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情况与猎杀野猪时何其相似,他松手扔掉枪械,右手拔出一把亮晃晃的砍刀——这种被命名为“高山弯刀”的砍刀非常受山地部队士兵喜爱,硕大的刀身、沉重的刀背、弯曲的刀刃。其实就是华夏军工部门仿制的**********,只是尼泊尔人手里的原品没有出名,高山族人手里的高山弯刀却因为战争闻名天下。
和廓尔喀人同样的勇猛,手里是同样的砍刀,这名战士身子一歪,闪过刺刀,右手用力挥舞,只见那名日本士兵的头颅飞起,高山刀完美的传导出这名战士的力量,并通过锋利的刀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高山族部队攻占此处后进行休整,炮兵开始在这里设置观察哨,在托畜的协助下他们将沉重的火炮拖曳上来,居高临下的对敌人阵地开火。第五集团军的步兵则开始向地形不那么崎岖的阵地进攻,赛德克师接连作战了三天多的时间,急需休整。而拥有更多重火力的华军步兵也在这片山地地域中证明了自己,即使许多重火力在这里发挥不便,他们也用更凶猛的攻击将数十万日军包围。(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九章 变幻的身份
相比之下,菲律宾军团的任务要轻松得多,第四十一军在鹿儿岛港登陆,第四十二军在下关登陆。这支部队战斗力低的吓人,总参原本安排他们负责看守运输线、机场等军事重地的任务,没想到几次运输线和仓库等被日军散兵袭击,这些菲律宾军团士兵损失惨重,即使拥有更强的火力和更多的士兵,在日军士兵的决死突击下竟然干脆利落的逃跑。
低劣的表现让菲律宾军团的华人军官恼怒不已,毙逃兵和制定更严苛的规则都无法阻止菲律宾军团的溃败。比如有一条规定是——菲律宾军团士兵如果临战逃脱或者不听从命令,就会被毙,其家族中的成年男子也要被毙。但这些都毫无作用,这些人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天生的软蛋,听到声就下意识的转身逃跑。
无奈之下总参只能将其调离,用朝鲜军团和琉球师的士兵取而代之,总不能让精锐的华军士兵呆在后方浪费兵力——这场战争的目的之一本来就是锻炼华军士兵的战斗力。
“让他们滚蛋,不要继续呆在日本浪费我们宝贵的后勤物资!”这里吕梁得知此事后下定的结论,接下来峰回路转,就在第四十一军第五步兵团后撤时,遭遇了一个普通的日本村庄。这里面没有日本士兵,甚至没有成年男子,但第五步兵团过境后这个村庄变成鬼蜮,一只活物都看不到。
屠杀事件上报后歪心眼的吕梁又从中发现了菲律宾军团的用处,他们战斗力低劣,干起屠杀同种族的人类却毫无负担。日本列岛上传遍了天皇下达的“亿兆玉碎”命令,每一个村庄都宣誓效忠天皇,许多村庄和城镇的男子向华军士兵发动偷袭,袭击运输车队,尽管那些男子都是十五岁一下和四十五岁以上的老幼——仍旧给华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凡是抱有敌意的日本人都是敌人,只有死掉的日本人才是好的日本人”吕梁总统的许多语录在军队中流传,其中大部分和日本有关,许多人都以为是甲午战争和后续战争造成了总统大人对日本的痛恨,没有人知道后世日本给华夏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养了十年的物狗,突然反咬一口,还撕掉许多血肉,一副不咬死主人不罢休的架势。之后这条狗却不承认咬过人,它低着头,气势汹汹的想要继续咬人。后世的兔国不争气,这一个时空却可以好好教训一下这条咬人的恶犬!
