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到广州的水泥路已经修通,建筑工人并没有就此散去,转战到惠州境内其他的筑路工地上,从惠州到海丰、到潮州、到各个工厂、到北方靠近河源的地方,还有即将开工的海丰经惠州再到广州的短途铁路,总之十几万建筑工人不愁没有工作。
“收工啦!”工地上“咣咣咣”的敲起散工的锣声,平日里工人们最喜欢听的声音就是散工的锣声,但此时都有些诧异,还不到中午啊,怎么就敲锣了?王宪江也直起身子,拍拍身上的尘土,揉了一下酸痛的肩膀。在这里做工吃得好、穿得好,住的地方随是简易工棚,但也是不透风不漏水,冷不到哪里去,热天时还发放蚊香驱蚊。而且每三个月都会发一身工作服,吕凯监工说这事自强服装厂生产的,卡其布的外套、牛仔长裤,反正吕凯是这么叫,衣服结实耐用,比平时穿的好多了,发到手后就属于自己的,不要钱。这衣服工友们都小心的爱护着,省下几件拿回家去给家人穿也不错啊。
“老叔,咋回事啊,这会就收工啦?”
“不知道,看着,那不是吕凯监工吗!”
负责这一段五百人的监工吕凯拿着个大喇叭走到高处:“工友们都聚过来,有事宣布啦!”人群扛着工具慢慢的聚拢过来,吕凯看人到的差不多了,举着喇叭高声说道:“临近年关,集团决定近日放假,大家可以回家过年,正月初八再回来继续工作!”
吕凯这么一说大家才意识到就要过年了,不是夸张,工地上劳动量实在不小,大家每天都累得直不起腰,吃过饭后躺下就睡,实在没多余的心思考虑过年的事情。王宪江才17岁,在这个工作段算是年纪最小的,很受大家的照顾,不让他干特别重的活计,但半年时间王宪江也锻炼出来,也是因为吃得好吧,身体壮壮的,一点都不像十七岁的样子。
“大家把工具放回临时营地的存放处,交接好后到会计处领取这个月的工资,集团特意发放年终奖,每人两个银元,记录在册子上功劳多的还可以多领一些,具体数目都在会计那里,到时就知道了。领完工资奖金之后大家到会计处旁边的福利处领取年终福利,这也是集团体恤大家的辛苦拿出的奖励!”吕凯话了,众人一片欢腾,中国人含蓄,不善于夸张的表达内心的喜悦,只是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临时营地里热闹非凡,这是提供三千名工人临时住宿、吃饭、休息的营地,工资和福利发放处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工资发放处桌子上堆着高高的银元,福利处后面是准备发放给工人的、堆成小山似的福利物资,工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等着轮到自己,没有一个乱来的人,一是因为工地组织者对工人严格的纪律要求,二是发放处附近二十多名服装统一、背着长枪的团练,听说以前叫工厂护卫,现在改名了,叫惠州团练,都是吕梁大老爷的手下。领到工资、福利的工人欢天喜地的结伴离开,嘴里念叨着吕梁大老爷的好。
王老二和王宪江紧挨着,眼睛睁得大大的,希望知道自己能拿到多少。好在发放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就轮到了王老二。
“王老二,这是你本月的工资一个银元,年终奖3个银元。拿好,然后到那边领取福利!”
“王老二,这是你的年终福利,一身成衣、两尺染色布、一袋面粉、一支自强牌手表,下一个!”
