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血色的大地》

    第一章和第二章

    “叮铃铃……”铃声响起。

    “好了,今天的课就到此为止,大家回去把课后习题做下。”李天倚把书合起来并整理了下,率先离开教室。

    明天又是周末了,到街上看看,有什么不平的事情,记录下来,曝光到网上。李天倚是一个某三流大学的政治系毕业生,今年在家里的帮助下进入这一个中学成为一个园丁——光荣的教师。他是一个党员,坚定的**信仰者,对某些不公平的事件十分痛恨,虽然他自己是在家里的帮助下才有这个教师的职业。

    李天倚在周末的时候喜欢逛街,每当看到一些黑暗的事情时都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回家后便立即上传到网上,将事情曝光,希望有关部门处理一下,还给大家一个朗朗乾坤的世界。

    刚出校门,拐了个弯,旁边小巷内冲出几个人将李天倚拖进了小巷。

    李天倚定睛一看,却是十几个穿的花里花哨的小混混将他围了起来。

    “你们想干什么?”李天倚喝道,“你们快让开,否则我就要喊人了。”

    “哈哈哈哈……”众小混混大笑。其中一个小混混怪声道:“你便是喊破喉咙也没人来救你的。”

    接着众小混混继续大笑。

    李天倚的心不由沉了下来,虽然他从小变练武,可是十几个人围着他,再好的身手恐怕也冲不去。

    “好了,好了,”一个挂着粗粗的金色项链的混混抬起手说道,“我们先把正事给办了。”

    “你们到底想干什么?”李天倚皱起眉头说道,他实在想不通什么时候跟小混混惹上了。便继续问道:“我好像么诶招惹各位吧?”

    “你的确是没招惹我们,但是小子,你招惹别人了。”那挂着粗粗的基色项链的混混说道,“正所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小子,要怪你就怪你招惹的那个老板吧。啊——”

    那挂着粗粗的金色项链的混混正说的兴高采烈,突然一声惨叫,确实李天倚抢先出手了。

    老话说的好啊,擒贼先擒王,看那小混混挂着金色项链又是滔滔不绝的说着,李天倚判断他便是小混混的头头,变率先一脚踹了过去。混混头子便捂着肚子瘫倒在地,不停的颤抖,显然已经是暂时性的丧失了战斗力,

    小混混们一阵惊诧,显然是他们的老大的场面话还没说完便被敌人干倒了,这可不符合江湖规矩。

    李天倚可不管什么江湖规矩,见众小混混愣在那里,连忙又是一拳轰在一个小混混的脸上,直接ko,让小混混再次损失一个战斗力。

    这时,那混混头子蜷缩在地上,却是有发颤的声音哼道:“打——往死里打——”

    “砰——”又是一个小混混丧失了战斗力。

    “周老板说了,这小子惹到他老人家了,忘死里打,死活不认。”混混头子缓了一会儿,终于把话说全了。

    顿时,小巷里拳脚四飞,叫痛声不断。

    虽然李天倚从小练武,身手不错,可惜双拳难敌四手,乱拳打死老师傅。没几分钟李天倚便被打倒在地。

    “小子,你很能打嘛。”混混头子一脚踩在李天倚的背上,他看看四周,十几个手下被打的还有几个人没什么伤,不由恨起,又是一脚狠狠的踏在李天倚的背上,“你再能打,还不是被我们打趴在地,爬不起来?”

    “是嘛?”趴在地上的李天倚大声说道,他猛地一抬身子,双手向前一探,抓住混混头子的脚腕将他掀翻在地,然后跳到混混头子的身上,一拳狠狠的轰在混混头子的脸上。

    “咚!”李天倚觉得眼前一黑,便不省人事了。

    几个小混混将李天倚推开,扶起老大,焦急问道:“老大,你没事吧?”