两个军近六万菲律宾士兵得到了新的命令,兴高采烈的他们扛着旋转后拉式、腰间别着刺刀和袋,头戴帆布护耳军帽,骑着自行车,一个连里有一挺马克沁重机,以团为单位大范围分散在被华军占领的后方。得到上级指示的“不合作村落和城镇”位置后就恶狠狠的扑过去。
一个拥有以前多口人的小城镇里,负责观察的十二岁男孩宇智波流水突然看到小镇外的山坡上,那颗信号树被推到。他慌忙跑到身边的樱花树旁,用力敲响了挂在上面的破锣,一阵急促的刺耳响声后,街道上充满了慌张的人群,他们大部分是老幼妇孺,在几名后备士兵的协助下带着大包小包往小镇外逃命。
父亲成为后备兵在前线服役,哥哥早已在大海战中丧命,甚至家族中的男人也不多见,剩下的都是年幼的孩童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十二岁的宇智波流水竟然是家族中的顶梁柱!那些可恶贪婪、恶魔一般的黝黑华人士兵(菲律宾士兵)见人就杀、见财物就抢、见女人就上,毫不顾忌女人的年龄和姿色。他们的恶名已经传遍了九州岛,所以在散落日军士兵的帮助下,大部分村落和城镇都建立起了军事防护组织——其实就是几名童子军在五十多岁老头的指挥下事先预警,然后组织逃跑罢了。
菲律宾士兵经过多次清缴围猎,终于学会了利用一些简单的战术,出现在小城镇正前方的不过是他们的一部分,另外在小城镇其他方向也有为数不少的菲律宾士兵。他们就像饿狼一般靠近了日本平民,嘴角能看到因为贪婪而流出的口水,四百多米外就有菲律宾士兵开,恐吓和驱赶的意味更强一些。
“哥,哥,到处都是华人兵,出不去啦!”一个十一岁左右的男孩从前方急匆匆的跑到宇智波流水面前,其实不用通报,他已经看到往外跑的人群又拥挤着跑回来。
“流水,过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朝流水挥手:“带着女人和孩子躲进村子中央的神社里,不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出来!”
说话的是宇智波家族的族长,流水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孩童,战争使家庭失去了顶梁柱,也让这些半大孩子迅速成长起来。族长以前就对自己说过,一旦不妙,就躲进神社,大人挡住敌人。宇智波流水知道去挡住敌人的大人肯定跟活不下去,不过惹怒了那些华人士兵,就算躲在神社里的老人妇孺也活不下去的!
就在这上千口人拥挤着进入神社的那一刻,外面传来了几声响,然后是非常密集的声,流水甚至能听到菲律宾士兵那夹杂着兴奋的嚎叫。神社里惊呼声连成一片,紧接着是幼童和女人的哭喊,对这种场面流水无能无力。
几分钟后,声消失,这意味着原本就软弱无力的抵抗彻底结束,那些族中的大人活不了了!之后出现在神社前面的菲律宾士兵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刺刀上挂着族长的头颅。
哗哗哗,菲律宾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将神社彻底包围,几挺重机被安置在四周,一辆吉普车从外面开进来,停在包围圈正面。菲律宾士兵恭敬的向吉普车上的华人军官弯腰致敬,脸上纯洁的像神社里的幼童,一点都看不出烧杀抢掠的吝色。
华人军官戴着墨镜,也不下车,朝旁边挥挥手,一名身材和那些瘦弱的日本人不同的男子笑容满面的走出来,低头哈腰一阵后面朝神社脸色一变,大声用日语喊道:“里面的人听着,反抗华夏统治的只有死路一条,不论是老人还是女人。只要交出日本士兵伤员或者藏身地点的信息,就对你们网开一面!”