“老叔,我领了两个银元的年终奖,到工地六个月,现在手里有八个银元,咱们现在就回家吗?”。宪江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之前自己的工资都存在老叔那里,现在终于可以衣锦还乡。八个银元并不算少,按照《孔乙己》中的描写,四个铜钱可以买一大碗老酒,一两银子(也就是一个银元)换1000枚铜钱,换算到现代,一碗老酒以五元算的话,再加上晚清时期银价上涨,一两银元可以抵得上现在的一千多元,八个银元就是上万元!太平时节,普通百姓三口之家一年的花费不过六两银子,在家种地的话一年交上地租,剩下不到五个银元,王宪江做工半年就抵得上三口之家一年种地所得。
“小侄子,我打算到吴家镇上买一些年货带回去,你呢,要不要跟着我去?”王宪江哪里不同意?在工地半年早就把自己憋坏了,本来就是耐不住寂寞的年纪,早就听说吴家镇的繁华,现在终于可以见识一番了。
第三十六章 吴家镇
吴家镇这个名称是自发形成的,官方没有赋予它任何称呼,也没有派驻行政管理机构,在惠州府的名册上甚至没有这个地方。它原本是吴家大院旁边的晒谷场,棉纱厂建设起来后因为这里离得近,开始有人在这里摆摊销售一些小物件,工人们也会到这里购买一些日用品。随着附近各个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起来,这里也随着变得越发繁华,不但成为了工人和家属们购物的去处,还成为各个工厂产品的集散基地。一开始只是小小的集市,一年时间变成了常住人口超过五万的大型城镇,现如今还有继续扩张的趋势,吴家凭借土地租赁的收入,还有大兴土木修建各种房屋建筑用于商业、居住,在吴家镇得到的收益不比工厂股份中的少,原本为吴家支柱产业的土地反而成为收益最少的。随着大批工厂在广州工业基地的开建,吴家镇附近的工厂工人人数趋于稳定,但北边十几里外还有更大规模的重工业基地正在建设,那些工厂容纳的工人不比轻工业工厂需要的人数少,吕梁正在规划在那边再兴建一个城镇,而且邀请了许多豪绅参与其中,相信所得收益会更加巨大。
“宪江,过来点,别东张西望的走丢了。”吴家镇大街上,王老二正抓住王宪江的手,生怕被拥挤的人群挤散了。临近年关,与王老二叔侄两人一样心思的工人不在少数,手里握着工钱,都想趁这段时间采购一些年货回去。这里不比乡下,那里有钱也买不到好东西,哪里比得上吴家镇这里物资丰富。还有一些商人,想要大肆采购一番,在过年之前大赚一笔。所以吴家镇十几条主街道上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广州城!
“我说老叔,这人挤人的怎么买东西啊?”
“跟紧了,咱们少买点东西就走,别让人把咱们的工钱再偷走了,这么多人,保不准有小偷!”王老二老成持重,他担心的不是没有发生,吕梁之前特意派了两百人的团练队伍到这里维持治安,还真的抓到几个小毛贼。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警察捕快,防盗的效率并不高。
“老板,这个是啥东西?”王宪江盯着眼前的物件,在工地上他也见过有人骑着这个东西,后座上还能载上不少东西,速度不比骑马慢不少,当时就把自己羡慕的要死,没想到现在在吴家镇见到了卖它的商店。
“后生,这个东西叫自行车,是咱们惠州自强自行车厂生产的,一辆卖两个银元。”老板大声回了一句,然后又把头转向另一个客人,前来询问的太多,自己都有些招呼不过来。
这种自强自行车采用的是后世成熟的设计,所需要的钢材、橡胶等原材料已经全部可以从工厂中获得,不再占用钢铁基地的产能。现在生产汽车的话交通条件还跟不上,而且原材料也有些紧张,但自行车不一样。它不但占用的材料少、需要的技术条件低,还可以适应各种路况、价格便宜,非常适合现阶段在国内销售。同治年间自行车就由法国人运到了上海,并迅速风靡各大城市,成为最新鲜的洋物件,在广州、上海等地都有卖修自行车的车行,但它们都是从西方运过来的,价格不菲,比自强牌自行车在价格上要高出三个银元。因此自强自行车一经推出就风靡整个广东,要不是产能跟不上和销售时间太短,它迟早会占领内地市场。
王宪江对这种钢铁组成的物件还有些打怵,只是盯着看,不敢上手摸一下。王老二也有些心动,但两个银元也是笔不小的开支,自己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那里不是惠州吕梁老爷的地盘,要缴的租子足有五成,惠州还有高产水稻呢,实在不行回去后把家人都接到惠州来,今年攒的工钱应该能买几亩水田了。
“老叔,我想买这个自行车,你看成吗?”。王宪江拿不定主意,向王老二问道。
“你买这个干啥,是不是想用来娶媳妇的?”
