的伤害战斗结束后才会浮现,现在没有精力顾及那么多。对坦克进行了简单检查,内部损伤不大,还可以继续作战,最关键的发动机、坦克炮和观秒设备都没有受损,不幸中的大幸,这可以让114号车继续战斗。

    从外面看就没那么完美了,114号车侧面履带挡板脱落,悬挂在后部的杂物箱无影无踪,烟雾发射器也被击毁,装甲板上露出一个触目惊心的黑色坑洞,只差一点就被击穿。

    混战中出现损伤无法避免,李飞只希望不要耽误自己获取战果。几分钟后114号车再次启动,吸取教训的他们努力将正面对准敌人,经验和教训使他们没有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被敌人击中侧面或后方部位。

    而在森林北边,第三装甲军第二坦克师在四十多辆日军坦克的狙击下强渡小河,击毁二十五辆日军坦克,并向日军侧后强势推进。与树林南侧的战斗不同,这里的日军且战且退,一路再次丢下二十多辆坦克残骸。

    华军第二坦克师的钢铁洪流似乎无法阻挡,宽阔的战场上呈现华军两个坦克师将日军合围的态势。不过就在第二坦克师顺风顺水的时候,一片反坦克雷区出现在他们面前,接连有五辆豹式坦克陷在雷区内,迫使第二坦克师停止前进。

    会战进行到现在,日军的战术已经非常清晰,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坦克性能、数量上都处于绝对下风,于是绞尽脑汁的布置战术,并聪明的利用了天气、地形等因素。先是利用黑夜调集兵力、布置阵地,之后利用地形因素,将华军坦克部队阻挡在树林和河流之外,迫使华军分兵。战斗开始后的降雨也意外的帮助了日本人,华军果然按照自己的设想,一部分从南侧进攻,另一部分从北侧进攻。北侧的华军坦克日军利用反坦克地雷区延迟其进军速度,并在南侧与华军坦克展开对攻,以对大限度的抵消华军的数量和性能优势。

    日军的计划从一定程度上看很成功,如果双方坦克数量和性能相差不大的话,华军将面临一场惨败。可惜华军用自己的优势粗暴的化解了日军巧妙的战术,也就是俗称的“一力降十会”。南侧日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坦克,这一下让日军彻底清醒——无论用什么样的战术都无法让自己取胜。

    北侧阻拦华军第二坦克师的计划也在短时间内瓦解,五辆造型怪异的豹式清障车出现在雷区前面,十分钟内清障车就在工兵的协助下完成零件组装。它们首先向对面发射火箭弹,然后在对面日军惊讶的目光中,火箭弹落在无人处,没有爆炸,奇怪的是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