喊话持续了十分钟,这名日本翻译官口干舌燥,也不敢回头要点水喝。他原本是一名小商人,对于信奉天皇那一套嗤之以鼻,他信奉的利益,只要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就是自己的亲娘。所以华人占领他的家乡后他立刻成为华人忠实的仆人,事实上华军目前拥有的日本部下大部分由当地的商人组成。
日本平民比原时空的华夏平民有骨气的多,比如说战斗进行到现在的阶段也没有多少日本俘虏和主动投降的日奸——那些日本商人不算。比如说每一次清缴**村村镇都找不到主动透露日军袭击者的村民,某作者更愿意相信历史就像姜某电影中的描述,而不是某八某一电影制片厂高大全式的修改。
“大人,没有回话,您看?”翻译官战战兢兢的回过头看着坐在吉普车上的华人军官,舌头舔了一下干枯的嘴唇,猥琐的模样让华人军官一阵恶心。
这是他最不愿意接手的差事,虽然上面让菲律宾军团代替华人士兵干这些阴暗的事,但菲律宾军团必须有华人军官掌管。无可奈何下这名华人军官成了和那些菲律宾士兵一样的刽子手。
正要下达开命令,突然发现神社里走出来一个十几岁的孩童,他呼吸急促、因为紧张脸颊通红,脚步放的很慢,想来是害怕被开打死——那些恶魔一般的敌人绝对干得出来。
流水想说些什么,他想让敌人知道自己是要投降的,是要供出一处日军散兵集结点的,但是他太害怕了,嘴巴像是粘住了一样,什么都说不出来,只是机械一般的迈动双腿。
“哗啦”一阵拉动栓的声响,让流水吓得坐在地上,然后四周传来菲律宾士兵的嘲笑声。
“我,我们,我们投降。我知道,那个。”宇智波流水终于艰难的开口,他知道神社里上千口子人的性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或者说掌握在自己能不能劝说敌人不要开。想到这里,流水的嘴皮子似乎利落了许多。
“那个什么,慢点说,不用着急。”似乎是想起了自己家中的弟弟,这名华人军官走向吉普车,蹲下来笑着对流水说道。
“我叫孙传芳,你叫什么名字?”
“宇智波流水。”回答的孩童想不到,在三十多年后他会成为日本首相,臣服华夏的心思从这一刻萌生,也许他的骨子里就是一个和平主义者,现在主动站出来也是不想让自己的族人死难。至于效忠天皇,那些东西自己的父亲和哥哥已经奉献出生命,而自己,需要做出些别的打算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章 目标——天皇
没有了成年男子,幼稚的宇智波流水可以自己做出决定,这个决定挽救了上千口族人的性命。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地区还在杀戮和哭喊中沉沦,菲律宾士兵在这里释放出内心的黑暗面,成为华军手里的屠刀,替华军承担屠杀的罪名。
华军屠杀的数量远远大于菲律宾军团,在装甲部队多次切割之后,接下来的战斗就与屠杀差不了多少。缺少弹药和粮食的日军龟缩在原地坚持抵抗,但勇气和精神力量很难对抗钢铁和子弹,步兵跟随在坦克后面冲上日军阵地后剩下的,也只有屠杀。
熊本南部的三十万士兵在一个星期内消亡殆尽,只有一万余人成为俘虏,其余全部被击毙。战斗非常沉闷,让第十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的士兵疲惫不堪,那种精神上的劳累更能让人崩溃。好在总参的目的不是让自己的士兵崩溃,他们有足够的兵力进行轮换,所以在第四天,从华夏本土出发的运输船队就将第八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运送上岸。
高强度的火力密度意味着极高的弹药消耗,这种程度的消耗加重了后勤的负担,在九州岛已经被占领的地区,许多港口被利用起来,在工程兵的劳作下成为一个个适合运输船靠岸卸载物资的基地。第八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那庞大的军人数量,需要很大规模的运输船只,但前往九州岛和下关方向的物资运输船同样不能少。这导致了轮换效率的降低,当第十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的士兵被轮换、离开战场时,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死亡的麻木,让刚刚登陆、干净整洁的华军士兵不敢直视。
宫崎方向的战斗同样艰苦,几个山地师的损失比较大,好在这里的战斗也基本结束。前来轮换的是第五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当然,这里的战斗不会马上结束,当华军推进到日向-西乡一线时,后方还有几万名日军散兵躲藏在村庄或者丛林里。