    混混头子摇了摇头,说道:“我没事。”他又看看一个手上拿着半截板砖的小混混说道:“不错,你做的很好,等下拿到赏钱,多分你两百。”

    那拿着板砖的混混扔掉板砖激动道:“谢谢老大,谢谢老大。”

    “不好了,老大。”一个小混混用一种十分惊恐的声音叫道。

    “又怎么了?”混混头子不悦道。

    “他——他——”那个小混混蹲在李天倚身旁指着李天倚道,“他好像——好像死了。”

    “什么?”混混头子大惊,连忙将手探到李天倚的鼻孔下,果然没气了。

    “怎么办,老大?”那个拿板砖的小混混也惊恐道,“是我一砖头敲——敲到这小子的后脑勺上的,他——他——他死了,是——是我杀——杀——杀了他?”说着说着,这小混混竟然哭了起来。

    “别急——别急,”混混头子来回渡了几步,突然一拍手掌叫道,“我们把这小子抬上车,弄到后山,从山顶推下山崖,那地方人迹罕见,一年两年都没人去山崖下。对就这么办,你们几个还不人抬上车?”

    一个小时后,混混头子长舒了一口气说道:“今天的事谁也别说去,说出去了我们都要吃花生米。”

    “是,老大。”众小混混齐声应道。

    “嗯,”混混头子满意的点点头,手一挥,志高气满的说道,“走,我们去找周老板要赏钱去。”

    头好疼啊,浑身也很疼啊。

    李天倚缓缓睁开眼睛,眼前是一个小小的房间。他想抬起手敲敲脑袋,可是刚一动浑身变像散架一样疼的提不起任何劲。

    “有——有人吗?”李天倚吓了一跳,这还是我的声音吗,这粗糙沙哑的声音?

    “呀你醒了啊。”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跑了进来惊喜的用轻快的声音说道。

    李天倚惊呆了。

    这个少年穿着一袭短袄,前面半个额头光光的,后面还拖着一条长辫。

    “你是留洋回来的吗?”少年问道。

    “你是谁?”李天倚呆呆着望着少年问道,“这又是哪里,我怎么躺在这里?”

    “呃——”那少年拍拍脑门,“我忘了说了,你真命大。五天前是我爹把你拖回来的,当时你就剩下一口气了,差点去见阎王,没想到你竟然撑下来了。你的声音这么沙哑,是不是渴了,我给你拿水去。”说完便出去端了一碗水来。

    “你是谁,这里是哪儿?”李天倚喝完水继续问道。

    少年定定的看着李天倚:“这里是曹河村。”

    “曹河村?”李天倚确定没听说过这个村名,便问道:“曹河村是属哪里的?”

    “延安府安塞县啊。”少年达到。

    “延安府,延安府——”李天倚彻底呆住了,安塞县他知道,是他从小便生活的地方,可是延安府——府是什么东西?府是封建王朝才有的名称啊。

    “我怎么在这里?”李天倚不死心,“你们是在拍电影吗?”

    “拍电影?”这回是少年愣住了,“什么是拍电影啊?”

    我就知道。

    李天倚彻底绝望,哥这是就这么穿了,还好死不死的穿到了最是万恶的清朝。

    他缓缓闭上眼睛,脑中却是想起了遇袭的那一刻。

    周老板,周老板是谁?我什么时候招惹他了,他为什么要找人袭击我?

    是他——突然李天倚想起一个人,在他遇袭的前一个礼拜,李天倚照例在街上闲逛。但是路上却出了一次车祸,一辆宝马车与一辆电动车檫肩而过,并把那开电动车的碰到在地。

    开宝马的打开车门下了车,先是冷冷的睥了一下倒在地上的骑电动车的,然后又看了一下自己的车子,发现车身被划了一道长长的白横,顿时大怒。

    他冲到跌倒在地的人旁,一脚狠狠的踹到那人身上,大骂:“穷酸,你个泥腿子,你居然敢撞我的车,你赔的起吗?”说完又是几脚踹上去。

    这件事被李天倚拍了下来并上传到网上,当然他隐隐约约听到周围有人在小声说道:“呸,这姓周的仗着自己有几个小钱,居然这样糟蹋人。”

    李天倚不由苦笑,居然就为了这么点小事,他居然就被这个世界狠狠的开了个玩笑,被扔到这么一个恶心的世界来。

    但是李天倚不后悔,他就是这么一个人,看不得任何不公平的事情,这个事情如果再发生一遍,他还是继续将照片上传到网上,曝光这件事。

    “先生,先生?”却是少年打断了李天倚的思路。

    “嗯?”李天倚睁开眼看着少年,“你有什么事吗?哦,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我还不知道怎么称呼你?”