王宪江跟工友们混了几个月,笑话开惯了,现在也不觉得害羞,说道:“我听老板说了,这种自行车是钢材做的,结实得很,你看车后面的座子,一次能载两百斤还不费劲,甚至三百斤也能拉,而且前面的大梁也能做人。这样的车子在咱们农村应该很有用处,再说这样的新鲜物件带回去,不得把全村人都羡慕死,像你说的娶媳妇也简单!”
“两个银元啊,你一共才八个银元,要是再买点别的东西,怎么也得剩下点吧!”
“我都盘算好了,自行车买一辆两个银元,几种肉罐头、水果罐头买一点花不了几百个铜钱,再加上工地发的面粉、棉布、成衣、手表,年货算是齐了,正好用自行车带回去。”
“嘿,原来你小子早就打算好了,那成,过了年你就十八岁了,在老家也是成家立业的年纪,自己有主张是好事,也不枉我带你出来见识一番。”
采购从中午开始,下午三点左右才结束,时间主要耗在了拥挤和排队上了。采购完成,用绳子把年货绑在自行车后座上,上面垫上一块木板,年货里主要是面粉和罐头占地方,但合计起来还不到三百斤,宪江熟悉了一下后轻松的推着自行车往回走,王老二跟在一边。顺着修好的水泥路两人可以直接到广州,在那里找个客栈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再往肇庆走,那里就是二人的老家,可惜过了广州就没水泥路了。
王老二和宪江喜气洋洋的往回赶,河源军营里气氛就有些沉闷。因为紧张的局势,河源临时政府取消了士兵们的年假,虽然情报很及时,但谁也说不准保年会不会趁过年的时候进攻,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两个团四千多名士兵今天仍旧按部就班的训练,另一些士兵在修建防御工事。
“班长,这可是咱们当兵以来第一个年,就这么在军营里过啦?”一名新兵对二班班长乐非说道。本来二班是一个老兵班,十名士兵都是经过七个多月训练并经过实战的老兵,但前几天有三分之二的老兵被抽调,说是回到惠州负责训练新组建的团连,还把训练时间不到三个月的新兵补充进来。乐非心里多少有点不好受,老兵多好啊,配合默契、战术动作娴熟,不用自己多说就明白得很,有时候还能帮自己出出主意,不像现在这些新兵,话也多、水平也次,自己作为班长得多耗多少心血。
不能回家过年谁心里不好受,但老兵都会把话憋在心里,就是新兵多事:“赵新,是不是想家啦?想家就写信,你文化学习不是通过了吗,自己写信应该能办到吧!”
“班长,俺写了,就是觉得过年不回家有些不舒服。”
“跟你说实话,咱们心里都不舒服。但只要当了军人,就要把命令放到第一位,服从、服从再服从!你想想,战友们谁没有家人?参了军,咱们就得把战友当成自己的家人,和战友们一起过年就是和家人一起过年!等推翻了满清,家人就能过上好日子,这不比啥都强?”这番话其实是连指导员说的,为的就是稳定军营里的情绪,尤其是那些新兵。为了防止士兵情绪出现波动,起义总指挥吕虎特意在春节期间安排了更大强度的训练,希望能让士兵们在劳累中忘记过年。除了强硬手段外,吕虎还安排食堂准备了更加丰盛的饭菜,在晚上甚至还有限量供应的米酒,晚饭后还组织士兵们自编自演的晚会,总之用尽了手段。
对新兵赵新做过工作,正好轮到他们班射击,乐非趴在射击位上,装上弹匣,拉动枪栓扣动扳机,接连击发。一百米外的枪靶上不断被子弹穿透,乐非把心里的不好受全部发泄在靶子上,顿时感觉心里舒服多了。参军快一年了,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父亲和弟弟在大老板的工厂里做工,母亲在吴家镇摆了一个小摊,听说收入比父亲和弟弟加起来都多,自己每个月都有不菲的津贴,这些都是大老板所赐,还不值得自己卖命?