第一阶段的战斗收获巨大,熊本和宫崎方向共歼灭日军超过七十五万人,其中常备军超过二十五万人。这种数字的战役甚至引起了西方的注意,数量庞大的军事观察团分布在华军和日军之中,他们一方面震惊于日本人疯狂的动员能力,一方面将注意力集中在装备和战术先进的华军上面。在他们看来,华军与世界先进陆军的差距越来越大,即使德国陆军军官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军队能战胜华军——起码从火力上、各军种联合作战上就有很大的差距。华军似乎也不介意西方各国近距离观察自己的战斗模式,除了德国军官外,奥匈军官、保加利亚军官,甚至是一些协约国军官都被允许进入华军之中近距离观察。
除了歼灭日军的数量,总参认为收获更大的是五十多万战斗经验丰富的陆军精锐,那些回国轮换的华军士兵将成为华军战无不胜的基础,小鬼子那相对薄弱的装备是锻炼战斗力最好的平台。
当然战斗不会就此结束,练兵的过程还在持续。更多的华军士兵被送上日本列岛,在熊本方向,华军继续按照装甲部队切割包围、步兵跟进歼灭的模式狂飙突进,几十万的日军再次进入华军的包围圈。在宫崎方向,华军进入大分县境内,目的是歼灭九州岛东部的十五万常备军和九十六万后备军。
在次要战场的本州岛下关方向,华军遇到的抵抗更加激烈,日军无法抵挡装甲部队的穿插,却可以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和防御工事坚决抵抗。在完全失去弹药和粮食之前,华军只能顶着伤亡的代价进攻。在攻占广岛并歼灭五十五万日军之后,华军不得不停下前进的脚步,进行一个阶段的休整,等待轮换兵和补给的到来。
有意思的是在广岛战役中出现了第一支成建制投降的日军部队,虽然只是一个大队的士兵,但足以让华军高层感到兴奋。如果可能,华军也不希望和日军死拼到底,练兵是一回事,死伤太大又是另一回事。而且欧战局势变幻无穷,华国也需要早作打算,大洋对岸的美国厉兵秣马,大力扩充军备,华国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日本列岛之上。第一阶段的作战,九州方向和下关方向已经为华军提供了一百万左右的精锐士兵,这个数字是计划中的一半。却同时有四万人左右的伤亡,虽然其中大部分是朝鲜军团等外部军队。
这让吕梁觉得需要加快对日作战的脚步,练兵场如果变成泥潭就得不偿失了。从整体上看,日军只是损失了一小部分军队,常备军至少还有一百四十万左右,其中九州岛上有五十余万。后备军还有九百多万,啧啧,差不多是日本全部成年男子的数量,“玉碎”真不是说说的,就算是九百万头猪,也得让华军杀得手软。
而且和欧洲战场不同,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消灭几十万人,其中被俘虏的就有三分之二以上。而在东方战场,华军歼灭四十万日军,很可能就是实实在在的干掉这么多人。
或许日本高层会首先承受不住如此大的伤亡,向华军服软,但吕梁不知道需要干掉多少人才能等到那一天。所以,新的命令从总统府传达到总参谋部,正路不通就走小路。日本人坚决抵抗的信念强硬,原因就是为天皇效忠的军国主义思想,这种近似信仰的东西让日本士兵和平民向往着死亡。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清除日本人信念中供奉的牌位,也就是日本天皇和日本皇室,这是打破日本军国主义的关键。
同样是杀戮,华军士兵就没有那么多人性上的负担,对于特种大队来说,这种负担就像是个玩笑。如果没杀一个人就要痛苦半个月,干脆不要当兵了,这样的心理素质只适合成为二椅子。(有没有发现作者君极端讨厌二椅子?)
用杀人如麻、杀人不眨眼来形容姜茂盛、宋浩等特种兵再恰当不过,虽然从表明上看他们就是憨厚而又普通的士兵。离开九州岛后他们二人与特种大队汇合,针对性的训练了一个星期后从鹿儿岛港乘船离开,并在海上登上白起号航空母舰。
航母作战简报室内,特种大队指挥官面容严肃的看向队员们,他双手负立,准备介绍此次作战任务。只能容纳三十人的简报室挤进来七十五名特战队员——这几乎是总参直属特战队一半的作战力量。
“我们的任务——干掉日本大正天皇!”指挥官的话简单明了,一开始就直入主题,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落入简报室,虽然队员们没有出声,但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内心的激动。
十几张照片被参谋贴在指挥官后面的黑板上,中间是一副空中拍摄的模糊地图,两侧还有大正天皇等皇族成员、大迫尚敏等军方高层、日本政府主要领导人的头像。