    “我叫刘杞,枸杞的杞。”少年答道,“我爹叫刘三,他在家派行老三,你叫他三爷就行了。”

    李天倚点点头,道:“我叫李天倚。”

    “李先生,看你剃着短发,你一定是留洋回来的吧?”刘杞问道。

    李天倚脑中急转,他当然不可能说他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这是他最大的秘密。半响,他才回道:“我是从美利坚回来的。”

    李天倚再想:这少年认为我是留洋回来的,那么现在所处的年代应该不低于1880年。1880年——李天倚想起了1894年的甲午战争,应该还是有机会改变历史的。

    “哈哈——”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接着一个魁梧的壮汉走了进来笑道,“小兄弟行了啊。”

    “爹。”刘杞恭恭敬敬的队魁梧壮汉说道。

    “刘三爷。”李天倚也恭敬的向壮汉说道。

    “起色不错,小兄弟,”刘三爷呵呵道,“五天前,我把你带回来的时候你就剩下一口气了,我还以为你要挺不过去了,没想到你这么快就醒了。”

    “阿杞,我今天打了两只兔子,我先出去拨兔子皮,你好好照顾这小兄弟。”刘三爷又对刘杞说道,然后便出去了。

    第三章

    在刘杞的帮助下,李天倚吃了一顿晚饭,虽然主食是一些混杂的粗粮,但是却有着野兔肉混着一些不认识的野菜煮的鲜美的汤下饭,李天倚到也吃的十分畅快。吃过了饭,李天倚倒也回复了一些力气。

    刘杞收拾了碗筷,刚要跟李天倚说话,刘三爷却道:“阿杞,李小兄弟身体还很虚弱,让他早点休息。你也去睡觉,明天你还要去村里的私塾读书呢。”

    “是,爹。”刘杞无奈,只好去另一个房间睡觉去了。

    喝了一万刘三爷熬制的草药,李天倚便沉沉的睡了过去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李天倚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杆了。

    “刘杞,刘三爷?”李天倚感觉一股尿意,喊了半天没人应声,不由自己挣扎着爬了起来。说来也怪,昨天醒来时还感觉浑身如散架一样,今天却能挣扎着爬了起来。

    李天倚摇摇晃晃的在房间的角落里找到一个简陋的马桶……

    排完尿,李天倚便又躺在床上,刚才的动作耗尽了他几乎所有的力气,使他躺在床上一动都不想动一下,不久便又睡去。

    突然听到开门的声音,李天倚便睁开眼睛,确实刘杞回来了。

    “李先生,你醒了啊。”刘杞看着李天倚道,“我一直有个问题想要问你,你说我们大清跟东洋倭寇打仗为什么会输的这么惨?为什么几个月前大清为什么要跟倭寇签那个什么条约要割让台湾还要赔几亿两银子?李先生,你是留洋回来的,你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私塾的先生曾经说过以前东洋倭寇是我们大清的学生,为什么他们能打败我们大清?”

    李天倚脑海里一阵翻滚,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北洋水师已经沉没了,中国再也没制海权了。

    “先生,你说说,这是为什么?”见李天倚半晌不说话,刘杞催道。

    “为什么,为什么,那是因为——”说着李天倚不由咬牙切齿道,“那是因为中国头顶上不是朗朗乾坤,而是一个黑暗的腐朽的无能的异族统治的王朝。那是因为这个黑暗的腐朽的无能的王朝上是由一个只知道贪图安逸享乐却还要死死的把住大权的老妖婆统治着。这样的王朝下面统治的军队怎么能不打败仗,这个朝廷怎么能不割地赔款?”