吴家镇南边的自强集团总部也是一派春节气氛,大红的灯笼挂起来,门框上贴好了红红的春联。能够抽出空来的基因人都回来了,参加吕梁组织的春节宴会。吕梁已经尽量召回人手,但还是有许多基因人必须坚守在岗位上,守卫钢铁基地的基因人士兵、各个工厂、工地的值班人员、大洋彼岸的安布雷拉公司成员、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基因人情报人员等等,甚至还有一支特殊的、远在千里之外的队伍。
第三十七章 特战队
这个五十人的队伍由吕茂带领,乘坐一辆海底采矿车,于十月十五日出发,并于十月十七日在天津港附近一处秘密地点登陆。这些人肩负着秘密的使命,全部由基因人士兵组成,他们将给侵略者留下难忘的记忆。
吕梁没有忘记、没有忽略,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国家造成的耻辱是赤果果的,伤痛是难以愈合的,这种耻辱和伤痛也是鞭策着穿越者前赴后继的原因之一。如果钢铁基地一开始就是在北方,吕梁会毫不犹豫的拿出全部力量与侵略者对抗,但广东离北京实在是太远了,即使如此,吕梁派出特战队的事情也遭到了基因人吕一、吕敏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基地的力量现在还太小,几十人的队伍对大局没有多大影响,是一种无效行动。吕梁不知道怎么和这些理智的像机器人一般的基因人手下解释,热爱一个国家,就是明知道没有用也要奋不顾身,爱国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她已经深深的印在国民的脑海中,成为一种天性。可惜的是,吕梁无法派出更多的兵力,一是河源武装起义占用了不少兵力和物资,工业基地还要留一部分、钢铁基地这个核心不能出现问题;二是当时的钢铁厂和军工厂还没有建设完毕,钢铁基地提供的物资有限,除非放弃其他的生产,全部转为军火生产,这是不现实的,不能为了狙击八国联军而打断原有路线,得不偿失;三是后勤支援能力,即使能够提供足够五千人使用的物资,也无法保证全部运往前线,海运公司还没有组建、陆路不现实,而海底采矿车需要对普通人保密,不能开放,这是核心机密,没有商量的余地;第四个原因是大局需要,特战队将以河源临时政府的名义出动,人数少也说得过去,吕梁现如今还不能暴露其军事实力,想象一下,即使吕梁派出全部军队打败了五万多人的八国联军,事后朝廷也不会放任一支不受控制的、自发组建的、强悍的军事力量存在。
十月十七日登陆后特战队从海底采矿车上卸下了所有补给,为了保持机动性,他们使用了军用自行车行动,这是钢铁基地为了这次行动专门生产的,在载重自行车的基础上加挂了一些零件,载重量更大、速度更快。一辆自行车上可以承载一个成年人加上四百斤的物资,完全不需要额外的运输手段。采矿车卸下物资后返回惠州,另一艘满载物资的海底采矿车已经在附近,它坐沉在海底,等待特战队的消息后进行补给作业。
“各小队集合,检查武器装备,成一字队形前进。吕亚,你带侦察小队先行出发。”吕茂下令后用汤姆逊冲锋枪的枪口顶了一下m1头盔,仔细的观察了登陆口附近的环境。这里漆黑一片,可能是最近的战事原因,更加显得安静。
特战队使用的武器经过修改后全部采用成熟的二战武器,五十人的特战中队分四个特战小队,每个小队十人、再加上一名小队长,共十一人,装备有毛瑟98k步枪五支、毛瑟98k狙击步枪一支、捷克式轻机枪一挺、“铁拳”火箭筒一支、汤姆逊冲锋枪两支。另有一个通讯小队,携带着无线发报机,负责联系负责后勤支援的海底采矿车和惠州指挥部。一个侦察小队三人,由小队长吕亚带领,全部装备汤姆逊冲锋枪。特战队的军服使用的是二战美军军服,为的是防止让人将其与惠州团练联系起来,头盔采用的是美式m1型钢盔。
从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初,八国联军开始于义和团作战,到中旬攻陷大沽口炮台、清军精锐尽丧,再到八月联军进犯北京,之后攻略四地,扩大征伐,九月俄军攻占秦皇岛、山海关并对东北进行军事占领。特战队登陆的前几天,德国统帅瓦德西率兵三万来华,联军总兵力达到了五万多人,其中德国最多,三万人;日本其次,八千多人。这是一场列强分割蛋糕的盛宴,这些强盗进入中国后根本肆意显露其兽性,全都该死!