“海军的航空兵兄弟们将为我们这次任务提供帮助,或者说特战大队与海军一起完成此次任务。根据调查局的情报,和空中侦察汇总分析后,可以认定,日本天皇和皇室成员、军方高层、政府高层都躲在这个建筑群内。”
指挥官指着一张照片,可以看出那是从建筑几百米外的大树后面偷偷拍摄的,所以并不清晰,只能看到建筑的大概轮廓。
“浦和市区以东大约十一公里左右的一个不知名山坡上,这里被改造成为日军战时指挥部。情报表明,上一次东京大轰炸后,日本人就在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天皇御所、军部大楼、政府大楼都只是空壳子。这个不知名山坡地下已经被掏空,皇室成员和日本高层都躲在这里面,主要目的是躲避我军的空中袭击。而且这个工事具备完善的防火、放炸设施,厚重的钢筋水泥和山石工事足以抵挡我们任何炸弹的攻击,而且这里也有大量防空火炮,机场上驻扎着两百多架战斗机。”
“一旦空军突袭这里,就算消灭那些战斗机和防空火力,也很难用炸弹威胁到山坡内部的空间,当然也不排除日本高层趁机逃走的可能,因此单靠空中轰炸很难奏效。而在这里周围几公里范围内驻扎着两个常备师团的兵力,在二十多公里外还驻扎着一个军的后备军,除非是大规模地面进攻,否则很难从地面渗透进去。”
“我们得感谢那些调查局的情报人员,因为有他们提供的准确情报,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这个至关重要的情报就是,当那里遭受大规模空中袭击的时候,日本高层就会从地下通道中转移,在三公里外的出口抵达地面,然后乘坐汽车迅速离开,并抵达二十公里外的后备军军营。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在他们的车队转移的那段时间才有机会展开攻击。”(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国毁灭
宋浩举起手来,问道:“既然知道他们会转移,为什么不让空军在他们转移的道路上进行轰炸?”他的疑问具有普遍性,许多队员都有同样的疑惑。
“空军的一百架b25轰炸机从鹿儿岛起飞轰炸这里,由75架p51战斗机护航。海航的两艘航母白起号和霍去病号上起飞50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由32架海盗式战斗机护航。首先由战斗机消灭日军战斗机,要注意,那是近两百架战斗机,即使只是双翼战斗机,也会给我们的战斗机带来不小的负担。中型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要冒着地面炮火进行轰炸,估计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这种情况下空军和海航很难拿出更多的力量轰炸那支车队,而且空中轰炸很可能留下活口,混乱之下又没有日本高层逃离这谁也不知道。”
宋浩没有继续询问,心思细腻的他能感觉到异样,采用特战队进攻而不是空中轰炸的理由也许包括指挥官解释的那些,但更多的牵扯到高层之见的争斗。谁都希望获得干掉日本天皇的莫大殊荣,这个功劳太大,不可能由空军和海航独有。空军方面希望自己干,海航也想参与进来,二者存在竞争关系,谁也不肯让步,于是总参拿出特种大队,这下好了,空军和海航变成了配合,执行者变成了没有多少厉害关系的特种作战大队。
特战大队干掉天皇之后不可能将部队番号和士兵姓名公开,也就只能在内部奖励,对外还是重点宣传空军和海航的功劳。这么一弄三方都表示满意,于是三方派出参谋军官,高层派出总参协调指挥,作战计划很快被制定出来。
指挥官见没有了疑问,于是继续说道:“渗透方式,七十五名队员分成五队,每队十五人,组成一个作战小队。首先我们搭乘运输机在浦和以东空降,第一、第二小队在2号公路设伏,第三、第四和第五小队在1号公路设伏,这两条道路是他们离开的必经之路,但我们无法确定他们会走哪一条。伏击结束后步行前往东部海岸的大野,在那里将有两艘潜艇等待你们离开。不得不告诉大家,空降和伏击都不是问题,关键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无比保证全歼日本车队乘员,也就是全部的日本高层,二是步行前往海岸地区,这段距离超过一百公里,途中无法预测会有什么样的危险,可能性最大的是日军的堵截。”
指挥官的意思很明显,如何离开才是考验特种兵的难题,他们可以想象在逃离的过程中会遭遇什么样的麻烦。在这个核心区域有超过一百万日军士兵,不管是常备军还是后备士兵,人数上的优势足以淹没只有几十人的特种部队。
指挥官详细介绍完作战任务后转身离开,接下来就是战斗准备了,不过在座的特种兵们沉默着没有动静,几分钟后最活跃的宋浩笑着说了句:“百万军中取敌人首级,嘿嘿,想想就觉着刺激!”