    刘杞惊呆了。

    在当时,满清是中华民族的正统,在四库全书的毒害下,大清王朝就是中国人的天,就是中国人的地。刘杞被李天倚这个言论惊呆了。

    “你读书是为了什么?”见刘杞学他半晌不说话,便问他。

    “当然是学得好文章,考个功名报效朝廷。”刘杞不假思索的说道。

    “朝廷?”李天倚冷笑,“这个一家一姓之朝廷还有什么可以报效的?封建王朝考虑的永远只是他的皇帝宝座能够千千万万世的传递下去,而不管黎明百姓的死活。黎明百姓在他们的眼里只是猪狗,任他们剥削欺凌。”

    “报效朝廷?先不说你能不能考得功名,就算你考得功名,当官了。几十年官场混下来,你也就会变的,变的看不起黎明百姓,也会将黎民百姓看作猪狗,任意的剥削欺凌他们。”

    “不会的,不会的,”刘杞连忙摇头,“我怎么会是黎明百姓为猪狗,剥削欺凌他们?我当官了,我也会记得我也是从黎民百姓里面出来的。”

    “是啊,每个寒门子弟出身的官员刚当官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这样认为的,可是——”李天倚满脸不肖,定了定,继续说道,“可是,官场就是一个大染缸,里面的官油子是看不得你为名请命的。这些官油子之在乎自己的官位,只在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只在乎如何讨得皇帝的欢心。他们看到你为民请命,便看不起你,便会百般的排斥你,因为你跟他们不是一路的,他们排斥你是本能反应。直到你不为民请命了,跟他们同流合污了,他们才会欢迎你,才会推荐你上位,因为那是你也已经是他们中的一员了,也是跟他们一样的眼光,视黎明百姓如猪狗,肆意的剥削民众,欺凌民众。”

    刘杞冷汗直流,楠楠道:“我会变成这样的人吗?”

    “你跟那些官油子混在一起,时间长了便会变成那样的人。”李天倚点点头。

    “那我读书还有什么用?”刘杞语气挣扎着问道。

    “当然有用,”李天倚笑道,“读史书可以用一句话来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读诗经可以陶颖情操,提高修养。”

    “那读什么书才可以不让官员视黎民百姓如猪狗,才不会让官员肆意的剥削百姓,欺凌百姓?”刘杞急速问道。

    “共——产——党——宣——言。”李天倚一字一顿的答道。

    “**宣言?”刘杞拿出一本白色的书面的书,问道:“是这本书吗?”

    “这本书怎么会在你手上?”李天倚脸上的笑容立马顿住了。《**宣言》在这个年代绝对是本**,任何传阅着本书的人按照满清的**来说都是反贼,要全部满门操斩的。虽然满清的控制力在太平天国起义后便已经开始大权旁落,不服所谓“康乾盛世”时的强大的中央集权。但**的言论确实要打破剥削,上至满清皇室、各地督抚,下至大大小小的工厂主、财主、地主,都是要被打倒的对象。这本《**宣言》如果流传出去,必定引起整个中国的恐慌,当然这个整个中国不包括被剥削的无产阶级,因为他们在统治阶级眼中只是猪狗。

    “这本书你有没有给别人看过,还有谁知道你有这本书?”李天倚连忙问道。

    “除了我爹,没有人知道这本书。”刘杞答道。

    “那就好。”李天倚长舒一口气,悬起的心重新归位了。

    “李先生,这本书到底讲的是一些什么内容,你为什么会如此紧张这本书?”刘杞奇怪的问道,“还有这本书上的字好奇怪啊,里面一大半的字我都不认识,虽然这些字都十分简单。”

    “这本书是欧洲的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做的,”李天倚接过《**宣言》轻轻抚摸着书面说道,“全书近一万五千字,分七篇序言和四篇正文,主要就讲了六个问题。

    第四章

    “七篇序言是《宣言》本身的丰富和发展,主要讲了六个问题:(1)说明《宣言》名称的由来、性质和任务;(2)《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3)回顾了《宣言》与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的历史;(4)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鲜经验,发展了《宣言》的基本原理:(5)对《宣言》作出了一些重要的修改和补充,如无产阶级的革命措施,对社会主义文献所作出的批判,关于**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等等;(6)对待《宣言》的正确态度。”

    “李先生,第一个问题,这本《宣言》讲述的任务是什么?”