“报告中队长,侦察发现,前方十五里左右的小田庄有一个联军补给点,据观察有大型仓库五个,要不要端掉他们?”侦察小队长吕亚派人回来汇报,自行车不比马匹速度慢,而且声音更小、更加隐蔽,京津地区又多是平原,很适合特战队机动。
“走,去看看!”
夜色黝黑,小田庄里寂静一片,偶尔传出几声狗吠。仓库附近燃烧着几堆篝火,可以看到有几名值夜的士兵,但无法看清是哪一国军队,而且帐篷顶部的军旗也很模糊。深秋时节,北方的夜晚冷得刺骨,西伯利亚吹来的北方让怀抱枪支的守卫瑟瑟发抖,紧靠在篝火前取暖。仓库附近没有帐篷,估计其他的士兵都居住在民房里。吕茂和吕亚慢慢爬下小土丘,虽然不清楚这个补给点有多少敌人,但既然遇上了就不能放过。
“第一小队、第二小队,分别堵住村子的两个出口,第三小队随我摸进去,其余队员原地待命,随时准备支援。”
趁着夜色,吕茂等人靠近敌人十几米后开始匍匐前进,停在一处杂草后面,吕茂向队员们做了几个手势,队员们点头表示明白。然后吕茂背着冲锋枪,嘴里叼着匕首,慢慢向篝火前的敌人靠近,另一边几名队员分别对准了自己的目标。
“撕”,轻微的声音传来,吕茂紧紧捂住一个敌人的嘴巴,匕首迅速在其喉咙上划过。巨大的力气让敌人无法反抗,很快就倒在吕茂的怀里。其余几名敌人守卫也被悄无声息的解决,吕茂高举手臂,两边的第一、第二小队通过篝火的火光看到后立即进入村子。队员们三人一组,搜查仓库四周和民房。
“吱哑”,打开房门时不可避免的出现声音,民房的房门都是木制的,非常简陋,好在侵略者非常大意,大部分都没有将门从里面拴住。三个人手持步枪进入房间,问题来了,房间里非常灰暗,而躺在床上的人队员们无法分辨他们是敌人还是普通村民。事情紧急,既然进来了就不能再出去,不然事情会更糟!大多数队员选择了随机应变,他们用步枪上的刺刀戳醒躺在床上的人,然后再用手电观察是不是敌人,这样做不可避免的让敌人发出声音,队员们发现敌人后迅速的用刺刀解决掉,但很快就出现了意外,敌人大喊大叫让其他民房的敌人开始警觉。
“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喊叫声?”这是村子中间最大的一个民房,原本属于一个地主,卢瑟带着小队驻扎在这里后就把村子里的人全部赶了出去。卢瑟的小队属于德国陆军,根据瓦德西将军的命令,从天津到北京沿途设置了六个小型的补给点,负责后勤运输队伍的休息、中转等,每个小队有三十名士兵。这个补给点建有五个简易仓库,存有大量等待转运的弹药、粮草等物资。听到喊声后小队长卢瑟马上清醒过来,并询问睡在外房的士兵,但所有人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因为居住条件最好,这间民房里加上卢瑟还有十名士兵,高水平的士兵素质马上显现出来,他们迅速装备起武器,并派出了两名士兵查看外面的情况,剩余的士兵在民房里警戒,外面并没有开枪,很有可能是士兵斗殴,卢瑟并没有把情况往偷袭上想。
“什么人?”出来查看情况的士兵发现了猫着腰穿行在狭窄街道里的特战队员,虽然很黑,还是能看出不同,两名士兵没有多犹豫,迅速拉动枪栓。特战队员看被发现,甩手拔出插在大腿上的匕首,“嗖嗖!”匕首瞬间插在五米远外的德军士兵胸口上,一名士兵倒地,另一名士兵坚持着打出一枪才倒在地上。
枪声响起,吕茂知道偷袭失败,大喊一声:“开始强攻!”之前的搜查一经发现村子里没有平民,全都是金发碧眼的洋人。村子很小,只剩下村子中央的大房子没有搜查,队员们向那边集中,而中央民房里也响起了枪声——卢瑟几乎在听到枪声的同时发现了特战队员的身影,并下令开火。陆军第一强国德国和吕梁的军队终于正面交火!