这句话彻底打消了队员心中一点点疑虑,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战斗的欲-望,干掉日本天皇和高层,然后在上百万日本士兵的追杀中逃离,这种事情不是什么时候都能遇到的,甚至是许多特战队员经常在脑海中幻想的,如今终于变成了现实。
两艘航母和十几艘战舰组成的舰队逐渐靠近了日本海岸,就在战斗机和轰炸机启动发动机时,轰鸣声传进了特战队员所在的舱室。此刻他们正在擦拭枪械,或者一遍一遍的上厕所,干掉日本天皇的任务让他们肾上腺素不断分泌。
也许唯一不紧张的就是死神狙击手姜茂盛了,对于他来说这就是一次正常的作战任务,和以往上百次战斗没有什么不同。日本天皇也是人,一颗子弹就能带走他的性命。几分钟后他拉起第五次上厕所返回的宋浩,队员们鱼贯而出,走向停靠在航母甲板上的ju52运输机,几十公斤的装备让他们的脚步沉重,其中大部分是弹药。这次战斗任务一开始需要悄无声息,但后半段需要进行高强度的战斗,所以充足的弹药是关键。
“呜呜呜!”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在浦和附近的机场上响起,驻扎在这个日本核心地域的几百架战斗机从四个机场升空。相对成熟的防空警报机制可以给战斗机比较充足的准备时间,在几百公里外就有日军的防空观察哨,将华军飞机出现的消息尽快汇报给后方——这是华军多次远程战略轰炸之后日军总结的经验。
这并不是第一次遭遇华军轰炸机,华军的b17四发重型轰炸机曾多次光顾东京湾附近,日军战斗机也多次和护航的p51战斗机对抗。只是之前那些轰炸机在高空投弹,日军的双翼战斗机对其无可奈何,还得忍受俯冲下来的p51的骚扰。
这一次不同,前来轰炸的飞机高度较低,护航的p51也没有一击即退,反而与己方双翼战斗机纠缠起来。同一时刻海面上出现的海盗式战斗机和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也迎来了阻挡的日军战斗机,空中的战斗第一时间就进入白热化。尽管飞机性能差距巨大,日军飞行员还是冲了上去,后面就是天皇御所,再也没有后退余地。
“去死,都给我去死!”站在大正天皇房间外的大迫尚敏等高层面面相觑,然后脸上露出了然的神情,默默站在房间外等待天皇陛下发泄怒火。
这里是天皇临时御所,其实就是地下工事中的一个狭小的房间,昏暗、潮湿、拥挤,无法与地面上豪华舒适的御所相比。唯一的好处就是安全,军方高层和政府高层都能忍受这些糟糕的环境,比起性命来说,他们更害怕华军无处不在的飞机和炸弹。
只是大正天皇不能忍受这种环境,虽然他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相对来说已经是最好的。不能走出地下工事,又不能让环境变得更好,于是天皇陛下开始拿下人发泄怒火,在这里近一个月来,已经有十多名下人被虐杀。
“天皇陛下的脑病越来越严重了,这实在不是兴国之兆。”大迫尚敏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让身旁的闲院宫载仁亲王眼前一亮。大正天皇说白了就是有精神疾病,登基后他的病症越来越严重,现在在这种环境下,他的意识都变得模糊起来,每天只知道发怒和虐杀下人。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现在最关键的是摸清华军的动向,我们不知道华军的飞机又没有能力威胁到这处地下工事。是不是启动‘撤离计划’?”首相桂太郎说道,从军事政变之后他就成为了军方的傀儡,年轻的军方将领取代了九州萨摩藩等势力,桂太郎的内部势力随之崩溃,只能当一个傀儡。
“我们的战斗机正在与华军交战,胜负还未可知,还是等一等吧!”一名将领说道,不过这话被其他将领嗤之以鼻,谁都知道自己的战斗机不是华军的对手,从情报上看这一次华军出动了上百架战斗机和大量轰炸机,这是能将日本陆航覆灭的力量。
地下工事传来轻微的震动声音,还有不少灰尘从顶部震落,那是华军轰炸机突破了日军战斗机的拦截,出现在这处工事上方开始投弹。
“华军的目标果然是这里,咱们藏身的地方被他们发现了!可恶的华国间谍!”一名将领高声喊道,之前这些人还期望着没有被发现,只是结果让人失望。很长时间以来日本都在寻找内部的华国间谍,只是收效甚微,从许多大事和战斗上都可以看出内部有华国间谍向敌人透漏关键消息。这里应该也是那些间谍透漏出去的,甚至站在这里的人中间就有他们的间谍!