    “任务就是消灭剥削,任何不公平的剥削,”

    “什么是剥削?”

    “剥削就是——”李天倚想说私人工厂对工人血汗的剥削,但是看看刘杞才十五六岁,并且是农民的儿子,估计也不会懂什么工厂主对工人的剥削,便说道,“例如你家租了地主的地,每年交五六层租子后每天连饭都吃不饱,而大地主们光靠收取的租子就能让他们全家吃的满嘴流油了,这就是剥削。”

    “可是地主把地给我们租给我们种,我们交租子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刘杞不解。

    “当然不对,”李天倚不屑,“地主的地就是他们自己的吗?错,地主的地是他们豪取强夺来的。他们依靠天灾**,低价购买农民的土地,然后在租给农民收取高昂的地租,获得更多的财产,然后再利用天灾**低价收购农民的土地,就这样日月积累,获得庞大的土地。而农民们就只能永远的匍匐在黄土地上化作猪狗,任由地主们抽取他们的血液。而**战士们就是打破这种剥削,消灭阶级,让农民永远的站起来,不在任由地主剥削,而成为这片大地的真正的主人,哪怕是将这篇大地染成血色,也在所不惜。”

    “一个幽灵,**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李天倚闭上眼睛,轻轻的背诵了《宣言》正文开始的话语。

    “**在欧洲是被所有的政权排斥?”刘杞问道,“为什么**被他们排斥?”

    “因为欧洲的所有政权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是为了所有人服务的。”

    “既然**为所以的人服务,还是刚才的问题,欧洲所有政权为什么排斥**?”

    “**虽然为所有人服务,确实想要消灭所以的有产者,将大地主的地,大工厂主的工厂,大资本家的资金全部收归国家所有,归国家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再通过各种福利返还给公民。而欧洲政权所服务的对象的那少部分人就是那些大地主、大工厂主、大资本家,所以秉承少部分人意志的欧洲政权就恐惧**、厌恶**、排斥**。”李天倚无奈的说道。

    “那**能救中国吗?”刘杞继续问道。

    “能,当然能。”李天倚大声说道,“只有**才能就中国,只有热血澎湃的中国**人才能救中国,虽然现在中国**人就只有我一个。但是五年、十年后,中国**人就会像星星之火般将整个中国大地燃烧起来,打倒一切腐朽的、贪得无厌的反动派以及想要瓜分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

    “好,说的好,”门外传来一声叫好声,门帘一掀,却是刘三爷走了进来,“李兄弟说的真是太好了,不过你刚才所说的什么**到底能为我们这些穷百姓们做些什么?刚才说的我没怎么听的懂。”

    “刘三爷,**的理论对于农民归根到底就一句话,”李天倚呵呵一笑,“那就是打土豪,分田地。”

    “共产,共产——”刘三爷慢慢陷入沉思,良久才说道,“我觉得共产这两字就是所有的东西都归大家所有,人人都能用。”

    “打土豪,分田地——”刘三爷继续沉思,半晌后道,“我觉得这跟当年太平天国起事时的口号‘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差不多,可是太平天国最后还是失败了。”

    “刘三爷,**跟太平天国是不一样的,”李天倚说道,“太平天国归根到底就是还是封建王朝内部的一次不成功的农民起义,洪秀全本是一个屡次科举不中的读书人,因不满满清政权的沉重剥削,才吸取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了‘拜上帝教’,才起兵反清。但凡农民起义,必定拿出土地来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才能拉起一只队伍。洪秀全攻入南京后便开始大肆享乐,众王爷也开始争权夺利,归根到底还是他们思想的局限性,因为他们基本都是农民出身,政治理念本就不成熟,所谓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也就变成了一个口号。从古至今,农民起义莫不如此。这样的农民领袖很多,洪秀全如此,李自成同样如此。”

    “那**便不会如此吗?”刘杞插口问道。

    “会,”李天倚不假思索的回道,“但这只是少数现象,真正的**人都是大公无私的,即使有少部分人鱼肉百姓,但是他们很快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说到底这个国家就是人民自己的,人民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而官员是服务于人民的,官员鱼肉百姓就相当于家里的佣人欺压起了主人,这种状况不可能持久,主人很快就回将佣人打倒,换一个新的佣人。”