“里面有多少人?”吕茂躲在一个墙后,向一名正在指挥进攻的小队长问道。
“队长,情况不明,但可以看到八支步枪从里面向外射击,应该不超过十个人,没有连射火力,全部是步枪。”民房里的德国士兵被外面几挺轻机枪压制的抬不起头,甚至一些子弹能穿透房子的土坯墙——民房的中上层全是用土坯筑成,土坯松软,很容易被穿透,几名士兵因此被击中。
“外面火力太猛,我们抵挡不住!”士兵向卢瑟大吼道,卢瑟刚想回话,就看见一个木柄手榴弹从窗外飞进来、落在地上。
“隐蔽!”卢瑟大喊一声,然而无尽于是,手榴弹“轰”的一声响起,钢铁破片四处飞溅,将猫在房间里的众人全部炸伤,在这种狭小空间里手榴弹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第三十九章 屠杀
特战队进行补给的同时,第二批五十名特战队员乘坐另一辆海底采矿车抵达。这是吕梁担心第一批队员人数太少,很容易在几万联军的围剿下出现问题,在第一批出发后立刻让钢铁基地挤出资源生产第二批。两批特战队员汇合,人数达到了一百人,战斗力立刻增强一倍。
不但人数增加,随第二批特战队员一同前来的还有五名军医,可以对伤员就地实施治疗。另外还有五辆吉普车与其拉动的五门92式步兵炮,特战队没有重火力武器,对上敌人大部队时很容易吃亏,步兵炮和吉普车的到来让特战队有了与敌人硬碰硬的实力,还可以让战术的使用更加灵活多变。
吉普车采用的是二战美国经典的威利斯吉普,这种结构简单、越野能力强大、功能多样的吉普车同可口可乐、雷朋眼镜、zippo打火机一起随着美国大兵的使用闻名于世。惠州汽车厂还没有投产,现在的五辆吉普车是钢铁基地生产的,因此不能大量使用,而且吉普车不但需要拉动步兵炮,还要携带炮弹、油料、汽车零件等物资,不能载人,特战队员的机动工具还得靠自行车。
补给完毕、休整半天后特战队继续出发,吕茂仍旧担任特战队长,人数的增加和火力的增强让吕茂意气风发。配备二战时期武器的特战队,以这样的火力强度足以应对上千名敌人。不过还是不能大意,联军装备的火炮质量虽然比不过92式步兵炮,但数量足够。而且92式步兵炮有效射程超过两千米,足以对抗这个时期的克虏伯火炮,联军装备的火炮大多为速射炮,口径小、射程近,92式足以应对。
特战队此次的作战目标直指天津,天津现在是联军最重要的补给中心,不但有联军的军火物资,还有他们从各地抢夺的财物,现在堆积在天津等待装船运回。更重要的是,联军在前期的作战中缴获了天津武库,里面存放有大量的先进的枪支火炮和弹药。联军一开始并没有携带大量的武器弹药,火炮也不足,天津武库为其后续的作战提供了最大的支持。
近代华夏有太多的、让人无法直视的耻辱回忆,谁能想象一个装备当时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的军队会被轻易的击败?能与满清相提并论的大概只有奥斯曼帝国了。英国公使事后给其政府的报告中提到了缴获的清军武器装备:大约256门各口径火炮、三万支具有最新标记的毛瑟枪和曼里彻式来复枪、3万把刺刀、军用品及其他,约合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公使提到,曼里彻式卡宾枪的类型,比供给在华的奥匈部队的那些卡宾枪甚至更为新式,那些克虏伯大炮绝对比德国人所有的大炮甚至更为新式。随着联军人数的增多,许多武器弹药直接从天津武库调集。丫的,满清无能,丢了武库让外国人看笑话,这回特战队执行的任务就是炸了那个武库!
从特战队登陆补给的秘密地点到天津不到三十里的路程,这支队伍刚走出半个小时就不得不停止前进。眼前的景象让众人无法保持沉默,即使他们只是流水线生产的基因人,但他们已经被植入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因子,在这方面他们有着自发的情绪。
“一中队第一小队前去侦察,其余人保持警戒!”吕茂眯着眼睛看着前方几百米外的小镇,那里正冒着浓浓的烟尘,一些地方还在燃烧,远远地可以看见街道上躺着不少尸体——这是一个屠杀现场!