“陛下,华军开始轰炸此处,请—”大迫尚敏硬着头皮走入天皇御所,刚刚开口,就发现一个瓷瓶向自己飞过来,打断了他的话。
“哈哈哈哈!”大正天皇彻底疯了,一个劲的大笑,还将身边的摆设仍像走进来的高层将领和官员。
大迫尚敏等人被迫退出来,互相看了看,然后大迫尚敏坚决的说道:“立刻启动撤离计划,亲王殿下,请集合皇室成员。我们现在就带着陛下离开!”
几名士兵拖住天皇,却被挣脱,无奈之下在大迫尚敏的命令下将其捆绑起来。东京大火后只有十几名皇室成员幸存,再加上三十多名高级将领、二十多名政府高层、一百多名参谋军官、政府工作人员和皇室管家一类,乘坐三十多辆卡车、汽车,在宽阔的地下道路上奔驰。工事顶部不断传来的震动和灰尘让司机们加大油门,试图尽快离开这个地下棺材。(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二章 敲山震虎
当空军机群和海航机群返回机场和航母时,姜茂盛等人也在亡命狂奔,伏击行动异常顺利,空降、设伏、攻击到全歼一气呵成。目标车队从1号公路逃离,进入伏击圈后第一辆车被埋设的地雷炸飞,并堵塞了道路。紧接着单兵火箭筒摧毁了最后一辆卡车,将车队完全封锁在伏击圈内,三挺机枪形成的交叉火力干掉十几名冒失的士兵后成功将敌人压制。三个小队的特战队员利用手雷的掩护贴近攻击,手里的冲锋枪不间断开火,两名狙击手负责将试图逃跑的敌人点名。攻击结束后队员仔细检查了一番,没有发现幸存者,通过皇室徽章、面部辨认等方式,确认了被消灭的目标中包括了所有的高层,皇室成员无一幸存,大迫尚敏等军方高层和桂太郎等政府高层悉数被歼。
特战队员无一伤亡,经此一战,日本政权核心和军队核心完全消失,日本人赖以支撑的精神支柱——天皇、包括皇室成员完全消失。
大量情报支撑、周密的计划、新颖的战术、先进装备支援相结合,使华军特种大队创造了这个奇迹,现在后方可以把偷袭成功的消息发给大总统,总参谋部的军官们也可以放声欢呼。而对于特战队员们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上百公里的行程才是检验行动是否圆满的关键。
“立刻准备第二波进攻!”白起号航母作战指挥室内,指挥官向身旁的空军和海航联络军官说道:“这是特战队目前的位置,他们和我的通信还算通畅,起飞战斗机和轰炸机找到他们并掩护他们的撤退。”
现在不是后世,空中支援随叫随到,通信技术、定位技术和飞机起飞的速度、频率都限制了对地支援能力,反正姜茂盛觉得还得靠自己。
他还有五十五发狙击步枪子弹,副武器的手枪还有三个弹夹,当然,如果需要用手枪,那就说明已经到了穷途末路。队员们统计弹药后五挺mg42机枪的弹药还算充足——突击手等队员也为机枪手携带弹链,火箭弹和手雷的消耗很大,冲锋枪弹药消耗不大。不过他们不准备和追击的日军来一场狙击战,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们甚至想扔掉一些弹药,减轻重量后加快逃命速度。
“新的消息,我们的行踪已经暴漏,前方的大野等地日军全部出动,从沿海地区秘密撤退并登上潜艇的计划看来很难实行。”休息的时候队长接到了指挥官的密电,事情越来越棘手,前方不但有大量日军围堵,而且离海岸线还有近七十公里的路程,这对队员们的体力是个巨大的考验,更别说突破日军围堵了。
“哒哒哒!”正在高处警戒的姜茂盛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隐藏在一颗大树上的他用瞄准镜搜索,果然发现了一队日军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