    刘三爷与刘杞父子两齐声较好。

    第五章

    时光飞逝,李天倚来到这个年代已经有六个月了。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阳历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满清朝廷与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国、西班牙和荷兰11国代表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李天倚对于这个条约已经没有什么想法了,这半年时间内他一直在宣扬**,也秘密发展了几个党员。太平天国的后代刘三爷对于**十分理解并积极的向李天倚申请了入党,李天倚仔细思考后同意了申请。就此刘三爷成为了满清时代的第一个党员(李天倚来自未来,不属于满清时代的党员),刘杞由于年纪还小只能成为预备党员等满18周岁自动晋升为正式党员。除了刘三爷父子外,还有几个热血少年也成为了预备党员。

    在这半年里,李天倚除了宣传革命,还在思考着怎么去革命,怎么去推翻腐朽的满清朝廷,思考着如何在各个资产阶级革命党中争得国家的控制权。

    当然经过半年的思索,李天倚已经想好在他认为最合适的时间起义,那就是1904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这是一场列强为了争夺在中国的地盘而发生在中国国土上的战争,而腐朽的满清朝廷居然无耻的宣布中立。

    李天倚准备先让几个预备党员打入满清新军内部,秘密宣传革命,并通过贿赂新军高级将领获得营长连长级别的军官,到1904年起事时能有几只军队为基础成立一只人民的军队。

    西安,抚台北院,慈禧行宫。

    “启禀老佛爷、圣上,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和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肃毅伯李鸿章已正式在一十一国列强的条约上签字了。”户部尚书荣禄拜道。

    “签了,签了,”慈禧喜极而泣道,“终于可以回京了,可以回京了。”

    光绪坐在主位上一言不发,自戊戌政变失败后被软禁在瀛台以来,他已经很少说话了。

    “皇上,定一下回京的日子吧。”慈禧微微扭头对光绪说道。

    “一切仅凭亲爸爸做主。”光绪面无表情的用着机械般的声音说道。

    “嗯,那就下个月二十四日启程回京吧。”慈禧满意的点点头,“两宫回京是一件大事情,不能马虎。”

    “老佛爷圣明。”众大臣齐齐拜喝。

    *************

    “你们听说了吗,赵剥皮花了两千两买了顶候补知县的帽子。”

    “听说了,听说了。”

    “据说赵剥皮的堂兄是进士出身,是我们安塞县的青天大老爷啊。”

    “就他,还青天大老爷?我们安塞县的知县可是个贪得无厌的大贪官啊,剥皮可比他弟弟赵剥皮狠多了。”

    “赵剥皮可是仗着他堂兄是我们知县大老爷,已经狠狠的欺凌我们了,现在他身上披着一张官皮还不更加的欺凌我们?”

    “就是就是。”

    “哼——”一声冷哼打断了小酒馆里众人的讨论。

    “是找老爷府上的李管事。”一名眼尖的酒客见是李管事,连忙低声提醒道。

    众人听说是李管事,有几个胆小的已经准备偷偷的溜走,可惜李管事却兵不准备给他们机会。

    李管事大步走进来,冷冷的对众人说道:“你们胆子不小啊,居然敢乱议论知县赵大老爷和赵老爷。”

    众人吓得连忙跪下道:“李管事,李管事,求求你了别告诉赵老爷,求求你了。”

    看着小老百姓们磕着头,李管事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这次的事就算了,如有下次,哼,看知县大老爷把不把你们全部都关到大牢里。”

    李管事找了个干净的凳子坐了下来,继续说道:“由于拳匪作乱,扰了洋大人。洋大人很生气,便跟朝廷定约,说我大清有四万万五千万人,要我们大清子民每人赔偿两两平关银给洋大人。所以知县赵大老爷有令,要你们每人在年关时上缴两两白银给各个村保或者里正。如到期不交,哼哼直接自己进入大牢吧。”