摊开地图,根据标示,这里是离天津城二十里的大车集镇,是一个贸易小镇,南方来的商人会在这里休息买卖,和平时节应该车水马龙,但此时已是一片死寂。
“报告队长,小镇里没有联军的踪影,但应该刚离开不久,粗略侦察,小镇被洗劫一空,死难者众多,还没有发现幸存的平民。”侦察小队回来汇报,吕茂狠狠一咬牙:“一定是联军那群畜生干的,第二中队,马上寻找痕迹追赶,带上五门步兵炮,争取在他们回到天津之前追上并消灭他们,一个不留!第一中队随我进入小镇,救助伤者。”吕茂下令道,第二中队由第二批到达的特战队员组成,得到命令后迅速穿过小镇前去追击。
基因人植入的历史记忆并不详细,他们只知道联军在中国烧杀抢掠,却不知道详细的内容。当时的报道这样描述:各国洋人俱以捕拿义和团为名,三五成群、身跨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室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稍有阻拦,即被戕害。居民四面逃遁,兄弟妻离子散,面目惨淡,妇女任人凌辱亦有之。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后发现,每一口井内都有几具女尸!
第一中队进入小镇,并以小队的形式分散开来,寻找幸存者,救助伤员。搜索发现,小镇街道上躺满了被害的平民,男女老幼都有,偏僻处还可以发现被凌辱死亡的妇女,每家每户都被联军闯入,财物被抢、人员被害,惨不忍睹。特战队搜索过后竟然只找到了十几名幸存的平民,其余的全部被杀害,幸存者也是胆颤惊惊,面对队员说不出话来。
第二中队正在追击途中,很有可能发生战斗,而且这里离天津太近,随时会遭到驻扎在天津的联军支援,不能在小镇久留。看着满地的尸体,吕茂也只能无奈的下令离开,没有时间帮助镇民收拾了。
“集合,留下我们携带的粮食,分给幸存的镇民,我们必须尽快与第二中队汇合。”吕茂命令道,小镇被洗劫一空,想必也没有留下粮食,特战队只能提供这么点帮助了。
“大人,请问你们是否是山东义和团?去往何处?”一个衣着还算整齐的中年人眼看特战队要走,壮着胆子上前问道。
“我们是自发组织打击洋人的义勇军,不是义和团,现在将要去追击毁掉这里的那些洋人。对了,你可知道来此的洋人有多少?”
“大人,来的洋人大约有三百多,在下经商至此,见机不妙躲在了地窖里才逃过一劫,只能大致说上个数目,不一定准。但在下多年经商,与洋人也打过交道,听他们的口音应该是英吉利人,早先天津也有英吉利人的洋行,在下从那里进过货物。平日里看洋人趾高气昂,但还算和气,没想到竟是一群畜生!”
吕茂沉吟一会,想到一个主意:“你叫什么名字?与附近的村民可熟悉?”
“在下名叫张德寿,只是临时前来做生意的商人,老家在山西,跟随前来的伙计只有一个活下来,与这里的村民也不熟。不过那位是附近有名的乡绅,在附近还有宅院,大人有什么事可以问问他。”张德寿转过身回到幸存者中,拉出一个中年人,这个中年人面容憔悴、虚弱不堪,看来是吓得不轻,现在还没有缓过来。
吕茂向这人拱拱手,问道:“请问尊姓大名?”
“小的徐茂才,大人啊,可要为我们做主啊,我们一家老小全被那群畜生杀了,我是和小妾躲在一间密室里才活过来,老娘儿子全都没了!”说着此人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吕茂本来是想潜入天津后想办法把那些联军抢夺的财物搬出来,而这些当地人能帮上忙,现在这个徐茂才大哭不止,精神几近崩溃,其余的幸存者也是哆哆嗦嗦的说不出话,只能暂时放弃这个打算,等与第二中队汇合后再说吧。
第四十章 英军
麦卡拉上尉很不满意,即使在清国的一个小镇洗劫一番,抢夺了不少财物还是不能平息他的不满。麦卡拉所在的英军第十四步兵团驻扎在北京,自己的第三营曾在那里逍遥过一段时间,但很快十四团团长查菲将军就命令自己的三营负责押送物资回到天津。天津早就没有油水,回到这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