    “什么,年关要缴两两白银?现在都已经七月了,还有五个月,是不是要我们的命。”众人不依,纷纷嚷嚷。

    “你们是不是不想缴银子?”李管事冷笑道,“不缴可以,洋大人说可以让我们大清子民用黄花大闺女抵债,一个黄花大闺女可以抵十两白银。”

    “什么,你们居然要我们卖闺女,你们还是不是人?”众人大叫。

    “哼哼,”李管事继续冷笑,“如果你们不想用闺女抵银子,赵老爷慈悲愿意用五两银子一亩的价格买你们的地,当然卖了地没地种的话,赵老爷还是愿意把地租给你们种的。”

    “赵老爷心也太黑了点吧,”一名壮汉站起来大声喝道,“往常一亩地都能卖到七两、八两银子,现在居然只有五两,打死我们都不会卖地的。”

    “就是,就是”其余人纷纷附和道。

    “哼,地在你们手上,卖不卖是你们的事,反正到时候知县赵大老爷要你们交银子的时候看你们没银子怎么办,反正到时候地价可不是这个价钱了。”李管事冷声说完便离开了这个小酒馆。

    “李大壮,你说怎么办吧,这个赵大老爷兄弟两人就是想要把我们往绝路上逼啊。”一个酒客问道。

    “是啊,李大壮,你说怎么办吧,再没有好办法我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又一名酒客问道。

    “就是就是。”

    ……

    “你们问我,我问谁?”李大壮无奈的说道,“我也没办法啊。”

    “怎么办,怎么办?”众人都是急的满头大汗。

    “不如我们去刘三爷家吧,刘三爷家有个留洋来的人,据说他在洋人国家学了很多年,一定有办法让我们躲过这一劫。”一个酒客突然提议道。

    “不错不错,我们去刘三爷家。”众人纷纷附议。

    ps:找不到安塞县的知县,就随便起了个姓,望不要纠缠这个了。

    第六章

    李天倚正跟几个少年讲宣言的内容,却听得外面一阵喧哗声,由低到高,确实有一群人向这边走来。

    李天倚不由的站了起来,从窗口向外看去,只见有大约十人。

    “刘三爷,刘三爷在吗?”一个壮汉大声叫道,确实那魁梧大汉李大壮。

    听是找自己的父亲,刘杞连忙跑了出去说:“是大壮哥啊,我爹不在,去山里打猎去了。大壮哥,找我爹有什么事啊。”

    “刘三爷不在?”李大壮有点失望,继续问道,“阿杞,那留洋的李先生在不在?”

    “大壮兄弟,找我有什么事?”听是找自己,李天倚便走了出来,微笑着问着李大壮。

    “李先生,你是留洋回来的,帮我们一下吧,我们快没活路了。”这时一个比较急的人连忙说道。

    “是啊,是啊,我们都没活路了,再没人帮我们的话。”一群人都连忙附和。

    李天倚听他们乱七八糟的说着头疼,便看着李大壮说道:“大壮兄弟,到底什么事,你来说,这么多人一起说的有点乱,都不知道你们说些什么。”

    “李先生,是这样的,”李大壮急道,“赵剥皮看上了我们手上的几亩地,竟然伙同他哥哥,我们安塞县的知县赵大老爷用什么我们每人两两银子给洋人的赔款,向我一家七口人就要十四两银子要在年关的时候交到官府,可我家一年的收成折算成银子除去开销也就剩下不到两两银子,可到了年关官府就要收我家十四两银子,这银子我家肯定拿不出来。可是不交银子到年关肯定要被抓进大牢,一顿杀威棒下来就要躺几个月,半年的农活就要被荒废了。”

    “是啊是啊,”又一个农民接口,“要想不被抓进大牢,只有交银子,可是我们家哪有这么多银子,难不成去卖儿卖女?还是把地低价卖给赵剥皮?”

    “这有什么难的,大不了我们——”刘杞还没说完就说不下去了,却是李天倚瞪了他一眼。

    “让我想想,”李天倚来回走了几步,便道,“这事情有点困难,你们先回去让我思考几日,我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众人有些迟疑,迟迟不肯离开。

    “李先生是有大学问的,我们要相信他。”不得已李大壮便说道,“我们先回去吧,让李先生好好为我们打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